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多元化战略

5.1.3多元化战略

斯蒂格勒( Stigler)有一个著名的投资理论:“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篮子里。” 即通过投资多元化分散风险,达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目的。

1.多元化战略的含义

多元化经营也称为多样化、多角化经营,最初由产品一市场专家安索夫在20世纪50 年代提出。多元化,包括产品多元化、市场多元化、投资区域多元化和资本多元化。一般 而言,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一个企业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业中经营,向不同的行业市 场提供产品和服务。Gort(1962)指出,多元化指企业产品的市场异质性,即企业提供针对 不同市场的多种产品就是多元化经营。Berrv(1975)认为,多元化是企业经营涉及不同行 业种类。不难看出,早期多元化和多元化经营的定义都很设行业和市场的边界是既定的, 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容易区分不同的行业和市场。Pitt和Hopkins(1982)则用“业务”替代 了行业,他们认为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同时参与各种不同业务。之后,多元化战略概念多从 战略角度出发,强调各个经营业务之间的关联性和协同作用。而不是单纯从产业经济角度 只考虑涉及行业或业务种类的多少。Ramanjam和Varadarajan(1989)认为,多元化是企 业通过内部专业发展或外部收购进入新的经营领域,其中经营方式会引起组织结构体系 及其他管理流程变化。

此时,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组织结构变迁及企业集团化、跨国化发展,企业多元化经 营的内涵早已超过早期多种经营含义。多元化被赋予新的理念:首先,多元化是一种企

业成长行为,而不仅仅是一种经营方式;其次,多元化是具有长远性、全局性、根本性的企 业成长战略行为。多元化通常与产品策略有密切关系,但不是产品的系列化。多元化经 营强调的是企业生产经营异质产品进入异质市场,或在新产业拓展新业务。

2.多元化的类型及程度

多元化公司的各项业务关联程度不同,造成各个多元化公司的具体类型也不同。 图5-1所示为随多元化层次不同产生的五种类型业务关系。除了单~业务型或主导业务 型公司,充分多元化的企业被分为相关和不相关型多元化两类。如果事业部之间存在较 多联系,这家企业就是相关多元化的。例如,事业部可能共享产品、服务、技术及分销渠 道。事业部之间联系越多,约束程度越高。不相关类型是指事业部之间无直接联系。

图5—1 多元化类型及程度

1)低程度多元化

低程度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都将精力集中在某一项或某主导业务上。如箭牌口香糖公 司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口香糖市场。当一家公司超过95%的收入来自某一主导业务时,该 公司就应该划入单一业务型。主导业务型是一家公司收入70%-95%来自某一业务。

凯洛格( Kellogg)公司就是主导业务型例子,诙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于早餐麦片市场。最近 凯洛格推出小吃,主要是因为公司麦片部分销售已停滞不前。

2)相关多元化与非相关多元化

当一家公司超过309

3.多元化战略分类

1)安索夫的多元化战略分类

根据安索夫在《企业战略》中的分类,企业多元化战略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如图5—2所示。

图5-2安索夫的多元化战略分类

(l)横向多元化,也称水平多元化,即企业利用现有市场向水平方向扩展生产经营领 域,进行产品、市场复合开发。

(2)纵向多元化,即企业进入生产经营活动或产品的上游或下游产业,这实际上是纵 向一体化。

(3)同心多元化,亦称同轴多元化,指企业利用现有技术、特长经验及资源等,以同一 圆心扩展业务。同心多元化又分为市场相关型、技术相关型、市场与技术相关型。

(4)混合多元化,又称非相关多元化,即企业进入与现有经营领域不相关的新领域, 在与现有技术、市场、产品无关的领域中寻找成长机会。

赖利( Wrigley)和鲁迈特(Rumelt)进一步完善了多元化战略的分类,如图5 3所示。 Wrigley和Rumelt的分类方法在国外理论界较为流行,许多研究者根据上述分类方法研 究不同国家企业多元化经营经济绩效问题。其中,Rumelt根据产品之间的关系和收入比 例,将关联型多元化划分得更细:①优势纵向型多元化( dominant-vertical),纵向一体 化业务收入占总收入70%以上;②相关限制型多元化(related-constrained),主营业务 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不超过70%.但和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业务一起所占比例超过

70%,③相关一联系型多元化(related-linked),主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低于30%, 但与其他相关业务总共所占比例超过70%。

