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石头在[红楼梦]中的叙事功能

浅论石头在《红楼梦》中的叙事功能

绪论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 小说能以石头命名, 可见石头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 再加上一个记字, 说明小说是记叙类的故事, 突出了石头在小说《红楼梦》中的叙事者角色, 则石头在小说中的叙事功能不容小觑. 通过研读小说文本, 我们知道, 石头的叙事功能体现在两方面:即石头在小说中新颖的叙事效果和石头意象对贾宝玉形象塑造的扩充和加强.

本文试通过探寻石头与贾宝玉及通灵宝玉的关系, 在正确理解这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运用文学理论上叙述学里的理论对石头这一特殊叙事者在小说中的叙事功能加以分析和论述, 从中发现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在叙述方式上的拓展, 并进一步探寻石头在小说中特殊的叙事效果和石头在小说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和小说主题上所起的特殊意义.

一, 石头与贾宝玉, 通灵宝玉之关系

我们要探寻石头在小说《红楼梦》中的叙事功能, 首先要弄明白石头在小说中的角色位置. 那么有一点我们要梳理清楚, 即弄明白青埂顽石与贾宝玉以及贾宝玉胸前所佩通灵宝玉之关系.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石头和神瑛侍者之间的关系, 因为神瑛侍者是贾宝玉前身这一论断是学术界公认的事实. 我们只要弄明白了石头和神瑛侍者的关系也就弄明白了石头与贾宝玉及通灵宝玉的关系.

我们从小说《红楼梦》的文本中来寻求答案. 鉴于《红楼梦》的版本复杂, 各个版本之间在情节和文字上存在着不同. 为了论述的方便, 我们仅以具有代表性的脂本甲戌本和庚辰本以及程本系统的程甲本为依据, 来寻找石头--神瑛侍者—贾宝玉, 石头—神瑛侍者—贾宝玉之间的关系.

关于石头神话和神瑛侍者的神话在脂本系统中是这样的:

甲戌本中, 青埂顽石因无材补天被弃而独自叹嗟, 恰遇僧道谈论红尘之事, 石头凡心炽动, 央求帮助下凡受享. 僧到劝阻, 石头固不听, 于是僧道将其幻化为玉. 又, 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畔又绛珠草蒙神瑛侍者浇灌, 幻化为仙子, 适神瑛侍者下界造历幻缘, 仙子欲一起下界用泪水还恩. 僧道趁机将石头夹带于其中, 使之以通灵宝玉的幻相与神瑛侍者下凡. 贾宝玉遂衔玉而生.

庚辰本中, 在" 石头传说" 的神话中, 僧道来到青埂峰下时石头已经自幻为玉. 无僧道谈论红尘的内容, 且是僧道主动提出帮石头下界历幻." 神瑛灌草" 的神话与甲戌本大致相同.

关于石头神话和神瑛侍者的神话, 在程甲本中, 第一个神话" 此时自经锻炼, 灵性已通" 〔旁加了自去自来," 可大可小" 八个字, 其他部分与脂批庚辰本大致相同; 第二个神话与脂批甲戌本大致相同. 〕

只是在第二个神话中, 程甲本有些出入. 摘引如下:

" 那僧道:'此事说来好笑. 只因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 那是这个石头因娲皇未用, 却也落的逍遥自在, 各处去游玩. 一日来到警幻仙子处. 那仙子知他有些来历, 因留他在赤霞宫居住, 就命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 他却常在灵河岸上行走, 看见这株仙草可爱, 遂日以甘露灌溉……'"

从上面的引文中我们可以鲜明的发现这样一个事实:

在脂本甲戌本和庚辰本中, 石头和神瑛侍者是分离的, 神瑛侍者下凡幻化为贾宝玉, 而石头幻化为贾宝玉胸前所佩的通灵宝玉. 即神瑛侍者和贾宝玉对应, 石头和通灵宝玉对应. 那么既然在灵河岸浇灌绛珠草的是神瑛侍者, 而不是石头, 则绛珠仙子还泪的对象就应该是神瑛侍者, 而与石头无关, 那么贾宝玉所执著的" 木石前盟" 又如何谈及呢 而在程甲本中, 高鄂则试图将石头和神瑛侍者合二为一, 即设法让神瑛侍者成为石头的另一个身份, 这样石头就是神瑛侍者, 神瑛侍者下世是贾宝玉, 即石头就是贾宝玉的前身. 那么贾宝玉出生时所衔的通灵宝玉也只不过是为了说明贾宝玉出生时的奇异, 身份与众不同罢了.

在通过上面各个版本关于这两个神话故事的叙述来看, 我们发现在从脂本甲戌本抄本到脂本

庚辰本再到程甲本, 青埂顽石和神瑛侍者呈现出了一种逐渐合一的趋势.

一般认为, 甲戌本是脂本系统中目前出现最早的本子, 在相当程度上具有这权威性, 对研究作品文本的原貌来讲参考价值很高, 但由此就说, 后出的其他本子的任何改动就是对作者原意的背叛也是不太合理的. 红学大家冯其庸在其《论庚辰本》一文中指出, 现存所有脂本系统庚辰本是作者生前的最后一个本子, 是" 最接近于原稿, 最接近于完整的一部稿子". 而在这个本子里, 石头神话中的石头已经可以自幻为玉了, 已经具备了灵性.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大胆的推测, 倘若作者能多活几年, 他对庚辰本也会因不满意而再加修订的. 而程甲本的改动在某种程度上是遵循着庚辰本的原意来的, 即庚辰本中的石头既然可以自幻为玉, 说明其已具灵性, 这就赋予了灵性已通的石头以自由行动的能力, 因此程甲本就借此加以延伸, 使顽石进入了神瑛灌草这一神话系统, 他的自由来去使他在警幻仙子那里有条件做了神瑛侍者, 才使他得以发现绛珠草并灌溉之, 于是就产生了绛珠还泪的神话, 这样顽石和神瑛侍者就合二为一, 避免了人们在阅读时产生贾宝玉的前身究竟是青埂顽石还是神瑛侍者的疑问, 从而使小说在内容上统一起来.

到这里,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即由庚辰本到程甲本, 顽石和神瑛侍者逐渐统一到一起, 顽石, 神瑛侍者和贾宝玉是三位一体的, 顽石是贾宝玉茫茫大初时的本相, 神瑛侍者是贾宝玉神界的前身, 贾宝玉则是顽石和神瑛侍者在尘世的幻相.

石头视角在小说《红楼梦》中的叙事效果

上文我们已经得出了顽石, 通灵宝玉, 贾宝玉三者之间在不同版本之间的关系, 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石头在小说中的叙述功能. 我们知道叙述角度一旦确定, 叙述者和人物的关系也就随之确定了. 那么石头作为叙述者在小说《红楼梦》中是处在哪一个视角呢, 在这个视角它又是怎样展开叙述呢, 这种叙述方式又有怎样的突破和意义呢 下面我们就此来进行论述和分析. 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过《红楼梦》:"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 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 被打破了." 这里所说的" 写法打破" 一个重要方面, 如从叙述的角度说, 应该包括《红楼梦》的叙事中" 视角" 的成功运用.

所谓视角," 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 视角因此有三种, 即第一, 第二, 第三人称的叙述."

