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

六种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药能治病,也能致病”。药品本是一类特殊商品,在防病治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临床上不合理的使用,导致临床上由药物引起的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经过笔者对临床的观察分析,经常性发生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不分时间服药

硫糖铝、尿囊素铝、胃舒平、丙谷胺。

分析:由于疾病的种类、用药的目的、药物的性质和作用等有很大的差别,要想取得理想的药效,服药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由于各药的生物利用度、血液浓度、代谢和排泄速度不同,所以合理掌握用药时间,是成功治疗疾病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临床本应在餐前服用的药物,但实际很少在医嘱上见有交待。硫糖铝为抗酸药和胃黏膜保护药,须在三餐前1 h 和睡前服用。胃舒平为抗酸药,应在饭前0.5 h 或胃痛发作时嚼碎服用。丙谷胺为胃泌素受体拮抗剂,应在餐前15 min服用。尿囊素铝临床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但应餐前服用。

二、重复用药

在临床上经常看到对药物不甚了解而重复用药的现象。 例:氯化钾溶液+补达秀;硝苯地平+拜心同;复方胃友+胃康U 。

分析:补达秀为氯化钾控释片,作为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药物。药物的缓慢吸收能保持较稳定的血钾浓度,提高生物利用度,避免短时间内补钾所致血钾浓度过高而产生不良反应。而氯化钾溶液亦为电解质平衡调节药,作用是相同的,都是口服补钾药物。如果长期合用则很容易过量,会引起高血钾症。硝苯地平是属于二氢吡类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其作用快而强,但易造成血压的不稳定,而拜心同属硝苯地平控释片,其长效作用控制药物的峰谷波动,能保持稳态血液浓度,但两药长期合用剂量过大,可导致血压明显下降和出现外周水肿等严重不良反应。复方胃友其通用名是维U 颠茄铝镁片,属复方制剂。其组份含有维U ,氢氧化铝,三硅酸镁,颠茄流浸膏等。而胃康U 又名复方维U 颠茄铋铝片,属双层胃药。其成分亦含有维U ,氢氧化铝,颠茄流浸膏。临床上与复方胃友作用基本相似,不同的是胃康U 是双层片,其有比复方胃友更优秀的作用。其进入人体胃内,外层的强力制酸作用迅速崩解,内层的药物逐渐溶化而发挥其药理作用。所以这样的伍用显然是不合理的,是医生不了解药物组成所致,属重复用药,等于加大药物的服用剂量,二者合用毒副作用可能增强,严重可导致便秘,引起肠梗阻,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且经济上又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又如: 小儿咳糖+非那根糖浆+复方甘草合剂。

分析:咳嗽是儿科的常见病,常用一些止咳祛痰药。但这样的处方配伍是明显的不合理应用,盲目地用药。非那根糖浆主要用于感冒或过敏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多痰咳嗽。复方甘草合剂属祛痰性镇咳药,而小儿咳糖亦有祛痰、镇咳作用。常用于小儿感冒咳嗽,且成分中的甘草流浸膏相同。由此可见,这样的配伍应尽量避免,以免造成成分超量,增加不良反应。

三、儿童用药问题

不满2岁的小儿服用肠虫清,易蒙停,氟哌酸胶囊。

分析:由于小儿的器官较稚嫩,肝功能发育还不够健全,易损伤,对药物的分布、吸收和代谢与成人有显著的区别,易积蓄中毒。所以有些药物是小儿少用和禁用的。例如肠虫清为一个广谱驱虫药,但临床就规定2岁以下的小儿禁用。易蒙停为一止泻药,临床广泛应用,但就规定5岁以下儿童禁用。氟哌酸胶囊属第3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临床疗效较好,但对于婴幼儿及18岁以下的患者安全性尚未确定,有可能致幼龄动物关节病变和影响软骨生长。故规定不能用。

四、联合用药不当

吡嗪酰胺+利福平+异烟胼

分析:以上三药属抗结核药,临床疗效较好。但由于三药对肝脏均有损害,易致转氨酶或胆红素水平升高,可出现肝性脑病、肝毒性增加。如果临床确实需要联合应用的则在治疗前应检查肝功能并在疗程中密切观察。

五、药物剂型不合理应用

分析:现在由于制剂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许多药物制成各种剂型以供临床选择,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需要药物在体内有较长的作用时间,通过口服缓/控释制剂能够方便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通常缓/控释制剂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血液浓度的时间控制在8 h~24 h 。可以说一片药就是一个释药系统,服用时需整片吞服,不应将药片随意嚼碎或分割开服用,否则可能破坏释药结构的完整性而导致药物在体内短时全部释放,非但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产生不良反应。例如拜心同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美施康定则用于癌痛的治疗。芬必得为解热镇痛处方药。补达秀用于治疗和预防低血钾症。倍平则用于中度或重度疼痛。息宁片用于帕金森氏综合征。这些药都是经过现代制剂工艺技术生产的控释或缓释片。但由于临床医生不够了解这些药物的特点,随意给病人减剂量服半片,药物分割后,在体内会迅速释放,体内药物浓度骤升,有可能造成药物中毒,这样就达不到缓释、控释、长效的目的。

