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创新和逻辑

第28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11月 Vol. 28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6

创造、创新和逻辑

苑玉成

(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创造和创新必须遵守逻辑规律。通常,人们思考问题都是从真前提进而得到真结论,在创造和创新活动中,一般都要经过由假前提寻求真结论的思维过程。

关键词:创造;创新;逻辑规律

中图分类号:B804.4;B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6)06-0010-02

一、关于创造

人类是怎样进行创造的?这个问题首先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关注。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F·Galton)于1869年出版了《遗传的天才》,第一个明确提出了普通能力和特殊能力的主张,并断言,普通能力和特殊能力都是遗传的。此后,心理学界开始关注和研究创造心理。

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G·Wallas)于1926年出版了《思维的艺术》,提出了著名的创造过程“四阶段论”。华莱士认为,无论是科学的还是艺术的创造,一般都要经过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和验证阶段。

德国的心理学家韦特海默(Werthermer)于1935年出版了《创造性思维》,论述了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认为:思维其实是知觉的一种形式,思维和知觉受相同原则的支配;当个体环境出现尚未解释的紧张时,那就是出现了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紧张消除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人类智力的性质》中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其特点是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J·Stenberg)于1988年出版了《创造力的性质》一书,提出了“创造力三维模型论”。认为创造力是由三个既想到独立又想到联系的三种维度组成。第一维度是创造力的智力维度,第二种维度是创造力的智力方式维度,第三种维度是创造力的人格维度。斯腾伯格和心理学家洛巴欣合作还提出了“创造力是多因素理论”,认为个体的创造力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受到智力、知识、认知风格、人格特征、动机、环境这六个因素的影响。

创造学的研究是从美国发起的。内布拉斯加大学教授克劳福德于1931年制定了创造技法“特性列举法”,并开始了创造学的研究。取得卓越成就的是美国BBDD公司经理奥斯本,被誉为“创造之父”。他于1941年出版了《思考的方法》一书,首次提出了“头脑风暴法”。1953年他又出版了

《创造性想象》,共发行1.2亿册,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

创造学逐步向世界各国扩散,各国的学者为创造学的研究和推广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大陆,1985年成立了中国发明协会,1994年还成立了中国创造学会,不同版本的创造学也陆续出版。许多学者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引入创造学,使创造学越来越丰满。创造学的主要功绩是制定了头脑风暴法、特性列举法、信息交合法、形态分析法等多种创造技法。

二、关于创新

最早提出创新概念的是哈佛大学教授、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 1883-1950年),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专门论述了创新。他认为,创新就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也就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之新的组合”。创新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引入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新的产品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之新的供给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熊彼特还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不是一个技术范畴;创新不是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而是把发明创造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1]。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是企业创新的理论,主要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原料供应创新和企业的组织管理创新。按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发明创造只是将其成果作为创新的必要条件,但发明创造本身并不是创新。发明家、科学家可以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但他们并不是创新者,创新者是企业家,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后来有许多学者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进行研究,历经90余年,逐步产生了技术创新、国家创新体系等理论。关于技术创新,美国经济学家爱德温·曼斯菲尔德(Edwin Mansfield)认为:“一项发明,当它被首次应用时,可以称

────────── 收稿日期:2006-04-27

作者简介:苑玉成(1941-),男,河北乐亭人,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北京创新研究所研究员。 - 10 -

苑玉成:创造、创新和逻辑

之为技术创新。”他还说:技术创新就是“第一次引进一个新产品或新过程的所包括的技术、设计、生产、财务、管理和市场诸步骤”。最早提出“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他于1987年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说:“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中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影响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和扩散。”这一理论影响很大,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打造国家创新体系。对于创新的研究,还有一种倾向,就是探索建立创新学的理论体系。笔者认为:“凡是在已知信息的基础上,经过思维活动或者实施行为能产生有价值的新成果的活动就叫创新。”[3]这就拓宽了创新的研究范围,并提出了“观念成果”和“再造成果”这样两个重要的概念。

三、创造、创新必须遵守逻辑规律

什么是创造思维?什么是创新思维?两者有什么不同?与逻辑思维有什么关系?许多研究者的意见并不统一。有一部创造学著作这样写道:“创造性思维常以不合逻辑和

[4]

这种看法着实令违反常规的形式出现,具有非逻辑的特点。”

