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无边之贪

苦海无边之------贪

为什么会贪?

因为妙触,自己喜欢的微妙的接触感。

味与尝性产生的触,声音与闻性产生的触,色与见性产生的触......

譬如飞蛾见火光 以爱火故而竞入 不知焰炷烧然力 委命火中甘自焚

世间凡夫亦如是 贪爱好色而追求 不知色欲染著人 还被火烧来众苦

譬如群鹿居林薮 食于丰草而自养 猎师假作母鹿声 寻声中箭皆致死

世间凡夫亦如是 贪著种种可意声 不知声能染著人 还受三涂诸苦报

譬如蜜蜂能飞远 游于春林采众花 为爱醉象颊上香 象耳因之而掩死

世间凡夫亦如是 爱著一切受用香 不知香能染著心 生死轮回长夜苦

譬如龙鱼处于水 游泳沉浮而自乐 为贪芳饵遂吞钩 爱味忘生皆致死

世间凡夫亦如是 舌根耽味以资身 杀佗自活心不平 感得三涂极重苦

譬如白象居山泽 自在犹如师子王 欲心醉乱处昏迷 追寻母象生贪染

一切凡夫亦如是 趣彼妙触同狂象 思爱缠绵不休息 八种痛苦恒相随

世间男女互贪求 皆由乐著诸色欲 人天由此被缠缚 身枯家败事业亡

贪从哪里来?

贪 由瞪发劳相而来 先有劳相才出生贪

贪的表现形式就是认为好,总想得到! 劳相从何而来? 瞪出来的!

比如男女关系:

在没有结婚不认识对方前,不会去想和他/她的这个事,因为没有做过感受过,无从想起无从贪起, 刚认识不久不熟悉也不会去想,还没有产生劳相。但认识后渐渐熟悉做多了,每一次的品位每一次的感受都是一次瞪,瞪久了就出生劳相了,有了劳相,贪就出生了。和自己的丈夫/妻子做男女的事有劳相了,就认为他/她不可以和别的女人/男人有男女的事了,如果丈夫/妻子和自己以外的其他异性再有男女的事,嗔就出生了。但如果一个女人马上要被人强奸时,这时来了另一个女人救了她,强奸犯把来救人的女人强奸了,这时被救的女人不但不会对施救的女人生嗔心,甚至还会生感恩心,因她厌恶被强奸,所以就会对替代她做男女事的女人生起感恩之心,也不会认为强奸犯不可以和其他女人有男女的事,因为她和强奸犯之间没有劳相。

见过听过感受过后:

瞪一次,瞪两次,瞪三次...有了认为好的劳相,想要得到 贪

对一切幻象真正认识了,生起了厌恶的劳相,畏惧而远离 离贪

瞪睛发劳出生贪的经典依据:

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心忆珍羞,口中水出

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 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 能生爱水

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 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心持禁戒,举身轻清 心持咒印,顾盼雄毅 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 能生胜气

心欲生天,梦想飞举

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沈,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因贪对周遭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我们的业力影响到周遭的环境,那又是个什么样呢?虽然说佛经上讲,我们造的业不作用在外在的地水火风基础之上,那个话并不是说一概不作用在外在,他作用在你的感受上,你能感受到,他就有作用。那么贪的业它能招感的外在的果报是什么呢?

1、栽种:比如同样品种的物种,同样的栽种同样的管理同样的施肥浇水同样的天气,它就长得不一样,别人种的东西就长得很大,你种的就长得很小,苗稼子果微细缺少。

大家要不相信的话,可以到农村去看一看问一问,是不是每家每户的收获都一样?

2、做厨师:同样的烹饪技术,同样的材料,你就炒不出相同的味道。有人就能把菜得非常非常的好,有人就搞得非常非常的差。有人做厨师能发财,有人做厨师都没人愿意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家可以去找人做菜试一试。

3、做生意:同样的生意,同样的人员,同样的钱财,但是有的人做生意就发财,有的人做生意就不发财。

4、布施果报:假如过去大家同样布施十钱,一个有贪心的人和一个没有贪心的人将来的收获就是不同。收获的量是相同的,但是一个是饱满的果实丰厚,一个是果实微细的。

5、当官:假如有贪的业,你的政绩都做不出来。

因贪而有的人生苦难现象:

因贪有爱,因爱有取,取就有生,有生就有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五阴炽盛,怨憎会。 迫恼身心谓之苦

1、生苦:有什么道理说“生”是个苦呢?

1)我们住胎时,子宫是最小的牢狱、胎儿手脚没法伸直、缩成一团,好像坐监牢,痛苦极了。 此外,子宫里的种种不净,如羊水、血等,我们都得忍受。

2)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与人道相应者,则投生为人,最初流爱为种,揽父母精血,纳识业为胎,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

3)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处在母腹的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上压秽食,下熏臭气。母饮冷时,胜于冰雪冻肤,如入寒冰地狱;母吞热时,极似沸汤灌体,无异镬汤地狱;母啖粗时,诚如山石压身,仿佛夹山地狱。尤其胎中秽窄,迷闷难堪,随母气息出入,种种不得自由。幽囚十月,如禁牢狱,经中名之为胎狱。

