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导方式

第一节 概述

传热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1)传热 (2)保温 传热的基本方式 (1)热传导:

纯导热过程: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 (2)对流传热

对流传热:是指流体各部分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因而对流只能发生在流体中。 (3)辐射传热

因热原因而发出辐射能的过程称为热辐射。 典型的间壁换热器

间壁式换热器,就是冷热流体不混合,用固体壁面隔开只进行热量传递。 (1) 套管式换热器 (2)列管式换热器 单程列管式换热器

由壳体、管束、接管、封头、管板、挡板等组成 双程列管式换热器:

由于管程流体在管束内流经两次,故称为双程列管式换热器。若流体在管束内来回流过多次,则称为多程(如四程、六程等)列管式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S=nπdl 传热速率和热通量

传热量:

传热速率: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传热面的热量,用Q表示,单位W 热通量:指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积传递的热量。用q表示,单位w/m2 传热速率表达式:

传热速率=传热推动力(温度差)/传热阻力=△t/R

定态传热和非定态传热 第二节 热传导 一、热传导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温度场和等温面

物体(或空间)各点温度在时空中的分布,称为温度场。

稳定温度场

温度相同的点组成的面称为等温面。 温度梯度

两等温面的温度差△t与其间的垂直距离△n之比

温度梯度傅立叶定律

因热传导而产生的热流大小的定律

Q:J/S,W; S:m2 λ:导热系数,w/mk 2. 导热系数 固体的导热系数

金属、非金属:

温度系数对大多数金属为负值,对大多数非金属为正值。1/k 液体的导热系数 水的导热系数最大 气体的导热系数

气体的导热系数很小,不利于导热,却对保温有利。其导热系数实际上与压力无关。

各种物质的导热系数大致范围 金属:2.3--420 w/mk 建材:0.25--3 w/mk 绝缘材料:0.025—0.25 w/mk 液体:0.09—0.6 w/mk 气体:0.006—0.4 w/mk 三、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单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多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四、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 单层圆筒壁:

设圆筒壁,内壁半径为r1,温度为t1,外壁半径为r2,温度为t2,圆筒长为L。单位时间热量从内壁传到外壁的量为Q。

改写上式:

注意:

当r2/r1

圆筒壁面热传导与平壁热传导比较: 相同点:单位时间的传热量相同。

不同点: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传热量不相等。

第三节 对流传热

名词:载热体 、加热剂、冷却剂、间壁换热 以夹套换热为例:

一、 间壁两侧流体对流传热分

间壁两侧的对流传热都是在流体流动的过程中发生的传递现象。所以与流动的情况密切相关。湍流情况下,流体主流中由于旋涡丛生,流体各部分激烈混合。所以热阻很小,但紧靠壁面处的层

流底层,传热基本上是以导热方式进行,是对流传热的主要阻力所在,温度差也主要集中在层流底层中。如以某截面为例,其温度分布如图所示: 在计算热量时,一般用主体温度T和t, 传热速率的表达式: 热流量Q 单位 w 热量通量q 单位w/m

2

K称为总传热系数

二、对流传热速率方程和对流传热系数 1、对流传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 对稳定传热:

比较传热速率方程知

对平壁传热:

为基准。

对圆筒壁面:在换热器系列化标准中,以外表面

两边积分上式要积分:

1. 先要解决K为常数,而α1、α2是随物性而变,具有局部性质。工程上为计算方便常按某一定性温度来计算物性,而将α看成常数。 2. (T-t)随S而变,工程上往往用某一平均值△tm来代替。 2、污垢热阻:

换热器使用一个时期后,传热速率会下降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热面两侧污垢影响传热。计算K时,污垢热阻不可忽视,其阻值一般为经验估定。 若管壁外侧及内侧的污垢热阻分别用RS1和RS2表示, 则总传热系数计算式:

为了防止结垢对传热的影响,换热器要定期清洗。

第四节 传热过程计算

一、热量衡算式与传热速率方程间的关系

若换热器保温良好、与外界无热交换。则Q放=Q吸=KS△tm

1. 冷热流体无相变化

Q放=ms1cp1(T1-T2)=Q吸= ms2cp2(t2-t1)

2. 热流体为饱和蒸汽冷凝、冷却,冷流体无相变化 Q放= ms1[r1+cp1(Ts-T2)]= ms2cp2(t2-t1) 一般T2若接近TS,可忽略cp1(Ts-T2)项 3. 高温流体来加热低沸点液体汽化 Q放=ms1cp1(T1-T2)= ms2[cp2(ts-t)+r2]

