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进周出辐流式二沉池平面设计改进水力计算探讨_胡大锵

周进周出辐流式二沉池平面设计改进水力计算探讨

胡 大 锵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杭州 310014

讨论了各主要  摘要 介绍了污水处理厂周进周出辐流式二沉池平面设计的改进水力计算方法,

、、参数如:二沉池进水总变化系数K表面水力负荷qH、堰口负荷q′′Z、H污泥回流比R二沉池底流浓度以适应目前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保证二沉池出水水质达标。XR等的合理取值范围,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周进周出辐流式二沉池 水力计算 表面水力负荷 堰口负荷1 问题的由来

笔者在2给水排水》杂志上发表的011年1月《“周进周出辐流式二沉池布水槽改进水力计算探讨”一文中,曾提出“关于二沉池KZ值的选用、校核堰口负荷的合理性认定、表面水力负荷的假定……固体负荷校核的计算方法等,均有待商榷”的表述,但由于受当时主题及篇幅所限,对上述相关内容的认定,以及包括二沉池进水最大设计流二沉池直径、堰口长度、出水槽宽度等要素在量、

内的二沉池平面设计的改进水力计算方法,均未予涉及。

实际上,要改善二沉池的出水水质,仅仅优化布水槽的水力计算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优化和完善以上要素的正确水力计算方法。

为求论文的连续性及比较讨论的方便,本文仍:《针对上述刊登文章中的“参照本”城市污水厂处理(化学工业出版社,中设施设计计算》2008年5月)第3例9对相关设计要素的计96~398页,5为例,-

图1 周进周出二沉池水力计算示意

算方法,逐一展开讨论。

2 周进周出辐流式二沉池平面尺寸设计要素及参数

()二沉池进水变化系数K1′Z及最大进水流量Qmh。

()二沉池表面水力负荷qH。2()污泥回流比R及二沉池底流浓度XR。3

)出水堰长度L及堰口水力负荷q(4′H。()二沉池表面固体负荷q5S。)二沉池直径D1、(出水槽外壁直径D2及其6

(内壁直径D3,见图1其中a为本文计算所采用示意。图,参照本”例9b为“5示意图)

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

/沉淀,随砂滤冲洗水而排出。滤砂表面附着的生物砂滤池处理,出水氨氮平均在0.达到5mL以下,g膜中也可能有部分转化细菌,对铁、锰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当然,气提式连续砂滤池对铁、锰的去除是生物脱除还是物理脱除为主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探索。

3 结语

气提式连续砂滤池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且/,稳定。试验中保持滤速为1砂层厚度0~12mh

33

/(·d)气水比0.气提量0.3.2m;2~0.3;04mm

/条件下,当进水氨氮≤3m经过气提式连续L时,g

了常规处理水源水标准。当东江排洪水质恶化,进/水氨氮达7.硝化细菌的活性将明显提6mL时,g高,迅速达到较高的处理效果,氨氮去除率仍可达气提式连续砂滤池对C浊70%以上。另外,ODMn、

度、铁、锰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15%、50%、45%和40%。

:ailwwaterch@163.com  ○E-m 

收稿日期:2011042

7--

给水排水 Vol.37 No.11 2011

45 

在“参照本”  对于上述几项要素及参数的认定,

的相关演算及表述中,可归纳为以下几点:()按照日平均处理规模,通过公式计算或查1

并将该值作为二沉池的进水总变化表得出KZ值,

,系数(即本文的K以示区别)推算二沉池最高′Z值,日最大小时流量Qmh。

)假定二沉池表面水力负荷qH=1./(24m2(·h),推算二沉池水表面积F及直径D取整m′1,

二沉池最大小时进水量,实际上为最高日平均小时流量。即:

/Qmh=K′Qd24Z

——二沉池最大小时进水量,/式中Qmh—mh;3——日平均处理水量,/。Qd—md

3.3 二沉池表面水力负荷取值及其论证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以下简称“手册”2004

()4

)年2月第2版第5册表5显示:二沉池(常规)的13-

321]

/(·h)[原手册[推荐值为1~1.6~1mmqH=0.

