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函数压轴题复习

新课:反比例函数压轴题复习

一、知识梳理+经典例题

2015年与反比例函数有关的压轴题,知识点涉及:反比例函数性质,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 数学思想涉及:数形结合;化归;方程.

【题1】(2013•湖州)如图①,O 为坐标原点,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四边形OACB 是平行四边形,sin ∠AOB=,反比例函数y=(k >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经过点A ,与BC 交于点F . (1)若OA=10,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2)若点F 为BC 的中点,且△AOF 的面积S=12,求OA 的长和点C 的坐标;

(3)在(2)中的条件下,过点F 作EF ∥OB ,交OA 于点E (如图②),点P 为直线EF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A ,PO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以P 、O 、A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题2】(2013•龙岩)如图,将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OB 放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F 是AB 边上的动点(不与端点A 、B 重合),过点F 的反比例函数y=(k >0,x >0)与OA 边交于点E ,过点F 作FC ⊥x 轴于点C ,连结EF 、OF .

(1)若S △OCF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在(1)的条件下,试判断以点E 为圆心,EA 长为半径的圆与y 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AB 边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EF ⊥AE ?若存在,请求出BF :F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题3】(2013•广元)如图,已知双曲线y=经过点D (6,1),点C 是双曲线第三象限上的动点,过C 作CA ⊥x 轴,过D 作DB ⊥y 轴,垂足分别为A ,B ,连接AB ,BC . (1)求k 的值;

(2)若△BCD 的面积为12,求直线CD 的解析式; (3)判断AB 与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题4】(2012•泰州)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1=kx+b图象与x 轴相交于点A ,与反比例函数(﹣1,5)、C (,0)两点.点P (m ,n )是一次函数y 1=kx+b的图象上的动点. (1)求k 、b 的值;

(2)设﹣1<m <,过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与函数

的图象相交于点D .试问△PAD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

的图象相交于B

若存在,请求出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设m=1﹣a ,如果在两个实数m 与n 之间(不包括m 和n )有且只有一个整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题5】(2012•淄博)如图,正方形AOCB 的边长为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E (3,4).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线段BC 交于点D ,直线

过点D ,与线段AB 相交于点F ,求点F 的坐标;

(3)连接OF ,OE ,探究∠AOF 与∠EOC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题6】(2014•泸州第16题)如图,矩形AO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 (0,3),O (0,0),B (4,0),C (4,3),动点F 在边BC 上(不与B 、C 重合),过点F 的反比例函数与y 轴和x 轴相交于点D 和G .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k=4,则△OEF 的面积为;

的图象与边AC 交于点E ,直线EF 分别

新课:反比例函数压轴题复习

一、知识梳理+经典例题

2015年与反比例函数有关的压轴题,知识点涉及:反比例函数性质,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 数学思想涉及:数形结合;化归;方程.

【题1】(2013•湖州)如图①,O 为坐标原点,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四边形OACB 是平行四边形,sin ∠AOB=,反比例函数y=(k >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经过点A ,与BC 交于点F . (1)若OA=10,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2)若点F 为BC 的中点,且△AOF 的面积S=12,求OA 的长和点C 的坐标;

(3)在(2)中的条件下,过点F 作EF ∥OB ,交OA 于点E (如图②),点P 为直线EF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A ,PO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以P 、O 、A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题2】(2013•龙岩)如图,将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OB 放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F 是AB 边上的动点(不与端点A 、B 重合),过点F 的反比例函数y=(k >0,x >0)与OA 边交于点E ,过点F 作FC ⊥x 轴于点C ,连结EF 、OF .

(1)若S △OCF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在(1)的条件下,试判断以点E 为圆心,EA 长为半径的圆与y 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AB 边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EF ⊥AE ?若存在,请求出BF :F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题3】(2013•广元)如图,已知双曲线y=经过点D (6,1),点C 是双曲线第三象限上的动点,过C 作CA ⊥x 轴,过D 作DB ⊥y 轴,垂足分别为A ,B ,连接AB ,BC . (1)求k 的值;

(2)若△BCD 的面积为12,求直线CD 的解析式; (3)判断AB 与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题4】(2012•泰州)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1=kx+b图象与x 轴相交于点A ,与反比例函数(﹣1,5)、C (,0)两点.点P (m ,n )是一次函数y 1=kx+b的图象上的动点. (1)求k 、b 的值;

