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精华版笔记_(2)

2010年教育学考研必背知识精华版——教育学原理之三

七、课程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1.课程的定义:①课程即教学科目;②课程即教学经验;③课程即文化再生产(鲍尔斯、金蒂斯);④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弗雷尔);⑤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讲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领悟的、实行的和经验的五类课程;

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①大教学小课程论,其代表是苏联和我国教育者;②大课程小教学论,在北美比较普遍;事实上两者大同小异,课程和教学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课程与教学既有关联,又是各不相同的两个研究领域;课程强调每个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引导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看作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课程理论流派:

(1)知识中心主义课程论,又称为学科中心课程论,以斯宾塞、赫尔巴特和布鲁纳为代表,主张学校教育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代表理论是要素主义(巴格莱)和永恒主义(赫钦斯);

(2)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可以称作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认为应该把课程的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上;其核心观点在于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其特点一是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二是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3)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主要包括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和存在主义课程论(奈勒);

(二)课程类型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按照学科的逻辑来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科书,安排教学顺序和课时数,分科进行教学的课程;其特点在于①分科设置;②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安排内容进度;③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其优点在于①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②知识的完整性;③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缺点在于忽视了儿童的兴趣,压抑了儿童的主动性;

(2)活动课程,就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其基本特点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②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③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的养成;其缺点在于学生的知识获得不系统,基本技能训练比较缺乏;

(3)两者的对比①在目的方面,前者重视的是传授人类长期实践积累下的知识经验的精华,而后者重视的是通过学习者的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教育性经验;②在编制方面,前者重视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后者重视的是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③在教学方式方面,前者以教师

讲授为主,后者以学生自主的实践交往为主;④在评价方面,前者重视终结性评价,后者重视过程性评价;

2.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①分科课程即学科课程;②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融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它打破传统的从一门科学中特定内容构成课程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坚持知识统一的观点,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把某一学科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就可以互相强化,学习效果就会得到加强,学生更能充分地理解和把握各门学科的要领、原理和方法之间的异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会人类知识的综合性,并在学习种形成正迁移,促进其他知识技能的学习;而且综合课程比较容易切近生活;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须课程是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编定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而开设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

(三)课程编制

1.泰勒原理:泰勒提出的四大课程基本问题,即①学校应努力达成什么目标②提供哪些的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③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④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可以讲抬了的课程编制过程简化为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结果;对教育目标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学科的逻辑、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三方面;

2.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①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主要依据;包括教学科目设置、学科开设的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②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③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3.课程目标:

(1)概念。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规定了学生在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德智体等方面期望达到的程度;它是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基础,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2)课程目标的来源有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学科的逻辑、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具体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的需要四方面;

(3)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是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培养目标;

(4)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①认知领域(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②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③技能领域(知觉、定向、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新);

4.课程的范围与结构:课程结构可分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课程的范围可分为

(1)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2)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课外活动

(3)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

5.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的取向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

(1)课程实施的取向①富兰、辛德的实施取向分类包括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三方面;②侯斯的的实施取向分类包括技术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三方面;

(2)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①课程变革的特征(如评价体系的改革)②学校的特征(校长的角色、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特征与价值取向等)③政府机构的力量和社区的支持;

6.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及其意义。一般认为课程评价既包括学生的学业评价,又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

(2)课程评价的功能有导向、激励、诊断、调节四方面;

(3)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①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布卢姆提出)。诊断性评价是在课程编制或课程实施之前进行的评价,目的是考察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准备状况,从而使课程计划及实施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形成性评价也称“过程评价”,是在课程编制或课程实施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时所进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改进课程与教学的效果,在于搜集课程编制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总结性评价也称“结果评价”,是在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所进行的评价,它与形成性评价相对应,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资料和信息,整体判断,从而决定推广或修订完善课程计划;②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主要是根据评价的主体来划分的,内部评价也称内部人员评价,外部评价也称外部人员评价;③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目标本位评价是以课程或教学计划的预定目标为依据而进行的评价,;目标游离评价要求脱离预定目标,以课程计划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展示这些结果;④决策性评价、研究性评价、工作性评价

(四)课程改革的影响因素 ——政治因素与课程变革:较之科技、文化变革更直接;①制约着课程改革目标;②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内容选择;③制约着课程改革的编制过程;

2.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①经济领域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制约课程目标;②经济的地区性差异制约者课程变革;③市场经济对课程变革的影响体现在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课程目标综合性、课程结构的优化等方面;

3.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①文化模式要求课程依据不同的民族文化特性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现民族特色;②文化变迁与课程变革;③文化多元与课程变革。学校课程要体现文化间差异,将文化与少数族文化结合起来;

4.科技革新与课程变革:①科技革新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②科技革新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③科技革新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

5.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①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制约着课程变革②学生需要与课程变革;③课程变革着眼点:最近发展区。着眼于最近发展区去选择教学内容; (五)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

1.美国:

(1)20世纪60年代的改革。主旨是提高课程的学术水准,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发展学生智力;具体要求为①强调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和英语);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的中心,要求专家参与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写和教学大纲的拟定工作;③学校课程的编制应采用螺旋式结构;④提倡使用发现法;

(2)80年代以来的改革。主要集中于统一核心课程,设立全国性和州一级的课程标准;1983年《国家处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中提出五项新基础课(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计算机科学);1994年《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提出在原有五门基础课之上再加上外国语和艺术;

2.英国:

(1)《1988年教育改革法》。主要内容①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确定在 5-16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包括数学、英语和科学;②建立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参加四次(7、11、14、16岁)成绩评定,成绩评定包括全国统一考试和学校教师评定、教师评定,又包括测验、平时档案和成绩记录;

