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边缘学生"的迷失与回归

一、案例背景

小李,是个性格倔强甚至顽固的孩子,看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貌似比一般同学成熟,但实际上很多想法都是片面的。主要原因是他在初高中人生观初步形成时期,较多地接触到社会上的阴暗面,逐渐产生了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情绪。老师、家长多次的教育疏导在他眼里却都扭曲成了对他个性的压制。他对立情绪严重,上课心不在焉,时常迟到,是个典型的边缘生。高二下学期,就自作主张退学了。

二、案例过程

进入高二后,小李的情绪更加不稳定,内心更加烦躁,想法偏执,常犯错误。老师、家长多次联手,耐心做工作但始终收效甚微。这天早上他又迟到了,进教室时,老师没批评他,先让他回座位上课。但他坐在教室里思前想后,觉得再呆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于是一下课,向班主任说了一声就离开了学校。

班主任立即与他父亲联系,告知了情况。第二天,他父亲拽着他来到学校,让他继续读书。但他死活不肯,且态度、言辞非常激烈,就在办公室里与父亲大吵大闹,差点动手。在他父亲说出气话“要断绝父子关系”时,他竟然说:“断绝就断绝。你们给我的钱,我都记着,以后一定会还给你们的!”一旁的年级主任当即驳斥道:“经济帐暂且不算,你父母养育你十几年的感情付出,你还得清吗?”小李不吭声了,但仍执意退学,说要去打工挣钱,并转身就走。

同意他退学,当然省却了学校、老师很多麻烦,但这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像小李这样的学生虽然困难非常大,但秉承我校“木铎金声”超越自我的理念,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坚定信念,学校做了积极有效的工作。领导老师与家长一起分析研讨对策,决定:第一,暂时满足他的要求,让他自己去找工作;第二,家长跟亲朋好友讲好,若小李去他们那找工作,必须要他拿出高中毕业证件来;第三,这期间,不再逼他,给他时间、空间自己去想、去做。

两个星期过去了,有学生反映小李回学校来了,但没有找老师,只是见了几个同学,打听班级的情况。从那几名同学的反馈中,得知小李想回学校了。我们心中暗喜,并嘱咐同学们继续规劝他。那些日子里,他几天就来一趟,而且时间越来越长。终于到第四周的时候,他背着书包,在父亲的陪同下,终于走进了办公室,请求复学。我们心中一喜,不过考虑到他的情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想再看看他复学的决心有多大,毅力有多强,便严肃地告诉他:学校不是任他随意进出的,不能想走就走,想来就来。若真心悔过,就要做出反思:用一周时间深刻反省,写一份思想认识;向各科老师要作业并认真完成,待所有老师都认可后方可进教室上课。他按要求做了,就这样,第五周,他回到了熟悉的教室。

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他?在他交来的思想认识中,我们看到了他心灵的震动:退学后,我丝毫没有后悔。当然,父母不会让我在家什么也不做的。我必须要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最好能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第二天,我出去找,但哪怕简单的工作要求的基本门槛都是高中毕业,否则只能去做苦力。几天下来一无所获。我又气又急又怕,病了一个星期。甚至平时买东西时,也有好奇的店主问我“别的孩子都在上学,你怎么不去,是生病请假了还是犯错误了”,我哑口无言。

这些经历对我触动特别大,我的思绪不再平静,晚上一直睡不着觉,干脆坐起来,将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想反复思量。现在学校里的同学都在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超越自我,而我呢?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刻,在最适宜学习的时刻,在本应树立远大目标并为之努力的时刻,居然还在迷茫着,做出了如此愚蠢、幼稚可笑的事情……我悔之无及,对于老师、家长,我无以回报,只有发奋努力,刻苦学习,争取在学业上有所成就。

尽管他是自己主动要求复学的,但我们仍然疑虑他能坚持多久,会不会反复,所以一直密切关注着。果然,一星期后,上课时一些老毛病开始复发。这时,班主任及时找他谈话,敲敲警钟;任课老师也经常给他提个醒,告诉他应该改掉陋习,不断超越自我;同学们鼓励他、督促他。慢慢地,他的心定下来了,行为规范起来了,学习成绩稳步上升,期末考试中,竟然考到了班级第七名……

三、案例反思

既然小李是因为受到社会上的不良影响而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出现了偏差,那我们教师同样可以合理利用生活来教育他,做到学生问题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我们老师运用科学的方法积极争取与挽救,这个“边缘学生”可能真的与学校失之交臂,迷失自己,彻底与学校无缘而陷入到社会的滚滚洪流中直至淹没。正是由于我们教师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得这个本来很有潜力的学生能够迷途知返,让他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面对任何问题学生,都要敢于接受困难与挑战,运用科学的方法,妥善解决问题,以实现教师工作的伟大使命!