32/(·h)]。不考虑污泥回流量。“参照本”例5mm32

/(·h),题中取qH=1.相当于常规(即指中4mm32

/(·h)(心进水辐流式)二沉池的0.以提高93mm32

,/(·h)恰好在0.范围内。1.5倍计)6~1mm笔者认为,在进行二沉池的具体设计时,不能认

数值确定设计直径D1。

()以D并只设一侧3′D′1推算堰口长度L=π1,

;即出水槽内壁,见图1按堰口负荷q出水堰(b)′H=/(·m)进行校核。s4.34L

()要求二沉池底流浓度XR达到9/4000mL, g/假定M污泥回流比XR=LSS为3000mL,50%。 g()由二沉池进泥量及理论计算的水面积F5(,。非设计实际面积F实)推算固体负荷qS

笔者认为,以上有关设计参数的假定和计算程序,是当前所普遍采用的,关键是对诸如K′′qH、qZ、H等设计参数选用和校核指标的假定,以及XR与

是否符合基本常识和科学MLSS、R的关系等方面,实际的问题,也许这种假定和计算方法,与当前部分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超标的现象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有理由进一步修正和改进。3 二沉池平面设计要素改进水力计算

3.1 二沉池进水总变化系数K′Z计算

、进水总变化系数KZ值,可通过查表或式(1)

1,2]

):式(计算[2

.11

/KZ=2.72Q0d

.108

/KZ=2.72Q0d

为只要采用参数符合“手册”推荐的范围,就是许可对于具体情况要作具体分析:一是要的或是合理的,

根据近期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运行情况(即经验数;据)二是考虑“手册”推荐的历史背景。

32

/(·h)如果qH=0.系指二沉池的实际93mm

/,则其上升流速v上=0.而活性表面负荷,26mms/,污泥动态沉降速度u显然,0.22mmsv上>u0=0,

/也就是说,周进周出辐流式二沉池取qH=1.4m2

(·h)偏大。具体取值,应同时考虑以下因素:m

()随着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所占比例的1

增大,难降解物质增多;国家对进入天然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要求趋于严格。两者的共同作用,均将导致早年污泥负荷为生化系统在低负荷工况下运行:

()1

()2

/((延时曝气法及0.2~0.5kBODkMLSS·d)gg5

;合建式曝气池除外)而近年来,普遍要求污泥负荷/(,污泥沉降性能1kBODkMLSS·d)≤0.gg5

变差。

)早年普通曝气法的污泥回流比多在2(20%~二沉池的实际进水量只有旱流污水量的140%,.2~而近几年,城镇污水的污泥回流比逐渐接近1.4倍,达到了1即二沉池工业废水处理厂,00%~150%,因此表面的实际进水量为旱流污水量的2~2.5倍,水力负荷宜大大低于早年推荐的范围值。

()表面水力负荷的设计选用,应考虑堰口水3

力负荷的控制条件,除非有其他降低堰口负荷的有效措施

为安全计,本文采用式(计算,算得的KZ代2)表了初沉前的最大日最大小时流量的变化状况,但在初沉之后的各水处理单元随人工处理设施HRT

的加长,逐渐失去其KZ值的原本自然含义。众所)周知,也可用式(表示:KZ的计算式,3

KZ=KdKh

——日变化系数;式中Kd———小时变化系数。Kh—

的K应恒小于进水的KZ值,但K′′1。Z值,Z≠3.2 二沉池最大小时进水量计算

46 

给水排水 Vol.37 No.11 2011

()3

),:由式(知,当Kh→1时,3K′Z≈Kd即二沉池

()出水悬浮物要求的变化:据G4B3025—93 

/及G出水SB8978—88标准,S分别小于30mL g(/;二极标准)及7一级新扩改标准)而根据0mL(g要求出水SGB18918—2002一级B标准,S≤20 

/分别提高了1.mL,5和3.5倍。g

/鉴于以上理由,取常规二沉池的qH≤0.5m

32

——二沉池表面水力负荷,/(·h),取mmqH—

32/(·h)。0.8mm

)二沉池直径():(见图12a

D′1=

π

()7()8

)((已考虑污泥回流比1是比较合理的。m·h00%)

/F实=πD241

——二沉池理论计算直径,式中D′m;1—

——二沉池实际设计直径,D1—m;

——二沉池实际设计水表面积,。F实—m()堰口长度及堰口负荷():见图13a

而周进周出二沉池可比常规二沉池的qH提高1.5~

当然,最终还须得到堰口负荷及固体负1.75倍计,荷限值的验证,则本文建议周进周出二沉池qH≤

32

/(·h)。0.8mm实际上,在很多二沉池设计中,已经按照该建议3

/值计算。同时,部分工程实例表明,取qH≤0.5m2

(·h)(常规辐流式二沉池)时,可同时满足校核m

/堰口负荷及S否则,出水超标S≤20mL的要求,g

D2=D1-2lD3=D2-2b

———出水槽外壁与布水槽内壁间距,式中lm;——出水槽底宽,b—m;