4)胎儿出世时,要从小小的阴道中钻出来,有如两座山压顶,母亲受苦,婴儿也受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得的,所以婴儿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婴儿的皮肤很细嫩,一出世接触到冷热空气及粗糙衣物,身体好像针扎那么痛苦。此外,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觉得比较安全,一出世就有如迷途般,无依无靠,苦到要死,怕的要命,所以生是一种苦。及出胎时,柔软肌肤,被风吹如刀割,痛苦莫喻。因婴孩痴騃,又不解说话,只知道由这呱呱一哭,竟哭出无数的痛苦出来,至于难产横生之惨更不忍言,母子生命悬危,凡为人者,无法逃过此关。

5)人品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等。一出生后,身体必然会与外境发生交涉,有接触就必然会领会纳入,而感受到种种的苦事:

反应在内心世界的苦痛,就形成了心苦。

领纳摄受种种心苦事,种种逆缘使身体劳苦烦恼,种种逆缘使心灵操劳烦恼,

种种因缘使身体不停的增长燥动,种种因缘使心灵不停的增长燥动,身与心都在燥动不安。

有种种的本就属苦迫的事物,而造成了身心的苦恼,由事物的变化无常,慢慢的损坏消散,而造成了身心的苦恼。

2、老苦:什么叫做老苦呢?

1)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

2)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

在老的时候,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头发白了牙齿掉了,皮肤松缓面有皱纹,不再是年轻力壮了,身体不正腰弯背驼,呼吸不稳咳嗽气喘,需柱拐杖行走,肢体变黑有斑,反应迟钝不敏,诸根至熟变坏,无常变化之故而有衰败,朽坏变弱变差,混身病态,一切行动都不如意。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

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眸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有些老年人在家无所事事,又担心被子女遗弃、孤寂与疏离难以挣脱,寻取温暖与亲情难得;年轻力壮时,高朋满座,意气风发,神采飞扬,谁也没料到晚年的境遇却是如此的孤单,寂寞与凄凉。有情在老的时候呢,就会领纳到种种由老而生起的身苦、心苦、身心苦,就会感受到种种由老而生起的身热、心热、身心热,就会感受到种种由老而生起的身烧燃、心烧燃、身心烧燃,所以说老就是有苦。

3、病苦:四大假合之身,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由于颠倒见,身体心里反应严重,最后身体不行了,生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 偶一四大不调,则诸根痛患,饮食俱废,坐卧不安,有些病很轻微,有些病很严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结果暴病而终。如:

地大不调,举身沉重(例如肌肉坏死萎缩等);

风大不调,举身倔强(例如中风面瘫风湿等);

水大不调,举身胖肿(例如尿毒症水肿等);

火大不调,举身蒸热(火热病邪郁结成毒如疔疮、丹毒、热疖等)。

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例如抑郁症等)

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

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

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

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

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日渐增多。进一步说,即使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

单说头晕齿痛,已是痛苦不堪,况开堂剖肚,剥皮拆骨,大病连年乎!我们的身体有如机器,终归会变坏,变坏就是病苦。

4、死苦: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法尔如是,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

既然如此,则死之于人,也就不足为异了!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每一个死者都有他尚末完成的壮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时死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离,呼吸困难,心里有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时娇姿稚子,环绕榻前,生死离别,凄惨无比,尤以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善恶恶,一一自脑海映过。对于那些善的,无愧于心的,会感到欣慰宁静,但对那些恶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将会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这时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狱相见,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道,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之痛苦,尚有甚于此者乎?

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逼迫而终。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时,吓的面色变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时,不愿死去,双手抓的紧紧。如果有一天我们发觉双手不能动弹,一定苦的要命;人要死的时候,身体各部分慢慢的动弹不得,内心一定很恐慌,这就是死苦。大家都知道这生、老、病、死苦,甚至已经麻木了,无可奈何的接受;大家说反正都要死、想它做什么?但是没人讲反正要病嘛,理它干嘛?当你病了,会呱呱叫,病苦来时,就受不了。当死还没来临时,你嘴巴大,爱讲大话,当它来时,你就怕死。如果有人用刀指着你,你会吓的要命,那就是怕死--死苦;还没动到你,就吓到如此这般,等死期到来时,更不用讲了。死亡也许并无所谓痛苦,死亡的事实给活着的人带来的恐惧远远超过死亡本身。死亡是新生的开始,轮回是下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但死时的留恋是痛苦的。

不管生不生病,最终都得走向死亡,人到死的时候,脱开这个身体的时候,如乌龟剥壳般艰难。要承受的痛苦有多少呢?现在我用科学道理分析一下,我们从科学与佛经结合的层面来看,我们的身体遍满了神经系统,从主干神经到末梢神经遍满了身体的80%以上,所以用针扎哪块都痛。这个神经系

统究竟是什么呢?大家学过《楞严经》,应该知道,我们认妄为真,迷己逐物,这时我们让这个地、水、火、风四大与我们的心识融合在一起,所以《楞严经》说“玄令四大,有觉知性,”六识当中的身识是自性的一种作用,见闻觉知的自性与身体的四大揉合在一起,他们最初揉合点就是神经系统,所以它感受的特别强。我们在显微镜下看,用针扎,如果不是扎在神经系统的网线上,身体不会感觉特别的痛。如果扎在神经系统的网线上,那个痛就特别强烈,你吃不消的,忍受不了。大家知道这个关系后,就会发现人死的时候,就如同乌龟剥壳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心识要从遍神经的身体脱开,每脱开针鼻那么大一点地方,都要承受极限痛苦,一直要从所有的神经系统脱开干净,等于硬把它撕开。大家都见过不干胶,就相当于不干胶硬撕开一样,每脱离一点都要承受极限痛苦。割肉只是身体局部感受痛,如果下刀的速度快,你都感受不了太大的痛。但是,如果从身体以内把自己撕开,硬脱开身体,那个痛才叫全面。身体的每个主干神经与末梢神经都要承受痛,速度再快也会痛的,不可以一下子就从头到尾都了了。