对校核一个换热器是否可用,工业上主要来校核传热面积S, 若S≤被校换热器面积,可用。 二、平均温差的计算 恒温差传热

一侧液体在t下沸腾,另一侧蒸汽在T下冷凝:△tm=T-t Q=KS(T-t) 变温差传热 当△t1/△t2

tm=(△t1+△t2)

/2

当△t1/△t2>2 时

用对数平均温差,使用时△t大的放前面。 Q=KS△tm

错流和折流时的平均温度差 对于错流和折流时的平均温度差

tm,可采用图算法,先按逆流计算对数平均温度差△tm,,再乘以考虑流动形式的校正因数,

△tm=φφφ

△t

△t

△tm,

:温度校正系数 =f(R,P)

△t

P=(t2-t1)/(T1-t1)

=冷流体的温升/两流体的最初温度差 R=(T1-T2)/(t2-t1) =热流体的温降/冷流体的温升

第五节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

为了求K,必须先求α α的求解有:理论求解和实验关联 一、 对流传热系数的主要影响因数 引起流动的原因: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流体的流动型态:层流和湍流,湍流的传热膜系数α比层流时大得多。 流体的性质:CP,λ,ρ,μ 传热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二、对流传热系数经验公式的建立 无相变化时强制湍流下的对流传热系数α 得:Nu=f(Pr,Re) Pr=Cpμ/λ Re=duρ/μ Nu=αd/λ

无相变化时自然对流下的对流传热系数α Nu=f(Pr,Gr)

对各种不同情况下的传热,其具体关系式,则由实验建立。 应用时,应注意:

①定性尺寸—Nu,Re数中d如何定 ②定性温度——物性数据以什么温度为准 ③应用范围

四种情况下传热膜系数关联式: (1)强制对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被加热n=0.4; 被冷却n=0.3

(2)自然对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3)蒸汽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略) (4)液体沸腾时的对流传热系数(略) 三、流体作强制对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流体在管内作强制对流

1. 流体在管内作强制湍流(公式要记住)

被加热n=0.4 ;被冷却n=0.3

Pr=Cpμ/λ Re=duρ/μ Nu=αd/λ

对短管:α,=(1.07—1.02)α 当壁温与流体主体间的温差较大时

(2)流体在管内作强制层流时α 当Gr

(3)过渡状况下α Re=2000---10000之间

(4)流体在弯曲管道内流动时的α α,=α(1+1.77d/R) (5)非圆形管中α de=4×S/润湿周边

或专用公式,如:套管环隙的对流传热 管外强制对流

(1)流体横向流过单根圆管情况 各点α不相同

2. 流体在管束外横向流过时 对流传热系数,各排也不相同 计算式:Nu=c1c2RenPr0.4

平均α=(α1A1+α2A2+α3A3+)/(A1+A2+A3+)

(3)对换热器壳侧,且管外装有割去25%(直径)的圆缺形折流板时,

α计算式:

当管子正方形排列时:

当管子正三角形排列时:

流动截面 S=hD(1-d0/t)

实际α,=(0.6—0.8)α

提高α的途径

(1)对管内流动:α∝Au0.8/d0.2

(2)对管外流动:α∝u0.55/de0.45

此外,用管内装置添加物,如麻花铁或选用螺纹管等也能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四、 流体作自然对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α

Nu=f(Gr,Pr)

Nu=c(Gr×Pr)n

五、蒸汽冷凝时的α

冷凝方式:膜状冷凝;滴状冷凝

传热效果滴状冷凝好 对水平单管: 对垂直管和垂直板:

六、液体沸腾时的对流传热系数α

大容积内沸腾:液体运动由自然对流和气泡扰动所引起。

管内沸腾:产生的气泡不能自由浮升,出现复杂的汽-液两相流,比较复杂。 沸腾现象

主要特征:液体内部有气泡生成。

实验证明:沸腾液体处于过热状态,

t1-ts为过热度。而紧靠加热面的一小薄层液体,过热度最大△t=tw-ts,气泡在凹凸不平的加热面上产生。而且,液体沸腾传热的规律随过热度△t=tw-ts不同而不同。

沸腾传热计算及影响因数:

1. 计算(略)

2. 影响因数

液体的性质:α随λ、ρ的增加而加大,随μ和σ的增加而减少。

操作压强:在相同的△t下,操作压强愈高,α和q都愈大。

加热表面状况:一般新的或清洁的加热面,α较大。当表面被油脂沾污,α急剧下降。表面愈粗糙,气泡核心愈多,愈有利于沸腾传热。

第六节 辐射传热

一、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热辐射:物体因热的原因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的过程称为辐射。 黑体、镜体、透热体和灰体

