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和生物圈中考题3

2016年02月02日taianliu2009的初中生物组卷

一.选择题(共29小题)

1.(2014•黄石)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生态系统

C.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2.(2014•黄冈)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甲是分解者

B.图中的丙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丙→甲→乙

3.(2014•聊城)下列各组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图解的表述相吻合的是( )

A.甲﹣分解者、乙﹣消费者、丙﹣生产者

B.甲﹣裸子植物、乙﹣被子植物、丙﹣种子植物

C.甲﹣脊椎动物、乙﹣鸽子、丙﹣鸟类

D.甲﹣基因、乙﹣DNA、丙﹣染色体

4.(2014•随州)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B.生态系统中越高级的消费者所获得的物质和能量就越多

C.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都能自动调节恢复

D.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5.(2013•济南)下列各项中,能保持相对稳定时间最长的生态球是( )

A.A B.B C.C D.D

6.(2013•苏州)如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简图,其中A、B、C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是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B.B是消费者,它和C的关系为捕食关系

C.C是分解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正常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D.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

7.(2012•新疆模拟)如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分别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8.(2011•莱芜)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如图体现了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②表示呼吸作用

B.乙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丙、丁的数量多少

C.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D.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积累最多

9.(2012•昭通)下列对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自动调节能力差

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主要是两栖类动物

C.农田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大于海洋生态系统

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10.(2015•孝感)某同学在学校旁边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发现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

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

D.5种动物中有2种肉食动物和3种植食动物

11.(2015•台州)人杰地灵的台州流传许多包含科学道理的谚语,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A.“吃过端午粽,棉衣远远送”﹣﹣此时节气接近夏至,气温较高

B.“六月盖被,有谷无米”﹣﹣此时气温太低,影响水稻果实正常发育

C.“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平时饮食要适量,吃太多增加消化负担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指食物关系,描述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12.(2014•普宁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

B.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

C.该生物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

13.(2014•湘潭)如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

B→A→D

14.(2014•天门)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是捕食关系,也是竞争关系

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

D.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自于甲

15.(2014•淄博)如图是某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构成该食物网的五种生物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B.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A

C.图中有3条食物链,最短的是:A→B→E

D.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A

16.(2014•南平)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分析相关食物链,正确的是( )

A.大麦→蝗虫→蜘蛛 B.蝗虫→蜘蛛→青蛙→蛇

C.大麦→蝗虫→青蛙→蛇 D.狗尾草←蝗虫←青蛙←蛇

17.(2013•常德)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最可能引起的变化( )

A.乙和丙数量增加 B.丙和丁数量增加

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 D.乙和丁数量增加

18.(2013•自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组成生态系统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可以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C.蝉→螳螂→黄雀三者形成一条食物链

D.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19.(2013•莱芜)研究者对某池塘中部分生物摄取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下表为其记录的结

水蚤→小鱼

B.小球藻→水蚤→蜻蜓幼虫→小鱼

C.小球藻→水蚤→小鱼→蜻蜓幼虫

D.光→小球藻→水蚤→蜻蜓幼虫→小鱼

20.(2012•湛江)如图是由浮游植物、人、浮游动物和鲈鱼所构成的能量金字塔,正确的是( )

A. B. C. D.

21.(2012•湛江)如图是草、鼠和蛇三种生物在某生态系统的数量变化曲线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链为:蛇→鼠→草

B.人过度捕食蛇,会造成鼠类减少

C.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D.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22.(2012•自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它属于生产者

B.阳光、空气和水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C.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形成

D.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3.(2015•泉州)青青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数量比例图如图,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的数量变化曲线是( )

A. B. C. D.

24.(2014•嘉兴)如图示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对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碳循环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

D.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不断减少,是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光照

25.(2013•海南)低碳生活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根据下图所示的碳循环部分过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B.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②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26.(2013•鄂尔多斯)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生物中,丁是生产者

B.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

C.若乙的数量增加,短期内,甲、丁的数量会增加,丙的数量会下降

D.若乙的数量增加,短期内,丙、丁的数量会增加,甲的数量会下降

27.(2011•资阳)有关下列各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图1中的③

B.图2中蝗虫体表的外骨骼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是蝗虫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之一

C.图3中的各数据是在同一时刻测得的,由数据分析可判断出该器官是肺

D.图4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瓶中的小鱼能够长久地存活下去

28.(2015•阜阳)农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是比较脆弱的,其原因是农田生态系统的( )

①生态平衡稳定性强 ②生态系统组成单一 ③生态系统结构复杂

④生态平衡稳定性差 ⑤动植物种类繁多 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⑤ D.①⑤⑥

29.(2014•自贡)人们常用生物学原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问题,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治理后的釜溪河水变得更清澈了,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B.雾霾天气人们戴上口罩,主要是防止病菌进入人体

C.护士给病人输液时一定要从静脉输入,依据的是静脉将身体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

D.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主要是防止乳酸菌进入

二.解答题(共1小题)

30.(2015•德州)德州市减河生态公园以河为中心,在河两岸种植芦苇节、蒲草,形成滨水绿带,占地总面积4500亩,其中,水面积1000亩,绿化面积(人工改造部分)500亩.优美的自然环境也吸引了形形色色的各种动物安家落户,现已成为我们德州人观光、旅游和休闲的好去处,某校生物小组的同学对该湿地公园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用生态结构示意图和曲线图做了记录(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图一中的A,B代表的是生物类群,C代表的是某些物质,则C最可能是 .

(2)如果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 (不能使用字母).

(3)当大量生活污水流入河水时,该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 是有限的.

(4)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使用价值.

(5)某同学发现有人在河边大肆捕杀青蛙,十分焦急,就做了很多广告牌进行生态宣传,并协同政府部门齐抓共管,最后使该现象得以遏制,图二是该同学对该生态系统长期跟踪调查后统计的青蛙数量变化曲线图,请在图二中画出同时期昆虫数量变化的大致曲线.

2016年02月02日taianliu2009的初中生物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9小题)

1.(2014•黄石)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生态系统

C.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解答】解:A、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故A正确.

B、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所以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并不能组成生态系统.故B错误.

C、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和合作等,其中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而建立起来的.故C正确.

D、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生态系统的知识是中考的热点,要重点理解和掌握,结合题意答题.

2.(2014•黄冈)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甲是分解者

B.图中的丙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丙→甲→乙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由图可以知道:图中甲,乙,丙既可以吸收从大气中吸收气体,也向大气中释放气体,故甲,乙,丙分别是三种不同的生物;丙有箭头指向乙,甲也有箭头指向乙,说明乙是分解者,甲和乙的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归还到无机环境,促进物质的循环;丙指向甲的箭头代表的是丙被甲捕食,所以丙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是一切消费者和分解者物质和能量的源泉,又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图中甲生物为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所以A,C,D三个选项错误,只有B正确.