图5-3赖利一鲁迈特的多元化战略分类

2)国内外目前比较流行的多元化战略分类

国内外目前比较流行的多元化战略分类见图5-4、图5-5。

图5-4国外比较流行的多元化战略分类

图5-5国内流行的多元化战略分类

从上述多元化战略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到:①相关与无关是多元化战略的两大类型, 这已成为通行的共同标准,但对这两大类的细分各有不同;②垂直一体化(纵向一体化) 是否属于多元化战略的一类,没有较一致的看法;③水平型多元化是否属于真正的多元 化经营,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多元化战略类型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分类的意义在于了解不同类型多元化战略 的不同特点,在进行战略决策时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类型,以提高多元化经营的效率和 业绩。

4.多元化战略的动机

理论上讲,企业是否实行多元化战略是由其所处内外部环境决定的。外部环境指吸 引企业进入新业务领域的环境状态和存在机会。这些可能是企业合理定位后追求的富有 吸引力的机会,也可能以某种威胁形式存在。外部环境既能促使本质上呈现主动的扩张 产生,又能促使本质上呈现防御性的扩张产生。内部环境指存在于企业内部的能够促进 扩张活动的条件。就本质而言.内部环境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主动性的,它产生于企业更加 充分地利用和开发其现有资源的愿望。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企业是 否选择多元化战略。

1)外部环境迫使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

(1)市场势力理论

市场势力理论认为多元化经营企业将比单一经营企业更为兴旺发达,这不是因为 多元化经营企业比单一经营企业更有效率,而是因为多元化经营企业已经进入集聚 状态。

市场势力理论是由Corwin Edwards(1955)在其著作《作为市场势力源泉集聚巨人》 中首先提出的。他指出,生产多种产品并跨越多个市场的企业不需要把一个特殊市场看 做企业经营策略的决定因素而努力实现每种产品利润最大化。企业在一个特殊市场上的 力量不仅仅是因为企业在该市场中所具有的优势地位,还因为企业在其他市场上的扩张。 通过多样化市场策略而不是采取传统的营销策略,企业就可以开发和占有新的市场而保 持竞争力。

Edwards之后的经济学家们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市场力量:①交叉补 贴,即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以用它在一个市场上获取的利润支持其在另一个市场实行掠夺 性定价,以挫败竞争对手;②共同克制,即竞争对手们在多个市场相互抢占时,承认相互 依赖的重要性,并以此降低竞争的程度;③互惠购买,即在多元化经营企业乏间,如果一 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无论作为买主或卖主都相当重要时,建立互惠购买关系可以排挤弱 小的竞争者进入市场。美国学者Gribbin( 1976)发展了市场势力理论,他认为集聚的能力 是企业在不同市场上市场能力作用的共同结果,企业只有在其进入的不同市场上拥有一 定的能力,才能产生市场能力。也就是说,企业如果没有在一定数目的市场上占有重要地 位,就不会拥有市场能力。

(2)范围经济理论

Amit和Livaut(1998)认为,获取范围经济是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特别是相关多元 化经营的动机之一。范围经济是指企业经营范围扩大带来的经济性。范围经济的存在本 质在于企业对多个业务可共享的剩余资源的利用。在任一特定时刻,多数企业的资源中 都存在剩余能力,这些剩余资源可以出售或出租。但企业所拥有的许多富有价值的资源 是异质的或深入企业内部的,使得企业很难出售或出租,或者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阻碍 企业将其出售或出租。因此通过多元化经营,自己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便成为企业获取范 围经济的重要途径。企业可以利用现有资源、生产能力、核心技术、营销能力和渠道以及 管理能力发展相关产业,实现范围经济。非相关多元化企业也可以共享优势竞争方法和 财努管理技术,获得效益。

(3)规避行业萎缩理论

任何产品、行业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当行业处于衰退期时,企业进入新行业就成为 必然选择。在市场集中度高的行业,少数企业在市场、成本上占有绝对优势,其他企业要 想获得高增长率只有进入其他行业。

Rumelt(1974)提出“逃避假说”,认为多元化战略是企业在原业务前景不佳时的逃避 手段。企业经营业绩不佳往往是由于企业处于竞争激烈、缺乏创新、成长性不足的行业造 成的。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研究也认为行业结构和赢利能力会对公司经营战略产生影响。 企业在面临竞争压力时,会进行多元化经营,这时的目的是改变市场结构和提高经营业 绩。Christensen和Montgomerg( 1981)、Lang和Stulz(1994)都认为当市场限制公司原 有主导业务成长和获利时,企业会实施多元化战略。Fox和Amilton(1994)对新西兰大 型企业多元化状况的研究发现,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经营之前,都开始关注企业绩效滑坡现 象。因此他们认为,企业面临赢利水平下滑时会开始追求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是提 高企业经营业绩和增进企业发展前景的需要。