设投射到某一物体上的总辐射能为Q,则其中一部分能量QA被吸收,一部分能量

QR被反射,余下的能量QD透过物体。

Q=QA+QR+QD 或QA/Q+QR/Q+QD/Q=1

令:A=QA/Q R=QR/Q D=QD/Q

则:A+R+D=1

A、R、D分别称为物体的吸收率、反射率和透过率。

A=1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或黑体

R=1的物体称为绝对白体或镜体

D=1的物体称为透热体

凡能以相同的吸收率吸收所有波长范围的辐射能的物体,定义为灰体。 大多数工程材料可视为灰体。

灰体特点:

(1)吸收率不随辐射波长而变。

(2)它是不透热体,即A+R=1

辐射传热

物体的辐射能力是指物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单位表面积、单位时间内所发射的全部波长(0∽∞)的总能量,用E表示,单位W/m2。

二、物体的辐射能力

1、黑体的辐射能力 斯帝芬-波尔茨曼定律

黑体的辐射能力与其表面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

Eb=σ0T4

σ0黑体的辐射常数,其值为5.67×10-8w/(m2K4)

工程上为计算方便常写成以下形式:

Eb=C0(T/100)4

C0黑体的辐射系数,其值为5.67 w/(m2K4)

2、灰体的辐射能力

E=C(T/100)4

C灰体的辐射系数

黑度:同一温度下灰体与黑体辐射能力之比,用ε表示,其值由实验测定。 ε=E/Eb

E=εC0(T/100)4

克希霍夫定律

克希霍夫定律表达物体的辐射能力E与吸收率A之间的关系。

得出:E1/A1=E2/A2= E/A=Eb=f(T)

该式表明任何物体的辐射能力和吸收率的比值等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实际物体的吸收率小于1,故在任一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最大,而且,物体的吸收率愈大,其辐射能力也愈大。

所以:A=ε

即在同一温度下,物体的吸收率在数值上等于该物体的黑度。

2. 两固体间的辐射传热

由于大多数工程材料可视为灰体,故讨论两灰体间的辐射传热。

对平行平壁间的辐射传热,辐射传热的计算式为:

Q1-2=C1-2S[(T1/100)4-(T2/100)4]

Q1-2:净辐射传热速率W

C1-2:总辐射传热系数w/(m2K4)

S:辐射面积m2

计算任意两灰体间的辐射传热速率,需引入角系数ψ的概念

ψ表示一物体发射的总能量投射到另一物体表面的分率。

Q1-2=C1-2ψS[(T1/100)4-(T2/100)4]

第七节 换热器

一、换热器的分类

按用途分类分为:加热器、冷却器、再沸器、冷凝器、分凝器等

按传热原理和实现热交换的方法分类:间壁式换热器、混合式换热器

二、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

间壁式换热器主要有:管式、板式、翅片式三种类型

1、管式换热器:蛇管式换热器(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 套管换热器、列管换热器

列管式(管壳式)换热器是目前化工生产中应用最广的换热器。

主要优点:单位体积具有的传热面积大,传热效果好,结构简单,操作弹性大,可用多种材料制造,适用性较强,尤其在高温、高压和大型装置上多采用列管式(管壳式)换热器。

当两流体的温度超过50℃时,由于热应力可能引起设备变形、管子弯曲,甚至破裂,应采取热补偿措施。

根据热补偿方法的不同,列管式换热器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 固定管板式(带热补偿圈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换热器的两端管板和壳体制成一体,使壳程清洗困难,所以要求壳程流体清洁且不结垢,两流体温差小于70℃。

2. U型管式换热器

U型管式换热器每根管子弯成U型,流体进出口分别安装在同一端的两侧,封头内用隔板分成两室。每根管子可自由伸缩。

适用于高温、高压的场合,管内清洗困难,所以要求管内流体清洁且不结垢。

3. 浮头式换热器

其一端管板不与外壳连为一体,该端称为浮头。

便于清洗和检修,应用较为普遍,但结构比较复杂,造价较高。

上述几种列管式换热器,都有系列标准,可供选用。

规格型号中通常表明型式、壳体直径、传热面积、能承受的压强及管程数等。 如:FA600-130-16-2换热器

FA:浮头式A型,换热管为Φ19×2mm。

正三角形排列。壳体公称直径为600mm,公称传热面积为130m2,公称压强为16kgf/cm2,管程数为2。

2、板式换热器

(1)夹套式换热器

(2)螺旋板式换热器

优点:总传热系数高,不易结垢和堵塞,能利用温度较低的热源,结构紧凑。 缺点:操作压强及温度不宜太高,不宜检修。

(3)平板式换热器

优点:传热系数高,结构紧凑,具有可拆结构。

缺点:处理量小,操作压强低,小于1.5Mpa,操作温度不能太高。

3、翅片式换热器

(1)翅片管换热器

(2)板翅式换热器

三、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强化

由传热速率方程Q=KS△tm可知

增大传热系数K、传热面积S或平均温度差都可提高传热速率Q,所以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强化也从这三方面考虑:

1. 增大传热面积:主要提高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

(2) 增大平均温度差:一般采用逆流操作

(3) 增大总传热系数:是在强化传热中重点考虑的方面。

欲提高总传热系数,就须减少管壁两侧的对流传热系数、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主要设法减少其中较大的热阻。

一般:管壁热阻不会成为主要热阻。

污垢热阻:应防止结垢和及时清除垢层。对易结垢流体,可增加流速,在管程内流动。

对流传热热阻:可采用提高流速和增加对流体的扰动来提高传热系数。

四、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的核心是计算换热器的传热面积。要计算传热面积,先要知道K及△tm,K值与设备结构、尺寸及流体流道等有关,而

△tm与两流体的终温有关。因此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需考虑许多问题。

1.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或选用时应考虑的问题

1. 流体流动通道的选择

2. 流体流速的选择

3. 流体两端温度的确定

一般设计中冷却水两端温度差可取为5--10℃

4. 管子的规格和排列方法

我国列管式换热器系列标准中采用

Φ25×2.5mm及Φ19×2mm两种规格的管子,标准钢管长度为6米,所以合理的管长应为1.5米、2米、3米、6米。其中以3米和6米管长为多。 L/D为4—6。

5. 管程数和壳程数的确定

为了提高管内流速,可采用多管程,但同时导致流动阻力增加,平均温度差下降。当温度差修正系数低于0.8时,可采用多壳程。

6. 折流挡板

目的提高壳程对流传热系数,最常用的为圆缺形挡板

7. 外壳直径的确定

8. 材料选用

9. 流体通过换热器的阻力(压强降)计算

2、列管式换热器的选用和设计计算步骤

估算传热面积,并初选换热器型号

(1) 确定两流体在换热器中流动通道

1. 根据传热任务,计算传热量

2. 确定流体在换热器两端的温度,计算定性温度,并确定流体物性

3. 根据两流体的温度差,确定换热器的型式

4. 计算平均温度差,并根据温度差校正系数不小于0.8的原则,确定壳程数或调整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的终温

5. 依据总传热系数的经验范围或生产实际情况,选取总传热系数

6. 由总传热速率方程估算传热面积,并确定换热器的基本尺寸或按系列标准选择设备规格

计算管程、壳程阻力

核算总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

选用的换热器实际传热面积应比计算所需的传热面积约大10%--25%。

第一节 概述

传热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1)传热 (2)保温 传热的基本方式 (1)热传导:

纯导热过程: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 (2)对流传热

对流传热:是指流体各部分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因而对流只能发生在流体中。 (3)辐射传热

因热原因而发出辐射能的过程称为热辐射。 典型的间壁换热器

间壁式换热器,就是冷热流体不混合,用固体壁面隔开只进行热量传递。 (1) 套管式换热器 (2)列管式换热器 单程列管式换热器

由壳体、管束、接管、封头、管板、挡板等组成 双程列管式换热器:

由于管程流体在管束内流经两次,故称为双程列管式换热器。若流体在管束内来回流过多次,则称为多程(如四程、六程等)列管式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S=nπdl 传热速率和热通量

传热量:

传热速率: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传热面的热量,用Q表示,单位W 热通量:指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积传递的热量。用q表示,单位w/m2 传热速率表达式:

传热速率=传热推动力(温度差)/传热阻力=△t/R

定态传热和非定态传热 第二节 热传导 一、热传导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温度场和等温面

物体(或空间)各点温度在时空中的分布,称为温度场。

稳定温度场

温度相同的点组成的面称为等温面。 温度梯度

两等温面的温度差△t与其间的垂直距离△n之比

温度梯度傅立叶定律

因热传导而产生的热流大小的定律

Q:J/S,W; S:m2 λ:导热系数,w/mk 2. 导热系数 固体的导热系数

金属、非金属:

温度系数对大多数金属为负值,对大多数非金属为正值。1/k 液体的导热系数 水的导热系数最大 气体的导热系数

气体的导热系数很小,不利于导热,却对保温有利。其导热系数实际上与压力无关。

各种物质的导热系数大致范围 金属:2.3--420 w/mk 建材:0.25--3 w/mk 绝缘材料:0.025—0.25 w/mk 液体:0.09—0.6 w/mk 气体:0.006—0.4 w/mk 三、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单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多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四、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 单层圆筒壁:

设圆筒壁,内壁半径为r1,温度为t1,外壁半径为r2,温度为t2,圆筒长为L。单位时间热量从内壁传到外壁的量为Q。

改写上式:

注意:

当r2/r1

圆筒壁面热传导与平壁热传导比较: 相同点:单位时间的传热量相同。

不同点: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传热量不相等。

第三节 对流传热

名词:载热体 、加热剂、冷却剂、间壁换热 以夹套换热为例:

一、 间壁两侧流体对流传热分

间壁两侧的对流传热都是在流体流动的过程中发生的传递现象。所以与流动的情况密切相关。湍流情况下,流体主流中由于旋涡丛生,流体各部分激烈混合。所以热阻很小,但紧靠壁面处的层

流底层,传热基本上是以导热方式进行,是对流传热的主要阻力所在,温度差也主要集中在层流底层中。如以某截面为例,其温度分布如图所示: 在计算热量时,一般用主体温度T和t, 传热速率的表达式: 热流量Q 单位 w 热量通量q 单位w/m

2

K称为总传热系数

二、对流传热速率方程和对流传热系数 1、对流传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 对稳定传热:

比较传热速率方程知

对平壁传热:

为基准。

对圆筒壁面:在换热器系列化标准中,以外表面

两边积分上式要积分:

1. 先要解决K为常数,而α1、α2是随物性而变,具有局部性质。工程上为计算方便常按某一定性温度来计算物性,而将α看成常数。 2. (T-t)随S而变,工程上往往用某一平均值△tm来代替。 2、污垢热阻:

换热器使用一个时期后,传热速率会下降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热面两侧污垢影响传热。计算K时,污垢热阻不可忽视,其阻值一般为经验估定。 若管壁外侧及内侧的污垢热阻分别用RS1和RS2表示, 则总传热系数计算式:

为了防止结垢对传热的影响,换热器要定期清洗。

第四节 传热过程计算

一、热量衡算式与传热速率方程间的关系

若换热器保温良好、与外界无热交换。则Q放=Q吸=KS△tm

1. 冷热流体无相变化

Q放=ms1cp1(T1-T2)=Q吸= ms2cp2(t2-t1)

2. 热流体为饱和蒸汽冷凝、冷却,冷流体无相变化 Q放= ms1[r1+cp1(Ts-T2)]= ms2cp2(t2-t1) 一般T2若接近TS,可忽略cp1(Ts-T2)项 3. 高温流体来加热低沸点液体汽化 Q放=ms1cp1(T1-T2)= ms2[cp2(ts-t)+r2]

对校核一个换热器是否可用,工业上主要来校核传热面积S, 若S≤被校换热器面积,可用。 二、平均温差的计算 恒温差传热

一侧液体在t下沸腾,另一侧蒸汽在T下冷凝:△tm=T-t Q=KS(T-t) 变温差传热 当△t1/△t2

tm=(△t1+△t2)

/2

当△t1/△t2>2 时

用对数平均温差,使用时△t大的放前面。 Q=KS△tm

错流和折流时的平均温度差 对于错流和折流时的平均温度差

tm,可采用图算法,先按逆流计算对数平均温度差△tm,,再乘以考虑流动形式的校正因数,

△tm=φφφ

△t

△t

△tm,

:温度校正系数 =f(R,P)

△t

P=(t2-t1)/(T1-t1)

=冷流体的温升/两流体的最初温度差 R=(T1-T2)/(t2-t1) =热流体的温降/冷流体的温升

第五节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

为了求K,必须先求α α的求解有:理论求解和实验关联 一、 对流传热系数的主要影响因数 引起流动的原因: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流体的流动型态:层流和湍流,湍流的传热膜系数α比层流时大得多。 流体的性质:CP,λ,ρ,μ 传热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二、对流传热系数经验公式的建立 无相变化时强制湍流下的对流传热系数α 得:Nu=f(Pr,Re) Pr=Cpμ/λ Re=duρ/μ Nu=αd/λ

无相变化时自然对流下的对流传热系数α Nu=f(Pr,Gr)