不论创造还是创新,都是在探寻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或者尚未发现的新结果,都是从零开始的,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与平时有所不同。通常,人们思考问题都是从真前提进而得到真结论,但在创造、创新活动中,很难在已知的知识中找到答案,只好另辟蹊径,设法找到追求的新目标。总的说来,任何创造和创新,一般都要经过这样一个思维过程:由假前提寻求真结论。

我们用A、B、C分别代表不同的命题模式,一个创造或创新的总体逻辑思路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A∨B∧(┐A∧┐B)→C[读作:A或者B并且(非A并且非B)所以C]

这是一个重言蕴涵式。蕴涵词“→”在这里表示推出关系。蕴涵词左边的公式是前提,它是一个永假合取式。其中“A∨B”是一个析取式,表示在创造和创新过程中可以选择的已知前提。括号里边的“┐A∧┐B”是一个合取式,表示已知前提“A”和“B”都不可选,都得不到需要的新结果,从逻辑的角度看都是假的。蕴涵词右边的“C”是结论,是创造和创新所寻求的未知命题。不论用什么思维方式(如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想象、创造灵感等)得到C,也不管C是真的还是假的,甚至得到了“P∧┐P”这个荒唐的矛盾命题,都是符合逻辑的,并没有“不合逻辑”。

关键的问题是:得到的未知命题C真假未定,而且C是一个命题模式,其中有多个具体的命题。这就需要通过严密的筛选,进行科学的论证,并排除“P∧┐P”这样的逻辑矛盾,最后选择出具有可行性的正确的命题作为创新成果。

在逻辑学中,假命题蕴涵任何命题,空集蕴涵任何集合,这也是普遍有效的逻辑规律,这种逻辑规律在创造和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疑惑不解。不合逻辑的思维就是错误思维,难道创造性思维就是一种错误思维吗?难道创造就可以违反逻辑吗?

我认为,创造、创新必须遵守逻辑规律。如果违反了逻辑规律,创造、创新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功亏一溃。古代有人炼长生不老丹,结果炼丹的人死了,吃长生不老丹的人也没有长生。当代有人研制永动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永动机还是没有造出来。化学界有人创立了燃素说,曾经风靡一时,最后终于被证实它是伪科学。这是为什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都隐含了逻辑矛盾,都违反了逻辑规律。隐含逻辑矛盾的创造、创新必然失败。

参考文献:

[1] 【美】熊彼特.何畏,等(译).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 王极盛.科学创造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3] 苑玉成.创新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4] 鲁克成,罗庆生.创造学教程[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7.

Creation, Innovation and Logic

YUAN Yu-cheng

(Chinese Department,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Hebei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must comply with logical rules. In most cases, people draw true conclusions on the true premises when they think while they seek for true conclusions on assumed premises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 creation; innovation; logical rules

责任编辑、校对:任海生

- 11 -

第28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11月 Vol. 28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6

创造、创新和逻辑

苑玉成

(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创造和创新必须遵守逻辑规律。通常,人们思考问题都是从真前提进而得到真结论,在创造和创新活动中,一般都要经过由假前提寻求真结论的思维过程。

关键词:创造;创新;逻辑规律

中图分类号:B804.4;B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6)06-0010-02

一、关于创造

人类是怎样进行创造的?这个问题首先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关注。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F·Galton)于1869年出版了《遗传的天才》,第一个明确提出了普通能力和特殊能力的主张,并断言,普通能力和特殊能力都是遗传的。此后,心理学界开始关注和研究创造心理。

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G·Wallas)于1926年出版了《思维的艺术》,提出了著名的创造过程“四阶段论”。华莱士认为,无论是科学的还是艺术的创造,一般都要经过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和验证阶段。

德国的心理学家韦特海默(Werthermer)于1935年出版了《创造性思维》,论述了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认为:思维其实是知觉的一种形式,思维和知觉受相同原则的支配;当个体环境出现尚未解释的紧张时,那就是出现了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紧张消除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人类智力的性质》中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其特点是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J·Stenberg)于1988年出版了《创造力的性质》一书,提出了“创造力三维模型论”。认为创造力是由三个既想到独立又想到联系的三种维度组成。第一维度是创造力的智力维度,第二种维度是创造力的智力方式维度,第三种维度是创造力的人格维度。斯腾伯格和心理学家洛巴欣合作还提出了“创造力是多因素理论”,认为个体的创造力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受到智力、知识、认知风格、人格特征、动机、环境这六个因素的影响。