(2)90年代的改革。主要强调基础知识教育,减少国家课程内容,增加多样性和灵活性的选择,简化评价方式等;

(3)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布莱尔政府设立了课程与资格局进行了新一轮课改,主要改革趋势在于①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家对课程的宏观调控;②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③加强社会公民的教育和培养;④以基础学历为核心,致力于教育质量的提高;⑤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交流技术能力;

3、日本:1998年12月文部省颁布了《学习指导纲要》开始课改,其遵循的四点宗旨是①培养具有丰富人性和社会性,能够自立于国际社会的有生存意识的日本人;②培养学生独立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③谋求在轻松愉快的教育活动中使学生扎实的掌握基础的、基本的知识,加强个性发展;④发挥各学校的创意,推进特色教育、特色学校的教育;

(六)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改革的背景:

(1)国内背景;

(2)国际背景①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非常重视调整培养目标,努力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全面素质,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学业成绩;②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和调整,精选适合学生发展和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的最新进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③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具有终身学习愿望的、具有国际竞争意识的未来人才;④重视评价改革,评价方式进一步多样化,注重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

2.目标:

(1)总体目标在于“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具体目标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消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内容: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掀开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内容是:①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②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③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④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⑤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⑥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八、教学

(一)教学概述

1.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之下,

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养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2.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与联系:①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②智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完成的;③教学与上课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3.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

(1)教学的主要作用是①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途的形式;②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2)教学的主要任务是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二)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1.教学理论概述:教学理论是关于教学情景中教师行为的规定或解释,它关注的是一般的、规律性的知识,旨在指导教学的实践;

2.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课程论的关系: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它主要描述的是人或动物学习的性质、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因素,课程理论主要研究教学内容的设计、编制和改革,教学理论主要研究如何促进学习,学习理论是描述性的,教学理论既是描述性的又是处方性的;

3.教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脉络:

(1)形成,我国古代儒家思孟学派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在西方,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中提出了著名的形式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2)教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后来赫尔巴特的理论体系为其弟子席勒和莱因所补充与修改,把赫尔巴特的教学四阶段改造成五阶段,即准备、提示、联想、系统与方法,形成了赫尔巴特学派的教学理论,其发展取向有哲学取向(在我国和苏联盛行)和心理取向(美国)两种;

4.行为主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1)关于教学目标。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所以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突出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

(2)关于教学过程。包括①具体说明最终的行为表现,确定目标行为;②评价行为,观察并记录行为发生的频率;③安排相倚关系,选择强化物和强化安排方式;④实施方案,安排环境并告知学生具体要求;⑤评价方案,测量想得到的行为结果;

(3)关于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法,原则是自定步调、小步子、积极反应和及时反馈;

5.认知主义(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

(1)关于教学目标,认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2)关于教学过程,包括四个原则,即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3)关于教学方法,发现法;

6.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1)关于教学目标,培养变化开放的、灵活的和适应性强的人,学会怎样学习并且因而能不断学习的人,最终使学生完成自我实现,即人的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形成;

(2)关于教学过程,包括五个阶段:确定帮助的情景→探索问题→形成见识→计划和抉择→整合;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促进者、服务者、帮助者的角色,而不是作为指导者角色;

(3)关于教学方法:意义学习,包括四个要素,即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渗透性的;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

(4)关于师生关系,认为教师作为“促进者”应具有真诚、接受、理解的态度品质;

(三)教学过程

1.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①是一个教师教、学生学的共同的双边活动,是教学相长的过程;②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过程(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制约性);③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④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2.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①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②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①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②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③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3)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①能力的提高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能力的发展;②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能力;

(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①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②按教学要求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校有效学习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②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

(四)教学模式

1.概念: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并未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的模式化的教学活动结构;

2.特点:①简略性②针对性③操作性④发展性⑤稳定性;

3.教学模式的结构:通常包括了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五个因素;

4.程序教学模式(与行为矫正有关):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指导理论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独立地学习,能适应个别差异,由于采用小步子的方法,复杂的课题可以化难为易;它的缺陷在于,只管学生学习的结果,不能判断学生理解的深浅和是否进行创造性思维,不适合用于技能训练和艺术学科,缺少师生间,同学间的人际交往;

5.发现教学模式:倡导者是布鲁纳,这种教学模式的目标是要使学生把握探究性思维的方法,它要求学生通过发现(严格地说是再发现)的步骤去进行学习;发现教学的过程可分为①创设问题情境;②利用材料,树立假设;③验证假设④做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维持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情境的设置要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教学方法主要是启发式;因此该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过程,注重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和信息提取;其优点在于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可以促进有意义接受学习,有助于所学知识的保持记忆,实现知识迁移和运用,发掘学生的智慧潜能;

6.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布卢姆创立;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围绕单元展开的,其基本的程序为定向、单元掌握、形成性测验、终结性测验;其实施步骤可分为①准备阶段,包括掌握的界定、教学目标的界定、课程编制、教材组织、试卷设计与准备,以及与此相一致的完备的教学计划,反馈/矫正程序和“非掌握者”的学习方案;②学习方法指导阶段,在进行正式教学前,教师需对学生进行程序与方法的指导③实施阶段,单元教学结束后进行单元形成性测验,在学期结束时对全班同学进行终结性测验评价;