正如前文所述, 脂本系统中的石头和神瑛侍者相互分裂, 各自独立, 形成了通灵宝玉和贾宝玉的相对独立性, 其突出表现的一点就是石头也具有自己的叙事视点. 石头作为叙述者在《红楼梦》中以第一人称叙述者视点来进行叙事.

对于石头这位叙述者的出场, 作者可谓煞费苦心. 庚辰本第一回开头第一段, 作者直接交代了创作缘起, 并明确告诉我们此书是" 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 但紧接着却又说:"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 " 仿佛《红楼梦》这部小说是先于作者存在的, 这样作者和叙述者就作了一次分割. 这儿的" 在下" 云云, 已经不是作者的口吻了, 而成了说书人的语气. 这位说书人先叙述了无才补天而幻形入世的石头的经历, 接着引出一位空空道人, 并说这位空空道人将石头上所记文字" 从头至尾抄录回来, 问世传奇". 这样, 作者又把说书人与叙述者做了第二次分割, 似乎空空道人成为了叙述者. 但说书人告诉我们"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 增删五次, 篡成目录, 分出章回, 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经过这番改动, 作者曹雪芹反而成为了一个整理者, 他与小说的关系变得若即若离了. 那么接下来的内容便应视为曹雪芹整理后的石上记录, 叙述者自然就转变为了这块石头. 至此创作缘起和情节提要已交待完毕, 也就是下文的" 出则即明, 且看石上是何故事. 按那石上所云:……".

或许是由于感到这种开头方式极易将作者和叙述者混淆, 甲戌本把" 作者自云" 这一段放在了" 脂评凡例" 之中, 这样一来," 作者自云" 一段便成为脂砚斋对作者自白的记录, 作者和叙述者在正文中的区别也就更加清晰了.

曹雪芹交待好了创作缘起后, 也不再出现了, 而是把叙述的任务交给了叙述者石头. 下面我们

看看石头作为叙述者在文中的具体表现.

其例如下:

1, 这一家姓甚名谁, 又与荣府有何瓜葛 诸公若嫌琐碎粗鄙呢, 则快掷下此书, 另觅好书去醒目; 若谓聊可破闷时, 待蠢物逐细言来.(甲戌本第六回 , 庚辰本无" 诸公若嫌…… 逐细言来". 程甲本全删)

2, 风姐因怕通灵玉失落, 便等宝玉睡下, 命人拿来, 塞在自己的枕边. 宝玉不知与秦种算何账目, 未见真切, 未曾记得. 此系疑案, 不敢创篡.(甲戌本十五回, 庚辰, 程甲本同)

3, 此时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 那等凄凉寂寞, 若不亏癞僧, 跛道二人携来到此, 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 本欲做一篇《灯月赋》, 《省亲颂》以志今日之事, 但又恐入了别书的俗套. 按此时之景即做一赋一赞, 也不能形容得尽其妙; 即不做赋赞, 其豪华富丽, 观者亦可想而知矣. 所以倒是省了这工夫纸墨, 且说正经的为是.(庚辰本十七至十八回, 程甲本删)

4, 按此四字并" 有凤来仪" 等处, 皆系上回贾政偶然一试宝玉之课艺才情耳, 何今日认真用此匾联 ……岂《石头记》中通部所表之宁荣贾府所为哉! 据此论之, 竟大相矛盾了. 诸公不知, 待蠢物将原委说明, 大家方知.(庚辰本十七至十八回; 程甲本大幅度简化, 已无石头口吻.)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 以上这四例完全是以石头的观点来叙事, 这四例显然不能同《红楼梦》中其他的" 看官听说" 之类的说话人套语混为一谈, 它们完全是以石头的观点来叙事, 是十分典型的内在式焦点叙述. 石头虽然是叙述者, 但却采用呈现式的叙述方式, 也就是说石头本身极少登场, 而是尽量让人物自己登场. 石头作为叙述者的视角受到了角色身份的限制, 但也能叙述本角色间接所闻的事, 叙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这种叙述视角的运用正是《红楼梦》作者的伟大创新和高才之处. 针对例1, 脂批云:"妙谦, 是石头口角." 脂砚斋的批语表明了他已经发现了作者在文中已经开始运用石头这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了, 同样从这段议论我们可以看到, 好像叙述者并不想掩饰自己的叙述行为, 而是要提醒读者要注意到叙述者的存在; 且又一次的表明叙述者就是蠢物---石头; 针对例2, 脂批云:"借石之未见真切, 淡淡隐去, 越觉云烟渺茫之中, 无限丘壑在焉.", 这条批语为什么说" 云烟渺茫之中, 无限丘壑在焉" 呢, 显然是脂砚斋又敏锐地发现了石头视角运用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在例2中, 通灵宝玉被凤姐收了起来, 叙事无法继续了. 石头在这里" 作为叙述者的视角受到了角色身份的限制, 不能叙述本角色不知的内容", 即作者严格遵守这石头作为整个故事的观察者的叙述原则, 凡是宝玉在场的情节, 石头因为是戴在他的身上, 便像自动录影机一样进行记录, 一旦石头和贾宝玉脱离开, 叙事便自然中断. 正如赵冈所说," 按照曹雪芹最初的安排, 这块石头是担任旁观者," " 或者说这块石头是一位记录人, 一位电影摄影师."" 记录人一旦离开现场, 记录就应中断." 再比如书中第八回写宝玉睡觉时," 袭人伸手从他项上摘下那通灵玉来, 用自己的手帕包好, 塞在褥下"(甲戌本), 这样石头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本来还是吵吵闹闹的场面, 一下子就收了起来.

针对例3, 脂批云:"自' 此时' 以下皆石头之语, 真千奇百怪之文.", 作为一名极具敏锐艺术眼光的批者, 脂砚斋一定发现了作者这种叙述观点在当时的新颖别致, 超越和脱俗, 所以认为作者的这种写法是" 千奇百怪之文".

针对例4 ,脂批云:"石兄自谦, 妙! 可代答云, 岂敢." 这又是明显的石头观点叙事的一证.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是由话本文学演化而来的, 在视点的运用上多以" 说话人" 的全知视点为主, 以某些参与故事情节的人物的内视点为辅, 两种视点相辅相成, 交替转换来进行叙事. 《红楼梦》的中的石头显然是不参与故事的情节的, 它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 一个视角存在. 当然作者在小说中设置石头的视角显然是有意为之的, 如庚辰本第四回" 石头亦曾抄写了一张, 今据石上所抄云"; 第八回" 那顽石亦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楔的篆文, 今按图画于后" 等, 显然, 叙述人心里总有一个石头存在, 而这个叙述人又不能和小说的作者等同, 因为这个叙述人可以叙述"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 云云, 这就使得小说《红楼梦》的叙事结构显得多层和

复沓, 这种多层次复沓的叙事结构和手法, 使得小说结构别具层次感和阅读的新鲜感, 小说主题具有了丰富性. 这显示出了作者在文学写作上的天才之处及红学叙事的魅力之所在.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一点:作者以明显石头口吻叙事的情节都放在了十八回里. 自十八回以后, 叙述者石头直接出场越来越少, 这时的一些评论虽然是出自叙述者石头, 但是已经不很明显了, 如二十九回的一段议论:

" 原来那宝玉自幼生成有一种下流痴病……那黛玉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 也每用假情试探……如此两假相逢, 终有一真……看来两个人原来是一个心, 但却多生了枝叶, 反弄成两个心了……如此看来, 却都是求近之心, 反弄成疏远之意, 如此之话, 皆他二人素习所存私心, 也难备述."

