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我真鲁迅"

  倪墨炎先生的遗著《真假鲁迅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是一部用心之作。作者提出“还我真鲁迅”的口号,坚决反对在鲁迅研究领域中一度出现的“假、大、空、霸”的学风。他的学术成果应予珍视,他终其一生孜孜�L�L为鲁迅研究工作付出的努力是值得欢迎的。

  但《真假鲁迅辨》也偶有疏失之处。

  倪墨炎先生认真严肃地将是否尊重历史和尊重鲁迅原著提到“真”和“伪”的高度,那么,在引用鲁迅作品的时候,就应该一丝不苟,容不得半点疏忽,更不能对原著擅加增删修改。很可惜,《真假鲁迅辨》在这方面留下了遗憾。

  例一:《论〈两地书〉的成书与出版》一文提到:“在《两地书》的第三十三封信(即1925年6月29日鲁迅致许广平信)之末,有一附注:‘期间当缺往来信札数封,不知确数。’”这里,鲁迅的原文“其间”被改为“期间”。

  例二:同上文,“在第三十四封信(即1925年7月9日鲁迅致许广平信)之末注有:‘期间当缺往来信札约五六封。’”这里,鲁迅的原文“其间”又被改为“期间”,鲁迅的原文“约共五六封”,引文缺“共”字。

  例三:同上文,引鲁迅《两地书・序言》:“环绕我们的风波也可谓不少了,在不断的挣扎中,相助的也有,下石的也有,笑骂诬蔑的也有,但我们紧咬了牙关,却也已经挣扎着生活了六七年。期间,含沙射影者都逐渐自己没入更黑暗的处所去了,而好意的朋友也已有两个不在人间,就是漱园和柔石。”这里,鲁迅的原文“其间”又被改为“期间”。

  《真假鲁迅辨》一而再、再而三地将鲁迅、许广平《两地书》原著中的“其间”改为“期间”,看来这不是偶然的笔误。现在书报杂志上误用“期间”二字的人不少,如果我们无端将鲁迅先生列入这支“合唱队”,是对先生的大不敬―鲁迅先生怎么会写出这样的病句来呢?

  看来花点笔墨对这问题进行探讨,是有好处的。

  “其”是个文言虚词,可作代词,代表他、她和它。也有“那个、那样”的义项(如“不厌其烦”、“若无其事”)。“其间”即其中、那中间”,也可以表示“那个时期中、那段时间里”。“其间”可以充当表示时间的状语,这是“其”作为代词的词性决定的。“期”指“预定的时日、一段时间”,它没有“那个、那样”的义项,不可作代词,因此“期间”一词就不能像“其间”那样充当表示时间的状语。我们在使用“期间”这一词语时,一定得在它前面添加修饰语,如“这期间”“在此期间”“农忙期间”“春节期间”,等等。鲁迅在《两地书》的《序言》和信札的附注里多次使用“其间”二字,遣词用字是准确无误,完全合乎规范的。《真假鲁迅辨》将“其间”改为“期间”,恰恰是反正为误,误导读者。―如果一些语文知识欠缺的中小学生,读了被错改的鲁迅文章,起而仿效,那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这个问题是值得深思的。

  又,《关于〈惜花四律〉作者是谁的争议》一文引鲁迅原诗也有差错。第二首“剧怜常逐柳棉飘,金屋何时贮阿娇”两句中,“柳棉”应作“柳绵”(按,“柳绵”即柳絮,柳树种子所带的白色绒毛。改成“柳棉”就说不通了)。同诗“祗恐新秋归塞雁。兰�C载酒桨轻摇”两句中,“祗”应为“�}”(只),“归塞雁”后的标点句号应为逗号。第三首“细雨轻寒二月时,不缘红豆最相思”两句中,“最相思”应作“始相思”(按,书中所附《周作人日记》中抄录的《惜花四律》全诗影印件可证。《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北京第一版所收《惜花四律》字句与上述影印件相同)。

