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一周知识概述

(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公有制的地位

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居于基础地位,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它两个方面,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制度,故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公有制,因而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公有制的含义

(1)国有经济

①含义:亦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②地位: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集体经济

①含义: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②具体形式及作用

③农村集体经济实行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都属于公有制经济。

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1)原因: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都可以利用。

(2)意义:不仅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在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外,还存在着一些非公有制经济

(1)个体经济

(2)私营经济

(3)外资经济

2、所有制结构的含义

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之为所有制结构。

3、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种所有制结构构成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以公有制为主体。体现在两方面:

①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我国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

(1)根本原因: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2)具体原因: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二、重难点讲析

(一)、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公有制经济包括三个部分: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党的十五大以前,关于公有制含义的阐述只是指①②两个部分,党的十五大报告将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也归纳为公有制的范畴。同时,有些同学片面以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公有制经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只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才属于公有制经济。

(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种控制力并不是说在全国各个地区、所有行业和部门都占有支配地位。主要体现在:

1、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如金融、通信、铁路、航空、电力、石油、天然气等。

2、从发展的角度看,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

(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优劣,不能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为标准,而要看它是否适合现实的生产力状况。我国基本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具体来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1)社会化大生产已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必然在所有制结构中居主体地位。

(2)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才能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呈现出多层次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必然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解决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也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所以,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就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4、实践证明,这项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例1、(京皖蒙春季)下列观点中属于对公有制正确认识的是()

①公有制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

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

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要求公有资产在国民经济的各个地方、部门和领域都必须占优势

④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保证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控制力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公有制的含义、实现形式、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和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故①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故②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并不需要在各个

地区、各个地方公有资产都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故③错,④对。

答案:A

辨析:股份制是私有制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提示:此题要求正确认识股分制这种资本组织形式,认识到社会主义可以用,资本主义也可以用。

(1)股份制是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企业组织形式,不具有社会制度属性,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2)不能笼统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3)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4)当前,经过公正评估严格审计后,向社会或企业职工出售部分公有资产,不是资产的“流失”,不是私有化,这是资产由实物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纯粹的”、百分之百国有资产的企业减少一些,形式上看是“退”,实质上是进,因为这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的实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一周知识概述

(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公有制的地位

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居于基础地位,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它两个方面,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制度,故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公有制,因而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公有制的含义

(1)国有经济

①含义:亦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②地位: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集体经济

①含义: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②具体形式及作用

③农村集体经济实行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都属于公有制经济。

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1)原因: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都可以利用。

(2)意义:不仅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在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外,还存在着一些非公有制经济

(1)个体经济

(2)私营经济

(3)外资经济

2、所有制结构的含义

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之为所有制结构。

3、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种所有制结构构成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以公有制为主体。体现在两方面:

①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我国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

(1)根本原因: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2)具体原因: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二、重难点讲析

(一)、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公有制经济包括三个部分: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党的十五大以前,关于公有制含义的阐述只是指①②两个部分,党的十五大报告将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也归纳为公有制的范畴。同时,有些同学片面以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公有制经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只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才属于公有制经济。

(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种控制力并不是说在全国各个地区、所有行业和部门都占有支配地位。主要体现在:

1、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如金融、通信、铁路、航空、电力、石油、天然气等。

2、从发展的角度看,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

(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优劣,不能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为标准,而要看它是否适合现实的生产力状况。我国基本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具体来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1)社会化大生产已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必然在所有制结构中居主体地位。

(2)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才能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呈现出多层次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必然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解决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也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所以,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就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4、实践证明,这项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例1、(京皖蒙春季)下列观点中属于对公有制正确认识的是()

①公有制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

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

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要求公有资产在国民经济的各个地方、部门和领域都必须占优势

④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保证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控制力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公有制的含义、实现形式、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和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故①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故②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并不需要在各个

地区、各个地方公有资产都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故③错,④对。

答案:A

辨析:股份制是私有制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提示:此题要求正确认识股分制这种资本组织形式,认识到社会主义可以用,资本主义也可以用。

(1)股份制是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企业组织形式,不具有社会制度属性,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2)不能笼统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3)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4)当前,经过公正评估严格审计后,向社会或企业职工出售部分公有资产,不是资产的“流失”,不是私有化,这是资产由实物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纯粹的”、百分之百国有资产的企业减少一些,形式上看是“退”,实质上是进,因为这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的实际。


相关内容

  • 建国60周年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研讨会论文
  • 建国60周年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研讨会论文 2009年10月 北京大学 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与基本经济制度建构 (上海财经大学 赵晓雷 王昉) 内容摘要: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中决定经济体制框架的形成.其他经济关系及上层建筑的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两个要素:一是社会的所有制及其结构,它决定着或影响着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 我国宪法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宪法接下来又讲:"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单一公有制的结构已经为公有制为主体条件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所替代.根据实践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 ...

  • 社会主义经济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
  • 作者:卫兴华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1年02期 [中图分类号]F04: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0)04-0060-09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及其性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我国的实际社会经济状况出发,实 ...

  • 第三课 中国的道路教案
  • 第三课 中国的道路 第 一 课 时 课题--第三课 第一框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教材分析: 本部分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了解党在现阶段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路线. 教学目标: 1.知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2.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认识到我国处于初级阶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2.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是: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 ...

  • 毛概下知识点
  • 第六章 基本概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起一层含义阐明的是社会阶段的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过现实中社会主义社 ...

  • 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 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表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 大部分共同构成. 此项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 ...

  • 第四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懂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认清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的性质与作用: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认识 ...

  •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 第二讲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一.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概述 (一)关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及其二者关系 经济制度:亦称"社会经济制度" .指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 是一个社会的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的基础. 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 一是反映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