(4)税收优势论

该理论认为,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以在企业内部将投资从边际收益率较低的业务转移 到边际收益率较高的业务。股东如果想在专业化企业之间转移投资,就必须卖出股票并

缴付相应酌交易税费。同时,多元化经营可以使企业在不同业务之间转移亏损,而不必在 时间上向前或向后分摊损失。也就是说,多元化经营企业税务抵消的预期比较高。

Lewellen(1971)认为,非相关多元化可以使企业有更强的负债能力,高负债能力可以利用 杠杆效应,享受税收屏蔽的好处。Majd和Mvers(1987)研究表明,只要企业在某些年份 有一个或更多部门亏损,总体的税收负担将低于这些部门独立经营时的税赋。

(5)政府反垄断措施影响

反垄断法的实施是多元化经营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1950年《克莱顿法》的修订使 横向兼并和纵向兼并的环境变得不利。新的反托拉斯条款更加严厉。由于要限制过高产 业集中率的出现,当企业扩大某一产品市场份额超过反垄断法限制时,其扩张行为就要受 到制止。因此,单纯的横向和纵向扩张就受到限制。为此企业常常改变扩张方向,谋求在 不受法规限制的产业领域扩张成长,从而进行混合兼并、追求多元化经营成为企业进行扩 张的一种重要手段。

2)企业内部因素促使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

(1)资源理论

资源理论是以Edith Penrose(1959)的《企业增理论》为基础。资源理论认为寻租企 业会利用过剩的资源进行多元化经营。当企韭可以利用内部闲置资源或开拓一些技术性 资源时,多元化经营便成为可能。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多元化程度由其所拥有的剩余资源 决定。Teece(1980,1982)指出,如果企业拥有的剩余资源可以在市场上出售或出租时,用 资源理论解释企业多元化战略动机的基础就不存在;当企业无法将剩余资源在市场上出

售、转让或出售、转让成本很高时.企业只好自行吸收,进入新的市场而形成多元化经营。 Montgery和Wernerfelt(1988)指出,企业的资源不是指企业的专用性资源。专用性资源 只是应用在很少的行业,但其专用性会产生高回报率。相反,非专用性资源的广泛使用可 以降低成本,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经营基础。对拥有较少专用性资源的企业而言,相对高的 多元化经营水平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对拥有较多专用性资源企业而言,以较低的多 元化水平才能获得更高利润。

(2)降低风险理论

单一经营企业在市场饱和或市场需求变化时风险极大。企业实行多元化战略,就如 同投资多种股票,使企业分散风险。当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时,管理者可以如同股东 在资本市场上分散投资一样,依靠多元化经营分散其经营风险,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 利地位。尤其是存在破产风险时,即使不具有经营协同效应的非相关多元化,也能通过降 低破产风险带来好处。

另外,多元化经营还可以减少管理者和职工下岗风险。当企业赢利周期与用工周期 波动密切相关时,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以在企业内不同业务之间转移劳动力,这样多元化经 营使波动平缓,从而使职工受益。国外研究表明,对多元化战略降低风险作用,企业经理 比股东热情更高。因为经理更关心自己收入和职位的稳定性,而这两者都与企韭的经济 绩效密切相关。

(3)降低交易成本论

企业成长长期成功要求业务扩大和扩张,而企业交易时存在一定交易成本。企业实 行多元化战略,就可以将各种交易成本内部化处理,从而提高企业经营利润,增强市场竞 争能力。企业内部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对资源进行调整和配置,而企业与外部投资者之间 则需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因此多元化企业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另外,多元化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可以将不同来源的资本集中投向高利润部门,大大 提高资本利用效率。而企业利用外部资本市场时要支付费用(借贷利息、股票的认购成本 等)。同时,内部资本市场可以扩大企业自身的财务能力,减少交易成本,保证企业有充足 稳定的现金流。

(4)目标差距论

企业发展总要制定战略目标。一般来说,如果能够达到既定目标,企业开拓新产业领 域、实行多元化经营动机就不强烈;相反,当企业无法完成原定目标时,企业管理层就会 考虑发展多元化经营。Cyert和March在《企业行为论》中指出,当企业在经营中存在很 大未完成目标差距时,企业不得不期望从多元化经营中得到满足,从而为多元化经营提供 了内在条件。目标差距对多元化经营有杠杆效应,当目标差距越大时,企业进行多元化经 菅的动力越大。

(5)代理理论

Mork、Shleifer和Vishnv(1988)指出,当企业的管理层拥有很少股票,股东太分散而不 能使股东价值最大化时,企业资产就会被用来满足企业经营者(管理层)而不是所有者(股 东)的利益。MueHer(1972)、Jensen(1986)、Shleifer和Vishny(1986)认为,由于管理层没有企