5、求不得苦:

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

名利福寿,凡所欲事,求之不得,则生愁苦或愤怨。

如富贵无子,贫穷多累,读书落第,营商蚀本,诸如此类,欲求偏失,亦乃人生一大憾事也。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僧多粥少谋不到。甲男爱上了乙女,乙女却属意于丙男。自己的志趣是做计算机行业精英,但为了吃饭却不得不委曲在网吧做侍应生。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说求不得,即使第一个愿望求得,第二个愿望又立即生出来。山谷易满,人欲难平,谁会感觉到自己一切都满足了呢?不满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我们用种种办法与手段,希望获得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结果还是得不到,这叫做求不得苦。它是最普遍的苦,因为人的欲望太多了,这样多的欲望我们没法实现或得到,所以是苦。人的欲望不能与欲望的对象聚合为一体,欲望就象拉长的橡皮筋找不到挂的地方就会弹回来打中自己,痛苦。追求着痛苦着,同时也在失去着。生,求不得不生;老,求不得青春;病,求不得健康;死,求不得永生;爱别离,求不得团聚;怨憎会,求不得解脱;五蕴炽盛,求不得清明。求,就是欲,想要得到。我看到好多人家不给小孩子糖吃,小孩就要吃那个,他就不给那个,只能看着不能吃着,求不得,便是苦。 古往今来,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大都是在这“求不得”上苦苦折磨自己。或费尽心机,或使尽伎俩,或机关算尽,或明争暗斗,最终是“反害了卿卿性命”。

6、怨憎会苦

此有二种说法:

一、是冤家会遇,如眼中钉,发生憎恨。

一、是宿世冤缘结为六亲眷属,一处同居,互为恼气,仇怨之人,欲离偏合,狭路相逢,无可逃避。汝看苦不苦呢?诗云:„苦事人情皆欲避,谁知夙业自相招,兵败张巡思作鬼,身亡萧氏愿为猫......‟ 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不是怨家不聚头”,在某些形势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间,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 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这就叫做怨憎会苦。比如一对夫妻,婚姻生活美满,恩爱,过后吵架闹翻了,但是为了儿女,夫妻之缘难断,必须天天见臭、面脸臭;或是打工仔,虽与老板不和,但为了家计,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天天要和不喜欢的老板见面;还有某些同事,跟你吵过一次架后,两人见面就不说话,因为某种业因缘,你不能离开他,天天要会面,这就是怨憎会苦。当爱不能弥合时,就会用感性方式来实现——怨恨,所有外在的怨恨都会被反弹而伤及自己,所有内在的怨恨都会伤及别人。贪恋、私欲为痛苦之源,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

7、爱别离苦:爱是追求融合克服分裂的表现, 欲合偏离,虽云人生聚散无常,可是恩爱割别,亦是人生一大苦事,一家眷属的团圆,父母妻子的恩爱,因缘所使,或生离、或死别,乃至一旦家散人亡,与至亲,相爱的人乖离分散,所以苦。因为某一些因缘,所心爱的人儿离你远去,你舍不得,所以感觉到苦。比如做父母亲的,女儿出嫁或是儿子出国留学,思念总在分手后开始,常挂心头。有的伤心流泪,哭哭啼啼;有的睡不着,吃不下。这些还不太严重,严重的是男女之间的情爱,相爱的人却偏

偏被拆散,很多情侣就因此跳楼殉情。在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东方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缠绵的爱情故事,常使同情他们的人泪流满襟。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一个人从小到大有多少次爱别离苦,有多少次?比如说小时候你最喜欢的东西,你想吃的糖,大人拿走了。再加上人与人之间的爱别离苦,人与物之间的,人与钱之间的,人与任何一个事都容易产生爱别离苦,只要你有爱。比如说你最好的一件衣服丢了,爱别离了,我最好的,没了! 你说苦不苦?

8、五阴炽盛苦:即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都表现得非常的强烈,也非常炽盛。

色阴:就是身体这个物质,实际就是身体这个物,它的需求特别强烈,它的反应也特别强烈。 受阴:身体的感受特别的强烈,六根对六尘产生的的感受、需求特别的强烈。

想阴:这个想表现得非常的炽盛,非常的强烈。妄想,你看你控制得住不?你不去不想,比如说你想个人,不想想他,但是这个想它非要想,影响了我工作,影响了我学习,影响了我生活,甚至什么都影响了,但是还控制不住,它就那么强烈,就那么炽盛。比如说有人想钱都想得发疯了。这想阴特别强烈炽盛,而且是不容易控制的。你说他不炽盛,你控制一下,不强烈,你控制一下!你用了强烈的心你都控制不了他,他顶多暂时的哎一下没有了,好象你成功了,你别得瑟,你一得瑟,他就冒出来了。