一、案例背景

小李,是个性格倔强甚至顽固的孩子,看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貌似比一般同学成熟,但实际上很多想法都是片面的。主要原因是他在初高中人生观初步形成时期,较多地接触到社会上的阴暗面,逐渐产生了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情绪。老师、家长多次的教育疏导在他眼里却都扭曲成了对他个性的压制。他对立情绪严重,上课心不在焉,时常迟到,是个典型的边缘生。高二下学期,就自作主张退学了。

二、案例过程

进入高二后,小李的情绪更加不稳定,内心更加烦躁,想法偏执,常犯错误。老师、家长多次联手,耐心做工作但始终收效甚微。这天早上他又迟到了,进教室时,老师没批评他,先让他回座位上课。但他坐在教室里思前想后,觉得再呆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于是一下课,向班主任说了一声就离开了学校。

班主任立即与他父亲联系,告知了情况。第二天,他父亲拽着他来到学校,让他继续读书。但他死活不肯,且态度、言辞非常激烈,就在办公室里与父亲大吵大闹,差点动手。在他父亲说出气话“要断绝父子关系”时,他竟然说:“断绝就断绝。你们给我的钱,我都记着,以后一定会还给你们的!”一旁的年级主任当即驳斥道:“经济帐暂且不算,你父母养育你十几年的感情付出,你还得清吗?”小李不吭声了,但仍执意退学,说要去打工挣钱,并转身就走。

同意他退学,当然省却了学校、老师很多麻烦,但这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像小李这样的学生虽然困难非常大,但秉承我校“木铎金声”超越自我的理念,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坚定信念,学校做了积极有效的工作。领导老师与家长一起分析研讨对策,决定:第一,暂时满足他的要求,让他自己去找工作;第二,家长跟亲朋好友讲好,若小李去他们那找工作,必须要他拿出高中毕业证件来;第三,这期间,不再逼他,给他时间、空间自己去想、去做。

两个星期过去了,有学生反映小李回学校来了,但没有找老师,只是见了几个同学,打听班级的情况。从那几名同学的反馈中,得知小李想回学校了。我们心中暗喜,并嘱咐同学们继续规劝他。那些日子里,他几天就来一趟,而且时间越来越长。终于到第四周的时候,他背着书包,在父亲的陪同下,终于走进了办公室,请求复学。我们心中一喜,不过考虑到他的情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想再看看他复学的决心有多大,毅力有多强,便严肃地告诉他:学校不是任他随意进出的,不能想走就走,想来就来。若真心悔过,就要做出反思:用一周时间深刻反省,写一份思想认识;向各科老师要作业并认真完成,待所有老师都认可后方可进教室上课。他按要求做了,就这样,第五周,他回到了熟悉的教室。

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他?在他交来的思想认识中,我们看到了他心灵的震动:退学后,我丝毫没有后悔。当然,父母不会让我在家什么也不做的。我必须要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最好能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第二天,我出去找,但哪怕简单的工作要求的基本门槛都是高中毕业,否则只能去做苦力。几天下来一无所获。我又气又急又怕,病了一个星期。甚至平时买东西时,也有好奇的店主问我“别的孩子都在上学,你怎么不去,是生病请假了还是犯错误了”,我哑口无言。

这些经历对我触动特别大,我的思绪不再平静,晚上一直睡不着觉,干脆坐起来,将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想反复思量。现在学校里的同学都在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超越自我,而我呢?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刻,在最适宜学习的时刻,在本应树立远大目标并为之努力的时刻,居然还在迷茫着,做出了如此愚蠢、幼稚可笑的事情……我悔之无及,对于老师、家长,我无以回报,只有发奋努力,刻苦学习,争取在学业上有所成就。