7.暗示教学模式:代表人物是洛扎诺夫,该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暗示原理,即让学生在接受暗示中学习;暗示教学使形象的和抽象的内容同时作用于学生,学生的大脑两半球同时得到利用;使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发挥作用,处于精神轻松状态下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有利于激发一个人的超强记忆力;其实施原则主要有①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②有意识和无意识统一的原则;③暗示手段相互作用的原则;其特点在于让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运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综合手段、方式,诱发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使大脑两半球协调活动,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结合,形成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学习潜力,提高教学效果;

8.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代表人物是罗杰斯;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一个促进者的作用,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融洽的个人关系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强调教学过程是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包括五个阶段,即确定帮助的情景→探索问题→形成见识→计划和抉择→整合;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促进者、服务者、帮助者的角色,而不是作为指导者角色;

9.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1)传递—接受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经凯洛夫等人重新改造传入我国;

(2)自学—辅导式。又称自学—指导式(简称自导),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是我国教育理论界根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实践、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3)引导—发现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吸取了杜威、布鲁纳等人所提倡的“问题—假设—推论—验证”程序;

(4)情境—陶冶式。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吸取了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

(5)示范—模仿模式。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进行参与性的练习而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

(6)概念获得式。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原理的形成来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掌握探究思维的方法,主要反映了认知心理学派的观点,即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

(7)掌握学习模式,基于布卢姆 “任何教师实际上都能帮助他的所有学生获得优异成绩”这一信念而提出来的,它的中心任务不是控制学生而是控制学习,关键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五)教学原则

1.概念: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是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反映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过程的规律性,体现了教学目的的要求,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2.确立依据:社会的依据、人的依据、教学自身的依据;

3.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体现了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同时这也是知识的思想性、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反映;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3)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4)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

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6)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7)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8)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六)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①个别教学制;②班级授课制;③导生制;④道尔顿制;⑤分组教学。即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将他们分成水平不同的班进行教学,包括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两种(或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其优点是更适应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缺点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对待分组教学问题上不同人有不同要求,分组教学后的副作用也较大;⑥特朗普制;

2.班级授课制:

(1)班级授课制的由来及发展。公元16世纪,首先在东欧的一些学校教学中实践;夸美纽斯首次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它基本确立了下来;以赫尔巴特为代表,提出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的理论,给夸美纽斯的理论以重要的补充;以前苏联教学论为代表,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使班级授课制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一个体系;

(2)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①学生固定②地点固定③时间固定④教师固定⑤内容固定;

(3)优点①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②有利于发挥教师作用;③有利于发挥班级体的教育作用;④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⑤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4)缺点①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②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③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结果;④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⑤不能容纳和适应更多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⑥受到课的时间限制,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⑦缺乏真正的集体性;

3.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①教学组织形式趋向灵活多样化;②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③时空局限性越来愈小;

(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讲读;

2.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包括启发性或开导性谈话、复习性或检查性谈话、总结性或指导性谈话、讨论性或研究性谈话四种类型;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特定问题而进行探讨、磋商,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4.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实验作业,以获得知识或验证知识,培养操作能力的方法;

5.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进行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

6.练习法: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

7.参观法:组织学生到大自然或社会特定场所观察、接触客观事物或现象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所学知识;

8.自学辅导法:即学生在教书的指导下,以自学为主,使学生获得自学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八)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

2.上课:包括明确教学目的、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组织好教学活动;

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考评;

(九)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1.含义: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功能:反馈-调节、激励-动机和诊断功能;

3.诊断性、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①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前置评价或前测,是在学期教学或单元教学开始之前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旨在弄清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发展情况,了解学生学习上的特点、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②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意在使师生及时了解教育学的进展情况,以便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③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进行的评价;

4.学业成就评价:指对学生学业成绩和达到教学目标程度方面的评价,其方法主要有考查、考试、调查法、观察法几种;

5.教学评价的改革:①由过去注重评价教师的教向评价学生的学转变;②由过去“双基”和学科能力目标落实的评价向既重视学生的“双基”和学科能力的形成,又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转变;③由过去注重评价教师对教材使用和教学方法选择向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媒体的有效利用转变;④注重发挥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⑤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⑥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和教学反思,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2010年教育学考研必背知识精华版——教育学原理之四

九、德育

(一)德育概述

1.概念: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教育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道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就是就是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品德活动;

2.德育任务:①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②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③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德育的意义:①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③德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1.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德育内容是用来形成人们的品德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知识,准则、法律规范和其它社会规则的总和,是经过主观选择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的社会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文化。在我国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纪律教育;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教育;充分继承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遗产,并与现代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社会公德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全球伦理和环境伦理教育;此外,还有人道主义教育及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等;

2.《小学德育纲要》与《中学德育大纲》;

(三)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影响;

2.德育过程的规律:

(1)德育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①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②道德活动是促进外部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③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①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知,是指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包括道德观念,信念和评价能力;情,是指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爱憎好恶的主观态度;意,是指道德意志,是为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是调节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行,是指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下,对他人和社会作出的反应,也是衡量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②知、情、意、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行是关键,在从知到行转化过程中,情,意起调节促进作用;③知、情、意、行是互相作用,统一实现的过程;④德育过程的多端性;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这个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和学生已有的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①要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②要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

(4)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自我教育是指个人主动地提出到的道德修养目标,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过程,是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产生的,是个人品德修养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在德育过程中既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还要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措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自身品德形成中的能动作用;

(四)德育原则

1.概念:德育原则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它概括了德育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对于德育工作具有直接的、具体的指导作用;

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

(1)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

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2)知行统一原则,也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3)正面引导和纪律约束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正面疏导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积极性,同时又要纪律约束,将引导与要求学生遵循学生守则、学校规章制度等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

