论中西方称谓的文化差异

论中西方称谓的文化差异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in kinship terms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文章将中英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交际称谓,并分别从家庭结构和血统观念、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等级制度、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宗法观念、礼貌原则等文化角度审视了这两种称谓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差异并揭示其中所隐含的文化意蕴。

Abstract: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 kinship term is not only a part of language but also a kind of cultu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kinship terms reflec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to some extend. This article will see the differences of kinship term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 also reveal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 in it through depar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lie in the family structure, consanguinity, patriarchy concept, culture adoption and courtesy principle.

[关键词]中西方;称谓;文化差异

Key words: East and West; kinship term; cultural difference

“称谓” 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称谓是人类文明社会特有的 事物,不仅仅纯粹

是语言现象,它同人的行为、社会心理、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关系非常密切。 所有的称谓都按照每个民族各自的语言文化习惯客观地排列着,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反映出各民族或社会的不同 的文化观念、行为、风俗、制度和社会心理。本文拟对中西方不同的称谓系统进行比较,从而揭示中西方在社会制度、宗法观念、宗教信仰以及家庭结构和观念上的异同。

一、中英称谓的分类与差异

关于称谓,一般可以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在这一点上,中英称谓是一致的,只是在具体内容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 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是反映人们的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的称谓。亲属称谓又可细分为家庭成员间的亲属称谓和非家庭成员间的亲属称谓。

1、家庭成员间的亲属称谓

在现代汉语中, 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份(父辈: 伯、叔、舅;同辈: 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 ,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而英语里的此类称谓则比较笼统、模糊,一词多义, 覆盖面广。除了辈份清楚外,其他关系只能从上下文中仔细推敲或当面询问。如sister 姐妹同为一词,年龄大小不分;grandmother 既指奶奶也指外婆,父系、母系不分;uncle可指叔、伯、舅、姑父, 年龄、父系、母系不分。家庭成员之间,按中国风俗兄弟姐妹一般按长幼称呼,如大哥、三弟、四妹等。而说英语的国家则习惯于互叫名字,

许多人甚至直接用名来称呼父母的兄弟姐妹。对西方人来说,辈份的高低是不十分重要的。

2、非家庭成员间的亲属称谓

在交际过程中,为表达礼貌、尊敬、亲近等情感,对非亲属成员也使用亲属称谓。如根据年龄称呼大哥、阿姨、叔叔、大爷等,甚至用降格的“从儿称谓”,如他叔、他婶等。这种亲属称谓的扩展在汉语里是非常普遍的,可以说整个社会成员(认识或不认识)都可以用亲属称谓的纽带维系。相比之下,英语亲属称谓的扩展则十分有限。中国孩子见到父母的朋友常称“叔叔”、“阿姨”,英语国家中的此类情况中,孩子则以“Mr.”, “Mrs.”, “Miss”相称。有时也用aunt和uncle,但这仅限于某些熟悉、亲近的,而且aunt和uncle后面往往要加上被称呼者的名,如Uncle Tom, Aunt Judy 等等。在汉语中,出于礼貌,我们常用“爷爷”、“奶奶”来称呼素不相识的年长者,可是这种用法在国外毕竟少见, 而且往往带有嘲笑的意味。例如,有人的车开在一位老人的车后,他嫌老人开得太慢,于是就催促道:“Move it, Grandpa !”若一位当上了奶奶的年长女性被陌生人称作Granny ,也会觉得受到冒犯而不悦。可见,在一种文化中是礼貌的言行未必在另一种文化中也同样适用。

(二) 社交称谓

社交称谓是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称谓。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由于交际双方的关系不同,使用称呼也不同。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探究英汉社交称谓。

1、职衔称谓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历来都重视以一个人的职业或职务作为称谓,以显示对于某些职业的尊敬,使受话人的职业得以认同。职务的如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军衔的如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职称的如工程师、高工、教授、讲师、编审等;学位的如博士、学士等; 职业的如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汉语里只要有衔头的, 基本上都可用作称谓。如石班长、张助理、吴科长、陈会计等。单从称谓的多样性来说, 英语比汉语略逊一筹。比如,英语中军衔可用于称谓,如General Smith (史密斯将军), Colonel Lee (李上校) ,但是职务一般不用于称谓,特别是当面称呼,因此像Army Commander Smith(史密斯军长)还有Regimental Commander Lee(李团长) 这样的称谓是很少见的。由于汉语的职务称谓更多,等级更明细,这使得许多的汉语职务称谓在英语中找不到直接的衔接。如:“这位是科隆公司的李经理。”由于在英语交际中没有用“manager”作职务称谓的习惯,因此不能译为“This is

Manager Li from Kelon.”而是应该根据英语的习惯将之翻译为

“This is Mr. Li , a manager from Kelon.”。在中国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是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有时对只要是在学校工作的人都称“老师”表示尊重,这使许多西方人无法理解。

在西方社会里,学生可以直接称呼自己教授的名字,他们一般是不会用teacher等词作为称谓语的,一般统称Mr., Ms.或 Miss,大

学里的教授称为Professor,对有博士头衔的人称“Dr.”。

2、姓名称谓

汉语中姓名称谓多用于同辈人之间或上对下的关系中,如王丹,小赵,马小平等;亲朋间称呼用昵称,如小丹,国华,小平等;除恋人或至亲外,不用单字,如丹,华,平等;称呼交际对方,姓名常与其他称谓形式叠加使用。在英语中一般不直呼别人的姓名,如有这样的情况也是上对下时使用,英美等国时兴以名相称,兄弟姐妹、熟人朋友及同学之间都可以名相称。在英语中由于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年龄等不同,导致了姓、名、姓名全称及昵称的同时存在。对于处在同等关系上的双方,则以FN(first name)称呼为最普遍,亲属间也多也FN相称或用昵称、小名;若双方为权势关系的不等关系,也常被对方要求以FN 相称显示亲近。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强,中英姓名称谓也出现了许多相互影响的情况,如我们也逐渐习惯对西方人只呼其名,但是对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或有威望的人士,不能一概照搬,以免显的唐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常把“仔”、 “阿”与姓名中的其中一个字结合表示熟悉或显示受话人相对较低的地位。例如:张仔,雄仔,阿张,阿雄等。另外,出于中国人表示尊敬的原则,经常把“老”、“公”放在姓的后面。如:张公,张老。而把“老”放在姓的前面则可以对有一定年纪的人表示熟悉和亲近,如:老王,老张,对年纪较轻的则可以称小李、小马等。

3、谦称和尊称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

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凡称呼对方,尤其是称呼长辈或上司时,多使用尊称。如称呼帝王有“圣上”、“皇上”、“万岁”、“国君”、“帝王”等,对地方官有“老父台”、“父母官”、“大老爷”、“明府”“府公”等尊称,平辈之间有时也广泛使用尊称,如“尊夫人”、“令兄”、“令尊”、 “令堂”、“令孙”等。谦称主要用于称呼自己,如“寡人”是“朕”的谦称,“鄙人”是“我”的谦称。其它如“臣下”、“学生”、“晚生”等都是自谦之词。

而英语的自称词则考虑作品的年代、人物的身份、文体的特征等译成相应的汉语自谦语。在英语中, 同自己的上级说话或写信时也许需要用比较谦逊的话语, 但无论对方年龄多大, 级别或地位多

高,“你”就是“你”,“我”就是“我”, 没有像汉语 中的“您”这样的称呼。如:

“So I am, your worship, I‟m willing enough to work, but for the life of me I can not get anything to do.” (J.