故选:B.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图确定丙代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又可以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

3.(2014•聊城)下列各组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图解的表述相吻合的是( )

A.甲﹣分解者、乙﹣消费者、丙﹣生产者

B.甲﹣裸子植物、乙﹣被子植物、丙﹣种子植物

C.甲﹣脊椎动物、乙﹣鸽子、丙﹣鸟类

D.甲﹣基因、乙﹣DNA、丙﹣染色体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植物的分类.

【分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个基因.据此解答.

【解答】解:A、乙﹣消费者和丙一生产者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不符合图中所示的图解关系,A错误;

B、丙一种子植物包括甲一裸子植物和乙一被子植物,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不存在从属关系,B错误;

C、丙一鸟类属于甲一脊椎动物,不符合图中所示的图解关系,C错误;

D.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个基因,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条染色体上包含DNA分子,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个基因.

4.(2014•随州)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B.生态系统中越高级的消费者所获得的物质和能量就越多

C.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都能自动调节恢复

D.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解答】解:A、生态系统除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的生物部分外,还有非生物部分,主要指空气、光、水、温度等.故A错误.

B、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生物的营养级越高,生物获得的能量就越少.故B错误.

C、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故C错误.

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5.(2013•济南)下列各项中,能保持相对稳定时间最长的生态球是( )

A.A B.B C.C D.D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据此解答.

【解答】解:A、这个生态球中只有鱼,鱼要呼吸,需要氧气,还要获取营养物质,都无法得到,所以保持相对稳定的时间不会很长.不正确.

B、这个生态球有鱼,水生植物等生物,但植物在暗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为鱼提供氧气和养料,反而和鱼争夺氧气.所以保持相对稳定时间最短.不正确.

C、这个生态球里面有鱼、水生植物,并在阳光下,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并释放氧气.为鱼提供营养物质和呼吸所需的氧气.所以能相对稳定的时间最长.正确.

D、生态球直接方在黑暗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于鱼争夺氧气,相对稳定的时间也很短.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的解答要正确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

6.(2013•苏州)如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简图,其中A、B、C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是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B.B是消费者,它和C的关系为捕食关系

C.C是分解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正常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D.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图中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解答】解:A、是生产者,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A正确;

B、B是消费者,它和A的关系为捕食关系,B错误;

C、C是分解者,能够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粪便,把有机物变成无机物,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C正确;

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D正确.

故选:B

【点评】关键知道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和细菌、真菌(分解者)的作用.

7.(2012•新疆模拟)如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分别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据图可知:①生态系统的结构;②生态系统的成分;③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答】解: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作用结合而成的结构有序的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指构成生态诸要素及其量比关系,各组分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以及各组分间能量、物质、信息流的途径与传递关系.生态系统结构主要包括组分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三个方面.因此据图可知:①生态系统的结构;②生态系统的成分;③食物链和食物网;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老师,这是个高中题那样不能做啊

8.(2011•莱芜)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如图体现了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②表示呼吸作用

B.乙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丙、丁的数量多少

C.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D.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积累最多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组成生态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和碳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同时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者作为食物,并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分解者将动、植物的残体分解放出二氧化碳.据此解答.

【解答】解:由图可知,乙与大气之间是双箭头,说明该生物既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又能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可判断出乙为生产者;而乙和丙遗体和排泄物都被甲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判断甲为分解者;丙、丁直接或间接地以乙(植物)为食,同时,丙又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判断丙、丁为消费者.①表示光合作用,②和③表示呼吸作用.

A、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该选项的分析是正确的.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该选项的分析是正确的.

C、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链条式的营养联系,叫做食物链.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该选项的分析是正确的.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该选项的分析是不正确的. 故选: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以及碳循环.

9.(2012•昭通)下列对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自动调节能力差

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主要是两栖类动物

C.农田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大于海洋生态系统

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分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

【解答】解:A、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繁多,所以自我调节能力最大,故A错误;

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因此,两栖动物在此很难生存,故B错误;

C、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比农田生态系统多,因此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农田生态系统,故C错误;

D、分解者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循环;若没有分解者,动植物残体和垃圾就会堆积如山,可见,在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故选: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10.(2015•孝感)某同学在学校旁边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发现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

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

D.5种动物中有2种肉食动物和3种植食动物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如图可知存在的食物链:甲→乙→丙→丁→戊;甲→己→丁→戊;甲→己→戊.

【解答】解:A、由分析知该食物网存在三条食物链,A错误;

B、戊和丁存在捕食关系,都以己为食物,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

C、戊不是食物链的起点,所以能量不是最多,C错误;

D、根据食物链可以看出,植食动物有乙和己,肉食动物有丙、丁和戊,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1.(2015•台州)人杰地灵的台州流传许多包含科学道理的谚语,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A.“吃过端午粽,棉衣远远送”﹣﹣此时节气接近夏至,气温较高

B.“六月盖被,有谷无米”﹣﹣此时气温太低,影响水稻果实正常发育

C.“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平时饮食要适量,吃太多增加消化负担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指食物关系,描述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A、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是“夏至”节气,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是农历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重要传统节日,称为“夏至节”,在这一天民间有吃面条、食粽子、吃馄饨等众多习俗,并有“立夏日,吃补食”的民谚,A正确.

B、水稻果实正常发育最适温度为30℃左右;一般日均温度稳定在19℃以上,日照充足,土壤养分充足,浅插、浅灌对分蘖有利.日均温度低于15℃,分蘸受到抑制;乞温高于37℃,天气干旱不利于分蘖和正常生长发育,B正确.

C、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营养物质比例适中、搭配合理,既不缺乏,也不过多,C正确.

D、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只有动物,为消费者,缺乏生产者,所以不能构成食物链,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法.

12.(2014•普宁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

B.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

C.该生物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解题时从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和食物链书写的原则;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生态系统的组成;富集作用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A、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先从生产者开始算有有几个分支,再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求出每个分支上的条数的和.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图可知,图中的食物网的四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A中的食物链可知,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其捕食的兔、鼠和蛇因天敌减少而增加,它们吃的草也就更多了,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该选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D、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网)的最高级消费者.在该食物网中,鹰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所以,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选项C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仅是生物部分,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非生物部分.

13.(2014•湘潭)如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

B→A→D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1)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会增加.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表格中有害物质的由少到多依次是C、0.002、E、0.010、

A、0.054、B、033、D、0.161.因此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C→E→B→A→D.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逐渐富集.

