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传统文化的继承》

平度一中 沈立刚

课前欣赏开心学国学的主题曲《龙文》。

导入:作为国内第一档普及推广国学文化的大型电视节目,它以一种轻松快乐的方式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之路。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继承》 过渡:“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快到了,我们同学谈一下自己对中秋节的认识与感受?

哪位同学介绍课前查到的中秋节的资料以及对中秋节的认识?

生:答

教师总结:①千年历史,世代传承,所以我们可以说传统习俗具有继承性。

②节日世代相传,寄托着我们情怀,表达着我们的情感,所以以节日为代

表的传统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过渡:合家团圆,吃完月饼之后, 我们利用这个小长假北上首都来一次以感受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之旅。第一站来到中国最大的四合院----

府,后来著名的思想家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曾在此居住,这就是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康有为故居。

哪位同学根据课前你查到的资料作为导游介绍谈一下自己对四合院了解。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小结:一座小小的四合院就犹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正因为如此我们说以四合院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过渡:在康有为故居,我们缅怀伟人的同时,更要感受伟人的思想,他为挽救民族危亡,著书立说,在《大同书》中提出了自己构建的美好社会的蓝图。

哪位同学谈一下你所了解的康有为的大同思想有哪一些?

生:答

学生展示完后教师多媒体展示自己查到的康有为的大同思想资料。

教师过渡: 其实康有为并不是提出大同思想的第一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弟子们假托孔子之名写了一本书《礼记·礼运》,在书中描绘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大同思想,多媒体展示图片(礼记·礼运中提到的大同思想)。

设疑:你发现他们有相似之处吗? 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小结:康有为大同思想继承了礼记·礼运中提到的大同思想的优秀的部分并发扬广大,这说明传统思想具有继承性。传统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过渡:走出康有为故居,附近的戏台上正在上演的是京剧《红娘》选段(播放视频) 欣赏完视频后教师小结: 京剧与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中国京剧,有近200年的历史,是全国流行最广的剧种。京剧具有的鲜明的民族风格,显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魅力。

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文艺成为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结: 以上我们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四个角度感受了我们生活中的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我们一起概括一下(课件展示)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过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所以传统文化仍然存在于现实生活中,那么,现实中的的传统文化是怎样的呢?欣赏完戏曲之后我们直奔文化之旅的第二站------国家体育场鸟巢,远远地我们就看见悬挂在鸟巢大门之上的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老师现在作为导游,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请大家合作探究。

1、你知道会徽蕴涵了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吗?

2、会徽设计出来,马上得到世人的认可,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评价“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为什么? 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3、这个会徽即使不告诉大家名字是“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大家也能马上认出来这是个印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是个印章? 印章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是不是一成不变?如果变了,哪里变了?变化又说明了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征?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讲解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1、继承性

2、鲜明的民族性

3、相对稳定性

根据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师生共同归纳出传统文化的含义并分析含义。

三、传统文化的含义

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存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过渡: 走进鸟巢,又让我们想起了去年8月8日晚的壮观的奥运会开幕式。(播放视频) 设疑合作探究:视频中提到的中国古代贵和思想在今天有怎样的表现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学生讨论并发言然后由一位同学总结出传统文化的作用。

四、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1、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会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就会阻碍社会发展,个人健康成长。

过渡:传统文化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那么传统文化到底是财富还是包袱呢? 我们来组织一个辩论赛(多媒体展示辩题并分组)

正方:传统文化是财富,应全盘吸收。反方:传统文化是包袱,应全盘否定。

学生激烈辩论

教师对辩论做点评并小结:传统文化中既然既有财富,也有糟粕,对待传统文化我们

必须区别对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剔除。做到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五、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教师强调并对学生提出要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个人才能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对于国家来说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国家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我们也一定要落实到个人的现实生活中去,不要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做行动的巨人。

过渡:走出鸟巢, 一天的行程结束,我们对文化之旅做一个总结,谈一下自己的收获。 生: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作出自己的结论。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题。 请你给孔子写一封信,谈谈你如何借鉴孔子《礼记》中关于“大同世界”和“天下为公”的思想,以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传统文化的继承》

平度一中 沈立刚

课前欣赏开心学国学的主题曲《龙文》。

导入:作为国内第一档普及推广国学文化的大型电视节目,它以一种轻松快乐的方式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之路。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继承》 过渡:“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快到了,我们同学谈一下自己对中秋节的认识与感受?

哪位同学介绍课前查到的中秋节的资料以及对中秋节的认识?

生:答

教师总结:①千年历史,世代传承,所以我们可以说传统习俗具有继承性。

②节日世代相传,寄托着我们情怀,表达着我们的情感,所以以节日为代

表的传统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过渡:合家团圆,吃完月饼之后, 我们利用这个小长假北上首都来一次以感受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之旅。第一站来到中国最大的四合院----

府,后来著名的思想家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曾在此居住,这就是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康有为故居。

哪位同学根据课前你查到的资料作为导游介绍谈一下自己对四合院了解。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小结:一座小小的四合院就犹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正因为如此我们说以四合院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过渡:在康有为故居,我们缅怀伟人的同时,更要感受伟人的思想,他为挽救民族危亡,著书立说,在《大同书》中提出了自己构建的美好社会的蓝图。

哪位同学谈一下你所了解的康有为的大同思想有哪一些?

