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与文化作业

中国社会与文化期末论文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1101班

学号:[1**********]2

姓名:吕钘

中国失独家庭的现状与困境

尽管已成社会热点,但中国到底有多少失独家庭目前仍没有确切数据。据人口学专家、《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断:中国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会有1009万人在或将在25岁之前离世。这意味着不用太久之后的中国,将有1000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

>>数量

1009万家庭可能面临失独

易富贤的数量推断来自于两组数据:一个是中国从1975年到2010年共产生了2.18亿个独生子女家庭;另一个是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每出生1万人,就有360人在10岁之前夭折,有463人在25岁之前死亡,760人在44岁之前死亡。

结合这两组数字不难算出,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中有1009万人会在25岁之前死亡。

按照医学上49岁生育极限年龄来看,这些失去孩子的母亲很少再生育自己的第二个孩子。

>>现状

生活无助“抱团取暖”

哈尔滨的一对夫妇几年前失去了他们的独生女儿。女儿当时在北京读大四,实习期间在外租房,因为长得漂亮,一天晚上回家路上遭到相识者奸杀并被残忍分尸抛到小汤山。女儿去世后的四年间,这对父母一直在寻找凶手、打官司。四年间,他们自虐般地住地下室,吃最差的饭菜,因为他们觉得女儿惨死,自己不能有任何享受。官司四年后结束,凶手绳之以法,妈妈爬上小汤山垃圾山顶放声大哭。

“坟墓里如果是我,该多么幸福。”这位妈妈说。

在唯一的孩子离去后,养老成了首要问题,入住政府养老院需要儿女签字,这让没有儿女的他们无处可去。“我不怕死,我怕老。”一位失独父亲说。此外,歧视、健康等种种问题也接踵而至。

绝大多数失独家庭最终都开始远离正常社会,以“抱团取暖”的方式聚集在一起面对未来的生活。

>>政策

经济补助难解根本问题

据2001年12月份出台的《中国计划生育条例》第27条规定: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但对于这个“必要的帮助”究竟是什么样的标准且如何实施并没有明确说明。

从失独家庭的现状来看,政府虽然在持续推进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却一直停留在对具体的经济政策做一些细枝末节的修改,始终难以彻底解决失独群体目前面临的多重生活问题。

国家计生委原巡视员、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原理事长苗霞表示,更大的挑战还是这些父母的生活空白问题,比如未来养老怎么办?

>>建议

经济、精神共慰藉

如何解决失独家庭目前面临的问题?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秘书长史柏年日前在搜狐益论坛上提出了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管齐下”的办法。 “从经济来讲,要把对失独家庭这样的风险补偿标准提高。”

在生活照料方面,史柏年称:“要发展社会性的养老,包括机构养老以及社区养老。”

“第三个层面就是精神慰藉。”史柏年说,“社会公众的理解很重要。大家应该有这样一种意识,失独家庭并不是问题家庭,媒体报道也不要把他们标签化。”

帮助失独群体走出阴影政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也有这个责任。例如像病人在医院抢救需要家属签字的规定应该考虑修改,例如社会组织可以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大家一起努力让失独者走出阴影。

政府应该提供政策和物力上的大力支持个别失独家庭希望能收养一个孩子的想法。“只要善良、孝顺就好,我们会真心待他,他要是想读书或者学点技术的话,我们也愿意出去干活为未来的孩子攒学费,我们俩总觉得有了孩子,身体就会好起来,即使是出去干活,那也是幸福的,因为生活有了新的期待。”如此选择的为数不少。

失独家庭作为我国转型期中的特殊弱势群体,为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作出贡献 然而,独生子女的死亡却使得他们面临着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困境,可以从个人及环境层面上来帮助失独父母:一方面,运用微观的社会工作方法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使得他们得以自助;另一方面,借鉴国外经验,运用宏观的社会工作方法为失独家庭提供政策与制度上的扶助,帮助失独家庭解除政策制度障碍,进而保障失独父母的基本权能,提高其生存质量,确保其安享晚年。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既是一种道德实践,也是一种挑战,其介入过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整合各种社会力量与社会资源来帮助失独家庭。

中国社会与文化期末论文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1101班

学号:[1**********]2

姓名:吕钘

中国失独家庭的现状与困境

尽管已成社会热点,但中国到底有多少失独家庭目前仍没有确切数据。据人口学专家、《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断:中国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会有1009万人在或将在25岁之前离世。这意味着不用太久之后的中国,将有1000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

>>数量

1009万家庭可能面临失独

易富贤的数量推断来自于两组数据:一个是中国从1975年到2010年共产生了2.18亿个独生子女家庭;另一个是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每出生1万人,就有360人在10岁之前夭折,有463人在25岁之前死亡,760人在44岁之前死亡。

结合这两组数字不难算出,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中有1009万人会在25岁之前死亡。

按照医学上49岁生育极限年龄来看,这些失去孩子的母亲很少再生育自己的第二个孩子。

>>现状

生活无助“抱团取暖”

哈尔滨的一对夫妇几年前失去了他们的独生女儿。女儿当时在北京读大四,实习期间在外租房,因为长得漂亮,一天晚上回家路上遭到相识者奸杀并被残忍分尸抛到小汤山。女儿去世后的四年间,这对父母一直在寻找凶手、打官司。四年间,他们自虐般地住地下室,吃最差的饭菜,因为他们觉得女儿惨死,自己不能有任何享受。官司四年后结束,凶手绳之以法,妈妈爬上小汤山垃圾山顶放声大哭。