14.(2014•天门)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是捕食关系,也是竞争关系

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

D.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自于甲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甲→己→丁→戊;甲→己→戊;

【解答】解:A、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A错误;

B、该食物网中,由于戊以丁为食物,戊与丁是捕食关系,又由于它们在同一营养级,也是竞争关系,B正确;

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毒素最多,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获得的能量最少,C错误

D、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自于太阳能,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5.(2014•淄博)如图是某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构成该食物网的五种生物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B.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A

C.图中有3条食物链,最短的是:A→B→E

D.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A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并逐级递减.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解答】解:A、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因此构成该食物网的五种生物包括生产者A和消费者BCDE,A正确;

B、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低,获得的物质能量越多,生物的数量也越多;营养级越高,获得的物质能量越少,生物的数量也越少.图中属于第一营养级的是A,所以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A,B正确;

C、图中有3条食物链:A→B→C→D、A→B→E、A→B→C→E,营养级越少食物链越短,最短的是:A→B→E,C正确;

D、A是生产者绿色植物,因此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细胞→组织→器官→A,没有系统,D不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6.(2014•南平)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分析相关食物链,正确的是( )

A.大麦→蝗虫→蜘蛛 B.蝗虫→蜘蛛→青蛙→蛇

C.大麦→蝗虫→青蛙→蛇 D.狗尾草←蝗虫←青蛙←蛇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A、从图中看出,还有青蛙吃蜘蛛,蛇吃青蛙,因此该食物链不完整,完整的食物链是“大麦→蝗虫→蜘蛛→青蛙→蛇”;

B、蝗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

C、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D、箭头反了,食物链的应该箭头指向消费者;

所以,正确的是“大麦→蝗虫→青蛙→蛇”.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17.(2013•常德)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最可能引起的变化( )

A.乙和丙数量增加 B.丙和丁数量增加

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 D.乙和丁数量增加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此题一是考查识图作答的能力,二是考查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以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答】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高)的生物数量越少;越靠近前端(营养级低)的生物数量越多,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少.由图可知:丙是生产者,丁是初级消费者,甲是次级消费者,乙是三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丙→丁→甲→乙中,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乙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丁因甲的增加而减少,丙因丁的减少而增加.

故选:A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丙是生产者,丁是初级消费者,甲是次级消费者,乙是三级消费者.

18.(2013•自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组成生态系统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可以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C.蝉→螳螂→黄雀三者形成一条食物链

D.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等,据此解答.

【解答】解: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故不符合题意;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只有是一部分消费者,还缺少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故不符合题意;

C、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故不符合题意;

D、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19.(2013•莱芜)研究者对某池塘中部分生物摄取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下表为其记录的结

水蚤→小鱼

B.小球藻→水蚤→蜻蜓幼虫→小鱼

C.小球藻→水蚤→小鱼→蜻蜓幼虫

D.光→小球藻→水蚤→蜻蜓幼虫→小鱼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食物联系而构成的链条,叫食物链.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表中的小球藻是绿色植物,即生产者,水蚤以小球藻为食,蜻蜓幼虫以水蚤为食,小鱼吃蜻蜓幼虫.故食物链是:小球藻→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

故选:B

【点评】注意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

20.(2012•湛江)如图是由浮游植物、人、浮游动物和鲈鱼所构成的能量金字塔,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分析】之所以出现食物链、食物网这两个概念,是因为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因为食物的关系而形成的相互关联的网状联系,通过这两个概念可以形象地反映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流动情况.

【解答】解: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食物网;由浮游植物、人、浮游动物和鲈鱼所

构成的食物链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鲈鱼→人.而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能量由多到少依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鲈鱼、人.而图中符合这一特点是D.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以及物质能量的流动特点.

21.(2012•湛江)如图是草、鼠和蛇三种生物在某生态系统的数量变化曲线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链为:蛇→鼠→草

B.人过度捕食蛇,会造成鼠类减少

C.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D.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食物链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一段时间后各种生物的量处于稳定状态,据此答题.

【解答】解:A、草、鼠和蛇三种生物中,鼠吃草籽或草根,蛇吃鼠.根据食物链的写法,食物链为:草→鼠→蛇,而选项中写反了,故不符合题意.

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人过度捕食蛇,鼠的天敌大量减少,食物充足就会大量繁殖,导致鼠的数量短期内会增多.故不符合题意.

C、从图中看出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不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故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该生态系统由于食物链简单,生物种类较少,因此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这个生态系统鼠类取食草,而鼠被食鼠动物吃,所以影响鼠生活的生物因素有草和食鼠动物,如果大量、持续捕杀食鼠动物,短期内鼠因天敌减少而数量会增加,草的数量会减少;所以要保持该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

22.(2012•自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它属于生产者

B.阳光、空气和水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C.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形成

D.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流动,食物链的组成,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提供营养、能量和氧气,被称为“生命之母”,属于生产者.故不符合题意;

B、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故不符合题意;

C、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故符合题意;

D、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以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有关知识点.

23.(2015•泉州)青青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数量比例图如图,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的数量变化曲线是( )

A. B. C. D.

【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分析】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光能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做能量流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能量流动过程:太阳光能→绿色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分解者.据此解答.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营养级别越高所获得能量越少,生物的数量就越少,营养级别越低所获得的能量就越多,数量就越多.在该生态系统中,甲的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乙次之,丙的数量最少,营养级别最高.构成的食物链是:甲→乙→丙.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因失去天敌数量会增多,随后食物和生存空间数量的制约数量又会逐渐减少,最后趋于平衡.故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的数量变化曲线是变化曲线是C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和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知识点的理解.

24.(2014•嘉兴)如图示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对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碳循环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

D.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不断减少,是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光照

【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能量主要存在于物质中,生物获取物质的同时也就得到了能量.

(2)能量通过食物链传递.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然后从绿色植物转移到各种消费者,逐级递减循环流动的.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A、食物链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物质和能量就随着食物链进行传递下去,所以能量流动的同时伴随着物质循环.A正确;

B、绿色植物与生态系统碳循环有关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制造大量的氧气,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了二氧化碳,促进了生物圈的碳循环.B正确;

C、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主要是以二氧化碳形式;植物等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储存在自身体内,生物再通过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C正确;

D、能量通过食物链传递.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然后从绿色植物转移到各种消费者,逐级递减循环流动的,D错误. 故选:D.

【点评】关键知道能量是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的,流动的同时伴随着物质循环.

25.(2013•海南)低碳生活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根据下图所示的碳循环部分过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B.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②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分析】气候变化问题进一步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可以根据“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含义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图示中①代表呼吸作用,②代表光合作用,③代表化石燃料的燃烧.