  《真假鲁迅辨》如有重版之日,原书所引鲁迅先生著述的地方,盼能一一订正。“还我真鲁迅”,这应该是已经长眠地下的倪墨炎先生和我们的共同心愿。

  倪墨炎先生的遗著《真假鲁迅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是一部用心之作。作者提出“还我真鲁迅”的口号,坚决反对在鲁迅研究领域中一度出现的“假、大、空、霸”的学风。他的学术成果应予珍视,他终其一生孜孜�L�L为鲁迅研究工作付出的努力是值得欢迎的。

  但《真假鲁迅辨》也偶有疏失之处。

  倪墨炎先生认真严肃地将是否尊重历史和尊重鲁迅原著提到“真”和“伪”的高度,那么,在引用鲁迅作品的时候,就应该一丝不苟,容不得半点疏忽,更不能对原著擅加增删修改。很可惜,《真假鲁迅辨》在这方面留下了遗憾。

  例一:《论〈两地书〉的成书与出版》一文提到:“在《两地书》的第三十三封信(即1925年6月29日鲁迅致许广平信)之末,有一附注:‘期间当缺往来信札数封,不知确数。’”这里,鲁迅的原文“其间”被改为“期间”。

  例二:同上文,“在第三十四封信(即1925年7月9日鲁迅致许广平信)之末注有:‘期间当缺往来信札约五六封。’”这里,鲁迅的原文“其间”又被改为“期间”,鲁迅的原文“约共五六封”,引文缺“共”字。

  例三:同上文,引鲁迅《两地书・序言》:“环绕我们的风波也可谓不少了,在不断的挣扎中,相助的也有,下石的也有,笑骂诬蔑的也有,但我们紧咬了牙关,却也已经挣扎着生活了六七年。期间,含沙射影者都逐渐自己没入更黑暗的处所去了,而好意的朋友也已有两个不在人间,就是漱园和柔石。”这里,鲁迅的原文“其间”又被改为“期间”。

  《真假鲁迅辨》一而再、再而三地将鲁迅、许广平《两地书》原著中的“其间”改为“期间”,看来这不是偶然的笔误。现在书报杂志上误用“期间”二字的人不少,如果我们无端将鲁迅先生列入这支“合唱队”,是对先生的大不敬―鲁迅先生怎么会写出这样的病句来呢?

  看来花点笔墨对这问题进行探讨,是有好处的。

  “其”是个文言虚词,可作代词,代表他、她和它。也有“那个、那样”的义项(如“不厌其烦”、“若无其事”)。“其间”即其中、那中间”,也可以表示“那个时期中、那段时间里”。“其间”可以充当表示时间的状语,这是“其”作为代词的词性决定的。“期”指“预定的时日、一段时间”,它没有“那个、那样”的义项,不可作代词,因此“期间”一词就不能像“其间”那样充当表示时间的状语。我们在使用“期间”这一词语时,一定得在它前面添加修饰语,如“这期间”“在此期间”“农忙期间”“春节期间”,等等。鲁迅在《两地书》的《序言》和信札的附注里多次使用“其间”二字,遣词用字是准确无误,完全合乎规范的。《真假鲁迅辨》将“其间”改为“期间”,恰恰是反正为误,误导读者。―如果一些语文知识欠缺的中小学生,读了被错改的鲁迅文章,起而仿效,那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这个问题是值得深思的。

  又,《关于〈惜花四律〉作者是谁的争议》一文引鲁迅原诗也有差错。第二首“剧怜常逐柳棉飘,金屋何时贮阿娇”两句中,“柳棉”应作“柳绵”(按,“柳绵”即柳絮,柳树种子所带的白色绒毛。改成“柳棉”就说不通了)。同诗“祗恐新秋归塞雁。兰�C载酒桨轻摇”两句中,“祗”应为“�}”(只),“归塞雁”后的标点句号应为逗号。第三首“细雨轻寒二月时,不缘红豆最相思”两句中,“最相思”应作“始相思”(按,书中所附《周作人日记》中抄录的《惜花四律》全诗影印件可证。《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北京第一版所收《惜花四律》字句与上述影印件相同)。

  《真假鲁迅辨》如有重版之日,原书所引鲁迅先生著述的地方,盼能一一订正。“还我真鲁迅”,这应该是已经长眠地下的倪墨炎先生和我们的共同心愿。


相关内容

  • 论郭沫若对鲁迅研究的历史贡献
  • 作者:杨芝明 鲁迅研究月刊 1995年12期 在鲁迅逝世后的四十年里,郭沫若研究鲁迅及其作品的文字达数十篇将近十万言.有人曾认为这些文字"巧妙流利",是"矫情"和"虚伪".此与相反,我们综观这些文字,有理由说,郭沫若勇敢地捍卫了鲁迅,科学地 ...