Galsworthy, The Silver Box, Act III)

“本来是嘛, 大人, 我是很愿意工作的, 可是找到死也找不到活干。” 西方语言的称谓系统虽有一定的尊称,但与汉语相比,相对较少。由于英国社会在历史传统上阶级等第十分严格,因而尊称与美国相比较多。较常见的尊称有King(国王),Queen(王后)、Prince(王子)、 Princess(公主)、Duke(公爵)、Duchess(女公爵或公爵夫人)、Earl(伯爵)、Viscount(子爵)、Baron(男爵)等,对王室尊称的词有Your Majesty(陛下),Your Highness(殿下),对客人尊称用 Your

Excellency(阁下),Lord(阁下),Lady(夫人),Sir(先生)等。而美国人的尊称系列简单明了,称谓中没有贵族名号,一般人使用Mr.(先生),Mrs.(太太),Miss(小姐)即可,有时有职衔者在Mr.后加上职衔就行,如Mr. President(总统先生)。

汉语有敬称和谦称,而英语没有。“英汉社交称谓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差异,应当是敬称与谦称的使用。英语中虽然同样有敬称,但绝少有谦称,因为西方人崇尚和提倡自信,对人有礼但不过分自谦。而汉语中谦称与敬称并重, 这一文化现象的产生,无疑也源于中国传统礼教。„夫礼者, 自卑而尊人‟ (《礼记·典礼》),因而汉语谦称有许多,如: 愚、在下、鄙人、不才、小可、晚辈、未学、后生、卑职、下官等等。不仅有自谦,而且还代为亲属谦。如: 小儿、犬子、内子、拙荆、小女、小婿等等。”汉语里用敬称直接表示敬意,旧时常用,如尊称:令尊、令堂、令公子、令爱、令千金等又用谦称间接表示恭敬,抬高对方,贬低自己,让对方产生优越感.消除压力。而西方人则崇尚和提倡自信,一方面要对别人有礼貌,另一方面要求自己不卑不亢,过分自谦,反而让人觉得你信心不足,是懦弱的表现。所以.英语中很少有谦称,相反只有表示上帝的“He”和表示自己的“I”无论在句首句中都是大写.这种擅自代为人谦的情况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西方人强调平等的权利,哪怕对子女、父母也将其当作一个独立人的人来看待,并不认为有支配其的绝对权力。

4、零称呼

在言语交际中,不能称呼的叫零称呼,它有时以其他形式代替引

导交际功能。零称呼实际上也是一种称呼,或说是潜在的称呼,其交往功能不可忽视。汉语有一种零称呼是英语中少见的,即说话者不知道或不敢肯定该用什么称呼的情形,如面对同事的爱人、女老师的丈夫、集市上的小贩、不知其姓名职业的邻居、机关中的办事人员以及年龄与辈分不一致的亲戚等人时。造成这种尴尬的原因乃是汉语缺乏像英语“Mr. ”、“Mrs. ”、“Miss”等的一种普遍、适用、得体的社会通用称呼。另一种反映说话者权势关系的零称谓则为英汉语所共有。比如茅盾著《子夜》中吴荪甫出场的一段描写:

“云飞轮船快到了么?”紫酱脸的人傲然问。 他的话还没完,坐在那里的轮船局办事员霍地一起站了起来,内中有一瘦长子堆起满脸的笑容抢上一步,恭恭敬敬回答:“快了,快了! 三老爷,请坐一会儿罢。—倒茶来。”

三老爷吴荪甫的“云飞轮船快到了么?”以及轮船局的瘦长子对其下级的“倒茶来”,均未使用任何称呼,但话语所指却并不含糊,一级对一级的发号施令表明了他们之间的权势关系。在英语交际过程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如:

Andrews :Hunger strike ,eh ? How long has this been going on ? Captain :She hasn‟t had a thing yesterday or today. Andrews :Send meals up to her regularly ?

Captain :Yes , sir.

此例选自奥斯卡获奖影片《一夜风流》( It Happened One Night) 中的电影对白。亿万富翁安德鲁斯的独生女儿埃莉不顾父亲的反对,

私自与情人订婚,在举行婚礼时被父亲派人挟到自己的豪华游艇。这是几天后安德鲁斯向船长询问女儿埃莉的情况时的一段对话。安德鲁斯对其手下采用零称呼,依仗的是其权势地位,而手下对自己老板的傲慢自大所表现出的毕恭毕敬也反映出这种权势话语在他们之间的正常性。还有一种故意不用称呼的情形,那往往是对听话者的一种不友好或不尊重的表示。

5、其它称谓

在现代汉语中,“同志”曾经是几乎全民通用的称呼语,但近几年它的使用频率正迅速降低;“师傅”的使用也差点到了包罗万“人”的地步,近来它的使用范围也在逐渐缩小。“老师”一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许多与教师无关的人也被尊称为“老师”。“先生”“小姐”这对冬眠了几十年的称谓近几年正迅速“走红”于中国大地,社交称谓中他们的使用频率最高。有一点应注意,汉语中的“先生”与英语里的Mr.或Sir不完全对等,它既可以用来称呼男性,也可以用来尊称有地位的女性。

二、差异根源

上文主要阐述了英汉称谓的主要差异,只有了解这些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根有据,才能避免失误。下文主要从家庭结构和血缘关系,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等级制度,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几个方面来阐述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结构和血统观念

中国人重视血亲关系,中国血缘代际关系具有亲合力强、传递力强

和持续力强三大特征。由“亲子”而实 现代际传递,扩展出非常庞大非常复杂的家族(即直系血亲加上旁系血亲)。因此, 中国人家庭结构的主要特点就是大家庭(extended f amily)。

相比较而言,西方人对于血亲关系并不像中国人那么认真。由于工业化的进程,在西方人中一度存在的大 家庭逐渐演变成核心家庭或小家庭(nuclear family)。人们越来越注重“核心家庭”,而对三代之外的直系 血亲关系和两代之外的旁系血亲较为淡漠。英美国家的这种家庭结构决定了他们没有必要象我们汉语那样使用 名目繁多的亲属称谓。如在英语中,“伯(叔、舅、姨)父”一律称为“uncle”, “姑(姨、婶、舅、伯) 母”一律称为“aunt”,不仅父系、母系不分,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也不分。其他如用“cousin”统称“堂、 表兄弟、姐妹”,以“sister-in-law”既指“嫂”,又指“弟媳”。“brother-in-law”既是指“姐夫”,亦 可指“妹夫”,只有性别之差,并无长幼之别。英国人甚至连“祖父”和“外祖父”也不予区分,统称为“gr andfather”。

英语中如此贫乏的亲属称谓与汉语中名目繁多的亲属称谓形成鲜明的对照。汉语中的亲属称谓向来区分得 很严很细,有两套极为严格的父系和母系称谓系统。如祖父(母)、叔、伯、姑、婶、堂兄(弟)、堂姐(妹 )等属于父系的亲属称谓;外祖父(母)、姨、舅、表兄(弟)、表姐(妹)等属于母系的亲属称谓。这些亲 属词中一方面要严格区分长幼,另一方面还要仔细区分丈夫方面、妻子方面、兄弟方面和姐妹方面的亲缘来历 ,以区分亲缘的远近。按照一般的观念,丈夫家的兄弟姐妹比妻子家的兄弟姐妹来得亲近,兄弟的配偶近于姐 妹的

配偶。当然,这种观念随着计划生育的推行正在悄然变化。

由于中西方家庭结构不同,家庭观念也截然不同。

首先,表现在家庭成员之间,这种观念就有所不同。长幼有序,上下亲疏等关系在中国家庭中体现得极为 严格。在封建家庭中,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等晚辈要对父母、公婆等长辈晨昏磕首,以示孝心。在大家庭 中,长子的地位一向是不可动摇的。他被称为“大少爷”,他是财产的继承者,也是父辈头衔的沿袭者。他可 以代替父亲,行使一家之长的权利,连他母亲也须对他唯唯是从。而他的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往往是较低的 ,只有她成为婆婆以后,才能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尊重。这说明中国封建家庭中对妇女的歧视。至于其他家庭 成员,都必须按照长幼顺序来称呼,例如:三哥、二妹、四弟、五妹等。

而在英、美家庭中兄弟姐妹间的称呼不管谁大谁小,总习惯称名,或用小名,兄弟统称“brother”,姐妹 则用“sister”。 长幼间的称呼非常简单。

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在中西方也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国家庭中,子女年幼时依赖父母,父母为家 庭作出很多的个人牺牲,但要求子女更多的服从。子女成长后则对父母负有赡养的责任,但在某些情况下会继 续依赖父母。父母与子女这种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不可能使子女与父母平等相处,子女更不可能用名字来称呼 父母。 在西方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较为平等。子女与父母之间没有这么多依赖性,子女中学毕业后就不在 家里住,年轻人以独立自