【解答】解:A、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碳循环;但在生物群落间是通过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合成有机物(Cn(H2O)n碳水化合物),再被下一营养级捕食等传递物质能量的,因此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A正确;

B、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因此①过程是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生产者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费者动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都能产生二氧化碳.B正确;

C、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C错误;

D、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因此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二氧化碳的来源、循环与消耗.

26.(2013•鄂尔多斯)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生物中,丁是生产者

B.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

C.若乙的数量增加,短期内,甲、丁的数量会增加,丙的数量会下降

D.若乙的数量增加,短期内,丙、丁的数量会增加,甲的数量会下降

【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条形图表示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中的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根据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关系解答.

【解答】解:A、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营养级越高,物质能量越少,生物数量越少,因此四种生物中,丙是生产者,故此选项不正确;

B.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营养级越高,物质能量越少,生物数量越少,若该图表示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那么它们的食物关系是:丙→甲→乙→丁.故此选项不正确;

C、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可知:该生态系统构成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由于甲的被捕食增多,则会引起甲减少、丁食物充足,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增多.故此选项不正确;

D、若乙的数量增加,短期内,甲的数量因捕食者增加数量会下降,丙因捕食者甲减少,数量增加;丁因食物甲数量会增加,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条形图中所给数据分析食物链的方法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27.(2011•资阳)有关下列各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图1中的③

B.图2中蝗虫体表的外骨骼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是蝗虫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之一

C.图3中的各数据是在同一时刻测得的,由数据分析可判断出该器官是肺

D.图4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瓶中的小鱼能够长久地存活下去

【考点】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血液循环的途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节肢动物 蝗虫的主要特征.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种子的萌发、外骨骼的作用、肺泡处的血液变化、生态平衡的意义.可以从种子的萌发过程、蝗虫外骨骼的作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作用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A、图中①是叶、②茎、③是根.种子萌发时首先是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图1中的③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故不符合题意;

B、外骨骼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外骨骼图2中蝗虫体表的有外骨骼,外骨骼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是蝗虫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之一.故不符合题意;

C、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内,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因此肺动脉内的氧气少,肺静脉内的氧气多;二氧化碳相反.故由数据分析可判断出该器官是肺.故不符合题意;

D、图4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瓶中的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成分比较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低.因此,不能够长久地存活下去.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食物链中的生物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生物数量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生物种类越多,营养成分就越

复杂,食物链就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反之生物种类少,营养成分比较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低.

28.(2015•阜阳)农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是比较脆弱的,其原因是农田生态系统的( )

①生态平衡稳定性强 ②生态系统组成单一 ③生态系统结构复杂

④生态平衡稳定性差 ⑤动植物种类繁多 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⑤ D.①⑤⑥

【考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

【解答】解: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②群落的结构单一,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因此④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差,稳定性差.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因此,可以说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多,结构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较强,稳定性强.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

29.(2014•自贡)人们常用生物学原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问题,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治理后的釜溪河水变得更清澈了,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B.雾霾天气人们戴上口罩,主要是防止病菌进入人体

C.护士给病人输液时一定要从静脉输入,依据的是静脉将身体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

D.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主要是防止乳酸菌进入

【考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2)雾霾中含有细菌.(3)静脉将身体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4)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

【解答】解:A、治理后的釜溪河水变得更清澈了,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A正确;

B、雾霾天气人们戴上口罩,主要是防止病菌进入人体,B正确;

C、护士给病人输液时一定要从静脉输入,依据的是静脉将身体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C正确;

D、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的菜具有特殊的风味,同时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发酵,影响泡菜的质量,同时加盖还可以防止杂菌进入,使菜腐烂变质,D错误.

故选:D

【点评】熟练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二.解答题(共1小题)

30.(2015•德州)德州市减河生态公园以河为中心,在河两岸种植芦苇节、蒲草,形成滨水绿带,占地总面积4500亩,其中,水面积1000亩,绿化面积(人工改造部分)500亩.优

美的自然环境也吸引了形形色色的各种动物安家落户,现已成为我们德州人观光、旅游和休闲的好去处,某校生物小组的同学对该湿地公园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用生态结构示意图和曲线图做了记录(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图一中的A,B代表的是生物类群,C代表的是某些物质,则C最可能是 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

(2)如果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 植物→昆虫→青蛙→鸭 (不能使用字母).

(3)当大量生活污水流入河水时,该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 自我调节能力 是有限的.

(4)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间接 使用价值.

(5)某同学发现有人在河边大肆捕杀青蛙,十分焦急,就做了很多广告牌进行生态宣传,并协同政府部门齐抓共管,最后使该现象得以遏制,图二是该同学对该生态系统长期跟踪调查后统计的青蛙数量变化曲线图,请在图二中画出同时期昆虫数量变化的大致曲线.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光合作用的概念.

【分析】(1)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由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和细菌、真菌(分解者)组成.

(2)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

【解答】解:(1)A、B为细菌、真菌等,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能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C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2)如果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的食物链为:植物→昆虫→青蛙→鸭.

(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大量生活污水流入河水时,该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4)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直接价值、潜在价值,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5)同时期昆虫的数量变化是先上升在下降,维持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动态平衡,大致曲线如下图: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2)植物→昆虫→青蛙→鸭;

(3)自我调节能力;

(4)间接;

(5)

【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各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2016年02月02日taianliu2009的初中生物组卷

一.选择题(共29小题)

1.(2014•黄石)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生态系统

C.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2.(2014•黄冈)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甲是分解者

B.图中的丙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丙→甲→乙

3.(2014•聊城)下列各组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图解的表述相吻合的是( )

A.甲﹣分解者、乙﹣消费者、丙﹣生产者

B.甲﹣裸子植物、乙﹣被子植物、丙﹣种子植物

C.甲﹣脊椎动物、乙﹣鸽子、丙﹣鸟类

D.甲﹣基因、乙﹣DNA、丙﹣染色体

4.(2014•随州)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B.生态系统中越高级的消费者所获得的物质和能量就越多

C.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都能自动调节恢复

D.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5.(2013•济南)下列各项中,能保持相对稳定时间最长的生态球是( )

A.A B.B C.C D.D

6.(2013•苏州)如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简图,其中A、B、C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是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B.B是消费者,它和C的关系为捕食关系

C.C是分解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正常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D.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

7.(2012•新疆模拟)如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分别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8.(2011•莱芜)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如图体现了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②表示呼吸作用

B.乙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丙、丁的数量多少

C.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D.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积累最多

9.(2012•昭通)下列对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自动调节能力差

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主要是两栖类动物

C.农田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大于海洋生态系统

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10.(2015•孝感)某同学在学校旁边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发现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

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

D.5种动物中有2种肉食动物和3种植食动物

11.(2015•台州)人杰地灵的台州流传许多包含科学道理的谚语,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A.“吃过端午粽,棉衣远远送”﹣﹣此时节气接近夏至,气温较高