(4)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的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5)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6)照顾年龄特点和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的原则,也称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续性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德育的目的发展;

(五)德育方法

1.概念: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的方法;

2.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方法:有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训练、自我教育、榜样示范和品德评价;

(六)德育途径

1.直接的道德教育:思想品德课和时事政治课;

2.间接的道德教育:思政课之外的各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工作;校外教育;班主任工作(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

(七)教育模式

1.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偶故事法)①关于道德发展规律(自我中心-他律-自律);②关于道德发展的动力(源于儿童主体与社会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因此他特别强调儿童在发展中的自主性、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③关于道德原则和方法(集体活动和自我管理活动);④关于课堂应用(鼓励学生参与道德问题讨论;积极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民主管理;合理奖惩);

(2)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阶段理论(道德两难故事法);

2.体谅模式(麦克费尔):将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应当建立在体谅的基本核心之上,对道德发展而言,给机会表达心中的感受是至关重要的;认为在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关心、体谅别人,只要儿童能形成从别人的观点和立场出来考察自己的道德行为,就能发展成有道德的社会公民;其理论假设是①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②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体谅;③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④教育即学会关心;基于此学校应做到①营造相互体谅相互关心的气氛;②教师在关心体谅他人上起道德表率作用;麦克费尔等还编制了《生命线丛书》(《设身处地》、《证明规则》和《你会怎么办》);

3.价值澄清模式(美国的拉斯、哈明、西蒙):着眼于价值观教育,试图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通过选择、赞扬、实践过程)并通过评价过程促进统一的价值观的形成,这一过程的基础就是避免观点说教并促使人们在确立价值观方面使用有道理的推论;认为价值并不是一种固定的观点或是永恒真理,而是建立在个体社会经验上的一种指南;其评价过程有①自由地选择②从各种可供选择的项目中进行选择③在仔细思考后果之后进行选择④赞同赫珍视⑤确认⑥依据选择行动⑦重复七个步骤;其课堂应用是创造一种没有威胁的非强制的柔和的对话环境;

4.社会学习模式(班都拉);

5.集体教育模式(马卡连柯):其核心是“通过集体,在集体中,为了集体”的原则;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和信任;教育原则是集体教育和前景教育,集体教育又称平行教育影响,旨在让学生成为教育主体,其优点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前景教育即以任务驱动实现目标,该原则又称为“明日快乐论”;其教育手段和途径是劳动教育辅之以合理惩罚;

十、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1.概念: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993年《教师法》);

2.教师的地位:

(1)社会地位;

(2)法律地位(专业人员);

3.教师的作用:①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与传递者②教师是肩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在学生发展过程中起引导作用;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通过理论建构、知识创新、技术革新等方面直接参与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

4.教师职业的特点:①专业性是教师职业的根本特征;②具有一般复杂脑力

劳动的特点;③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④具有鲜明示范性;⑤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

5.教师的权利:①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②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③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④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和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⑤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师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⑥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6. 教师的义务: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③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⑤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7.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途径:

(1)内涵: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它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①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②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③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④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途径:教师发展学校、校本培训(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反思性教学和教师行动研究;

(二)学生

1.学生的权利:①使用教育资源权;②获得物质帮助权;③获得公正评价权;④程序性权利;⑤学生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权利等;

2.学生的义务:①遵守法律、法规;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遵守其所在学校或其它教育机构管理制度;

(三)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特点: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特点是①在教育教学中是主导-主体关系;②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关系;③在社会道德和心理层面是互相影响的关系;

2.类型:

(1)学生中心论(杜威)

(2)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作为教师,

(1)转变观念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①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②有正确的人才观;③教师要有平等的师生观;

(2)尊重与理解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①充分信任学生;②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善于和学生交往;③民主公正地对待学生;④尊重和理解学生;⑤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健全人格,以自身的形象影响学生;作为学生,要尊重和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自尊自爱自强,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和教师交流,努力和教师保持良好关系。

2010年教育学考研必背知识精华版——教育学原理之三

七、课程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1.课程的定义:①课程即教学科目;②课程即教学经验;③课程即文化再生产(鲍尔斯、金蒂斯);④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弗雷尔);⑤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讲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领悟的、实行的和经验的五类课程;

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①大教学小课程论,其代表是苏联和我国教育者;②大课程小教学论,在北美比较普遍;事实上两者大同小异,课程和教学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课程与教学既有关联,又是各不相同的两个研究领域;课程强调每个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引导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看作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课程理论流派:

(1)知识中心主义课程论,又称为学科中心课程论,以斯宾塞、赫尔巴特和布鲁纳为代表,主张学校教育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代表理论是要素主义(巴格莱)和永恒主义(赫钦斯);

(2)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可以称作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认为应该把课程的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上;其核心观点在于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其特点一是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二是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3)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主要包括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和存在主义课程论(奈勒);

(二)课程类型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按照学科的逻辑来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科书,安排教学顺序和课时数,分科进行教学的课程;其特点在于①分科设置;②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安排内容进度;③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其优点在于①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②知识的完整性;③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缺点在于忽视了儿童的兴趣,压抑了儿童的主动性;

(2)活动课程,就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其基本特点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②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③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的养成;其缺点在于学生的知识获得不系统,基本技能训练比较缺乏;

(3)两者的对比①在目的方面,前者重视的是传授人类长期实践积累下的知识经验的精华,而后者重视的是通过学习者的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教育性经验;②在编制方面,前者重视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后者重视的是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③在教学方式方面,前者以教师

讲授为主,后者以学生自主的实践交往为主;④在评价方面,前者重视终结性评价,后者重视过程性评价;

