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马克翻译理论发展

引言

彼得·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纽马克在分析和总结各家各派的翻译思想的基础上,将文体论、话语分析、符号学、格语法的理论、功能语法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应用于翻译理论和研究,对于翻译理论、翻译教学、翻译语言学以及翻译技巧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也是其翻译理论中最主要、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他的代表作包括《翻译问题探索》(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1981) 、《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1988)、《翻译论》(About Translation, 1991)和《翻译短评》(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 1993)。在《翻译问题探索》一书中,纽马克提出,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应当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 或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他将文本分为抒发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审美功能(aesthetic function)、应酬功能(phatic function)和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20世纪90年代他又提出“关联翻译法”,这标志着他的翻译理论渐趋系统。下面本文将就纽马克的主要译论观点进行初步解读,以求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做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将相关翻译标准应用到英汉、汉英翻译中去。

一.语言功能与文本类型

纽马克认为,翻译活动即是对文本的翻译,研究翻译不能离开文本。在修正布勒(Buhler)、雅各布森(Jakobson)功能模式的语言理论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纽马克提出了一套自己的文本功能及其分类。他将文本分为以下六种:

(一)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

表达功能的核心是讲话人、作者。语言表达功能的核心在于讲话人或作者运用这些话语表情达意,不去考虑读者的反应。纽马克认为,从翻译的目的看,典型的表达型文本有:1、严肃的文学作品,包括抒情诗、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等;2、权威性言论,主要有政治人物的政治演说及文件等,法律法规文献,公认的权威人物撰写的科学、哲学和学术著作。这些文本的权威性来自其作者的地位或

1

可靠性以及他们的语言能力。虽然这样的文本大多不具有言外之意,但往往带有其作者个人特征的

在翻译表达型文本时,要遵循

(二)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语言信息功能的核心是外在的语境、话题的事实或语言之外的因素等。典型的信息型文本涉及百科知识,其形式往往非常标准化,如教材、技术报告、报纸或杂志文章、学术论文、备忘录或会议记录等。信息型文本由于强调

(三)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

呼唤型文本的对象是读者或被打招呼的人,意在号召读者们按照作者的意图去行动、思考、感受或作出反应。需要注意的是,号召的受众不是个人,而是读者群。呼唤类文本包括说明书、宣传资料、申请书、案情资料、通俗读物(寓教于乐的文本)等。在动笔翻译前,译者要考虑原语的语言文化背景,以及目的语的语用效果。例如,中国的菜名翻译是门深奥的学问,有一道菜叫

(四)审美功能(aesthetic function)

审美功能即令人得到美感的语言。这样的文本所用的手段第一是声音,第二是比喻。此外,句子、小句、词语的节奏、平衡和对比也有作用。审美功能存在于大部分文类,更是诗词、废话诗、童谣以及某些广告宣传不可缺少的。

(五)应酬功能(phatic function)

应酬语言用来与受话者保持友好接触而不是用来传递信息。有些应酬话因文化而异,应该用标准的对等词来翻译。

(六)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

元语言功能是用一种语言来解释、标示、批评它自己的特征。

在这六种文类中,前三个是主要的。这些文本类型,并不能完全截然分开。很少有文本是纯粹的表达型、信息型或呼唤型文本,通常都是三种功能兼而有之,只是有所侧重而已。大多数信息型文本或者从头至尾带有呼唤色彩,或者在一个单独的段落里用提出建议、观点或评判来表现呼唤功能。表达型文本里也会带有信息。至于抒发文本,则通常含有信息,而其呼唤成分就可多可少,批评家和翻译者对此往往见仁见智。纽马克还指出,在翻译抒发类文本尤其是诗词时,抒发功能和审美功能常常有冲突。

二.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纽马克认为针对不同的文本应当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标准,因此在《翻译问题探索》一书中他提出了

(一)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提出的背景

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在翻译界长期围绕直译和意译争论不休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他认为,自公元1世纪以来到现在,沉醉于直译和意译争论的双方都忽略了翻译还应当考虑翻译的目的、读者的特点和文本的类型,争论双方都太过理想化。纽马克承认忠实于原文还是忠实于译文的矛盾是翻译理论和实践中永恒的主题,但他认为这种矛盾是可以调和的。为此,他采用了一个

3

平底的V字形图形来表示各种翻译方法的差异:

SL emphasis TL emphasis

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 adapt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Faithful translation Idiomatic translation

Semantic translation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从上图可以看出,“字对字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和“归化”(adaptation)译文之间的差距最大,其次是“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和“意译”(free translation),再其次是“忠实翻译”(faithful translation)和“地道翻译”(idiomatic translation),差距最小的是“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1,6]。这八种方法是一个连续体,各种方法相辅相成,并不能完全割裂开来。不过,语义翻译拥有逐字翻译、直译和忠实翻译的优势,交际翻译拥有归化、意译和地道翻译的优势,应该说是最理想的翻译方法。

(二)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

1、从理论上讲,两者有很大的差异

纽马克的语义翻译的意思是:

二者的区别显而易见,语义翻译较客观,力求保留原文的文化、词汇和句法特色,忠实于原文作者;而交际翻译较主观,以译文的可读性为主,注重译文读者的反应,向读者群准确地传递原文的交际信息。为此,译者可对原作进行修正,但这并不等于说译者可以不尊重原语文本,毕竟原文本是翻译的唯一源泉。

2、在表达形式上亦有区别

语义翻译要求译文最大可能地和原文形式贴近,并尽量保留原文的谐音效果。如果原文语言偏离了原语文体规范,译文也应体现出来。当信息的内容与效果发生矛盾时,语义翻译重内容而不重效果,交际翻译则重效果而轻内容。以

Beware the dog!为例,为了准确传达其讯息,应采用交际翻译将其译成

(三)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共同点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运用不是绝对的,二者可以交换使用。如果原文信息带有普遍性,不带文化特性,信息内容的重要性与表达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同等重要,而译文读者的知识水平和兴趣又与原文读者相当,就可以同时采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应该说这是最

在翻译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同一篇作品中,有的部分须采取语义翻译,有的部分须采用交际翻译,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因此,没有绝对的语义翻译,或绝对的交际翻译。

三.关联翻译方法

关联翻译法是指原作或译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就越要紧贴原文翻译。他对“重要”的界定是语言表示出特别有价值,特别有意义,特别必须或永恒的事物。无论是对意义的取舍还是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都要以“重要“为标准。紧贴翻译就是最贴近字字对译的翻译。它要保持词的外延和内涵,不但要保留原词、词语的意义,还要保留其用法。贴切是和准确、对等联系在一起的,紧贴的程度因上下问而异。无论是对意义的取舍还是采用适当翻译方法都存在着以什么为标准的问题,这一标准就是“重要”与否。一篇译作的紧贴程度可以从文本、词汇和语法三个角度加以概括。

(一)从词汇上说

最常见的紧贴翻译是字对字翻译,可采用转化、归化、直译和释义的方法达到对等。翻译有时需要进行转化(借词),即把一个原文里的词转化到译文里去。

(二)从语法上说

5

翻译中的贴切程度依换置(transposition)的类型而定。在许多情况下,相同的结构是可以复制的。当一种语言在另一种语言里找不到对等的语法结构时,则需要调整语句结构。

(三)从文本贴切的程度看

词汇和语法贴切之和, 加上文本的衔接(cohesion)和连贯(coherence),就构成文本贴切的程度。

为做到紧贴翻译,纽马克提出了七种方法:成分分析法、调整译法、描写对等、功能对等、文化对等,同义(近义)和释义。紧贴程度最高的是成分分析法,紧贴程度最低的是释义法。“紧贴”是相对的,“紧贴”与“不紧贴”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纽马克的“关联翻译法“缩小了意译派同直译派的分歧,同时消除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之间界限分明的区分,使自己的译文更接近对方,这样形成的译文就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所产生的译文。

四、 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实践意义

传统的翻译理论一向以忠实为己任,对原作亦步亦趋,很少注意到文本类型间的差异。忠实与通顺之争由来已久。我们应该看到, 以上对翻译标准的探讨都是针对文学翻译而言的。实际上,在翻译实践中,要翻译的文本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文本在翻译转换过程中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例如,为出版社翻译作家狄更斯的作品和给朋友翻译一份照相机的产品说明书,一般不会使用同一翻译标准。为商业机构翻译贸易合同和给广告商翻译宣传广告也不会使用相同翻译标准。

因此,正如纽马克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The Theory and Craft of Translation)中说的:

的是,纽马克著作中的大量例子为接受翻译培训的人员提供了充足的指导和建议,他所处理的许多问题与翻译实践有着密切关联。

五、结语

语言是一种独特的符号系统,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使我们对语言翻译标准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纽马克对文本功能的划分,具有非常直接的实践指导意义。但应当注意的是,即使相同的文本类型,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翻译标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以及语义翻译和语际翻译理论为我们在看待翻译标准问题时增加了一个崭新的视点,这对我国的翻译实践很有启发,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当然,纽马克的这一理论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例如一些文本类型的划分问题,他的理论解释在有些地方显得较为晦涩。另外,由于大部分文章都以一种文体为主兼有其他文体特点,所以在实际的翻译中要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标准。当然,如何翻译除了与文体功能有关外,还与译者的目的有密切联系。

但总的来说,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还是很有启发,很具指导意义的。

7

引言

彼得·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纽马克在分析和总结各家各派的翻译思想的基础上,将文体论、话语分析、符号学、格语法的理论、功能语法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应用于翻译理论和研究,对于翻译理论、翻译教学、翻译语言学以及翻译技巧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也是其翻译理论中最主要、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他的代表作包括《翻译问题探索》(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1981) 、《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1988)、《翻译论》(About Translation, 1991)和《翻译短评》(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 1993)。在《翻译问题探索》一书中,纽马克提出,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应当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 或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他将文本分为抒发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审美功能(aesthetic function)、应酬功能(phatic function)和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20世纪90年代他又提出“关联翻译法”,这标志着他的翻译理论渐趋系统。下面本文将就纽马克的主要译论观点进行初步解读,以求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做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将相关翻译标准应用到英汉、汉英翻译中去。

一.语言功能与文本类型

纽马克认为,翻译活动即是对文本的翻译,研究翻译不能离开文本。在修正布勒(Buhler)、雅各布森(Jakobson)功能模式的语言理论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纽马克提出了一套自己的文本功能及其分类。他将文本分为以下六种:

(一)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

表达功能的核心是讲话人、作者。语言表达功能的核心在于讲话人或作者运用这些话语表情达意,不去考虑读者的反应。纽马克认为,从翻译的目的看,典型的表达型文本有:1、严肃的文学作品,包括抒情诗、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等;2、权威性言论,主要有政治人物的政治演说及文件等,法律法规文献,公认的权威人物撰写的科学、哲学和学术著作。这些文本的权威性来自其作者的地位或

1

可靠性以及他们的语言能力。虽然这样的文本大多不具有言外之意,但往往带有其作者个人特征的

在翻译表达型文本时,要遵循

(二)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语言信息功能的核心是外在的语境、话题的事实或语言之外的因素等。典型的信息型文本涉及百科知识,其形式往往非常标准化,如教材、技术报告、报纸或杂志文章、学术论文、备忘录或会议记录等。信息型文本由于强调

(三)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

呼唤型文本的对象是读者或被打招呼的人,意在号召读者们按照作者的意图去行动、思考、感受或作出反应。需要注意的是,号召的受众不是个人,而是读者群。呼唤类文本包括说明书、宣传资料、申请书、案情资料、通俗读物(寓教于乐的文本)等。在动笔翻译前,译者要考虑原语的语言文化背景,以及目的语的语用效果。例如,中国的菜名翻译是门深奥的学问,有一道菜叫

(四)审美功能(aesthetic function)

审美功能即令人得到美感的语言。这样的文本所用的手段第一是声音,第二是比喻。此外,句子、小句、词语的节奏、平衡和对比也有作用。审美功能存在于大部分文类,更是诗词、废话诗、童谣以及某些广告宣传不可缺少的。

(五)应酬功能(phatic function)

应酬语言用来与受话者保持友好接触而不是用来传递信息。有些应酬话因文化而异,应该用标准的对等词来翻译。

(六)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

元语言功能是用一种语言来解释、标示、批评它自己的特征。

在这六种文类中,前三个是主要的。这些文本类型,并不能完全截然分开。很少有文本是纯粹的表达型、信息型或呼唤型文本,通常都是三种功能兼而有之,只是有所侧重而已。大多数信息型文本或者从头至尾带有呼唤色彩,或者在一个单独的段落里用提出建议、观点或评判来表现呼唤功能。表达型文本里也会带有信息。至于抒发文本,则通常含有信息,而其呼唤成分就可多可少,批评家和翻译者对此往往见仁见智。纽马克还指出,在翻译抒发类文本尤其是诗词时,抒发功能和审美功能常常有冲突。