这类议论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是石头之口, 但其口吻与前面几例差别不大, 还是属于明显的叙述者发出的声音.

在程本系统中, 石头, 神瑛侍者, 贾宝玉三位一体, 石头下世成为了贾宝玉, 石头在全书中也就失去了叙述者的资格了, 即石头的叙事在小说中是中断的, 并不是一以贯之的. 我们上面论述说程本系统是在遵循作者原意的情况下进行改写石头神话和神瑛侍者神话的, 石头, 神瑛侍者, 贾宝玉三位一体的合一也是作者的本意, 那么石头作为叙述者是不是就丧失了它的功能呢 不是, 而是做了一个转让, 即叙述者将本应属于自己的叙述职能转让给小说中的人物, 这就是《红楼梦》的叙述中所存在的叙述学中" 二度叙事" 的方式." 二度叙事" 分为" 自述" 和" 他述" 两种, 石头叙事的转让较多的是体现在小说人物的" 自述" 上." 自述" 的情形虽然在小说中出现的比较少, 但是功能却不可小视." 自述" 的特殊形态的就是内心独白, 在《红楼梦》中内心独白最多的就是贾宝玉了, 这是因为作为叙述者的石头和贾宝玉有着一层特殊的关系, 所以不自觉地叙述者就深入到宝玉的内心, 写他的种种" 呆念" 和" 痴想". 然而, 作者有时又故作狡黠之笔, 将叙述者的介入淡化. 如第三十六回对宝玉的内心作了大段描写之后, 故意说" 此皆宝玉心中所怀, 也不可十分妄拟". 叙述者似乎生怕读者将他和宝玉画上等号, 所以加上一句这样的解释. 首先应当明确, 宝玉不是叙述者, 而是被叙述者, 他身上所佩戴的那块通灵宝玉只是他言行的见证者. 然而通灵宝玉又是贾宝玉的命根子, 也就是说它身上具有很多顽石的特征, 因而二者有很多的重叠之处. 我们既不能把作者和叙述者, 贾宝玉三者完全同等看待, 但也不能无视三者之间密切的联系.

这就说明《红楼梦》的原作者在小说后面主动放弃了石头这一叙事视角, 但石头的叙事功能并没有消解. 关于作者放弃石头叙事视角的原因:一方面因为小说是长篇, 这种第三人称的视角对于叙事的深入和展开,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 作者放弃石头的叙事视角, 也是因为受到了小说整个布局谋篇的需要, 即小说开篇时的石头神话和神瑛侍者的影响,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 神瑛侍者的神话压过了顽石神话, 贾宝玉的玉性暂时的压过了石性. 从这里我们会发现石头这一意象的选用, 对小说中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和小说的主题意义都有着深刻的作用, 而这作用又是体现在石头的叙事过程中的, 那么下面我们就看看石头在小说中对贾宝玉形象塑造所起的特殊意义.

石头对于贾宝玉形象塑造的特殊意义 要谈论石头对于贾宝玉形象塑造方面所起到的特殊意义, 我们先来看小说是怎样交代贾宝玉的前身的, 即石头是怎样出场的. 《红楼梦》的开篇第一回, 作者先说了一个神话: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 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 方经二十四丈顽石 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 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 便弃在 此山青埂峰下. 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 灵性已通, 因见众石俱得补天, 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 遂自怨自叹, 日夜悲号惭 愧.

我们知道, 从人类文化和艺术思维的观点来看, 神话乃是民族远古的梦和人类文化的根. 作者在这里借用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给贾宝玉的前身---青梗顽石以神话气息, 同时也蕴含了很

深的意义在里面. 同样我们也看到补天的神话在小说中已经退化到了背景的角色, 在《红楼梦》中故事的主体是顽石, 而不是女娲, 补天神话只是顽石故事的起因. 那么补天神话赋予了主人公贾宝玉以什么样的意义呢 这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石头的象征意义说起. 庄克华先生也认为贾宝玉:"这位孕育于古代神话传说, 从石头, 从天地自然中直接走出来的文学人物, 必然蕴涵着我国传统文化中极其丰富, 极其深刻的内涵."

石头的下凡是因为欲望, 为了抒发未被选到补天的行列的压抑和抑郁. 当然石头在神话中的无才见弃也预示了贾宝玉在现实世界中的不得志. 石头因欲而下凡则自会因欲望的未满足而生成一种悲剧, 这就为小说的整体氛围奠定了悲剧的味道.

余国番认为贾宝玉的名字是出于《论语--子罕篇》,"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 韫匮而藏诸 求善贾而沽诸 ' 子曰:'沽之哉! 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 余氏通过贾雨村吟联:"玉在匮中求善价" 认为, 贾宝玉之名有" 假宝玉" 的言外旨. 那么既然宝玉是假的, 则顽石才是他的本性.

我们在书中第一一五回中, 通过贾宝玉和甄宝玉见面的谈话可以看到, 贾宝玉一直是以顽石自称," 弟是至浊至愚, 只不过一块顽石耳." 可见在贾宝玉内心是承认自己的石头的角色, 而与世俗的美玉之称相抵触. 顽石虽经女娲锻炼, 灵性已通, 但仍保留着自己的" 石性" ——不入流俗, 不屑于传统文化, 不为传统社会所接纳, 这也可以从书中评价宝玉的那两首《西江月》词看出. " 无故寻愁觅恨, 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 腹内原也草莽. 潦倒不通事务, 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 哪管世人诽谤!"

" 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 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 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西江月》的判断显然是代表世人的意见, 封建社会男人的意见, 贾府男人世界的意见, 宝玉虽被人嘲讽为" 行为偏僻性乖张", 却也" 哪管世人诽谤", 这是真正的石性不改. 石头本身就象征着傲岸孤介, 卓立不群, 坚贞不屈的人格精神, 从世俗的角度看就是顽固不化, 这样自然在现实世界里会命运多劫, 因无用而见弃. 顽石的傲岸孤立照应着贾宝玉性格中的孤介和不媚俗.

媚俗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存境况, 是与人类与生俱来的, 是无法根治的, 媚俗的根本性是它的表演性. 只要一个人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别人而活, 他的言行举止无论在何种意义上受到他人的左右, 这个人就是媚俗的. 贾宝玉就是深深地反叛这种媚俗性的, 他对世俗的功名事业极为反感厌恶, 他想忠实于自己的感受, 觉得生命不应该被任何外在和事物所奴役.

