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鲁迅--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研究

  “历史结账,不能像数学一样精密,写下许多小数点,却只能学粗人算账的四舍五入法门,记一笔清数。”如此说来,在20世纪大舞台上风云一时的许多人物,连同他们的种种高论,大概都要在这历史的结账里被忽略不计,这是无可奈何的,但同时必定有一些人及其思想是要记入这历史的总数里的,而其中极少数人则会在这总数里显现出特殊的光芒,鲁迅则是这极少数人中的一个。  一、鲁迅作品被中学生接受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鲁迅的作品,一直是寻求真理,热爱国家的青年人的精神食粮,无论哪个年代,富有责任感的青年都应该把鲁迅精神作为重要的精神资源,从中汲取营养。  1.鲁迅作品积淀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鲁迅作品的基本主题就是对人的存在的关怀和生存意义的寻求,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有益于人的健全人性,骨气、良知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保持与培养,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年学子人格的培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鲁迅作品丰富的人文底蕴中,仁爱思想、怀疑批判思想及战斗精神更加鲜明突出,更具当代价值。  2.鲁迅作品是好懂的  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富仁教授认为,鲁迅的作品恰恰是好懂的,因为鲁迅作品里充满着人性的语言,是与人类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感受事物的方式,与普通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大部分的鲁迅作品是可以被中学生所理解的,如,在《故乡》中,教师和学生对闰土肯定是十分惋惜的,小时候的闰土机灵,是“我”的偶像:中年的闰土已经被生活的重压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麻木不仁。“我”见到中年闰土时首先的感觉是隔膜,他们之间产生隔膜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由于身份和地位的不同,自然会有隔膜。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把作品里的东西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鲁迅的作品是好懂的。  3.当下社会鲁迅精神的缺失  在今天的社会里,许多中学生追求的是物质生活,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有许多虚无缥缈的东西,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独立精神,很多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很多学生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承受不了一点挫折,在他们身上没有一丁点儿鲁迅精神和气质,安逸的生活已经遮住了他们的双眼,在他们眼中一切都是美好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在当下,我们仍要提倡鲁迅直面现实的精神,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会自强,学会如何在社会中生活。  二、当下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艰难处境及原因  1.鲁迅作品在教学中的艰难处境  在如今的中学校园里,流传着“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样一句话,这让鲁迅作品教学处于尴尬境地:教师感到鲁迅的作品难教,怕教;学生感到难学,怕学,从惧怕鲁迅到拒绝鲁迅已成为鲁迅作品教学的突出问题,但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点课文,鲁迅的作品具有相当重的分量,可以说,鲁迅作品的教学直接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2.