业所有权,他们会以牺牲企业所有者利益为代价,追求能使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战略。 企业多元化战略与企业成长关系和企业生长周期紧密相关。一般而言,新兴行业有 许多获得利润的投资机会,而成熟行业的投资机会将会减少,这时企业管理层就会开始把 现金流从早期投资转移到其他投资机会上,甚至进行过度投资。Jensen(1986)称其为“自 由现金流”理论,他指出管理层为了控制资源、巩固权力,即使在没有好的投资机会时,也 会将自由现金流用于过度投资,而不管是否会增加股东财富。管理层追求企业多元化还 有另外的原因:①管理者为了满足“个人效用最大化”;②企业管理者会将多元化扩张作 为减少企业风险方式,巩固自己的职位,而不管是否损害企业股东的权益。所以管理者容 易选择那些能降低企业风险而净现值为负的项目着眼于稳定收入,开展多元化经营。

5.多元化战略的交易内部化效应

除了像商标、专利、营销系统、技术诀窍之类的具有较高交易费用酌剩余资源的交易 内部化之外,企业多元化可以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实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 素交易内部化。即使范围经济不存在,企业也可能因为剩余资源的外部交易费用过高而 多元化,建立内部市场,从而使交易内部化。如企业在利用外部资本市场时要支付费用 (借贷利息、股票的认购成本等),这促使企业发展内部资本市场。通过各种业务之间的资 金流动,可以使整个多元化企业更加独立于外部资本市场。许多大企业进一步发展和扩 大内部资本市场,使内部市场不仅成为融资成本最小的措施,而且成为一个重要的利润来 源。我国许多企业集团内成立财务公司或结算中心,其目的也是在于实现内部资本市场, 降低资本交易费用。但目前多数企业集团中的财务公司的职能尚待规范,而且应随着企 业集团规模增大、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而自我调整。内部劳动力市场可以使雇员(包括经 理和技术专家)在企业各事业部之间调剂和转移,通常要比在劳动力市场上雇用或解雇的 成本小得多、时间上更及时。

我国许多大公司(特别在煤炭采选、石油开采业等传统产业)发展的多种经营业务,多 为公司内部主业配套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试图对“大而全、小而全”的改革,但效果 并不理想,低级的自我配套状况投有发生根本变化。它们为了减少下岗人员,采用各种措 施防止公司内部业务由外单位承担,理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交易内 部化,虽然有利于解决下岗职工就业问题,但由于人为地保护内部市场,削弱了市场竞争 性,容易助长企业内部的惰性,有时会影响多种经营业务的技术开发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培 育,影响多种经营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从长期来看,不利于增强集团的企业竞争力。 因此,对于我国传统产业大企业集团的多种经营业务而言,如何在利用交易内部化的同 时,逐步增强外部市场竞争压力,并与解决就业问题相结合,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一个问 题。我国邮钢公司实行“成本倒逼、模拟市场”,就是把外部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交 易,从而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取得显著成效。

5.1.3多元化战略

斯蒂格勒( Stigler)有一个著名的投资理论:“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篮子里。” 即通过投资多元化分散风险,达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目的。

1.多元化战略的含义

多元化经营也称为多样化、多角化经营,最初由产品一市场专家安索夫在20世纪50 年代提出。多元化,包括产品多元化、市场多元化、投资区域多元化和资本多元化。一般 而言,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一个企业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业中经营,向不同的行业市 场提供产品和服务。Gort(1962)指出,多元化指企业产品的市场异质性,即企业提供针对 不同市场的多种产品就是多元化经营。Berrv(1975)认为,多元化是企业经营涉及不同行 业种类。不难看出,早期多元化和多元化经营的定义都很设行业和市场的边界是既定的, 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容易区分不同的行业和市场。Pitt和Hopkins(1982)则用“业务”替代 了行业,他们认为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同时参与各种不同业务。之后,多元化战略概念多从 战略角度出发,强调各个经营业务之间的关联性和协同作用。而不是单纯从产业经济角度 只考虑涉及行业或业务种类的多少。Ramanjam和Varadarajan(1989)认为,多元化是企 业通过内部专业发展或外部收购进入新的经营领域,其中经营方式会引起组织结构体系 及其他管理流程变化。

此时,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组织结构变迁及企业集团化、跨国化发展,企业多元化经 营的内涵早已超过早期多种经营含义。多元化被赋予新的理念:首先,多元化是一种企