二.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纽马克认为针对不同的文本应当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标准,因此在《翻译问题探索》一书中他提出了

(一)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提出的背景

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在翻译界长期围绕直译和意译争论不休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他认为,自公元1世纪以来到现在,沉醉于直译和意译争论的双方都忽略了翻译还应当考虑翻译的目的、读者的特点和文本的类型,争论双方都太过理想化。纽马克承认忠实于原文还是忠实于译文的矛盾是翻译理论和实践中永恒的主题,但他认为这种矛盾是可以调和的。为此,他采用了一个

3

平底的V字形图形来表示各种翻译方法的差异:

SL emphasis TL emphasis

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 adapt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Faithful translation Idiomatic translation

Semantic translation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从上图可以看出,“字对字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和“归化”(adaptation)译文之间的差距最大,其次是“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和“意译”(free translation),再其次是“忠实翻译”(faithful translation)和“地道翻译”(idiomatic translation),差距最小的是“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1,6]。这八种方法是一个连续体,各种方法相辅相成,并不能完全割裂开来。不过,语义翻译拥有逐字翻译、直译和忠实翻译的优势,交际翻译拥有归化、意译和地道翻译的优势,应该说是最理想的翻译方法。

(二)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

1、从理论上讲,两者有很大的差异

纽马克的语义翻译的意思是:

二者的区别显而易见,语义翻译较客观,力求保留原文的文化、词汇和句法特色,忠实于原文作者;而交际翻译较主观,以译文的可读性为主,注重译文读者的反应,向读者群准确地传递原文的交际信息。为此,译者可对原作进行修正,但这并不等于说译者可以不尊重原语文本,毕竟原文本是翻译的唯一源泉。

2、在表达形式上亦有区别

语义翻译要求译文最大可能地和原文形式贴近,并尽量保留原文的谐音效果。如果原文语言偏离了原语文体规范,译文也应体现出来。当信息的内容与效果发生矛盾时,语义翻译重内容而不重效果,交际翻译则重效果而轻内容。以

Beware the dog!为例,为了准确传达其讯息,应采用交际翻译将其译成

(三)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共同点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运用不是绝对的,二者可以交换使用。如果原文信息带有普遍性,不带文化特性,信息内容的重要性与表达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同等重要,而译文读者的知识水平和兴趣又与原文读者相当,就可以同时采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应该说这是最

在翻译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同一篇作品中,有的部分须采取语义翻译,有的部分须采用交际翻译,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因此,没有绝对的语义翻译,或绝对的交际翻译。

三.关联翻译方法

关联翻译法是指原作或译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就越要紧贴原文翻译。他对“重要”的界定是语言表示出特别有价值,特别有意义,特别必须或永恒的事物。无论是对意义的取舍还是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都要以“重要“为标准。紧贴翻译就是最贴近字字对译的翻译。它要保持词的外延和内涵,不但要保留原词、词语的意义,还要保留其用法。贴切是和准确、对等联系在一起的,紧贴的程度因上下问而异。无论是对意义的取舍还是采用适当翻译方法都存在着以什么为标准的问题,这一标准就是“重要”与否。一篇译作的紧贴程度可以从文本、词汇和语法三个角度加以概括。

(一)从词汇上说

最常见的紧贴翻译是字对字翻译,可采用转化、归化、直译和释义的方法达到对等。翻译有时需要进行转化(借词),即把一个原文里的词转化到译文里去。

(二)从语法上说

5

翻译中的贴切程度依换置(transposition)的类型而定。在许多情况下,相同的结构是可以复制的。当一种语言在另一种语言里找不到对等的语法结构时,则需要调整语句结构。

(三)从文本贴切的程度看

词汇和语法贴切之和, 加上文本的衔接(cohesion)和连贯(coherence),就构成文本贴切的程度。

为做到紧贴翻译,纽马克提出了七种方法:成分分析法、调整译法、描写对等、功能对等、文化对等,同义(近义)和释义。紧贴程度最高的是成分分析法,紧贴程度最低的是释义法。“紧贴”是相对的,“紧贴”与“不紧贴”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纽马克的“关联翻译法“缩小了意译派同直译派的分歧,同时消除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之间界限分明的区分,使自己的译文更接近对方,这样形成的译文就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所产生的译文。