鲁迅作品教学处于艰难处境的原因  (1)中学语文界与鲁迅研究界疏于联系  新的研究成果未能及时反映到鲁迅作品教学中,是造成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处于艰难处境的原因之一,在中学语文界,虽然大家都承认鲁迅及其作品的伟大,但许多教师和学生又不喜欢鲁迅及其作品,认为他的作品深奥难懂,这样一种现状使教师简单以教学参考书的解释机械地传授给学生,而并不是去积极的钻研,深入领会鲁迅的作品,学生死记硬背主题思想,表现手法等,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气,直接影响了这份精神遗产的有效传承。  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所改观,中学语文界与鲁迅研究界的联系渐多,很多研究鲁迅及其作品的专家也都取得丰硕的成果,如,钱理群教授、王富仁教授等,但相对于全国数以万计的中学生来说,这样的学者还是太少,新鲜的成果不可能普及到所有的语文教师和中学生身上。  (2)教师的个人因素  教师的问题是造成鲁迅作品教学处于艰难处境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他们是直接向学生传播鲁迅思想的人,他们对鲁迅的了解程度,他们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也影响到学生对于鲁迅的认可及接受程度。  很多教师没有深入地钻研鲁迅,他们上课时往往照“参”宣科,所以很难有自己的见解,往往忽略了鲁迅作品特有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价值,抹杀了鲁迅作品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使学生都惧怕鲁迅。  但在应试教育的狂潮下,很多教师把精力都用于应试,他们的精力已不在创新研究上了,也不敢轻易地讲授自己的观点,只能遵循着大众看法,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鲁迅作品教学艰难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教学的策略  1.引领学生走进一个充满温情的鲁迅  在同学们的头脑中先入为主的是一个不易靠近与理解的丰碑式的人物,但事实上,鲁迅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对生命、对生活、对人充满爱的人。从鲁迅生命最后的8个多月时间里写给母亲的信中,我们就能读出他的诚实和温和,能感受到他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浓郁的人情味。下面是鲁迅写给母亲的一封信: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五月二日来示,昨已收到,丈量的事,即已中妥,总算了了一件事。  海婴很好。每日上学,不大赖学了,但新添了一样花头,是礼拜天要看电影;冬天胖了一下,近来又瘦长起来了,大约孩子是春天长起来,长的时候,就要瘦的。  男早已复原,不过仍是忙;害马亦好,可请勿念,上海虽无须火炉,但仍是冷,夜里可穿棉袄,这是今年特别的。  专此布复,恭请  金安  男树,叩上,广平海婴同叩,五月七日  这封信从内容到形式都平凡到了极点,这是一封中年男子写给母亲的一封家常信,字里行间透着温情,透着对母亲的牵挂,对儿子、妻子的爱,读这封信,只要像读你的街坊邻居的家信一样,老老实实地念下去,不必反复猜测其中微言大义,更不必心怀这是读鲁迅著作的神圣感,去揣摩其中的文豪笔法,你读的越不经意,你就越接近鲁迅这人——社会的一分子的真实,在鲁迅作品教学上更要注意鲁迅真实生活的讲解上,从真实的鲁迅出发才会更正确地理解鲁迅及其作品,这样才会消除学生与鲁迅之间的隔膜,让教学有效进行。  2.突破教师本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但对于鲁迅作品教学,因其内容方面的特殊性,大多数教师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但是这种方式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的“营养不良”,所以,教师应适当的将学习的主体交换给学生,要相信学生的阅读水平,要将鲁迅的作品放心交给学生自己去阅读,去靠近,被放开思想束缚的学生会在自主的阅读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即使学生理解的层次不高,但都是学生自己的理解,此时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就会更容易把学生带到鲁迅作品里,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级教育硕士)