B.“六月盖被,有谷无米”﹣﹣此时气温太低,影响水稻果实正常发育

C.“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平时饮食要适量,吃太多增加消化负担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指食物关系,描述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12.(2014•普宁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

B.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

C.该生物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

13.(2014•湘潭)如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

B→A→D

14.(2014•天门)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是捕食关系,也是竞争关系

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

D.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自于甲

15.(2014•淄博)如图是某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构成该食物网的五种生物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B.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A

C.图中有3条食物链,最短的是:A→B→E

D.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A

16.(2014•南平)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分析相关食物链,正确的是( )

A.大麦→蝗虫→蜘蛛 B.蝗虫→蜘蛛→青蛙→蛇

C.大麦→蝗虫→青蛙→蛇 D.狗尾草←蝗虫←青蛙←蛇

17.(2013•常德)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最可能引起的变化( )

A.乙和丙数量增加 B.丙和丁数量增加

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 D.乙和丁数量增加

18.(2013•自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组成生态系统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可以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C.蝉→螳螂→黄雀三者形成一条食物链

D.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19.(2013•莱芜)研究者对某池塘中部分生物摄取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下表为其记录的结

水蚤→小鱼

B.小球藻→水蚤→蜻蜓幼虫→小鱼

C.小球藻→水蚤→小鱼→蜻蜓幼虫

D.光→小球藻→水蚤→蜻蜓幼虫→小鱼

20.(2012•湛江)如图是由浮游植物、人、浮游动物和鲈鱼所构成的能量金字塔,正确的是( )

A. B. C. D.

21.(2012•湛江)如图是草、鼠和蛇三种生物在某生态系统的数量变化曲线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链为:蛇→鼠→草

B.人过度捕食蛇,会造成鼠类减少

C.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D.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22.(2012•自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它属于生产者

B.阳光、空气和水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C.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形成

D.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3.(2015•泉州)青青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数量比例图如图,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的数量变化曲线是( )

A. B. C. D.

24.(2014•嘉兴)如图示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对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碳循环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

D.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不断减少,是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光照

25.(2013•海南)低碳生活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根据下图所示的碳循环部分过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B.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②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26.(2013•鄂尔多斯)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生物中,丁是生产者

B.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

C.若乙的数量增加,短期内,甲、丁的数量会增加,丙的数量会下降

D.若乙的数量增加,短期内,丙、丁的数量会增加,甲的数量会下降

27.(2011•资阳)有关下列各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图1中的③

B.图2中蝗虫体表的外骨骼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是蝗虫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之一

C.图3中的各数据是在同一时刻测得的,由数据分析可判断出该器官是肺

D.图4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瓶中的小鱼能够长久地存活下去

28.(2015•阜阳)农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是比较脆弱的,其原因是农田生态系统的( )

①生态平衡稳定性强 ②生态系统组成单一 ③生态系统结构复杂

④生态平衡稳定性差 ⑤动植物种类繁多 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⑤ D.①⑤⑥

29.(2014•自贡)人们常用生物学原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问题,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治理后的釜溪河水变得更清澈了,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B.雾霾天气人们戴上口罩,主要是防止病菌进入人体

C.护士给病人输液时一定要从静脉输入,依据的是静脉将身体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

D.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主要是防止乳酸菌进入

二.解答题(共1小题)

30.(2015•德州)德州市减河生态公园以河为中心,在河两岸种植芦苇节、蒲草,形成滨水绿带,占地总面积4500亩,其中,水面积1000亩,绿化面积(人工改造部分)500亩.优美的自然环境也吸引了形形色色的各种动物安家落户,现已成为我们德州人观光、旅游和休闲的好去处,某校生物小组的同学对该湿地公园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用生态结构示意图和曲线图做了记录(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图一中的A,B代表的是生物类群,C代表的是某些物质,则C最可能是 .

(2)如果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 (不能使用字母).

(3)当大量生活污水流入河水时,该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 是有限的.

(4)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使用价值.

(5)某同学发现有人在河边大肆捕杀青蛙,十分焦急,就做了很多广告牌进行生态宣传,并协同政府部门齐抓共管,最后使该现象得以遏制,图二是该同学对该生态系统长期跟踪调查后统计的青蛙数量变化曲线图,请在图二中画出同时期昆虫数量变化的大致曲线.

2016年02月02日taianliu2009的初中生物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9小题)

1.(2014•黄石)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生态系统

C.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解答】解:A、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故A正确.

B、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所以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并不能组成生态系统.故B错误.

C、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和合作等,其中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而建立起来的.故C正确.

D、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生态系统的知识是中考的热点,要重点理解和掌握,结合题意答题.

2.(2014•黄冈)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甲是分解者

B.图中的丙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丙→甲→乙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由图可以知道:图中甲,乙,丙既可以吸收从大气中吸收气体,也向大气中释放气体,故甲,乙,丙分别是三种不同的生物;丙有箭头指向乙,甲也有箭头指向乙,说明乙是分解者,甲和乙的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归还到无机环境,促进物质的循环;丙指向甲的箭头代表的是丙被甲捕食,所以丙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是一切消费者和分解者物质和能量的源泉,又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图中甲生物为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所以A,C,D三个选项错误,只有B正确.

故选:B.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图确定丙代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又可以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

3.(2014•聊城)下列各组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图解的表述相吻合的是( )

A.甲﹣分解者、乙﹣消费者、丙﹣生产者

B.甲﹣裸子植物、乙﹣被子植物、丙﹣种子植物

C.甲﹣脊椎动物、乙﹣鸽子、丙﹣鸟类

D.甲﹣基因、乙﹣DNA、丙﹣染色体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植物的分类.

【分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个基因.据此解答.

【解答】解:A、乙﹣消费者和丙一生产者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不符合图中所示的图解关系,A错误;

B、丙一种子植物包括甲一裸子植物和乙一被子植物,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不存在从属关系,B错误;

C、丙一鸟类属于甲一脊椎动物,不符合图中所示的图解关系,C错误;

D.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个基因,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条染色体上包含DNA分子,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个基因.

4.(2014•随州)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B.生态系统中越高级的消费者所获得的物质和能量就越多

C.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都能自动调节恢复

D.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解答】解:A、生态系统除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的生物部分外,还有非生物部分,主要指空气、光、水、温度等.故A错误.

B、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生物的营养级越高,生物获得的能量就越少.故B错误.

C、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故C错误.

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5.(2013•济南)下列各项中,能保持相对稳定时间最长的生态球是( )

A.A B.B C.C D.D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据此解答.

