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应用

  【摘要】公允价值已成为近年来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并且越来越成为当今会计计量属性的一种趋势。本文通过讲述公允价值的含义,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应用历史和应用的意义引出了其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应用;问题;对策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   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公允价值是自愿的双方在非清算的交易中进行资(或负债)的买卖(或清偿)的价格。而目前IASB的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交易情况的有意愿的各方交换资产、清偿债务和被授予的权益工具可以被交换的金额。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是:“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这个定义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虽然,会计界对公允价值表述并不完全一致,对公允价值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都强调了“公平价格”和“双方自愿”的原则,都体现了公允价值的本质属性--公允性,即公允价值是熟悉情况的双方在自愿的公平交易中形成的价值,这一价值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二、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历史   下面就主要介绍公允价值在我国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98年的首次运用阶段   1998年,《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首次引入“公允价值”且将其作为确认非现金资产的计量基础,随后在颁布的《投资》和99年颁布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也采用了公允价值并定义了公允价值。   这一阶段在某些特殊交易的资产计量中超越惯常的历史成本计量而开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促进我国会计准则更好地市场经济环境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一新理念的运用及后果大大违背了制定的初衷,出现了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从而导致了由会计信息的失真引发的信任危机和证券市场的混乱。   (二)2001年会计准则修订与公允价值全面回避阶段   这一阶段为了防止对公允价值的滥用和人为操纵利润的进一步恶化,在某些交易或资产的期末计量上谨慎地运用了公允价值: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存货和租赁等准则,另外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扩大资产减值的计提范围。而计提减值所依据的现行成本、重置成本、销售净价、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或现值等实际上都是公允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同时,在此期间,财政部规定:“衍生金融工具在初始确认和期末时,均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这些都说明,为了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我国一直在试图逐步扩大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   (三)2006年,公允价值的再次引入和全面推广阶段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新准则会计体系,包括一项起基本财务概念框架作用的《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基本准则中明确规定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公允价值,从而确定了公允价值的重要地位,在基本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有三次亮相。   第一次亮相在第9章第42条第1款,即在定义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时;第二次则是在第42条第5款给出的公允价值定义;第三次是在第9章第43条,明确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而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这三次亮相足以显现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我国已发布的38个具体会计准则中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有30个,在这30个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具体准则中有20个程度不同的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占到了52.6%,涉及范围是很大的,但与以前相比,这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应用范围时,没有完全照搬国际会计准则,而且更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并做了审慎性的改进。   三、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应用的意义   (一)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是国际会计趋同化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也成为我国会计发展的趋势和目标。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上要求我国必须建立一个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账目清楚的会计记录,该会计记录应当由独立的机构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审计。这成为推动我国推动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外部原因。   (二)公允价值的应用是适应资本市场发展特别是能满足我国金融市场未来发展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包括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和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金融工具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注入了无限活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就会使很多与金融工具有关的资产和负债不能很好地在财务报告中得到正确反映,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比性。   (三)新会计准则中采用公允价值满足了决策有用观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我国原会计准则将会计目标定位于“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的额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而新会计准则则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要求提供的信息不仅是真实、可靠的,更重要是有用相关的信息。新会计准则中的这种目标确立和理念的升华必然要求与之相应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以使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并且对决策更加有用。公允价值更能准确地计量企业的资产、负债等要素的现时价值,反映企业更真实的现金流量、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从而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及其财务风险。根据这些信息,企业管理层、政府部门、企业的投资者才能做出更合理的决策,因而以公允价值反映的会计信息将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四、当前普遍认为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准则体系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环境并不完善,交易价格可能难以达到公允,有可能成为利润操纵的手段   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环境,特别是资本市场环境还不成熟,因而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较差的可操作性,这容易导致管理当局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使管理当局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   (二)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相对于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和可验证性的以实际交易为基础的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虽然在财务报表中能提供更为相关的信息,但因我国的市场环境尚不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尚不健全,诚信体系尚未建立,使得真正的市场价格难以形成和获取,存在很大的人为因素,难以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质量要求。   (三)公允价值在具体操作运用上存在难题   当前主要存在两大难题:一是有许多会计要素如资产和负债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参考的价格,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都是不确定的,在计量的操作上面临着很大困难;二是对公允价值进行判断的主要形式――现值技术的运用,因不同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管理当局之间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不可能完全统一,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也导致具体的技术操作上难度较大。   (四)信息成本较高   运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在每个会计期末分析各种因素,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做出认定,这个过程将会增大企业的信息成本。与历史成本相比,取得公允价值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增加了报表的准备成本,当取得成本超过效益时,若仍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则有违会计的成本效益原则。   五、对于解决以上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市场经济建设,不断优化市场环境   活跃市场的存在则是以发达完善的市场经济为基础,加强市场经济建设,培育一个公开、活跃、发育成熟的市场环境,是使企业降低成本与工作量,获得可靠公允价值的重要条件,是解决应用公允价值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根本性措施。同时这也是有效协调公允价值可靠性和相关性的措施。   (二)合理运用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兼顾成本效益原则   公允价值需要采用可靠性程度有差别的三级估计:在活跃市场上,具有完全相同的资产和负债在进行持续的大宗交易,则采用这种完全相同的资产转移售价或负债清偿价,属于一级估计,它是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在活跃的市场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资产或负债,但有相似的资产在出售或相似的负债在转移或清偿,也可以采用它们的出售价或清偿价作为公允价值的估计价值,这属于二级估计;如果活跃市场上无相同或相似的资产在出售或负债在清偿,只能用某些估值方法如参考某些模型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它属于三级估计,估计的可靠性可能较低。在现实中应尽可能的运用前两级估计以在保证公允价值相关性的同时提高其可靠性,对于只能采用第三级估计的情况,必须建立一套统一的估值标准以减少估值过程中的随意性。   在合理运用公允价值估值技术之后,需要对估值的成本效益进行系统的评估,一旦发现所采用的方法所带来的效益大于其成本则应该寻求更有效的估值技术。   (三)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的监管   作为新兴的金融市场,随着金融创新的加快,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逐步兴起。公允价值是它的主要计量手段,应加强监管力度,保证公允价值确定的合理性,避免其成为企业随意操纵业绩的工具。   只有这样,公允价值才能在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准则体系中得到更好的应用,达到会计理论和实务界的双赢。

