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取士不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_孙凯

2016年第01期No.01,2016历史教学HistoryTeaching总第734期SumNo.734

八股取士不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南京市金陵中学,江苏南京210000)

[关键词]八股文,科举考试,朱元璋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1-0065-0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第一目叙述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如下:第一,改革行政机构;第二,设置特务机构锦衣卫;第三,八股取士。学界对前两个措施多无异议,但是八股取士是否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就值得商榷了。

教材中讲八股取士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原因之一是这一时期科举考试的文体格式已经固化,“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原因之二是明太祖时期科举考试的范围与内容十分偏狭,“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教材由此得出:明太祖通过八股取士,禁锢考生思想,“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上述观点的史料来源应出自《明史·选举志》:“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

通谓之制义。”果如这段史料所言,明太祖与刘

一、明太祖时期科举考试的文体

明太祖时期科举考试答卷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吗?《明史·选举志》中说明太祖时科举考试第一场的答卷文体是“略仿宋经义”。所谓“宋经义”指的是宋代时期的经义文,也称“时文”。宋代经义文有着基本固定的格式,从破题到结尾分为十个段落,所以经义文又被称为“十段文”。这十个段落指的是“破题、承题、小讲、缴

结、官题、原题、大讲、余意、原经、结尾”,这与

成熟八股文体的八个部分,即破题、承题、起讲(小讲)、入手、提股、虚股、中股、后股,大同小异。如果洪武年间科举文体,确是“略仿宋经义”,那么教材的观点大致无差,只是十个段落与八个部分的区别而已。

果真如此吗?有学者考察洪武初年的科举时文发现:文章是“开头先回答题目的问题,为文章的主意,然后再逐层加以展开论述。其文章皆非八股,而类于论体,也没有其他框框的束缚”。③至少说明洪武初期的科举文体较为自由,不像宋代经义文体那样限制严格,也没有必须分成八个部分。洪武十七年(1384年)定立科举条例后,科举时文的结构也没有严格受限。

基规定科举考试为八股取士,那么,说明太祖以此加强君权也是史证确凿,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收稿日期】2015-11-11

)张廷玉等:《明史·选举志二》(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93页。①(清②③

朱瑞熙:《宋元的时文———八股文的雏形》,《历史研究》1990年第3期。孔庆茂:《八股文史》,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74页。

各抒己见

65

如果说八股文的程式可有一定的灵活性,并非一成不变,但八股文体“不能灵活的是,以八股组成的四比,每比一定是相对成文的偶句,不能是互不对称的散句。这就是八股文主要的形式特点所在”。①

从明太祖到明成祖时期,科举时明朝初期,

文多数并不符合八股文主要的形式特点,古文味道浓厚,比偶的形式没有形成定制。直至永乐十九年(1421年)辛丑科会试,进士薛

的文章

还是不拘于对偶格式,“行文古逸”,写的文章主体部分甚至是“四股只是四段散体文字,不求对偶自然生动”。②

明朝初期的科举文体形式较为自由,不刻意要求比偶的原因是经过元朝的统治和元末明初的社会动乱,“经义文反趋朴实”,在形式上没有宋代经义文的限制严格。这股朴实的文风,影响久远。“天顺以前,经义之文不过敷演传注,或对或散,初无定式,其单句题亦甚少。”直到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 ̄1487),文章的对偶要求才逐渐严格,“成化二十三年,会试《乐天者保天下》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乐天,四股;中间过接四句,复讲保天下,四股;复收四句,再作大结”。③后世论者有以唐诗的演变为喻比附明朝科举文体的变化:“国初比初唐,成、弘、正、嘉比盛唐,

④隆、万比中唐,启、祯比晚唐云。”也就是说明太

官衡文和士子准备,后人习称的‘八股’也就在

此情况下应运而生了。”

二、明太祖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

明太祖时期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吗?准确地说,明朝科举第一场考试的题目是在四书五经范围内。明朝科举考试分为三场,“初设科举时,初场试经义二道,《四书》义一道;二场,论一道;三场,策一道。中式后十日,复以骑、射、书、算、律五事试之”。⑥洪武初年的科举考试既考对经义的理解和阐释,也考查士人对应用文体的掌握和对政务的了解,还考查骑射等军事素质,“充分体现了太祖皇帝务求全才、注重实际能力的用人思想”。⑦洪武十七年(1384年)颁布《科举程式》后,“初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二场试论一道,判五道,诏、