业成长行为,而不仅仅是一种经营方式;其次,多元化是具有长远性、全局性、根本性的企 业成长战略行为。多元化通常与产品策略有密切关系,但不是产品的系列化。多元化经 营强调的是企业生产经营异质产品进入异质市场,或在新产业拓展新业务。

2.多元化的类型及程度

多元化公司的各项业务关联程度不同,造成各个多元化公司的具体类型也不同。 图5-1所示为随多元化层次不同产生的五种类型业务关系。除了单~业务型或主导业务 型公司,充分多元化的企业被分为相关和不相关型多元化两类。如果事业部之间存在较 多联系,这家企业就是相关多元化的。例如,事业部可能共享产品、服务、技术及分销渠 道。事业部之间联系越多,约束程度越高。不相关类型是指事业部之间无直接联系。

图5—1 多元化类型及程度

1)低程度多元化

低程度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都将精力集中在某一项或某主导业务上。如箭牌口香糖公 司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口香糖市场。当一家公司超过95%的收入来自某一主导业务时,该 公司就应该划入单一业务型。主导业务型是一家公司收入70%-95%来自某一业务。

凯洛格( Kellogg)公司就是主导业务型例子,诙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于早餐麦片市场。最近 凯洛格推出小吃,主要是因为公司麦片部分销售已停滞不前。

2)相关多元化与非相关多元化

当一家公司超过309

3.多元化战略分类

1)安索夫的多元化战略分类

根据安索夫在《企业战略》中的分类,企业多元化战略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如图5—2所示。

图5-2安索夫的多元化战略分类

(l)横向多元化,也称水平多元化,即企业利用现有市场向水平方向扩展生产经营领 域,进行产品、市场复合开发。

(2)纵向多元化,即企业进入生产经营活动或产品的上游或下游产业,这实际上是纵 向一体化。

(3)同心多元化,亦称同轴多元化,指企业利用现有技术、特长经验及资源等,以同一 圆心扩展业务。同心多元化又分为市场相关型、技术相关型、市场与技术相关型。

(4)混合多元化,又称非相关多元化,即企业进入与现有经营领域不相关的新领域, 在与现有技术、市场、产品无关的领域中寻找成长机会。

赖利( Wrigley)和鲁迈特(Rumelt)进一步完善了多元化战略的分类,如图5 3所示。 Wrigley和Rumelt的分类方法在国外理论界较为流行,许多研究者根据上述分类方法研 究不同国家企业多元化经营经济绩效问题。其中,Rumelt根据产品之间的关系和收入比 例,将关联型多元化划分得更细:①优势纵向型多元化( dominant-vertical),纵向一体 化业务收入占总收入70%以上;②相关限制型多元化(related-constrained),主营业务 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不超过70%.但和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业务一起所占比例超过

70%,③相关一联系型多元化(related-linked),主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低于30%, 但与其他相关业务总共所占比例超过70%。

图5-3赖利一鲁迈特的多元化战略分类

2)国内外目前比较流行的多元化战略分类

国内外目前比较流行的多元化战略分类见图5-4、图5-5。

图5-4国外比较流行的多元化战略分类

图5-5国内流行的多元化战略分类

从上述多元化战略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到:①相关与无关是多元化战略的两大类型, 这已成为通行的共同标准,但对这两大类的细分各有不同;②垂直一体化(纵向一体化) 是否属于多元化战略的一类,没有较一致的看法;③水平型多元化是否属于真正的多元 化经营,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多元化战略类型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分类的意义在于了解不同类型多元化战略 的不同特点,在进行战略决策时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类型,以提高多元化经营的效率和 业绩。

4.多元化战略的动机

理论上讲,企业是否实行多元化战略是由其所处内外部环境决定的。外部环境指吸 引企业进入新业务领域的环境状态和存在机会。这些可能是企业合理定位后追求的富有 吸引力的机会,也可能以某种威胁形式存在。外部环境既能促使本质上呈现主动的扩张 产生,又能促使本质上呈现防御性的扩张产生。内部环境指存在于企业内部的能够促进 扩张活动的条件。就本质而言.内部环境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主动性的,它产生于企业更加 充分地利用和开发其现有资源的愿望。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企业是 否选择多元化战略。

1)外部环境迫使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

(1)市场势力理论

市场势力理论认为多元化经营企业将比单一经营企业更为兴旺发达,这不是因为 多元化经营企业比单一经营企业更有效率,而是因为多元化经营企业已经进入集聚 状态。

市场势力理论是由Corwin Edwards(1955)在其著作《作为市场势力源泉集聚巨人》 中首先提出的。他指出,生产多种产品并跨越多个市场的企业不需要把一个特殊市场看 做企业经营策略的决定因素而努力实现每种产品利润最大化。企业在一个特殊市场上的 力量不仅仅是因为企业在该市场中所具有的优势地位,还因为企业在其他市场上的扩张。 通过多样化市场策略而不是采取传统的营销策略,企业就可以开发和占有新的市场而保 持竞争力。