主为荣。而父母老了以后也不以子女为依赖,子女也没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双方没有 这么多义务与责任,才使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间的平等关系成为可能。在西方家庭,孩子称父母有时就用他们的 名字。耶稣也主张家庭成员间一律平等,他自己就用名字来称呼母亲。 此外,在中国家庭中,一直奉行敬老的传统。老人们往往会受到家庭、社会格外的尊敬。而在美国,从家 庭到整个社会老人都不被重视。往往有报道称孤寡老人死后几天才被发现。美国社会总的来说是属于年轻人的 。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 亲属称谓在汉英称谓系统中所占比率不同,充分表现出英汉语国家中家庭结构与血统观念各异。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数千年,推崇封建大家庭的结构形式,并强调宗族血缘关系,我们至今仍能听到“天下一家亲”的说法。封建帝王公侯也是“家天下”或“世袭”,同时因婚姻而结成的裙带关系使人与人在亲缘关系上更为复杂。在复杂的亲缘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家族内部严格等级制度,“男女有分, 长幼有别”,位次不能乱坐,因而造成汉语亲属称谓名目繁多,年龄和辈份清晰,更严格地区分直系与旁系、父系与母系,显示出人们心目中因血统不同而形成的等级亲属制度和亲疏关系。同时汉语亲属称谓语使用的泛化现象也反映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利用亲属称谓拉近彼此关系表现亲密的社会心理。与上述情况相反,英国人血统亲缘观念较为淡薄,这与他们简单的家庭结构不无关系。绝大多数家庭是由两代人所组成的小家庭(nuclear family),儿女成人后也会离开父母组成新的核心家庭

(这与中国的“父母在,不远游”,“家大业大”的观念不同)。对他们来说,

亲属与普通生人区别不大,没有必要区别亲属称谓中的直系、旁系、父系、母系,也不必分清男女。亲属称谓表现男、女、父系、母系的亲属关系都是等距离的。这说明英语民族血统观念之淡薄,更谈不上将亲属称谓用在非亲属成员上去表达亲近感情了。

(二)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中国是文明古国,素来以“礼义之邦”著称于世。汉语的称谓行为与其他任何西方民族文化相比是最为丰 富而独特的,其复杂性往往使西方人不知所云,而且也使现代中国青年感到无所适从。

汉语的称谓系统是在汉族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中国人向来重视辈份尊卑。汉语称谓中不仅有“长幼尊 卑贵贱”之分,还要“内外有别”。因此,中国人在交际中,大量使用尊称和谦称。凡称呼对方,尤其是称呼 长辈或上司时,多使用尊称。如称呼帝王有“圣上”、“皇上”、“万岁”、“国君”、“帝王”等,对地方 官有“老父台”、“父母官”、“大老爷”、“明府”、“府公”等尊称,平辈之间有时也广泛使用尊称,如 “尊夫人”、“尊兄”、“令母”、“令堂”、“令孙”等。谦称主要用于称呼自己,如“孤”、“寡人”是 “朕”的谦称,“鄙人”是“我”的谦称。其它如“臣下”、“愚见”、“学生”、“晚生”等都是自谦之词 。

西方语言的称谓系统虽有一定的尊称,但与汉语相比,相对较少。当然由于英国社会在历史传统上阶级等 第十分严格,因而尊称较美国多。较常见的尊称有king(国王),Queen (王后)、 Prince (王子)Prince ss(公主)、Duke(公爵)、Duchess( 女公爵或公爵夫人)、Earl(伯爵)、Viscount(子爵)、Baron(男 爵)等, 这些称

谓都用于子贵族。 其它表示尊称的词有Your Majesty (陛下), YourHighness(殿下 ),Your Excellency(阁下),Lord(阁下), Lady(夫人),Sir(先生)等。而美国人的尊称系列简单明 了。 称谓中没有贵族名号,一般人使用Mr.(先生),Mrs.(太太),Miss (小姐)即可,有职衔者在Mr.后 加上职衔就行,如Mr. President(总统先生)。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语言的称谓系统并没有与汉语称谓系统相对应的谦称制度。谦称制度是汉语称谓系统 特有的现象。各种各样的尊称与谦称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广泛使用说明了中国社会正如费孝通所指出的:是一个 “差序格局”的社会,即本质上是一个等级社会,这样的社会以维护上尊下卑的秩序为根本,首先是君臣父子 兄弟男女有别,之后是以下敬上,以卑敬尊。这样才能达到天下“和合” 而另一方面,西方社会的格局和人际关系与中国传统的社会格局截然相反。由于西方人很早就摆脱了氏族 社会的血缘纽带,取而代之的是以财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契约制的城邦组织,因此社会组织结构不象中国那样 等级森严,而是倾向于平等的格局。这些不同的社会制度表现在称 谓上,就有了如下特征:中国古代称谓纷繁复杂,序列分明;英国称谓中虽有不少贵族名号,从总体上说正趋 于平等;而在美国,称谓更是简单、明了。 汉语的称谓系统是在汉族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由于封建社会在中国存在的时间最长,对汉语称谓体系的影响十分大,等级分明是一个重要特征。汉语称谓中不仅有“长幼尊卑贵贱”之分,还要“内外有别”。因此,中国人在交际中,大量使用

尊称和谦称。西方社会的格局和人际关系与中国传统的社会格局截然相反。由于西方人很早就摆脱了氏族社会的血缘纽带,取而代之的是以财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契约制的城邦组织,因此社会组织结构不像中国那样等级森严,而是倾向于平等的格局。不同的社会制度表现在称谓上,就有了如下特征:中国古代称谓纷繁复杂,序列分明;英国称谓中虽有不少贵族名号,从总体上说正趋于平等;而在美国,称谓更是简单、明了。

(三)等级制度

传统的中国家庭构成形式是大家庭(三世、乃至四世同堂) ,家庭关系的中心是父子。家庭要遵守长幼有序,长尊幼卑的宗法秩序,年龄大小、辈份高低是极为重要而严谨的区分依据。因此,在亲属称谓里,亲属关系规定得十分清楚和严格,不容许丝毫的含混和马虎。同辈分要区分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伯父和叔父、伯母和婶母。不同辈分的称谓是长辈可以呼下辈的名,也可以连同姓一起称呼;下辈对长辈,则只能严格按相应的称谓进行称呼 ,直呼其名是万万不可的。英语中的亲属称谓不区分长幼辈分高低也不太讲究,所以称谓词笼统概括。如姐妹、兄弟各只对应一个词;非直系亲属中长一辈的男性一概称为“uncle”,女性一概称为“aunt”,而同辈的不论男女,一律称“cousin”。在同辈之间 ,英美人往往是以名字或昵称相称呼。就是下辈对长辈 ,也往往直呼其名,包括儿媳(女婿)对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子女对继父母的称呼,因为在他们看来,这表明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关系融洽。不过美国人对自己父母和祖父母还是以Dad、Mom、Grandpa、

Grandma相称。

在跨文化交际中, 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冲突也是必然存在的。如果回避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而形成以自我民族文化传统为中心的心理定势或偏见,都会造成交际的障碍或失败。同样不同的文化在交际的过程中是互相影响的,文化都是平等的应该了解自己,也要学会文化适应,寻找交际的共同习俗。对文化差异表现宽容,以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交流。

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官制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正如俗语云:“官大一级压死人”。表现在称谓上,是存在着数不胜数的官衔、级衔。从君主到庶民,从高级官员到手工业者,几乎都有职衔称谓,并以用职衔称呼对方为尊敬。从历史上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官职体系,也有了不同的职衔称谓。英语国家中职衔称谓较为多见的皇室、军界,也同样存在着极其森严的等级制度。称谓中的职衔不同反映双方权势关系,表示对交际对方的地位认可。

(四)宗教信仰和价值观

由于中国文化深受儒、道、佛的影响,就伦理关系而言,受佛教影响更甚。以孔子思 想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主干文化。儒家哲学强调“仁”和“礼”。孔子的“仁”是二人,从人从二,一 个独自难以为“仁”,要达到“仁”,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纳入集体,纳入大家庭,和集体熔为一体。而“礼” 是行为的尺子,做人的手段,主张的是克制自己,人的视听、言、行都符合礼的要求,从而达到仁。因此儒家 哲学实际上是一种伦理哲学,它把从个人到家庭再到社会的一切活动,