行阴:他属于微细的,是人觉察不到的,你感受不到,不停的在变,他在行,行,就叫变。就是你指甲怎么长的,身体怎么长的,就是没办法知觉到的,他是极微细的,你根本感受不到。比如说你每走一步,就不是原来的那个步了,不是原来的脚印了,那叫行,也就是说不停的在变,不停的在向前,所以说叫强烈,叫炽盛。妄想还能让他停一秒钟两秒钟,这个东西你控制不住的。

识阴:习气属于识蕴,习气如瀑流,它就这么炽盛。比如说我习惯了用右手拿东西干活,现在突然间逼着用左手写出来跟右手写得一模一样的字,可以吗?不可以的!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就是习气!识蕴,他就那么顽固,跟他不相干的事,声音一来,耳朵就跑过去了,拉都拉不回来,最后雇了八头牛还没拉回来,硬把牛拉过去了。还有的人的眼睛他也想控制,他知道那个不该看,他也想控制,还雇了八头牛来拉,使命拉使命拉,最后没把眼睛拉过去,把牛拉过来了:跟我一起看!习气就有那个力量,这个叫识蕴,叫恶习难改!只有破了五蕴业习了,就可以转识成智了。

因贪而有的随业流转现象:

我们如愿以偿贪到了,就心生恐惧了,怕失去,就开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又一想,不对啊,我女人呼出来的气别人怎么可以吸去呢,那是我女人的,别人怎么可以得呢?又一想,我的女人怎么可以把别的男人吐出来的气吸进去呢!从此,就进入了茫茫无边的苦海。

必将招感五种不得自在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

一、招感诸根短少,三业艰难。

诸根即六根,三业即身口意,会是怎么样的一种状况呢?

气势、气力、威德很差。我们说艰难不仅是重量问题,往那一躺,床都压塌了。

五音能令人耳聋,五色能令人眼盲。

贪图哪一块,哪一块就要有问题,就会报废,诸根就不会具足。 身艰难:手脚不灵活,笨笨卡卡,越来越没力气,做不了事,达到极限就是瘫痪。

口艰难:想说也说不清、道不明,好不容易说了一句还词不达意,再说一句吧,还是说不到点上,达到极限就是哑巴。

意艰难:头脑不灵活,想记也记不住,想也想不通,理解也理解不了,达到极限就是痴呆。

二、招感一切怨贼,常相谋夺名利财物。

如果你的财物想守守不住,生怕别人偷,又怕别人抢,结果恰恰就碰到这样的事了,

那或许是你的贪心太强了,就如你整天想着吃这吃那一样,如是因如是果。

三、招感诸根短少,薄福少得。

我们六根当中,各各功德能力有千二百,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尔遥,静无边际,舌有圆满千二百功德,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如果与贪相应则诸根功德减损,或耳背或说不清、道不明;如果不再贪了,福德绝对自在了,可以随心所欲了,就不会缺少任何一样东西。

四、招感卑位下职,无人供济。

无有贪欲的时候,将来王位自在,珍奇妙物人人都会拿来奉献。

如果贪心非常强,就算修福坐了国王位,也是可怜的,或许所有的好东西都不会有的。

五、招感由悭嫉故,所求倍少。

因果规律就是越贪越少!不贪的人果报是不可思议的,所得到的东西会超过你当时预算的,招感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

诸众生:

菩萨见贪

贪习交计,发于相吸。吸揽不止,如是故有积寒坚冰,于中冻冽。如人以口吸缩风气,有冷触生。 二习相陵,故有吒吒、波波、罗罗、青赤白莲、寒冰等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细细的品味,细细的琢磨,你就会发现这些感受真是苦海无边啊,我们怎么办?

苦海无边之------贪

为什么会贪?

因为妙触,自己喜欢的微妙的接触感。

味与尝性产生的触,声音与闻性产生的触,色与见性产生的触......

譬如飞蛾见火光 以爱火故而竞入 不知焰炷烧然力 委命火中甘自焚

世间凡夫亦如是 贪爱好色而追求 不知色欲染著人 还被火烧来众苦

譬如群鹿居林薮 食于丰草而自养 猎师假作母鹿声 寻声中箭皆致死

世间凡夫亦如是 贪著种种可意声 不知声能染著人 还受三涂诸苦报

譬如蜜蜂能飞远 游于春林采众花 为爱醉象颊上香 象耳因之而掩死

世间凡夫亦如是 爱著一切受用香 不知香能染著心 生死轮回长夜苦

譬如龙鱼处于水 游泳沉浮而自乐 为贪芳饵遂吞钩 爱味忘生皆致死

世间凡夫亦如是 舌根耽味以资身 杀佗自活心不平 感得三涂极重苦

譬如白象居山泽 自在犹如师子王 欲心醉乱处昏迷 追寻母象生贪染

一切凡夫亦如是 趣彼妙触同狂象 思爱缠绵不休息 八种痛苦恒相随

世间男女互贪求 皆由乐著诸色欲 人天由此被缠缚 身枯家败事业亡

贪从哪里来?

贪 由瞪发劳相而来 先有劳相才出生贪

贪的表现形式就是认为好,总想得到! 劳相从何而来? 瞪出来的!