诰、表、内科一道。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取

“骑、射、书、算、律”综合素质的考查,加消了对

大了对“文辞”的考查力度,但也并不只是纯粹考查四书五经的内容。

当然,明朝科举考试以第一场为重,重视四书五经的考查也是事实。生活在景泰至嘉靖年间的王鏊说过:“今科场虽兼策、论,而百年之间,主司所重,惟在经义,士子所习,亦惟经义,

⑨故以为经既通,则策、论可无俟乎习矣。”那么,

祖时期的科举考试文体较之后世来说尚未定型、成熟,相对自由、松散,没有太多的规定与限制。有学者解释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任何考试内容都有一种向客观程式化,甚至向日益严格固定的客观程式化发展的自然趋势……只要有百十年的升平,任一考试科目都有可能演变成繁复严密的程式。……明朝建立后承平日久,试文又渐至严密,要求一种更固定的程式以便考

重视首场四书五经的考查是否是明太祖规定的了?考其源流,北宋“王安石的科举改革奠定了此后经义为考试主要内容的格局”。⑩也就是说,四书五经在科举考试中的重要地位在宋元时期已经确立,明太祖不过仅是自然延续宋元惯例而已。

因四书五经本身内容有限,科举考试以其

①谭家健:《再评〈八股文滥觞于战国〉》,《职大学报》2011年第1期。②

孔庆茂:《八股文史》,第77页。

③(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过力校点:《日知录·卷十六·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951页。④(清)张廷玉等:《明史·选举志一》(第6册),第1689页。⑤⑦⑩

何怀洪:《选举社会及其终结》,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第183页。刘尊举:《明代选举制度与八股文的文化职能》,《北方论丛》2009年第6期。何怀洪:《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第183页。⑥⑧(清)张廷玉等:《明史·选举志二》,第1694页。⑨(明)王鏊:《震泽集》卷三三。

66

各抒己见

为依据出题会渐生流弊。北宋刚考经义时出题比较容易,从中摘取一两句话作为题目即可。南宋时,这样的出题方式已是山穷水尽,为防止雷同之弊,常以一节、一章内容作为题目,出现合题、截搭题。所谓合题就是“各于本经摘出两段文意相类者,合为一题”,所谓截搭题就是“强裂句读,专务断章,离绝旨意,破碎经文”。①明代的科举命题模式基本上沿袭了宋代的轨迹。明初试题多正大简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洪武三十年(1397年)会试题目都是《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题目不求偏僻,但求正大,格式也较宽。当时士子不事猜测,得以余力旁学诸经及子史,后来功令越来越密,题目也越来越入于纤细偏僻,文章的风会也因之而变”。②

明太祖时期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吗?何谓指定观点?人教版配套教科书的《教师教学用书》解释说: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即考生根据《四书集注》的观点来答题,以此达到束缚考生思想,从而加强君权。要求士人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的观点阐释经义也并非是明太祖的发明创造,南宋理宗时,朱熹地位获得推崇,《四书集注》就开始成为儒生的必读书本。元朝科举考试就规定“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注”,但不是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强调文章应“以己意结之”。这种做法延至明初,“篇末敷演圣人言毕,自掳所见,或数十字,或百余字,谓之大结”。“大结”的内容还可以就时政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以后功令益密,恐有借以自炫者,但许言前代,不及本朝。至万历中,大结止三四句。于是国家之事罔始罔终,在位之臣畏首畏尾,其象已见

于应举之文矣”。③

明初士子在应试时的限制没有想象中的严格,并非只能根据《四书集注》来谈看法,也可以出经入史,还可以征引诸子百家之言,甚而是“佛经、《道藏》摘而用之”。④可见考生征引的范围之广和平时允许阅读的范围之广,不是仅仅局限在四书五经圈子里面,这种现象必然是得到当局认可的。从朱元璋的经历来说,他在加入起义军前做过和尚,受佛道思想影响较深。朱元璋做皇帝后,实行儒释道三教并用的政策。道教方面,朱元璋著成《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佛教方面,朱元璋多有保护和提倡。⑤除此之外,朱元璋对汉代刘向的《说苑》、元代阴幼遇的《韵府群玉》等儒士“窃谓甚非所言”的书籍也明太祖时期士人科情有独钟。⑥这就不难理解,举应试时征引范围广的原因了。