都框定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的固定模式中。因此汉语称谓之间有明确的规定,以表示各关系之尊卑、贵贱、序列分明。其中辈份和年龄或 年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待亲属、邻里、师长,上述因素可以说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例如,中国有 一俗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说明,不管原来的学生成长后取得如何骄人的成绩,或者已是教授,碰 到他以前的启蒙老师,也必须恭恭敬敬地尊一声“某某先生”或“某某老师”。在英语中,学生此时可直呼教 师其名,以显示其平等性,所以职业地位在此时占上风。如在中国,学生这样直呼其名会被斥为“忘本”或“ 大逆不道”。中国人尊师常常尊过了头,变得保守泥古,学生不敢有新的思想,不敢超过老师。这样当然不利 于学术的发展。相比之下,美国的师生关系中这种束缚就很少。

反之,英美文化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崇尚个体,主张为了个体而牺牲集体。欧洲的文艺复兴最具典 型,主张个人解放,个性自由。

显而易见,美国人在称呼对方时,常常用直呼其名来表示说话人试图建立平等关系。在美国社会交往中, 人们越来越愿意直呼其名,如称呼最直接的领导时,也直呼其名,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汉语称 谓系统的礼貌原则在现代中国还有深远的影响。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礼貌称谓必不可少,而且须反映各自的社 会身份。因此,中国人称呼他人时喜用“头衔”和“敬辞”。汉语称谓中,职务、部分职业和职称均可被列为 头衔。而英语中则不然。特别是美

国人,甚至认为头衔无足轻重,除非头衔能够明确指出一个人的工作性质和 责任。对于美国人来说,重要的是你的工作究竟是什么,而不是你在单位里的地位。因此,他们称领导不用头 衔加上姓,更不会用单位名称的一部分加上姓去称呼,对高出几级的领导也是如此。中国人在称呼上却非常重 视头衔,反映了中国文化中注重社会地位的传统。

中国人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家庭,尊老爱幼,同时也界线分明,等级森严,讲求和谐、统一和服从。受其影响汉语称谓之间有明确的规定,以表示各关系之尊卑、贵贱、序列分明。在主要的英语国家里,人民崇尚自由与平等追求个性发展,家庭观念也相对比较淡薄。中国人看重权势而英语国家有看重本事的传统。中国长期以来政治高于经济,称谓有经济、长幼、尊卑之分,并且偏好有政治背景的称谓。这些特征在英语称谓中并不明显,其亲属称谓很简单,带政治色彩的称谓使用率不高。而且应当注意到,英语国家的职衔称呼以宗教界为普遍,普通的神职人员如修女 (Sister)、牧师(Reverend)等。称谓中多用首名、教名,而姓氏名字也多源于《圣经》。凡此种种,不难看出宗教在英语国家语言、文化中的渗透程度。

(五)、宗法观念

中国社会是一个以氏族血缘关系的宗法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因此它是一个以群体为主要取向的社 会。这种封建的宗法社会,在民族心理上就造成了两个特点:一是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二是对等级差异的 强调。由于重视血缘关系,在汉语交际中特别讲

究亲属称谓的使用,以表示血缘或亲属关系(kinship )的名 词作为一种重要的称呼手段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由于古代宗法制度的影响,汉语亲属称谓中特别重视长 幼辈份的严格区分,英美人则不然。

但在英美国家,这种称谓法是十分罕见的。在美国,即使是10岁的孩子见到80岁的老太太,也不会称她为 “老奶奶”(Grandma)。 孩子的父母会说明应称呼的姓名,如布朗夫人(Mrs. Brown),在某些场合也会让 孩子直呼其名

“汉语亲属称谓词特别强调长幼之别、宗族与宗族之别、血缘与非血缘之别 ,这种繁复的称谓正反映了汉族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是家族 ,宗法关系悠久稳固。”中国改革开放后虽然封建宗法关系不复存在,但亲属、亲戚关系在社会关系网中仍然居重要地位,其根本原因应追溯到中国的悠久历史。“中华大地乃文明之国,礼仪之邦,炎黄子孙既重家庭伦理,又讲社交礼仪。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和封建礼教使中国人认为治国平天下之本在于齐家。故古往今来,三纲五常影响至深,家庭伦理至关重要:一家之内,长者为尊,老者为上,长幼尊卑,泾渭分明;亲朋友好,男女有别,远近亲疏,不错规矩.而英美人由于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崇尚个人价值,强调表现自我,讲天堂,说地狱,而宗法关系远不及中国那么严密,家庭观念也较之中国淡薄,亲属称谓之简略概括,不求精确。”

(六)、礼貌原则

汉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念要求人们称呼他人时,不能随意直呼其名,须

按等级、身份选择相应的称呼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融洽、和谐,因而往往把家庭本位向外推移,扩大到家以外的社会关系中去,于是汉文化中出现了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这一现象体现在言语交际中,就是亲属称谓常用于社交场合,以传递社交指示的不同语义信息。如大伯、叔叔、老兄、贤弟、大嫂、小妹等词语常常用来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对方,目的是为了表示礼貌和亲切。无论是对街坊邻居、朋友熟人还是素不相识的路人,人们均按年龄、性别称呼对方为大爷、大娘、大叔、大哥、大姐等;小朋友称军人为解放军叔叔;长辈对相识的或不相识的晚辈称“闺女”等。这些用于社交场合的词语与其用于亲属称谓本身在语义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表示的是一种亲属血缘关系,而前者表示的是人们之间“亲如一家”、“情同手足”的一种良好人际关系。作为一种人际关系,它必将随着交际的场合,交际参与者的身份、地位和交际角色的变化而变化。

英美人宗族观念淡薄,不仅不会用亲属称谓去称呼家族以外的人,甚至连家族以内的人都很少用,用英语称呼时,不论男女、年龄、社会地位等,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汉文化中用于社交场合的亲属称谓不可用于英语中,否则会引起人际关系混乱,导致交际失败。

三、结束语

语言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内容折射出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殊内涵。英汉称谓系统反差强烈 ,折射出各自的民族文化。汉语称谓系统体系严密、分类精细、名目繁多、语义明晰 ,而

英语称谓系统则体系简单、分类粗疏、数量贫乏、语义含混。对中西称谓语异同的深入认识,可以减少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困惑和误解,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要在这两种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亲属称谓语体系之间进行翻译转换,译者需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实践中选用合适的称谓语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周方珠. 《英汉翻译原因.》[M].合肥:安大出版社,1997

[3]潘明霞. 《英汉亲属称谓对比》 [J].巢湖学院报,2004,(1)

[4]徐丹.《英汉亲属称谓语差异及其互译》 [I].中国科技翻译,2001,

(3)

[5]陈俊杰、樊葳葳.《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6]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吴小磬.《中英称谓语小仪》[J].广西大学学报,1997,(5)

[8]肖巧玲.《浅议英汉称谓语所映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2,(4)

[9]曲彦斌. 《中国民俗语言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10]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论中西方称谓的文化差异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in kinship terms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文章将中英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交际称谓,并分别从家庭结构和血统观念、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等级制度、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宗法观念、礼貌原则等文化角度审视了这两种称谓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差异并揭示其中所隐含的文化意蕴。

Abstract: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 kinship term is not only a part of language but also a kind of cultu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kinship terms reflec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to some extend. This article will see the differences of kinship term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 also reveal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 in it through depar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lie in the family structure, consanguinity, patriarchy concept, culture adoption and courtesy principle.