2.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①分科课程即学科课程;②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融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它打破传统的从一门科学中特定内容构成课程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坚持知识统一的观点,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把某一学科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就可以互相强化,学习效果就会得到加强,学生更能充分地理解和把握各门学科的要领、原理和方法之间的异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会人类知识的综合性,并在学习种形成正迁移,促进其他知识技能的学习;而且综合课程比较容易切近生活;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须课程是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编定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而开设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

(三)课程编制

1.泰勒原理:泰勒提出的四大课程基本问题,即①学校应努力达成什么目标②提供哪些的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③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④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可以讲抬了的课程编制过程简化为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结果;对教育目标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学科的逻辑、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三方面;

2.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①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主要依据;包括教学科目设置、学科开设的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②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③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3.课程目标:

(1)概念。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规定了学生在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德智体等方面期望达到的程度;它是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基础,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2)课程目标的来源有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学科的逻辑、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具体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的需要四方面;

(3)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是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培养目标;

(4)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①认知领域(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②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③技能领域(知觉、定向、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新);

4.课程的范围与结构:课程结构可分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课程的范围可分为

(1)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2)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课外活动

(3)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

5.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的取向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

(1)课程实施的取向①富兰、辛德的实施取向分类包括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三方面;②侯斯的的实施取向分类包括技术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三方面;

(2)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①课程变革的特征(如评价体系的改革)②学校的特征(校长的角色、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特征与价值取向等)③政府机构的力量和社区的支持;

6.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及其意义。一般认为课程评价既包括学生的学业评价,又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

(2)课程评价的功能有导向、激励、诊断、调节四方面;

(3)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①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布卢姆提出)。诊断性评价是在课程编制或课程实施之前进行的评价,目的是考察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准备状况,从而使课程计划及实施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形成性评价也称“过程评价”,是在课程编制或课程实施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时所进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改进课程与教学的效果,在于搜集课程编制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总结性评价也称“结果评价”,是在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所进行的评价,它与形成性评价相对应,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资料和信息,整体判断,从而决定推广或修订完善课程计划;②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主要是根据评价的主体来划分的,内部评价也称内部人员评价,外部评价也称外部人员评价;③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目标本位评价是以课程或教学计划的预定目标为依据而进行的评价,;目标游离评价要求脱离预定目标,以课程计划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展示这些结果;④决策性评价、研究性评价、工作性评价

(四)课程改革的影响因素 ——政治因素与课程变革:较之科技、文化变革更直接;①制约着课程改革目标;②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内容选择;③制约着课程改革的编制过程;

2.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①经济领域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制约课程目标;②经济的地区性差异制约者课程变革;③市场经济对课程变革的影响体现在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课程目标综合性、课程结构的优化等方面;

3.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①文化模式要求课程依据不同的民族文化特性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现民族特色;②文化变迁与课程变革;③文化多元与课程变革。学校课程要体现文化间差异,将文化与少数族文化结合起来;

4.科技革新与课程变革:①科技革新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②科技革新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③科技革新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

5.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①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制约着课程变革②学生需要与课程变革;③课程变革着眼点:最近发展区。着眼于最近发展区去选择教学内容; (五)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

1.美国:

(1)20世纪60年代的改革。主旨是提高课程的学术水准,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发展学生智力;具体要求为①强调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和英语);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的中心,要求专家参与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写和教学大纲的拟定工作;③学校课程的编制应采用螺旋式结构;④提倡使用发现法;

(2)80年代以来的改革。主要集中于统一核心课程,设立全国性和州一级的课程标准;1983年《国家处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中提出五项新基础课(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计算机科学);1994年《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提出在原有五门基础课之上再加上外国语和艺术;

2.英国:

(1)《1988年教育改革法》。主要内容①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确定在 5-16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包括数学、英语和科学;②建立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参加四次(7、11、14、16岁)成绩评定,成绩评定包括全国统一考试和学校教师评定、教师评定,又包括测验、平时档案和成绩记录;

(2)90年代的改革。主要强调基础知识教育,减少国家课程内容,增加多样性和灵活性的选择,简化评价方式等;

(3)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布莱尔政府设立了课程与资格局进行了新一轮课改,主要改革趋势在于①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家对课程的宏观调控;②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③加强社会公民的教育和培养;④以基础学历为核心,致力于教育质量的提高;⑤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交流技术能力;

3、日本:1998年12月文部省颁布了《学习指导纲要》开始课改,其遵循的四点宗旨是①培养具有丰富人性和社会性,能够自立于国际社会的有生存意识的日本人;②培养学生独立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③谋求在轻松愉快的教育活动中使学生扎实的掌握基础的、基本的知识,加强个性发展;④发挥各学校的创意,推进特色教育、特色学校的教育;

(六)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改革的背景:

(1)国内背景;

(2)国际背景①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非常重视调整培养目标,努力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全面素质,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学业成绩;②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和调整,精选适合学生发展和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的最新进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③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具有终身学习愿望的、具有国际竞争意识的未来人才;④重视评价改革,评价方式进一步多样化,注重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

2.目标:

(1)总体目标在于“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具体目标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消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内容: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掀开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内容是:①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②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③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④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⑤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⑥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八、教学

(一)教学概述

1.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之下,

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养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2.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与联系:①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②智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完成的;③教学与上课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3.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

(1)教学的主要作用是①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途的形式;②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2)教学的主要任务是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二)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1.教学理论概述:教学理论是关于教学情景中教师行为的规定或解释,它关注的是一般的、规律性的知识,旨在指导教学的实践;

