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权变理论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运用领导权变理论中的费德勒模型来分析在不同情境下,班主任应采用何种领导风格,同时运用由何塞与布兰查提出的应变领导模式理论来探讨班主任该如何管理不同类型的班干部。 �

  关键词:领导权变理论;高职;班主任;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262-03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一般采用传统的班主任制度。班主任是肩负多重职能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高校管理者最基层的一个工作岗位,其既是专业教师,又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可以说,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一个班级的风格往往就是班主任的风格。�

  班主任管理风格就是班主任为了实现班级教育管理的目的,在履行班主任的职责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定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方式。一般而言,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通常表现出三种管理风格,第一种是专制型的管理风格;第二种是民主型的管理风格;第三种,就是放任自流型的管理方式。对于许多刚刚担任班主任的年轻老师来说,他们非常期望能管理好班级,但不清楚到底采用哪种管理风格才是有效。由于不同班级学生个性上存在差异,同时学生的成熟度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种固定的管理风格适合所有的班级,应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寻找合适的管理风格。所以,本文试图结合本人当班主任的体会及身边其他实例,运用领导权变理论中的费德勒模型来分析在不同情境下,班主任应采用何种领导风格,同时运用由何塞与布兰查提出的应变领导模式理论来探讨班主任该如何管理不同类型的班干部。�

  1 费德勒模型与班级管理�

  1.1 费德勒权变理论�

  许多管理心理学家认为,领导者的领导行为不仅取决于他的品质、才能,也取决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如被领导者的素质、工作性质等。事实上,领导品质和领导行为能否促进领导的有效性,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有效的领导行为应当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领导权变理论。对于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而言,不同班主任所面对的不同班级学生的气质类型有所不同,班干部的能力有所差异,班级管理的不同阶段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所以领导权变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班级管理。�

  费德勒(Fred E.Fiedler)认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是否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费德勒经过试验,把影响领导有效性的环境因素归结为3个维度:职位权力、任务结构和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1)职位权力。这是领导者所处的职位能使群体成员遵从他们指挥的权力,即来自组织职权所赋予的权力。费德勒认为,有清晰和相当职位权力的领导者才能比那些没有此种权力的领导者更易博得下属真诚的追随。(2)任务结构。指下属所从事的工作或任务的明确性。如果领导的群体要完成的任务是清楚的,组织纪律明确,成员有章可循,则工作质量比较容易控制,领导也更加有的放矢;反之,工作规定不明确,成员不知道如何去做,领导者就会处于被动地位。(3)领导与成员的关系。指领导得到被领导者拥护和支持的程度,即领导者是否受下属的喜爱、尊敬和信任,是否能吸引并使下属愿意追随他。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喜爱的程度越高,领导者的权力和影响力就越大;反之,其影响力就越小。�

  另外,费德勒为了进行他的研究,确定了两大领导风格,其中之一是任务导向风格,即领导者从设法完成任务中得到满足,被认为惯于命令和控制,只关心工作的领导者,是只关心工作的领导者;另一种取向是实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个人获得显赫的职位,被认为对人宽容、体谅,注重人际关系和个人的声望,是以人为主的领导。�

  费德勒将三个环境变数任意组合成八种群体工作情境,对1200个团体进行了观察,收集了把领导风格与工作环境关联起来的数据,得出了在各种不同情况下使领导有效的领导方式,其结果如下图所示。费德勒在研究中发现,关心任务的领导在“不利的”或“有利的”情境下,将是最有成效的领导者。费德勒将有利的情境定义为特定情境下领导对群体施加影响的程度。换言之,当领导在职位权力不足、任务结构不明确、领导与其成员关系紧张时,领导者的处境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关心任务的领导者将是最有成效的。而在另一个极端情况下,在职位权力很高、任务结构明确、领导与其成员关系良好时,领导者的处境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关心任务的领导者也是最有成效的。然而,当情况仅仅是有些不利或有些有利,注重人际关系的领导者是最有成效的。�

  1.2 费德勒权变理论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在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三个环境变数中的“职位权力”对每个班主任都是差不多的,所享有的职位权力较小。因为班主任对学生的成绩没有直接决定权;对班级学生评奖学金、学校干部、评优评先等一般也只享有推荐权;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除非他触犯相关的学校规章制度,根据制度进行惩罚,班主任也没有其他的权力可以施加压力,所以对大多数班主任来讲,其职位权力都较弱。在“领导者与成员关系”方面,有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关系较好,学生碰到困难或挫折会向班主任倾诉,而有些班主任喜欢与学生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另外,在班级管理的不同阶段,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有所不同。在高职学生大一的第一个学期初,班主任和学生之间较为陌生,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和喜欢程度较低;到了大一下学期或大二、大三阶段,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处于好的状态。在“任务结构”方面,不同班主任所营造的班级气氛有所不同,有些班级组织纪律明确,成员有章可循,学生非常清晰自己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而有些班级工作规定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另外,大一刚组建班级阶段,学生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尚未清晰了解,到了大二大三阶段就比较清楚。所以,不同班主任所在的班级,以及班级管理的不同阶段,其任务结构上存在差异。�

  综合考虑班主任在管理班集体过程中的三个环境变数,班主任在不同的情境下应采用不同的管理风格才是有效的。我们根据班级管理的不同阶段来讨论。�

  (1)大一新成立班级阶段。此时“领导和成员关系”为差,“任务结构”为不明确,职位权力又弱,此时,根据费德勒的权变理论,应采用“以工作为主”的领导风格。在这个阶段,笔者发现经常在学生早晚自修到教室去监督学生,到学生宿舍督促学生做好卫生工作的班主任,其班级考勤、纪律、卫生等方面的工作做得相对较好。�

  (2)大一第二个学期。到了大一第二个学期,通过不断地接触,不同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会存在好与坏的差异,而“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两个因素与前一个阶段变化不大,此时有效的领导风格取决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好坏。若“领导和成员关系”为差,则适宜采用“以工作为主”的领导风格,即继续采用命令和控制的方式亲自监督学生做好各项事务。如果“领导和成员关系”为好,则宜采用“以人为主”的管理风格。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在学生处于一年级阶段,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与大多数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发现原来觉得很头疼的几个经常逃课的学生,通过与他们经常沟通以后,他们也不逃课,有事也会事先请假。�

  (3)大二、大三阶段。到了大二、大三阶段,学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已经较为了解,对于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也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判断,所以此时“任务结构”较为明确。同时,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也已经固定下来,所以“领导和成员关系”可分为好与差两种。而第三个环境因素“职位权力”仍旧为弱。此时,“领导和成员关系”为好的班主任,应当采用“以工作为主”的管理风格;“领导和成员关系”为差的班主任,应当采用“适中”的管理风格,即兼顾工作和人际关系。对于与学生关系较好的班主任,此阶段会面临一个两难的抉择,即针对经常表现不好的学生到底要不要替他们隐瞒或说好话。如果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势必会影响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但不按规则办,又发现没有好的办法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此时,根据费德勒的权变理论,采用“以工作为主”的管理风格才是有效的,所以班主任有效地解决办法就是按章办事。笔者曾经就碰到这种情况。班级里有1位女生经常逃课,找他们沟通过好几次都没有成效。因我所在的学校有规定,学生累积旷课超过10节,将被记警告一次,而这位女生已累积旷课10节。与辅导员达成一致后,最终她被记警告一次。接受警告处分之后,据其他学生反映,这位女生的行为好的很多。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果一味追求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能会被使班主任变得很被动。�

  2 应变领导模式理论与班干部管理�

  班干部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不少优秀班主任认为:一个班级教育管理的好坏,往往与班干部力量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很大关系。为此,有效的管理班干部也是非常的重要。�

  2.1 应变领导模式理论�

  何塞(Paul Hersey)和布兰查(Kenneth Blanchard)提出的应变领导模式理论把注意力放在对下属的研究上,认为成功的领导者要根据下属的成熟度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何塞和布兰查认为,所谓成熟度,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愿望的大小。它取决于两个方面:任务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任务成熟度是相对于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而言的,若一个人具有无需别人的指点就能完成其工作的知识、能力和经验,那么他的工作成熟度就是高的;反之则低。心理成熟度则与做事的愿望或动机有关,如果一个人能自觉地去做,而无需外部的激励,就认为他有较高的成熟度;反之则低。何塞和布兰查把成熟度分成四个等级,即不成熟、稍成熟、较成熟、成熟。不成熟指下属缺乏接受和承担任务的能力和愿望,既不能胜任又缺乏自觉。稍成熟是指下属愿意承担任务但缺乏足够的能力,有积极性但没有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较成熟是指下属具有完成领导者所交给任务的能力,但没有足够的积极性。成熟是指下属能够而且愿意去做领导者要他们做的事。�

  何塞和布兰查将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分为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两种。任务行为是指领导者和下属为完成任务而形成的交往形式,关系行为是领导者给下属以帮助和支持的程度。由这两者,何塞和布兰查提出了四种领导方式:命令式、说服式、参与式、授权式。(1)命令式(高工作-低关系):指领导者对下属进行分工并具体指点下属应当干什么、如何干、何时干等,它强调直接指挥;(2)说服式(高工作-高关系):领导者既给下属以一定的指导,又注意保护和鼓励下属的积极性;(3)参与式(低工作-高关系):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参与决策,领导者着重给下属以支持及其内部的协调沟通;(4)授权式(低工作-低关系):领导者几乎不加指点,由下属自己独立地开展工作、完成任务。�

  何塞和布兰查根据关系行为、任务行为和成熟度,提出因人而异的管理方法,如下表1中所示。根据下属的成熟度和组织所处的环境,何塞和布兰查提出了应变领导模式理论,认为随着下属从不成熟走向成熟,领导者不仅要减少对活动的控制,而且也要减少对下属的帮助。当下属成熟度为“不成熟”时,领导者要给以明确而细致的指导和严格的控制,采用命令式领导方式;当下属成熟度为“稍成熟”时,领导者既要保护好下属的积极性,交给其一定的任务,又要及时加以具体的指点以帮助其较好地完成任务;当下属成熟度处于“较成熟”时,领导者主要是解决其动机问题,可通过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以及一定的帮助和鼓励树立下属的信心,因此以采用参与式为佳;当下属成熟度为“成熟”时,由于下属既有能力又有积极性,因此领导者可采用授权式,只给下属明确目标和工作要求,由下属自我控制和完成。�

  表1 何塞和布兰查因人而异的方法

  下级类型下级成熟度领导方式

  既不愿做又不会做不成熟命令式(高工作-低关系)

  愿做但不会做稍成熟说服式(高工作-高关系)

  会做但不愿做较成熟参与式(低工作-高关系)

  会做又愿意做成熟授权式(低工作-低关系)

  2.2 应用应变领导模式理论管理班干部�

  在一个班级班干部队伍构成中,一般来说学生的成熟度为“不成熟”的相对较少,大多数班干部的成熟度处于“稍成熟”、“较成熟”或“成熟”。高职学生一般在其高中阶段较少担任班干部,所以很多学生刚当上班干部时处于“愿做但不会做”状态,需要班主任采用说服式领导方式,即给学生工作中以指导,并鼓励学生大胆去开展班级活动。�

  笔者曾经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当时新选上的班长以前从来没有当过班干部,所以刚开始他不知道如何去管理其他同学,被人认为做事很拖拉也不称职。后来,在笔者的不断鼓励下,同时指导他该如何在同学中树立权威,如何发挥班长的协调作用,并告知他要多与其他班做得好的班干部接触等等,一个多学期过后,其他学生对他的评价好了很多,他自己也变得更有自信了。�

  班干部中也有些学生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但不愿做,即成熟度为“较成熟”,这在“90后”高职学生中的较为常见。对于这类班干部,班主任要了解他们不愿意做的原因是什么,大多数人的原因可能是怕按规章管理其他同学会得罪人,或是认为做这些事情没什么意义。对于这些班干部,应采用参与式的领导方式,即班主任多与他们沟通,让他们共同参与班级决策,并告知他做某事重要意义,同时给学生以支持和内部沟通协调。笔者曾经在一个班上过课,发现这个班级除了学习委员和团支书,其他班干部都不管事。另外,有几次要求学习委员召集班级各小组组长开会,她都会非常为难地告诉我说已经大二了,自己不想得罪其他同学,要求我自己去通知各小组组长。其实通过其他方面的接触,这个女生的能力是比较好的。但她所在的班级其他学生都是被动类型,班干部做的越多反而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冷言冷语,而班主任给他们提供的支持和内部沟通协调较少。�

  在班干部中,也有些学生会做又愿意做,即成熟度为“成熟”状态。遇到这样的班干部,班主任就比较省力。对于这类班干部,班主任可以采用授权式领导方式,即告知他们明确的目标和工作要求并把握一些关键环节,就能管理好班级。�

  3 结语�

  高职班主任的工作在学生的成长成材过程中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如何使班主任工作做出成效,还需要综合班主任考虑“师生间关系”、“班主任职权大小”、“任务结构的明确性”以及班干部的成熟度等因素,在不同的情境下,应采用不同的领导风格,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

  

  参考文献

  [1]海因茨.韦里克(美),马春光,哈罗德.孔茨(美).管理系精要国家化视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邢以群.管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袁钦吉,赵晓峰.班主任对班级工作的设计和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00,(9).

  摘 要:运用领导权变理论中的费德勒模型来分析在不同情境下,班主任应采用何种领导风格,同时运用由何塞与布兰查提出的应变领导模式理论来探讨班主任该如何管理不同类型的班干部。 �

  关键词:领导权变理论;高职;班主任;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262-03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一般采用传统的班主任制度。班主任是肩负多重职能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高校管理者最基层的一个工作岗位,其既是专业教师,又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可以说,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一个班级的风格往往就是班主任的风格。�

  班主任管理风格就是班主任为了实现班级教育管理的目的,在履行班主任的职责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定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方式。一般而言,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通常表现出三种管理风格,第一种是专制型的管理风格;第二种是民主型的管理风格;第三种,就是放任自流型的管理方式。对于许多刚刚担任班主任的年轻老师来说,他们非常期望能管理好班级,但不清楚到底采用哪种管理风格才是有效。由于不同班级学生个性上存在差异,同时学生的成熟度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种固定的管理风格适合所有的班级,应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寻找合适的管理风格。所以,本文试图结合本人当班主任的体会及身边其他实例,运用领导权变理论中的费德勒模型来分析在不同情境下,班主任应采用何种领导风格,同时运用由何塞与布兰查提出的应变领导模式理论来探讨班主任该如何管理不同类型的班干部。�

  1 费德勒模型与班级管理�

  1.1 费德勒权变理论�

  许多管理心理学家认为,领导者的领导行为不仅取决于他的品质、才能,也取决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如被领导者的素质、工作性质等。事实上,领导品质和领导行为能否促进领导的有效性,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有效的领导行为应当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领导权变理论。对于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而言,不同班主任所面对的不同班级学生的气质类型有所不同,班干部的能力有所差异,班级管理的不同阶段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所以领导权变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班级管理。�

  费德勒(Fred E.Fiedler)认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是否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费德勒经过试验,把影响领导有效性的环境因素归结为3个维度:职位权力、任务结构和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1)职位权力。这是领导者所处的职位能使群体成员遵从他们指挥的权力,即来自组织职权所赋予的权力。费德勒认为,有清晰和相当职位权力的领导者才能比那些没有此种权力的领导者更易博得下属真诚的追随。(2)任务结构。指下属所从事的工作或任务的明确性。如果领导的群体要完成的任务是清楚的,组织纪律明确,成员有章可循,则工作质量比较容易控制,领导也更加有的放矢;反之,工作规定不明确,成员不知道如何去做,领导者就会处于被动地位。(3)领导与成员的关系。指领导得到被领导者拥护和支持的程度,即领导者是否受下属的喜爱、尊敬和信任,是否能吸引并使下属愿意追随他。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喜爱的程度越高,领导者的权力和影响力就越大;反之,其影响力就越小。�

  另外,费德勒为了进行他的研究,确定了两大领导风格,其中之一是任务导向风格,即领导者从设法完成任务中得到满足,被认为惯于命令和控制,只关心工作的领导者,是只关心工作的领导者;另一种取向是实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个人获得显赫的职位,被认为对人宽容、体谅,注重人际关系和个人的声望,是以人为主的领导。�

  费德勒将三个环境变数任意组合成八种群体工作情境,对1200个团体进行了观察,收集了把领导风格与工作环境关联起来的数据,得出了在各种不同情况下使领导有效的领导方式,其结果如下图所示。费德勒在研究中发现,关心任务的领导在“不利的”或“有利的”情境下,将是最有成效的领导者。费德勒将有利的情境定义为特定情境下领导对群体施加影响的程度。换言之,当领导在职位权力不足、任务结构不明确、领导与其成员关系紧张时,领导者的处境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关心任务的领导者将是最有成效的。而在另一个极端情况下,在职位权力很高、任务结构明确、领导与其成员关系良好时,领导者的处境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关心任务的领导者也是最有成效的。然而,当情况仅仅是有些不利或有些有利,注重人际关系的领导者是最有成效的。�

  1.2 费德勒权变理论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在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三个环境变数中的“职位权力”对每个班主任都是差不多的,所享有的职位权力较小。因为班主任对学生的成绩没有直接决定权;对班级学生评奖学金、学校干部、评优评先等一般也只享有推荐权;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除非他触犯相关的学校规章制度,根据制度进行惩罚,班主任也没有其他的权力可以施加压力,所以对大多数班主任来讲,其职位权力都较弱。在“领导者与成员关系”方面,有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关系较好,学生碰到困难或挫折会向班主任倾诉,而有些班主任喜欢与学生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另外,在班级管理的不同阶段,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有所不同。在高职学生大一的第一个学期初,班主任和学生之间较为陌生,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和喜欢程度较低;到了大一下学期或大二、大三阶段,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处于好的状态。在“任务结构”方面,不同班主任所营造的班级气氛有所不同,有些班级组织纪律明确,成员有章可循,学生非常清晰自己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而有些班级工作规定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另外,大一刚组建班级阶段,学生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尚未清晰了解,到了大二大三阶段就比较清楚。所以,不同班主任所在的班级,以及班级管理的不同阶段,其任务结构上存在差异。�

  综合考虑班主任在管理班集体过程中的三个环境变数,班主任在不同的情境下应采用不同的管理风格才是有效的。我们根据班级管理的不同阶段来讨论。�

  (1)大一新成立班级阶段。此时“领导和成员关系”为差,“任务结构”为不明确,职位权力又弱,此时,根据费德勒的权变理论,应采用“以工作为主”的领导风格。在这个阶段,笔者发现经常在学生早晚自修到教室去监督学生,到学生宿舍督促学生做好卫生工作的班主任,其班级考勤、纪律、卫生等方面的工作做得相对较好。�

  (2)大一第二个学期。到了大一第二个学期,通过不断地接触,不同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会存在好与坏的差异,而“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两个因素与前一个阶段变化不大,此时有效的领导风格取决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好坏。若“领导和成员关系”为差,则适宜采用“以工作为主”的领导风格,即继续采用命令和控制的方式亲自监督学生做好各项事务。如果“领导和成员关系”为好,则宜采用“以人为主”的管理风格。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在学生处于一年级阶段,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与大多数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发现原来觉得很头疼的几个经常逃课的学生,通过与他们经常沟通以后,他们也不逃课,有事也会事先请假。�

  (3)大二、大三阶段。到了大二、大三阶段,学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已经较为了解,对于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也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判断,所以此时“任务结构”较为明确。同时,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也已经固定下来,所以“领导和成员关系”可分为好与差两种。而第三个环境因素“职位权力”仍旧为弱。此时,“领导和成员关系”为好的班主任,应当采用“以工作为主”的管理风格;“领导和成员关系”为差的班主任,应当采用“适中”的管理风格,即兼顾工作和人际关系。对于与学生关系较好的班主任,此阶段会面临一个两难的抉择,即针对经常表现不好的学生到底要不要替他们隐瞒或说好话。如果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势必会影响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但不按规则办,又发现没有好的办法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此时,根据费德勒的权变理论,采用“以工作为主”的管理风格才是有效的,所以班主任有效地解决办法就是按章办事。笔者曾经就碰到这种情况。班级里有1位女生经常逃课,找他们沟通过好几次都没有成效。因我所在的学校有规定,学生累积旷课超过10节,将被记警告一次,而这位女生已累积旷课10节。与辅导员达成一致后,最终她被记警告一次。接受警告处分之后,据其他学生反映,这位女生的行为好的很多。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果一味追求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能会被使班主任变得很被动。�

  2 应变领导模式理论与班干部管理�

  班干部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不少优秀班主任认为:一个班级教育管理的好坏,往往与班干部力量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很大关系。为此,有效的管理班干部也是非常的重要。�

  2.1 应变领导模式理论�

  何塞(Paul Hersey)和布兰查(Kenneth Blanchard)提出的应变领导模式理论把注意力放在对下属的研究上,认为成功的领导者要根据下属的成熟度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何塞和布兰查认为,所谓成熟度,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愿望的大小。它取决于两个方面:任务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任务成熟度是相对于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而言的,若一个人具有无需别人的指点就能完成其工作的知识、能力和经验,那么他的工作成熟度就是高的;反之则低。心理成熟度则与做事的愿望或动机有关,如果一个人能自觉地去做,而无需外部的激励,就认为他有较高的成熟度;反之则低。何塞和布兰查把成熟度分成四个等级,即不成熟、稍成熟、较成熟、成熟。不成熟指下属缺乏接受和承担任务的能力和愿望,既不能胜任又缺乏自觉。稍成熟是指下属愿意承担任务但缺乏足够的能力,有积极性但没有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较成熟是指下属具有完成领导者所交给任务的能力,但没有足够的积极性。成熟是指下属能够而且愿意去做领导者要他们做的事。�

  何塞和布兰查将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分为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两种。任务行为是指领导者和下属为完成任务而形成的交往形式,关系行为是领导者给下属以帮助和支持的程度。由这两者,何塞和布兰查提出了四种领导方式:命令式、说服式、参与式、授权式。(1)命令式(高工作-低关系):指领导者对下属进行分工并具体指点下属应当干什么、如何干、何时干等,它强调直接指挥;(2)说服式(高工作-高关系):领导者既给下属以一定的指导,又注意保护和鼓励下属的积极性;(3)参与式(低工作-高关系):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参与决策,领导者着重给下属以支持及其内部的协调沟通;(4)授权式(低工作-低关系):领导者几乎不加指点,由下属自己独立地开展工作、完成任务。�

  何塞和布兰查根据关系行为、任务行为和成熟度,提出因人而异的管理方法,如下表1中所示。根据下属的成熟度和组织所处的环境,何塞和布兰查提出了应变领导模式理论,认为随着下属从不成熟走向成熟,领导者不仅要减少对活动的控制,而且也要减少对下属的帮助。当下属成熟度为“不成熟”时,领导者要给以明确而细致的指导和严格的控制,采用命令式领导方式;当下属成熟度为“稍成熟”时,领导者既要保护好下属的积极性,交给其一定的任务,又要及时加以具体的指点以帮助其较好地完成任务;当下属成熟度处于“较成熟”时,领导者主要是解决其动机问题,可通过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以及一定的帮助和鼓励树立下属的信心,因此以采用参与式为佳;当下属成熟度为“成熟”时,由于下属既有能力又有积极性,因此领导者可采用授权式,只给下属明确目标和工作要求,由下属自我控制和完成。�

  表1 何塞和布兰查因人而异的方法

  下级类型下级成熟度领导方式

  既不愿做又不会做不成熟命令式(高工作-低关系)

  愿做但不会做稍成熟说服式(高工作-高关系)

  会做但不愿做较成熟参与式(低工作-高关系)

  会做又愿意做成熟授权式(低工作-低关系)

  2.2 应用应变领导模式理论管理班干部�

  在一个班级班干部队伍构成中,一般来说学生的成熟度为“不成熟”的相对较少,大多数班干部的成熟度处于“稍成熟”、“较成熟”或“成熟”。高职学生一般在其高中阶段较少担任班干部,所以很多学生刚当上班干部时处于“愿做但不会做”状态,需要班主任采用说服式领导方式,即给学生工作中以指导,并鼓励学生大胆去开展班级活动。�

  笔者曾经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当时新选上的班长以前从来没有当过班干部,所以刚开始他不知道如何去管理其他同学,被人认为做事很拖拉也不称职。后来,在笔者的不断鼓励下,同时指导他该如何在同学中树立权威,如何发挥班长的协调作用,并告知他要多与其他班做得好的班干部接触等等,一个多学期过后,其他学生对他的评价好了很多,他自己也变得更有自信了。�

  班干部中也有些学生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但不愿做,即成熟度为“较成熟”,这在“90后”高职学生中的较为常见。对于这类班干部,班主任要了解他们不愿意做的原因是什么,大多数人的原因可能是怕按规章管理其他同学会得罪人,或是认为做这些事情没什么意义。对于这些班干部,应采用参与式的领导方式,即班主任多与他们沟通,让他们共同参与班级决策,并告知他做某事重要意义,同时给学生以支持和内部沟通协调。笔者曾经在一个班上过课,发现这个班级除了学习委员和团支书,其他班干部都不管事。另外,有几次要求学习委员召集班级各小组组长开会,她都会非常为难地告诉我说已经大二了,自己不想得罪其他同学,要求我自己去通知各小组组长。其实通过其他方面的接触,这个女生的能力是比较好的。但她所在的班级其他学生都是被动类型,班干部做的越多反而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冷言冷语,而班主任给他们提供的支持和内部沟通协调较少。�

  在班干部中,也有些学生会做又愿意做,即成熟度为“成熟”状态。遇到这样的班干部,班主任就比较省力。对于这类班干部,班主任可以采用授权式领导方式,即告知他们明确的目标和工作要求并把握一些关键环节,就能管理好班级。�

  3 结语�

  高职班主任的工作在学生的成长成材过程中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如何使班主任工作做出成效,还需要综合班主任考虑“师生间关系”、“班主任职权大小”、“任务结构的明确性”以及班干部的成熟度等因素,在不同的情境下,应采用不同的领导风格,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

  

  参考文献

  [1]海因茨.韦里克(美),马春光,哈罗德.孔茨(美).管理系精要国家化视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邢以群.管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袁钦吉,赵晓峰.班主任对班级工作的设计和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00,(9).


相关内容

  • "中职升高职"班级学生应用文写作现状分析
  • "中职升高职"班级学生应用文写作现状分析 [摘 要]应用文写作在当代社会中应用非常广泛,它对于培养高职学生严谨有序的思维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相当重要.在中职升高职班级中,高职院校普遍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笔者发现主 ...

  • 工程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选题(1031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学 专目院业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选题(1031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 柔性化管理在年轻护 ...

  • 职业技术教育学[316套]
  • 21世纪初欧盟VET政策研究 ICT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基于现代职教路径 STC:21世纪美国职业技术教育走向 WebLog在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WY学习法中等职业学校学法指导的实验研究 "卫星式"校企合作中职办学模式研究--温州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办学经验的启示 &quo ...

  • 雁阵效应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 GUANLITANSUO管理探索 雁阵效应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刘晓麟 [摘要]班级作为学校的细胞,其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雁阵是动物界中的正常现象,通过观察.思考雁阵,我们从中获得很多收益,并为班级管理提供新的管理思路.本文 ...

  •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励研究
  •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励研究 作者:陈一鸣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是促进学校发展.改革和稳定的重要部分之一.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在任职之初都干劲十足,但在后期工作中主要表现为工作被动.拖沓.不作为等几个方面,本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激励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的对策,调动学生干部积 ...

  • 权变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 ・1179・ .管理・教育. 权变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秦月兰触宇吴丽玲 [摘要] 目的探讨如何把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因素三者结合起来,选择最合适的领导风格. 方法运用T-P领导问卷评分法和菲德勒模型的领导环境因素评估法,调查科护士长以上的护理管理者4人,进行现行医院护理领导风格和领导环境因素对 ...

  • 如何做好高职院校的教学秘书工作
  • 如何做好高职院校的教学秘书工作 摘 要:高职院校教学秘书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队伍中最基本的一员和执行者,教学秘书工作是教学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高职院校系级教学秘书工作,除了必须具备一般秘书工作的特点和职能以外,还必须符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秘书 中图分类号:g718. ...

  • 2016年计算机学院学生工作总结
  • 2015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一个学期以来,我能认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投入新一轮课程改革试验中,将提高教学水平与思想理论水平结合起来,从而不断的完善自己.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 ...

  •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担任班级导师的优势分析
  •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及难点,并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工作内容,分析了专业教师担任班级导师的优势.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教师 班级导师 优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029-02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