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与回归

     从历史到现实,从他者到自我,张微带着我们穿越一段又一段一场冷静的思考。如此之感受具有亲历的深刻,具有旁观的清醒,所以也就有了可以触摸的具体形态,指向此时的生活,指向此刻的内心。但它的弱势也在于此,未能看到细微背后的宏大,未能深入真实背后的本质。      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伫立在秋天中,寻一份难得的离愁,无论是淡淡如茉莉花香散在园中,还是汹涌如波涛涌上心头恍惚中流下伤心泪。也许,在如今的季节更替中人们已经忽略了:秋天的到来与离去,于是,真正的秋天就留在了历史的河流中,站在河岸的我们被腾起的雾气遮住了双眼,迷离在模糊的季节中。   哀愁飘飘荡荡,何处才是它的家乡。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于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几分哀怨,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夕阳已落,西风渐紧,吹落枝头叶,独自徘徊,几多往事不堪回首,是谁剪下菊花朵朵,随风飘零于心海,几多涟漪牵清愁。也许,被如今世人唾弃的哀愁连同秋天一起住在了唐诗宋词的枝头,行走的人们伫立仰望才能看见它们的身影,在蓝天映衬下,在月光烘托下,却很难看清它们的真面目。   罢了,有多少人徜徉于故乡的土地上,不见老屋炊烟升起,不见鸿雁飞过天空,却偏偏听到那来自世俗的喧嚣。那片宁静的心海,几经波澜;那颗曾经炽热的心,何时冷了。有多少人走过曾经的老街,一个转身,却见耸立的高楼大厦,原来是一场梦,梦中小贩的叫卖声还在,老人安详的面容还在,嬉闹于自家门口的孩童还在,可是梦醒后,现实的面孔轰然推到眼前,发现自己挡住了别人前去的道路,勉强的微笑换来的却是对方的冷眼抱怨,一句世态炎凉被恶狠狠地抛在身后。   有多少人拒绝光临动物园,他们怕看到被束缚在枷锁间的雄鹰,那双麻木的眼睛再也折射不出凛然的傲气,再也很难让人把它与苍茫的草原联系起来,孩子们不知道它们真正是谁,他们得到的永远是被修饰的世界,世界在一步步靠近他们,却给了他们一个虚伪的面孔,他们的欢乐与哀愁在一步步跌落,一步步迷失。孩子们看到铁笼里的大雁便开始惊呼,可有没有告诉他们这就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飞不上天空的大雁发不出让人心碎的鸣叫,城市上空的天空永远让给了飞机,更没有诗情能引到碧霄,哪个痴人做梦也许能梦到月落阁楼,梧桐细雨,却梦醒后不知枕边是泪落。铁笼禁锢了自由,扼杀了哀愁,淡去了自尊,而如今的人们是否也生活在一个自己设置的铁笼里,忘记了最初的感动。   城市里的节奏永远是那么的快,快到了人们开始忽略那些诗意的细节。道路两旁的树绿了,绿得如此饱满,好像要溢出来了却无人在意,他们关注的只是自己是否会上班晚点。有月亮的夜晚最美,几缕幽光洒在窗棂上,还夜一片静谧,可是人们的眼睛渐渐被霓虹灯所充斥,如此斑斓的色彩早已盖过月色的清幽,却盖不住越来越冷的心。古人都有一叶知秋之感,但如今飘落的秋叶似乎都落在了路人的身后,他们看不到也就不知秋。匆匆的步伐碾过哀愁的呻吟,终于还是错过了,腾不出空间让哀愁在此休息,却让日光留在了股票的涨跌、房价的起伏上。诗意如捧在手掌里的水,一点点流逝了,于是心湖开始干涸,眼泪变成最廉价的物品。   当我关掉自己周围的所有声音,离开这个被高科技产品充斥的地方,选择一个只有山只有水的地方,和农家人一起吃最朴素的农家饭,听他们没有被污染依旧纯净如初的笑声,听老人说着自己手里握的灵芝是从哪座山采来的,听小孩说眼前的这只蚂蚁还不是他们这里最大的。