——出水槽外壁直径,D2—m;——出水槽内壁直径,D3—m。

L=(D2+D3)π/′QmhL×3.6qH=

——二沉池堰口总长度,式中L—m;

()9()10

(。还同布水槽设计及进水流速有关)

3.4 二沉池校核堰口负荷论证及计算

总结城镇污水处理厂(含工业废水)辐流式二沉通常采用9三角堰,由水力池出水溢流堰的设计,0°得出流量计算公式为:模型试验,

/52

()4h5q=1.

——9/;式中q—三角堰流量,0°ms——三角堰口水深,取0.h—m,021~0.2m。

()11()12

——堰口负荷,/(·m),/(·m)。′Ls′1.7LsqqH—H≤

()二沉池固体负荷校核计算:4

/1+R)QmdMLSSF实qS=(

/(MLSS=TSRXR1+R)0+

()13

()14

设9三角堰口上宽为2当h=0°00mm,0.0358m /、时,由式(求得:堰口流速V0=5)34Lsq=0./、/(·m)。s′1.7Ls0.265mqH=

(原《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1966年2月第1/(·m)版)显示:二沉池堰口负荷可在1.5~2.9Ls

/范围内选用。但在同一手册内又显示:′150mqH≤[2,3]

(·m)。如果选取q/(·m),则同时d′1.7LsH=

4 

/()MLSS=10SV3SVI150

——二沉池固体负荷,/式中q50kTSgqS—S≤1

[22,3]

·d);(m

——污水进水中悬浮固体浓度,/TSmL;g0—

——二沉池底流浓度,/XR—mL;g——曝气池污泥回流比;R———曝气池混合液沉降3SV30min后污泥体积0—

与混合液体积之比,%;——曝气池混合液经3SVI—0min沉降后,1g干

/。污泥所占污泥层体积,mLg4 改进计算结果比较及讨论

4.1 改进计算结果比较

为便于对照比较,本文均以“参照本”中例95-为例,将各自计算结果分别列于表1。4.2 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及表1计算结果表

明,参照本”

给水排水 Vol.37 No.11 2011

符合以上要求。

/(·m)经计算比较,取q为校核控制′1.7LsH≤

[2]

指标,同时符合“新手册”推荐值,是比较合理的。

[1~3]

/(·m)。对于初沉池,通常推荐q′2.9LsH≤

3.5 二沉池平面设计计算

))。二沉池其他参数的计算方法见式(615~式(()二沉池水表面积:1

/(F=QmhnqH)2

——二沉池水表面积,;式中F—m——二沉池数量,座;n—

()6

47 

表1 周进周出二沉池改进计算结果比较

二沉池设计参数

3/污水处理规模/万md 

参照本6 1.36 1.36 3400  2 1700  1.4 40 无1214.29  

0 无40 40 125.66 

本文61.341.112775 21387.5 0.8471734.94 1734.20 0.514644282.74

/(作为出流控制指标。当堰口型′1.7Ls·m)qH≤

)三角堰时,宜采用式(计算出流量,并式为组合90°4核算堰口流速,当设计堰口水深h=0.0358m时, /(·m),/,若采用q′1.7LsV0=0.265ms′qH=H=

/(作为控制指标,则堰口流速高达s·m)4.34L/,将会导致活性污泥从堰口明显流失。0.32ms()高的二沉池底流浓度XR,要求有较长的污4泥停留时间及较大的污泥区容积,这不仅导致二沉池工程量增加,还会有利于磷的释放,通常,XR宜在同时,污泥区容积应包括0.4%~0.8%范围内设计,

污泥缓冲层间的容积池边水深以下整个锥形容积,可不含在污泥区容积计算内。

()曝气池混合液的ML5SS与污泥回流比R

进水悬浮物T二沉池底流污泥浓度XR或污泥S0、指数S其设定参数,应按式VI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行校核,防止各参数间不相称。1415

()在二沉池固体负荷的核算中,应采用设计6)直径所相应的F实,而不应按由式(的计算面积F。6如果将本文参数(和“参照本”参数R=100%)