【解答】解:A、这个生态球中只有鱼,鱼要呼吸,需要氧气,还要获取营养物质,都无法得到,所以保持相对稳定的时间不会很长.不正确.

B、这个生态球有鱼,水生植物等生物,但植物在暗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为鱼提供氧气和养料,反而和鱼争夺氧气.所以保持相对稳定时间最短.不正确.

C、这个生态球里面有鱼、水生植物,并在阳光下,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并释放氧气.为鱼提供营养物质和呼吸所需的氧气.所以能相对稳定的时间最长.正确.

D、生态球直接方在黑暗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于鱼争夺氧气,相对稳定的时间也很短.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的解答要正确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

6.(2013•苏州)如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简图,其中A、B、C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是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B.B是消费者,它和C的关系为捕食关系

C.C是分解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正常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D.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图中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解答】解:A、是生产者,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A正确;

B、B是消费者,它和A的关系为捕食关系,B错误;

C、C是分解者,能够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粪便,把有机物变成无机物,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C正确;

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D正确.

故选:B

【点评】关键知道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和细菌、真菌(分解者)的作用.

7.(2012•新疆模拟)如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分别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据图可知:①生态系统的结构;②生态系统的成分;③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答】解: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作用结合而成的结构有序的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指构成生态诸要素及其量比关系,各组分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以及各组分间能量、物质、信息流的途径与传递关系.生态系统结构主要包括组分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三个方面.因此据图可知:①生态系统的结构;②生态系统的成分;③食物链和食物网;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老师,这是个高中题那样不能做啊

8.(2011•莱芜)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如图体现了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②表示呼吸作用

B.乙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丙、丁的数量多少

C.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D.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积累最多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组成生态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和碳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同时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者作为食物,并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分解者将动、植物的残体分解放出二氧化碳.据此解答.

【解答】解:由图可知,乙与大气之间是双箭头,说明该生物既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又能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可判断出乙为生产者;而乙和丙遗体和排泄物都被甲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判断甲为分解者;丙、丁直接或间接地以乙(植物)为食,同时,丙又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判断丙、丁为消费者.①表示光合作用,②和③表示呼吸作用.

A、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该选项的分析是正确的.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该选项的分析是正确的.

C、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链条式的营养联系,叫做食物链.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该选项的分析是正确的.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该选项的分析是不正确的. 故选: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以及碳循环.

9.(2012•昭通)下列对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自动调节能力差

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主要是两栖类动物

C.农田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大于海洋生态系统

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分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

【解答】解:A、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繁多,所以自我调节能力最大,故A错误;

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因此,两栖动物在此很难生存,故B错误;

C、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比农田生态系统多,因此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农田生态系统,故C错误;

D、分解者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循环;若没有分解者,动植物残体和垃圾就会堆积如山,可见,在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故选: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10.(2015•孝感)某同学在学校旁边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发现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

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

D.5种动物中有2种肉食动物和3种植食动物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如图可知存在的食物链:甲→乙→丙→丁→戊;甲→己→丁→戊;甲→己→戊.

【解答】解:A、由分析知该食物网存在三条食物链,A错误;

B、戊和丁存在捕食关系,都以己为食物,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

C、戊不是食物链的起点,所以能量不是最多,C错误;

D、根据食物链可以看出,植食动物有乙和己,肉食动物有丙、丁和戊,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1.(2015•台州)人杰地灵的台州流传许多包含科学道理的谚语,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A.“吃过端午粽,棉衣远远送”﹣﹣此时节气接近夏至,气温较高

B.“六月盖被,有谷无米”﹣﹣此时气温太低,影响水稻果实正常发育

C.“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平时饮食要适量,吃太多增加消化负担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指食物关系,描述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A、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是“夏至”节气,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是农历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重要传统节日,称为“夏至节”,在这一天民间有吃面条、食粽子、吃馄饨等众多习俗,并有“立夏日,吃补食”的民谚,A正确.

B、水稻果实正常发育最适温度为30℃左右;一般日均温度稳定在19℃以上,日照充足,土壤养分充足,浅插、浅灌对分蘖有利.日均温度低于15℃,分蘸受到抑制;乞温高于37℃,天气干旱不利于分蘖和正常生长发育,B正确.

C、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营养物质比例适中、搭配合理,既不缺乏,也不过多,C正确.

D、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只有动物,为消费者,缺乏生产者,所以不能构成食物链,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法.

12.(2014•普宁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

B.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

C.该生物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解题时从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和食物链书写的原则;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生态系统的组成;富集作用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A、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先从生产者开始算有有几个分支,再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求出每个分支上的条数的和.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图可知,图中的食物网的四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A中的食物链可知,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其捕食的兔、鼠和蛇因天敌减少而增加,它们吃的草也就更多了,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该选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D、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网)的最高级消费者.在该食物网中,鹰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所以,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选项C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仅是生物部分,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非生物部分.

13.(2014•湘潭)如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

B→A→D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1)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会增加.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表格中有害物质的由少到多依次是C、0.002、E、0.010、

A、0.054、B、033、D、0.161.因此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C→E→B→A→D.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逐渐富集.

14.(2014•天门)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是捕食关系,也是竞争关系

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

D.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自于甲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甲→己→丁→戊;甲→己→戊;

【解答】解:A、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A错误;

B、该食物网中,由于戊以丁为食物,戊与丁是捕食关系,又由于它们在同一营养级,也是竞争关系,B正确;

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毒素最多,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获得的能量最少,C错误

D、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自于太阳能,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5.(2014•淄博)如图是某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构成该食物网的五种生物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B.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A

C.图中有3条食物链,最短的是:A→B→E

D.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A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并逐级递减.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解答】解:A、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因此构成该食物网的五种生物包括生产者A和消费者BCDE,A正确;

B、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低,获得的物质能量越多,生物的数量也越多;营养级越高,获得的物质能量越少,生物的数量也越少.图中属于第一营养级的是A,所以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A,B正确;

C、图中有3条食物链:A→B→C→D、A→B→E、A→B→C→E,营养级越少食物链越短,最短的是:A→B→E,C正确;

D、A是生产者绿色植物,因此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细胞→组织→器官→A,没有系统,D不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6.(2014•南平)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分析相关食物链,正确的是( )

A.大麦→蝗虫→蜘蛛 B.蝗虫→蜘蛛→青蛙→蛇

C.大麦→蝗虫→青蛙→蛇 D.狗尾草←蝗虫←青蛙←蛇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A、从图中看出,还有青蛙吃蜘蛛,蛇吃青蛙,因此该食物链不完整,完整的食物链是“大麦→蝗虫→蜘蛛→青蛙→蛇”;

B、蝗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

C、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D、箭头反了,食物链的应该箭头指向消费者;

所以,正确的是“大麦→蝗虫→青蛙→蛇”.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17.(2013•常德)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最可能引起的变化( )

A.乙和丙数量增加 B.丙和丁数量增加

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 D.乙和丁数量增加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此题一是考查识图作答的能力,二是考查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以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答】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高)的生物数量越少;越靠近前端(营养级低)的生物数量越多,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少.由图可知:丙是生产者,丁是初级消费者,甲是次级消费者,乙是三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丙→丁→甲→乙中,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乙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丁因甲的增加而减少,丙因丁的减少而增加.