贾宝玉的反媚俗首先体现在对于传统价值观所规定的人生道路, 他是非常反感的. 儒家所规定的人生目标是内圣外王, 其途径是" 正心, 诚意,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贾宝玉就经常对那些怀着" 学而优则仕" 的人冷嘲热讽, 并为之起名" 禄蠹". 一旦湘云, 宝钗以仕途经济之事劝他, 他立刻冷言相对, 丝毫不顾平时的情意, 直言不讳的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吗 要是她也说过这些混帐话, 我早就和她生分了." 宝玉和黛玉都拒绝进入现实这个世界, 他们从对方的身上来得到力量和勇气, 以坚守自己的理想. 所以当贾宝玉最后悟出了" 人生情缘, 各有分定", 自然更加的珍惜会为他洒泪的林黛玉了. 他之所以选择黛玉为知己, 正是因为他和黛玉是一路人, 都抗拒传统社会的价值观.

贾宝玉的反媚俗还体现在否定传统的伦理道德上. 传统伦理道德讲究孝和忠, 而且作为一种价值取向, 忠往往凌驾在孝之上. 贾宝玉却否定这种意义上的忠. 他对于向来被认为是大丈夫名节的" 文死谏"" 武战死" 颇不以为然." 那武将要是疏谋少略的, 他自己无能, 白送了性命, 这难道也是不得已么 那文官更不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 记在心里, 若朝廷稍有暇疵, 他就胡弹乱谏, 邀忠烈之名; 倘有不合, 浊气一涌, 即时拼死, 这难道也是不得已 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 若非圣人, 那天也断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交代, 可知那些死的, 都是沽名钓誉, 并不知君臣的大义." 贾宝玉看透了历史的真相. 当了解了世界的真实状况之后, 人就面临这选择, 是融入这个世界, 还是游离于这个世界之外, 究竟是流俗还是保持自己纯真的本性 贾宝玉选择了后者, 他背弃了这个社会传统的价值观, 从传统的道路上逃了出来. 小说石头—宝玉—石头的构思说明, 贾

宝玉本来就不属于这个世界, 他那种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 石性", 使他最后只能回到属于他的那个世界---青埂峰下.

回归青梗峰的灵石记载了他的人生经历, 值得注意的是, 最初时石头上什么也没有, 只是在经历了一番人世的悲欢离合后, 才有了这些字. 彻底的石头是不应该留下任何文字的, 甚至不该具有灵性, 有灵性则有知觉, 有知觉则有悲哀. 但在小说中, 石头上面不仅有字, 而且还有问一句:"倩谁记去作奇传". 这表明石头还没有彻底的不动心. 贾宝玉的喜欢老庄和禅宗, 也只是在探索不得结果时的一种寄托.

所以说, 宝玉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寄托着作者改造人生, 改造社会的理想. 而这都是通过石头这一意象的运用来达到的.

结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 我们发现, 石头在小说中通过通灵宝玉的第一人称叙述者视点, 使得小说的叙述结构和手法层次复沓, 别具层次感和多义性, 新鲜感和神秘感, 哲理性和文学性, 这正是作者的天才之处及红学叙事的魅力之所在, 营造了" 真事隐去, 假语村言" 的故事氛围, 增强了叙事的灵活多变, 并多层次多角度的刻画了人物形象; 另外石头作为贾宝玉的第一人称叙述者视点在小说的叙述中无意中将作为叙述者的小说主人公---贾宝玉的性格思想感情进行了一种悄悄的, 细腻的展露, 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男主人公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再者, 作者的这种第一人称有限制的叙事视角是对以宋元话本为源的传统小说叙事方式的拓展和超越, 而这种超越在本质上根植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演进, 仰赖于中国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 并深刻反映着那个时代的分解和演进, 标志着那个时代单一文化观念对叙事的全面统驭和严格控制开始裂解, 单一哲学价值观念的地位开始动摇, 意味着那个时代统一的价值体系开始分离.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专著

1,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 邓遂夫 校订 作家出版社 2007年

2, 《〈红楼梦〉, 〈西游记〉与其他》 余国藩 三联 2006年10月

3, 《红楼梦评点研究》 刘继保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9月

4, 《漫说红楼》 张庆善 刘永良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5月

5, 《四海红楼》 余英时, 周汝昌等著 作家出版社 2006年6月

6, 《红学通史》陈维昭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9月

7, 《鲁迅全集》吴龙辉等整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57年

二论文

1, 孟昭连 《〈红楼梦〉的人物叙事观点》, 《红楼梦学刊》1988年1期

2, 王平 《论〈红楼梦〉的叙述者》, 《红楼梦学刊》1998年3期

3, 陈维昭 《〈红楼梦〉的叙事结构》, 《红楼梦学刊》 1991年2期

4, 沈治钧 《石头-神瑛侍者-贾宝玉》 , 《红楼梦学刊》2000年3期

5, 马力 《从叙述手法看" 石头" 在〈红楼梦〉中的作用》, 《红楼梦学刊》 1980年3期 曹雪芹 高鄂《程甲本红楼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2 (1回)

冯其庸 《论庚辰本》, 《石头记脂本研究》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1998年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鲁迅全集》, 第8卷第350页 ,1957年版

童庆炳 , 修订二版 , 2005年3月出版 , p256`257

邓遂夫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 作家出版社 2007年(17至18回)

邓遂夫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 作家出版社 2007年(17至18回)

赵冈 《红楼梦的两种写法》 《红楼梦论集》 台湾志文出版社 1975年版

邓遂夫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 作家出版社 2007年(29回)

邓遂夫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 作家出版社 2007年(1回)

庄克华 《人与自然之生命的共颤—论中贾宝玉的创造》, 《 红楼梦学刊 》1993,4期 余国番《与其他 》, 三联出版社 2006年 p133

邓遂夫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 作家出版社 2007年(3回)

邓遂夫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 作家出版社 2007年 (32回)

邓遂夫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 作家出版社 2007年(36回)

浅论石头在《红楼梦》中的叙事功能

绪论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 小说能以石头命名, 可见石头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 再加上一个记字, 说明小说是记叙类的故事, 突出了石头在小说《红楼梦》中的叙事者角色, 则石头在小说中的叙事功能不容小觑. 通过研读小说文本, 我们知道, 石头的叙事功能体现在两方面:即石头在小说中新颖的叙事效果和石头意象对贾宝玉形象塑造的扩充和加强.

本文试通过探寻石头与贾宝玉及通灵宝玉的关系, 在正确理解这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运用文学理论上叙述学里的理论对石头这一特殊叙事者在小说中的叙事功能加以分析和论述, 从中发现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在叙述方式上的拓展, 并进一步探寻石头在小说中特殊的叙事效果和石头在小说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和小说主题上所起的特殊意义.

一, 石头与贾宝玉, 通灵宝玉之关系

我们要探寻石头在小说《红楼梦》中的叙事功能, 首先要弄明白石头在小说中的角色位置. 那么有一点我们要梳理清楚, 即弄明白青埂顽石与贾宝玉以及贾宝玉胸前所佩通灵宝玉之关系.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石头和神瑛侍者之间的关系, 因为神瑛侍者是贾宝玉前身这一论断是学术界公认的事实. 我们只要弄明白了石头和神瑛侍者的关系也就弄明白了石头与贾宝玉及通灵宝玉的关系.

我们从小说《红楼梦》的文本中来寻求答案. 鉴于《红楼梦》的版本复杂, 各个版本之间在情节和文字上存在着不同. 为了论述的方便, 我们仅以具有代表性的脂本甲戌本和庚辰本以及程本系统的程甲本为依据, 来寻找石头--神瑛侍者—贾宝玉, 石头—神瑛侍者—贾宝玉之间的关系.