  【摘要】公允价值已成为近年来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并且越来越成为当今会计计量属性的一种趋势。本文通过讲述公允价值的含义,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应用历史和应用的意义引出了其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应用;问题;对策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   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公允价值是自愿的双方在非清算的交易中进行资(或负债)的买卖(或清偿)的价格。而目前IASB的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交易情况的有意愿的各方交换资产、清偿债务和被授予的权益工具可以被交换的金额。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是:“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这个定义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虽然,会计界对公允价值表述并不完全一致,对公允价值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都强调了“公平价格”和“双方自愿”的原则,都体现了公允价值的本质属性--公允性,即公允价值是熟悉情况的双方在自愿的公平交易中形成的价值,这一价值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二、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历史   下面就主要介绍公允价值在我国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98年的首次运用阶段   1998年,《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首次引入“公允价值”且将其作为确认非现金资产的计量基础,随后在颁布的《投资》和99年颁布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也采用了公允价值并定义了公允价值。   这一阶段在某些特殊交易的资产计量中超越惯常的历史成本计量而开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促进我国会计准则更好地市场经济环境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一新理念的运用及后果大大违背了制定的初衷,出现了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从而导致了由会计信息的失真引发的信任危机和证券市场的混乱。   (二)2001年会计准则修订与公允价值全面回避阶段   这一阶段为了防止对公允价值的滥用和人为操纵利润的进一步恶化,在某些交易或资产的期末计量上谨慎地运用了公允价值: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存货和租赁等准则,另外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扩大资产减值的计提范围。而计提减值所依据的现行成本、重置成本、销售净价、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或现值等实际上都是公允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同时,在此期间,财政部规定:“衍生金融工具在初始确认和期末时,均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这些都说明,为了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我国一直在试图逐步扩大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   (三)2006年,公允价值的再次引入和全面推广阶段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新准则会计体系,包括一项起基本财务概念框架作用的《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基本准则中明确规定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公允价值,从而确定了公允价值的重要地位,在基本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有三次亮相。   第一次亮相在第9章第42条第1款,即在定义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时;第二次则是在第42条第5款给出的公允价值定义;第三次是在第9章第43条,明确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而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这三次亮相足以显现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我国已发布的38个具体会计准则中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有30个,在这30个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具体准则中有20个程度不同的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占到了52.6%,涉及范围是很大的,但与以前相比,这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应用范围时,没有完全照搬国际会计准则,而且更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并做了审慎性的改进。   三、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应用的意义   (一)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是国际会计趋同化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也成为我国会计发展的趋势和目标。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上要求我国必须建立一个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账目清楚的会计记录,该会计记录应当由独立的机构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审计。这成为推动我国推动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外部原因。   (二)公允价值的应用是适应资本市场发展特别是能满足我国金融市场未来发展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包括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和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金融工具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注入了无限活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就会使很多与金融工具有关的资产和负债不能很好地在财务报告中得到正确反映,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比性。   (三)新会计准则中采用公允价值满足了决策有用观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我国原会计准则将会计目标定位于“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的额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而新会计准则则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要求提供的信息不仅是真实、可靠的,更重要是有用相关的信息。新会计准则中的这种目标确立和理念的升华必然要求与之相应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以使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并且对决策更加有用。公允价值更能准确地计量企业的资产、负债等要素的现时价值,反映企业更真实的现金流量、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从而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及其财务风险。根据这些信息,企业管理层、政府部门、企业的投资者才能做出更合理的决策,因而以公允价值反映的会计信息将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四、当前普遍认为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准则体系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环境并不完善,交易价格可能难以达到公允,有可能成为利润操纵的手段   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环境,特别是资本市场环境还不成熟,因而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较差的可操作性,这容易导致管理当局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使管理当局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   (二)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相对于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和可验证性的以实际交易为基础的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虽然在财务报表中能提供更为相关的信息,但因我国的市场环境尚不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尚不健全,诚信体系尚未建立,使得真正的市场价格难以形成和获取,存在很大的人为因素,难以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质量要求。   (三)公允价值在具体操作运用上存在难题   当前主要存在两大难题:一是有许多会计要素如资产和负债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参考的价格,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都是不确定的,在计量的操作上面临着很大困难;二是对公允价值进行判断的主要形式――现值技术的运用,因不同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管理当局之间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不可能完全统一,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也导致具体的技术操作上难度较大。   (四)信息成本较高   运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在每个会计期末分析各种因素,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做出认定,这个过程将会增大企业的信息成本。与历史成本相比,取得公允价值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增加了报表的准备成本,当取得成本超过效益时,若仍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则有违会计的成本效益原则。   五、对于解决以上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市场经济建设,不断优化市场环境   活跃市场的存在则是以发达完善的市场经济为基础,加强市场经济建设,培育一个公开、活跃、发育成熟的市场环境,是使企业降低成本与工作量,获得可靠公允价值的重要条件,是解决应用公允价值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根本性措施。同时这也是有效协调公允价值可靠性和相关性的措施。   (二)合理运用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兼顾成本效益原则   公允价值需要采用可靠性程度有差别的三级估计:在活跃市场上,具有完全相同的资产和负债在进行持续的大宗交易,则采用这种完全相同的资产转移售价或负债清偿价,属于一级估计,它是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在活跃的市场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资产或负债,但有相似的资产在出售或相似的负债在转移或清偿,也可以采用它们的出售价或清偿价作为公允价值的估计价值,这属于二级估计;如果活跃市场上无相同或相似的资产在出售或负债在清偿,只能用某些估值方法如参考某些模型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它属于三级估计,估计的可靠性可能较低。在现实中应尽可能的运用前两级估计以在保证公允价值相关性的同时提高其可靠性,对于只能采用第三级估计的情况,必须建立一套统一的估值标准以减少估值过程中的随意性。   在合理运用公允价值估值技术之后,需要对估值的成本效益进行系统的评估,一旦发现所采用的方法所带来的效益大于其成本则应该寻求更有效的估值技术。   (三)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的监管   作为新兴的金融市场,随着金融创新的加快,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逐步兴起。公允价值是它的主要计量手段,应加强监管力度,保证公允价值确定的合理性,避免其成为企业随意操纵业绩的工具。   只有这样,公允价值才能在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准则体系中得到更好的应用,达到会计理论和实务界的双赢。