[关键词]中西方;称谓;文化差异

Key words: East and West; kinship term; cultural difference

“称谓” 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称谓是人类文明社会特有的 事物,不仅仅纯粹

是语言现象,它同人的行为、社会心理、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关系非常密切。 所有的称谓都按照每个民族各自的语言文化习惯客观地排列着,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反映出各民族或社会的不同 的文化观念、行为、风俗、制度和社会心理。本文拟对中西方不同的称谓系统进行比较,从而揭示中西方在社会制度、宗法观念、宗教信仰以及家庭结构和观念上的异同。

一、中英称谓的分类与差异

关于称谓,一般可以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在这一点上,中英称谓是一致的,只是在具体内容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 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是反映人们的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的称谓。亲属称谓又可细分为家庭成员间的亲属称谓和非家庭成员间的亲属称谓。

1、家庭成员间的亲属称谓

在现代汉语中, 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份(父辈: 伯、叔、舅;同辈: 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 ,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而英语里的此类称谓则比较笼统、模糊,一词多义, 覆盖面广。除了辈份清楚外,其他关系只能从上下文中仔细推敲或当面询问。如sister 姐妹同为一词,年龄大小不分;grandmother 既指奶奶也指外婆,父系、母系不分;uncle可指叔、伯、舅、姑父, 年龄、父系、母系不分。家庭成员之间,按中国风俗兄弟姐妹一般按长幼称呼,如大哥、三弟、四妹等。而说英语的国家则习惯于互叫名字,

许多人甚至直接用名来称呼父母的兄弟姐妹。对西方人来说,辈份的高低是不十分重要的。

2、非家庭成员间的亲属称谓

在交际过程中,为表达礼貌、尊敬、亲近等情感,对非亲属成员也使用亲属称谓。如根据年龄称呼大哥、阿姨、叔叔、大爷等,甚至用降格的“从儿称谓”,如他叔、他婶等。这种亲属称谓的扩展在汉语里是非常普遍的,可以说整个社会成员(认识或不认识)都可以用亲属称谓的纽带维系。相比之下,英语亲属称谓的扩展则十分有限。中国孩子见到父母的朋友常称“叔叔”、“阿姨”,英语国家中的此类情况中,孩子则以“Mr.”, “Mrs.”, “Miss”相称。有时也用aunt和uncle,但这仅限于某些熟悉、亲近的,而且aunt和uncle后面往往要加上被称呼者的名,如Uncle Tom, Aunt Judy 等等。在汉语中,出于礼貌,我们常用“爷爷”、“奶奶”来称呼素不相识的年长者,可是这种用法在国外毕竟少见, 而且往往带有嘲笑的意味。例如,有人的车开在一位老人的车后,他嫌老人开得太慢,于是就催促道:“Move it, Grandpa !”若一位当上了奶奶的年长女性被陌生人称作Granny ,也会觉得受到冒犯而不悦。可见,在一种文化中是礼貌的言行未必在另一种文化中也同样适用。

(二) 社交称谓

社交称谓是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称谓。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由于交际双方的关系不同,使用称呼也不同。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探究英汉社交称谓。

1、职衔称谓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历来都重视以一个人的职业或职务作为称谓,以显示对于某些职业的尊敬,使受话人的职业得以认同。职务的如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军衔的如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职称的如工程师、高工、教授、讲师、编审等;学位的如博士、学士等; 职业的如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汉语里只要有衔头的, 基本上都可用作称谓。如石班长、张助理、吴科长、陈会计等。单从称谓的多样性来说, 英语比汉语略逊一筹。比如,英语中军衔可用于称谓,如General Smith (史密斯将军), Colonel Lee (李上校) ,但是职务一般不用于称谓,特别是当面称呼,因此像Army Commander Smith(史密斯军长)还有Regimental Commander Lee(李团长) 这样的称谓是很少见的。由于汉语的职务称谓更多,等级更明细,这使得许多的汉语职务称谓在英语中找不到直接的衔接。如:“这位是科隆公司的李经理。”由于在英语交际中没有用“manager”作职务称谓的习惯,因此不能译为“This is

Manager Li from Kelon.”而是应该根据英语的习惯将之翻译为

“This is Mr. Li , a manager from Kelon.”。在中国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是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有时对只要是在学校工作的人都称“老师”表示尊重,这使许多西方人无法理解。

在西方社会里,学生可以直接称呼自己教授的名字,他们一般是不会用teacher等词作为称谓语的,一般统称Mr., Ms.或 Miss,大

学里的教授称为Professor,对有博士头衔的人称“Dr.”。

2、姓名称谓

汉语中姓名称谓多用于同辈人之间或上对下的关系中,如王丹,小赵,马小平等;亲朋间称呼用昵称,如小丹,国华,小平等;除恋人或至亲外,不用单字,如丹,华,平等;称呼交际对方,姓名常与其他称谓形式叠加使用。在英语中一般不直呼别人的姓名,如有这样的情况也是上对下时使用,英美等国时兴以名相称,兄弟姐妹、熟人朋友及同学之间都可以名相称。在英语中由于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年龄等不同,导致了姓、名、姓名全称及昵称的同时存在。对于处在同等关系上的双方,则以FN(first name)称呼为最普遍,亲属间也多也FN相称或用昵称、小名;若双方为权势关系的不等关系,也常被对方要求以FN 相称显示亲近。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强,中英姓名称谓也出现了许多相互影响的情况,如我们也逐渐习惯对西方人只呼其名,但是对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或有威望的人士,不能一概照搬,以免显的唐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常把“仔”、 “阿”与姓名中的其中一个字结合表示熟悉或显示受话人相对较低的地位。例如:张仔,雄仔,阿张,阿雄等。另外,出于中国人表示尊敬的原则,经常把“老”、“公”放在姓的后面。如:张公,张老。而把“老”放在姓的前面则可以对有一定年纪的人表示熟悉和亲近,如:老王,老张,对年纪较轻的则可以称小李、小马等。

3、谦称和尊称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

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凡称呼对方,尤其是称呼长辈或上司时,多使用尊称。如称呼帝王有“圣上”、“皇上”、“万岁”、“国君”、“帝王”等,对地方官有“老父台”、“父母官”、“大老爷”、“明府”“府公”等尊称,平辈之间有时也广泛使用尊称,如“尊夫人”、“令兄”、“令尊”、 “令堂”、“令孙”等。谦称主要用于称呼自己,如“寡人”是“朕”的谦称,“鄙人”是“我”的谦称。其它如“臣下”、“学生”、“晚生”等都是自谦之词。

而英语的自称词则考虑作品的年代、人物的身份、文体的特征等译成相应的汉语自谦语。在英语中, 同自己的上级说话或写信时也许需要用比较谦逊的话语, 但无论对方年龄多大, 级别或地位多

高,“你”就是“你”,“我”就是“我”, 没有像汉语 中的“您”这样的称呼。如:

“So I am, your worship, I‟m willing enough to work, but for the life of me I can not get anything to do.” (J.

Galsworthy, The Silver Box, Act III)

“本来是嘛, 大人, 我是很愿意工作的, 可是找到死也找不到活干。” 西方语言的称谓系统虽有一定的尊称,但与汉语相比,相对较少。由于英国社会在历史传统上阶级等第十分严格,因而尊称与美国相比较多。较常见的尊称有King(国王),Queen(王后)、Prince(王子)、 Princess(公主)、Duke(公爵)、Duchess(女公爵或公爵夫人)、Earl(伯爵)、Viscount(子爵)、Baron(男爵)等,对王室尊称的词有Your Majesty(陛下),Your Highness(殿下),对客人尊称用 Your

Excellency(阁下),Lord(阁下),Lady(夫人),Sir(先生)等。而美国人的尊称系列简单明了,称谓中没有贵族名号,一般人使用Mr.(先生),Mrs.(太太),Miss(小姐)即可,有时有职衔者在Mr.后加上职衔就行,如Mr. President(总统先生)。

汉语有敬称和谦称,而英语没有。“英汉社交称谓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差异,应当是敬称与谦称的使用。英语中虽然同样有敬称,但绝少有谦称,因为西方人崇尚和提倡自信,对人有礼但不过分自谦。而汉语中谦称与敬称并重, 这一文化现象的产生,无疑也源于中国传统礼教。„夫礼者, 自卑而尊人‟ (《礼记·典礼》),因而汉语谦称有许多,如: 愚、在下、鄙人、不才、小可、晚辈、未学、后生、卑职、下官等等。不仅有自谦,而且还代为亲属谦。如: 小儿、犬子、内子、拙荆、小女、小婿等等。”汉语里用敬称直接表示敬意,旧时常用,如尊称:令尊、令堂、令公子、令爱、令千金等又用谦称间接表示恭敬,抬高对方,贬低自己,让对方产生优越感.消除压力。而西方人则崇尚和提倡自信,一方面要对别人有礼貌,另一方面要求自己不卑不亢,过分自谦,反而让人觉得你信心不足,是懦弱的表现。所以.英语中很少有谦称,相反只有表示上帝的“He”和表示自己的“I”无论在句首句中都是大写.这种擅自代为人谦的情况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西方人强调平等的权利,哪怕对子女、父母也将其当作一个独立人的人来看待,并不认为有支配其的绝对权力。