关于石头神话和神瑛侍者的神话在脂本系统中是这样的:

甲戌本中, 青埂顽石因无材补天被弃而独自叹嗟, 恰遇僧道谈论红尘之事, 石头凡心炽动, 央求帮助下凡受享. 僧到劝阻, 石头固不听, 于是僧道将其幻化为玉. 又, 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畔又绛珠草蒙神瑛侍者浇灌, 幻化为仙子, 适神瑛侍者下界造历幻缘, 仙子欲一起下界用泪水还恩. 僧道趁机将石头夹带于其中, 使之以通灵宝玉的幻相与神瑛侍者下凡. 贾宝玉遂衔玉而生.

庚辰本中, 在" 石头传说" 的神话中, 僧道来到青埂峰下时石头已经自幻为玉. 无僧道谈论红尘的内容, 且是僧道主动提出帮石头下界历幻." 神瑛灌草" 的神话与甲戌本大致相同.

关于石头神话和神瑛侍者的神话, 在程甲本中, 第一个神话" 此时自经锻炼, 灵性已通" 〔旁加了自去自来," 可大可小" 八个字, 其他部分与脂批庚辰本大致相同; 第二个神话与脂批甲戌本大致相同. 〕

只是在第二个神话中, 程甲本有些出入. 摘引如下:

" 那僧道:'此事说来好笑. 只因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 那是这个石头因娲皇未用, 却也落的逍遥自在, 各处去游玩. 一日来到警幻仙子处. 那仙子知他有些来历, 因留他在赤霞宫居住, 就命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 他却常在灵河岸上行走, 看见这株仙草可爱, 遂日以甘露灌溉……'"

从上面的引文中我们可以鲜明的发现这样一个事实:

在脂本甲戌本和庚辰本中, 石头和神瑛侍者是分离的, 神瑛侍者下凡幻化为贾宝玉, 而石头幻化为贾宝玉胸前所佩的通灵宝玉. 即神瑛侍者和贾宝玉对应, 石头和通灵宝玉对应. 那么既然在灵河岸浇灌绛珠草的是神瑛侍者, 而不是石头, 则绛珠仙子还泪的对象就应该是神瑛侍者, 而与石头无关, 那么贾宝玉所执著的" 木石前盟" 又如何谈及呢 而在程甲本中, 高鄂则试图将石头和神瑛侍者合二为一, 即设法让神瑛侍者成为石头的另一个身份, 这样石头就是神瑛侍者, 神瑛侍者下世是贾宝玉, 即石头就是贾宝玉的前身. 那么贾宝玉出生时所衔的通灵宝玉也只不过是为了说明贾宝玉出生时的奇异, 身份与众不同罢了.

在通过上面各个版本关于这两个神话故事的叙述来看, 我们发现在从脂本甲戌本抄本到脂本

庚辰本再到程甲本, 青埂顽石和神瑛侍者呈现出了一种逐渐合一的趋势.

一般认为, 甲戌本是脂本系统中目前出现最早的本子, 在相当程度上具有这权威性, 对研究作品文本的原貌来讲参考价值很高, 但由此就说, 后出的其他本子的任何改动就是对作者原意的背叛也是不太合理的. 红学大家冯其庸在其《论庚辰本》一文中指出, 现存所有脂本系统庚辰本是作者生前的最后一个本子, 是" 最接近于原稿, 最接近于完整的一部稿子". 而在这个本子里, 石头神话中的石头已经可以自幻为玉了, 已经具备了灵性.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大胆的推测, 倘若作者能多活几年, 他对庚辰本也会因不满意而再加修订的. 而程甲本的改动在某种程度上是遵循着庚辰本的原意来的, 即庚辰本中的石头既然可以自幻为玉, 说明其已具灵性, 这就赋予了灵性已通的石头以自由行动的能力, 因此程甲本就借此加以延伸, 使顽石进入了神瑛灌草这一神话系统, 他的自由来去使他在警幻仙子那里有条件做了神瑛侍者, 才使他得以发现绛珠草并灌溉之, 于是就产生了绛珠还泪的神话, 这样顽石和神瑛侍者就合二为一, 避免了人们在阅读时产生贾宝玉的前身究竟是青埂顽石还是神瑛侍者的疑问, 从而使小说在内容上统一起来.

到这里,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即由庚辰本到程甲本, 顽石和神瑛侍者逐渐统一到一起, 顽石, 神瑛侍者和贾宝玉是三位一体的, 顽石是贾宝玉茫茫大初时的本相, 神瑛侍者是贾宝玉神界的前身, 贾宝玉则是顽石和神瑛侍者在尘世的幻相.

石头视角在小说《红楼梦》中的叙事效果

上文我们已经得出了顽石, 通灵宝玉, 贾宝玉三者之间在不同版本之间的关系, 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石头在小说中的叙述功能. 我们知道叙述角度一旦确定, 叙述者和人物的关系也就随之确定了. 那么石头作为叙述者在小说《红楼梦》中是处在哪一个视角呢, 在这个视角它又是怎样展开叙述呢, 这种叙述方式又有怎样的突破和意义呢 下面我们就此来进行论述和分析. 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过《红楼梦》:"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 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 被打破了." 这里所说的" 写法打破" 一个重要方面, 如从叙述的角度说, 应该包括《红楼梦》的叙事中" 视角" 的成功运用.

所谓视角," 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 视角因此有三种, 即第一, 第二, 第三人称的叙述."

正如前文所述, 脂本系统中的石头和神瑛侍者相互分裂, 各自独立, 形成了通灵宝玉和贾宝玉的相对独立性, 其突出表现的一点就是石头也具有自己的叙事视点. 石头作为叙述者在《红楼梦》中以第一人称叙述者视点来进行叙事.

对于石头这位叙述者的出场, 作者可谓煞费苦心. 庚辰本第一回开头第一段, 作者直接交代了创作缘起, 并明确告诉我们此书是" 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 但紧接着却又说:"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 " 仿佛《红楼梦》这部小说是先于作者存在的, 这样作者和叙述者就作了一次分割. 这儿的" 在下" 云云, 已经不是作者的口吻了, 而成了说书人的语气. 这位说书人先叙述了无才补天而幻形入世的石头的经历, 接着引出一位空空道人, 并说这位空空道人将石头上所记文字" 从头至尾抄录回来, 问世传奇". 这样, 作者又把说书人与叙述者做了第二次分割, 似乎空空道人成为了叙述者. 但说书人告诉我们"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 增删五次, 篡成目录, 分出章回, 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经过这番改动, 作者曹雪芹反而成为了一个整理者, 他与小说的关系变得若即若离了. 那么接下来的内容便应视为曹雪芹整理后的石上记录, 叙述者自然就转变为了这块石头. 至此创作缘起和情节提要已交待完毕, 也就是下文的" 出则即明, 且看石上是何故事. 按那石上所云:……".

或许是由于感到这种开头方式极易将作者和叙述者混淆, 甲戌本把" 作者自云" 这一段放在了" 脂评凡例" 之中, 这样一来," 作者自云" 一段便成为脂砚斋对作者自白的记录, 作者和叙述者在正文中的区别也就更加清晰了.

