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12×3分=36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迤逦..(yǐlǐ) 尴尬..(gāngà) 憎恶..(zângwù) 强.词夺理(qiáng) B、拮据..(jiãjū) 盘桓.(huán) 捧袂.(mâi) 数见不鲜.(xiǎn) C、舂.粮(chōng) 泠.然(líng) 木榫.(sǔn) 偃.旗息鼓(yǎn) D、熨.贴(yù) 赍.发(jī) 蕴藉..(yùnjiâ) 溘.然长逝(h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矫首暇观 窈窕淑女 乃赡衡宇 迷途知反 B、逸兴遄飞 涸辙之鲋 门衰祚薄 得鱼忘筌 C、轻鸢剪掠 眉眼颦蹙 发人深醒 剥琢有声 D、苦口婆心 一愁莫展 踽踽独行 沽名钓誉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它的鲜明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 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②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笔下 的形象。 ③此后的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 的了。 ④敏感而有 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 A、传诵 钟爱 偶然 修养 B、传诵 喜爱 偶尔 休养 C、传颂 钟爱 偶尔 修养 D、传颂 喜爱 偶然 休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翠翠生活在湘西的“边城”,是一个下里巴人....。 B、任何人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

。 C、关于杜威租借凯尔特人俱乐部的问题,双方经过长时间磋商之后,终于缔结了城下之...盟.

。 D、他得知钱学森去世的消息后,真是如雷贯耳....,半晌说不出话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B、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免将来走入社

会不被淘汰。

C、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所以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D、黄昏时分,站在山顶远远望去,只见水天相接处一片灯光闪烁,那里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水乡古镇东平庄。 二、社科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练习。

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有时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表述出来。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与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予以分析。但是,从文化的民族性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推进作用和深远影响看,我们应当大胆肯定。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从这个意思上说,天人合一思想的,是非常有价值的。

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有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他还说:“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统一问题的丰富内涵。根据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考察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难看出,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合理性。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界也不是主宰人其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可以为我所用的客观对象。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达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统一,自

我身心平衡与自然环境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自然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着防患于未然的重大现实意义。

(选自张岱年等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

6.下列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后形成的共识。 B.它具有民族色彩鲜明、内涵丰富深刻而内容十分复杂的特点。 C.它已解决了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相统一的问题。

D.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如何广泛地利用自然。 7.下列对文中恩格斯有关论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丰富了天人合一思想并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B.阐述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协调统一的问题。 C.提醒人们不要随意干涉自然界的惯常行程。

D.认为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可以具有一致性。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有优于西方文化的地方。 B.现代人重视和研究天人合一思想,是基于对现实及发展问题的思考。 C.肯定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对其思想内容的全盘接受。 D.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可解决当今世界因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陶潜传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

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赢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

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

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洲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

蓝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廷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每日,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廷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

归。潜不解音律,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养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学,善属.文 属:写作。 B、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 候:安抚。 C、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县 赍:携带。 D、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蓝舆 舆:抬。 10、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吾尝终日而.

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 遂为.

猾胥报充里正役 D、尝著《五柳先生传》以.

自况 敛赀财以.

送其行 11、下边六句话分别为四组,全都表现陶潜“任真自得”的一组是( ) ①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②躬耕自资,遂抱赢疾 ③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 ④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⑤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⑥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潜,博学多识,聪颖洒脱,卓尔不群,擅长写文作诗,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B陶潜,曾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陶潜,既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突出地反映了他的性情“高趣”。

D、陶潜,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酒便酌,他的宅旁栽满菊花,他抚弄无弦琴,他性格豁达,品行高洁。

第Ⅱ卷 非选择题(114分)

四、文言文翻译(10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4分) 译文: (2)不解音律,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养以寄其意。(3分)

译文: (3)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3分) 译文: 14、诗歌阅读(6分,每小题2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冷冷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 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

(2)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简要分析。

(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

15、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填空((1)小题必作,其余四小题任选其三)

(1)被誉为“科圣”的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者的是 (姓名),其最主要的政治主张是 。

(2)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 。(《归去来兮辞》) (3) , ,茕茕子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4)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 。”(《论语·子路》) (5) ,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六十三》) 五、现代文阅读(21分)

滕王阁风景 高昌

到了南昌,有千万个理由登滕王阁。

滕王阁矗立在赣江边上,临观之美,心旷神怡。那一望无际的蓬勃风景,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赣菜的“辣”。

赣菜辣得很直接,很斩钉截铁。而滕王阁的风景,恰便也似这爽快的个性,不用什么曲径过渡,不用什么花树遮掩,只要一抬眼,就干脆是辽阔的水,悠远的山,出岫的云。

朋友们似乎很替我遗憾,说是来早了。如果晚来些时,再赶上个晴朗的傍晚,就可以欣赏到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色了。可是,能够看到这些靓丽的波浪在苍茫的江面上热烈地舞蹈,能够看到那一片片朴素的渔舟在迤逦的遐思中织出的明亮含蓄的波纹,不也是一种难得的诗意吗?远望是烟波浩淼,近观是碧水荡漾。水远山长,刚柔相济。清人撰联:“目极湖山千里而外,人在水天一色之中”。道的也正是眼前景色。浩荡江河行大地,依然风雨共名山。一登上高阁,视野就开阔起来,胸中满蕴的激情就狂奔起来。