Edwards之后的经济学家们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市场力量:①交叉补 贴,即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以用它在一个市场上获取的利润支持其在另一个市场实行掠夺 性定价,以挫败竞争对手;②共同克制,即竞争对手们在多个市场相互抢占时,承认相互 依赖的重要性,并以此降低竞争的程度;③互惠购买,即在多元化经营企业乏间,如果一 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无论作为买主或卖主都相当重要时,建立互惠购买关系可以排挤弱 小的竞争者进入市场。美国学者Gribbin( 1976)发展了市场势力理论,他认为集聚的能力 是企业在不同市场上市场能力作用的共同结果,企业只有在其进入的不同市场上拥有一 定的能力,才能产生市场能力。也就是说,企业如果没有在一定数目的市场上占有重要地 位,就不会拥有市场能力。

(2)范围经济理论

Amit和Livaut(1998)认为,获取范围经济是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特别是相关多元 化经营的动机之一。范围经济是指企业经营范围扩大带来的经济性。范围经济的存在本 质在于企业对多个业务可共享的剩余资源的利用。在任一特定时刻,多数企业的资源中 都存在剩余能力,这些剩余资源可以出售或出租。但企业所拥有的许多富有价值的资源 是异质的或深入企业内部的,使得企业很难出售或出租,或者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阻碍 企业将其出售或出租。因此通过多元化经营,自己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便成为企业获取范 围经济的重要途径。企业可以利用现有资源、生产能力、核心技术、营销能力和渠道以及 管理能力发展相关产业,实现范围经济。非相关多元化企业也可以共享优势竞争方法和 财努管理技术,获得效益。

(3)规避行业萎缩理论

任何产品、行业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当行业处于衰退期时,企业进入新行业就成为 必然选择。在市场集中度高的行业,少数企业在市场、成本上占有绝对优势,其他企业要 想获得高增长率只有进入其他行业。

Rumelt(1974)提出“逃避假说”,认为多元化战略是企业在原业务前景不佳时的逃避 手段。企业经营业绩不佳往往是由于企业处于竞争激烈、缺乏创新、成长性不足的行业造 成的。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研究也认为行业结构和赢利能力会对公司经营战略产生影响。 企业在面临竞争压力时,会进行多元化经营,这时的目的是改变市场结构和提高经营业 绩。Christensen和Montgomerg( 1981)、Lang和Stulz(1994)都认为当市场限制公司原 有主导业务成长和获利时,企业会实施多元化战略。Fox和Amilton(1994)对新西兰大 型企业多元化状况的研究发现,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经营之前,都开始关注企业绩效滑坡现 象。因此他们认为,企业面临赢利水平下滑时会开始追求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是提 高企业经营业绩和增进企业发展前景的需要。

(4)税收优势论

该理论认为,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以在企业内部将投资从边际收益率较低的业务转移 到边际收益率较高的业务。股东如果想在专业化企业之间转移投资,就必须卖出股票并

缴付相应酌交易税费。同时,多元化经营可以使企业在不同业务之间转移亏损,而不必在 时间上向前或向后分摊损失。也就是说,多元化经营企业税务抵消的预期比较高。

Lewellen(1971)认为,非相关多元化可以使企业有更强的负债能力,高负债能力可以利用 杠杆效应,享受税收屏蔽的好处。Majd和Mvers(1987)研究表明,只要企业在某些年份 有一个或更多部门亏损,总体的税收负担将低于这些部门独立经营时的税赋。

(5)政府反垄断措施影响

反垄断法的实施是多元化经营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1950年《克莱顿法》的修订使 横向兼并和纵向兼并的环境变得不利。新的反托拉斯条款更加严厉。由于要限制过高产 业集中率的出现,当企业扩大某一产品市场份额超过反垄断法限制时,其扩张行为就要受 到制止。因此,单纯的横向和纵向扩张就受到限制。为此企业常常改变扩张方向,谋求在 不受法规限制的产业领域扩张成长,从而进行混合兼并、追求多元化经营成为企业进行扩 张的一种重要手段。