夜晚,和农家人一同围着温暖的篝火,听他们讲述着大山里的故事,那些遗留在世俗罅隙里的感动。看着腾起的火光映红每个人的脸庞,是一种单纯的快乐,我想我是愧于说出自己的那些故事的,那些没有色彩的故事永远都属于那个单调的城市,怎么也不属于这个淳朴的乡村。夜不算凉,我走上半山腰的一片空地,坐在草地上已经感觉到了微凉的露水,世界一下子就静下来,我能听到山脚下溪水流淌的哗哗声,听到心跳的声音,原来回归真的就如转身一般容易。对面连绵的群山留给我一个模糊的轮廓,头顶的那轮明月陪我一起赏夜,微风过,我感觉那些曾经打皱的感动突然就展平了,那些笑容和泪水突然就真实了。原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可以被演绎得如此唯美,快乐与哀愁这么容易就爬上人的心头。   终究还是要离开,离开清凉了夏季的地泉,离开芳香了秋天的果园,离开倾泄而下的瀑布,离开山间石板路。我想有些美丽与感动是要用时间来封存的,说出来的就要变质。   生活就是生活,我们不能在不顺心的时候就扔下手头的工作跑到一个无人的地方,不能在厌倦的时候背上背包就选择远行,生活不是随意,我们都被套在一定的法则中,在熙熙攘攘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但即使是小丑也有他真心的泪水,那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怀抱着本真的情感面对生活。   也许生活本身就是个谜,无论是选择对这个谜视而不见还是力争求得谜底,我们终究会被那个巨大的漩涡席卷而入,迷失也好,清醒也罢,都只是一生的时间,到头来,又有多少人能悟透生活的真谛。纸面上的东西永远都只存在于纸面上,无论你看过多少遍,感动过多少遍,也终究是别人的思想别人的观点,自己无法嫁接到生活中运用自如,就好像听过古人的“两袖清风,名利皆可抛”后会感慨生命本身就是依托在灵魂与思想之上,身外之物本是多余,多余必然会导致劳累身心抹杀生活的诗意,可是踏出这个刚建好的思想城堡后,外面的纸醉金迷犹如炮弹般将这座城堡摧毁,人终究还是要陷入现实的漩涡中,没有一个人能躲进桃花源从此不知外面的世界在如何的运转。人惟有适应世界却无法改变世界,人惟有面对生活却无法逃避生活。   当我审视着上面的文字的时候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痴人梦呓,因为即使如相机一般记录下这些现实的面孔,却也无法摆脱自己一步步地走进生活的格局,无法摆脱适应潮流的情感。   有人开始重走长征,但那已经不再是百万大军一同艰苦跋涉创造的历史巨篇,它只能成为每个人的长征,重走的路带给每个人的感触必然不同,回头领悟的历史也在翻过一座座山渡过一条条河后升华向不同的方向,不能创造历史的华章却能在那些留下历史的土地上重温历史灼热的温度,那也足够温暖一颗曾经冰冷的心,一路的欢乐、泪水、油然而生的敬畏与感动足以让完成长征的人对历史与生活有一番新的认识。如果说重走长征是一种唤醒人们对于历史认知的形式,那社会中也有太多唤起人们内心久违的感动的形式,很多人以默默无闻的行动完成着存在于心的那份神圣的使命,很多人在用不同的方式努力着,努力让生活向着有彩虹的地方延伸。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世界本来只有一个,但在不同的人眼前却相差甚远,眼睛只是洞察世界的窗口,真正的眼睛存在于心里。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经营生活的方法,但无论如何,请别忘了还生活一个唯美的感动。