太阳照在滕王阁上,慷慨地铺开灿烂的热情。下面的江水就绚丽起来,丰富起来。波光粼粼,美丽潇洒。留下一溜儿一溜儿浪漫的浪花。朵朵白帆,慵懒地躺在江面上,展现出各种各样的美好姿态。远处慢慢散步的白云,悠然地在大江上踩出一行行彩虹般的足印。隐隐约约地,偶尔会从那云缝里看见一两只飞鸟,于烟水苍茫处优雅地飞翔着起舞,而那舞台之大,背景之远,还有那翅膀之轻盈,就都留在我的左心房后面的一个小格子里,被小心收藏起来了。

素负盛名的碧水与长天,映照着暖暖的阳光,一江耀眼的亮丽色彩,一片被阳光照耀的波浪,让人无比眷恋……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12×3分=36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迤逦..(yǐlǐ) 尴尬..(gāngà) 憎恶..(zângwù) 强.词夺理(qiáng) B、拮据..(jiãjū) 盘桓.(huán) 捧袂.(mâi) 数见不鲜.(xiǎn) C、舂.粮(chōng) 泠.然(líng) 木榫.(sǔn) 偃.旗息鼓(yǎn) D、熨.贴(yù) 赍.发(jī) 蕴藉..(yùnjiâ) 溘.然长逝(h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矫首暇观 窈窕淑女 乃赡衡宇 迷途知反 B、逸兴遄飞 涸辙之鲋 门衰祚薄 得鱼忘筌 C、轻鸢剪掠 眉眼颦蹙 发人深醒 剥琢有声 D、苦口婆心 一愁莫展 踽踽独行 沽名钓誉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它的鲜明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 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②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笔下 的形象。 ③此后的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 的了。 ④敏感而有 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 A、传诵 钟爱 偶然 修养 B、传诵 喜爱 偶尔 休养 C、传颂 钟爱 偶尔 修养 D、传颂 喜爱 偶然 休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翠翠生活在湘西的“边城”,是一个下里巴人....。 B、任何人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

。 C、关于杜威租借凯尔特人俱乐部的问题,双方经过长时间磋商之后,终于缔结了城下之...盟.

。 D、他得知钱学森去世的消息后,真是如雷贯耳....,半晌说不出话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B、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免将来走入社

会不被淘汰。

C、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所以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D、黄昏时分,站在山顶远远望去,只见水天相接处一片灯光闪烁,那里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水乡古镇东平庄。 二、社科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练习。

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有时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表述出来。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与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予以分析。但是,从文化的民族性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推进作用和深远影响看,我们应当大胆肯定。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从这个意思上说,天人合一思想的,是非常有价值的。

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有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他还说:“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统一问题的丰富内涵。根据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考察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难看出,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合理性。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界也不是主宰人其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可以为我所用的客观对象。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达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统一,自

我身心平衡与自然环境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自然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着防患于未然的重大现实意义。

(选自张岱年等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

6.下列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后形成的共识。 B.它具有民族色彩鲜明、内涵丰富深刻而内容十分复杂的特点。 C.它已解决了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相统一的问题。

D.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如何广泛地利用自然。 7.下列对文中恩格斯有关论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丰富了天人合一思想并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B.阐述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协调统一的问题。 C.提醒人们不要随意干涉自然界的惯常行程。

D.认为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可以具有一致性。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有优于西方文化的地方。 B.现代人重视和研究天人合一思想,是基于对现实及发展问题的思考。 C.肯定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对其思想内容的全盘接受。 D.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可解决当今世界因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陶潜传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

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赢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

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

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洲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

蓝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廷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每日,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廷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

归。潜不解音律,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养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学,善属.文 属:写作。 B、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 候:安抚。 C、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县 赍:携带。 D、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蓝舆 舆:抬。 10、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吾尝终日而.

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 遂为.

猾胥报充里正役 D、尝著《五柳先生传》以.

自况 敛赀财以.

送其行 11、下边六句话分别为四组,全都表现陶潜“任真自得”的一组是( ) ①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②躬耕自资,遂抱赢疾 ③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 ④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⑤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⑥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潜,博学多识,聪颖洒脱,卓尔不群,擅长写文作诗,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B陶潜,曾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陶潜,既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突出地反映了他的性情“高趣”。

D、陶潜,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酒便酌,他的宅旁栽满菊花,他抚弄无弦琴,他性格豁达,品行高洁。

第Ⅱ卷 非选择题(114分)

四、文言文翻译(10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4分) 译文: (2)不解音律,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养以寄其意。(3分)

译文: (3)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3分) 译文: 14、诗歌阅读(6分,每小题2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冷冷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 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