这一时期考生所依据的儒家经义注疏也基本延续元朝的规定:“《四书》主朱子《集注》,《易》主程《传》,朱子《本义》,《书》主蔡氏《传》及古注疏,《诗》主朱子《集传》,《春秋》主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及胡安国、张洽《传》,《礼记》主古注疏。”程朱的注疏没有一统天下,但“永乐间,颁《四书五经大全》,废注疏不用。其后,《春秋》亦不用张洽《传》,《礼记》止用陈集说》”。⑦注疏范围有所压缩,越来越强调程朱注疏的重要性和正统性,加强对士人思想的控制。

三、明太祖时期的选官途径

明代通过学校、科举、荐举、铨选四种方式选拔、任用官员,其中学校、科举、荐举是直接从读书人中选拔官员的方法。明太祖时,这三途是并举的,无所偏废。

荐举之法始于太祖起兵之时,盛于洪武一

)脱脱等:《宋史·选举志二》(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636页。①(元②

孔庆茂:《八股文史》,第75页。

③(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六》,第952页。④(清)张廷玉等:《明史·选举志一》,第1689页。⑤

朱元璋保护和提倡佛教的史实,参见何孝荣:《试论明太祖的佛教政策》,《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4期。⑥(清)张廷玉等:《明史·解缙传》(第14册),第4115页。⑦(清)张廷玉等:《明史·选举志二》,第1694页。

各抒己见

67

朝。明太祖下达过荐举人才方面的诏令59次,诏令大小臣工都可荐举,被荐举者还可转荐他人,由荐举而直接授官者达2800人之多。①其中“徐兴祖、井果俱以厨役,授光禄卿,杜安道、洪观以栉工官太常卿,礼部左侍郎;蔡春、王兴宗俱以皂隶官布政使……蒯祥、蒯义、蒯钢、蔡信、郭文英俱以木工,官至工部左右侍郎;陆祥以石工,官至工部左侍郎;许绅以医,官至太子太保礼部尚

②书”。明太祖期望通过荐举能够得到“聪明正直、

饱学之士解缙,也有骨鲠之臣王朴,这批科场出生的青年才俊,大都是安邦定国、治理朝政的好手,也并非趋炎附势之徒。

综上所述,明太祖时期的八股取士尚处在初始阶段,文体尚未定型、成熟,命题尚未走向极端,可征引的内容并非偏狭。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与其说是明太祖和刘基所定,不如说是前朝科举制度的自然延续,明太祖并没有对此做太大的改动,谈不上以八股取士来束缚士人的思想,以此达到加强君权的目的。从选材途径来说,科举制度只是明太祖时期选官取士的一种方法,在洪武前期,这种方法还属于“非主流”,为了克服荐举、学校选材的弊端,保证选拔官员的规范、公平、高效,明太祖又不得不恢复、延续前人留下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本身没有成为明太祖文化专制的手段。总而言之,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尚未成为读书人的身心枷锁,尚未完全束缚读书人的思想与心灵,与后世相比,这一时期科举考试的所取的人才尚未完全丧失独立人格,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选拔了一批国之栋梁,对“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然,朱元璋也不是没有利用科举考试来做文章加强君权,他在洪武三十年(1397年)兴起“南北榜案”,笼络北方士子,扩大统治基础;他删减《孟子》中制约王权的言论,消弭传统的抵抗思想。另外,对于不愿出仕的知识分子,他设立了“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罪,形成了明朝重典治士的统治传统,使得明初的知识分子噤若寒蝉、建树寥寥。

江苏泰州人,中学二级教师,孙凯,【作者简介】

南京市金陵中学历史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

贤良方正、孝弟力田”的德才兼备之士。③

学校贡举是明太祖时期选官的重要途径。明初就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央有国子监,地方有府、州、县、卫所的学校,学校所学内容有经、史、律、书、数等内容。国子监的监生学习结束可以直接提拔为地方大员或为中央台谏人选,府州县学的贡生根据考试情况分授官职,“故其时布列中外者,太学生最盛”。④

荐举和学校取士的主观性强,过程不易规范,结果难以做到公平、公正,而科举考试可以有效克服这些弊端,所以,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下诏开科取士以此选取“经明行修、博古通今、名实相称”的“怀才抱道之士”。朱元璋同时宣称“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⑤然而,科举取士并未能如明太祖之意,所取之人长于文辞而缺少实干,不善理政。于是,洪武六年(1373年)诏停科举,但科举制度的优势和大量人才的需求又使明太祖不能放弃这一制度。洪武十五年(1382年),恢复科举。荐举、学校、科举成为明太祖时期并行不悖的三条选官的渠道。