     从历史到现实,从他者到自我,张微带着我们穿越一段又一段一场冷静的思考。如此之感受具有亲历的深刻,具有旁观的清醒,所以也就有了可以触摸的具体形态,指向此时的生活,指向此刻的内心。但它的弱势也在于此,未能看到细微背后的宏大,未能深入真实背后的本质。      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伫立在秋天中,寻一份难得的离愁,无论是淡淡如茉莉花香散在园中,还是汹涌如波涛涌上心头恍惚中流下伤心泪。也许,在如今的季节更替中人们已经忽略了:秋天的到来与离去,于是,真正的秋天就留在了历史的河流中,站在河岸的我们被腾起的雾气遮住了双眼,迷离在模糊的季节中。   哀愁飘飘荡荡,何处才是它的家乡。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于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几分哀怨,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夕阳已落,西风渐紧,吹落枝头叶,独自徘徊,几多往事不堪回首,是谁剪下菊花朵朵,随风飘零于心海,几多涟漪牵清愁。也许,被如今世人唾弃的哀愁连同秋天一起住在了唐诗宋词的枝头,行走的人们伫立仰望才能看见它们的身影,在蓝天映衬下,在月光烘托下,却很难看清它们的真面目。   罢了,有多少人徜徉于故乡的土地上,不见老屋炊烟升起,不见鸿雁飞过天空,却偏偏听到那来自世俗的喧嚣。那片宁静的心海,几经波澜;那颗曾经炽热的心,何时冷了。有多少人走过曾经的老街,一个转身,却见耸立的高楼大厦,原来是一场梦,梦中小贩的叫卖声还在,老人安详的面容还在,嬉闹于自家门口的孩童还在,可是梦醒后,现实的面孔轰然推到眼前,发现自己挡住了别人前去的道路,勉强的微笑换来的却是对方的冷眼抱怨,一句世态炎凉被恶狠狠地抛在身后。   有多少人拒绝光临动物园,他们怕看到被束缚在枷锁间的雄鹰,那双麻木的眼睛再也折射不出凛然的傲气,再也很难让人把它与苍茫的草原联系起来,孩子们不知道它们真正是谁,他们得到的永远是被修饰的世界,世界在一步步靠近他们,却给了他们一个虚伪的面孔,他们的欢乐与哀愁在一步步跌落,一步步迷失。孩子们看到铁笼里的大雁便开始惊呼,可有没有告诉他们这就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飞不上天空的大雁发不出让人心碎的鸣叫,城市上空的天空永远让给了飞机,更没有诗情能引到碧霄,哪个痴人做梦也许能梦到月落阁楼,梧桐细雨,却梦醒后不知枕边是泪落。铁笼禁锢了自由,扼杀了哀愁,淡去了自尊,而如今的人们是否也生活在一个自己设置的铁笼里,忘记了最初的感动。   城市里的节奏永远是那么的快,快到了人们开始忽略那些诗意的细节。道路两旁的树绿了,绿得如此饱满,好像要溢出来了却无人在意,他们关注的只是自己是否会上班晚点。有月亮的夜晚最美,几缕幽光洒在窗棂上,还夜一片静谧,可是人们的眼睛渐渐被霓虹灯所充斥,如此斑斓的色彩早已盖过月色的清幽,却盖不住越来越冷的心。古人都有一叶知秋之感,但如今飘落的秋叶似乎都落在了路人的身后,他们看不到也就不知秋。匆匆的步伐碾过哀愁的呻吟,终于还是错过了,腾不出空间让哀愁在此休息,却让日光留在了股票的涨跌、房价的起伏上。诗意如捧在手掌里的水,一点点流逝了,于是心湖开始干涸,眼泪变成最廉价的物品。   当我关掉自己周围的所有声音,离开这个被高科技产品充斥的地方,选择一个只有山只有水的地方,和农家人一起吃最朴素的农家饭,听他们没有被污染依旧纯净如初的笑声,听老人说着自己手里握的灵芝是从哪座山采来的,听小孩说眼前的这只蚂蚁还不是他们这里最大的。夜晚,和农家人一同围着温暖的篝火,听他们讲述着大山里的故事,那些遗留在世俗罅隙里的感动。看着腾起的火光映红每个人的脸庞,是一种单纯的快乐,我想我是愧于说出自己的那些故事的,那些没有色彩的故事永远都属于那个单调的城市,怎么也不属于这个淳朴的乡村。夜不算凉,我走上半山腰的一片空地,坐在草地上已经感觉到了微凉的露水,世界一下子就静下来,我能听到山脚下溪水流淌的哗哗声,听到心跳的声音,原来回归真的就如转身一般容易。对面连绵的群山留给我一个模糊的轮廓,头顶的那轮明月陪我一起赏夜,微风过,我感觉那些曾经打皱的感动突然就展平了,那些笑容和泪水突然就真实了。原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可以被演绎得如此唯美,快乐与哀愁这么容易就爬上人的心头。   终究还是要离开,离开清凉了夏季的地泉,离开芳香了秋天的果园,离开倾泄而下的瀑布,离开山间石板路。我想有些美丽与感动是要用时间来封存的,说出来的就要变质。   生活就是生活,我们不能在不顺心的时候就扔下手头的工作跑到一个无人的地方,不能在厌倦的时候背上背包就选择远行,生活不是随意,我们都被套在一定的法则中,在熙熙攘攘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但即使是小丑也有他真心的泪水,那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怀抱着本真的情感面对生活。   也许生活本身就是个谜,无论是选择对这个谜视而不见还是力争求得谜底,我们终究会被那个巨大的漩涡席卷而入,迷失也好,清醒也罢,都只是一生的时间,到头来,又有多少人能悟透生活的真谛。纸面上的东西永远都只存在于纸面上,无论你看过多少遍,感动过多少遍,也终究是别人的思想别人的观点,自己无法嫁接到生活中运用自如,就好像听过古人的“两袖清风,名利皆可抛”后会感慨生命本身就是依托在灵魂与思想之上,身外之物本是多余,多余必然会导致劳累身心抹杀生活的诗意,可是踏出这个刚建好的思想城堡后,外面的纸醉金迷犹如炮弹般将这座城堡摧毁,人终究还是要陷入现实的漩涡中,没有一个人能躲进桃花源从此不知外面的世界在如何的运转。人惟有适应世界却无法改变世界,人惟有面对生活却无法逃避生活。   当我审视着上面的文字的时候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痴人梦呓,因为即使如相机一般记录下这些现实的面孔,却也无法摆脱自己一步步地走进生活的格局,无法摆脱适应潮流的情感。   有人开始重走长征,但那已经不再是百万大军一同艰苦跋涉创造的历史巨篇,它只能成为每个人的长征,重走的路带给每个人的感触必然不同,回头领悟的历史也在翻过一座座山渡过一条条河后升华向不同的方向,不能创造历史的华章却能在那些留下历史的土地上重温历史灼热的温度,那也足够温暖一颗曾经冰冷的心,一路的欢乐、泪水、油然而生的敬畏与感动足以让完成长征的人对历史与生活有一番新的认识。如果说重走长征是一种唤醒人们对于历史认知的形式,那社会中也有太多唤起人们内心久违的感动的形式,很多人以默默无闻的行动完成着存在于心的那份神圣的使命,很多人在用不同的方式努力着,努力让生活向着有彩虹的地方延伸。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世界本来只有一个,但在不同的人眼前却相差甚远,眼睛只是洞察世界的窗口,真正的眼睛存在于心里。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经营生活的方法,但无论如何,请别忘了还生活一个唯美的感动。