2.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课程论的关系: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它主要描述的是人或动物学习的性质、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因素,课程理论主要研究教学内容的设计、编制和改革,教学理论主要研究如何促进学习,学习理论是描述性的,教学理论既是描述性的又是处方性的;

3.教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脉络:

(1)形成,我国古代儒家思孟学派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在西方,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中提出了著名的形式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2)教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后来赫尔巴特的理论体系为其弟子席勒和莱因所补充与修改,把赫尔巴特的教学四阶段改造成五阶段,即准备、提示、联想、系统与方法,形成了赫尔巴特学派的教学理论,其发展取向有哲学取向(在我国和苏联盛行)和心理取向(美国)两种;

4.行为主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1)关于教学目标。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所以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突出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

(2)关于教学过程。包括①具体说明最终的行为表现,确定目标行为;②评价行为,观察并记录行为发生的频率;③安排相倚关系,选择强化物和强化安排方式;④实施方案,安排环境并告知学生具体要求;⑤评价方案,测量想得到的行为结果;

(3)关于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法,原则是自定步调、小步子、积极反应和及时反馈;

5.认知主义(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

(1)关于教学目标,认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2)关于教学过程,包括四个原则,即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3)关于教学方法,发现法;

6.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1)关于教学目标,培养变化开放的、灵活的和适应性强的人,学会怎样学习并且因而能不断学习的人,最终使学生完成自我实现,即人的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形成;

(2)关于教学过程,包括五个阶段:确定帮助的情景→探索问题→形成见识→计划和抉择→整合;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促进者、服务者、帮助者的角色,而不是作为指导者角色;

(3)关于教学方法:意义学习,包括四个要素,即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渗透性的;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

(4)关于师生关系,认为教师作为“促进者”应具有真诚、接受、理解的态度品质;

(三)教学过程

1.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①是一个教师教、学生学的共同的双边活动,是教学相长的过程;②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过程(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制约性);③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④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2.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①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②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①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②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③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3)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①能力的提高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能力的发展;②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能力;

(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①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②按教学要求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校有效学习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②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

(四)教学模式

1.概念: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并未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的模式化的教学活动结构;

2.特点:①简略性②针对性③操作性④发展性⑤稳定性;

3.教学模式的结构:通常包括了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五个因素;

4.程序教学模式(与行为矫正有关):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指导理论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独立地学习,能适应个别差异,由于采用小步子的方法,复杂的课题可以化难为易;它的缺陷在于,只管学生学习的结果,不能判断学生理解的深浅和是否进行创造性思维,不适合用于技能训练和艺术学科,缺少师生间,同学间的人际交往;

5.发现教学模式:倡导者是布鲁纳,这种教学模式的目标是要使学生把握探究性思维的方法,它要求学生通过发现(严格地说是再发现)的步骤去进行学习;发现教学的过程可分为①创设问题情境;②利用材料,树立假设;③验证假设④做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维持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情境的设置要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教学方法主要是启发式;因此该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过程,注重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和信息提取;其优点在于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可以促进有意义接受学习,有助于所学知识的保持记忆,实现知识迁移和运用,发掘学生的智慧潜能;

6.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布卢姆创立;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围绕单元展开的,其基本的程序为定向、单元掌握、形成性测验、终结性测验;其实施步骤可分为①准备阶段,包括掌握的界定、教学目标的界定、课程编制、教材组织、试卷设计与准备,以及与此相一致的完备的教学计划,反馈/矫正程序和“非掌握者”的学习方案;②学习方法指导阶段,在进行正式教学前,教师需对学生进行程序与方法的指导③实施阶段,单元教学结束后进行单元形成性测验,在学期结束时对全班同学进行终结性测验评价;

7.暗示教学模式:代表人物是洛扎诺夫,该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暗示原理,即让学生在接受暗示中学习;暗示教学使形象的和抽象的内容同时作用于学生,学生的大脑两半球同时得到利用;使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发挥作用,处于精神轻松状态下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有利于激发一个人的超强记忆力;其实施原则主要有①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②有意识和无意识统一的原则;③暗示手段相互作用的原则;其特点在于让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运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综合手段、方式,诱发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使大脑两半球协调活动,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结合,形成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学习潜力,提高教学效果;

8.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代表人物是罗杰斯;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一个促进者的作用,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融洽的个人关系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强调教学过程是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包括五个阶段,即确定帮助的情景→探索问题→形成见识→计划和抉择→整合;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促进者、服务者、帮助者的角色,而不是作为指导者角色;

9.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1)传递—接受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经凯洛夫等人重新改造传入我国;

(2)自学—辅导式。又称自学—指导式(简称自导),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是我国教育理论界根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实践、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3)引导—发现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吸取了杜威、布鲁纳等人所提倡的“问题—假设—推论—验证”程序;

(4)情境—陶冶式。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吸取了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

(5)示范—模仿模式。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进行参与性的练习而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

(6)概念获得式。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原理的形成来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掌握探究思维的方法,主要反映了认知心理学派的观点,即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

(7)掌握学习模式,基于布卢姆 “任何教师实际上都能帮助他的所有学生获得优异成绩”这一信念而提出来的,它的中心任务不是控制学生而是控制学习,关键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五)教学原则

1.概念: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是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反映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过程的规律性,体现了教学目的的要求,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2.确立依据:社会的依据、人的依据、教学自身的依据;

3.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体现了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同时这也是知识的思想性、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反映;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3)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4)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