曹雪芹交待好了创作缘起后, 也不再出现了, 而是把叙述的任务交给了叙述者石头. 下面我们

看看石头作为叙述者在文中的具体表现.

其例如下:

1, 这一家姓甚名谁, 又与荣府有何瓜葛 诸公若嫌琐碎粗鄙呢, 则快掷下此书, 另觅好书去醒目; 若谓聊可破闷时, 待蠢物逐细言来.(甲戌本第六回 , 庚辰本无" 诸公若嫌…… 逐细言来". 程甲本全删)

2, 风姐因怕通灵玉失落, 便等宝玉睡下, 命人拿来, 塞在自己的枕边. 宝玉不知与秦种算何账目, 未见真切, 未曾记得. 此系疑案, 不敢创篡.(甲戌本十五回, 庚辰, 程甲本同)

3, 此时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 那等凄凉寂寞, 若不亏癞僧, 跛道二人携来到此, 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 本欲做一篇《灯月赋》, 《省亲颂》以志今日之事, 但又恐入了别书的俗套. 按此时之景即做一赋一赞, 也不能形容得尽其妙; 即不做赋赞, 其豪华富丽, 观者亦可想而知矣. 所以倒是省了这工夫纸墨, 且说正经的为是.(庚辰本十七至十八回, 程甲本删)

4, 按此四字并" 有凤来仪" 等处, 皆系上回贾政偶然一试宝玉之课艺才情耳, 何今日认真用此匾联 ……岂《石头记》中通部所表之宁荣贾府所为哉! 据此论之, 竟大相矛盾了. 诸公不知, 待蠢物将原委说明, 大家方知.(庚辰本十七至十八回; 程甲本大幅度简化, 已无石头口吻.)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 以上这四例完全是以石头的观点来叙事, 这四例显然不能同《红楼梦》中其他的" 看官听说" 之类的说话人套语混为一谈, 它们完全是以石头的观点来叙事, 是十分典型的内在式焦点叙述. 石头虽然是叙述者, 但却采用呈现式的叙述方式, 也就是说石头本身极少登场, 而是尽量让人物自己登场. 石头作为叙述者的视角受到了角色身份的限制, 但也能叙述本角色间接所闻的事, 叙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这种叙述视角的运用正是《红楼梦》作者的伟大创新和高才之处. 针对例1, 脂批云:"妙谦, 是石头口角." 脂砚斋的批语表明了他已经发现了作者在文中已经开始运用石头这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了, 同样从这段议论我们可以看到, 好像叙述者并不想掩饰自己的叙述行为, 而是要提醒读者要注意到叙述者的存在; 且又一次的表明叙述者就是蠢物---石头; 针对例2, 脂批云:"借石之未见真切, 淡淡隐去, 越觉云烟渺茫之中, 无限丘壑在焉.", 这条批语为什么说" 云烟渺茫之中, 无限丘壑在焉" 呢, 显然是脂砚斋又敏锐地发现了石头视角运用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在例2中, 通灵宝玉被凤姐收了起来, 叙事无法继续了. 石头在这里" 作为叙述者的视角受到了角色身份的限制, 不能叙述本角色不知的内容", 即作者严格遵守这石头作为整个故事的观察者的叙述原则, 凡是宝玉在场的情节, 石头因为是戴在他的身上, 便像自动录影机一样进行记录, 一旦石头和贾宝玉脱离开, 叙事便自然中断. 正如赵冈所说," 按照曹雪芹最初的安排, 这块石头是担任旁观者," " 或者说这块石头是一位记录人, 一位电影摄影师."" 记录人一旦离开现场, 记录就应中断." 再比如书中第八回写宝玉睡觉时," 袭人伸手从他项上摘下那通灵玉来, 用自己的手帕包好, 塞在褥下"(甲戌本), 这样石头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本来还是吵吵闹闹的场面, 一下子就收了起来.

针对例3, 脂批云:"自' 此时' 以下皆石头之语, 真千奇百怪之文.", 作为一名极具敏锐艺术眼光的批者, 脂砚斋一定发现了作者这种叙述观点在当时的新颖别致, 超越和脱俗, 所以认为作者的这种写法是" 千奇百怪之文".

针对例4 ,脂批云:"石兄自谦, 妙! 可代答云, 岂敢." 这又是明显的石头观点叙事的一证.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是由话本文学演化而来的, 在视点的运用上多以" 说话人" 的全知视点为主, 以某些参与故事情节的人物的内视点为辅, 两种视点相辅相成, 交替转换来进行叙事. 《红楼梦》的中的石头显然是不参与故事的情节的, 它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 一个视角存在. 当然作者在小说中设置石头的视角显然是有意为之的, 如庚辰本第四回" 石头亦曾抄写了一张, 今据石上所抄云"; 第八回" 那顽石亦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楔的篆文, 今按图画于后" 等, 显然, 叙述人心里总有一个石头存在, 而这个叙述人又不能和小说的作者等同, 因为这个叙述人可以叙述"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 云云, 这就使得小说《红楼梦》的叙事结构显得多层和

复沓, 这种多层次复沓的叙事结构和手法, 使得小说结构别具层次感和阅读的新鲜感, 小说主题具有了丰富性. 这显示出了作者在文学写作上的天才之处及红学叙事的魅力之所在.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一点:作者以明显石头口吻叙事的情节都放在了十八回里. 自十八回以后, 叙述者石头直接出场越来越少, 这时的一些评论虽然是出自叙述者石头, 但是已经不很明显了, 如二十九回的一段议论:

" 原来那宝玉自幼生成有一种下流痴病……那黛玉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 也每用假情试探……如此两假相逢, 终有一真……看来两个人原来是一个心, 但却多生了枝叶, 反弄成两个心了……如此看来, 却都是求近之心, 反弄成疏远之意, 如此之话, 皆他二人素习所存私心, 也难备述."

这类议论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是石头之口, 但其口吻与前面几例差别不大, 还是属于明显的叙述者发出的声音.

在程本系统中, 石头, 神瑛侍者, 贾宝玉三位一体, 石头下世成为了贾宝玉, 石头在全书中也就失去了叙述者的资格了, 即石头的叙事在小说中是中断的, 并不是一以贯之的. 我们上面论述说程本系统是在遵循作者原意的情况下进行改写石头神话和神瑛侍者神话的, 石头, 神瑛侍者, 贾宝玉三位一体的合一也是作者的本意, 那么石头作为叙述者是不是就丧失了它的功能呢 不是, 而是做了一个转让, 即叙述者将本应属于自己的叙述职能转让给小说中的人物, 这就是《红楼梦》的叙述中所存在的叙述学中" 二度叙事" 的方式." 二度叙事" 分为" 自述" 和" 他述" 两种, 石头叙事的转让较多的是体现在小说人物的" 自述" 上." 自述" 的情形虽然在小说中出现的比较少, 但是功能却不可小视." 自述" 的特殊形态的就是内心独白, 在《红楼梦》中内心独白最多的就是贾宝玉了, 这是因为作为叙述者的石头和贾宝玉有着一层特殊的关系, 所以不自觉地叙述者就深入到宝玉的内心, 写他的种种" 呆念" 和" 痴想". 然而, 作者有时又故作狡黠之笔, 将叙述者的介入淡化. 如第三十六回对宝玉的内心作了大段描写之后, 故意说" 此皆宝玉心中所怀, 也不可十分妄拟". 叙述者似乎生怕读者将他和宝玉画上等号, 所以加上一句这样的解释. 首先应当明确, 宝玉不是叙述者, 而是被叙述者, 他身上所佩戴的那块通灵宝玉只是他言行的见证者. 然而通灵宝玉又是贾宝玉的命根子, 也就是说它身上具有很多顽石的特征, 因而二者有很多的重叠之处. 我们既不能把作者和叙述者, 贾宝玉三者完全同等看待, 但也不能无视三者之间密切的联系.