(2)设﹣1<m <,过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与函数

的图象相交于点D .试问△PAD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

的图象相交于B

若存在,请求出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设m=1﹣a ,如果在两个实数m 与n 之间(不包括m 和n )有且只有一个整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题5】(2012•淄博)如图,正方形AOCB 的边长为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E (3,4).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线段BC 交于点D ,直线

过点D ,与线段AB 相交于点F ,求点F 的坐标;

(3)连接OF ,OE ,探究∠AOF 与∠EOC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题6】(2014•泸州第16题)如图,矩形AO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 (0,3),O (0,0),B (4,0),C (4,3),动点F 在边BC 上(不与B 、C 重合),过点F 的反比例函数与y 轴和x 轴相交于点D 和G .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k=4,则△OEF 的面积为;

的图象与边AC 交于点E ,直线EF 分别


相关内容

  • 好的语句摘录150228
  • 常德市2015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研讨会资料 1.填空题最后一题一定具有新的背景的试题,主要是新概念.新情景.新形式.新方法等,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创新,数学素养,学习潜能,每年的这道题都是整套试卷中的亮点之一:在解答这种题时,命题者鼓励考生创造性的解答问题,尽量避免陷入严谨的逻辑推理之中.一般是 ...

  • 考点课堂2015年上海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 2015年上海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随着2015年上海高考落下帷幕,网络上就掀起了对2015年高考命题的讨论,因为下一届就是文理分科的最后一年,然而今年并没有我期望中的文理难度越来越近,因为从理性角度考虑,命题的思维应该是越来越往文理不分科的方向靠拢,这样的就和不分文理的大方向契合.然而现实不是这样,今 ...

  • 2012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 2012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概述 由于2012年重庆市中考联招区首次实行计算机网上阅卷,以往的手工阅卷一般只能是单评加抽样复查的方式,而计算机网上阅卷可以保证每份试卷都是双评,同时为这次网阅首次使用的答题卡设计合理,确保了阅卷更加客观.公正.高效.准确.而为兼顾非联招区县沿用的是201 ...

  • 2011上海中考数学考纲及命题趋势解析
  • 2011上海中考数学考纲及命题趋势解析 2011-04-19 17:09:01 来源:网络资源 通过分值分布了解考题着重点,以便复习更有方向性: 一.代数和几何的比例今年150分内代数约占90分,几何约占60分,比例在6∶4 二.各章节分值情况 1.方程(28分左右)和函数(32分左右)占较大的比重 ...

  • 2014年上海中考数学考纲
  • 上海中考数学考纲及命题趋势解析 一.各章节分值情况 1.方程(28 分左右)和函数(32 分左右)占较大的比重函数部分所涵盖的知识点基本考查到位,但是难度降低. 2.统计的分值约占 10% 3.锐角三角比板块分值与统计类似,约 占 10% 4.二次根式.因式分解.不等式分值统计. 因式分解 3 分左 ...

  • 中考冲刺学习方法集锦
  • 中考冲刺学习方法我用一套六轮中考复习法来帮你.这个计划是很全的,要尽可能跟上学校老 师的教学思路.也可以自己设计复习进度,时间可以根据自己调整.第一轮:各学科各单元的基础知识复习:(时间:一至一个半 1 月 15 日-2 月 15 日前) 1.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的看一遍(我把它叫做沙场点兵) . 把 ...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压轴题含答案
  • 1.如图11,已知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都经过点M (-2,-1),且P (-1,-2)为双曲线上的一点,Q 为坐标平面上一动点,PA 垂直于x 轴,QB 垂直于y 轴,垂足分别是A .B . (1)写出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当点Q 在直线MO 上运动时,直线MO 上是否存在 ...

  • 九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分析
  • 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分析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因为我是本次月考试卷命题人,所以由我来做试卷分析.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试卷: 一. 试题的设计意图 本次试题本着以中考命题要求为标准,注重考查学生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虽说考查内容有限, ...

  • 中考培优班复习--函数题型及方法总结
  • 中考培优班复习--函数题型及方法总结 ●中考点击 考点分析: 命题预测:函数是数形结合的重要体现,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函数的概念主要用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变化图像.平面直角坐标系等,一般占2%左右.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有紧密地联系,是中考必考内容,一般以填空.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