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橘子]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佚名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火字旁,读准多音字“少”(shao);读写“读书”等词语。

2、会写“谁在什么时候,在哪里读书”的句子,会抄写句子,会说树上桔子怎么“惹人爱”。

3、懂得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要,愿意跟同学分享快乐。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按提示分析句子,把排列混乱的词语整理成通顺的句子;知道朱老师为什么说刘少奇是个好孩子。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按提示分析句子;理解刘少奇为什么没一个人吃桔子为什么只吃了一瓣。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全部生字,能读准字音,认准字形,能理解“桔子、枝头、灯笼、挂满、每”的意思,认识火字旁。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刘少奇小时候分桔子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前一课,我们学毛主席在延安看戏时的故事。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另一位革命领袖刘少奇小时候的故事。(出示投影)

1、出示课题。问:你喜欢吃桔子吗?为什么?

桔子的味美,人人都喜欢吃,而在水果品种不够丰富的过去,它更是一种非常难得的食物。很多小孩从桔子还未成熟时,就盼着吃桔子。

2、读题设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谁分桔子?把桔子分给谁?怎样分?)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听后说说课文讲谁分桔子,分给谁。简介刘少奇的生平。(出示刘少奇的像)。

三、指导自学。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想一想在课文中的意思。

2、给课文标上段落号。

3、学习田字格中的生字,读准音,记一记字形。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卡片认读生字、新词。

重点正音:分、岁:前鼻音;朱、枝、惹:翘舌音;灯、笼:后鼻音

2、说说你学会了哪个生字,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重点分析:

读:左右结构,右上一个十,右下是个”买”。

笼:下面半个不要忘了一撇。

惹:上中下结构,中间是个”右”。

3、课文共有几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后评议正音。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刘少奇小时候分桔子的事。)

五、指导书写:

朱:独体字,第四画是竖,不是竖钩。

岁:上宽下窄。

六、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回答课后问题,按提示分析句子。

3、了解刘少奇小时候是一个不随便拿别人东西,有快乐与人同享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2、复习新偏旁:火字旁。

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一边引导学生看图,一边讲解有关私塾的情况。 刘少奇在朱老师家里读书的时候,朱老师觉得创个怎样的孩子?齐读第四段。 朱老师为什么夸少奇是个好孩子?课文的哪几段告诉了我闪?(2、3段。)

2、重点学习2、3段。

1、女生读第二段,问:这段有几句话?

a 、出示:秋天,黄澄澄的桔子挂在枝头,像一盏盏小灯笼,真惹人爱。

(1)这句话中,写季节的词是()。一年分为哪几个季节?秋季是桔子成熟的季节。

(2)写桔子长在什么地方的词是()。这里的“挂”字我们可以换个什么字,意思不变?课文为什么不用“长”,而用“挂”。看图理解。(因为桔子成熟了,沉甸甸的,挂了下来,所以用“挂”。)

(3)写桔子颜色的词是()。理解“黄澄澄”的意思。(金黄色,桔子成熟时的颜色。)可出示实物。

(4)写桔子样子的词是()。句子中把桔子比作什么?再看图说说为什么把桔子比作小灯笼?(从桔子成熟时的颜色、形状,挂在枝头的样子几方面来说。)

b 、这句话写出桔子成熟的时间,把桔子成熟时的颜色和样子写得很美,所以说,真惹人爱,你觉得该怎样的语气来读。(喜爱)

c 、这么惹人爱的桔子,刘少奇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第三句,说说“从来”是什么意思?板书:从来没摘

你从这里看出刘少奇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我觉得刘少奇是个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孩子,因为这么惹人爱的桔子,他从来没有摘过一个。)

板书:不随便拿别人东西。

2、刘少奇得到了朱老师什么机关报奖励?(教师画三个桔子)

朱老师为什么要奖励他三个大桔子。

刘少奇得到了三个大桔子,他是怎样做的?(男生齐读第三段。)

哪些句子是具体写刘少奇分桔子的?用“——”划出来。轻声朗读,读后回答。

这一段共三句话,第一句总的说他没有一个人吃。二、三两句具体告诉我们他是怎样分的,把第一句写具体了。(分句读第三段。)

3、三个大桔子明明是奖给刘少奇的,结果他自己吃了多少?

这么好的桔子,他为什么不一个人吃,自己只有两瓣,还要分一瓣给后进来的同学,他是怎样想的?你觉得刘少奇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4、朱老师知道了,知道了什么?