2)企业内部因素促使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

(1)资源理论

资源理论是以Edith Penrose(1959)的《企业增理论》为基础。资源理论认为寻租企 业会利用过剩的资源进行多元化经营。当企韭可以利用内部闲置资源或开拓一些技术性 资源时,多元化经营便成为可能。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多元化程度由其所拥有的剩余资源 决定。Teece(1980,1982)指出,如果企业拥有的剩余资源可以在市场上出售或出租时,用 资源理论解释企业多元化战略动机的基础就不存在;当企业无法将剩余资源在市场上出

售、转让或出售、转让成本很高时.企业只好自行吸收,进入新的市场而形成多元化经营。 Montgery和Wernerfelt(1988)指出,企业的资源不是指企业的专用性资源。专用性资源 只是应用在很少的行业,但其专用性会产生高回报率。相反,非专用性资源的广泛使用可 以降低成本,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经营基础。对拥有较少专用性资源的企业而言,相对高的 多元化经营水平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对拥有较多专用性资源企业而言,以较低的多 元化水平才能获得更高利润。

(2)降低风险理论

单一经营企业在市场饱和或市场需求变化时风险极大。企业实行多元化战略,就如 同投资多种股票,使企业分散风险。当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时,管理者可以如同股东 在资本市场上分散投资一样,依靠多元化经营分散其经营风险,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 利地位。尤其是存在破产风险时,即使不具有经营协同效应的非相关多元化,也能通过降 低破产风险带来好处。

另外,多元化经营还可以减少管理者和职工下岗风险。当企业赢利周期与用工周期 波动密切相关时,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以在企业内不同业务之间转移劳动力,这样多元化经 营使波动平缓,从而使职工受益。国外研究表明,对多元化战略降低风险作用,企业经理 比股东热情更高。因为经理更关心自己收入和职位的稳定性,而这两者都与企韭的经济 绩效密切相关。

(3)降低交易成本论

企业成长长期成功要求业务扩大和扩张,而企业交易时存在一定交易成本。企业实 行多元化战略,就可以将各种交易成本内部化处理,从而提高企业经营利润,增强市场竞 争能力。企业内部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对资源进行调整和配置,而企业与外部投资者之间 则需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因此多元化企业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另外,多元化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可以将不同来源的资本集中投向高利润部门,大大 提高资本利用效率。而企业利用外部资本市场时要支付费用(借贷利息、股票的认购成本 等)。同时,内部资本市场可以扩大企业自身的财务能力,减少交易成本,保证企业有充足 稳定的现金流。

(4)目标差距论

企业发展总要制定战略目标。一般来说,如果能够达到既定目标,企业开拓新产业领 域、实行多元化经营动机就不强烈;相反,当企业无法完成原定目标时,企业管理层就会 考虑发展多元化经营。Cyert和March在《企业行为论》中指出,当企业在经营中存在很 大未完成目标差距时,企业不得不期望从多元化经营中得到满足,从而为多元化经营提供 了内在条件。目标差距对多元化经营有杠杆效应,当目标差距越大时,企业进行多元化经 菅的动力越大。

(5)代理理论

Mork、Shleifer和Vishnv(1988)指出,当企业的管理层拥有很少股票,股东太分散而不 能使股东价值最大化时,企业资产就会被用来满足企业经营者(管理层)而不是所有者(股 东)的利益。MueHer(1972)、Jensen(1986)、Shleifer和Vishny(1986)认为,由于管理层没有企

业所有权,他们会以牺牲企业所有者利益为代价,追求能使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战略。 企业多元化战略与企业成长关系和企业生长周期紧密相关。一般而言,新兴行业有 许多获得利润的投资机会,而成熟行业的投资机会将会减少,这时企业管理层就会开始把 现金流从早期投资转移到其他投资机会上,甚至进行过度投资。Jensen(1986)称其为“自 由现金流”理论,他指出管理层为了控制资源、巩固权力,即使在没有好的投资机会时,也 会将自由现金流用于过度投资,而不管是否会增加股东财富。管理层追求企业多元化还 有另外的原因:①管理者为了满足“个人效用最大化”;②企业管理者会将多元化扩张作 为减少企业风险方式,巩固自己的职位,而不管是否损害企业股东的权益。所以管理者容 易选择那些能降低企业风险而净现值为负的项目着眼于稳定收入,开展多元化经营。

