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与大学生人文素养

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01

姓名:徐云峰

学号:[1**********]6

联系:[1**********]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摘要:科学与人文是不能分割的,二者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孪生姐妹。科技进步促进人文精神更健康、更丰富,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发展过程理性化。人文精神是求善的,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人文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和环境,同时也是约束科技团体、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科技进步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的便利,人类可以做更多自己本身能力之外的事情,但我们都清楚,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而人文精神知道我们更加理性正确的使用科技这股无限的力量。

关键词:科学,人文精神,教育

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科学之本。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蒸汽时代、电力时代和信息时代,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世界面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极大地推动社会的前进。然而两次世界大战,以及连年不断的战争,导致数亿人的伤亡。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生态失衡,黄赌毒泛滥,说明科学技术若脱离人文精神,将失去正确的方向。因此,人文是科学之本。爱因斯坦曾深刻指出:“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的范围之外”。“世界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正是人文科学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掌握先进科技危害人类的危险程度也日益增加,因而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凸现其不可忽缺的作用。

人文精神、人文教育起源于14--17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当时是针对中世纪黑暗时代残酷压抑人性的神本主义。一些先进的资产阶级学者重新反思人、神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呼吁人们重温希腊时期的人文文化,从中世纪神权桎梏下解放出来。把人们的注意力从来世转到现世,从以神为中心转到以人为中心,恢复人应有的独立理性作用,对人的价值、尊严、智慧和力量有了新的认识。在文艺复兴运动影响下,推动了18世纪法国启蒙思潮,从哲学、文学等领域提炼

出“个人理性”的重要范畴,主张人们用理性去重新审视一切,有力地促进了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社会科学方面,产生了许多新的学科,如洛克和孟德斯鸠等人的政治学与法学(1748年),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1776年),赫尔姆霍茨的心理学(1839年),孔德的社会学(1839年),以及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1867年)。文艺复兴运动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从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到爱因斯坦的物理学革命,以及18世纪工业革命的辉煌成果。文艺复兴运动,恢复了人应有的独立理性作用,强调人的价值、人的理想、人的力量,猛烈冲击了中世纪神权统治,缔造了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正因为科学与人文的联手,最终战胜了神本主义。人文为科学的发展打碎了宗教的枷锁,科学为人文的复兴扫荡了神本的阴影。

但是随着18世纪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就,人类在改造世界上的能力日益增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们人类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膨胀,认为科学技术可以创照一切,于是产生了“唯理性主义”、“科技无所不能”、“人类无所不能”的思潮。他们认为唯有自然科学、科学技术才是最有用、最真实的,因而一度忽视极为重要的了人文精神。曾经指导人类几个世纪的人文精神遭到了冷落。由于二十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工业社会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人类开始尝到了没有人文精神带来的苦果,我们也终于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们醒悟到现代科学技术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可以改造大自然,也可以破坏大自然。人类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科学技术也不是可以做到一切,祝福强大的力量需要人文精神来约束。

在当今社会里,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因为人类社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深刻的危机,也日益凸现。如霸权问题、战争问题、恐怖活动问题、色情暴力问题以及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生态失衡、黄赌毒泛滥问题,无不与人文精神衰落有关。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但掌握先进科技危害人类的危险程度也日益增加。因此,必须高度关注加强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处理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这一观点逐渐成为21世纪的主流观点。《科学人文及其融合》一书中,作者认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必须切实立足于文化与教育领域。从文化上看,我们有必要从我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来理解科学与人文这对矛盾。

科学与人文矛盾冲突的产生不仅仅是由于科学与人文的横向分离,更为根本的原因是科学和人文同传统文化母体的纵向割裂,使科学与人文失去了一个纵深的历史视野、一个共同的文化根基。从教育上看,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不仅仅是一个课程编排的问题,而应当在深入理解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基础上,从战略上树立宏观教育理念,从战术上深化微观教学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而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人性自由与创造潜能的实现。

因此,必须高度关注加强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处理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

科学教育包括自然科学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自然科学教育主要指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社会科学教育主要指传授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能力。我们通常讲的科学教育主要指自然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主要指传授人文科学知识,关于如何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学者把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放在一起,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社会科学主要指研究和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而人文科学主要指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即求善和做人的科学。科学与人文是互相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的总结;人文是一种理想追求,价值观点,是做人的基础。科学,是人文发挥作用的工具,只有在人文的正确指导下科学才能更好地发展。