终洪武一朝,科举制度选拔了大约930名进士,这些人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了吗?忠于皇帝是帝制时代选才取士的基本要求,但成为“奴仆”,完全失去独立人格却是言过其实。《明史》记载,洪武朝的进士中既有

【责任编辑:吴丹】

郭培贵:《明史选举志考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73页、288页。

②(清)褚人获:《坚瓠广集》,《笔记小说大观》(第15册),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第420页。③(清)张廷玉等:《明史·选举志三》,第1712页。④(清)张廷玉等:《明史·选举志一》,第1679页。⑤(清)张廷玉等:《明史·选举志二》,第1696页。

68

各抒己见

2016年第01期No.01,2016历史教学HistoryTeaching总第734期SumNo.734

八股取士不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南京市金陵中学,江苏南京210000)

[关键词]八股文,科举考试,朱元璋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1-0065-0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第一目叙述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如下:第一,改革行政机构;第二,设置特务机构锦衣卫;第三,八股取士。学界对前两个措施多无异议,但是八股取士是否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就值得商榷了。

教材中讲八股取士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原因之一是这一时期科举考试的文体格式已经固化,“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原因之二是明太祖时期科举考试的范围与内容十分偏狭,“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教材由此得出:明太祖通过八股取士,禁锢考生思想,“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上述观点的史料来源应出自《明史·选举志》:“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

通谓之制义。”果如这段史料所言,明太祖与刘

一、明太祖时期科举考试的文体

明太祖时期科举考试答卷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吗?《明史·选举志》中说明太祖时科举考试第一场的答卷文体是“略仿宋经义”。所谓“宋经义”指的是宋代时期的经义文,也称“时文”。宋代经义文有着基本固定的格式,从破题到结尾分为十个段落,所以经义文又被称为“十段文”。这十个段落指的是“破题、承题、小讲、缴

结、官题、原题、大讲、余意、原经、结尾”,这与

成熟八股文体的八个部分,即破题、承题、起讲(小讲)、入手、提股、虚股、中股、后股,大同小异。如果洪武年间科举文体,确是“略仿宋经义”,那么教材的观点大致无差,只是十个段落与八个部分的区别而已。

果真如此吗?有学者考察洪武初年的科举时文发现:文章是“开头先回答题目的问题,为文章的主意,然后再逐层加以展开论述。其文章皆非八股,而类于论体,也没有其他框框的束缚”。③至少说明洪武初期的科举文体较为自由,不像宋代经义文体那样限制严格,也没有必须分成八个部分。洪武十七年(1384年)定立科举条例后,科举时文的结构也没有严格受限。

基规定科举考试为八股取士,那么,说明太祖以此加强君权也是史证确凿,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收稿日期】2015-11-11

)张廷玉等:《明史·选举志二》(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93页。①(清②③

朱瑞熙:《宋元的时文———八股文的雏形》,《历史研究》1990年第3期。孔庆茂:《八股文史》,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74页。

各抒己见

65

如果说八股文的程式可有一定的灵活性,并非一成不变,但八股文体“不能灵活的是,以八股组成的四比,每比一定是相对成文的偶句,不能是互不对称的散句。这就是八股文主要的形式特点所在”。①

从明太祖到明成祖时期,科举时明朝初期,

文多数并不符合八股文主要的形式特点,古文味道浓厚,比偶的形式没有形成定制。直至永乐十九年(1421年)辛丑科会试,进士薛

的文章

还是不拘于对偶格式,“行文古逸”,写的文章主体部分甚至是“四股只是四段散体文字,不求对偶自然生动”。②

明朝初期的科举文体形式较为自由,不刻意要求比偶的原因是经过元朝的统治和元末明初的社会动乱,“经义文反趋朴实”,在形式上没有宋代经义文的限制严格。这股朴实的文风,影响久远。“天顺以前,经义之文不过敷演传注,或对或散,初无定式,其单句题亦甚少。”直到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 ̄1487),文章的对偶要求才逐渐严格,“成化二十三年,会试《乐天者保天下》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乐天,四股;中间过接四句,复讲保天下,四股;复收四句,再作大结”。③后世论者有以唐诗的演变为喻比附明朝科举文体的变化:“国初比初唐,成、弘、正、嘉比盛唐,