对各种不同情况下的传热,其具体关系式,则由实验建立。 应用时,应注意:

①定性尺寸—Nu,Re数中d如何定 ②定性温度——物性数据以什么温度为准 ③应用范围

四种情况下传热膜系数关联式: (1)强制对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被加热n=0.4; 被冷却n=0.3

(2)自然对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3)蒸汽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略) (4)液体沸腾时的对流传热系数(略) 三、流体作强制对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流体在管内作强制对流

1. 流体在管内作强制湍流(公式要记住)

被加热n=0.4 ;被冷却n=0.3

Pr=Cpμ/λ Re=duρ/μ Nu=αd/λ

对短管:α,=(1.07—1.02)α 当壁温与流体主体间的温差较大时

(2)流体在管内作强制层流时α 当Gr

(3)过渡状况下α Re=2000---10000之间

(4)流体在弯曲管道内流动时的α α,=α(1+1.77d/R) (5)非圆形管中α de=4×S/润湿周边

或专用公式,如:套管环隙的对流传热 管外强制对流

(1)流体横向流过单根圆管情况 各点α不相同

2. 流体在管束外横向流过时 对流传热系数,各排也不相同 计算式:Nu=c1c2RenPr0.4

平均α=(α1A1+α2A2+α3A3+)/(A1+A2+A3+)

(3)对换热器壳侧,且管外装有割去25%(直径)的圆缺形折流板时,

α计算式:

当管子正方形排列时:

当管子正三角形排列时:

流动截面 S=hD(1-d0/t)

实际α,=(0.6—0.8)α

提高α的途径

(1)对管内流动:α∝Au0.8/d0.2

(2)对管外流动:α∝u0.55/de0.45

此外,用管内装置添加物,如麻花铁或选用螺纹管等也能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四、 流体作自然对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α

Nu=f(Gr,Pr)

Nu=c(Gr×Pr)n

五、蒸汽冷凝时的α

冷凝方式:膜状冷凝;滴状冷凝

传热效果滴状冷凝好 对水平单管: 对垂直管和垂直板:

六、液体沸腾时的对流传热系数α

大容积内沸腾:液体运动由自然对流和气泡扰动所引起。

管内沸腾:产生的气泡不能自由浮升,出现复杂的汽-液两相流,比较复杂。 沸腾现象

主要特征:液体内部有气泡生成。

实验证明:沸腾液体处于过热状态,

t1-ts为过热度。而紧靠加热面的一小薄层液体,过热度最大△t=tw-ts,气泡在凹凸不平的加热面上产生。而且,液体沸腾传热的规律随过热度△t=tw-ts不同而不同。

沸腾传热计算及影响因数:

1. 计算(略)

2. 影响因数

液体的性质:α随λ、ρ的增加而加大,随μ和σ的增加而减少。

操作压强:在相同的△t下,操作压强愈高,α和q都愈大。

加热表面状况:一般新的或清洁的加热面,α较大。当表面被油脂沾污,α急剧下降。表面愈粗糙,气泡核心愈多,愈有利于沸腾传热。

第六节 辐射传热

一、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热辐射:物体因热的原因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的过程称为辐射。 黑体、镜体、透热体和灰体

设投射到某一物体上的总辐射能为Q,则其中一部分能量QA被吸收,一部分能量

QR被反射,余下的能量QD透过物体。

Q=QA+QR+QD 或QA/Q+QR/Q+QD/Q=1

令:A=QA/Q R=QR/Q D=QD/Q

则:A+R+D=1

A、R、D分别称为物体的吸收率、反射率和透过率。

A=1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或黑体

R=1的物体称为绝对白体或镜体

D=1的物体称为透热体

凡能以相同的吸收率吸收所有波长范围的辐射能的物体,定义为灰体。 大多数工程材料可视为灰体。

灰体特点:

(1)吸收率不随辐射波长而变。

(2)它是不透热体,即A+R=1

辐射传热

物体的辐射能力是指物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单位表面积、单位时间内所发射的全部波长(0∽∞)的总能量,用E表示,单位W/m2。

二、物体的辐射能力

1、黑体的辐射能力 斯帝芬-波尔茨曼定律

黑体的辐射能力与其表面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

Eb=σ0T4

σ0黑体的辐射常数,其值为5.67×10-8w/(m2K4)

工程上为计算方便常写成以下形式:

Eb=C0(T/100)4

C0黑体的辐射系数,其值为5.67 w/(m2K4)