“坟墓里如果是我,该多么幸福。”这位妈妈说。

在唯一的孩子离去后,养老成了首要问题,入住政府养老院需要儿女签字,这让没有儿女的他们无处可去。“我不怕死,我怕老。”一位失独父亲说。此外,歧视、健康等种种问题也接踵而至。

绝大多数失独家庭最终都开始远离正常社会,以“抱团取暖”的方式聚集在一起面对未来的生活。

>>政策

经济补助难解根本问题

据2001年12月份出台的《中国计划生育条例》第27条规定: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但对于这个“必要的帮助”究竟是什么样的标准且如何实施并没有明确说明。

从失独家庭的现状来看,政府虽然在持续推进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却一直停留在对具体的经济政策做一些细枝末节的修改,始终难以彻底解决失独群体目前面临的多重生活问题。

国家计生委原巡视员、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原理事长苗霞表示,更大的挑战还是这些父母的生活空白问题,比如未来养老怎么办?

>>建议

经济、精神共慰藉

如何解决失独家庭目前面临的问题?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秘书长史柏年日前在搜狐益论坛上提出了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管齐下”的办法。 “从经济来讲,要把对失独家庭这样的风险补偿标准提高。”

在生活照料方面,史柏年称:“要发展社会性的养老,包括机构养老以及社区养老。”

“第三个层面就是精神慰藉。”史柏年说,“社会公众的理解很重要。大家应该有这样一种意识,失独家庭并不是问题家庭,媒体报道也不要把他们标签化。”

帮助失独群体走出阴影政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也有这个责任。例如像病人在医院抢救需要家属签字的规定应该考虑修改,例如社会组织可以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大家一起努力让失独者走出阴影。

政府应该提供政策和物力上的大力支持个别失独家庭希望能收养一个孩子的想法。“只要善良、孝顺就好,我们会真心待他,他要是想读书或者学点技术的话,我们也愿意出去干活为未来的孩子攒学费,我们俩总觉得有了孩子,身体就会好起来,即使是出去干活,那也是幸福的,因为生活有了新的期待。”如此选择的为数不少。

失独家庭作为我国转型期中的特殊弱势群体,为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作出贡献 然而,独生子女的死亡却使得他们面临着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困境,可以从个人及环境层面上来帮助失独父母:一方面,运用微观的社会工作方法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使得他们得以自助;另一方面,借鉴国外经验,运用宏观的社会工作方法为失独家庭提供政策与制度上的扶助,帮助失独家庭解除政策制度障碍,进而保障失独父母的基本权能,提高其生存质量,确保其安享晚年。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既是一种道德实践,也是一种挑战,其介入过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整合各种社会力量与社会资源来帮助失独家庭。


相关内容

  • 从接待客人看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习俗差异
  • 从接待客人看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习俗差异 赵平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对中西方习俗中接待客人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帮助我们更客观地认识理解中华文化,更全面地认识理解外来文化.经过对文化习俗差异的研究这一磨合过程,达到各国.各民族关系的融合,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文化 ...

  • 1.旅游策划与酒店管理方向核心课程:策划学.公共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一. 旅游策划与酒店管理方向核心课程 <公共关系原理与技巧>课程介绍 1.课程教学目的.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掌握公共关系应用的原则和方法:了解公共关系实务的一般操作形式和组织方法:训练他们具备公共关 ...

  • 南开16秋学期[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尔雅)]在线作业
  • 16秋学期<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尔雅)>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 "商人对于以前一切都停滞不变.可以说由于世袭而停滞不变的社会来说,是一个革命的要素",是谁说的?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韦伯 D. 考茨基 正确答案: 2 ...

  •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答案1
  •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平时作业(1) 1.物质文化: 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生产活动本身,这些产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房屋.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 2.制度文化: 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主要包括法律制度.礼仪俗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人 ...

  • 历史教案82
  •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八年级: 科目: 历史 主备教师: 潘雪彩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 2.阅读资料概括表达 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论义,开国大典 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 3.感悟新 ...

  • 民俗学研究三论
  • 民俗学研究三论 教化功能 民俗的教化功能, 是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文化过程中所 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 . 民俗的本质是生活和文化的复合体. 民俗的本质特征指的是它自身的独特性. 偏僻村落为田野作业的理想地点, 认为这里储备着"原生态"的乡土知识, 而将受外部世界影响较多的地方视为 ...

  • 欧洲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 附件2 <欧洲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An Introduction to European Culture 一.课程基本信息 - 1 -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欧洲自古希腊.罗马以来,直至20世纪的文化变迁和文化实绩,并对20世纪的美国文化予以一定关注:识记欧洲文化史上具有 ...

  •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 物质文化: 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生产活动本身,这些 产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房屋.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 2. 制度文化: 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需要创造出来的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 3.行为文化: 是指人的生活方式 ...

  • 促发展惠民生上水平参考答案
  • 2013 促发展 惠民生 上水平 党员学习作业本 答案 作业一 一.填空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 2. 倍加自豪.倍加坚定.倍加清醒 3. 世情.国情.党情 4. 创新型国家.载人航天.探月工程 5. 二 6. 免费义务 7. 代表性.话语权 8. 二 9.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 传统文化2012春第一次作业
  • 传统文化2012春第一次作业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题一 第一章.第二章 一.填空 1.中国传统文化是指 2.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和 3.狭义的文化是指,如哲学.宗教.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等. 4.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是 5 6.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7.庄周梦蝶体现了家思想精神. 8.汉代官方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