创造学的研究是从美国发起的。内布拉斯加大学教授克劳福德于1931年制定了创造技法“特性列举法”,并开始了创造学的研究。取得卓越成就的是美国BBDD公司经理奥斯本,被誉为“创造之父”。他于1941年出版了《思考的方法》一书,首次提出了“头脑风暴法”。1953年他又出版了

《创造性想象》,共发行1.2亿册,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

创造学逐步向世界各国扩散,各国的学者为创造学的研究和推广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大陆,1985年成立了中国发明协会,1994年还成立了中国创造学会,不同版本的创造学也陆续出版。许多学者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引入创造学,使创造学越来越丰满。创造学的主要功绩是制定了头脑风暴法、特性列举法、信息交合法、形态分析法等多种创造技法。

二、关于创新

最早提出创新概念的是哈佛大学教授、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 1883-1950年),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专门论述了创新。他认为,创新就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也就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之新的组合”。创新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引入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新的产品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之新的供给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熊彼特还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不是一个技术范畴;创新不是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而是把发明创造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1]。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是企业创新的理论,主要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原料供应创新和企业的组织管理创新。按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发明创造只是将其成果作为创新的必要条件,但发明创造本身并不是创新。发明家、科学家可以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但他们并不是创新者,创新者是企业家,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后来有许多学者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进行研究,历经90余年,逐步产生了技术创新、国家创新体系等理论。关于技术创新,美国经济学家爱德温·曼斯菲尔德(Edwin Mansfield)认为:“一项发明,当它被首次应用时,可以称

────────── 收稿日期:2006-04-27

作者简介:苑玉成(1941-),男,河北乐亭人,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北京创新研究所研究员。 - 10 -

苑玉成:创造、创新和逻辑

之为技术创新。”他还说:技术创新就是“第一次引进一个新产品或新过程的所包括的技术、设计、生产、财务、管理和市场诸步骤”。最早提出“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他于1987年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说:“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中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影响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和扩散。”这一理论影响很大,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打造国家创新体系。对于创新的研究,还有一种倾向,就是探索建立创新学的理论体系。笔者认为:“凡是在已知信息的基础上,经过思维活动或者实施行为能产生有价值的新成果的活动就叫创新。”[3]这就拓宽了创新的研究范围,并提出了“观念成果”和“再造成果”这样两个重要的概念。

三、创造、创新必须遵守逻辑规律

什么是创造思维?什么是创新思维?两者有什么不同?与逻辑思维有什么关系?许多研究者的意见并不统一。有一部创造学著作这样写道:“创造性思维常以不合逻辑和

[4]

这种看法着实令违反常规的形式出现,具有非逻辑的特点。”

不论创造还是创新,都是在探寻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或者尚未发现的新结果,都是从零开始的,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与平时有所不同。通常,人们思考问题都是从真前提进而得到真结论,但在创造、创新活动中,很难在已知的知识中找到答案,只好另辟蹊径,设法找到追求的新目标。总的说来,任何创造和创新,一般都要经过这样一个思维过程:由假前提寻求真结论。

我们用A、B、C分别代表不同的命题模式,一个创造或创新的总体逻辑思路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A∨B∧(┐A∧┐B)→C[读作:A或者B并且(非A并且非B)所以C]

这是一个重言蕴涵式。蕴涵词“→”在这里表示推出关系。蕴涵词左边的公式是前提,它是一个永假合取式。其中“A∨B”是一个析取式,表示在创造和创新过程中可以选择的已知前提。括号里边的“┐A∧┐B”是一个合取式,表示已知前提“A”和“B”都不可选,都得不到需要的新结果,从逻辑的角度看都是假的。蕴涵词右边的“C”是结论,是创造和创新所寻求的未知命题。不论用什么思维方式(如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想象、创造灵感等)得到C,也不管C是真的还是假的,甚至得到了“P∧┐P”这个荒唐的矛盾命题,都是符合逻辑的,并没有“不合逻辑”。

关键的问题是:得到的未知命题C真假未定,而且C是一个命题模式,其中有多个具体的命题。这就需要通过严密的筛选,进行科学的论证,并排除“P∧┐P”这样的逻辑矛盾,最后选择出具有可行性的正确的命题作为创新成果。

在逻辑学中,假命题蕴涵任何命题,空集蕴涵任何集合,这也是普遍有效的逻辑规律,这种逻辑规律在创造和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疑惑不解。不合逻辑的思维就是错误思维,难道创造性思维就是一种错误思维吗?难道创造就可以违反逻辑吗?