5.多元化战略的交易内部化效应

除了像商标、专利、营销系统、技术诀窍之类的具有较高交易费用酌剩余资源的交易 内部化之外,企业多元化可以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实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 素交易内部化。即使范围经济不存在,企业也可能因为剩余资源的外部交易费用过高而 多元化,建立内部市场,从而使交易内部化。如企业在利用外部资本市场时要支付费用 (借贷利息、股票的认购成本等),这促使企业发展内部资本市场。通过各种业务之间的资 金流动,可以使整个多元化企业更加独立于外部资本市场。许多大企业进一步发展和扩 大内部资本市场,使内部市场不仅成为融资成本最小的措施,而且成为一个重要的利润来 源。我国许多企业集团内成立财务公司或结算中心,其目的也是在于实现内部资本市场, 降低资本交易费用。但目前多数企业集团中的财务公司的职能尚待规范,而且应随着企 业集团规模增大、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而自我调整。内部劳动力市场可以使雇员(包括经 理和技术专家)在企业各事业部之间调剂和转移,通常要比在劳动力市场上雇用或解雇的 成本小得多、时间上更及时。

我国许多大公司(特别在煤炭采选、石油开采业等传统产业)发展的多种经营业务,多 为公司内部主业配套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试图对“大而全、小而全”的改革,但效果 并不理想,低级的自我配套状况投有发生根本变化。它们为了减少下岗人员,采用各种措 施防止公司内部业务由外单位承担,理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交易内 部化,虽然有利于解决下岗职工就业问题,但由于人为地保护内部市场,削弱了市场竞争 性,容易助长企业内部的惰性,有时会影响多种经营业务的技术开发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培 育,影响多种经营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从长期来看,不利于增强集团的企业竞争力。 因此,对于我国传统产业大企业集团的多种经营业务而言,如何在利用交易内部化的同 时,逐步增强外部市场竞争压力,并与解决就业问题相结合,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一个问 题。我国邮钢公司实行“成本倒逼、模拟市场”,就是把外部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交 易,从而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取得显著成效。


相关内容

  • 多元化战略失败的几点思考
  • 外脑商务策划机构首席策划师阮仙友 "请不要告诉我企业现在执行的多元化战略看起来很成功,事实上可能连你自己也没有完全搞清执行多元化战略的企业资源匹配要求,你只是在凭着运气经营".这是前不久笔者曾毫不留情地指责一家集团公司总载的话. 净资产不足二亿,却同时经营塑料制品.房地产.金融和 ...

  • 多元化战略风险分析及管控
  • 浅析多元化战略风险分析及管控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多元战略的竞争优势和风险进行了探讨,着重研究了企业多元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多元战略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多元战略: 风险: 管控 中图分类号: f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2-0010-01 ...

  • 多元化发展战略
  • 多元化发展战略 多元化发展战略又称多样化战略.多角化战略.多种经营战略,是指一个企业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业中进行经营.多元化发展战略包括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的两种基本方式. (1)相关多元化战略 又称为关联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进入与现有产品或服务有一定关联的经营领域,进而实现企业规模扩张的战略 ...

  • 第二章战略计划过程
  • 第二章战略计划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P35(1307)2.波士顿矩阵中,相对市场占有率低.市场增长率高的战略业务单位属于( ) A .金牛类B .明星类C .问号类D .瘦狗类 P25(1307)29.商场如战场,一般的营销方式是战略支配战术,但是现代市场营 ...

  • 浅谈企业经营战略论文
  • 目 录 1企业的经营战略 ......................................... 1 1.1什么是经营战略 ..................................... 1 1.2经营战略的特点及作用 ............................ ...

  • 对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 [摘 要]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发展战略的选择,应结合社会经济背景从自身定位和资源基础出发,结合对比各种力量,作出理性选择.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存在着陷阱,导致时机选择难以把握.资源配置过于分散.运作费用过大.人才难以支撑.产业选择误导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多元化战略:核心能力 ...

  • 毕业论文多元化企业发展战略
  • 毕业论文 多元化企业发展战略 (2008-04-18 21:42:26) 转载 标签: 杂谈 多元化发展战略的研究 [摘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多元化经营战略是企业寻求未来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多元化战略是目前企业热衷的战略选择,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实行多元化.许多企业由于忽视了多元化战略的前 ...

  • 战略协同决定多元化产业布局的成败
  • 战略协同决定多元化产业布局的成败 东宏集团 总经理 何伏 企业的发展,从上看需要正确的发展战略,从下看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在多元化市场竞争中,实际上对多元化战略的应用是很少的.虽然我们对多元化市场竞争的理解正在飞速发展,我们对多元化战略的了解也变得越来越成熟,但我们还是没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当我们 ...

  • 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
  •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 JOURNALOFQINGHAIJUNIORTEACHERS'COLLEGE (EducationScience) 20062文章编号:1007-0117(2006)02-0077-04 No2.2006 EducationScience 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 刘炳南,李欣 ...

  • 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薪酬战略研究
  • 自 考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薪酬战略研究 日 期 2014.11.26 - 2014.12.19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 作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