  “历史结账,不能像数学一样精密,写下许多小数点,却只能学粗人算账的四舍五入法门,记一笔清数。”如此说来,在20世纪大舞台上风云一时的许多人物,连同他们的种种高论,大概都要在这历史的结账里被忽略不计,这是无可奈何的,但同时必定有一些人及其思想是要记入这历史的总数里的,而其中极少数人则会在这总数里显现出特殊的光芒,鲁迅则是这极少数人中的一个。  一、鲁迅作品被中学生接受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鲁迅的作品,一直是寻求真理,热爱国家的青年人的精神食粮,无论哪个年代,富有责任感的青年都应该把鲁迅精神作为重要的精神资源,从中汲取营养。  1.鲁迅作品积淀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鲁迅作品的基本主题就是对人的存在的关怀和生存意义的寻求,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有益于人的健全人性,骨气、良知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保持与培养,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年学子人格的培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鲁迅作品丰富的人文底蕴中,仁爱思想、怀疑批判思想及战斗精神更加鲜明突出,更具当代价值。  2.鲁迅作品是好懂的  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富仁教授认为,鲁迅的作品恰恰是好懂的,因为鲁迅作品里充满着人性的语言,是与人类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感受事物的方式,与普通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大部分的鲁迅作品是可以被中学生所理解的,如,在《故乡》中,教师和学生对闰土肯定是十分惋惜的,小时候的闰土机灵,是“我”的偶像:中年的闰土已经被生活的重压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麻木不仁。“我”见到中年闰土时首先的感觉是隔膜,他们之间产生隔膜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由于身份和地位的不同,自然会有隔膜。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把作品里的东西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鲁迅的作品是好懂的。  3.当下社会鲁迅精神的缺失  在今天的社会里,许多中学生追求的是物质生活,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有许多虚无缥缈的东西,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独立精神,很多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很多学生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承受不了一点挫折,在他们身上没有一丁点儿鲁迅精神和气质,安逸的生活已经遮住了他们的双眼,在他们眼中一切都是美好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在当下,我们仍要提倡鲁迅直面现实的精神,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会自强,学会如何在社会中生活。  二、当下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艰难处境及原因  1.鲁迅作品在教学中的艰难处境  在如今的中学校园里,流传着“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样一句话,这让鲁迅作品教学处于尴尬境地:教师感到鲁迅的作品难教,怕教;学生感到难学,怕学,从惧怕鲁迅到拒绝鲁迅已成为鲁迅作品教学的突出问题,但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点课文,鲁迅的作品具有相当重的分量,可以说,鲁迅作品的教学直接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2.鲁迅作品教学处于艰难处境的原因  (1)中学语文界与鲁迅研究界疏于联系  新的研究成果未能及时反映到鲁迅作品教学中,是造成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处于艰难处境的原因之一,在中学语文界,虽然大家都承认鲁迅及其作品的伟大,但许多教师和学生又不喜欢鲁迅及其作品,认为他的作品深奥难懂,这样一种现状使教师简单以教学参考书的解释机械地传授给学生,而并不是去积极的钻研,深入领会鲁迅的作品,学生死记硬背主题思想,表现手法等,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气,直接影响了这份精神遗产的有效传承。  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所改观,中学语文界与鲁迅研究界的联系渐多,很多研究鲁迅及其作品的专家也都取得丰硕的成果,如,钱理群教授、王富仁教授等,但相对于全国数以万计的中学生来说,这样的学者还是太少,新鲜的成果不可能普及到所有的语文教师和中学生身上。  (2)教师的个人因素  教师的问题是造成鲁迅作品教学处于艰难处境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他们是直接向学生传播鲁迅思想的人,他们对鲁迅的了解程度,他们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也影响到学生对于鲁迅的认可及接受程度。  很多教师没有深入地钻研鲁迅,他们上课时往往照“参”宣科,所以很难有自己的见解,往往忽略了鲁迅作品特有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价值,抹杀了鲁迅作品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使学生都惧怕鲁迅。  但在应试教育的狂潮下,很多教师把精力都用于应试,他们的精力已不在创新研究上了,也不敢轻易地讲授自己的观点,只能遵循着大众看法,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鲁迅作品教学艰难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教学的策略  1.引领学生走进一个充满温情的鲁迅  在同学们的头脑中先入为主的是一个不易靠近与理解的丰碑式的人物,但事实上,鲁迅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对生命、对生活、对人充满爱的人。从鲁迅生命最后的8个多月时间里写给母亲的信中,我们就能读出他的诚实和温和,能感受到他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浓郁的人情味。下面是鲁迅写给母亲的一封信: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五月二日来示,昨已收到,丈量的事,即已中妥,总算了了一件事。  海婴很好。每日上学,不大赖学了,但新添了一样花头,是礼拜天要看电影;冬天胖了一下,近来又瘦长起来了,大约孩子是春天长起来,长的时候,就要瘦的。  男早已复原,不过仍是忙;害马亦好,可请勿念,上海虽无须火炉,但仍是冷,夜里可穿棉袄,这是今年特别的。  专此布复,恭请  金安  男树,叩上,广平海婴同叩,五月七日  这封信从内容到形式都平凡到了极点,这是一封中年男子写给母亲的一封家常信,字里行间透着温情,透着对母亲的牵挂,对儿子、妻子的爱,读这封信,只要像读你的街坊邻居的家信一样,老老实实地念下去,不必反复猜测其中微言大义,更不必心怀这是读鲁迅著作的神圣感,去揣摩其中的文豪笔法,你读的越不经意,你就越接近鲁迅这人——社会的一分子的真实,在鲁迅作品教学上更要注意鲁迅真实生活的讲解上,从真实的鲁迅出发才会更正确地理解鲁迅及其作品,这样才会消除学生与鲁迅之间的隔膜,让教学有效进行。  2.突破教师本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但对于鲁迅作品教学,因其内容方面的特殊性,大多数教师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但是这种方式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的“营养不良”,所以,教师应适当的将学习的主体交换给学生,要相信学生的阅读水平,要将鲁迅的作品放心交给学生自己去阅读,去靠近,被放开思想束缚的学生会在自主的阅读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即使学生理解的层次不高,但都是学生自己的理解,此时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就会更容易把学生带到鲁迅作品里,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级教育硕士)