生:答

学生展示完后教师多媒体展示自己查到的康有为的大同思想资料。

教师过渡: 其实康有为并不是提出大同思想的第一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弟子们假托孔子之名写了一本书《礼记·礼运》,在书中描绘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大同思想,多媒体展示图片(礼记·礼运中提到的大同思想)。

设疑:你发现他们有相似之处吗? 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小结:康有为大同思想继承了礼记·礼运中提到的大同思想的优秀的部分并发扬广大,这说明传统思想具有继承性。传统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过渡:走出康有为故居,附近的戏台上正在上演的是京剧《红娘》选段(播放视频) 欣赏完视频后教师小结: 京剧与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中国京剧,有近200年的历史,是全国流行最广的剧种。京剧具有的鲜明的民族风格,显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魅力。

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文艺成为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结: 以上我们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四个角度感受了我们生活中的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我们一起概括一下(课件展示)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过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所以传统文化仍然存在于现实生活中,那么,现实中的的传统文化是怎样的呢?欣赏完戏曲之后我们直奔文化之旅的第二站------国家体育场鸟巢,远远地我们就看见悬挂在鸟巢大门之上的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老师现在作为导游,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请大家合作探究。

1、你知道会徽蕴涵了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吗?

2、会徽设计出来,马上得到世人的认可,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评价“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为什么? 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3、这个会徽即使不告诉大家名字是“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大家也能马上认出来这是个印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是个印章? 印章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是不是一成不变?如果变了,哪里变了?变化又说明了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征?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讲解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1、继承性

2、鲜明的民族性

3、相对稳定性

根据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师生共同归纳出传统文化的含义并分析含义。

三、传统文化的含义

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存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过渡: 走进鸟巢,又让我们想起了去年8月8日晚的壮观的奥运会开幕式。(播放视频) 设疑合作探究:视频中提到的中国古代贵和思想在今天有怎样的表现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学生讨论并发言然后由一位同学总结出传统文化的作用。

四、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1、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会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就会阻碍社会发展,个人健康成长。

过渡:传统文化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那么传统文化到底是财富还是包袱呢? 我们来组织一个辩论赛(多媒体展示辩题并分组)

正方:传统文化是财富,应全盘吸收。反方:传统文化是包袱,应全盘否定。

学生激烈辩论

教师对辩论做点评并小结:传统文化中既然既有财富,也有糟粕,对待传统文化我们

必须区别对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剔除。做到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五、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教师强调并对学生提出要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个人才能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对于国家来说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国家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我们也一定要落实到个人的现实生活中去,不要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做行动的巨人。

过渡:走出鸟巢, 一天的行程结束,我们对文化之旅做一个总结,谈一下自己的收获。 生: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作出自己的结论。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题。 请你给孔子写一封信,谈谈你如何借鉴孔子《礼记》中关于“大同世界”和“天下为公”的思想,以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关内容

  •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 导学案(编号) 执笔人: 审核人: (时间) 签批人: 继承:古筝.牙板.琵琶:"素胚""仕女""汉隶",青花瓷,江南戏曲--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艺的继承 发展:绝妙填词配复古音乐, R&B,用现代技术演绎古典的爱情主题--等 片面. ...

  •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教案
  •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介绍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及其影响,让学生了解文化的继承性. 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 ...

  • 高中班会教案:"继承民族传统"主题班会
  • 教育目的: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让学生体会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2.挖掘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3.从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着手引导学生形成现代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弘扬中培育民族 ...

  • 文化生活第四课教案
  •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夹 试教通讯 课程·教材·教法 中小学教材教学 人教网期刊 出版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人教期刊>>试教通讯>>思想政治>>普通高中2005/3-4合刊(总第6-7期)思想政治专辑(三)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北京市 ...

  • [教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教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课标要求] 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等,显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伟 ...

  • 第二框:[财产留给谁]教案
  • 第二框:<财产留给谁>教案 车圩中学 吴德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遗产的含义及其必备的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含义及法定继承的顺序.范围.遗产分配原则:遗产继承方式.遗赠. 2.能力目标 学会协商解决遗产继承问题,受到侵权时学会依法维权.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让 ...

  •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绪 论 一. 传统的价值 传统不等于陈腐.老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也一直被人们继承的东西,比如语言.文字. 没有传统就没有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种文明都是经过长期的积淀.传承才形成的.任何文明.文化都是传统的.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发展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 ...

  • 小白鹭文明再行动主题班会教案(三2)
  • "文明小白鹭"在行动主题班会教案 三2中队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明白养成文明习惯就是从身边小事做起,通过班会教会学生讲文明,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继承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传统.争当文明礼仪先锋,让文明传递下去. 教学准备: 搜集文明礼仪教育视频,安排学生演小品,学 ...

  • 必修三教案
  • 第一课: 1. 荀子主张①"天行有常",自然界的运行有它自己的规律,不为人的意志为转移. "制天命而用之"但人可以制天命而用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 然,让自然为人服务. ②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主张治国以礼教为先,但同时吸收法家思想.主张 礼法并施,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