我认为,创造、创新必须遵守逻辑规律。如果违反了逻辑规律,创造、创新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功亏一溃。古代有人炼长生不老丹,结果炼丹的人死了,吃长生不老丹的人也没有长生。当代有人研制永动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永动机还是没有造出来。化学界有人创立了燃素说,曾经风靡一时,最后终于被证实它是伪科学。这是为什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都隐含了逻辑矛盾,都违反了逻辑规律。隐含逻辑矛盾的创造、创新必然失败。

参考文献:

[1] 【美】熊彼特.何畏,等(译).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 王极盛.科学创造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3] 苑玉成.创新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4] 鲁克成,罗庆生.创造学教程[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7.

Creation, Innovation and Logic

YUAN Yu-cheng

(Chinese Department,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Hebei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must comply with logical rules. In most cases, people draw true conclusions on the true premises when they think while they seek for true conclusions on assumed premises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 creation; innovation; logical rules

责任编辑、校对:任海生

- 11 -


相关内容

  • 论逻辑思维的创新功能兼论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 2001年第1期(总第144期) 学术论 坛 NO.1,2001 (CumulativelyNO.144) ACADEMICFORUM 论逻辑思维的创新功能 --兼论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杨宏郝 (广西民族学院政法系,广西南宁530006) 耋萎竺望等竺黧学冀忽戮警璺娄雯量篓同的,回fi-答么裟 ...

  • 创造思维和创造技法
  • 创造思维和创造技法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及形成的条件 一.创造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创造思维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觉的理论思维形式,是人们有目的.受支配的创造性想象,也是为解决问题的反复.有步骤和连贯的思考.创造思维作为一种产生具有独特性和价值性成果的思维,总的特点是非逻辑性.创造性,不遵循固定的逻辑规 ...

  • 设计思维潜能培养
  • 摘要: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探讨生态时代可持续设计教育的作用和实际意义,提升设计人才心理素养.内在创新思维能力,找出最为恰当激发思维潜能发展路径,开展培育智慧的思维研究,提高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非逻辑思维能力,激发更多人的创意思维潜能,让科学技术创新思维引领中国的设计思想,力求实现国家对新型设计人才的新 ...

  • 大学生创新思维论文
  • 大学生创新思维论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直接面对并且已经直接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考察人类古今中外的创新活动就会发现,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活动.创新思维活动是人的创新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换言之, ...

  • 浅谈专利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
  • 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其完成专利创新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没有一定的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创新者的思维是不成熟甚至是盲目的,其创新的结果也是粗糙的和对社会作用不大的.然而,奇怪的是知识和创新并不是成完全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并不是知识层次越高的人他的创新成果越多,或者说众多大学生随着其知识的增加,并不一定伴 ...

  • 大学生创新基础尔雅满分答案
  • -----------------------------大学生创新基础 1.1 1 具有高创造性个体的人格特征是( ACBD). A.独立性 B.自信 C.对复杂问题感兴趣 D.冒险精神 2 创新型人才的特点是(ABD ). A.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B.个性灵活.开放 C.力求稳妥,拒绝冒险 ...

  • 2012年思维创新与创造力开发考试答案
  • 一.选择题 (D)1.小明比小强大,小红比小明小,下列陈述中哪一句最正确: A.小红比小强大 B.小红比小强小 C.小红与小强一样大 D.无法确定小红与小强谁大 (D)2. "?"位置的字母应该是:A C EP R ? A.O B.Q C.S D.T (B)3.在计算机语言中有一 ...

  • 批判性思维对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 批判性思维对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作者:黄朝阳 来源:<现代大学教育>2013年第02期 摘 要:素质教育的完整意义包含两个方面.它不仅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还是诸项素质.特别是文化科学素质内部各层因素,即知识.能力和智力之间协调发展的教 ...

  • 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逻辑关系
  • 2017年04月27日 18:05:55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汤志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统一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