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六则: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禅宗六则: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古琴茶舍

分类:禅茶

放下著

“著”是虚词,起强调作用,无实际意义。而“放下”,应该是“不要记在

心里。”

释迦二十九岁离家接受苦难的修行。到了三十五岁时,则连修行也一并不谈。

这就是抛弃苦与乐、迷与信等对立观念的相对知识,超越了人我界限的修行,这

是释迦当年在菩提树下坐禅的情形。

有一位外道,拿着两个花瓶献给释尊,释尊说“放下。”外道放下了一只手

中的花瓶,释尊又道:“放下。”外道放下了另一只手中的花瓶,释尊还道“放

下。”外道说:“我现在已两手空空,还让我放下什么?”其实,外道怎么能理

解释尊是要他放下献花瓶的这颗心。

有位修行者问赵州和尚:“一物不将来时如何?”意思为抛弃一切,两手空

空,要怎么办吧?赵州和尚回答说:“放下著。”修行者又问:“你要我抛弃一

切?我两手已空空了,还要抛弃什么东西呢?”赵州和尚回答说:“那么,把一

切挑起来吧!”这句话就把放下的心说得更透彻了。“挑”是反语,有讽刺的意

思。没有东西可挑,就是“把一切的念头抛弃掉”的意思。

禅者把这些事,借着平易近人的话来劝人“不能背负东西。”由此,我想到

新都宝光寺有一幅对联:

挑起一担通身白汗阿谁识

放下两头浑身清凉祗自知

各种头衔,各种名声,就是人们肩上所背负的重物。有时候,人们以为已经放下了,以标榜其“一物不将来”,但仍藏不住那若隐若现的狐狸尾巴。禅者把这些

讥讽为“卑下慢”。因为挂的是卑下的名,行的是“傲慢”的实。所以赵州和尚

讽刺到:“挑起来吧!”

人生就是一段旅程,我们的身和名,就是我们的行李,就需要我们这颗心来

挑起,一直背负到人生的终点。要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是没有人能够替代得

了的。

无言之声

一天,有一位修行者专程来到山中拜访禅师,请教有关禅的事情。禅师却避

而不答,反问他:“你到这里之前,经过一个山谷吧?”

“是的,我曾经过一个山谷。”

“你可听到山谷的声音?”

“听到了!”

“那么,从听到山谷声音的地方进去,就是通往禅门之路了。”

在人类还没有发明文字之前,天地间早已运行着真理。文字只能做有形的表

达,而无法使人深入地了解,只有亲身体验才能了解其真正的涵义。只有了解了

原来的意思,再去接触语言文字,才能够真正的理解。这就是禅门不立文字的真

谛。

如何亲身体验禅呢?那就是参悟。参就是参与,即进入角色。悟者觉也。左

从心;右五、口也。哪五口,眼、耳、鼻、舌、身也。通过五口,与外界的交流

与融合,再透过这个意门,从而达到心灵地觉醒。

于无声处听惊雷。你领略到这无言的声音了吗?

柳绿花红

有位禅师,学禅归来告诉别人说:“我已真正领悟到眼横鼻直的真理。所以

我空着手回来了。”众人听后,莫不捧腹大笑。可是笑声过后,他们又都觉得自

己的笑声,竟是那样的空洞。

这正验证了老子“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的名言。

“眼横鼻直”这一事实,不经过一番深入修炼的人,是无法领悟其中的真谛

的。有些禅师,甚至还要经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才能达到“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与那山、那水有着本质的不同。

苏轼的“柳绿花红真面目。”你看到的又是个什么样子呢?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秋天,有修行的弟子问禅师:“槿花带露,桐叶舞秋风,如何从这些现象中

了悟人生的真实?”

禅师答道:“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花落不因雨下,絮飞不因风吹。禅师要求我们向内省视自己,洞穿“花开自

会落,人生必然死”的自然法则,而抱持着超越态度。努力为死,也努力为生。

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

有人请教大龙禅师:“有形的东西一定会消失,世上有永恒不变的真理吗?”

大龙禅师回答:“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多么美妙的一幅山水画啊!