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6)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7)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8)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六)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①个别教学制;②班级授课制;③导生制;④道尔顿制;⑤分组教学。即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将他们分成水平不同的班进行教学,包括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两种(或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其优点是更适应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缺点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对待分组教学问题上不同人有不同要求,分组教学后的副作用也较大;⑥特朗普制;

2.班级授课制:

(1)班级授课制的由来及发展。公元16世纪,首先在东欧的一些学校教学中实践;夸美纽斯首次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它基本确立了下来;以赫尔巴特为代表,提出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的理论,给夸美纽斯的理论以重要的补充;以前苏联教学论为代表,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使班级授课制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一个体系;

(2)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①学生固定②地点固定③时间固定④教师固定⑤内容固定;

(3)优点①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②有利于发挥教师作用;③有利于发挥班级体的教育作用;④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⑤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4)缺点①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②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③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结果;④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⑤不能容纳和适应更多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⑥受到课的时间限制,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⑦缺乏真正的集体性;

3.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①教学组织形式趋向灵活多样化;②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③时空局限性越来愈小;

(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讲读;

2.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包括启发性或开导性谈话、复习性或检查性谈话、总结性或指导性谈话、讨论性或研究性谈话四种类型;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特定问题而进行探讨、磋商,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4.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实验作业,以获得知识或验证知识,培养操作能力的方法;

5.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进行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

6.练习法: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

7.参观法:组织学生到大自然或社会特定场所观察、接触客观事物或现象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所学知识;

8.自学辅导法:即学生在教书的指导下,以自学为主,使学生获得自学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八)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

2.上课:包括明确教学目的、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组织好教学活动;

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考评;

(九)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1.含义: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功能:反馈-调节、激励-动机和诊断功能;

3.诊断性、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①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前置评价或前测,是在学期教学或单元教学开始之前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旨在弄清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发展情况,了解学生学习上的特点、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②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意在使师生及时了解教育学的进展情况,以便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③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进行的评价;

4.学业成就评价:指对学生学业成绩和达到教学目标程度方面的评价,其方法主要有考查、考试、调查法、观察法几种;

5.教学评价的改革:①由过去注重评价教师的教向评价学生的学转变;②由过去“双基”和学科能力目标落实的评价向既重视学生的“双基”和学科能力的形成,又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转变;③由过去注重评价教师对教材使用和教学方法选择向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媒体的有效利用转变;④注重发挥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⑤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⑥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和教学反思,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2010年教育学考研必背知识精华版——教育学原理之四

九、德育

(一)德育概述

1.概念: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教育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道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就是就是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品德活动;

2.德育任务:①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②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③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德育的意义:①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③德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1.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德育内容是用来形成人们的品德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知识,准则、法律规范和其它社会规则的总和,是经过主观选择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的社会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文化。在我国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纪律教育;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教育;充分继承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遗产,并与现代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社会公德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全球伦理和环境伦理教育;此外,还有人道主义教育及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等;

2.《小学德育纲要》与《中学德育大纲》;

(三)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影响;

2.德育过程的规律:

(1)德育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①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②道德活动是促进外部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③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①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知,是指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包括道德观念,信念和评价能力;情,是指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爱憎好恶的主观态度;意,是指道德意志,是为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是调节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行,是指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下,对他人和社会作出的反应,也是衡量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②知、情、意、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行是关键,在从知到行转化过程中,情,意起调节促进作用;③知、情、意、行是互相作用,统一实现的过程;④德育过程的多端性;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这个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和学生已有的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①要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②要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

(4)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自我教育是指个人主动地提出到的道德修养目标,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过程,是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产生的,是个人品德修养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在德育过程中既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还要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措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自身品德形成中的能动作用;

(四)德育原则

1.概念:德育原则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它概括了德育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对于德育工作具有直接的、具体的指导作用;

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

(1)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

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2)知行统一原则,也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3)正面引导和纪律约束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正面疏导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积极性,同时又要纪律约束,将引导与要求学生遵循学生守则、学校规章制度等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

(4)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的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5)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6)照顾年龄特点和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的原则,也称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续性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德育的目的发展;

(五)德育方法

1.概念: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的方法;

2.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方法:有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训练、自我教育、榜样示范和品德评价;

(六)德育途径

1.直接的道德教育:思想品德课和时事政治课;

2.间接的道德教育:思政课之外的各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工作;校外教育;班主任工作(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

(七)教育模式

1.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偶故事法)①关于道德发展规律(自我中心-他律-自律);②关于道德发展的动力(源于儿童主体与社会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因此他特别强调儿童在发展中的自主性、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③关于道德原则和方法(集体活动和自我管理活动);④关于课堂应用(鼓励学生参与道德问题讨论;积极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民主管理;合理奖惩);

(2)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阶段理论(道德两难故事法);

2.体谅模式(麦克费尔):将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应当建立在体谅的基本核心之上,对道德发展而言,给机会表达心中的感受是至关重要的;认为在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关心、体谅别人,只要儿童能形成从别人的观点和立场出来考察自己的道德行为,就能发展成有道德的社会公民;其理论假设是①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②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体谅;③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④教育即学会关心;基于此学校应做到①营造相互体谅相互关心的气氛;②教师在关心体谅他人上起道德表率作用;麦克费尔等还编制了《生命线丛书》(《设身处地》、《证明规则》和《你会怎么办》);