(2)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简要分析。

(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

15、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填空((1)小题必作,其余四小题任选其三)

(1)被誉为“科圣”的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者的是 (姓名),其最主要的政治主张是 。

(2)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 。(《归去来兮辞》) (3) , ,茕茕子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4)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 。”(《论语·子路》) (5) ,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六十三》) 五、现代文阅读(21分)

滕王阁风景 高昌

到了南昌,有千万个理由登滕王阁。

滕王阁矗立在赣江边上,临观之美,心旷神怡。那一望无际的蓬勃风景,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赣菜的“辣”。

赣菜辣得很直接,很斩钉截铁。而滕王阁的风景,恰便也似这爽快的个性,不用什么曲径过渡,不用什么花树遮掩,只要一抬眼,就干脆是辽阔的水,悠远的山,出岫的云。

朋友们似乎很替我遗憾,说是来早了。如果晚来些时,再赶上个晴朗的傍晚,就可以欣赏到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色了。可是,能够看到这些靓丽的波浪在苍茫的江面上热烈地舞蹈,能够看到那一片片朴素的渔舟在迤逦的遐思中织出的明亮含蓄的波纹,不也是一种难得的诗意吗?远望是烟波浩淼,近观是碧水荡漾。水远山长,刚柔相济。清人撰联:“目极湖山千里而外,人在水天一色之中”。道的也正是眼前景色。浩荡江河行大地,依然风雨共名山。一登上高阁,视野就开阔起来,胸中满蕴的激情就狂奔起来。

太阳照在滕王阁上,慷慨地铺开灿烂的热情。下面的江水就绚丽起来,丰富起来。波光粼粼,美丽潇洒。留下一溜儿一溜儿浪漫的浪花。朵朵白帆,慵懒地躺在江面上,展现出各种各样的美好姿态。远处慢慢散步的白云,悠然地在大江上踩出一行行彩虹般的足印。隐隐约约地,偶尔会从那云缝里看见一两只飞鸟,于烟水苍茫处优雅地飞翔着起舞,而那舞台之大,背景之远,还有那翅膀之轻盈,就都留在我的左心房后面的一个小格子里,被小心收藏起来了。

素负盛名的碧水与长天,映照着暖暖的阳光,一江耀眼的亮丽色彩,一片被阳光照耀的波浪,让人无比眷恋……


相关内容

  •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以学校本学年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高中新课程实施为中心,转化教学理念,苦练教学内功,优化教学手段,探索实践语文教学的新方法,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学情分析 1. ...

  • 学而思总目录
  • 3274 2011秋季初二上学期物理满分冲刺班(人教版)(杜春雨14讲) [3216]初二上学期英语拓展 15讲 2011秋季初二上学期物理拓展拔高班(北师版) [3581]2011初二上英语预习领先班(人教版) [5890]初二英语课外拓展班(暑期) 初二下学期数学30讲(人教版) 2012中考一 ...

  • 人教版语文高二上期末复习卷(含答案)
  •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古代诗歌散文)期末巩固练习二(含答案) 姓名 总分60分,你的成绩 ▲苏幕遮(周邦彦) (课本50页)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辑轻舟,梦入芙蓉①浦. [注]①芙蓉:荷花的别 ...

  • 高一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 一、学习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高一年级是新课改的起始年级。在校本培训的基础上,xx年8月初备课组全体教师参加了高中新教材培训。培训中,人教社的专家对语文新课程标准清晰透彻的讲授,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语文课程三个维度理念,明确了新课标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发展渐进式目标,同时也对今后的教学实施有了宏观上的 ...

  • 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上册(上学期) 免费68份_教学资料
  •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检测题(上学期)(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题(上学期语文)(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看图写话练习一(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句子复习题(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汉字知识汇总(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试题(上学期pep)(01-05) ...

  • 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总结
  • 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总结 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总结 一.答题情况分析 1.第一大题是名句默写,八选六,主要考查必修一到必修五的高考考查篇目,考前备课组老师进行了专项训练复习,得分情况较好. 2.第二大题是课内现代文阅读,考查了字音,词语和句子.考前 ...

  • 期中考试表彰会光荣册
  • 武安市第六中学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总结表彰会 光 荣 册 武 安 市 第 六 中 学 2013年 9月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总结表彰会 议 程 时 间:2013年09月6日 地 点:教学楼国旗下 主 持:贺校长 第一项:升国旗.奏国歌 第二项:请张校长宣 ...

  • 2016高中语文优秀教师工作总结
  • 个人总结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转眼间一学期的工作就要结束了.作为一名新进教师,在这一学期里,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思想理论素质和教学水平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就这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提高思想德道水平,端正自身工作态度 热爱教学事业,自觉向身边的优秀 ...

  • 通过语文活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 内容摘要:经过不断地教学摸索,发现语文活动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通过有效开展语文活动,能够深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促进学生的感悟.理解和思辨能力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促使学生语文素养日臻充盈而完美. 关键词:语文活动 教学探索 语文素养 所有的语文学习者似乎都有这么一个共同的困惑,那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