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评价的探讨

  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是人民银行近年来推出的一种新的审计形式。在这种模式下,人民银行内审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领导干部在一定时期内履行管理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经过多年的审计实践,基层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职审计已经相对成熟,但在履职审计评价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使审计评价难以做到客观、准确、全面,审计效果也受到制约。本文通过对履职审计评价内容及方法的进一步探讨,从而达到深化领导干部履职审计效果,促使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履职以及廉政勤政的目的。  一、履职审计评价的内容  根据人民银行机构性质和自身特征,基层行内审部门要把履职审计评价的内容和范围重点放在审计对象履行央行三大职能以及行使决策、管理、监督等职责上,具体如下:  (一)对领导干部传达贯彻国家货币政策和上级行规章制度及决定等情况的评价。主要包括:是否及时转发或传达总行及上级行的有关文件。是否严格执行总行及上级行的有关决定。是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所制定的措施、办法有无与法律法规和上级行规定相冲突的情况。  (二)对领导干部组织和参与决策情况的评价。重点是领导干部在实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贷资金运用、金融风险处置、预算资金分配、大额财务开支、基建立项与变更、物资集中采购等重大事项的效果评价。主要包括:重大事项是否实行集体研究决策。是否建立明确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决策过程有关记录材料是否完整、规范、真实。有无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严重不良后果的情况。  (三)对领导干部实行内部控制管理情况的效果评价。主要包括:是否建立健全本单位、部门的岗位职责、工作制度、业务流程及应急处置预案等。是否明确各项审核、审批权限。是否严格执行岗位职责分工和不相容职责分离的制度。重要业务部门内控监督机制是否落实,发现问题是否及时纠正和处理。  (四)对领导干部履行业务管理职责情况的评价。主要包括:是否按规定严格履行有关审核、审批职责。是否按规定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对重大突发事件是否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有无隐瞒不报或因处置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本单位、部门及所管理的单位各项主要业务是否合规,有无出现严重违规、重大业务差错和责任事故情况。是否了解掌握本单位及所管理的单位各项业务的风险状况,对严重或突出的风险问题是否及时处理或报告。  二、履职审计评价的方法  在审计实务中,基层行内审人员对履职审计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常用以下几种评价方法。  (一)对比评价法。采取纵向和横向比较,评价领导干部在审计期内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完成情况,如领导干部履职期间的各项工作指标相比较;计划与实际完成指标相比较;报告期与基期相比较;本年度与上年度相比较等。  (二)定性定量评价法。运用能够反映领导干部履职行为的相关定性和定量指标,评价领导干部的履职效果。定量评价法(见附表一)直接引用审计查证的数据,评价领导干部的管理行为或经济行为。定性评价法适用于评价领导干部所在单位或部门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内部管理的有效性,金融服务的质效性等。  (三)主客观因素分析法。对领导干部的行政行为或具体事项的结果进行主客观分析,推究其具体的主客观成因,分析该行政行为或事项是领导干部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造成的,进而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  (四)责任区分法。区分领导干部的现任责任与前任责任、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主管责任与直接责任、管理责任与领导责任等,正确区分不同责任之间的界限和不同责任人之间的界限,使审计评价做到责任清楚、明确。  (五)其他评价方法。随着审计技术的日益成熟,履职审计评价的方法也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基层行可结合辖内工作实际,选择开展履职绩效评价试点,拓宽领导干部履职绩效审计评价的应用范畴。  三、履职审计评价中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为有效开展领导干部履职审计评价工作,避免因审计评价不规范而造成的对审计对象评价有失公允的现象,基层行在开展履职审计评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审计评价应当在审计事项范围内进行,与审计事项不相关的行为和事项不评价。审计评价必须在《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办法》确定的审计事项范围内进行,围绕被审对象在审计期内贯彻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组织和参与决策、加强内部控制和履行业务管理等内容进行审计评价,对各级行内设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履职审计评价时,应当重点评价其所在部门内控机制的建立健全情况以及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等。  (二)审计评价要依据审慎性原则进行,审计证据不充分的事项不评价。内审部门对审计对象的评价必须以审计内容为基础,所作出的结论要有充分的审计证据来支持,这就要求履职审计评价必须依据经审计查证的客观事实作出,作为审计评价依据的审计证据必须真实有效,审计证据的取得必须合法。没有审计的不评价,审计证据不充分的事项不评价,否则可能形成审计风险。  (三)审计评价要依据重要性原则进行,对一般性的问题可以不做评价。履职审计内容繁多,如果将审计内容全部加以评价并写入履职审计报告,会造成履职审计报告过于繁杂而影响其效用。履职审计评价应把重点放在被审对象对内履行决策、管理、监督职责情况,以及对外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上,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对一般性问题可以不做评价。  (四)审计评价要依据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避免相互矛盾。履职审计应客观反映领导干部在审计期内的履职情况,既要反映被审对象的问题,又要反映被审对象的工作业绩,只谈问题或只谈业绩,都会使审计评价有失公允。审计评价应做到客观公正,切忌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或自相矛盾。