2、灰体的辐射能力

E=C(T/100)4

C灰体的辐射系数

黑度:同一温度下灰体与黑体辐射能力之比,用ε表示,其值由实验测定。 ε=E/Eb

E=εC0(T/100)4

克希霍夫定律

克希霍夫定律表达物体的辐射能力E与吸收率A之间的关系。

得出:E1/A1=E2/A2= E/A=Eb=f(T)

该式表明任何物体的辐射能力和吸收率的比值等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实际物体的吸收率小于1,故在任一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最大,而且,物体的吸收率愈大,其辐射能力也愈大。

所以:A=ε

即在同一温度下,物体的吸收率在数值上等于该物体的黑度。

2. 两固体间的辐射传热

由于大多数工程材料可视为灰体,故讨论两灰体间的辐射传热。

对平行平壁间的辐射传热,辐射传热的计算式为:

Q1-2=C1-2S[(T1/100)4-(T2/100)4]

Q1-2:净辐射传热速率W

C1-2:总辐射传热系数w/(m2K4)

S:辐射面积m2

计算任意两灰体间的辐射传热速率,需引入角系数ψ的概念

ψ表示一物体发射的总能量投射到另一物体表面的分率。

Q1-2=C1-2ψS[(T1/100)4-(T2/100)4]

第七节 换热器

一、换热器的分类

按用途分类分为:加热器、冷却器、再沸器、冷凝器、分凝器等

按传热原理和实现热交换的方法分类:间壁式换热器、混合式换热器

二、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

间壁式换热器主要有:管式、板式、翅片式三种类型

1、管式换热器:蛇管式换热器(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 套管换热器、列管换热器

列管式(管壳式)换热器是目前化工生产中应用最广的换热器。

主要优点:单位体积具有的传热面积大,传热效果好,结构简单,操作弹性大,可用多种材料制造,适用性较强,尤其在高温、高压和大型装置上多采用列管式(管壳式)换热器。

当两流体的温度超过50℃时,由于热应力可能引起设备变形、管子弯曲,甚至破裂,应采取热补偿措施。

根据热补偿方法的不同,列管式换热器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 固定管板式(带热补偿圈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换热器的两端管板和壳体制成一体,使壳程清洗困难,所以要求壳程流体清洁且不结垢,两流体温差小于70℃。

2. U型管式换热器

U型管式换热器每根管子弯成U型,流体进出口分别安装在同一端的两侧,封头内用隔板分成两室。每根管子可自由伸缩。

适用于高温、高压的场合,管内清洗困难,所以要求管内流体清洁且不结垢。

3. 浮头式换热器

其一端管板不与外壳连为一体,该端称为浮头。

便于清洗和检修,应用较为普遍,但结构比较复杂,造价较高。

上述几种列管式换热器,都有系列标准,可供选用。

规格型号中通常表明型式、壳体直径、传热面积、能承受的压强及管程数等。 如:FA600-130-16-2换热器

FA:浮头式A型,换热管为Φ19×2mm。

正三角形排列。壳体公称直径为600mm,公称传热面积为130m2,公称压强为16kgf/cm2,管程数为2。

2、板式换热器

(1)夹套式换热器

(2)螺旋板式换热器

优点:总传热系数高,不易结垢和堵塞,能利用温度较低的热源,结构紧凑。 缺点:操作压强及温度不宜太高,不宜检修。

(3)平板式换热器

优点:传热系数高,结构紧凑,具有可拆结构。

缺点:处理量小,操作压强低,小于1.5Mpa,操作温度不能太高。

3、翅片式换热器

(1)翅片管换热器

(2)板翅式换热器

三、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强化

由传热速率方程Q=KS△tm可知

增大传热系数K、传热面积S或平均温度差都可提高传热速率Q,所以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强化也从这三方面考虑:

1. 增大传热面积:主要提高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

(2) 增大平均温度差:一般采用逆流操作

(3) 增大总传热系数:是在强化传热中重点考虑的方面。

欲提高总传热系数,就须减少管壁两侧的对流传热系数、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主要设法减少其中较大的热阻。

一般:管壁热阻不会成为主要热阻。

污垢热阻:应防止结垢和及时清除垢层。对易结垢流体,可增加流速,在管程内流动。

对流传热热阻:可采用提高流速和增加对流体的扰动来提高传热系数。

四、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的核心是计算换热器的传热面积。要计算传热面积,先要知道K及△tm,K值与设备结构、尺寸及流体流道等有关,而

