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卉企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动  态    DONG TAI

中国花卉企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周   媛

国花卉产业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我们每年都关注它的产值、面积

以及行业动态,却很少关注企业的整体状况。本文试图从数量、构成、投资及盈利等方面对企业这个群体进行一些分析。文中数据主要引自每年农业部发布的全国花卉统计数据,由于没有更多的具体统计数据,许多情况只能根据笔者对花卉产业的有限了解作粗浅描述。

花卉企业成长历程

中国花卉栽培历史悠久,拥有一大批传统名花,形成了不少集中产地,发展出了丰富的花文化,例如洛阳、菏泽的牡丹,长江流域的梅花,江浙的山茶,等等。明清时代北京花乡逐渐成为专门为宫廷服务的花卉生产基地,广东等地的农户也在那个时期开始生产“年花”,挑着担子走街串巷销售,是我国本土花卉商品化的发源。清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饱受战乱之苦,民生凋敝,园林残破,花卉栽培受到很大影响。建国后,花卉生产逐渐得以恢复,国家也建立了不少国有苗圃为城市建设提供花卉、苗木。文革期间,花卉被视为“封资修”、“资本主义尾巴”,花卉栽培遭受空前重创。改革开放以后,百业兴旺,传统花卉栽培全面恢复,与此同时国外花卉也开始进入中国,带来了现代的栽培模式、经

20

中国花卉园艺・半月刊

营理念,真正意义上的花卉产业开始形成。花卉企业群体的形成也始于该阶段,传统花卉产区的一批有经营头脑的花卉爱好者和农户开始建立苗圃,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企业。紧接着又有大量外资、港台商人陆续进入大陆,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扶持花卉业的发展,许多其它行业的投资者纷纷涌入,花卉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万马奔腾”的局面。

福建、江苏、浙江等地的传统花卉苗木产区,家里有地,爱好花卉,掌握传统的栽培技术。90年代一些学者、工商界人士,甚至官员跻身于花卉产业。较前者,他们文化水平高,眼界开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许多人取得了成功。进入21世纪,企业家来源比较复杂,以具有丰富从商经验的其它行业企业家为多。从花卉产地土生土长的企业家数量最多,根底扎实,多做生产;学者出身的企业家虽然数量不多,但他们一般都有较高学历,在品种引进、种苗繁殖、国外代理等产业链前端领域发挥很大作用;从其它行业转入的企业家则以经营管理见称。

企业规模与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规模主要从员工数量、生产面积、营业额等方面衡量。中国花卉企业中,农户数量庞大,小企业多,中大企业少,就是底盘大,上头小。多数农户生产面积只有几亩,员工就是几个家庭成员,平均每户2~3人,年营业额几万元。农户的数量是企业数量的20倍之多。而64908个企业当中,种植面积在3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只有8334家,所占比例不到13%,形成人们常说的“有数量,缺巨人”现象。如果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花卉企业的生产面积普遍偏小,营业额或产值则更小。荷兰目前大约有花卉生产1.2万家(包括种植户),生产面积1.1万公顷,从业人员7.2万人,销售额

则高达73亿欧元(合人民币约730亿元)。中国花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这些年有很大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分布  如果将中国花卉企业分布到产业链上形成一个图形,大致就是一个“鸡蛋”(见下图)。

图案从左到右代表花卉产业链的育种种苗、生产以及流通几个主要环节,特点大致是“两头小,中间大”,大部分企业从事生产,从面积上看,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生产大国。图中育种的部分没有上颜色,那是因为目前我们的育种能力比较低,花卉生产所需的品种、种子、种球、种苗(红色星点部分)主要依赖国外直接进口或者进口扩繁。花卉企业的大部分分布在“鸡蛋”的中间——生产上,大中型企业在园林、苗木、切花、盆栽生产上都有分布,而中小企业和花农主要集中在苗木、草花生产,其次是鲜切花,从事盆栽植物生产的花农不多,可能是因为盆栽的设施和技术水平门槛较高的缘故。“鸡蛋”的尾部,也就是中国的花卉流通,也是一个产业瓶颈,不仅企业(含个体户)数量偏少,这些企业力量也有限,不能为庞大的生产提供足够的流通支持。目前国内切花、盆花消费主要集中在节假日,特别是春节中高档盆花消费量约占全年消费量的30%~40%。其次为元旦、情人节、母亲节、教师节等;