3.价值澄清模式(美国的拉斯、哈明、西蒙):着眼于价值观教育,试图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通过选择、赞扬、实践过程)并通过评价过程促进统一的价值观的形成,这一过程的基础就是避免观点说教并促使人们在确立价值观方面使用有道理的推论;认为价值并不是一种固定的观点或是永恒真理,而是建立在个体社会经验上的一种指南;其评价过程有①自由地选择②从各种可供选择的项目中进行选择③在仔细思考后果之后进行选择④赞同赫珍视⑤确认⑥依据选择行动⑦重复七个步骤;其课堂应用是创造一种没有威胁的非强制的柔和的对话环境;

4.社会学习模式(班都拉);

5.集体教育模式(马卡连柯):其核心是“通过集体,在集体中,为了集体”的原则;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和信任;教育原则是集体教育和前景教育,集体教育又称平行教育影响,旨在让学生成为教育主体,其优点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前景教育即以任务驱动实现目标,该原则又称为“明日快乐论”;其教育手段和途径是劳动教育辅之以合理惩罚;

十、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1.概念: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993年《教师法》);

2.教师的地位:

(1)社会地位;

(2)法律地位(专业人员);

3.教师的作用:①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与传递者②教师是肩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在学生发展过程中起引导作用;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通过理论建构、知识创新、技术革新等方面直接参与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

4.教师职业的特点:①专业性是教师职业的根本特征;②具有一般复杂脑力

劳动的特点;③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④具有鲜明示范性;⑤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

5.教师的权利:①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②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③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④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和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⑤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师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⑥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6. 教师的义务: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③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⑤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7.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途径:

(1)内涵: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它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①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②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③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④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途径:教师发展学校、校本培训(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反思性教学和教师行动研究;

(二)学生

1.学生的权利:①使用教育资源权;②获得物质帮助权;③获得公正评价权;④程序性权利;⑤学生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权利等;

2.学生的义务:①遵守法律、法规;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遵守其所在学校或其它教育机构管理制度;

(三)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特点: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特点是①在教育教学中是主导-主体关系;②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关系;③在社会道德和心理层面是互相影响的关系;

2.类型:

(1)学生中心论(杜威)

(2)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作为教师,

(1)转变观念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①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②有正确的人才观;③教师要有平等的师生观;

(2)尊重与理解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①充分信任学生;②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善于和学生交往;③民主公正地对待学生;④尊重和理解学生;⑤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健全人格,以自身的形象影响学生;作为学生,要尊重和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自尊自爱自强,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和教师交流,努力和教师保持良好关系。


相关内容

  •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考研真题 笔记资料[最新历年真题] 南师大学前教育考研真题
  •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考研真题 笔记资料[最新历年真题] 南师大学前 教育考研真题 (学长温馨提示:本篇文章最好看完,对你的考研复习一定会有帮助) 一.南师大助考学长团队考研寄语 1.成功,除了勤奋努力.正确方法.良好心态,还需要坚持和毅力. 2.不忘最初梦想,不弃任何努力,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种医学考研经验
  • 201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种医学考研经验 2013年考研初试已经结束,为帮助大家顺利通过复试.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以下学习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关于政治 政治考试,有时候复习两个月的人会超过准备半年的人,有人说运气很重要.其实不然,政治其实是最容易的,只要你花了一些工夫,而且方法对头的话,70 ...

  • 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精华笔记开更?
  • 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年-1992年) 第一节 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制定一系列政策,指导农村体制改革. 1979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快农业发展 ...

  • 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精华笔记开更⑨
  • 今天,小编继续为大家带来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精华笔记系列,希望能帮2017考研的你尽快梳理好内容,把最核心的考点都背会! 第五章 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 第一节  维新变法思潮 一.早期维新运动思潮 资产阶级改革思想则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初期的资产阶级改革思想要求以西方强国为榜样,进行政治.经济 ...

  • 2017清华大学经济学考研入门必备!
  • 2017清华大学经济学考研入门必备! 本文将谈谈如何培养经济学思维,经济学思维有了,学习起来就容易了. 正式讲述之前,我们先看下伟大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说的一句经典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合格经济学 家必须既是数学家又是历史学家,同时还是政治家和哲学家.„„他必须像艺术家那样远离尘世,又像政治家那样脚踏实 ...

  • 考研参考书目
  • 7.推荐书目 (2)英语 我以前用的是王长喜的<复习指南>,不过北京考研的人几乎都用朱泰祺的复习书,应该是有其道理.其他就是历年考题分析(95-2002即可).六级全真题(只做阅读理解即可).英语写作我推荐考试虫出的<考研万能作文>,18元,很不错.其他就是张锦芯的阅读理解和 ...

  • 国际经济与贸易考研有关事项
  • 国际经济与贸易考研有关事项 有有关关国国贸贸专专业业各各个个高高校校研研究究生生专专业业排排名名 排名 校名 等级 一级学科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020206国际贸易学 2浙江大学 A++ 020206国际贸易学 3 湖南大学 A+ 020206国际贸易学 4 上海财经大学 A+ 02020 ...

  • 大学生资料查询大全
  • 本文由湿婆之舞李磊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大学生查询信息只有你想不到 来源: 崔英慧的日志 大学生查询信息 只有你想不到 英语四级考试网 http://www.cet4v.com/ 英语六级考试网 http://www.cet6w. ...

  • 王宏建的[艺术概论]考研核心笔记(全)1
  • 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 --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本质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 ...

  • 上海大学世界史专业考研经验
  • 上海大学世界史专业考研经验 国际史是归于前史专业,上一年我报考国际史专业时,也犹疑过,由于2010年上大国际史方向比国家线高出25分,归于抢手专业了.可是2011年也即是本年国际史专业是压着国家线来的,反倒是我国近现代史专业对比高.所以每年分数线不一定,它受许多方面的影响,国家线是一个总的杠杆,然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