5、为什么朱老师夸他是个好孩子?读出夸奖的语气。

三、小结:刘少奇把老师奖给他的三个大桔子分给同学吃,有快乐与别人分享,所以,朱老师知道了,高兴地夸他是个好孩子。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作业:

1、课后第二题,按课文填空。

六、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并听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理词语:连成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4、总结深化全文,进行行为指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1、认读生字、词语。

2、课后第2题,比一比,再组词。

3、听写生字词语。

二、多种形式练习朗读课文。

三、总结深化:

1、课文讲谁分桔子,分给谁,怎样分?

2、刘少奇把桔子分给同学吃,是他不喜欢吃桔子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3、我们要向刘少奇学习什么?

四、行为训练指导。说说你能做到有快乐与别人分享、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吗?

五、作业指导:

1、课后第三题,回答问题,再写下来。

补充:你8岁的时候,在哪里读书?

2、整理句子。

朱老师三个刘少奇有一天大桔子奖给

桔子秋天枝头黄澄澄的挂在

3、课后第三题,读读句子。

五、板书设计:

《分橘子》教学设计

佚名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火字旁,读准多音字“少”(shao);读写“读书”等词语。

2、会写“谁在什么时候,在哪里读书”的句子,会抄写句子,会说树上桔子怎么“惹人爱”。

3、懂得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要,愿意跟同学分享快乐。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按提示分析句子,把排列混乱的词语整理成通顺的句子;知道朱老师为什么说刘少奇是个好孩子。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按提示分析句子;理解刘少奇为什么没一个人吃桔子为什么只吃了一瓣。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全部生字,能读准字音,认准字形,能理解“桔子、枝头、灯笼、挂满、每”的意思,认识火字旁。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刘少奇小时候分桔子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前一课,我们学毛主席在延安看戏时的故事。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另一位革命领袖刘少奇小时候的故事。(出示投影)

1、出示课题。问:你喜欢吃桔子吗?为什么?

桔子的味美,人人都喜欢吃,而在水果品种不够丰富的过去,它更是一种非常难得的食物。很多小孩从桔子还未成熟时,就盼着吃桔子。

2、读题设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谁分桔子?把桔子分给谁?怎样分?)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听后说说课文讲谁分桔子,分给谁。简介刘少奇的生平。(出示刘少奇的像)。

三、指导自学。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想一想在课文中的意思。

2、给课文标上段落号。

3、学习田字格中的生字,读准音,记一记字形。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卡片认读生字、新词。

重点正音:分、岁:前鼻音;朱、枝、惹:翘舌音;灯、笼:后鼻音

2、说说你学会了哪个生字,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重点分析:

读:左右结构,右上一个十,右下是个”买”。

笼:下面半个不要忘了一撇。

惹:上中下结构,中间是个”右”。

3、课文共有几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后评议正音。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刘少奇小时候分桔子的事。)

五、指导书写:

朱:独体字,第四画是竖,不是竖钩。

岁:上宽下窄。

六、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回答课后问题,按提示分析句子。

3、了解刘少奇小时候是一个不随便拿别人东西,有快乐与人同享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2、复习新偏旁:火字旁。

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一边引导学生看图,一边讲解有关私塾的情况。 刘少奇在朱老师家里读书的时候,朱老师觉得创个怎样的孩子?齐读第四段。 朱老师为什么夸少奇是个好孩子?课文的哪几段告诉了我闪?(2、3段。)

2、重点学习2、3段。

1、女生读第二段,问:这段有几句话?

a 、出示:秋天,黄澄澄的桔子挂在枝头,像一盏盏小灯笼,真惹人爱。

(1)这句话中,写季节的词是()。一年分为哪几个季节?秋季是桔子成熟的季节。

(2)写桔子长在什么地方的词是()。这里的“挂”字我们可以换个什么字,意思不变?课文为什么不用“长”,而用“挂”。看图理解。(因为桔子成熟了,沉甸甸的,挂了下来,所以用“挂”。)

(3)写桔子颜色的词是()。理解“黄澄澄”的意思。(金黄色,桔子成熟时的颜色。)可出示实物。

(4)写桔子样子的词是()。句子中把桔子比作什么?再看图说说为什么把桔子比作小灯笼?(从桔子成熟时的颜色、形状,挂在枝头的样子几方面来说。)

b 、这句话写出桔子成熟的时间,把桔子成熟时的颜色和样子写得很美,所以说,真惹人爱,你觉得该怎样的语气来读。(喜爱)

c 、这么惹人爱的桔子,刘少奇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第三句,说说“从来”是什么意思?板书:从来没摘

你从这里看出刘少奇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我觉得刘少奇是个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孩子,因为这么惹人爱的桔子,他从来没有摘过一个。)

板书:不随便拿别人东西。

2、刘少奇得到了朱老师什么机关报奖励?(教师画三个桔子)

朱老师为什么要奖励他三个大桔子。

刘少奇得到了三个大桔子,他是怎样做的?(男生齐读第三段。)

哪些句子是具体写刘少奇分桔子的?用“——”划出来。轻声朗读,读后回答。

这一段共三句话,第一句总的说他没有一个人吃。二、三两句具体告诉我们他是怎样分的,把第一句写具体了。(分句读第三段。)

3、三个大桔子明明是奖给刘少奇的,结果他自己吃了多少?