故选:A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丙是生产者,丁是初级消费者,甲是次级消费者,乙是三级消费者.

18.(2013•自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组成生态系统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可以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C.蝉→螳螂→黄雀三者形成一条食物链

D.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等,据此解答.

【解答】解: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故不符合题意;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只有是一部分消费者,还缺少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故不符合题意;

C、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故不符合题意;

D、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19.(2013•莱芜)研究者对某池塘中部分生物摄取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下表为其记录的结

水蚤→小鱼

B.小球藻→水蚤→蜻蜓幼虫→小鱼

C.小球藻→水蚤→小鱼→蜻蜓幼虫

D.光→小球藻→水蚤→蜻蜓幼虫→小鱼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食物联系而构成的链条,叫食物链.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表中的小球藻是绿色植物,即生产者,水蚤以小球藻为食,蜻蜓幼虫以水蚤为食,小鱼吃蜻蜓幼虫.故食物链是:小球藻→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

故选:B

【点评】注意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

20.(2012•湛江)如图是由浮游植物、人、浮游动物和鲈鱼所构成的能量金字塔,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分析】之所以出现食物链、食物网这两个概念,是因为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因为食物的关系而形成的相互关联的网状联系,通过这两个概念可以形象地反映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流动情况.

【解答】解: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食物网;由浮游植物、人、浮游动物和鲈鱼所

构成的食物链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鲈鱼→人.而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能量由多到少依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鲈鱼、人.而图中符合这一特点是D.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以及物质能量的流动特点.

21.(2012•湛江)如图是草、鼠和蛇三种生物在某生态系统的数量变化曲线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链为:蛇→鼠→草

B.人过度捕食蛇,会造成鼠类减少

C.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D.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食物链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一段时间后各种生物的量处于稳定状态,据此答题.

【解答】解:A、草、鼠和蛇三种生物中,鼠吃草籽或草根,蛇吃鼠.根据食物链的写法,食物链为:草→鼠→蛇,而选项中写反了,故不符合题意.

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人过度捕食蛇,鼠的天敌大量减少,食物充足就会大量繁殖,导致鼠的数量短期内会增多.故不符合题意.

C、从图中看出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不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故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该生态系统由于食物链简单,生物种类较少,因此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这个生态系统鼠类取食草,而鼠被食鼠动物吃,所以影响鼠生活的生物因素有草和食鼠动物,如果大量、持续捕杀食鼠动物,短期内鼠因天敌减少而数量会增加,草的数量会减少;所以要保持该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

22.(2012•自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它属于生产者

B.阳光、空气和水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C.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形成

D.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流动,食物链的组成,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提供营养、能量和氧气,被称为“生命之母”,属于生产者.故不符合题意;

B、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故不符合题意;

C、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故符合题意;

D、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以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有关知识点.

23.(2015•泉州)青青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数量比例图如图,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的数量变化曲线是( )

A. B. C. D.

【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分析】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光能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做能量流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能量流动过程:太阳光能→绿色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分解者.据此解答.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营养级别越高所获得能量越少,生物的数量就越少,营养级别越低所获得的能量就越多,数量就越多.在该生态系统中,甲的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乙次之,丙的数量最少,营养级别最高.构成的食物链是:甲→乙→丙.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因失去天敌数量会增多,随后食物和生存空间数量的制约数量又会逐渐减少,最后趋于平衡.故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的数量变化曲线是变化曲线是C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和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知识点的理解.

24.(2014•嘉兴)如图示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对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碳循环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

D.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不断减少,是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光照

【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能量主要存在于物质中,生物获取物质的同时也就得到了能量.

(2)能量通过食物链传递.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然后从绿色植物转移到各种消费者,逐级递减循环流动的.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A、食物链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物质和能量就随着食物链进行传递下去,所以能量流动的同时伴随着物质循环.A正确;

B、绿色植物与生态系统碳循环有关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制造大量的氧气,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了二氧化碳,促进了生物圈的碳循环.B正确;

C、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主要是以二氧化碳形式;植物等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储存在自身体内,生物再通过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C正确;

D、能量通过食物链传递.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然后从绿色植物转移到各种消费者,逐级递减循环流动的,D错误. 故选:D.

【点评】关键知道能量是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的,流动的同时伴随着物质循环.

25.(2013•海南)低碳生活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根据下图所示的碳循环部分过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B.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②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分析】气候变化问题进一步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可以根据“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含义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图示中①代表呼吸作用,②代表光合作用,③代表化石燃料的燃烧.

【解答】解:A、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碳循环;但在生物群落间是通过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合成有机物(Cn(H2O)n碳水化合物),再被下一营养级捕食等传递物质能量的,因此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A正确;

B、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因此①过程是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生产者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费者动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都能产生二氧化碳.B正确;

C、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C错误;

D、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因此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二氧化碳的来源、循环与消耗.

26.(2013•鄂尔多斯)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生物中,丁是生产者

B.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

C.若乙的数量增加,短期内,甲、丁的数量会增加,丙的数量会下降

D.若乙的数量增加,短期内,丙、丁的数量会增加,甲的数量会下降

【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条形图表示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中的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根据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关系解答.

【解答】解:A、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营养级越高,物质能量越少,生物数量越少,因此四种生物中,丙是生产者,故此选项不正确;

B.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营养级越高,物质能量越少,生物数量越少,若该图表示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那么它们的食物关系是:丙→甲→乙→丁.故此选项不正确;

C、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可知:该生态系统构成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由于甲的被捕食增多,则会引起甲减少、丁食物充足,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增多.故此选项不正确;

D、若乙的数量增加,短期内,甲的数量因捕食者增加数量会下降,丙因捕食者甲减少,数量增加;丁因食物甲数量会增加,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条形图中所给数据分析食物链的方法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27.(2011•资阳)有关下列各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图1中的③

B.图2中蝗虫体表的外骨骼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是蝗虫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之一

C.图3中的各数据是在同一时刻测得的,由数据分析可判断出该器官是肺

D.图4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瓶中的小鱼能够长久地存活下去

【考点】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血液循环的途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节肢动物 蝗虫的主要特征.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种子的萌发、外骨骼的作用、肺泡处的血液变化、生态平衡的意义.可以从种子的萌发过程、蝗虫外骨骼的作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作用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A、图中①是叶、②茎、③是根.种子萌发时首先是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图1中的③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故不符合题意;

B、外骨骼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外骨骼图2中蝗虫体表的有外骨骼,外骨骼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是蝗虫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之一.故不符合题意;

C、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内,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因此肺动脉内的氧气少,肺静脉内的氧气多;二氧化碳相反.故由数据分析可判断出该器官是肺.故不符合题意;

D、图4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瓶中的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成分比较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低.因此,不能够长久地存活下去.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食物链中的生物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生物数量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生物种类越多,营养成分就越

复杂,食物链就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反之生物种类少,营养成分比较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低.

