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摘要:介绍了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褐斑病;发生特点;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现对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进行描述,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对该病大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1发生特点

玉米褐斑病的病原菌为玉蜀黍节壶菌(Phrsodermama-ydis Miyabe),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该病原菌是玉米上的一种专一性寄生菌,主要寄生在玉米薄壁细胞内,其休眠孢子囊壁较厚,近圆形至卵圆形或球形,黄褐色,略扁平,有囊盖[1]。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上,其次是在叶鞘及茎秆上。病斑首先发生在顶部叶片的尖端,病斑初为浅黄色,逐渐变为褐色、红褐色或深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1 mm,在叶鞘和茎秆上的病斑较大,直径可达3 mm。发病严重时,小病斑常相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组织破裂,叶细胞组织呈环死状,散发出黄褐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休眠胞子。病害发生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死。玉米褐斑病病原菌主要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翌年病原菌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的孢子,并形成侵染丝,侵染玉米,导致玉米发病。

2流行原因

一是玉米品种多、乱、杂,感病品种多。宝鸡市市场上销售的玉米品种中包括了未通过审定的品种和虽然通过审定但种植范围不包括宝鸡市春播的品种,玉米种子市场形成了多、乱、杂的现象。生产上种植了比较多的感病品种,给该病的流行提供了有利的寄主条件。二是连年重茬连作,秸秆还田,田间病菌逐年增加

[2]。由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导致玉米连年重茬连作;同时,玉米秸秆还田面积越来越大,导致病原菌在田间逐年积累。而且用秸秆沤肥后未经高温充分腐熟,施入田间后,也造成田间病源菌的增加,给该病的流行提供了必要的菌原条件。三是田间脱肥,玉米生长不良,抗病性降低。一般不施基肥或施用量较小,同时玉米苗期追肥量过小或过晚,导致玉米5~8片叶时,土壤肥力不足,田间出现脱肥现象,营养不良,叶片发黄,抗病性降低,是引起玉米褐斑病大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四是气候条件。在玉米的生长季节(6—9月),即玉米出苗后,降水频繁并出现高温、高湿、寡照天气,长时间降雨,田间大面积积水,易诱发此病[3]。

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摘要:介绍了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褐斑病;发生特点;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现对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进行描述,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对该病大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1发生特点

玉米褐斑病的病原菌为玉蜀黍节壶菌(Phrsodermama-ydis Miyabe),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该病原菌是玉米上的一种专一性寄生菌,主要寄生在玉米薄壁细胞内,其休眠孢子囊壁较厚,近圆形至卵圆形或球形,黄褐色,略扁平,有囊盖[1]。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上,其次是在叶鞘及茎秆上。病斑首先发生在顶部叶片的尖端,病斑初为浅黄色,逐渐变为褐色、红褐色或深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1 mm,在叶鞘和茎秆上的病斑较大,直径可达3 mm。发病严重时,小病斑常相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组织破裂,叶细胞组织呈环死状,散发出黄褐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休眠胞子。病害发生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死。玉米褐斑病病原菌主要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翌年病原菌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的孢子,并形成侵染丝,侵染玉米,导致玉米发病。

2流行原因

一是玉米品种多、乱、杂,感病品种多。宝鸡市市场上销售的玉米品种中包括了未通过审定的品种和虽然通过审定但种植范围不包括宝鸡市春播的品种,玉米种子市场形成了多、乱、杂的现象。生产上种植了比较多的感病品种,给该病的流行提供了有利的寄主条件。二是连年重茬连作,秸秆还田,田间病菌逐年增加