相关内容

  • 论文--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及对策
  •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及对策 院 (部): 商学院 专 业:会计学 班 级: 会本0832 姓 名: 刘文文 学 号: 2008093121 指导教师: 朱瑞雪 完成日期:年月日 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目 录 摘 要 ······························ ...

  • 会计论文公允价值资料
  • 摘要:本文针对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近几年的运用,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定义与其他几种计量属性的关系,着重 对此准则中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的运用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公允价值的基本理论及其确认和计量属性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应用 中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就运用公允价值的意义.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 ...

  • 云南财经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 云 南 财 经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学 生 毕 业 论 文 类别: 夜大 级专业 学生姓名 胡颖 指导教师 范珂 论文完成日期: 2013 年 3 月 1 日 目 录 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I 目录------------------------ ...

  • 公允价值对企业影响的思考 赵扬
  • 公允价值对企业影响的思考 摘要 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发展的大势所趋,我国2006年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从2007年1月1日起上市公司范围内,率先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企业应该怎样有效的应用公允价值成为首要难题.新准则从2007年首次执行到现在为止,一方面展现了其相 ...

  •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运用的利弊分析
  • 2008年第6期黑龙江对外经贸 No.6.2008总第168期 HLIForeignEconomicRelations&Trade SerialNo.168 [经贸财会]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运用的利弊分析 刘 威 (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作为新会计准则中的一大亮点,公允 ...

  • 修订!公允价值计量
  • 日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解决我国企业公允价值计量中的实务问题,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财政部草拟了<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要求于20 ...

  • 浅谈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
  • [摘要]公允价值的改革是新会计准则实施中的一大特色.本文将对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改革的利弊进行浅要分析,并对其不利影响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求越来越大,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应运而生.新会计准则体系面向投资者和公众,根据决 ...

  • 会计公允价值文献综述
  • 文 献 综 述 姓名石乐 学号[1**********]3 专业班级统本会计1105 - 1 - 公允价值(应用/研究)综述 作者姓名: 石乐专业班级: 统本会计1105 学号:[1**********]3 1.引言 中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 ...

  • 公允价值及其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 一.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分析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绝大部分是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了公允价值或现值计量,许多准则都对公允价值和现值的计量及披露做了规范.在<基本准则>中,公允价值与其他四种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并列,由此可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