  • 论鲁迅的"韧"性人格精神
  • 作者:雷世文 鲁迅研究月刊 1999年04期 1 鲁迅的著作中多处述及"韧".从会见友人.教育青年.阐发人生经验到思考对敌斗争的战术战略,鲁迅极其重视的一个原则便是"韧".柔石曾记录鲁迅对于他进行的做人与战斗的训诲,柔石写道:"鲁迅先生说:人应该学一 ...

  • 读什么,怎么读:引导中学生"读点鲁迅"的一个设想
  • 作者:钱理群 鲁迅研究月刊 2004年08期 1 关于中学生"读点鲁迅"的理由与意义,已经谈得很多,我自己就写有<关于鲁迅作 品教学的几点思考>.<"于我心有戚戚焉"--读王景山先生>这样 的文章.但即使在这一点上取得了共识,也没有完全 ...

  • 孙歌:鲁迅的绝望与历史
  • 孙歌:鲁迅的绝望与历史 摘要:鲁迅的绝望一直是鲁迅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如何理解鲁迅绝望的内涵,涉及到如何理解鲁迅特有的战斗精神.对于鲁迅而言,绝望是一种"抗战"的状态,而这"抗战"的对象,却是终于不能证实其为实有的黑暗与虚无.鲁迅强烈的沉潜欲,构成了他最具战斗性 ...

  • 娱乐化时代对于鲁迅的戏说与恶搞
  • 中国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消费文化的流行.消费文化的消遣性娱乐性,从某种程度上说使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娱乐化的时代,荧屏选秀.网络恶搞.手机短信等,都以极端的娱乐性吸引着文化消费者,"娱乐至死"甚至成为一个时髦的口号.在娱乐化时代中,诸多以往严肃的.庄重的事物也被颠覆着 ...

  • 鲁迅纪念馆讲解稿
  • 上海鲁迅纪念馆陈列展厅讲稿(志愿者) 各位观众,欢迎来到上海鲁迅纪念馆.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我们所纪念的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馆名由周恩来总理题写.大家现在见到的庭院楼房,白墙,黑瓦,绿树,就是依照江浙一带的居民所建的.这里还有一条&qu ...

  • 周海婴上海书展上的讲演:鲁迅究竟是谁?
  • http://view.QQ.com 2006年10月18日13:20 文汇报 一.我想触摸活着的鲁迅 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想写一篇名为<我想触摸活着的鲁迅>的文章,目的就是希望鲁迅能够真实地活在21世纪青年人的心中,让他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意义,更能促进中国社会朝向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

  • 李伯勇:何谓"真实的鲁迅"
  • 一 吴中杰<回归真实的鲁迅>(9月22日<文学报·新批>)是篇有见地,富有思想力的好文章.吴文以"人文鲁迅"为基点,缜密地剔抉了自鲁迅1936年10月逝世后的八十年春秋,林林总总张扬"真实鲁迅"的文章里,"人文鲁迅" ...

  • 鲁迅翻译文学研究的向度与创新
  • 鲁迅翻译文学研究的向度与创新 作者:王家平<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08日 16版) 在中国现代文坛,从事文学创作且投身翻译事业的作家大有人在,鲁迅.周作人.郭沫若.林语堂.茅盾.冰心.郑振铎.徐志摩.巴金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这批作家兼翻译家的知识分子中,鲁迅堪称出道最早.用力最 ...

  • 近年国外鲁迅研究扫描
  • 近年国外鲁迅研究扫描 作者:crazy_man123 在课题的拓展和研究进展上,<鲁迅:中国"温和"的尼采>至少有两个方面作出了 新贡献:第一是在鲁迅对尼采美学的中心主题的吸收方面:第二是在鲁迅与尼采哲学的 政治因素方面.尼采美学思想对中国的影响研究,在王国维研究中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