比如男女关系:

在没有结婚不认识对方前,不会去想和他/她的这个事,因为没有做过感受过,无从想起无从贪起, 刚认识不久不熟悉也不会去想,还没有产生劳相。但认识后渐渐熟悉做多了,每一次的品位每一次的感受都是一次瞪,瞪久了就出生劳相了,有了劳相,贪就出生了。和自己的丈夫/妻子做男女的事有劳相了,就认为他/她不可以和别的女人/男人有男女的事了,如果丈夫/妻子和自己以外的其他异性再有男女的事,嗔就出生了。但如果一个女人马上要被人强奸时,这时来了另一个女人救了她,强奸犯把来救人的女人强奸了,这时被救的女人不但不会对施救的女人生嗔心,甚至还会生感恩心,因她厌恶被强奸,所以就会对替代她做男女事的女人生起感恩之心,也不会认为强奸犯不可以和其他女人有男女的事,因为她和强奸犯之间没有劳相。

见过听过感受过后:

瞪一次,瞪两次,瞪三次...有了认为好的劳相,想要得到 贪

对一切幻象真正认识了,生起了厌恶的劳相,畏惧而远离 离贪

瞪睛发劳出生贪的经典依据:

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心忆珍羞,口中水出

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 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 能生爱水

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 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心持禁戒,举身轻清 心持咒印,顾盼雄毅 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 能生胜气

心欲生天,梦想飞举

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沈,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因贪对周遭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我们的业力影响到周遭的环境,那又是个什么样呢?虽然说佛经上讲,我们造的业不作用在外在的地水火风基础之上,那个话并不是说一概不作用在外在,他作用在你的感受上,你能感受到,他就有作用。那么贪的业它能招感的外在的果报是什么呢?

1、栽种:比如同样品种的物种,同样的栽种同样的管理同样的施肥浇水同样的天气,它就长得不一样,别人种的东西就长得很大,你种的就长得很小,苗稼子果微细缺少。

大家要不相信的话,可以到农村去看一看问一问,是不是每家每户的收获都一样?

2、做厨师:同样的烹饪技术,同样的材料,你就炒不出相同的味道。有人就能把菜得非常非常的好,有人就搞得非常非常的差。有人做厨师能发财,有人做厨师都没人愿意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家可以去找人做菜试一试。

3、做生意:同样的生意,同样的人员,同样的钱财,但是有的人做生意就发财,有的人做生意就不发财。

4、布施果报:假如过去大家同样布施十钱,一个有贪心的人和一个没有贪心的人将来的收获就是不同。收获的量是相同的,但是一个是饱满的果实丰厚,一个是果实微细的。

5、当官:假如有贪的业,你的政绩都做不出来。

因贪而有的人生苦难现象:

因贪有爱,因爱有取,取就有生,有生就有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五阴炽盛,怨憎会。 迫恼身心谓之苦

1、生苦:有什么道理说“生”是个苦呢?

1)我们住胎时,子宫是最小的牢狱、胎儿手脚没法伸直、缩成一团,好像坐监牢,痛苦极了。 此外,子宫里的种种不净,如羊水、血等,我们都得忍受。

2)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与人道相应者,则投生为人,最初流爱为种,揽父母精血,纳识业为胎,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

3)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处在母腹的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上压秽食,下熏臭气。母饮冷时,胜于冰雪冻肤,如入寒冰地狱;母吞热时,极似沸汤灌体,无异镬汤地狱;母啖粗时,诚如山石压身,仿佛夹山地狱。尤其胎中秽窄,迷闷难堪,随母气息出入,种种不得自由。幽囚十月,如禁牢狱,经中名之为胎狱。

4)胎儿出世时,要从小小的阴道中钻出来,有如两座山压顶,母亲受苦,婴儿也受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得的,所以婴儿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婴儿的皮肤很细嫩,一出世接触到冷热空气及粗糙衣物,身体好像针扎那么痛苦。此外,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觉得比较安全,一出世就有如迷途般,无依无靠,苦到要死,怕的要命,所以生是一种苦。及出胎时,柔软肌肤,被风吹如刀割,痛苦莫喻。因婴孩痴騃,又不解说话,只知道由这呱呱一哭,竟哭出无数的痛苦出来,至于难产横生之惨更不忍言,母子生命悬危,凡为人者,无法逃过此关。

5)人品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等。一出生后,身体必然会与外境发生交涉,有接触就必然会领会纳入,而感受到种种的苦事:

反应在内心世界的苦痛,就形成了心苦。

领纳摄受种种心苦事,种种逆缘使身体劳苦烦恼,种种逆缘使心灵操劳烦恼,

种种因缘使身体不停的增长燥动,种种因缘使心灵不停的增长燥动,身与心都在燥动不安。

有种种的本就属苦迫的事物,而造成了身心的苦恼,由事物的变化无常,慢慢的损坏消散,而造成了身心的苦恼。

2、老苦:什么叫做老苦呢?