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越要加强人文教育。教育不能只关注学生“如何而生”,更要关注学生“为何而生”,要教育学生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学会关心,学会负责,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奉献精神。爱因斯坦曾深刻而尖锐地指出,科学有两个功能,一是“作用于心灵”,一是“改变人类生活的工具”。他认为“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人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现在的高等教育过分地突出了“科学知识”的地位,高等学校每每因为被奉

为“科学殿堂”而迷离了发展方向。重分析轻综合、重实科轻人文、重归纳轻演绎等倾向在高等教育中司空见惯。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度受到苏联的影响,热衷于构建与经济建设相对接的“专科化”办学模式,这又在有意无意间进一步强化了科学至上的文化。但是,高等教育是学生走向社会发挥聪明才智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基础怎么打,需要认真研究。

所以在努力我们的大学在提升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同时,应该同时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校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政府、社会、高校积极参与,联手培育、提升大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水平。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在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同时加强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使自己更加的能给自己,更能给我们的国家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

参考文献:郭昊龙 《科学人文及其融合》

科学精神与大学生人文素养

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01

姓名:徐云峰

学号:[1**********]6

联系:[1**********]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摘要:科学与人文是不能分割的,二者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孪生姐妹。科技进步促进人文精神更健康、更丰富,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发展过程理性化。人文精神是求善的,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人文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和环境,同时也是约束科技团体、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科技进步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的便利,人类可以做更多自己本身能力之外的事情,但我们都清楚,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而人文精神知道我们更加理性正确的使用科技这股无限的力量。

关键词:科学,人文精神,教育

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科学之本。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蒸汽时代、电力时代和信息时代,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世界面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极大地推动社会的前进。然而两次世界大战,以及连年不断的战争,导致数亿人的伤亡。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生态失衡,黄赌毒泛滥,说明科学技术若脱离人文精神,将失去正确的方向。因此,人文是科学之本。爱因斯坦曾深刻指出:“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的范围之外”。“世界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正是人文科学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掌握先进科技危害人类的危险程度也日益增加,因而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凸现其不可忽缺的作用。

人文精神、人文教育起源于14--17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当时是针对中世纪黑暗时代残酷压抑人性的神本主义。一些先进的资产阶级学者重新反思人、神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呼吁人们重温希腊时期的人文文化,从中世纪神权桎梏下解放出来。把人们的注意力从来世转到现世,从以神为中心转到以人为中心,恢复人应有的独立理性作用,对人的价值、尊严、智慧和力量有了新的认识。在文艺复兴运动影响下,推动了18世纪法国启蒙思潮,从哲学、文学等领域提炼

出“个人理性”的重要范畴,主张人们用理性去重新审视一切,有力地促进了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社会科学方面,产生了许多新的学科,如洛克和孟德斯鸠等人的政治学与法学(1748年),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1776年),赫尔姆霍茨的心理学(1839年),孔德的社会学(1839年),以及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1867年)。文艺复兴运动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从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到爱因斯坦的物理学革命,以及18世纪工业革命的辉煌成果。文艺复兴运动,恢复了人应有的独立理性作用,强调人的价值、人的理想、人的力量,猛烈冲击了中世纪神权统治,缔造了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正因为科学与人文的联手,最终战胜了神本主义。人文为科学的发展打碎了宗教的枷锁,科学为人文的复兴扫荡了神本的阴影。

但是随着18世纪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就,人类在改造世界上的能力日益增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们人类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膨胀,认为科学技术可以创照一切,于是产生了“唯理性主义”、“科技无所不能”、“人类无所不能”的思潮。他们认为唯有自然科学、科学技术才是最有用、最真实的,因而一度忽视极为重要的了人文精神。曾经指导人类几个世纪的人文精神遭到了冷落。由于二十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工业社会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人类开始尝到了没有人文精神带来的苦果,我们也终于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们醒悟到现代科学技术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可以改造大自然,也可以破坏大自然。人类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科学技术也不是可以做到一切,祝福强大的力量需要人文精神来约束。

在当今社会里,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因为人类社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深刻的危机,也日益凸现。如霸权问题、战争问题、恐怖活动问题、色情暴力问题以及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生态失衡、黄赌毒泛滥问题,无不与人文精神衰落有关。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但掌握先进科技危害人类的危险程度也日益增加。因此,必须高度关注加强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处理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这一观点逐渐成为21世纪的主流观点。《科学人文及其融合》一书中,作者认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必须切实立足于文化与教育领域。从文化上看,我们有必要从我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来理解科学与人文这对矛盾。