4、零称呼

在言语交际中,不能称呼的叫零称呼,它有时以其他形式代替引

导交际功能。零称呼实际上也是一种称呼,或说是潜在的称呼,其交往功能不可忽视。汉语有一种零称呼是英语中少见的,即说话者不知道或不敢肯定该用什么称呼的情形,如面对同事的爱人、女老师的丈夫、集市上的小贩、不知其姓名职业的邻居、机关中的办事人员以及年龄与辈分不一致的亲戚等人时。造成这种尴尬的原因乃是汉语缺乏像英语“Mr. ”、“Mrs. ”、“Miss”等的一种普遍、适用、得体的社会通用称呼。另一种反映说话者权势关系的零称谓则为英汉语所共有。比如茅盾著《子夜》中吴荪甫出场的一段描写:

“云飞轮船快到了么?”紫酱脸的人傲然问。 他的话还没完,坐在那里的轮船局办事员霍地一起站了起来,内中有一瘦长子堆起满脸的笑容抢上一步,恭恭敬敬回答:“快了,快了! 三老爷,请坐一会儿罢。—倒茶来。”

三老爷吴荪甫的“云飞轮船快到了么?”以及轮船局的瘦长子对其下级的“倒茶来”,均未使用任何称呼,但话语所指却并不含糊,一级对一级的发号施令表明了他们之间的权势关系。在英语交际过程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如:

Andrews :Hunger strike ,eh ? How long has this been going on ? Captain :She hasn‟t had a thing yesterday or today. Andrews :Send meals up to her regularly ?

Captain :Yes , sir.

此例选自奥斯卡获奖影片《一夜风流》( It Happened One Night) 中的电影对白。亿万富翁安德鲁斯的独生女儿埃莉不顾父亲的反对,

私自与情人订婚,在举行婚礼时被父亲派人挟到自己的豪华游艇。这是几天后安德鲁斯向船长询问女儿埃莉的情况时的一段对话。安德鲁斯对其手下采用零称呼,依仗的是其权势地位,而手下对自己老板的傲慢自大所表现出的毕恭毕敬也反映出这种权势话语在他们之间的正常性。还有一种故意不用称呼的情形,那往往是对听话者的一种不友好或不尊重的表示。

5、其它称谓

在现代汉语中,“同志”曾经是几乎全民通用的称呼语,但近几年它的使用频率正迅速降低;“师傅”的使用也差点到了包罗万“人”的地步,近来它的使用范围也在逐渐缩小。“老师”一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许多与教师无关的人也被尊称为“老师”。“先生”“小姐”这对冬眠了几十年的称谓近几年正迅速“走红”于中国大地,社交称谓中他们的使用频率最高。有一点应注意,汉语中的“先生”与英语里的Mr.或Sir不完全对等,它既可以用来称呼男性,也可以用来尊称有地位的女性。

二、差异根源

上文主要阐述了英汉称谓的主要差异,只有了解这些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根有据,才能避免失误。下文主要从家庭结构和血缘关系,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等级制度,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几个方面来阐述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结构和血统观念

中国人重视血亲关系,中国血缘代际关系具有亲合力强、传递力强

和持续力强三大特征。由“亲子”而实 现代际传递,扩展出非常庞大非常复杂的家族(即直系血亲加上旁系血亲)。因此, 中国人家庭结构的主要特点就是大家庭(extended f amily)。

相比较而言,西方人对于血亲关系并不像中国人那么认真。由于工业化的进程,在西方人中一度存在的大 家庭逐渐演变成核心家庭或小家庭(nuclear family)。人们越来越注重“核心家庭”,而对三代之外的直系 血亲关系和两代之外的旁系血亲较为淡漠。英美国家的这种家庭结构决定了他们没有必要象我们汉语那样使用 名目繁多的亲属称谓。如在英语中,“伯(叔、舅、姨)父”一律称为“uncle”, “姑(姨、婶、舅、伯) 母”一律称为“aunt”,不仅父系、母系不分,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也不分。其他如用“cousin”统称“堂、 表兄弟、姐妹”,以“sister-in-law”既指“嫂”,又指“弟媳”。“brother-in-law”既是指“姐夫”,亦 可指“妹夫”,只有性别之差,并无长幼之别。英国人甚至连“祖父”和“外祖父”也不予区分,统称为“gr andfather”。

英语中如此贫乏的亲属称谓与汉语中名目繁多的亲属称谓形成鲜明的对照。汉语中的亲属称谓向来区分得 很严很细,有两套极为严格的父系和母系称谓系统。如祖父(母)、叔、伯、姑、婶、堂兄(弟)、堂姐(妹 )等属于父系的亲属称谓;外祖父(母)、姨、舅、表兄(弟)、表姐(妹)等属于母系的亲属称谓。这些亲 属词中一方面要严格区分长幼,另一方面还要仔细区分丈夫方面、妻子方面、兄弟方面和姐妹方面的亲缘来历 ,以区分亲缘的远近。按照一般的观念,丈夫家的兄弟姐妹比妻子家的兄弟姐妹来得亲近,兄弟的配偶近于姐 妹的

配偶。当然,这种观念随着计划生育的推行正在悄然变化。

由于中西方家庭结构不同,家庭观念也截然不同。

首先,表现在家庭成员之间,这种观念就有所不同。长幼有序,上下亲疏等关系在中国家庭中体现得极为 严格。在封建家庭中,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等晚辈要对父母、公婆等长辈晨昏磕首,以示孝心。在大家庭 中,长子的地位一向是不可动摇的。他被称为“大少爷”,他是财产的继承者,也是父辈头衔的沿袭者。他可 以代替父亲,行使一家之长的权利,连他母亲也须对他唯唯是从。而他的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往往是较低的 ,只有她成为婆婆以后,才能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尊重。这说明中国封建家庭中对妇女的歧视。至于其他家庭 成员,都必须按照长幼顺序来称呼,例如:三哥、二妹、四弟、五妹等。

而在英、美家庭中兄弟姐妹间的称呼不管谁大谁小,总习惯称名,或用小名,兄弟统称“brother”,姐妹 则用“sister”。 长幼间的称呼非常简单。

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在中西方也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国家庭中,子女年幼时依赖父母,父母为家 庭作出很多的个人牺牲,但要求子女更多的服从。子女成长后则对父母负有赡养的责任,但在某些情况下会继 续依赖父母。父母与子女这种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不可能使子女与父母平等相处,子女更不可能用名字来称呼 父母。 在西方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较为平等。子女与父母之间没有这么多依赖性,子女中学毕业后就不在 家里住,年轻人以独立自

主为荣。而父母老了以后也不以子女为依赖,子女也没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双方没有 这么多义务与责任,才使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间的平等关系成为可能。在西方家庭,孩子称父母有时就用他们的 名字。耶稣也主张家庭成员间一律平等,他自己就用名字来称呼母亲。 此外,在中国家庭中,一直奉行敬老的传统。老人们往往会受到家庭、社会格外的尊敬。而在美国,从家 庭到整个社会老人都不被重视。往往有报道称孤寡老人死后几天才被发现。美国社会总的来说是属于年轻人的 。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 亲属称谓在汉英称谓系统中所占比率不同,充分表现出英汉语国家中家庭结构与血统观念各异。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数千年,推崇封建大家庭的结构形式,并强调宗族血缘关系,我们至今仍能听到“天下一家亲”的说法。封建帝王公侯也是“家天下”或“世袭”,同时因婚姻而结成的裙带关系使人与人在亲缘关系上更为复杂。在复杂的亲缘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家族内部严格等级制度,“男女有分, 长幼有别”,位次不能乱坐,因而造成汉语亲属称谓名目繁多,年龄和辈份清晰,更严格地区分直系与旁系、父系与母系,显示出人们心目中因血统不同而形成的等级亲属制度和亲疏关系。同时汉语亲属称谓语使用的泛化现象也反映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利用亲属称谓拉近彼此关系表现亲密的社会心理。与上述情况相反,英国人血统亲缘观念较为淡薄,这与他们简单的家庭结构不无关系。绝大多数家庭是由两代人所组成的小家庭(nuclear family),儿女成人后也会离开父母组成新的核心家庭