1)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

2)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

在老的时候,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头发白了牙齿掉了,皮肤松缓面有皱纹,不再是年轻力壮了,身体不正腰弯背驼,呼吸不稳咳嗽气喘,需柱拐杖行走,肢体变黑有斑,反应迟钝不敏,诸根至熟变坏,无常变化之故而有衰败,朽坏变弱变差,混身病态,一切行动都不如意。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

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眸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有些老年人在家无所事事,又担心被子女遗弃、孤寂与疏离难以挣脱,寻取温暖与亲情难得;年轻力壮时,高朋满座,意气风发,神采飞扬,谁也没料到晚年的境遇却是如此的孤单,寂寞与凄凉。有情在老的时候呢,就会领纳到种种由老而生起的身苦、心苦、身心苦,就会感受到种种由老而生起的身热、心热、身心热,就会感受到种种由老而生起的身烧燃、心烧燃、身心烧燃,所以说老就是有苦。

3、病苦:四大假合之身,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由于颠倒见,身体心里反应严重,最后身体不行了,生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 偶一四大不调,则诸根痛患,饮食俱废,坐卧不安,有些病很轻微,有些病很严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结果暴病而终。如:

地大不调,举身沉重(例如肌肉坏死萎缩等);

风大不调,举身倔强(例如中风面瘫风湿等);

水大不调,举身胖肿(例如尿毒症水肿等);

火大不调,举身蒸热(火热病邪郁结成毒如疔疮、丹毒、热疖等)。

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例如抑郁症等)

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

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

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

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

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日渐增多。进一步说,即使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

单说头晕齿痛,已是痛苦不堪,况开堂剖肚,剥皮拆骨,大病连年乎!我们的身体有如机器,终归会变坏,变坏就是病苦。

4、死苦: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法尔如是,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

既然如此,则死之于人,也就不足为异了!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每一个死者都有他尚末完成的壮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时死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离,呼吸困难,心里有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时娇姿稚子,环绕榻前,生死离别,凄惨无比,尤以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善恶恶,一一自脑海映过。对于那些善的,无愧于心的,会感到欣慰宁静,但对那些恶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将会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这时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狱相见,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道,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之痛苦,尚有甚于此者乎?

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逼迫而终。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时,吓的面色变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时,不愿死去,双手抓的紧紧。如果有一天我们发觉双手不能动弹,一定苦的要命;人要死的时候,身体各部分慢慢的动弹不得,内心一定很恐慌,这就是死苦。大家都知道这生、老、病、死苦,甚至已经麻木了,无可奈何的接受;大家说反正都要死、想它做什么?但是没人讲反正要病嘛,理它干嘛?当你病了,会呱呱叫,病苦来时,就受不了。当死还没来临时,你嘴巴大,爱讲大话,当它来时,你就怕死。如果有人用刀指着你,你会吓的要命,那就是怕死--死苦;还没动到你,就吓到如此这般,等死期到来时,更不用讲了。死亡也许并无所谓痛苦,死亡的事实给活着的人带来的恐惧远远超过死亡本身。死亡是新生的开始,轮回是下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但死时的留恋是痛苦的。

不管生不生病,最终都得走向死亡,人到死的时候,脱开这个身体的时候,如乌龟剥壳般艰难。要承受的痛苦有多少呢?现在我用科学道理分析一下,我们从科学与佛经结合的层面来看,我们的身体遍满了神经系统,从主干神经到末梢神经遍满了身体的80%以上,所以用针扎哪块都痛。这个神经系

统究竟是什么呢?大家学过《楞严经》,应该知道,我们认妄为真,迷己逐物,这时我们让这个地、水、火、风四大与我们的心识融合在一起,所以《楞严经》说“玄令四大,有觉知性,”六识当中的身识是自性的一种作用,见闻觉知的自性与身体的四大揉合在一起,他们最初揉合点就是神经系统,所以它感受的特别强。我们在显微镜下看,用针扎,如果不是扎在神经系统的网线上,身体不会感觉特别的痛。如果扎在神经系统的网线上,那个痛就特别强烈,你吃不消的,忍受不了。大家知道这个关系后,就会发现人死的时候,就如同乌龟剥壳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心识要从遍神经的身体脱开,每脱开针鼻那么大一点地方,都要承受极限痛苦,一直要从所有的神经系统脱开干净,等于硬把它撕开。大家都见过不干胶,就相当于不干胶硬撕开一样,每脱离一点都要承受极限痛苦。割肉只是身体局部感受痛,如果下刀的速度快,你都感受不了太大的痛。但是,如果从身体以内把自己撕开,硬脱开身体,那个痛才叫全面。身体的每个主干神经与末梢神经都要承受痛,速度再快也会痛的,不可以一下子就从头到尾都了了。

5、求不得苦:

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

名利福寿,凡所欲事,求之不得,则生愁苦或愤怨。

如富贵无子,贫穷多累,读书落第,营商蚀本,诸如此类,欲求偏失,亦乃人生一大憾事也。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僧多粥少谋不到。甲男爱上了乙女,乙女却属意于丙男。自己的志趣是做计算机行业精英,但为了吃饭却不得不委曲在网吧做侍应生。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说求不得,即使第一个愿望求得,第二个愿望又立即生出来。山谷易满,人欲难平,谁会感觉到自己一切都满足了呢?不满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我们用种种办法与手段,希望获得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结果还是得不到,这叫做求不得苦。它是最普遍的苦,因为人的欲望太多了,这样多的欲望我们没法实现或得到,所以是苦。人的欲望不能与欲望的对象聚合为一体,欲望就象拉长的橡皮筋找不到挂的地方就会弹回来打中自己,痛苦。追求着痛苦着,同时也在失去着。生,求不得不生;老,求不得青春;病,求不得健康;死,求不得永生;爱别离,求不得团聚;怨憎会,求不得解脱;五蕴炽盛,求不得清明。求,就是欲,想要得到。我看到好多人家不给小孩子糖吃,小孩就要吃那个,他就不给那个,只能看着不能吃着,求不得,便是苦。 古往今来,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大都是在这“求不得”上苦苦折磨自己。或费尽心机,或使尽伎俩,或机关算尽,或明争暗斗,最终是“反害了卿卿性命”。

