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连接体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连接体问题

概念:

若干个物体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就构成了连接体,其连接方式,一般是通过细绳、杆

等物体来实现的。常见连接方式如下图:

①用轻绳连接

③靠摩擦接触

一、连接体与隔离体 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连接组成的物体系统,称为 。如果把其中某个物体隔离出来,该二、外力和内力 如果以物体系为研究对象,受到系统之外的作用力,这些力是系统受到的 力,而系统内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不考虑 力。如果把物体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则这些内力将转三、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方法 1. 整体法:连接体中的各物体如果 ,求加速度时可以把连接体作为一个整体。运用

物体即为 。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 换为隔离体的 力。 列方程求解。

2. 隔离法:如果要求连接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必须隔离其中一个物体,对该物体应用 求3. 整体法与隔离法是相对统一,相辅相成的。本来单用隔离法就可以解决的连接体问题,但如解,此法称为隔离法。 果这两种方法交叉使用,则处理问题就更加方便。如当系统中各物体有相同的加速度,求系统中某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往往是先用 法求出 ,再用 法求 。

【例题1】 光滑水平面上A 、B 两物体m A =2kg、m B =3kg,在水平外力F =20N 作用下向右加速运动。求(1)A 、B 两物体的加速度多大?(2)A 对B 的作用力多大?

【例题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斜面体的质量为M ,斜面与物块无摩擦,地面光滑,现对斜面施一个水平推力F ,要使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力F 应多大?

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 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B 物体悬空.现用水平拉力F 拉着A 物体,使得B 物体以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竖直上升,已知A 、B 物体的质量分别为1kg 和2kg ,A 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g=10m/s2;试求:水平拉力F 的大小是 多少?

【例题3】如图所示:把质量为M 的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高台上,用一条可以忽略质量而且不变....

形的细绳绕过定滑轮把它与质量为m 的物体连接起来,求:物体M 和物体m 的运动加速度各是多大?绳的拉力T 多大?为什么只有当M>>m时,才能近似认为绳子拉力T=mg。

A

B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连接体问题

概念:

若干个物体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就构成了连接体,其连接方式,一般是通过细绳、杆

等物体来实现的。常见连接方式如下图:

①用轻绳连接

③靠摩擦接触

一、连接体与隔离体 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连接组成的物体系统,称为 。如果把其中某个物体隔离出来,该二、外力和内力 如果以物体系为研究对象,受到系统之外的作用力,这些力是系统受到的 力,而系统内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不考虑 力。如果把物体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则这些内力将转三、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方法 1. 整体法:连接体中的各物体如果 ,求加速度时可以把连接体作为一个整体。运用

物体即为 。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 换为隔离体的 力。 列方程求解。

2. 隔离法:如果要求连接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必须隔离其中一个物体,对该物体应用 求3. 整体法与隔离法是相对统一,相辅相成的。本来单用隔离法就可以解决的连接体问题,但如解,此法称为隔离法。 果这两种方法交叉使用,则处理问题就更加方便。如当系统中各物体有相同的加速度,求系统中某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往往是先用 法求出 ,再用 法求 。

【例题1】 光滑水平面上A 、B 两物体m A =2kg、m B =3kg,在水平外力F =20N 作用下向右加速运动。求(1)A 、B 两物体的加速度多大?(2)A 对B 的作用力多大?

【例题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斜面体的质量为M ,斜面与物块无摩擦,地面光滑,现对斜面施一个水平推力F ,要使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力F 应多大?

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 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B 物体悬空.现用水平拉力F 拉着A 物体,使得B 物体以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竖直上升,已知A 、B 物体的质量分别为1kg 和2kg ,A 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g=10m/s2;试求:水平拉力F 的大小是 多少?

【例题3】如图所示:把质量为M 的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高台上,用一条可以忽略质量而且不变....

形的细绳绕过定滑轮把它与质量为m 的物体连接起来,求:物体M 和物体m 的运动加速度各是多大?绳的拉力T 多大?为什么只有当M>>m时,才能近似认为绳子拉力T=mg。

A

B


相关内容

  • §3.9牛顿定律的应用--连接体问题
  • 1. 知道什么是连接体与隔离体. 2.知道什么是内力和外力. 3. 学会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方法,并用来解决简单问题. 教 学 过 程 [自主学习] 一.连接体与隔离体 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连接组成的物体系统,称为 .如果把其中某个物体隔离二.外力和内力 如果以物体系为研究对象,受到系统之外的作用力,这 ...

  • 4欧姆定律教案
  • <欧姆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难点: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的简单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 ...

  • 201504连接体问题专题讨论
  • 连接体问题专题讨论 刘苏祥 秦皇岛市实验中学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摘要:连接休模型是高中物理中一个很经典的物理模型,该模型是力学规律应用的典范,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系统内物体的相互作用特征,利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解决问题. 关键词:连接休 整体法 隔离法 [模型概述] 高考卷中常出现涉及 ...

  •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 有效习题课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南京市第27中学 丁志红 摘要: 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教育教学的实效.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评价有效教学的标准可以细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体现在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教学结果的有 ...

  • 浅谈基尔霍夫定律
  • 浅谈基尔霍夫定律 摘要:基尔霍夫定律 (Kirchhoff laws) 阐明集总参数电路中流入和流出结点的各电流间以及沿回路的各段电压间的约束关系的定律,是 1845 年由德国物理学家 G·R·基尔霍夫提出.原始基尔霍夫定律给出了三个必备条件:两组方程的线形函数形式:确定方程组中每项正负号的法则:两 ...

  •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案(1-1)
  •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案(1-1) [课题编号] 1-01-01 [课题名称]认识电工实训室与安全用电 [教学目标] 应知: 1.简单认识电工实训室. 2.了解电工基本操作规程. 应会: 1.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 2.学会安全用电常识.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物理电学的基础上,接触电工电子这 ...

  •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
  •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力学重点,本册重点) <物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2. 知道机械功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践中的应用 4.理解机械效率. 5.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 ...

  •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温馨提醒: 善听,好思,勤练. 欧姆定律 一.考点.热点回顾 (一)知识框架 R 一定时,I 与U 成正比 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U 一定时,I 与U 成反比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①公式中的I .U 和R 必须 ...

  • 液体对压强的传递教案
  • 资源信息表 1 ﹡6.5 液体对压强的传递 执教:上海普陀区教师进修学院 傅继芳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学习液体对压强的传递.其中帕斯卡定律是流体力学中重要规律之一,主要阐述了液体对压强传递的规律,而液压传动是液体传递压强规律的重要应用,液压传动原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很强的实用价值. 学习本节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