32

(/、)代入式(Qmd=40800mdF=1214.29m13)  2

/(·d)[核算,则可得q01.6kTSm50>1gS=22

/(·d)]的异常结果。说明“参照本”的设kTSmg

不能承受1面对当前的污计,00%回流污泥的现实,

原水进水总变化系数KZ二沉池进水总变化系数K′Z

3//二沉池设计最大小时流量Qmhmh 

/座二沉池数量n

3/(·座)单座二沉池设计进水量/mh32·//(二沉池表面水力负荷qmmhH

/二沉池直径D1m 

2二沉池实际表面积F实/m2 /二沉池理论计算水面积Fm

/出水槽与布水槽净距lm /出水槽底宽bm/出水槽外壁直径D2m /出水槽内壁直径D3m /堰口总长度Lm //(·m)堰口负荷q′LsH污泥回流比R

//二沉池底流浓度XRmL g//曝气池混合液MLSSmL g//污泥指数SVImLg/%污泥30min沉降比SV30

/二沉池最高日进泥量W/kTSd g

2·)//(二沉池固体负荷qkTSmdgS

(1.().7634367<4.<1.

0.5 9000  3000  无无183600  151.2 

16000 3000 10030199800 115.16

水性质及处理工艺,发生此种结果是难以接受的。其他异常结果,可参见表1,不再赘述。但有一点必须特别说明的是:若因工艺的需要,二沉池的回流量(含污泥和溢流水)高于1而达到100%,50%~甚至达到3应按实际进水量相应修200%、00%时,正名义表面水力负荷,并进行相应的堰口负荷、固体同样会发生上述的异常结果。负荷的核算。否则,

参考文献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1986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3 GB50014—2006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社,2006

与本文对二沉池平面设计参数的选用和各设计要素的计算方法及结果,都存有明显的差异。现将本文推荐改进的主要结论意见归纳如下:

()污水处理厂总变化系数KZ值,应采用KZ1

)值查表或式(推算,其结果不能直接移用于已经人2工调节后二沉池的设计。二沉池的K′Z应恒小于原水进水的KZ值。

()周进周出幅流式二沉池的表面水力负荷q2H,

宜按中进周出幅流式二沉池的1.5~1.75倍计算,

32

/(·h)当污泥回流比为1取qH≤0.00%时,8mm32

/(·h)是比较合理的,不宜按1.进行设计。4mm

前者,全面考虑了二沉池设计带来的误差,以及在名义进流量活性污泥动态水力条件下,颗粒絮体沉降速度的因素。

()出水堰口长度应以堰口处直径进行推算,3

而不应用二沉池直径替代堰口直径;同时,应以

48 

给水排水 Vol.37 No.11 2011

:ailsizhixia26.com-m@1  &E

收稿日期:20110705--修回日期:20110902--

周进周出辐流式二沉池平面设计改进水力计算探讨

胡 大 锵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杭州 310014

讨论了各主要  摘要 介绍了污水处理厂周进周出辐流式二沉池平面设计的改进水力计算方法,

、、参数如:二沉池进水总变化系数K表面水力负荷qH、堰口负荷q′′Z、H污泥回流比R二沉池底流浓度以适应目前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保证二沉池出水水质达标。XR等的合理取值范围,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周进周出辐流式二沉池 水力计算 表面水力负荷 堰口负荷1 问题的由来

笔者在2给水排水》杂志上发表的011年1月《“周进周出辐流式二沉池布水槽改进水力计算探讨”一文中,曾提出“关于二沉池KZ值的选用、校核堰口负荷的合理性认定、表面水力负荷的假定……固体负荷校核的计算方法等,均有待商榷”的表述,但由于受当时主题及篇幅所限,对上述相关内容的认定,以及包括二沉池进水最大设计流二沉池直径、堰口长度、出水槽宽度等要素在量、

内的二沉池平面设计的改进水力计算方法,均未予涉及。

实际上,要改善二沉池的出水水质,仅仅优化布水槽的水力计算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优化和完善以上要素的正确水力计算方法。

为求论文的连续性及比较讨论的方便,本文仍:《针对上述刊登文章中的“参照本”城市污水厂处理(化学工业出版社,中设施设计计算》2008年5月)第3例9对相关设计要素的计96~398页,5为例,-