四、 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实践意义

传统的翻译理论一向以忠实为己任,对原作亦步亦趋,很少注意到文本类型间的差异。忠实与通顺之争由来已久。我们应该看到, 以上对翻译标准的探讨都是针对文学翻译而言的。实际上,在翻译实践中,要翻译的文本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文本在翻译转换过程中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例如,为出版社翻译作家狄更斯的作品和给朋友翻译一份照相机的产品说明书,一般不会使用同一翻译标准。为商业机构翻译贸易合同和给广告商翻译宣传广告也不会使用相同翻译标准。

因此,正如纽马克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The Theory and Craft of Translation)中说的:

的是,纽马克著作中的大量例子为接受翻译培训的人员提供了充足的指导和建议,他所处理的许多问题与翻译实践有着密切关联。

五、结语

语言是一种独特的符号系统,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使我们对语言翻译标准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纽马克对文本功能的划分,具有非常直接的实践指导意义。但应当注意的是,即使相同的文本类型,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翻译标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以及语义翻译和语际翻译理论为我们在看待翻译标准问题时增加了一个崭新的视点,这对我国的翻译实践很有启发,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当然,纽马克的这一理论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例如一些文本类型的划分问题,他的理论解释在有些地方显得较为晦涩。另外,由于大部分文章都以一种文体为主兼有其他文体特点,所以在实际的翻译中要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标准。当然,如何翻译除了与文体功能有关外,还与译者的目的有密切联系。

但总的来说,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还是很有启发,很具指导意义的。

7


相关内容

  • 彼得_纽马克文本类型翻译理论对翻译批评的启示
  • 学 术 论 坛 2007 NO.10 科技资讯 彼得・纽马克文本类型翻译理论对翻译批评的启示 邵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外语系 0512313) 摘 要:彼得・纽马克是当代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主要从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教学.纽马克在分析和总结各家各派的翻译思想的基础上,将文体论.话语分析.符号学. ...

  •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的二分法_以奈达_纽马克_诺德及韦努蒂为例
  • 第29卷 第5期2006年9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 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Vol . 29 No . 5Sep t . 2006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的二分法 ---以奈达.纽马克.诺德及韦努蒂为例 朱晓菁, 杨方应 1 2 ( ...

  • 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启示
  • 第13卷第2期 2011年4月宁波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OFNINGBOINSTITUTEOFEDUCATIONVol.13No.2Apr.2011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启示 张剑 (宁波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010) 摘要: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讨>一书中阐述了他的交 ...

  • 彼得·纽马克[翻译教程]书评
  • [摘 要]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教授(1916-2011)是英国当代著名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其翻译理论简明扼要,短小精悍,与奈达的卷帙浩繁相得益彰.本文主要介绍纽马克写于1988年的<翻译教程>一书. [关键词] 翻译教程:彼得・纽马克 [中图分类号] H05 [文献标 ...

  • 从古诗词英译中看纽马克的_语义翻译_与_交际翻译_
  • 第H卷第F期DMMF年P月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S,:2-*&,1T0%U%*V0:*-/W'*=0'2(X,&&'/' Q,&H!R,@FS:&@YMMF 从古诗词英译中 看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刘金 ...

  • 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 2009年3月 第36卷第2期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ub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Mar.,2009Vol.36No.2 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梁艳萍 (湖北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摘要]从日本马克思 ...

  • 建党前后马列著作的翻译传播及多维考量
  • 中共铁道部党校  邱少明 2012年04月09日15:16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E-mail推荐: 分享 一.建党前后马列著作的翻译脉络 这一历史时期翻译发展脉络为:(一)陈望道1920年8月于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共产党宣言& ...

  • 红楼梦章节标题的英译
  •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09年弟12期 TheEnglishTranslationofSub・--titlesofTheDreamofRed Mansion o HuangYttxiu University,藏'口尼,Shanxi,710061) (TheEnglishDepartment,Xi' ...

  • 是捍卫还是背离?
  • 摘要:亨利希·库诺夫是第二国际时期重要的思想理论家,他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占据着争议性地位,但却往往被忽视.他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解有其独到之处,并且将其原创性地运用于人类学领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的研究成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他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倍受批判与其对马克思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