这就说明《红楼梦》的原作者在小说后面主动放弃了石头这一叙事视角, 但石头的叙事功能并没有消解. 关于作者放弃石头叙事视角的原因:一方面因为小说是长篇, 这种第三人称的视角对于叙事的深入和展开,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 作者放弃石头的叙事视角, 也是因为受到了小说整个布局谋篇的需要, 即小说开篇时的石头神话和神瑛侍者的影响,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 神瑛侍者的神话压过了顽石神话, 贾宝玉的玉性暂时的压过了石性. 从这里我们会发现石头这一意象的选用, 对小说中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和小说的主题意义都有着深刻的作用, 而这作用又是体现在石头的叙事过程中的, 那么下面我们就看看石头在小说中对贾宝玉形象塑造所起的特殊意义.

石头对于贾宝玉形象塑造的特殊意义 要谈论石头对于贾宝玉形象塑造方面所起到的特殊意义, 我们先来看小说是怎样交代贾宝玉的前身的, 即石头是怎样出场的. 《红楼梦》的开篇第一回, 作者先说了一个神话: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 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 方经二十四丈顽石 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 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 便弃在 此山青埂峰下. 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 灵性已通, 因见众石俱得补天, 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 遂自怨自叹, 日夜悲号惭 愧.

我们知道, 从人类文化和艺术思维的观点来看, 神话乃是民族远古的梦和人类文化的根. 作者在这里借用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给贾宝玉的前身---青梗顽石以神话气息, 同时也蕴含了很

深的意义在里面. 同样我们也看到补天的神话在小说中已经退化到了背景的角色, 在《红楼梦》中故事的主体是顽石, 而不是女娲, 补天神话只是顽石故事的起因. 那么补天神话赋予了主人公贾宝玉以什么样的意义呢 这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石头的象征意义说起. 庄克华先生也认为贾宝玉:"这位孕育于古代神话传说, 从石头, 从天地自然中直接走出来的文学人物, 必然蕴涵着我国传统文化中极其丰富, 极其深刻的内涵."

石头的下凡是因为欲望, 为了抒发未被选到补天的行列的压抑和抑郁. 当然石头在神话中的无才见弃也预示了贾宝玉在现实世界中的不得志. 石头因欲而下凡则自会因欲望的未满足而生成一种悲剧, 这就为小说的整体氛围奠定了悲剧的味道.

余国番认为贾宝玉的名字是出于《论语--子罕篇》,"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 韫匮而藏诸 求善贾而沽诸 ' 子曰:'沽之哉! 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 余氏通过贾雨村吟联:"玉在匮中求善价" 认为, 贾宝玉之名有" 假宝玉" 的言外旨. 那么既然宝玉是假的, 则顽石才是他的本性.

我们在书中第一一五回中, 通过贾宝玉和甄宝玉见面的谈话可以看到, 贾宝玉一直是以顽石自称," 弟是至浊至愚, 只不过一块顽石耳." 可见在贾宝玉内心是承认自己的石头的角色, 而与世俗的美玉之称相抵触. 顽石虽经女娲锻炼, 灵性已通, 但仍保留着自己的" 石性" ——不入流俗, 不屑于传统文化, 不为传统社会所接纳, 这也可以从书中评价宝玉的那两首《西江月》词看出. " 无故寻愁觅恨, 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 腹内原也草莽. 潦倒不通事务, 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 哪管世人诽谤!"

" 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 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 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西江月》的判断显然是代表世人的意见, 封建社会男人的意见, 贾府男人世界的意见, 宝玉虽被人嘲讽为" 行为偏僻性乖张", 却也" 哪管世人诽谤", 这是真正的石性不改. 石头本身就象征着傲岸孤介, 卓立不群, 坚贞不屈的人格精神, 从世俗的角度看就是顽固不化, 这样自然在现实世界里会命运多劫, 因无用而见弃. 顽石的傲岸孤立照应着贾宝玉性格中的孤介和不媚俗.

媚俗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存境况, 是与人类与生俱来的, 是无法根治的, 媚俗的根本性是它的表演性. 只要一个人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别人而活, 他的言行举止无论在何种意义上受到他人的左右, 这个人就是媚俗的. 贾宝玉就是深深地反叛这种媚俗性的, 他对世俗的功名事业极为反感厌恶, 他想忠实于自己的感受, 觉得生命不应该被任何外在和事物所奴役.

贾宝玉的反媚俗首先体现在对于传统价值观所规定的人生道路, 他是非常反感的. 儒家所规定的人生目标是内圣外王, 其途径是" 正心, 诚意,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贾宝玉就经常对那些怀着" 学而优则仕" 的人冷嘲热讽, 并为之起名" 禄蠹". 一旦湘云, 宝钗以仕途经济之事劝他, 他立刻冷言相对, 丝毫不顾平时的情意, 直言不讳的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吗 要是她也说过这些混帐话, 我早就和她生分了." 宝玉和黛玉都拒绝进入现实这个世界, 他们从对方的身上来得到力量和勇气, 以坚守自己的理想. 所以当贾宝玉最后悟出了" 人生情缘, 各有分定", 自然更加的珍惜会为他洒泪的林黛玉了. 他之所以选择黛玉为知己, 正是因为他和黛玉是一路人, 都抗拒传统社会的价值观.

贾宝玉的反媚俗还体现在否定传统的伦理道德上. 传统伦理道德讲究孝和忠, 而且作为一种价值取向, 忠往往凌驾在孝之上. 贾宝玉却否定这种意义上的忠. 他对于向来被认为是大丈夫名节的" 文死谏"" 武战死" 颇不以为然." 那武将要是疏谋少略的, 他自己无能, 白送了性命, 这难道也是不得已么 那文官更不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 记在心里, 若朝廷稍有暇疵, 他就胡弹乱谏, 邀忠烈之名; 倘有不合, 浊气一涌, 即时拼死, 这难道也是不得已 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 若非圣人, 那天也断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交代, 可知那些死的, 都是沽名钓誉, 并不知君臣的大义." 贾宝玉看透了历史的真相. 当了解了世界的真实状况之后, 人就面临这选择, 是融入这个世界, 还是游离于这个世界之外, 究竟是流俗还是保持自己纯真的本性 贾宝玉选择了后者, 他背弃了这个社会传统的价值观, 从传统的道路上逃了出来. 小说石头—宝玉—石头的构思说明, 贾

宝玉本来就不属于这个世界, 他那种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 石性", 使他最后只能回到属于他的那个世界---青埂峰下.

