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案例

董晓红(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

【案例背景】

关于这一课无论网上还是本校老师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采用史料教学的方式,即通过图片、漫画、语言文字等对当时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进行展示或者描述,这样做的优势是具体形象、生动直观,对于刚刚接触新教材的高一学生来说比较适宜;二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边看书边按照老师的要求用表格的方式列举出知识要点,这样做的优点是清晰条理、便于记忆,我认为这两种方法针对单元复习课来说效果较好。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课堂处理方式呢?能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理性地方式在思考地过程中获得知识呢?以下是我的尝试。

【教学过程】

物质生活与习俗很大程度上能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特征。这一节课教材更多提供的是历史现象,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自学,透过这些历史现象从中找出能反映当时具有时代特征的一些规律呢?本课内容包括衣食住和社会风俗四个方面,现在我们以近代服饰的变迁做为案例。

师:服装具有地区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服装是思想文化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近代服装变迁反映出东西文明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也反映出自身不断发展走向近代化的历程。鸦片战争前,中国人的服饰有哪些?生:穿长袍马褂、粗布衣服、还有旗装呢。

师:达官贵人穿长袍马褂,普通老百姓穿粗布衣服,旗装是满族妇女所穿的,宽松肥大,遮盖了女性的曲线。

师:服装能反映出哪些社会现象呢?为什么人们的衣装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生讨论后得出:服装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连,甚至有着严格的制度和规定,反映了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生:旗装反映了晚清时期,在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之下,人们思想拘谨保守呆板。师:再从服装面料上分析一下。

生:老百姓主要是粗布衣服,自产棉布和手工制品,说明鸦片战争前中国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师:鸦片战争后服装有什么变化呢?

生:出现西服。

师: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逐渐兴起西装;随着洋务运动开展,政府官派留学生回国,还有一些买办、商人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穿西装者,服饰开始近代化。穿西服为什么逐渐在中国一些城市里成为时尚呢?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的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康有为的主张是什么?有哪些理由呢?(本课序言材料)康有为在《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中说“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生:主张断发易服。因为发辫不能适应机器大生产,中国的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符合世界潮流。总之,要求社会适应工业文明与世界发展同步。师:辛亥革命以后,服装有什么新变化呢?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案例

董晓红(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

【案例背景】

关于这一课无论网上还是本校老师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采用史料教学的方式,即通过图片、漫画、语言文字等对当时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进行展示或者描述,这样做的优势是具体形象、生动直观,对于刚刚接触新教材的高一学生来说比较适宜;二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边看书边按照老师的要求用表格的方式列举出知识要点,这样做的优点是清晰条理、便于记忆,我认为这两种方法针对单元复习课来说效果较好。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课堂处理方式呢?能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理性地方式在思考地过程中获得知识呢?以下是我的尝试。

【教学过程】

物质生活与习俗很大程度上能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特征。这一节课教材更多提供的是历史现象,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自学,透过这些历史现象从中找出能反映当时具有时代特征的一些规律呢?本课内容包括衣食住和社会风俗四个方面,现在我们以近代服饰的变迁做为案例。

师:服装具有地区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服装是思想文化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近代服装变迁反映出东西文明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也反映出自身不断发展走向近代化的历程。鸦片战争前,中国人的服饰有哪些?生:穿长袍马褂、粗布衣服、还有旗装呢。

师:达官贵人穿长袍马褂,普通老百姓穿粗布衣服,旗装是满族妇女所穿的,宽松肥大,遮盖了女性的曲线。

师:服装能反映出哪些社会现象呢?为什么人们的衣装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生讨论后得出:服装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连,甚至有着严格的制度和规定,反映了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生:旗装反映了晚清时期,在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之下,人们思想拘谨保守呆板。师:再从服装面料上分析一下。

生:老百姓主要是粗布衣服,自产棉布和手工制品,说明鸦片战争前中国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师:鸦片战争后服装有什么变化呢?

生:出现西服。

师: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逐渐兴起西装;随着洋务运动开展,政府官派留学生回国,还有一些买办、商人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穿西装者,服饰开始近代化。穿西服为什么逐渐在中国一些城市里成为时尚呢?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的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康有为的主张是什么?有哪些理由呢?(本课序言材料)康有为在《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中说“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生:主张断发易服。因为发辫不能适应机器大生产,中国的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符合世界潮流。总之,要求社会适应工业文明与世界发展同步。师:辛亥革命以后,服装有什么新变化呢?


相关内容

  •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教案
  •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提高 人生发展能力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明辨是非,在认识事物本质 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 认知:了解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理解明辨是非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2. 情感态度观念:是非分明,明确 ...

  • 次氯酸性质的探究
  • 次氯酸性质的探究 开课人:张冬梅 [课题] 次氯酸性质的探究 [开课时间]2004年12月8日(上午第二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了解次氯酸强氧化性(漂白作用和杀菌消毒)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②掌握次氯酸的三大性质:强氧化性.不稳定性.酸性:③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能力目标:通过科 ...

  • 落日的幻觉-说课稿
  • <落日的幻觉>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落日的幻觉>是一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中的自读课文.本单元课文是探索自然奥秘的事理性说明文.从学习的思想情感目标分析,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和严谨周密的科学思想方 ...

  • 胶体说课稿
  • 胶体的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教材的教学要求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体现三位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向学生学习最终到达的最低水平,强调问题意识,分析探究能力.应变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1. 课文 ...

  • 酸 碱 盐 溶液的导电性
  • 酸 碱 盐 溶液的导电性 教学目的 知识: 通过溶液导电性实验,了解电离,初步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能力: 培养并发展学生分析问题.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思想教育: 对学生进行从宏观到微观,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 育.培养严谨认真的科 学态度. 重点难点 电离.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

  • 落日的幻觉1
  • 落日的幻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够借助文本说出人们所看到的美仑美奂的落日实际上是幻觉的科学依据.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组内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形成注重观察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 ...

  •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
  • 贵 阳 市 中 华 职 业 学 校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2011级 <哲 学 与 人 生>教 学 计 划 授课教师:王定伟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

  • 经济生活第一课教案
  • <经济生活>前言.第一课课堂教学实录 广州市第七中学 陈吉君 [教学内容]<①--经济生活>(人教版2005年4月第2版)第一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①经济的含义.②商品是用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④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⑤价值是凝聚 ...

  • 概念教学的一种新型建构模式
  • 作者:王宇宙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1年09期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向"让学生主动发展"转变,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讨论.实验探究的乐园,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此,在各级公开课.示范课的课堂上,笔者经常能感受到这样一种合作课堂氛围的存在.然而,令笔者困惑的是,在那些或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