苗木、

花卉企业当前状况

基本情况  据农业部公布的花卉统计数据,2005年全国有花卉市场2586个,企业64908个,其中种植面积在3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8334家,花农1251313户,从业人员4401095人,专业技术人员132318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花卉企业数量从狭义上说也就是6.7万家(含花卉市场)。花农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一般没有在工商注册,但有些生产规模和产值不低于花卉企业。从概念上讲,他们类似于花卉发达国家的种植者(Grower)。发达国家都将种植者视同小企业,因此,从广义上说,中国花卉产业共有大小企业130余万家。

资金来源  中国花卉企业资金来源比较复杂,有企业自身积累、政府扶持、其它行业投资等。靠自身积累的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创办的企业(还有一些花农),那个时候从事花卉业是填补市场空白,积累迅速,凡生存到现在的,多数都已经实力雄厚。90年代,正逢花卉业迅速发展的良好时期,许多港台花卉企业来大陆投资。政府增加投入,大力扶持花卉业发展,以及来自二三产业的投资也主要集中在90年代,包括规划建设各类花卉示范园区,引进温室,建立一批规模较大、生产设施较先进的花卉生产基地。总体来说,花卉企业资金来源主要还是靠自身积累、自己筹措。

企业家的“成分”  上世纪80年代初白手起家的花卉企业家多数出于广东、

2007/04/01第7期

动  态    DONG TAI

草花主要用于城镇绿化美化,政府采购的居多,其次为企事业单位。近年来花卉出口增长较快,有人说中国即将成为世界花卉加工厂,确实有这种趋势。2005年花卉出口额为1.5亿美元,估计2006年能达到2亿美元左右,而2001年这个数字仅有8000万美元。

企业的盈利状况  随着竞争日益激烈,生产成本增加,花卉价格普遍下降,中国花卉企业利润率降低,花卉业走出暴利时代,步入调整期。目前,种苗(包括种子、种球)进出口公司、部分国内的种苗生产企业(如蝴蝶兰组培)、设施资材生产贸易企业、进出口贸易企业等生存状况都比较不错,国内种苗(包括种子、种球)生产获利也不低,发展较快。生产企业中,切花切叶生产企业农户尽管利润率下降,但效益尚可;盆花调整变化比较剧烈,2005年生产面积与销售额都比上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但单位面积产值却在提升;苗木生产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面临产品结构调整,部分企业与花农遭遇难题。花卉流通领域一直都是“花卉市场+花店”格局,形势基本稳定;专业的营销公司已产生,尚处于摸索阶段。

来就是企业数量整体增长。企业优胜劣汰的过程还要持续很长一个时期,直到两者趋于平衡,那时产业就成熟了。

一批实力较强,经营管理水平较高,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形成,成为中国花卉产业的中坚力量。一个国家花卉产业的强大与否,首先看有没有一批数量稳定、具有主营项目、盈利状况良好的企业(含个体种植户)。它们抗风险能力较强,“内力”足,并且能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成为产业的中流砥柱。随着产业健康良好发展,这样的企业会逐渐增多,并稳定下来。

企业之间社会化分工细化,相互协作加强。10年前的花卉产业就似当年盘古初开天地的情形,企业业务种类“多而全”,什么赚钱做什么,什么都做不精,行业整体比较混沌。现在已经逐步过渡到各自占领一块细分领域,做精做细,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优势,产业链初步明晰。另一方面,企业在细分市场的同时也走向联合、协作。各个领域内的企业都有强烈愿望联合起来,减少彼此不必要的摩擦,互补长短,自律协调,做单个企业做不了的事情,增强对外竞争力,谋求更好发展。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近年各个领域协会、团体组织的组建十分活跃,如中国花卉协会在2001年成立了零售业分会,2005年又成立了盆栽分会,云南花农自发成立的联合体甚至已经多达百余个。总之,以后的花卉企业,会分得越来越细,联合得越来越紧密。