图1 周进周出二沉池水力计算示意

算方法,逐一展开讨论。

2 周进周出辐流式二沉池平面尺寸设计要素及参数

()二沉池进水变化系数K1′Z及最大进水流量Qmh。

()二沉池表面水力负荷qH。2()污泥回流比R及二沉池底流浓度XR。3

)出水堰长度L及堰口水力负荷q(4′H。()二沉池表面固体负荷q5S。)二沉池直径D1、(出水槽外壁直径D2及其6

(内壁直径D3,见图1其中a为本文计算所采用示意。图,参照本”例9b为“5示意图)

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

/沉淀,随砂滤冲洗水而排出。滤砂表面附着的生物砂滤池处理,出水氨氮平均在0.达到5mL以下,g膜中也可能有部分转化细菌,对铁、锰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当然,气提式连续砂滤池对铁、锰的去除是生物脱除还是物理脱除为主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探索。

3 结语

气提式连续砂滤池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且/,稳定。试验中保持滤速为1砂层厚度0~12mh

33

/(·d)气水比0.气提量0.3.2m;2~0.3;04mm

/条件下,当进水氨氮≤3m经过气提式连续L时,g

了常规处理水源水标准。当东江排洪水质恶化,进/水氨氮达7.硝化细菌的活性将明显提6mL时,g高,迅速达到较高的处理效果,氨氮去除率仍可达气提式连续砂滤池对C浊70%以上。另外,ODMn、

度、铁、锰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15%、50%、45%和40%。

:ailwwaterch@163.com  ○E-m 

收稿日期:2011042

7--

给水排水 Vol.37 No.11 2011

45 

在“参照本”  对于上述几项要素及参数的认定,

的相关演算及表述中,可归纳为以下几点:()按照日平均处理规模,通过公式计算或查1

并将该值作为二沉池的进水总变化表得出KZ值,

,系数(即本文的K以示区别)推算二沉池最高′Z值,日最大小时流量Qmh。

)假定二沉池表面水力负荷qH=1./(24m2(·h),推算二沉池水表面积F及直径D取整m′1,

二沉池最大小时进水量,实际上为最高日平均小时流量。即:

/Qmh=K′Qd24Z

——二沉池最大小时进水量,/式中Qmh—mh;3——日平均处理水量,/。Qd—md

3.3 二沉池表面水力负荷取值及其论证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以下简称“手册”2004

()4

)年2月第2版第5册表5显示:二沉池(常规)的13-

321]

/(·h)[原手册[推荐值为1~1.6~1mmqH=0.

32/(·h)]。不考虑污泥回流量。“参照本”例5mm32

/(·h),题中取qH=1.相当于常规(即指中4mm32

/(·h)(心进水辐流式)二沉池的0.以提高93mm32

,/(·h)恰好在0.范围内。1.5倍计)6~1mm笔者认为,在进行二沉池的具体设计时,不能认

数值确定设计直径D1。

()以D并只设一侧3′D′1推算堰口长度L=π1,

;即出水槽内壁,见图1按堰口负荷q出水堰(b)′H=/(·m)进行校核。s4.34L

()要求二沉池底流浓度XR达到9/4000mL, g/假定M污泥回流比XR=LSS为3000mL,50%。 g()由二沉池进泥量及理论计算的水面积F5(,。非设计实际面积F实)推算固体负荷qS

笔者认为,以上有关设计参数的假定和计算程序,是当前所普遍采用的,关键是对诸如K′′qH、qZ、H等设计参数选用和校核指标的假定,以及XR与

是否符合基本常识和科学MLSS、R的关系等方面,实际的问题,也许这种假定和计算方法,与当前部分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超标的现象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有理由进一步修正和改进。3 二沉池平面设计要素改进水力计算

3.1 二沉池进水总变化系数K′Z计算

、进水总变化系数KZ值,可通过查表或式(1)

1,2]

):式(计算[2

.11

/KZ=2.72Q0d

.108

/KZ=2.72Q0d

为只要采用参数符合“手册”推荐的范围,就是许可对于具体情况要作具体分析:一是要的或是合理的,

根据近期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运行情况(即经验数;据)二是考虑“手册”推荐的历史背景。

32

/(·h)如果qH=0.系指二沉池的实际93mm

/,则其上升流速v上=0.而活性表面负荷,26mms/,污泥动态沉降速度u显然,0.22mmsv上>u0=0,

/也就是说,周进周出辐流式二沉池取qH=1.4m2

(·h)偏大。具体取值,应同时考虑以下因素:m

()随着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所占比例的1

增大,难降解物质增多;国家对进入天然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要求趋于严格。两者的共同作用,均将导致早年污泥负荷为生化系统在低负荷工况下运行:

()1

()2

/((延时曝气法及0.2~0.5kBODkMLSS·d)gg5

;合建式曝气池除外)而近年来,普遍要求污泥负荷/(,污泥沉降性能1kBODkMLSS·d)≤0.gg5

变差。

)早年普通曝气法的污泥回流比多在2(20%~二沉池的实际进水量只有旱流污水量的140%,.2~而近几年,城镇污水的污泥回流比逐渐接近1.4倍,达到了1即二沉池工业废水处理厂,00%~150%,因此表面的实际进水量为旱流污水量的2~2.5倍,水力负荷宜大大低于早年推荐的范围值。

()表面水力负荷的设计选用,应考虑堰口水3

力负荷的控制条件,除非有其他降低堰口负荷的有效措施

为安全计,本文采用式(计算,算得的KZ代2)表了初沉前的最大日最大小时流量的变化状况,但在初沉之后的各水处理单元随人工处理设施HRT

的加长,逐渐失去其KZ值的原本自然含义。众所)周知,也可用式(表示:KZ的计算式,3

KZ=KdKh

——日变化系数;式中Kd———小时变化系数。Kh—

的K应恒小于进水的KZ值,但K′′1。Z值,Z≠3.2 二沉池最大小时进水量计算

46 

给水排水 Vol.37 No.11 2011

()3

),:由式(知,当Kh→1时,3K′Z≈Kd即二沉池

()出水悬浮物要求的变化:据G4B3025—93 

/及G出水SB8978—88标准,S分别小于30mL g(/;二极标准)及7一级新扩改标准)而根据0mL(g要求出水SGB18918—2002一级B标准,S≤20 

/分别提高了1.mL,5和3.5倍。g

/鉴于以上理由,取常规二沉池的qH≤0.5m

32

——二沉池表面水力负荷,/(·h),取mmqH—

32/(·h)。0.8mm

)二沉池直径():(见图12a

D′1=

π

()7()8

)((已考虑污泥回流比1是比较合理的。m·h00%)

/F实=πD241

——二沉池理论计算直径,式中D′m;1—

——二沉池实际设计直径,D1—m;

——二沉池实际设计水表面积,。F实—m()堰口长度及堰口负荷():见图13a

而周进周出二沉池可比常规二沉池的qH提高1.5~

当然,最终还须得到堰口负荷及固体负1.75倍计,荷限值的验证,则本文建议周进周出二沉池qH≤

32

/(·h)。0.8mm实际上,在很多二沉池设计中,已经按照该建议3

/值计算。同时,部分工程实例表明,取qH≤0.5m2

(·h)(常规辐流式二沉池)时,可同时满足校核m

/堰口负荷及S否则,出水超标S≤20mL的要求,g

D2=D1-2lD3=D2-2b

———出水槽外壁与布水槽内壁间距,式中lm;——出水槽底宽,b—m;

——出水槽外壁直径,D2—m;——出水槽内壁直径,D3—m。

L=(D2+D3)π/′QmhL×3.6qH=

——二沉池堰口总长度,式中L—m;

()9()10

(。还同布水槽设计及进水流速有关)

3.4 二沉池校核堰口负荷论证及计算

总结城镇污水处理厂(含工业废水)辐流式二沉通常采用9三角堰,由水力池出水溢流堰的设计,0°得出流量计算公式为:模型试验,

/52

()4h5q=1.

——9/;式中q—三角堰流量,0°ms——三角堰口水深,取0.h—m,021~0.2m。

()11()12

——堰口负荷,/(·m),/(·m)。′Ls′1.7LsqqH—H≤

()二沉池固体负荷校核计算:4

/1+R)QmdMLSSF实qS=(

/(MLSS=TSRXR1+R)0+

()13

()14

设9三角堰口上宽为2当h=0°00mm,0.0358m /、时,由式(求得:堰口流速V0=5)34Lsq=0./、/(·m)。s′1.7Ls0.265mqH=

(原《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1966年2月第1/(·m)版)显示:二沉池堰口负荷可在1.5~2.9Ls

/范围内选用。但在同一手册内又显示:′150mqH≤[2,3]

(·m)。如果选取q/(·m),则同时d′1.7LsH=

4 

/()MLSS=10SV3SVI150

——二沉池固体负荷,/式中q50kTSgqS—S≤1

[22,3]