“山花开似锦”-山上开的花呀,美得象锦缎似的,转眼即会凋谢,但仍不

停地奔放绽开。“涧水湛如蓝”-溪流深处的水呀,影衬着蓝天的景色,溪面却

静止不变。

这一对句,隐寓着世界本身就是美的,稍不经意,就将流逝消失。生命的意

义在于生的过程。

在我们这个物质世界,有一个时间之箭,任何东西都受它的强烈影响。花开

的本身,注定要凋落,山花却不因要凋谢,而不蓬勃开放;清清的涧水不因其流

动,而不影衬蓝天。时间之箭是单向的,我们这些有生命之物,都要把握住现在,

今朝。

平常心是道

龙牙山居遁禅师参禅很久,但自觉收效不大。为了求得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他决定去终南山翠微禅师处参禅。在终南山,他诚恳求教,但一月多来,始终未

蒙翠微禅师召见开示。居遁忍无可忍,一天,他竟自走进法堂向翠微禅师问道:

“学僧来到禅师的座下参学已经好几个月,为何禅师不开示一法?”

翠微禅师听了以后,反问道:“嫌什么?”

这一反问,使得居遁不得要领,只好告别,又往德山向宣鉴禅师学法。居遁

在德山的遭遇并不比在终南山好,一连住了几个月,亦不得要领。有一天他鼓起

勇气又向宣鉴禅师说:“学人早就耳闻德山的禅师,但是我来这里已好多时日,

却得不到禅师的一句佛法。”德山禅师听了以后,也回答道:“嫌什么?”

居遁很吃惊,这二位禅师的所答竟不谋而合,可他依然不得要领,不得已,

就转往洞山良价禅师处参学。一日,居遁找到机会,向洞山良价禅师问道:“佛

法紧要处,乞师一言。”洞山良价禅师告诉他道:“等洞水逆流的时候再向你说。”

意思是说:我们的无明烦恼像水流着,我们要想觉悟,要逆生死之流,不能随世

俗之见,顺水而流。龙牙居遁禅师听了这一句话,终于大彻大悟了。

世人用疑心参禅,用体会参禅,用问道参禅,终不及用平常心参禅。我们在

世间的生活,全在颠倒矛盾妄想之中,如能明白洞水逆流,那就是平常心显现。

千疑万问,终不及一颗平常心。所谓禅就是平常心。

禅宗六则: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古琴茶舍

分类:禅茶

放下著

“著”是虚词,起强调作用,无实际意义。而“放下”,应该是“不要记在

心里。”

释迦二十九岁离家接受苦难的修行。到了三十五岁时,则连修行也一并不谈。

这就是抛弃苦与乐、迷与信等对立观念的相对知识,超越了人我界限的修行,这

是释迦当年在菩提树下坐禅的情形。

有一位外道,拿着两个花瓶献给释尊,释尊说“放下。”外道放下了一只手

中的花瓶,释尊又道:“放下。”外道放下了另一只手中的花瓶,释尊还道“放

下。”外道说:“我现在已两手空空,还让我放下什么?”其实,外道怎么能理

解释尊是要他放下献花瓶的这颗心。

有位修行者问赵州和尚:“一物不将来时如何?”意思为抛弃一切,两手空

空,要怎么办吧?赵州和尚回答说:“放下著。”修行者又问:“你要我抛弃一

切?我两手已空空了,还要抛弃什么东西呢?”赵州和尚回答说:“那么,把一

切挑起来吧!”这句话就把放下的心说得更透彻了。“挑”是反语,有讽刺的意

思。没有东西可挑,就是“把一切的念头抛弃掉”的意思。

禅者把这些事,借着平易近人的话来劝人“不能背负东西。”由此,我想到

新都宝光寺有一幅对联:

挑起一担通身白汗阿谁识

放下两头浑身清凉祗自知

各种头衔,各种名声,就是人们肩上所背负的重物。有时候,人们以为已经放下了,以标榜其“一物不将来”,但仍藏不住那若隐若现的狐狸尾巴。禅者把这些

讥讽为“卑下慢”。因为挂的是卑下的名,行的是“傲慢”的实。所以赵州和尚

讽刺到:“挑起来吧!”