6、怨憎会苦

此有二种说法:

一、是冤家会遇,如眼中钉,发生憎恨。

一、是宿世冤缘结为六亲眷属,一处同居,互为恼气,仇怨之人,欲离偏合,狭路相逢,无可逃避。汝看苦不苦呢?诗云:„苦事人情皆欲避,谁知夙业自相招,兵败张巡思作鬼,身亡萧氏愿为猫......‟ 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不是怨家不聚头”,在某些形势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间,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 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这就叫做怨憎会苦。比如一对夫妻,婚姻生活美满,恩爱,过后吵架闹翻了,但是为了儿女,夫妻之缘难断,必须天天见臭、面脸臭;或是打工仔,虽与老板不和,但为了家计,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天天要和不喜欢的老板见面;还有某些同事,跟你吵过一次架后,两人见面就不说话,因为某种业因缘,你不能离开他,天天要会面,这就是怨憎会苦。当爱不能弥合时,就会用感性方式来实现——怨恨,所有外在的怨恨都会被反弹而伤及自己,所有内在的怨恨都会伤及别人。贪恋、私欲为痛苦之源,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

7、爱别离苦:爱是追求融合克服分裂的表现, 欲合偏离,虽云人生聚散无常,可是恩爱割别,亦是人生一大苦事,一家眷属的团圆,父母妻子的恩爱,因缘所使,或生离、或死别,乃至一旦家散人亡,与至亲,相爱的人乖离分散,所以苦。因为某一些因缘,所心爱的人儿离你远去,你舍不得,所以感觉到苦。比如做父母亲的,女儿出嫁或是儿子出国留学,思念总在分手后开始,常挂心头。有的伤心流泪,哭哭啼啼;有的睡不着,吃不下。这些还不太严重,严重的是男女之间的情爱,相爱的人却偏

偏被拆散,很多情侣就因此跳楼殉情。在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东方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缠绵的爱情故事,常使同情他们的人泪流满襟。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一个人从小到大有多少次爱别离苦,有多少次?比如说小时候你最喜欢的东西,你想吃的糖,大人拿走了。再加上人与人之间的爱别离苦,人与物之间的,人与钱之间的,人与任何一个事都容易产生爱别离苦,只要你有爱。比如说你最好的一件衣服丢了,爱别离了,我最好的,没了! 你说苦不苦?

8、五阴炽盛苦:即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都表现得非常的强烈,也非常炽盛。

色阴:就是身体这个物质,实际就是身体这个物,它的需求特别强烈,它的反应也特别强烈。 受阴:身体的感受特别的强烈,六根对六尘产生的的感受、需求特别的强烈。

想阴:这个想表现得非常的炽盛,非常的强烈。妄想,你看你控制得住不?你不去不想,比如说你想个人,不想想他,但是这个想它非要想,影响了我工作,影响了我学习,影响了我生活,甚至什么都影响了,但是还控制不住,它就那么强烈,就那么炽盛。比如说有人想钱都想得发疯了。这想阴特别强烈炽盛,而且是不容易控制的。你说他不炽盛,你控制一下,不强烈,你控制一下!你用了强烈的心你都控制不了他,他顶多暂时的哎一下没有了,好象你成功了,你别得瑟,你一得瑟,他就冒出来了。

行阴:他属于微细的,是人觉察不到的,你感受不到,不停的在变,他在行,行,就叫变。就是你指甲怎么长的,身体怎么长的,就是没办法知觉到的,他是极微细的,你根本感受不到。比如说你每走一步,就不是原来的那个步了,不是原来的脚印了,那叫行,也就是说不停的在变,不停的在向前,所以说叫强烈,叫炽盛。妄想还能让他停一秒钟两秒钟,这个东西你控制不住的。

识阴:习气属于识蕴,习气如瀑流,它就这么炽盛。比如说我习惯了用右手拿东西干活,现在突然间逼着用左手写出来跟右手写得一模一样的字,可以吗?不可以的!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就是习气!识蕴,他就那么顽固,跟他不相干的事,声音一来,耳朵就跑过去了,拉都拉不回来,最后雇了八头牛还没拉回来,硬把牛拉过去了。还有的人的眼睛他也想控制,他知道那个不该看,他也想控制,还雇了八头牛来拉,使命拉使命拉,最后没把眼睛拉过去,把牛拉过来了:跟我一起看!习气就有那个力量,这个叫识蕴,叫恶习难改!只有破了五蕴业习了,就可以转识成智了。

因贪而有的随业流转现象:

我们如愿以偿贪到了,就心生恐惧了,怕失去,就开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又一想,不对啊,我女人呼出来的气别人怎么可以吸去呢,那是我女人的,别人怎么可以得呢?又一想,我的女人怎么可以把别的男人吐出来的气吸进去呢!从此,就进入了茫茫无边的苦海。

必将招感五种不得自在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

一、招感诸根短少,三业艰难。

诸根即六根,三业即身口意,会是怎么样的一种状况呢?