相关内容

  • 娱乐化时代对于鲁迅的戏说与恶搞
  • 中国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消费文化的流行.消费文化的消遣性娱乐性,从某种程度上说使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娱乐化的时代,荧屏选秀.网络恶搞.手机短信等,都以极端的娱乐性吸引着文化消费者,"娱乐至死"甚至成为一个时髦的口号.在娱乐化时代中,诸多以往严肃的.庄重的事物也被颠覆着 ...

  • 读什么,怎么读:引导中学生"读点鲁迅"的一个设想
  • 作者:钱理群 鲁迅研究月刊 2004年08期 1 关于中学生"读点鲁迅"的理由与意义,已经谈得很多,我自己就写有<关于鲁迅作 品教学的几点思考>.<"于我心有戚戚焉"--读王景山先生>这样 的文章.但即使在这一点上取得了共识,也没有完全 ...

  • [社戏]研究现状分析
  • 赖慧珍 内容摘要:<社戏>以一种抒情笔调位于小说集<呐喊>的末篇,似乎与其它文章的风格不相协调,与鲁迅严峻犀利的笔力.革命战士的形象相悖.然而正是这样一篇与我们熟知的鲁迅精神有出入的小说被长期选编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其独特的魅力引起了文学界和语文界的广泛关注,与此相关的研究文献 ...

  • 人教版语文教材删掉鲁迅文章
  • 人教版语文教材删掉鲁迅文章 人民网 2013.9.4. [导读]"<伤逝>.<祥林嫂>等文章,不是孩子们能感知的."赵瑜认为,鲁迅是以一个成年人的价值观来评价世事,鲁迅的种种好,应该是成年后才能体味. 开学了,郑州市中小学生逐步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 不过, ...

  • 如何学好鲁迅作品
  • 如何学好鲁迅作品 摘要:即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今天,鲁迅先生的"立人"思想也并非过时.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和坎坷之后,尽管我们已付出的深重的代价和巨大的牺牲,鲁迅先生所理想的"立人"境界离我们仍然还有相当的距离.这就注定了我们藉鲁迅小说对学生进行 ...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文学教育以本原面目--中学文学教育本体阐释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

  •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论文论文选题
  • 二.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文艺学.美学 编号 论文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 ...

  • [鲁迅小说教学策略的转变]结题报告
  • <鲁迅小说教学策略的转变>结题报告 慈溪中学 孙文辉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在消费主义文化甚嚣尘上.国民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如何有效地教授鲁迅小说,学生如何深入地学习鲁迅小说,已然成为中学语文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峻的教学命题.尤其是随着受教群体的不断更替和鲁迅小说赖以生长 ...

  • 滁州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 滁州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说明: 1.所列选题是参考兄弟本科院校和本系老师建议的选题,涵盖了中文专业各个学科: 2.所列选题有的是具体题目,有的只是选题范围,学生应在此范围内确定具体题目: 3.所列每个选题同届学生不能超过两个人共选,且具体题目或论述角度应有所差异: 4.每届毕业生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