人生就是一段旅程,我们的身和名,就是我们的行李,就需要我们这颗心来

挑起,一直背负到人生的终点。要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是没有人能够替代得

了的。

无言之声

一天,有一位修行者专程来到山中拜访禅师,请教有关禅的事情。禅师却避

而不答,反问他:“你到这里之前,经过一个山谷吧?”

“是的,我曾经过一个山谷。”

“你可听到山谷的声音?”

“听到了!”

“那么,从听到山谷声音的地方进去,就是通往禅门之路了。”

在人类还没有发明文字之前,天地间早已运行着真理。文字只能做有形的表

达,而无法使人深入地了解,只有亲身体验才能了解其真正的涵义。只有了解了

原来的意思,再去接触语言文字,才能够真正的理解。这就是禅门不立文字的真

谛。

如何亲身体验禅呢?那就是参悟。参就是参与,即进入角色。悟者觉也。左

从心;右五、口也。哪五口,眼、耳、鼻、舌、身也。通过五口,与外界的交流

与融合,再透过这个意门,从而达到心灵地觉醒。

于无声处听惊雷。你领略到这无言的声音了吗?

柳绿花红

有位禅师,学禅归来告诉别人说:“我已真正领悟到眼横鼻直的真理。所以

我空着手回来了。”众人听后,莫不捧腹大笑。可是笑声过后,他们又都觉得自

己的笑声,竟是那样的空洞。

这正验证了老子“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的名言。

“眼横鼻直”这一事实,不经过一番深入修炼的人,是无法领悟其中的真谛

的。有些禅师,甚至还要经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才能达到“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与那山、那水有着本质的不同。

苏轼的“柳绿花红真面目。”你看到的又是个什么样子呢?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秋天,有修行的弟子问禅师:“槿花带露,桐叶舞秋风,如何从这些现象中

了悟人生的真实?”

禅师答道:“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花落不因雨下,絮飞不因风吹。禅师要求我们向内省视自己,洞穿“花开自

会落,人生必然死”的自然法则,而抱持着超越态度。努力为死,也努力为生。

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

有人请教大龙禅师:“有形的东西一定会消失,世上有永恒不变的真理吗?”

大龙禅师回答:“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多么美妙的一幅山水画啊!

“山花开似锦”-山上开的花呀,美得象锦缎似的,转眼即会凋谢,但仍不

停地奔放绽开。“涧水湛如蓝”-溪流深处的水呀,影衬着蓝天的景色,溪面却

静止不变。

这一对句,隐寓着世界本身就是美的,稍不经意,就将流逝消失。生命的意

义在于生的过程。

在我们这个物质世界,有一个时间之箭,任何东西都受它的强烈影响。花开

的本身,注定要凋落,山花却不因要凋谢,而不蓬勃开放;清清的涧水不因其流

动,而不影衬蓝天。时间之箭是单向的,我们这些有生命之物,都要把握住现在,

今朝。

平常心是道

龙牙山居遁禅师参禅很久,但自觉收效不大。为了求得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他决定去终南山翠微禅师处参禅。在终南山,他诚恳求教,但一月多来,始终未

蒙翠微禅师召见开示。居遁忍无可忍,一天,他竟自走进法堂向翠微禅师问道:

“学僧来到禅师的座下参学已经好几个月,为何禅师不开示一法?”

翠微禅师听了以后,反问道:“嫌什么?”

这一反问,使得居遁不得要领,只好告别,又往德山向宣鉴禅师学法。居遁

在德山的遭遇并不比在终南山好,一连住了几个月,亦不得要领。有一天他鼓起

勇气又向宣鉴禅师说:“学人早就耳闻德山的禅师,但是我来这里已好多时日,

却得不到禅师的一句佛法。”德山禅师听了以后,也回答道:“嫌什么?”