④隆、万比中唐,启、祯比晚唐云。”也就是说明太

官衡文和士子准备,后人习称的‘八股’也就在

此情况下应运而生了。”

二、明太祖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

明太祖时期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吗?准确地说,明朝科举第一场考试的题目是在四书五经范围内。明朝科举考试分为三场,“初设科举时,初场试经义二道,《四书》义一道;二场,论一道;三场,策一道。中式后十日,复以骑、射、书、算、律五事试之”。⑥洪武初年的科举考试既考对经义的理解和阐释,也考查士人对应用文体的掌握和对政务的了解,还考查骑射等军事素质,“充分体现了太祖皇帝务求全才、注重实际能力的用人思想”。⑦洪武十七年(1384年)颁布《科举程式》后,“初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二场试论一道,判五道,诏、

诰、表、内科一道。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取

“骑、射、书、算、律”综合素质的考查,加消了对

大了对“文辞”的考查力度,但也并不只是纯粹考查四书五经的内容。

当然,明朝科举考试以第一场为重,重视四书五经的考查也是事实。生活在景泰至嘉靖年间的王鏊说过:“今科场虽兼策、论,而百年之间,主司所重,惟在经义,士子所习,亦惟经义,

⑨故以为经既通,则策、论可无俟乎习矣。”那么,

祖时期的科举考试文体较之后世来说尚未定型、成熟,相对自由、松散,没有太多的规定与限制。有学者解释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任何考试内容都有一种向客观程式化,甚至向日益严格固定的客观程式化发展的自然趋势……只要有百十年的升平,任一考试科目都有可能演变成繁复严密的程式。……明朝建立后承平日久,试文又渐至严密,要求一种更固定的程式以便考

重视首场四书五经的考查是否是明太祖规定的了?考其源流,北宋“王安石的科举改革奠定了此后经义为考试主要内容的格局”。⑩也就是说,四书五经在科举考试中的重要地位在宋元时期已经确立,明太祖不过仅是自然延续宋元惯例而已。

因四书五经本身内容有限,科举考试以其

①谭家健:《再评〈八股文滥觞于战国〉》,《职大学报》2011年第1期。②

孔庆茂:《八股文史》,第77页。

③(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过力校点:《日知录·卷十六·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951页。④(清)张廷玉等:《明史·选举志一》(第6册),第1689页。⑤⑦⑩

何怀洪:《选举社会及其终结》,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第183页。刘尊举:《明代选举制度与八股文的文化职能》,《北方论丛》2009年第6期。何怀洪:《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第183页。⑥⑧(清)张廷玉等:《明史·选举志二》,第1694页。⑨(明)王鏊:《震泽集》卷三三。

66

各抒己见

为依据出题会渐生流弊。北宋刚考经义时出题比较容易,从中摘取一两句话作为题目即可。南宋时,这样的出题方式已是山穷水尽,为防止雷同之弊,常以一节、一章内容作为题目,出现合题、截搭题。所谓合题就是“各于本经摘出两段文意相类者,合为一题”,所谓截搭题就是“强裂句读,专务断章,离绝旨意,破碎经文”。①明代的科举命题模式基本上沿袭了宋代的轨迹。明初试题多正大简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洪武三十年(1397年)会试题目都是《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题目不求偏僻,但求正大,格式也较宽。当时士子不事猜测,得以余力旁学诸经及子史,后来功令越来越密,题目也越来越入于纤细偏僻,文章的风会也因之而变”。②

明太祖时期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吗?何谓指定观点?人教版配套教科书的《教师教学用书》解释说: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即考生根据《四书集注》的观点来答题,以此达到束缚考生思想,从而加强君权。要求士人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的观点阐释经义也并非是明太祖的发明创造,南宋理宗时,朱熹地位获得推崇,《四书集注》就开始成为儒生的必读书本。元朝科举考试就规定“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注”,但不是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强调文章应“以己意结之”。这种做法延至明初,“篇末敷演圣人言毕,自掳所见,或数十字,或百余字,谓之大结”。“大结”的内容还可以就时政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以后功令益密,恐有借以自炫者,但许言前代,不及本朝。至万历中,大结止三四句。于是国家之事罔始罔终,在位之臣畏首畏尾,其象已见