[2]。由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导致玉米连年重茬连作;同时,玉米秸秆还田面积越来越大,导致病原菌在田间逐年积累。而且用秸秆沤肥后未经高温充分腐熟,施入田间后,也造成田间病源菌的增加,给该病的流行提供了必要的菌原条件。三是田间脱肥,玉米生长不良,抗病性降低。一般不施基肥或施用量较小,同时玉米苗期追肥量过小或过晚,导致玉米5~8片叶时,土壤肥力不足,田间出现脱肥现象,营养不良,叶片发黄,抗病性降低,是引起玉米褐斑病大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四是气候条件。在玉米的生长季节(6—9月),即玉米出苗后,降水频繁并出现高温、高湿、寡照天气,长时间降雨,田间大面积积水,易诱发此病[3]。


相关内容

  • 玉米常见病害及防治
  • <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综述 (病害部分) 题目:玉米常见病害及防治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任课老师 二0一二年十一月十八日 玉米常见病害及防治 [摘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是由于爱病害的影响,导致严重减产,有时甚至绝收,防治玉米病害已成为我国玉米生产的重大问题. [关 ...

  • 植物医生杂志社联系方式 编辑部投稿邮箱
  • 植物医生杂志社联系方式 编辑部投稿邮箱 植物医生论文来稿要求内容健康.立题新颖.论述清晰.格式规范.资料可靠.具有较强说服力和指导性,引用资料要给出参考文献.文稿一般不超过5000字.农业类林业类论文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刊名: 植物医生 Plant Doctor 主办: 西南大 ...

  • 玉米病虫害的发生
  • 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2009年制种面积为334万亩,制种产量为11.2亿公斤,有效库存为4.5亿公斤:2010年可供种量为15.7亿公斤,预计种植面积 为4.55亿亩,需种量为10.5亿公斤,余种量为5.2亿公斤.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四川.甘肃.新疆等地 都受气候影 ...

  • 雨季防治玉米褐斑病
  • 雨季防治玉米褐斑病 当前已经进入雨季,夏玉米上的一些常发病害如褐斑病开始显露迹象. 1.症状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有时在果穗外苞叶和雄花上出现黄色长圆形到圆形的很小斑点.首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出现横带状症状.最初为黄褐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椭圆形到线形或梭形 ...

  • 第三章 科学施肥
  • 第三章 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中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测土配方施肥的概念 测土配方施肥是指通过测试土壤,及时掌握土壤肥力状况,并根据不同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需肥规律,研制配方,实行有机肥与化肥,氮肥与磷钾肥.微量元素肥料适量配比,平衡施用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简单地说是指"测.配.产.供.施&q ...

  • 一村一学生园艺专业毕业论文
  • 江 西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毕 业 论 文(设计) 题 目: 玉米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指导教师: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玉米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摘要] 通过对当前玉米生产中空秆.缺粒与秃尖.倒伏等生理病害发生的症状.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防治对策进行探讨,以达到玉米高产优质的 ...

  • 玉米种植的常见病虫害防治分析
  • [摘 要] 玉米属于禾本科玉米属植物,我国在玉米的种植与栽培方面已经有450年以上的历史,国内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了3亿亩以上,以小麦.水稻等同属于国内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除了基础的使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外,还具有很高的工业价值和药用价值,占据了我国农业收益中很大的比重.但近年来,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病虫灾害时 ...

  • 玉米褐斑病防治要点
  • 玉米褐病 防斑要治 点 高玉 米 斑病主褐要生在玉发米生 长后期,主中危害要玉 叶米,片 主且 在玉米 要 -81 O片叶 易发病时 , 1片2叶 以后 一 病鹏靠气菌传流到玉播植株米 ,上遇到适合条 萌件发生 产 大量 的动游孢 , 子游孢动子在叶片表 面上滴水中 游动, 并 成 般形 再 发不 ...

  • 玉米大斑病的防控措施
  • [摘  要]玉米在我国粮食种类中拥有很高的地位,主要是因为玉米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已成为制约我国玉米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本项研究进行了玉米大斑病发生情况的调查,获得相应的数据.本研究进行了玉米大斑病化学防治及玉米栽培模式与大斑病发生关系的相关试验.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