相关内容

  • 人性的迷失与回归
  • 摘 要:拉斯科尔尼科夫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罪与罚>中的主要主人公.作品展示了主人公犯罪前后混乱.近乎癫狂的心理活动,从主人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堕落.迷茫.纠结.摇摆以及最终的回归.本文拟聚焦拉斯科尔尼科夫从犯罪到自首乃至最终获得精神的新生这一坎坷漫长的心路历 ...

  • 一个"边缘学生"的迷失与回归
  • 一.案例背景 小李,是个性格倔强甚至顽固的孩子,看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貌似比一般同学成熟,但实际上很多想法都是片面的.主要原因是他在初高中人生观初步形成时期,较多地接触到社会上的阴暗面,逐渐产生了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情绪.老师.家长多次的教育疏导在他眼里却都扭曲成了对他个性的压制.他对立情绪严重, ...

  • 寻找迷失的自我
  • 寻找迷失的自我 作者:卞静 孙志学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4年第12期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纵观我们的教育,虽然自上而下,都在进行着改革,也取得较大的成就,但作为承载着教育直接执行力的教师队伍,在为人师表.更新理念.转变教育方式等专业自觉发展方面依然不容乐观,虽说原因是多方 ...

  • 中国货币政策
  • 货币迷失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进展与现实抉择 2007-05-14 15:54:28 来源: 全景网络 黑马推荐 内容提要:我国所采取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存在很大争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有的货币政策框架总体上仍然具有相当坚实的有效性基础,但也不应当忽视新形 ...

  • 质疑"[红楼梦]后二十八回手稿回国"
  • 从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手中接过了飘泊海外200多年的曹雪芹手稿的张贵林先生(右)和中国少年儿童文学艺术基金会.国学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执行主席.河北鸡鸣山贸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合影.  赵富军摄 昨天(2013年09月29日),对于红学家和广大红迷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或曰&quo ...

  • 文化与信仰
  • 近来,门庭若市的麦当劳变得门可罗雀,几乎成了冷饮店.想想真是后怕,我们曾吃了多少类似的鸡肉汉堡,孩子们吃了多少类似的炸鸡块--有人说,中国人没信仰,的确,这种无知无畏.不知者不罪的心态是可怕的. 追溯百年,造成今天这种信仰迷失的现状,我认为文化的迷失不可不提.在那些动荡岁月,我们的社会意识形态.学过 ...

  • 相声也要"惩恶扬善"
  • 2017年央视春晚相声<新虎口遐想>. 恰到好处的讽刺是相声艺术的利器,它带给社会以正能量 时隔30年,姜昆.戴志诚带着新作<新虎口遐想>再登央视春晚.有<虎口遐想>珠玉在前,对<新虎口遐想>更多的是担心,生怕只是新瓶装旧酒,炒炒剩饭而已.看过之后,一 ...

  • 找回迷失的自己
  • 找回迷失的自己 作者:贺燕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第02期 最近学生进行了一次月考,作文是一则材料作文,可选取的角度有几个,可是学生绝大部分选取的角度是同一个,举的事例也惊人的相似,作文雷同的比较多,似乎都迷失了自己,我认为作文教学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找回迷失的自 ...

  • 在[红河]里寻找精神家园
  • 两个迷失的男人因为一个智障女子找到自我.回归从前.导演章家瑞也通过这部戏和内心的坚持,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距离越南首都河内150公里处的下龙湾,素有"海上桂林"之称,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导演章家瑞第一次来时,眼前的景象令他着迷:红河之上,越南少女的歌声远远传来一条轮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