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4、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感悟田园生活的美妙意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

[教学准备]

1、投影2、范读磁带3、配乐磁带4、收集辛弃疾和有关“词”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出示插图、筝曲。

2、图中描写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3、这幅图就是根据辛弃疾写的一首词而创作的。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

板书题目:清平乐村居

引入诗,范读。

二、读准课文,理解词义。

1、听课文录音,注意几个字音。

2、布置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板书:读准

4、检查:

指名读,准音。

“乐”“媚”、“翁媪”、“笼”、“剥”、“莲蓬”

5、简介:词是诗的一种。

6、继续读,想想能够明白什么意思。

7、相机交流、理解:

(1)“锄豆”、“卧”、“茅檐”、“无赖”、“吴音”、“相媚好”等词的意思。

(2)词牌名与题目的文体知识,“村居”的意思。

8、质疑。

9、几杯酒下肚,老爷爷、老奶奶微微有点醉,心理高兴,他俩就闲聊起来。

想想,他们在聊些什么呢?

10、过渡:

通过朗读和自学就能把意思读懂(相继板书)。当然,不但要读懂,还要把这首词读好。(相机板书)

三、体悟意境,内化表达。

1、把这首词读好,你觉得怎么好就怎么读。

布置自渎。

2、创设朗读情境,自由朗读。

3、激情:老爷爷、老奶奶在茅檐下看看景色,聊聊天。感觉怎么样?

4、齐读课文。

5、展示画面。理清顺序。练习背诵。

6、指名试背。

7、读得这么好,大家是不是可以写写什么。人物,环境,感受皆可,有感而发就行。

8、交流文章。

9、总结:就让我们永远记住辛弃疾为我们描写的这首清新宁静的词吧!

齐读。

四、作业:

(1)找几首辛弃疾写的其它的词来读读,品味品味。

(2)也可以寻找其他词人写的词,读读背背,在班级里开展古诗词朗诵会。 板书:

读准

清平乐村居读懂

读好

韩爱国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4、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感悟田园生活的美妙意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

[教学准备]

1、投影2、范读磁带3、配乐磁带4、收集辛弃疾和有关“词”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出示插图、筝曲。

2、图中描写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3、这幅图就是根据辛弃疾写的一首词而创作的。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

板书题目:清平乐村居

引入诗,范读。

二、读准课文,理解词义。

1、听课文录音,注意几个字音。

2、布置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板书:读准

4、检查:

指名读,准音。

“乐”“媚”、“翁媪”、“笼”、“剥”、“莲蓬”

5、简介:词是诗的一种。

6、继续读,想想能够明白什么意思。

7、相机交流、理解:

(1)“锄豆”、“卧”、“茅檐”、“无赖”、“吴音”、“相媚好”等词的意思。

(2)词牌名与题目的文体知识,“村居”的意思。

8、质疑。

9、几杯酒下肚,老爷爷、老奶奶微微有点醉,心理高兴,他俩就闲聊起来。

想想,他们在聊些什么呢?

10、过渡:

通过朗读和自学就能把意思读懂(相继板书)。当然,不但要读懂,还要把这首词读好。(相机板书)

三、体悟意境,内化表达。

1、把这首词读好,你觉得怎么好就怎么读。

布置自渎。

2、创设朗读情境,自由朗读。

3、激情:老爷爷、老奶奶在茅檐下看看景色,聊聊天。感觉怎么样?

4、齐读课文。

5、展示画面。理清顺序。练习背诵。

6、指名试背。

7、读得这么好,大家是不是可以写写什么。人物,环境,感受皆可,有感而发就行。

8、交流文章。

9、总结:就让我们永远记住辛弃疾为我们描写的这首清新宁静的词吧!

齐读。

四、作业:

(1)找几首辛弃疾写的其它的词来读读,品味品味。

(2)也可以寻找其他词人写的词,读读背背,在班级里开展古诗词朗诵会。 板书:

读准

清平乐村居读懂

读好

韩爱国


相关内容

  • 清平乐村居教案[1]
  • 清平乐 · 村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尝试进行入情入境的品词.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词的意思,感悟不同词的意境. 教学课时 一课 ...

  • 我的清平乐.村居教案
  • 清平乐·村居 惠阳区淡水第二小学 吴姬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 文. 2.学生通过品味咀嚼"醉"."相媚好". "无赖"."卧剥"等 词语,深入理解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

  • 我的清平乐.村居教案(杨以军)
  • 清平乐 村居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 ) 江苏省灌云县伊山中心小学 杨以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生通过品味咀嚼"醉"."相媚好". "无赖"."卧剥"等词 ...

  •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古诗词三首教案
  •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 ...

  • 语文版语文八下24[诗词五首]教案2
  • <采薇><十五从军征><送别><清平乐·村居><朝天子·咏喇叭>教学设计 诗词五首 一.教学目标 (一)调动学生古诗朗读技巧方面的积累,恰当划分诗词曲的朗读停顿. (二)反复诵读,领会诗情,品味诗韵.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提升审美情趣. ( ...

  • 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
  •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海安县西场镇中心小学 丁雅静 [教材简解] <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 ...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 郭家坝镇明德小学五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执教者:胡成 课题: 古诗词三首 课时:2 课时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描述的是纯真.难忘的童年岁月.教材安排了有关童年的古今诗词,也有名人名家 对儿时情怀的追忆,讲述的都是亲身所为,亲眼所见,而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安排都是针对童年话 题的说说写写.<古诗 ...

  •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
  • 教材分析: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作业4中带点词语的意思.并初步体会诗中对仗句的特点. 4.通过诵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教学 ...

  •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牧童.冬阳童年骆驼祖父的园子表格教案
  •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就是就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这一组教 材共选编5篇课文,其中三篇精读课文<古诗词三首> <冬阳•童 年•骆驼队> <童年的发现> ,两篇略读课文<祖父的园子> <儿 童诗两首><古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