28.(2015•阜阳)农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是比较脆弱的,其原因是农田生态系统的( )

①生态平衡稳定性强 ②生态系统组成单一 ③生态系统结构复杂

④生态平衡稳定性差 ⑤动植物种类繁多 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⑤ D.①⑤⑥

【考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

【解答】解: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②群落的结构单一,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因此④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差,稳定性差.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因此,可以说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多,结构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较强,稳定性强.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

29.(2014•自贡)人们常用生物学原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问题,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治理后的釜溪河水变得更清澈了,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B.雾霾天气人们戴上口罩,主要是防止病菌进入人体

C.护士给病人输液时一定要从静脉输入,依据的是静脉将身体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

D.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主要是防止乳酸菌进入

【考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2)雾霾中含有细菌.(3)静脉将身体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4)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

【解答】解:A、治理后的釜溪河水变得更清澈了,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A正确;

B、雾霾天气人们戴上口罩,主要是防止病菌进入人体,B正确;

C、护士给病人输液时一定要从静脉输入,依据的是静脉将身体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C正确;

D、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的菜具有特殊的风味,同时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发酵,影响泡菜的质量,同时加盖还可以防止杂菌进入,使菜腐烂变质,D错误.

故选:D

【点评】熟练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二.解答题(共1小题)

30.(2015•德州)德州市减河生态公园以河为中心,在河两岸种植芦苇节、蒲草,形成滨水绿带,占地总面积4500亩,其中,水面积1000亩,绿化面积(人工改造部分)500亩.优

美的自然环境也吸引了形形色色的各种动物安家落户,现已成为我们德州人观光、旅游和休闲的好去处,某校生物小组的同学对该湿地公园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用生态结构示意图和曲线图做了记录(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图一中的A,B代表的是生物类群,C代表的是某些物质,则C最可能是 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

(2)如果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 植物→昆虫→青蛙→鸭 (不能使用字母).

(3)当大量生活污水流入河水时,该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 自我调节能力 是有限的.

(4)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间接 使用价值.

(5)某同学发现有人在河边大肆捕杀青蛙,十分焦急,就做了很多广告牌进行生态宣传,并协同政府部门齐抓共管,最后使该现象得以遏制,图二是该同学对该生态系统长期跟踪调查后统计的青蛙数量变化曲线图,请在图二中画出同时期昆虫数量变化的大致曲线.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光合作用的概念.

【分析】(1)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由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和细菌、真菌(分解者)组成.

(2)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

【解答】解:(1)A、B为细菌、真菌等,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能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C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2)如果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的食物链为:植物→昆虫→青蛙→鸭.

(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大量生活污水流入河水时,该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4)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直接价值、潜在价值,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5)同时期昆虫的数量变化是先上升在下降,维持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动态平衡,大致曲线如下图: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2)植物→昆虫→青蛙→鸭;

(3)自我调节能力;

(4)间接;

(5)

【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各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内容

  • 历届初中生物重点资料汇总
  • 历届 学期 下学期 月考/期中/期末 开学/2月月考 期末 第四次月考 推荐专题 2016年中考生物小题精做系列 2016年中考生物大题狂做系列(更新中) 2016年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更新中) 2015-2016学年八年级生物同步精品课堂 2015-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同步精品课堂(更新中) ...

  • 第一讲生物和生物圈
  • 第一讲 生物与生物圈 知识装备 [考点1] 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1.我们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进行_______ --这种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可以发现: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 ...

  • 中考突破答案
  • 第一部分 教材梳理 考点突破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课时 生物的特征 [课前预习梳理] 2.明确目的 计划3.①营养 ②呼吸 ③废物 ④作出反应 ⑤生长 繁殖 [中考备考训练] 1-5. ACCBC 6-10. CBCAD 11-15. DDCAC 第二课时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 ...

  • 谈中考生物怎样进行有效复习
  • 谈中考生物怎样进行有效的复习 摘 要:如何引导毕业生对中考生物有效复习是摆在全体生物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我将通过以下四方面去探讨初中生物学的复习方法,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中所遇到的问题来探讨. 关键词:生物中考 复习 方法 ...

  • 如何提高生物中考成绩
  • 如何提高生物中考成绩 (一)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 现在距离中考的时间非常近了,在中考复习中,生物课还是要回归教材,回归到基础知识上来.所以组织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都会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之后随着习题的增多和复习内容综合性的加强,对于被动建构的知识网络.每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等, ...

  • 2013生物中考八下年级知识点
  • 2013生物中考八年级下知识点 三十.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 1.发酵实例 制造酒酿--酵母菌 水果放久了有酒味--酵母菌 果酒变酸--醋酸菌 制作酸奶--乳酸菌 2 3 4 ②多利羊的诞生: B羊提供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C羊提供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多利羊在形态特征等方面几乎和母羊A一模一样. ...

  • 2014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
  • 为充分落实我镇中心组教研活动,加快化学.生物教研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我镇化学.生物教师的专业水平,特制定本镇中心教研组化学.生物计划.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培养高素质的化学.生物课教师队伍为推动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自主学习为目标,以抓好中考备考复习工作为中心 ...

  • 初中地理生物结业复习提纲中考适用(共45页)[1]
  • 2012安徽生物地理会考纲要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 ...

  • 生物---中考考点专攻
  • 考点一:显微镜.细胞结构 [05深圳中考]17.人体最初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发育的.细胞数量的增多是细胞 的结果,不 同组织的形成是细胞 的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可调节光圈和 来改 变视野光线的明暗. [06深圳中考]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过程中,当调节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的部位是 ...

  • 2013年深圳中考[科学]试卷分析
  • 2013年深圳中考<科学>试卷分析             及 2014年对策 深圳启灵教育中考研究专家团 一.2013中考科学概况 2013年深圳中考已 6月23日落下帷幕,启灵教育科学老师第一时间分析了2013深圳中考科学真题,通过与前两年的真题对比,今年的难度系数比例设置为&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