△tm与两流体的终温有关。因此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需考虑许多问题。

1.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或选用时应考虑的问题

1. 流体流动通道的选择

2. 流体流速的选择

3. 流体两端温度的确定

一般设计中冷却水两端温度差可取为5--10℃

4. 管子的规格和排列方法

我国列管式换热器系列标准中采用

Φ25×2.5mm及Φ19×2mm两种规格的管子,标准钢管长度为6米,所以合理的管长应为1.5米、2米、3米、6米。其中以3米和6米管长为多。 L/D为4—6。

5. 管程数和壳程数的确定

为了提高管内流速,可采用多管程,但同时导致流动阻力增加,平均温度差下降。当温度差修正系数低于0.8时,可采用多壳程。

6. 折流挡板

目的提高壳程对流传热系数,最常用的为圆缺形挡板

7. 外壳直径的确定

8. 材料选用

9. 流体通过换热器的阻力(压强降)计算

2、列管式换热器的选用和设计计算步骤

估算传热面积,并初选换热器型号

(1) 确定两流体在换热器中流动通道

1. 根据传热任务,计算传热量

2. 确定流体在换热器两端的温度,计算定性温度,并确定流体物性

3. 根据两流体的温度差,确定换热器的型式

4. 计算平均温度差,并根据温度差校正系数不小于0.8的原则,确定壳程数或调整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的终温

5. 依据总传热系数的经验范围或生产实际情况,选取总传热系数

6. 由总传热速率方程估算传热面积,并确定换热器的基本尺寸或按系列标准选择设备规格

计算管程、壳程阻力

核算总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

选用的换热器实际传热面积应比计算所需的传热面积约大10%--25%。


相关内容

  • 热传递方式
  •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热从物体温度较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叫做传导. 热传导是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在气体或液体中,热传导过程往往和对流同时发生.各种物质都能够传导热,但是不同物质的传热本领不同.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各种金 ...

  • 热量传递原理及在灯具中的应用
  • 摘 要:热最重要的过程或者形式就是热的传递,热传递主要用三种方式来实现: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本文主要探讨三种热的传递方式在灯具中的应用. 关键词:热传递,灯具,应用 引言 热量传递是由温差引起的,凡是有温度差的地方,就有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虽然我们常 ...

  • [热设计讲座]常用词汇和三种传热方式
  • [热设计讲座](一)常用词汇和三种传热方式 热设计是设备开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本连载将为大家讲解热设计中的常见词汇,然后结合习题,学习三种传热方式及各种方式的作用,以及能够简化散热措施相关计算的"热欧姆定律"等. 关于"热",最重要的定律是"能守恒定 ...

  • 大功率开关电源散热设计原理
  • 大功率开关电源散热设计原理 1.为何要散热? 电子产品的芯片的高度集成,功能要求越来越多,体积要求越来越小.今天的元器件得以快速地向小型化.高功能.与高效率发展,高性能的元器件在高速度运行下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必须立即去除以保证元器件能在正常工作温度下以最高效率运行.因此热传导相关技术随着电子工 ...

  • 浅识非傅里叶导热定律
  • 浅识非傅里叶导热 姓名:陈莉莉 班级:硕动力123班 学号:2122214081 前言 所谓经典导热理论即为傅立叶定律,传统观点认为,无论物体中导热过程的发生机理如何,其都应当遵循Fourier定律.该定律是建立在大量常规传热实验(热作用时间较长.热强度较低)的基础之上的.按照傅里叶定律,如果在物体 ...

  • 热是怎样传递的
  • <热是怎样传递的> 一.教材分析 <热是怎样传递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的第六课,由"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两个部分构成,有三个实验:触摸金属勺子在热水中的变化:观察酒精灯烧金属条, ...

  • 注塑成型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
  • 注塑成型工艺 塑件的注塑成型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合模---填充--保压--冷却--脱模等5个阶段. 工艺流程 这4个阶段直接决定着制品的成型质量,而且这4个阶段是一个完整的连续过程.[1] 1.填充阶段 填充是整个注塑循环过程中的第一步,时间从模具闭合开始注塑算起,到模具型腔填充到大约95%为止.理论上 ...

  • 纳米散热涂料
  • 纳米散热涂料 东莞市威臣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谢君 受多家知名企业的委托,经过我司一年的全力研发,一种革命性的新产品横空出世了!EDNano -纳米降温涂料. 专利受理号:[1**********]4.6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怎样的创新?怎样的产品呢? 当今世界,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功能越来越强大,功率 ...

  • 浅析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 浅析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国际之间的经济影响日益密切,2007年底以来, 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并逐渐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向国外扩散.特别是2008年9月底以来,国际金融形式急剧恶化, 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究其原因,也是众说纷纭.近来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