这么好的桔子,他为什么不一个人吃,自己只有两瓣,还要分一瓣给后进来的同学,他是怎样想的?你觉得刘少奇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4、朱老师知道了,知道了什么?

5、为什么朱老师夸他是个好孩子?读出夸奖的语气。

三、小结:刘少奇把老师奖给他的三个大桔子分给同学吃,有快乐与别人分享,所以,朱老师知道了,高兴地夸他是个好孩子。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作业:

1、课后第二题,按课文填空。

六、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并听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理词语:连成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4、总结深化全文,进行行为指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1、认读生字、词语。

2、课后第2题,比一比,再组词。

3、听写生字词语。

二、多种形式练习朗读课文。

三、总结深化:

1、课文讲谁分桔子,分给谁,怎样分?

2、刘少奇把桔子分给同学吃,是他不喜欢吃桔子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3、我们要向刘少奇学习什么?

四、行为训练指导。说说你能做到有快乐与别人分享、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吗?

五、作业指导:

1、课后第三题,回答问题,再写下来。

补充:你8岁的时候,在哪里读书?

2、整理句子。

朱老师三个刘少奇有一天大桔子奖给

桔子秋天枝头黄澄澄的挂在

3、课后第三题,读读句子。

五、板书设计:

《分橘子》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

  • 2015综2.6文明小卫士标准教案
  • 第六讲 文明小卫士 [教学内容]:<文明小卫士> [教材分析]: 这次习作要求再现生活情境,指导学生在情境中练习劝阻,学会劝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根据图意和提示,练习说劝告语. 技能目标:分角色表演,在练习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劝阻的技巧. ...

  • 幼儿小班的英语课程教案
  • 幼儿小班的英语课程教案 活动设计理念: 以发展幼儿英语语言为主线,其中穿插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水果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物质之一.因此,从简单.熟悉的东西以及培养听力入手,使小班幼儿对英语活动产生兴趣并鼓励幼儿模仿和表达.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于英语的兴趣,让幼儿乐意参与英语活动. ...

  • 12树上的橘子教案
  • 12<树上的橘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都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事物?说给大家听. 学生自由说自己见到的美丽事物. (图片出示美丽的事物) 师: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生命之美和谐之美. 师生一起板书课题:树上的橘子.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师:好,现在现在我们 ...

  • 二年级下教案设计
  •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2页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开始学习简单的分类整理,初步了解了统计的含义.本课继续学习统计,以整理随机出现的简单数据为主要内容,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进简单的统计表.在统计过程中,让学生学到一些比较容易的统计方法,渗透统计的思 ...

  • [瑞恩的井]教案
  • 教学目的: 1.有感情.熟练地朗读课文. 2.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能够感悟并有所启示. 教学重点及难点:体会瑞恩的爱心.同情心.学会关心他人. 教法:互动参与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瑞恩的井>,这是生活在加拿大一个普通家庭的一个普通男孩身上的故 ...

  • [有多重]教案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有多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 ...

  • 7.背影教案(1)
  •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非凡学校集体备课 教师专用教案 (复备稿) 主备人:梁希俭 授课人: 授课时间: 7.背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品味关键语句,体会父子深情 (3)体会文章选材.布局谋篇,命题立意的角度以及详略安排 2. 过程与方法:通过 ...

  • [教案]沁园春长沙
  • [教案]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简单掌握诗歌作者及写作背景 2.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把握诗歌的情感走向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仔细探讨品味诗歌语言,把握其精练.准确的特点 2.反复朗读课文,直至熟练背诵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理解.体会诗人崇高的情怀及豪情壮志 ...

  • 甜甜的秘密教案
  •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找秘密,送秘密"的活动中,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2.学唱歌曲<甜甜的秘密>,唱出前半段悄悄地.偷偷地送秘密,唱出后半段急切的希望老师早点知道自己送出的秘密. 3.聆听<飞来的花瓣>,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意境,进一步提升对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