(这与中国的“父母在,不远游”,“家大业大”的观念不同)。对他们来说,

亲属与普通生人区别不大,没有必要区别亲属称谓中的直系、旁系、父系、母系,也不必分清男女。亲属称谓表现男、女、父系、母系的亲属关系都是等距离的。这说明英语民族血统观念之淡薄,更谈不上将亲属称谓用在非亲属成员上去表达亲近感情了。

(二)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中国是文明古国,素来以“礼义之邦”著称于世。汉语的称谓行为与其他任何西方民族文化相比是最为丰 富而独特的,其复杂性往往使西方人不知所云,而且也使现代中国青年感到无所适从。

汉语的称谓系统是在汉族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中国人向来重视辈份尊卑。汉语称谓中不仅有“长幼尊 卑贵贱”之分,还要“内外有别”。因此,中国人在交际中,大量使用尊称和谦称。凡称呼对方,尤其是称呼 长辈或上司时,多使用尊称。如称呼帝王有“圣上”、“皇上”、“万岁”、“国君”、“帝王”等,对地方 官有“老父台”、“父母官”、“大老爷”、“明府”、“府公”等尊称,平辈之间有时也广泛使用尊称,如 “尊夫人”、“尊兄”、“令母”、“令堂”、“令孙”等。谦称主要用于称呼自己,如“孤”、“寡人”是 “朕”的谦称,“鄙人”是“我”的谦称。其它如“臣下”、“愚见”、“学生”、“晚生”等都是自谦之词 。

西方语言的称谓系统虽有一定的尊称,但与汉语相比,相对较少。当然由于英国社会在历史传统上阶级等 第十分严格,因而尊称较美国多。较常见的尊称有king(国王),Queen (王后)、 Prince (王子)Prince ss(公主)、Duke(公爵)、Duchess( 女公爵或公爵夫人)、Earl(伯爵)、Viscount(子爵)、Baron(男 爵)等, 这些称

谓都用于子贵族。 其它表示尊称的词有Your Majesty (陛下), YourHighness(殿下 ),Your Excellency(阁下),Lord(阁下), Lady(夫人),Sir(先生)等。而美国人的尊称系列简单明 了。 称谓中没有贵族名号,一般人使用Mr.(先生),Mrs.(太太),Miss (小姐)即可,有职衔者在Mr.后 加上职衔就行,如Mr. President(总统先生)。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语言的称谓系统并没有与汉语称谓系统相对应的谦称制度。谦称制度是汉语称谓系统 特有的现象。各种各样的尊称与谦称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广泛使用说明了中国社会正如费孝通所指出的:是一个 “差序格局”的社会,即本质上是一个等级社会,这样的社会以维护上尊下卑的秩序为根本,首先是君臣父子 兄弟男女有别,之后是以下敬上,以卑敬尊。这样才能达到天下“和合” 而另一方面,西方社会的格局和人际关系与中国传统的社会格局截然相反。由于西方人很早就摆脱了氏族 社会的血缘纽带,取而代之的是以财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契约制的城邦组织,因此社会组织结构不象中国那样 等级森严,而是倾向于平等的格局。这些不同的社会制度表现在称 谓上,就有了如下特征:中国古代称谓纷繁复杂,序列分明;英国称谓中虽有不少贵族名号,从总体上说正趋 于平等;而在美国,称谓更是简单、明了。 汉语的称谓系统是在汉族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由于封建社会在中国存在的时间最长,对汉语称谓体系的影响十分大,等级分明是一个重要特征。汉语称谓中不仅有“长幼尊卑贵贱”之分,还要“内外有别”。因此,中国人在交际中,大量使用

尊称和谦称。西方社会的格局和人际关系与中国传统的社会格局截然相反。由于西方人很早就摆脱了氏族社会的血缘纽带,取而代之的是以财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契约制的城邦组织,因此社会组织结构不像中国那样等级森严,而是倾向于平等的格局。不同的社会制度表现在称谓上,就有了如下特征:中国古代称谓纷繁复杂,序列分明;英国称谓中虽有不少贵族名号,从总体上说正趋于平等;而在美国,称谓更是简单、明了。

(三)等级制度

传统的中国家庭构成形式是大家庭(三世、乃至四世同堂) ,家庭关系的中心是父子。家庭要遵守长幼有序,长尊幼卑的宗法秩序,年龄大小、辈份高低是极为重要而严谨的区分依据。因此,在亲属称谓里,亲属关系规定得十分清楚和严格,不容许丝毫的含混和马虎。同辈分要区分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伯父和叔父、伯母和婶母。不同辈分的称谓是长辈可以呼下辈的名,也可以连同姓一起称呼;下辈对长辈,则只能严格按相应的称谓进行称呼 ,直呼其名是万万不可的。英语中的亲属称谓不区分长幼辈分高低也不太讲究,所以称谓词笼统概括。如姐妹、兄弟各只对应一个词;非直系亲属中长一辈的男性一概称为“uncle”,女性一概称为“aunt”,而同辈的不论男女,一律称“cousin”。在同辈之间 ,英美人往往是以名字或昵称相称呼。就是下辈对长辈 ,也往往直呼其名,包括儿媳(女婿)对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子女对继父母的称呼,因为在他们看来,这表明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关系融洽。不过美国人对自己父母和祖父母还是以Dad、Mom、Grandpa、

Grandma相称。

在跨文化交际中, 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冲突也是必然存在的。如果回避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而形成以自我民族文化传统为中心的心理定势或偏见,都会造成交际的障碍或失败。同样不同的文化在交际的过程中是互相影响的,文化都是平等的应该了解自己,也要学会文化适应,寻找交际的共同习俗。对文化差异表现宽容,以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交流。

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官制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正如俗语云:“官大一级压死人”。表现在称谓上,是存在着数不胜数的官衔、级衔。从君主到庶民,从高级官员到手工业者,几乎都有职衔称谓,并以用职衔称呼对方为尊敬。从历史上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官职体系,也有了不同的职衔称谓。英语国家中职衔称谓较为多见的皇室、军界,也同样存在着极其森严的等级制度。称谓中的职衔不同反映双方权势关系,表示对交际对方的地位认可。

(四)宗教信仰和价值观

由于中国文化深受儒、道、佛的影响,就伦理关系而言,受佛教影响更甚。以孔子思 想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主干文化。儒家哲学强调“仁”和“礼”。孔子的“仁”是二人,从人从二,一 个独自难以为“仁”,要达到“仁”,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纳入集体,纳入大家庭,和集体熔为一体。而“礼” 是行为的尺子,做人的手段,主张的是克制自己,人的视听、言、行都符合礼的要求,从而达到仁。因此儒家 哲学实际上是一种伦理哲学,它把从个人到家庭再到社会的一切活动,

都框定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的固定模式中。因此汉语称谓之间有明确的规定,以表示各关系之尊卑、贵贱、序列分明。其中辈份和年龄或 年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待亲属、邻里、师长,上述因素可以说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例如,中国有 一俗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说明,不管原来的学生成长后取得如何骄人的成绩,或者已是教授,碰 到他以前的启蒙老师,也必须恭恭敬敬地尊一声“某某先生”或“某某老师”。在英语中,学生此时可直呼教 师其名,以显示其平等性,所以职业地位在此时占上风。如在中国,学生这样直呼其名会被斥为“忘本”或“ 大逆不道”。中国人尊师常常尊过了头,变得保守泥古,学生不敢有新的思想,不敢超过老师。这样当然不利 于学术的发展。相比之下,美国的师生关系中这种束缚就很少。

反之,英美文化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崇尚个体,主张为了个体而牺牲集体。欧洲的文艺复兴最具典 型,主张个人解放,个性自由。

显而易见,美国人在称呼对方时,常常用直呼其名来表示说话人试图建立平等关系。在美国社会交往中, 人们越来越愿意直呼其名,如称呼最直接的领导时,也直呼其名,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汉语称 谓系统的礼貌原则在现代中国还有深远的影响。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礼貌称谓必不可少,而且须反映各自的社 会身份。因此,中国人称呼他人时喜用“头衔”和“敬辞”。汉语称谓中,职务、部分职业和职称均可被列为 头衔。而英语中则不然。特别是美