六、滥用抗生素

分析:临床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虽然应用抗生素治病能有效地治愈各类严重的细菌感染,但尚未肯定感染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未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而使用和预防用药的。滥用所造成的最后结果是耐药因子通过细菌之间的转化、转导、移位、接合等方式使耐药性增强,造成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其具体表现为药不对症,感冒用抗生素,临床普遍多见。大包围,一种病使用多种抗生素,根据临床经验而非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为依据用药。重复用药,同类抗生素同时使用。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庆大霉素。过多地用做预防,一般地用于术前较多。结果有些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又易造成耐药菌株的出现,而且易产生药物毒副作用,特别对老人和儿童影响较大。

六种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药能治病,也能致病”。药品本是一类特殊商品,在防病治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临床上不合理的使用,导致临床上由药物引起的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经过笔者对临床的观察分析,经常性发生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不分时间服药

硫糖铝、尿囊素铝、胃舒平、丙谷胺。

分析:由于疾病的种类、用药的目的、药物的性质和作用等有很大的差别,要想取得理想的药效,服药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由于各药的生物利用度、血液浓度、代谢和排泄速度不同,所以合理掌握用药时间,是成功治疗疾病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临床本应在餐前服用的药物,但实际很少在医嘱上见有交待。硫糖铝为抗酸药和胃黏膜保护药,须在三餐前1 h 和睡前服用。胃舒平为抗酸药,应在饭前0.5 h 或胃痛发作时嚼碎服用。丙谷胺为胃泌素受体拮抗剂,应在餐前15 min服用。尿囊素铝临床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但应餐前服用。

二、重复用药

在临床上经常看到对药物不甚了解而重复用药的现象。 例:氯化钾溶液+补达秀;硝苯地平+拜心同;复方胃友+胃康U 。

分析:补达秀为氯化钾控释片,作为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药物。药物的缓慢吸收能保持较稳定的血钾浓度,提高生物利用度,避免短时间内补钾所致血钾浓度过高而产生不良反应。而氯化钾溶液亦为电解质平衡调节药,作用是相同的,都是口服补钾药物。如果长期合用则很容易过量,会引起高血钾症。硝苯地平是属于二氢吡类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其作用快而强,但易造成血压的不稳定,而拜心同属硝苯地平控释片,其长效作用控制药物的峰谷波动,能保持稳态血液浓度,但两药长期合用剂量过大,可导致血压明显下降和出现外周水肿等严重不良反应。复方胃友其通用名是维U 颠茄铝镁片,属复方制剂。其组份含有维U ,氢氧化铝,三硅酸镁,颠茄流浸膏等。而胃康U 又名复方维U 颠茄铋铝片,属双层胃药。其成分亦含有维U ,氢氧化铝,颠茄流浸膏。临床上与复方胃友作用基本相似,不同的是胃康U 是双层片,其有比复方胃友更优秀的作用。其进入人体胃内,外层的强力制酸作用迅速崩解,内层的药物逐渐溶化而发挥其药理作用。所以这样的伍用显然是不合理的,是医生不了解药物组成所致,属重复用药,等于加大药物的服用剂量,二者合用毒副作用可能增强,严重可导致便秘,引起肠梗阻,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且经济上又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又如: 小儿咳糖+非那根糖浆+复方甘草合剂。

分析:咳嗽是儿科的常见病,常用一些止咳祛痰药。但这样的处方配伍是明显的不合理应用,盲目地用药。非那根糖浆主要用于感冒或过敏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多痰咳嗽。复方甘草合剂属祛痰性镇咳药,而小儿咳糖亦有祛痰、镇咳作用。常用于小儿感冒咳嗽,且成分中的甘草流浸膏相同。由此可见,这样的配伍应尽量避免,以免造成成分超量,增加不良反应。

三、儿童用药问题

不满2岁的小儿服用肠虫清,易蒙停,氟哌酸胶囊。

分析:由于小儿的器官较稚嫩,肝功能发育还不够健全,易损伤,对药物的分布、吸收和代谢与成人有显著的区别,易积蓄中毒。所以有些药物是小儿少用和禁用的。例如肠虫清为一个广谱驱虫药,但临床就规定2岁以下的小儿禁用。易蒙停为一止泻药,临床广泛应用,但就规定5岁以下儿童禁用。氟哌酸胶囊属第3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临床疗效较好,但对于婴幼儿及18岁以下的患者安全性尚未确定,有可能致幼龄动物关节病变和影响软骨生长。故规定不能用。