于应举之文矣”。③

明初士子在应试时的限制没有想象中的严格,并非只能根据《四书集注》来谈看法,也可以出经入史,还可以征引诸子百家之言,甚而是“佛经、《道藏》摘而用之”。④可见考生征引的范围之广和平时允许阅读的范围之广,不是仅仅局限在四书五经圈子里面,这种现象必然是得到当局认可的。从朱元璋的经历来说,他在加入起义军前做过和尚,受佛道思想影响较深。朱元璋做皇帝后,实行儒释道三教并用的政策。道教方面,朱元璋著成《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佛教方面,朱元璋多有保护和提倡。⑤除此之外,朱元璋对汉代刘向的《说苑》、元代阴幼遇的《韵府群玉》等儒士“窃谓甚非所言”的书籍也明太祖时期士人科情有独钟。⑥这就不难理解,举应试时征引范围广的原因了。

这一时期考生所依据的儒家经义注疏也基本延续元朝的规定:“《四书》主朱子《集注》,《易》主程《传》,朱子《本义》,《书》主蔡氏《传》及古注疏,《诗》主朱子《集传》,《春秋》主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及胡安国、张洽《传》,《礼记》主古注疏。”程朱的注疏没有一统天下,但“永乐间,颁《四书五经大全》,废注疏不用。其后,《春秋》亦不用张洽《传》,《礼记》止用陈集说》”。⑦注疏范围有所压缩,越来越强调程朱注疏的重要性和正统性,加强对士人思想的控制。

三、明太祖时期的选官途径

明代通过学校、科举、荐举、铨选四种方式选拔、任用官员,其中学校、科举、荐举是直接从读书人中选拔官员的方法。明太祖时,这三途是并举的,无所偏废。

荐举之法始于太祖起兵之时,盛于洪武一

)脱脱等:《宋史·选举志二》(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636页。①(元②

孔庆茂:《八股文史》,第75页。

③(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六》,第952页。④(清)张廷玉等:《明史·选举志一》,第1689页。⑤

朱元璋保护和提倡佛教的史实,参见何孝荣:《试论明太祖的佛教政策》,《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4期。⑥(清)张廷玉等:《明史·解缙传》(第14册),第4115页。⑦(清)张廷玉等:《明史·选举志二》,第1694页。

各抒己见

67

朝。明太祖下达过荐举人才方面的诏令59次,诏令大小臣工都可荐举,被荐举者还可转荐他人,由荐举而直接授官者达2800人之多。①其中“徐兴祖、井果俱以厨役,授光禄卿,杜安道、洪观以栉工官太常卿,礼部左侍郎;蔡春、王兴宗俱以皂隶官布政使……蒯祥、蒯义、蒯钢、蔡信、郭文英俱以木工,官至工部左右侍郎;陆祥以石工,官至工部左侍郎;许绅以医,官至太子太保礼部尚

②书”。明太祖期望通过荐举能够得到“聪明正直、

饱学之士解缙,也有骨鲠之臣王朴,这批科场出生的青年才俊,大都是安邦定国、治理朝政的好手,也并非趋炎附势之徒。

综上所述,明太祖时期的八股取士尚处在初始阶段,文体尚未定型、成熟,命题尚未走向极端,可征引的内容并非偏狭。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与其说是明太祖和刘基所定,不如说是前朝科举制度的自然延续,明太祖并没有对此做太大的改动,谈不上以八股取士来束缚士人的思想,以此达到加强君权的目的。从选材途径来说,科举制度只是明太祖时期选官取士的一种方法,在洪武前期,这种方法还属于“非主流”,为了克服荐举、学校选材的弊端,保证选拔官员的规范、公平、高效,明太祖又不得不恢复、延续前人留下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本身没有成为明太祖文化专制的手段。总而言之,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尚未成为读书人的身心枷锁,尚未完全束缚读书人的思想与心灵,与后世相比,这一时期科举考试的所取的人才尚未完全丧失独立人格,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选拔了一批国之栋梁,对“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然,朱元璋也不是没有利用科举考试来做文章加强君权,他在洪武三十年(1397年)兴起“南北榜案”,笼络北方士子,扩大统治基础;他删减《孟子》中制约王权的言论,消弭传统的抵抗思想。另外,对于不愿出仕的知识分子,他设立了“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罪,形成了明朝重典治士的统治传统,使得明初的知识分子噤若寒蝉、建树寥寥。