气势、气力、威德很差。我们说艰难不仅是重量问题,往那一躺,床都压塌了。

五音能令人耳聋,五色能令人眼盲。

贪图哪一块,哪一块就要有问题,就会报废,诸根就不会具足。 身艰难:手脚不灵活,笨笨卡卡,越来越没力气,做不了事,达到极限就是瘫痪。

口艰难:想说也说不清、道不明,好不容易说了一句还词不达意,再说一句吧,还是说不到点上,达到极限就是哑巴。

意艰难:头脑不灵活,想记也记不住,想也想不通,理解也理解不了,达到极限就是痴呆。

二、招感一切怨贼,常相谋夺名利财物。

如果你的财物想守守不住,生怕别人偷,又怕别人抢,结果恰恰就碰到这样的事了,

那或许是你的贪心太强了,就如你整天想着吃这吃那一样,如是因如是果。

三、招感诸根短少,薄福少得。

我们六根当中,各各功德能力有千二百,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尔遥,静无边际,舌有圆满千二百功德,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如果与贪相应则诸根功德减损,或耳背或说不清、道不明;如果不再贪了,福德绝对自在了,可以随心所欲了,就不会缺少任何一样东西。

四、招感卑位下职,无人供济。

无有贪欲的时候,将来王位自在,珍奇妙物人人都会拿来奉献。

如果贪心非常强,就算修福坐了国王位,也是可怜的,或许所有的好东西都不会有的。

五、招感由悭嫉故,所求倍少。

因果规律就是越贪越少!不贪的人果报是不可思议的,所得到的东西会超过你当时预算的,招感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

诸众生:

菩萨见贪

贪习交计,发于相吸。吸揽不止,如是故有积寒坚冰,于中冻冽。如人以口吸缩风气,有冷触生。 二习相陵,故有吒吒、波波、罗罗、青赤白莲、寒冰等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细细的品味,细细的琢磨,你就会发现这些感受真是苦海无边啊,我们怎么办?


相关内容

  • 张炜[你在高原]在线阅读(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1)
  • 张炜历时20年打造纯文学巨作:你在高原 新浪独家连载,不得转载 长达四百五十万字的原创长篇小说<你在高原>,是张炜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创作完成的.全书分三十九卷,归为十个单元(<家族><橡树路><海客谈瀛洲><鹿眼><忆阿雅>&l ...

  • 古建精华22:全国八大白塔之一的太谷无边寺白塔
  • ●塔身是否真的用糯米建造?●先有白塔村然后有太谷城?●白鹤绕塔的奇观出现过吗? 无边寺,坐落于太谷县城西南隅,取"佛法无边"之意.该寺庙建于西晋泰始八年(即公元272年),占地3500平方米.因寺内白塔闻名于世,此处又称白塔寺.2006年5月,无边寺白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 ...

  • 佛教的宇宙观 第一篇 三界 二十八天
  • 第一篇 三界二十八天 壹?前言 古德说:「无三界可出,无涅盘可入.」又说:「一念觉即超出三界,一念迷即堕入轮回.」 「三界」,是迷妄的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分的三个阶级,分别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共有二十八天,称「三界二十八天」.三界的果报虽然各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是都属于迷界,难脱 ...

  • 散文优美语句精选
  • 散文优美语句精选 1.冷清的夜在漫长的等待中,已显得毫无温存之意了,一切仿佛都是白昼过后残留下的空白,热情散却之后,四周一片的沉寂,就连心也显出一副冰凉状,真不知凄凉之感何时才可散退.如今守着一扇虚掩的窗,静静的来把思绪梳理.闲来无事间,随手抓一把遗落下的清辉,借着淡淡的月色,我轻蘸一簇月的纯洁,凝 ...

  • 姐妹篇明心见性
  • 明 心 见 性 到 彼 岸 (A) 姐 妹 篇 眼去喂愚痴 ,耳扔畜道尝,鼻走地狱戏,舌送恶鬼香, 身体修罗享,法身隐十方,觉悟慧眼空,找回我家乡, 不解其中意,六道轮回尝. 姐妹篇 眼中观美女,口里含香玉,手里攥万金 身穿万价衣,心平静如水,方是本性意. 姐妹篇 头上火焰眉,心上扎刀器,毒蟹爬满身 ...

  • 辽阔无边的原野荒漠
  • 精美词语 广袤 广阔 沙漠 沙滩 沙丘 沉寂 隆起 荒凉  荒芜 无垠 无际 肥沃 富饶 起伏 平坦 恬静 辽阔 戈壁  无边无垠 无边无际 一马平川 一望无际 一望无垠 漫无边际 茫茫原野 大漠孤烟 草丛茂密 水草鲜美 宽阔无边  原野辽阔 千沟万壑 坎坷不平 绵延千里 平川旷野 沃野千里 草原茫 ...

  • mc水观音经典语录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出自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是其治学的名言,旨在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 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只要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才能走向成功。这句诗可以做为座右铭来激励一代一代的年轻人,学习上哪怕不聪明,但勤奋的人,才会达到一定的高 ...

  • 一年级语文下半学期--8坐井观天
  • 课题 知识与技能 第8课 坐井观天 教 学 目 标 1. 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识"井.观.沿.累.那.弄.错.际. 相"9 个生字.认识"左耳旁"和"右耳旁" ,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 "井.沿.那.际"4 个生字. 2 .能 ...

  • [优秀作文]大爱无边
  • 大爱无边 伴随着二十一世纪的脚步声,全球的经济又开始了又一次的飞速发展,但是有些人却被那些金钱和利益腐蚀了心灵,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拿别人的健康做代价,早已没了爱心和人性:而有些人却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大爱无边"这个词语的含义,在他们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