四、联合用药不当

吡嗪酰胺+利福平+异烟胼

分析:以上三药属抗结核药,临床疗效较好。但由于三药对肝脏均有损害,易致转氨酶或胆红素水平升高,可出现肝性脑病、肝毒性增加。如果临床确实需要联合应用的则在治疗前应检查肝功能并在疗程中密切观察。

五、药物剂型不合理应用

分析:现在由于制剂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许多药物制成各种剂型以供临床选择,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需要药物在体内有较长的作用时间,通过口服缓/控释制剂能够方便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通常缓/控释制剂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血液浓度的时间控制在8 h~24 h 。可以说一片药就是一个释药系统,服用时需整片吞服,不应将药片随意嚼碎或分割开服用,否则可能破坏释药结构的完整性而导致药物在体内短时全部释放,非但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产生不良反应。例如拜心同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美施康定则用于癌痛的治疗。芬必得为解热镇痛处方药。补达秀用于治疗和预防低血钾症。倍平则用于中度或重度疼痛。息宁片用于帕金森氏综合征。这些药都是经过现代制剂工艺技术生产的控释或缓释片。但由于临床医生不够了解这些药物的特点,随意给病人减剂量服半片,药物分割后,在体内会迅速释放,体内药物浓度骤升,有可能造成药物中毒,这样就达不到缓释、控释、长效的目的。

六、滥用抗生素

分析:临床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虽然应用抗生素治病能有效地治愈各类严重的细菌感染,但尚未肯定感染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未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而使用和预防用药的。滥用所造成的最后结果是耐药因子通过细菌之间的转化、转导、移位、接合等方式使耐药性增强,造成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其具体表现为药不对症,感冒用抗生素,临床普遍多见。大包围,一种病使用多种抗生素,根据临床经验而非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为依据用药。重复用药,同类抗生素同时使用。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庆大霉素。过多地用做预防,一般地用于术前较多。结果有些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又易造成耐药菌株的出现,而且易产生药物毒副作用,特别对老人和儿童影响较大。


相关内容

  • 医院不合理用药分析
  • 摘 要 目的 本论文对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处方药物进行分析,找出处方存在的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每月各1天的门诊处方共6450张,处方样本覆盖我院门诊各科室,对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217张,占处方总数比例为3.36%.内科处方共2863张,不合 ...

  • 我院1500张门诊中药处方分析
  • [摘要] 对我院两年来的1500张门诊中药处方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使医师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经济.合理.安全地对药品进行使用.用药重复以及用法简单是最为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 [关键词] 中药处方:1500张:不合理用药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 ...

  • 药物分析专业毕业设计
  • 安徽中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宣城市某县医院门诊处方点评分析姓名:张霞 学号:10331078 专业:药学 指导老师:方浩 职称:主管药师 实习单位:安徽省郎溪县人民医院 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 2011年6月 中文摘要 目的:提高处方质量,减少不合理处方,促进合理用药. 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 ...

  • 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作者:郭彦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0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合理处方原因, 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600张处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124张, 占处方总数的20.67%.结论 药 ...

  • 药师在医嘱审核中的实践体会_戴立
  • 解放军药学学报2014年10月20日第30卷第5期Pharm J Chin PLA ,Vol.30,No.5,Oct 20,2014·485· 药师在医嘱审核中的实践体会 戴 [摘 王佳坤,甘惠贞立,林淑瑜, 要]目的总结审方药师在审核医嘱实践过程中的体会,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 浅述合理用药的必要性
  • 浅述合理用药的必要性 摘 要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伴随而来的不合理用药现状越来越多,普遍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用药现象直接影响医疗安全和质量,甚至威胁到医疗行业的整体形象与可持续发展,因此促进合理用药是医疗机构保证医疗质量,提升临床药物治疗水平和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工作,是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 ...

  • 处方点评自查报告
  • 篇一:医院药房处方自查报告 八宝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八月份处方自查报告 为了贯彻<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以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处方,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 ...

  •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郭志彩(临沂市中医医院药剂科,1隘沂市276002) 中图分类号 R97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2t24(2007j02-0t55-02 摘要目的:对抗茵药物临床应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各临床科室2004年6月一2006年 ...

  • 在校大学生用药安全的认知度调查
  • ・3300・ 2013・06(上) CHINAHEALTHCARE&NUTRITION 中国保健营养 调查研究 诸城市林家村镇农民饮食卫生问题调查 王泽军 秦玉琴 诸城市林家村中心卫生院,山东 诸城 262200 [关键词] 农民:饮食卫生:问题:调查doi:10.3969/j.iss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