江苏泰州人,中学二级教师,孙凯,【作者简介】

南京市金陵中学历史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

贤良方正、孝弟力田”的德才兼备之士。③

学校贡举是明太祖时期选官的重要途径。明初就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央有国子监,地方有府、州、县、卫所的学校,学校所学内容有经、史、律、书、数等内容。国子监的监生学习结束可以直接提拔为地方大员或为中央台谏人选,府州县学的贡生根据考试情况分授官职,“故其时布列中外者,太学生最盛”。④

荐举和学校取士的主观性强,过程不易规范,结果难以做到公平、公正,而科举考试可以有效克服这些弊端,所以,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下诏开科取士以此选取“经明行修、博古通今、名实相称”的“怀才抱道之士”。朱元璋同时宣称“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⑤然而,科举取士并未能如明太祖之意,所取之人长于文辞而缺少实干,不善理政。于是,洪武六年(1373年)诏停科举,但科举制度的优势和大量人才的需求又使明太祖不能放弃这一制度。洪武十五年(1382年),恢复科举。荐举、学校、科举成为明太祖时期并行不悖的三条选官的渠道。

终洪武一朝,科举制度选拔了大约930名进士,这些人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了吗?忠于皇帝是帝制时代选才取士的基本要求,但成为“奴仆”,完全失去独立人格却是言过其实。《明史》记载,洪武朝的进士中既有

【责任编辑:吴丹】

郭培贵:《明史选举志考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73页、288页。

②(清)褚人获:《坚瓠广集》,《笔记小说大观》(第15册),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第420页。③(清)张廷玉等:《明史·选举志三》,第1712页。④(清)张廷玉等:《明史·选举志一》,第1679页。⑤(清)张廷玉等:《明史·选举志二》,第1696页。

68

各抒己见


相关内容

  • 明朝君权的加强
  •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修改) 一.明朝的勃兴(板书) 1. 元末红巾军起义(板书) 元朝末年,朝政极端腐败,赋税繁重,黄河泛滥成灾,终于爆发了农民大起义,最主要的是红巾军起义,起义者头裹红巾,号为红巾军,对元朝打击最大的是刘福通.徐寿辉领导的两支红巾军,后来,郭子兴在濠州起义,朱元璋前往投奔,他 ...

  • 七年级历史第十七课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教案
  • 七年级历史第十七课 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元末红巾军起义:明朝的建立:废除丞相加强君权:锦衣卫和东厂:八股取士:靖难之役:迁都北京. 通过对元末红巾军起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其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结束元朝在全国的统治中所起的作用.指导学生回答" ...

  • 历史课教学设计(500字)
  • 历史课教学设计 课题: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课型:新授课 教法:导学法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属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这一专题,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确立.巩固.发展.强化过程中属于最后强化阶段. 教学重点: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对八股取士的认识评价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秦汉隋 ...

  • 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教学设计
  • 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朝的建立.靖难之役.营建北京和迁都北京: 分析理解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在中央和地方的措施和制度:理解<大明律>.锦衣卫制度.八股取士制度.文字狱. 二.过程与方法 1.从内容.形式.及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去分析八股取 ...

  • 湖南省2017年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七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练习
  • 第七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命题点1 中央集权制的强化 1. (2015永州6题)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

  • 七年级历史下册3.7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练习
  •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练习 [知识掌握] 1.朱元璋建立明朝是在 A .北京 B .长安 C .开封 D .南京 2.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明朝建立 ②元朝统治结束 ③明前完成统一 ④靖难之役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①④②③ 3.明成祖时期,设立的特 ...

  •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演变
  • 1.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变 (1) 含义:君主专制指国家政权统治形式,君主掌握最高权力,臣下必须服从君主:中央集权指国家政权分配形式,国家权力(军.政.财大权)集于中央,地方必须服从中央.核心在于:皇帝控制国家核心人事大权,地方和中央必须绝对服从皇帝. (2)发展历程:秦朝建立→两汉巩 ...

  • 历史初一下册复习题
  • 1.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概况.意义.成功开通的原因. 2.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3.开元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4.隋唐科举制创立和完善的过程及其影响. 5.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6.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意义. 7.隋唐对日本的影响和鉴真东渡的影响. 8.<大唐西域记> ...

  • 历史七下复习提纲
  •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 发表时间:2012-6-10 9:56:32 word版:七下复习资料(1).doc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繁荣开放的社会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隋朝的兴衰)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