国人,甚至认为头衔无足轻重,除非头衔能够明确指出一个人的工作性质和 责任。对于美国人来说,重要的是你的工作究竟是什么,而不是你在单位里的地位。因此,他们称领导不用头 衔加上姓,更不会用单位名称的一部分加上姓去称呼,对高出几级的领导也是如此。中国人在称呼上却非常重 视头衔,反映了中国文化中注重社会地位的传统。

中国人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家庭,尊老爱幼,同时也界线分明,等级森严,讲求和谐、统一和服从。受其影响汉语称谓之间有明确的规定,以表示各关系之尊卑、贵贱、序列分明。在主要的英语国家里,人民崇尚自由与平等追求个性发展,家庭观念也相对比较淡薄。中国人看重权势而英语国家有看重本事的传统。中国长期以来政治高于经济,称谓有经济、长幼、尊卑之分,并且偏好有政治背景的称谓。这些特征在英语称谓中并不明显,其亲属称谓很简单,带政治色彩的称谓使用率不高。而且应当注意到,英语国家的职衔称呼以宗教界为普遍,普通的神职人员如修女 (Sister)、牧师(Reverend)等。称谓中多用首名、教名,而姓氏名字也多源于《圣经》。凡此种种,不难看出宗教在英语国家语言、文化中的渗透程度。

(五)、宗法观念

中国社会是一个以氏族血缘关系的宗法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因此它是一个以群体为主要取向的社 会。这种封建的宗法社会,在民族心理上就造成了两个特点:一是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二是对等级差异的 强调。由于重视血缘关系,在汉语交际中特别讲

究亲属称谓的使用,以表示血缘或亲属关系(kinship )的名 词作为一种重要的称呼手段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由于古代宗法制度的影响,汉语亲属称谓中特别重视长 幼辈份的严格区分,英美人则不然。

但在英美国家,这种称谓法是十分罕见的。在美国,即使是10岁的孩子见到80岁的老太太,也不会称她为 “老奶奶”(Grandma)。 孩子的父母会说明应称呼的姓名,如布朗夫人(Mrs. Brown),在某些场合也会让 孩子直呼其名

“汉语亲属称谓词特别强调长幼之别、宗族与宗族之别、血缘与非血缘之别 ,这种繁复的称谓正反映了汉族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是家族 ,宗法关系悠久稳固。”中国改革开放后虽然封建宗法关系不复存在,但亲属、亲戚关系在社会关系网中仍然居重要地位,其根本原因应追溯到中国的悠久历史。“中华大地乃文明之国,礼仪之邦,炎黄子孙既重家庭伦理,又讲社交礼仪。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和封建礼教使中国人认为治国平天下之本在于齐家。故古往今来,三纲五常影响至深,家庭伦理至关重要:一家之内,长者为尊,老者为上,长幼尊卑,泾渭分明;亲朋友好,男女有别,远近亲疏,不错规矩.而英美人由于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崇尚个人价值,强调表现自我,讲天堂,说地狱,而宗法关系远不及中国那么严密,家庭观念也较之中国淡薄,亲属称谓之简略概括,不求精确。”

(六)、礼貌原则

汉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念要求人们称呼他人时,不能随意直呼其名,须

按等级、身份选择相应的称呼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融洽、和谐,因而往往把家庭本位向外推移,扩大到家以外的社会关系中去,于是汉文化中出现了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这一现象体现在言语交际中,就是亲属称谓常用于社交场合,以传递社交指示的不同语义信息。如大伯、叔叔、老兄、贤弟、大嫂、小妹等词语常常用来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对方,目的是为了表示礼貌和亲切。无论是对街坊邻居、朋友熟人还是素不相识的路人,人们均按年龄、性别称呼对方为大爷、大娘、大叔、大哥、大姐等;小朋友称军人为解放军叔叔;长辈对相识的或不相识的晚辈称“闺女”等。这些用于社交场合的词语与其用于亲属称谓本身在语义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表示的是一种亲属血缘关系,而前者表示的是人们之间“亲如一家”、“情同手足”的一种良好人际关系。作为一种人际关系,它必将随着交际的场合,交际参与者的身份、地位和交际角色的变化而变化。

英美人宗族观念淡薄,不仅不会用亲属称谓去称呼家族以外的人,甚至连家族以内的人都很少用,用英语称呼时,不论男女、年龄、社会地位等,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汉文化中用于社交场合的亲属称谓不可用于英语中,否则会引起人际关系混乱,导致交际失败。

三、结束语

语言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内容折射出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殊内涵。英汉称谓系统反差强烈 ,折射出各自的民族文化。汉语称谓系统体系严密、分类精细、名目繁多、语义明晰 ,而

英语称谓系统则体系简单、分类粗疏、数量贫乏、语义含混。对中西称谓语异同的深入认识,可以减少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困惑和误解,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要在这两种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亲属称谓语体系之间进行翻译转换,译者需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实践中选用合适的称谓语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周方珠. 《英汉翻译原因.》[M].合肥:安大出版社,1997

[3]潘明霞. 《英汉亲属称谓对比》 [J].巢湖学院报,2004,(1)

[4]徐丹.《英汉亲属称谓语差异及其互译》 [I].中国科技翻译,2001,

(3)

[5]陈俊杰、樊葳葳.《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6]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吴小磬.《中英称谓语小仪》[J].广西大学学报,1997,(5)

[8]肖巧玲.《浅议英汉称谓语所映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2,(4)

[9]曲彦斌. 《中国民俗语言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10]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相关内容

  • 称谓语的使用原则
  • 学 术 论 坛 称谓语的使用原则 尹晓静 宫志起 摘 要 个角度论述称谓语所体现出来的语义特点和语用功能 称谓语 体系 语用功能 本文从多 心理 学如美国的RogerBrown和Marguerite Fort赵元任等我们从多个角度对称谓语进行研究和分析 称谓语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人与人的相 ...

  • 中西英语文化对比
  • 英汉语言与文化对比 语言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交流工具,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镜子.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文化则是主宰语言的灵魂,二者互相依赖.互相影响.语言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即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具备文化的所有属性,因此,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并且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文化.语言通过自身的表达.交流 ...

  • 中西方问候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 姓名:陈玉丹 班级:09外教七班 学号:0906017004 中西方问候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摘要 问候语具有非常重要的交际功能,中西方由于各自的文化差异,问候语也不尽相同,本文以通过分析问候语的社会功能和使用,探讨汉英两种语言问候语的文化差异,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价值观对语言使 ...

  • 中国和英国的十大文化差异影响语言学习
  • ·研究探讨· 中国和英国的十大文化差异影响语言学习 咸阳市秦都区沣东办中心小学 尹 娜 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受到普遍重视.下面是英汉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 1.回答提问 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 ...

  • 称谓语_称呼语吗_对称谓语和称呼语的概念阐释
  • 2008年7月外语教学July.2008 第29卷第4期ForeignLanguageEducationVo.l29No.4 称谓语=称呼语吗? )))对称谓语和称呼语的概念阐释 么孝颖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北京100875/唐山师范学院外语系河北唐山063000) 摘 要:论文针对语言学研究中长 ...

  •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2
  • 第四节 语言风格与文化 一.语言风格 人们连贯地表达思想及情感时,通过语言表达体现出的整体风格. 2.语言风格与文化     来自民族文化的特点 体现民族文化特点 体现思维.表达与说理方式 体现个人特点 二.思维方式 1.思维  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 对事物一般特性和事物 ...

  • CFO.总会计师与财务总监之差异
  • CFO.总会计师与财务总监之差异 近年来,在我国企业的高级财务管理职位中,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首席财务官).总会计师与财务总监这三种制度同时并存,经常有人混同对待,但实际上这三者不等同,并不是同义词,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不仅字面表述不同,而且各自的历史渊 ...

  • 浅谈中国文化和欧美文化的差异
  • 浅谈 浅谈中国文化和欧美文化的差异 向 霜 (武汉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 430205) [摘 要]由于历史渊源, 风俗习惯, 生存环境, 宗教信仰等不同, 使得中 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随着"地球村"的逐步实现, 各国文化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 引发了跨文化研究的高潮. ...

  • 论[围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 第31卷第6期 丽水学院学报 2009年12月 V01.31 No.6 JoURNALOF LIsHU嘎I烈IⅦRSnY D∞.2009 论<围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张秀荣 (鲁东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山东烟台264025) 摘要:从奈达的五种文化类型分析了<围城>中负载生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