居遁很吃惊,这二位禅师的所答竟不谋而合,可他依然不得要领,不得已,

就转往洞山良价禅师处参学。一日,居遁找到机会,向洞山良价禅师问道:“佛

法紧要处,乞师一言。”洞山良价禅师告诉他道:“等洞水逆流的时候再向你说。”

意思是说:我们的无明烦恼像水流着,我们要想觉悟,要逆生死之流,不能随世

俗之见,顺水而流。龙牙居遁禅师听了这一句话,终于大彻大悟了。

世人用疑心参禅,用体会参禅,用问道参禅,终不及用平常心参禅。我们在

世间的生活,全在颠倒矛盾妄想之中,如能明白洞水逆流,那就是平常心显现。

千疑万问,终不及一颗平常心。所谓禅就是平常心。


相关内容

  • 浅析王维.李白诗歌中追求"空灵之美"的差异
  • [摘 要]盛唐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王维和李白是这一时期的两位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都有对"空灵意境"的塑造.但其追求的角度与方式却有着较大的差异,王维由禅定而悟禅,李白近自然而论道.禅与道的感悟,成就了诗佛与诗仙对"空灵之美"不一般的诗歌创作. [关键 ...

  • 禅诗赏识: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 晚春 宋●守璋 草深烟景重,林茂夕阳微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作者简介] 守璋,南宋诗僧,绍兴中住临安(今杭州)天申万寿圆觉寺,赐号文慧大师.著有<柿园集>传世. [赏析] 赐号文慧大师的南宋诗僧守璋的禅诗<晚春>,颇为宋高宗赞赏并御笔亲书.这首五言诗如王安石所言&quo ...

  • 禅宗和净土宗
  • 中国佛教宗派众多,向来有八宗.九宗.十宗.十一宗.十三宗等不同说法,目前大乘佛教八宗之说影响相对较大.所谓大乘八宗,就是律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八宗之中,无论古代还是近代,禅宗与净土宗的影响都非常深广.那么,禅宗与净土宗究竟有何异同?学佛之人应该怎样看待禅宗与净土 ...

  • 立雪求道的意思
  • 立雪求道 (lì xuě qiú dào)俄文名Ли Сюэ претендентов 英文名Li Xue aspirants 日文名李学志愿者 道:更高一层的知识学问 成语解释: 一、同程门立雪,比喻尊敬老师,不畏艰难虚心求教,通常形容此人好学,有毅力。 四贤当中,杨时与其友游酢以程门立雪求道被传 ...

  • 高级茶艺师试题
  • 高级茶艺师理论复习资料 1.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联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总和. 2.职业道德品质的含义应包括:职业观念.职业良心和职业自豪感. 3.遵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和作用,体现在:促进个人道德修养,行风建设和事业发展. 4.开展道德评价具体体现在茶艺人员之间的批 ...

  • f佛教带来的词汇
  • 佛教为中国文化带来的词语 汉魏至隋唐期间,随著佛教文化的广泛渗入,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数万条词语,在汉语词汇中留下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使汉语中的成语.词汇更加的丰富.五彩斑斓,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常用词语都有近五百条.比如:现在.如实.实际.真谛.单位.迷信.无常.净土.慈悲. ...

  • 噶当祖师问道语录
  • 您可以复制下面的内容,通过MSN或者QQ张爱玲经典语录发送给朋友。 一起来阅读《犀利问道》吧!作者老罗语录:凤凰网《非常道》节目组 书籍简介:《搞笑语录犀利问道》,源于凤凰网著名访噶当祖师问道语录谈栏目《非常道》,精彩言论对决经典语录首次集结出版,大嘴开言,犀利交锋! 京城名嘴何东,对阵马未都、易中 ...

  • 佛教与中国寺庙
  • 佛教于中国寺庙 学 院 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旅升本12-2 姓 名 XXX 佛教与中国寺庙 一.佛教的产生与发展 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姓乔达摩.约生于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古印度迦毗罗 卫国君主净饭王之子,母亲摩耶是天臂国国王的女儿.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 尊称,意译为"释迦族的圣人&qu ...

  •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诗歌与禅宗文化
  • 第4 0卷第 5期 20 09年 9月 南昌大学学报( 文社会科 学版 ) 人 J RNAL OF NANC OU HANG I UN VER I Y ST Vo . 0 No 5 14 . Sp2 0 e .09肯 斯 蠢- 思 罗斯 的诗 歌 与 禅 宗 文 化 月尼 匕 ・审 . 克迟 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