  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是人民银行近年来推出的一种新的审计形式。在这种模式下,人民银行内审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领导干部在一定时期内履行管理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经过多年的审计实践,基层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职审计已经相对成熟,但在履职审计评价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使审计评价难以做到客观、准确、全面,审计效果也受到制约。本文通过对履职审计评价内容及方法的进一步探讨,从而达到深化领导干部履职审计效果,促使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履职以及廉政勤政的目的。  一、履职审计评价的内容  根据人民银行机构性质和自身特征,基层行内审部门要把履职审计评价的内容和范围重点放在审计对象履行央行三大职能以及行使决策、管理、监督等职责上,具体如下:  (一)对领导干部传达贯彻国家货币政策和上级行规章制度及决定等情况的评价。主要包括:是否及时转发或传达总行及上级行的有关文件。是否严格执行总行及上级行的有关决定。是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所制定的措施、办法有无与法律法规和上级行规定相冲突的情况。  (二)对领导干部组织和参与决策情况的评价。重点是领导干部在实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贷资金运用、金融风险处置、预算资金分配、大额财务开支、基建立项与变更、物资集中采购等重大事项的效果评价。主要包括:重大事项是否实行集体研究决策。是否建立明确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决策过程有关记录材料是否完整、规范、真实。有无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严重不良后果的情况。  (三)对领导干部实行内部控制管理情况的效果评价。主要包括:是否建立健全本单位、部门的岗位职责、工作制度、业务流程及应急处置预案等。是否明确各项审核、审批权限。是否严格执行岗位职责分工和不相容职责分离的制度。重要业务部门内控监督机制是否落实,发现问题是否及时纠正和处理。  (四)对领导干部履行业务管理职责情况的评价。主要包括:是否按规定严格履行有关审核、审批职责。是否按规定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对重大突发事件是否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有无隐瞒不报或因处置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本单位、部门及所管理的单位各项主要业务是否合规,有无出现严重违规、重大业务差错和责任事故情况。是否了解掌握本单位及所管理的单位各项业务的风险状况,对严重或突出的风险问题是否及时处理或报告。  二、履职审计评价的方法  在审计实务中,基层行内审人员对履职审计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常用以下几种评价方法。  (一)对比评价法。采取纵向和横向比较,评价领导干部在审计期内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完成情况,如领导干部履职期间的各项工作指标相比较;计划与实际完成指标相比较;报告期与基期相比较;本年度与上年度相比较等。  (二)定性定量评价法。运用能够反映领导干部履职行为的相关定性和定量指标,评价领导干部的履职效果。定量评价法(见附表一)直接引用审计查证的数据,评价领导干部的管理行为或经济行为。定性评价法适用于评价领导干部所在单位或部门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内部管理的有效性,金融服务的质效性等。  (三)主客观因素分析法。对领导干部的行政行为或具体事项的结果进行主客观分析,推究其具体的主客观成因,分析该行政行为或事项是领导干部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造成的,进而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  (四)责任区分法。区分领导干部的现任责任与前任责任、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主管责任与直接责任、管理责任与领导责任等,正确区分不同责任之间的界限和不同责任人之间的界限,使审计评价做到责任清楚、明确。  (五)其他评价方法。随着审计技术的日益成熟,履职审计评价的方法也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基层行可结合辖内工作实际,选择开展履职绩效评价试点,拓宽领导干部履职绩效审计评价的应用范畴。  三、履职审计评价中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为有效开展领导干部履职审计评价工作,避免因审计评价不规范而造成的对审计对象评价有失公允的现象,基层行在开展履职审计评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审计评价应当在审计事项范围内进行,与审计事项不相关的行为和事项不评价。审计评价必须在《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办法》确定的审计事项范围内进行,围绕被审对象在审计期内贯彻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组织和参与决策、加强内部控制和履行业务管理等内容进行审计评价,对各级行内设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履职审计评价时,应当重点评价其所在部门内控机制的建立健全情况以及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等。  (二)审计评价要依据审慎性原则进行,审计证据不充分的事项不评价。内审部门对审计对象的评价必须以审计内容为基础,所作出的结论要有充分的审计证据来支持,这就要求履职审计评价必须依据经审计查证的客观事实作出,作为审计评价依据的审计证据必须真实有效,审计证据的取得必须合法。没有审计的不评价,审计证据不充分的事项不评价,否则可能形成审计风险。  (三)审计评价要依据重要性原则进行,对一般性的问题可以不做评价。履职审计内容繁多,如果将审计内容全部加以评价并写入履职审计报告,会造成履职审计报告过于繁杂而影响其效用。履职审计评价应把重点放在被审对象对内履行决策、管理、监督职责情况,以及对外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上,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对一般性问题可以不做评价。  (四)审计评价要依据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避免相互矛盾。履职审计应客观反映领导干部在审计期内的履职情况,既要反映被审对象的问题,又要反映被审对象的工作业绩,只谈问题或只谈业绩,都会使审计评价有失公允。审计评价应做到客观公正,切忌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或自相矛盾。