·d);(m

——污水进水中悬浮固体浓度,/TSmL;g0—

——二沉池底流浓度,/XR—mL;g——曝气池污泥回流比;R———曝气池混合液沉降3SV30min后污泥体积0—

与混合液体积之比,%;——曝气池混合液经3SVI—0min沉降后,1g干

/。污泥所占污泥层体积,mLg4 改进计算结果比较及讨论

4.1 改进计算结果比较

为便于对照比较,本文均以“参照本”中例95-为例,将各自计算结果分别列于表1。4.2 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及表1计算结果表

明,参照本”

给水排水 Vol.37 No.11 2011

符合以上要求。

/(·m)经计算比较,取q为校核控制′1.7LsH≤

[2]

指标,同时符合“新手册”推荐值,是比较合理的。

[1~3]

/(·m)。对于初沉池,通常推荐q′2.9LsH≤

3.5 二沉池平面设计计算

))。二沉池其他参数的计算方法见式(615~式(()二沉池水表面积:1

/(F=QmhnqH)2

——二沉池水表面积,;式中F—m——二沉池数量,座;n—

()6

47 

表1 周进周出二沉池改进计算结果比较

二沉池设计参数

3/污水处理规模/万md 

参照本6 1.36 1.36 3400  2 1700  1.4 40 无1214.29  

0 无40 40 125.66 

本文61.341.112775 21387.5 0.8471734.94 1734.20 0.514644282.74

/(作为出流控制指标。当堰口型′1.7Ls·m)qH≤

)三角堰时,宜采用式(计算出流量,并式为组合90°4核算堰口流速,当设计堰口水深h=0.0358m时, /(·m),/,若采用q′1.7LsV0=0.265ms′qH=H=

/(作为控制指标,则堰口流速高达s·m)4.34L/,将会导致活性污泥从堰口明显流失。0.32ms()高的二沉池底流浓度XR,要求有较长的污4泥停留时间及较大的污泥区容积,这不仅导致二沉池工程量增加,还会有利于磷的释放,通常,XR宜在同时,污泥区容积应包括0.4%~0.8%范围内设计,

污泥缓冲层间的容积池边水深以下整个锥形容积,可不含在污泥区容积计算内。

()曝气池混合液的ML5SS与污泥回流比R

进水悬浮物T二沉池底流污泥浓度XR或污泥S0、指数S其设定参数,应按式VI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行校核,防止各参数间不相称。1415

()在二沉池固体负荷的核算中,应采用设计6)直径所相应的F实,而不应按由式(的计算面积F。6如果将本文参数(和“参照本”参数R=100%)

32

(/、)代入式(Qmd=40800mdF=1214.29m13)  2

/(·d)[核算,则可得q01.6kTSm50>1gS=22

/(·d)]的异常结果。说明“参照本”的设kTSmg

不能承受1面对当前的污计,00%回流污泥的现实,

原水进水总变化系数KZ二沉池进水总变化系数K′Z

3//二沉池设计最大小时流量Qmhmh 

/座二沉池数量n

3/(·座)单座二沉池设计进水量/mh32·//(二沉池表面水力负荷qmmhH

/二沉池直径D1m 

2二沉池实际表面积F实/m2 /二沉池理论计算水面积Fm

/出水槽与布水槽净距lm /出水槽底宽bm/出水槽外壁直径D2m /出水槽内壁直径D3m /堰口总长度Lm //(·m)堰口负荷q′LsH污泥回流比R

//二沉池底流浓度XRmL g//曝气池混合液MLSSmL g//污泥指数SVImLg/%污泥30min沉降比SV30

/二沉池最高日进泥量W/kTSd g

2·)//(二沉池固体负荷qkTSmdgS

(1.().7634367<4.<1.

0.5 9000  3000  无无183600  151.2 

16000 3000 10030199800 115.16

水性质及处理工艺,发生此种结果是难以接受的。其他异常结果,可参见表1,不再赘述。但有一点必须特别说明的是:若因工艺的需要,二沉池的回流量(含污泥和溢流水)高于1而达到100%,50%~甚至达到3应按实际进水量相应修200%、00%时,正名义表面水力负荷,并进行相应的堰口负荷、固体同样会发生上述的异常结果。负荷的核算。否则,

参考文献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1986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3 GB50014—2006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社,2006

与本文对二沉池平面设计参数的选用和各设计要素的计算方法及结果,都存有明显的差异。现将本文推荐改进的主要结论意见归纳如下:

()污水处理厂总变化系数KZ值,应采用KZ1

)值查表或式(推算,其结果不能直接移用于已经人2工调节后二沉池的设计。二沉池的K′Z应恒小于原水进水的KZ值。

()周进周出幅流式二沉池的表面水力负荷q2H,

宜按中进周出幅流式二沉池的1.5~1.75倍计算,

32

/(·h)当污泥回流比为1取qH≤0.00%时,8mm32

/(·h)是比较合理的,不宜按1.进行设计。4mm

前者,全面考虑了二沉池设计带来的误差,以及在名义进流量活性污泥动态水力条件下,颗粒絮体沉降速度的因素。

()出水堰口长度应以堰口处直径进行推算,3

而不应用二沉池直径替代堰口直径;同时,应以

48 

给水排水 Vol.37 No.11 2011

:ailsizhixia26.com-m@1  &E

收稿日期:20110705--修回日期:20110902--


相关内容

  • 辐流式二沉池集水槽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 期 辐流式二沉池集水槽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张卫东1程贇林2 1.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32.武汉理工大学) 摘 要: 介绍了辐流式二沉池的几种出水溢流方式9通过泉州市宝洲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水质监测观测到辐流辐流式二沉池3 集水槽3 平衡孔 式二沉池三角堰集水槽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9并提出了改进措 ...

  • 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 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张琪1 ,古丽扎2 海热提1 (1 北京化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心,北京, 100029) (2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水利管理处.库尔勒,841000) 摘要 潜流式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经济生态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快速发展.为了提供更好的研究基础,本 ...

  • 水电站考试重点
  • 第一篇 水轮机 1. 水轮机按对水流能量的转换分为:反击式和冲击式. 2. 反击式分为:混流式,轴流式,斜流式和贯流式.冲击式分为:水斗式,斜击式,双击式. 3. 水轮机的工作参数有:①水头(最大,最小,平均,设计水头)②流量 ③转速 ④出力,效率 4. 混流式水轮机的构造:①蜗壳 ②座环 ③导水结 ...

  • 平流式沉砂池设计参数
  • 平流式沉砂池设计参数 为了减少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水泵与其它机械设备的磨损,保证沉淀池.曝气池等处理构筑物功能的正常发挥,沉砂池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必不可少的预处理构筑物.按污水在沉砂池中的流态,沉砂池分为4种:竖流式沉砂池,涡流式沉砂池,平流式沉砂池和曝气式沉砂池. 竖流式沉砂池除砂效率差,运行管理不便 ...

  • 优秀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的应用综述
  • 第35卷第7期2009年7月 水力发电 机电与金属结构 文章编号:0559-9342(2009)07-0053-04 优秀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的应用综述 王春暖 (湖北省电力公司,湖北武汉430077) 关键词:水轮机:混流式:转轮:推广应用:中小型水电站摘 要: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我国通过&quo ...

  • 轮毂比对轴流式叶轮水力性能的影响
  • 石丽建, 汤方平, 谢荣盛, 谢传流 (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江苏 扬州 225100) 摘要:为了研究轮毂比对轴流式叶轮水力性能的影响,针对比转数为743的叶轮,采用4种不同的轮毂比进行优化设计,得到4副不同轮毂比的叶轮.轴流式叶轮的优化设计应用多学科优化软件iSIGHT,采用梯度优化 ...

  • 涔天河水电站大波动水力过渡过程电算与分析
  • 摘 要:本文介绍了涔天河水电站大波动水力过渡过程电算的工况选择及计算成果,分析并确定水力过渡过程计算控制值和设计值.工况选择时涵盖全水头范围运行,并需要与实际运行工况相近,了解典型工况规律,以便利用典型工况快速进行洞径比选.机组飞轮力矩敏感性分析及导叶关闭规律优化等. 关键词:涔天河水电站:水力过渡 ...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摘 要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世界上所有生物的生命的源泉.考古研究表明,人类自古就是逐水而徙,择水而居,因水而兴.人类法杖史与水是密不可分的.水是农业之本.水是世间各种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物质.在农业生产中,水更是至关重要的,正如俗话所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水是工业的 ...

  •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技术探讨.TextMark
  • 第33卷第1期 有色金属设计 Vol.33No.1 2006 NONFERROUS METALS DESIGN 2006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技术探讨 周 明,施永生,吕其军 (昆明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Ξ 摘 要: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厌氧反应器,具有工艺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