回归青梗峰的灵石记载了他的人生经历, 值得注意的是, 最初时石头上什么也没有, 只是在经历了一番人世的悲欢离合后, 才有了这些字. 彻底的石头是不应该留下任何文字的, 甚至不该具有灵性, 有灵性则有知觉, 有知觉则有悲哀. 但在小说中, 石头上面不仅有字, 而且还有问一句:"倩谁记去作奇传". 这表明石头还没有彻底的不动心. 贾宝玉的喜欢老庄和禅宗, 也只是在探索不得结果时的一种寄托.

所以说, 宝玉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寄托着作者改造人生, 改造社会的理想. 而这都是通过石头这一意象的运用来达到的.

结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 我们发现, 石头在小说中通过通灵宝玉的第一人称叙述者视点, 使得小说的叙述结构和手法层次复沓, 别具层次感和多义性, 新鲜感和神秘感, 哲理性和文学性, 这正是作者的天才之处及红学叙事的魅力之所在, 营造了" 真事隐去, 假语村言" 的故事氛围, 增强了叙事的灵活多变, 并多层次多角度的刻画了人物形象; 另外石头作为贾宝玉的第一人称叙述者视点在小说的叙述中无意中将作为叙述者的小说主人公---贾宝玉的性格思想感情进行了一种悄悄的, 细腻的展露, 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男主人公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再者, 作者的这种第一人称有限制的叙事视角是对以宋元话本为源的传统小说叙事方式的拓展和超越, 而这种超越在本质上根植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演进, 仰赖于中国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 并深刻反映着那个时代的分解和演进, 标志着那个时代单一文化观念对叙事的全面统驭和严格控制开始裂解, 单一哲学价值观念的地位开始动摇, 意味着那个时代统一的价值体系开始分离.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专著

1,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 邓遂夫 校订 作家出版社 2007年

2, 《〈红楼梦〉, 〈西游记〉与其他》 余国藩 三联 2006年10月

3, 《红楼梦评点研究》 刘继保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9月

4, 《漫说红楼》 张庆善 刘永良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5月

5, 《四海红楼》 余英时, 周汝昌等著 作家出版社 2006年6月

6, 《红学通史》陈维昭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9月

7, 《鲁迅全集》吴龙辉等整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57年

二论文

1, 孟昭连 《〈红楼梦〉的人物叙事观点》, 《红楼梦学刊》1988年1期

2, 王平 《论〈红楼梦〉的叙述者》, 《红楼梦学刊》1998年3期

3, 陈维昭 《〈红楼梦〉的叙事结构》, 《红楼梦学刊》 1991年2期

4, 沈治钧 《石头-神瑛侍者-贾宝玉》 , 《红楼梦学刊》2000年3期

5, 马力 《从叙述手法看" 石头" 在〈红楼梦〉中的作用》, 《红楼梦学刊》 1980年3期 曹雪芹 高鄂《程甲本红楼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2 (1回)

冯其庸 《论庚辰本》, 《石头记脂本研究》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1998年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鲁迅全集》, 第8卷第350页 ,1957年版

童庆炳 , 修订二版 , 2005年3月出版 , p256`257

邓遂夫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 作家出版社 2007年(17至18回)

邓遂夫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 作家出版社 2007年(17至18回)

赵冈 《红楼梦的两种写法》 《红楼梦论集》 台湾志文出版社 1975年版

邓遂夫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 作家出版社 2007年(29回)

邓遂夫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 作家出版社 2007年(1回)

庄克华 《人与自然之生命的共颤—论中贾宝玉的创造》, 《 红楼梦学刊 》1993,4期 余国番《与其他 》, 三联出版社 2006年 p133

邓遂夫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 作家出版社 2007年(3回)

邓遂夫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 作家出版社 2007年 (32回)

邓遂夫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 作家出版社 2007年(36回)


相关内容

  • 论_红楼梦_的线索人物
  • 论<红楼梦>的线索人物 ◎宁亮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红楼梦>中的线索人物作为连接多个叙事层的结构符号,具有特殊的结构功能.元叙事中的线索人物---一僧一道,起着 引渡功能:外围叙事层中的线索人物---甄士隐和贾雨村,起着连接功能:主体叙事层中的线 ...

  • 小说课堂|混合叙述:神叙述与人叙述
  • 2015-10-15阅读:10000+微信志 / 小说选刊 --从<红楼梦>说起 "写什么"和"怎么写"是文学最基本的问题."写什么"是作家选取什么内容作为笔下的素材,而"怎么写"则是作家的艺术技巧和写作能力 ...

  • [红楼梦]的三条叙事线索
  • <风语红楼>(精编版)84 风之子原创 我们读<红楼梦>,都会为小说浑厚深邃的艺术境界所折服,感觉到这是一部藏有龙蛇的奇书,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在我看来,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整部小说其实是有或显或隐的三条线索展开叙事的,正是这三条线索的交相辉映造就了<红楼梦&g ...

  • [红楼梦]与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
  • 第33卷第6期2009年11月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01.33No.6 Nov.,2009 Jo哪al of xian对anunive瑁ity(P}Iilos叩hy蜘dSocialScienc鹤) <红楼梦>与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 赵树勤,张晓辉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 ...

  • 试谈[红楼梦]中的女性描写
  • <红楼梦>试谈中的女性描写 谢红文 ! 厦门鹭江大学,福建厦门 ) 摘 要* "#$%%&' <红楼梦>"<红楼梦>在所塑造的众多形象中,女性无疑是最被看重的,故有既是女性的悲歌,亦乃女性的赞歌"之说. <红楼梦> ...

  • [红楼梦]与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戏曲文化
  • 作者:朱萍 曹雪芹研究 2016年08期 <红楼梦>中记录了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的戏曲文化,并赋予其展现人物性格.揭示思想主旨的叙事功能.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深受家族文化素养的影响.尤其是主持过<全唐诗>刊刻工作的曹寅--一般被认为是曹雪芹的祖父--对<红楼梦 ...

  • [新西游记]与穿越小说
  • 随着网络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以穿越时空为主题的"穿越小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的眼帘.它在"玄幻"滋养的土地上诞生,随后独立于玄幻小说之外,以势不可挡的姿态进入大众视野,掀起了一股阅读狂潮,并逐渐突破文字的局限,深入到广播.影视等方面. 对于"穿 ...

  • 滁州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 滁州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说明: 1.所列选题是参考兄弟本科院校和本系老师建议的选题,涵盖了中文专业各个学科: 2.所列选题有的是具体题目,有的只是选题范围,学生应在此范围内确定具体题目: 3.所列每个选题同届学生不能超过两个人共选,且具体题目或论述角度应有所差异: 4.每届毕业生选 ...

  • 浅谈[水浒传]中的多重对话特征
  • 摘要:<水浒传>中充满了大量的人物对话,这些对话由于具有数量多.分布密集.互动性.连接紧密的特点,而被称为多重对话.通过对这种对话特征的分析,发现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特作用,从而为<水浒传>的经典化增添一条例证. 关键词:多重对话:语体特点:案头化:敷演手法 鲁德才先生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