科学与人文矛盾冲突的产生不仅仅是由于科学与人文的横向分离,更为根本的原因是科学和人文同传统文化母体的纵向割裂,使科学与人文失去了一个纵深的历史视野、一个共同的文化根基。从教育上看,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不仅仅是一个课程编排的问题,而应当在深入理解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基础上,从战略上树立宏观教育理念,从战术上深化微观教学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而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人性自由与创造潜能的实现。

因此,必须高度关注加强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处理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

科学教育包括自然科学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自然科学教育主要指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社会科学教育主要指传授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能力。我们通常讲的科学教育主要指自然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主要指传授人文科学知识,关于如何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学者把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放在一起,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社会科学主要指研究和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而人文科学主要指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即求善和做人的科学。科学与人文是互相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的总结;人文是一种理想追求,价值观点,是做人的基础。科学,是人文发挥作用的工具,只有在人文的正确指导下科学才能更好地发展。

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越要加强人文教育。教育不能只关注学生“如何而生”,更要关注学生“为何而生”,要教育学生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学会关心,学会负责,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奉献精神。爱因斯坦曾深刻而尖锐地指出,科学有两个功能,一是“作用于心灵”,一是“改变人类生活的工具”。他认为“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人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现在的高等教育过分地突出了“科学知识”的地位,高等学校每每因为被奉

为“科学殿堂”而迷离了发展方向。重分析轻综合、重实科轻人文、重归纳轻演绎等倾向在高等教育中司空见惯。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度受到苏联的影响,热衷于构建与经济建设相对接的“专科化”办学模式,这又在有意无意间进一步强化了科学至上的文化。但是,高等教育是学生走向社会发挥聪明才智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基础怎么打,需要认真研究。

所以在努力我们的大学在提升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同时,应该同时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校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政府、社会、高校积极参与,联手培育、提升大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水平。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在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同时加强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使自己更加的能给自己,更能给我们的国家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

参考文献:郭昊龙 《科学人文及其融合》


相关内容

  • 科学与人文文化素质讲座
  •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文化素质讲座报告 机电工程学院 孟庆超 1090810106 科学与人文有不同的内涵,但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科学是探索事物的规律,是求真:人文是把握科学的方向,是"求善",如何做人.科学不能解决方向问题,价值观问题:人文不能直接解决科技问题.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便 ...

  • 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
  • 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 作者:肖勇 系别:生化系 班级 2010级化教班 学号:20101589 摘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l9世纪以前是融合在一起的,但是自然科学兴起之后逐渐造成了科学与人文的分裂,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两种文化的分裂是暂时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两者相融合的途径,但需要人的观 ...

  • 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着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4卷第1期2002年3月 Journalof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 (SocialScienceEdition)Vol.4 No.1March 2002 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着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彭纪南 (华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 ...

  • 对科学人文精神的看法
  • 对科学人文精神的看法 人们在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时普遍存在认识误区,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离,科学与道德的分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被认为是完全不同的."科学价值中立"."为科学而科学"等观点又为这种分离提供解释和理论支 ...

  •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关系
  •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 学院名称: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名称: 思想政治教育 年级班级: 2011级 姓 名: 谢丽丹 学 号: 1118180912 2011年12月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 摘要:"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这两个概念,在目前的学术乃至大 ...

  •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探讨
  • 讨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观念的融合或冲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对人的教育价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等方面讨论.本文主要结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对人的教育作用,讨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不同时期的地位,以及当前应如何处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一 ...

  • 人文医学精神与医师职业责任
  • 第22卷第2期 2009年4月 中国医学伦理学 ChineseMedicalEthics Vol.22No.2Apr.2009 ・专家论坛・ 人文医学精神与医师职业责任 殷大奎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北京 100044;,北京) [摘要],,所以它是医学的灵魂.从医学模式.医学实践.医疗市场.高新 ...

  • 人文精神与医学发展
  • 重建人文精神,促进医学健康发展 摘要: 历史上医学是最具人文精神传统的一门科学,然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享受医学技术提供服务的同时,却对医学的非人性化趋势提出越来越多的批评.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换,医学需要人文关怀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两者既不可或缺也不能相 ...

  •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人文素养
  •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二学位)论文 题目:初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姓名 :李晓越 学号 :[1**********] 年级 :08级 专业 :地理科学 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 指导教师 :金色 提交日期:2011年10月8日 初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作者:李晓越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