尽管他是自己主动要求复学的,但我们仍然疑虑他能坚持多久,会不会反复,所以一直密切关注着。果然,一星期后,上课时一些老毛病开始复发。这时,班主任及时找他谈话,敲敲警钟;任课老师也经常给他提个醒,告诉他应该改掉陋习,不断超越自我;同学们鼓励他、督促他。慢慢地,他的心定下来了,行为规范起来了,学习成绩稳步上升,期末考试中,竟然考到了班级第七名……

三、案例反思

既然小李是因为受到社会上的不良影响而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出现了偏差,那我们教师同样可以合理利用生活来教育他,做到学生问题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我们老师运用科学的方法积极争取与挽救,这个“边缘学生”可能真的与学校失之交臂,迷失自己,彻底与学校无缘而陷入到社会的滚滚洪流中直至淹没。正是由于我们教师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得这个本来很有潜力的学生能够迷途知返,让他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面对任何问题学生,都要敢于接受困难与挑战,运用科学的方法,妥善解决问题,以实现教师工作的伟大使命!


相关内容

  • 人性的迷失与回归
  • 摘 要:拉斯科尔尼科夫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罪与罚>中的主要主人公.作品展示了主人公犯罪前后混乱.近乎癫狂的心理活动,从主人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堕落.迷茫.纠结.摇摆以及最终的回归.本文拟聚焦拉斯科尔尼科夫从犯罪到自首乃至最终获得精神的新生这一坎坷漫长的心路历 ...

  • 寻找迷失的自我
  • 寻找迷失的自我 作者:卞静 孙志学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4年第12期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纵观我们的教育,虽然自上而下,都在进行着改革,也取得较大的成就,但作为承载着教育直接执行力的教师队伍,在为人师表.更新理念.转变教育方式等专业自觉发展方面依然不容乐观,虽说原因是多方 ...

  • 文学经典的魅力
  • 西方思想强调"致知",真理的客观参照性摆在了第一位:中国思想强调"致良知",探求生命的完整性.良知是对知识论的超越,艺术是人生的终极体验,在人类审美的路途上,艺术经典以其追忆和解放的信念,引领个体从功利境界经由艺术境界回归天地境界,而在中西之争的背后,两种生命 ...

  • "中心和边缘"材料作文导写
  • "中心和边缘"材料作文导写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14年8月南海区高三摸底考试) 中心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处于中心地带往往有诸多便利.机会和认同.当然也有人在中心地带迷失,最终边缘化. 边缘是让人平静的地方,它的质朴和别样让生活其中的人受益良多,甚至还吸引中心的人们探 ...

  • 论信念的力量
  • 摘 要: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即是坚信不疑.身体力行.拥有积极的信念,能指引我们在人生之路上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成型期,思想活跃,自尊意识突出,成才愿望强烈,培养大学生信念刻不 ...

  • 重获内心的平静
  • 摘 要: "回归"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辛格作品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辛格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背弃或者拘泥于犹太宗教和传统的犹太人物.他们在自我认知上经历了迷失到回归的过程,反映了辛格对传统犹太文化批判性继承的态度. 关键词: 辛格 回归 犹太文化 辛格是一位创作风格颇为独特的美国犹 ...

  • 创建语文教学的韵味
  • 创建语文教学的韵味 摘要语文的教学要让学生感到一种好的意境,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美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他的这一定义显得比较质朴.率直,通俗而又不俗,但要与学生共享浓浓的"语文味"却非易事,多年来中 ...

  • 南海之旅(450字)作文
  • 精选作文:南海之旅(450字)作文 今天上午,我们去到西樵山,导游告诉我们西樵山最着名的景点就是南海观音, 所有人来到西樵山都会去看观音.所以我们第一就去了观音像,观音像好庞大!要走到观音 像下要一个多小时,而且都是阶梯.一共有五段阶梯,每上一段都有一个刻在地上的雕像. 第一级是八仙,第二级是仙女飞 ...

  • 迷失与回归
  • 从历史到现实,从他者到自我,张微带着我们穿越一段又一段一场冷静的思考.如此之感受具有亲历的深刻,具有旁观的清醒,所以也就有了可以触摸的具体形态,指向此时的生活,指向此刻的内心.但它的弱势也在于此,未能看到细微背后的宏大,未能深入真实背后的本质. 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伫立在秋天中,寻一份难得的离愁,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