相关内容

  • 强化基层央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探讨
  • [摘要]随着基层央行履职能力的增强,内部审计日益重要, 审计质量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内部审计事业可持续的前提,更是决定审计效果发挥好坏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基层央行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的必然要求.本文就基层央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 ...

  • 内部审计与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 内部审计基层干部建设之我见 廿八都镇人民政府 丁日金 摘要:本文通过基层内部审计趋向.基层内部审计的作用以及目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从加强对内审工作的重视.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完善内审制度以及充实内审工作内容等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内部审计工作,建立一个适合行政事业单位特 ...

  • 审计人员工作总结[精品]
  • 审计人员工作总结 篇1 逝者如斯,转眼间我在县支行审计部已经渡过了半年,在这半年里我又经历了一次由彷徨到适应再到热爱自己岗位的过程.2013年8月是我从学校踏入社会的一个转型期,在总行匆匆的培训后,我就满怀着信心与激昂投入到了自己在邮政储蓄银行的事业上,入行之初我被分配到了前台柜员岗位上,在这里我渡 ...

  • 银行合规管理论文
  • 银行合规管理论文--银行合规治理探析 摘要:综合经营作为全球范围内金融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在促进商业银行盈利空间增大的同时,对银行风险控制与合规治理的要求愈益提高.如何建立有效的合规防范风险机制,尽快提升商业银行实施综合化经营过程中的合规治理水平,是工商银行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工商银行:综 ...

  • 审计监督在消防部队建设中的作用
  • 摘要:近年来,随着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任务的日益增多,地方政府提高了对消防工作的重视,持续加大了对装备.基础建设经费的投入.如何预防和控制公安消防部队装备物资采购.基本建设中存在的经济风险,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推行审计监督工作是最好的途径.公安消防部队的审计工作是对部队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实施的专门 ...

  • 任现职以来履行职责情况
  • 陈钟健,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海事局审计处审计主办(副科),中共党员.1995年6月毕业于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大专学历),1999年通过成人自学考试考入对外经济大学国际金融专业,2001年7月毕业,并取得大学学历和经济学士学位.1999年取得助理会计师资格,2001年取得会计师资格.目前是福建省交通会 ...

  • 财务主任个人总结
  • 篇一:财务主任工作总结 年工作汇报 x x 20122012年工作情况汇报 一.思想方面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职业品质.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的行为规范.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规范在工作中的会计行为,以下是自2012年以来思想汇报. 1.会计诚信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基础. ...

  • "三公"经费的控制与审计探讨
  • 作者:田冠军 审计研究 2013年11期 "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公务招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因公出国(境)经费:"三公"经费的控制即是严格控制其在财政预算总额中的规模和比例.虽然中央和地方对"三公"经费的开支都有相应规定,但 ...

  • 政府审计建设剖析材料
  • 科学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政府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事关审计长远利益,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建设性作用。这就势必要求我们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遵循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使审计工作紧跟形势的发展需要,才能确保政府审计在审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一、政府审计在审计体系中的地位决定政府审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