都重视和从事新品种培育,每年都有大量新品种推出。据了解,荷兰每年申请获得专利保护的新品种有1000多个。美国、德国、新西兰、日本等国在世界花卉产业都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它们也是世界花卉育种中心。中国不是没有种质资源,也不是没有培育能力,最大的阻碍因素是新品种保护工作比较滞后。目前,已经有中国企业开始从事育种工作,也培育出了一些新品种,但新品种保护工作跟不上,很难使育种繁荣起来,在源头上遏制了产业整体发展。加强专利保护,繁荣育种事业、充实产业源头已经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问题之二:“国资”应该投向行业最需要的地方。目前,不少国有花卉企事业单位及部分私营企业能从国家得到诸如拨款、项目费、补贴等的财力支持,这里统称为“国资”。无偿的“国资”投到生产环节后,生产成本不真实,产品低价冲击市场,带来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破坏市场秩序。笔者认为,国家资金应转向基础流通设施建设,比如在集中产地建立产后处理中心,转向培育新品种、研发新技术等方面。这是政府应该思考的另一个问题。

问题之三:妥善处理“游资”与“游民”问题。所谓“游资”,泛指花卉产业外的资金,因为存款利息低,二三产业没有好的投资项目,就涌到了第一产业,在第一产业中又选择了产值相对较高的花卉。所谓“游民”就是指为追求更高经济效益转向花卉生产的菜农、粮农等。两者都有流动性,而且数量较大,来去迅猛,业内用之妥当则得利,两者都可以成为产业的新生力量,用之不妥则生害,造成产能过剩,市场恶性竞争。产业发展历史上,每次飞跃都离不开“游资”和“游民”作出的贡献,然而每次危机的出现也都有他们的责任。凡遇两者加入的高峰期,一定要未雨绸缪。一方面,准备投资或者加入花卉产业的人自己要注意,看问题不只看表面,要深入调查,谨慎决策。另一方面,政府和行业协会要及时引导,防患未然。

中国花卉企业发展趋势

花卉企业队伍继续壮大,优胜劣汰还在继续。中国花卉业进入21世纪后的6年间,企业数量已经增长将近2倍。影响因素有好几个:一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市场逐渐被国外企业看好,中外花卉贸易与交流空前繁荣;二是中国各级政府将花卉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上给予重视;三是中国花卉产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产业自身不断壮大的同时,吸引越来越多的业外资金、人才进入,吸引更多菜农、粮农转向花卉生产。当然,企业数量连年增长,不表示只有企业诞生,实际上不断地有企业被淘汰,不断有新的企业创办,只是后者要比前者多,表现出

今后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笔者在接触花卉产业的过程中,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在将来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值得探讨。

问题之一:中国花卉产业源头创新需要加强。花卉作为一种植物产品,品种、种苗是源头,种质创新(新品种培育)至为重要。荷兰之所以能执世界花卉产业之牛耳,最重要的法宝是新品种培育。他们上到科研院校、协会团体,下到企业、个人,

22

中国花卉园艺・半月刊

动  态    DONG TAI

中国花卉企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周   媛

国花卉产业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我们每年都关注它的产值、面积

以及行业动态,却很少关注企业的整体状况。本文试图从数量、构成、投资及盈利等方面对企业这个群体进行一些分析。文中数据主要引自每年农业部发布的全国花卉统计数据,由于没有更多的具体统计数据,许多情况只能根据笔者对花卉产业的有限了解作粗浅描述。

花卉企业成长历程

中国花卉栽培历史悠久,拥有一大批传统名花,形成了不少集中产地,发展出了丰富的花文化,例如洛阳、菏泽的牡丹,长江流域的梅花,江浙的山茶,等等。明清时代北京花乡逐渐成为专门为宫廷服务的花卉生产基地,广东等地的农户也在那个时期开始生产“年花”,挑着担子走街串巷销售,是我国本土花卉商品化的发源。清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饱受战乱之苦,民生凋敝,园林残破,花卉栽培受到很大影响。建国后,花卉生产逐渐得以恢复,国家也建立了不少国有苗圃为城市建设提供花卉、苗木。文革期间,花卉被视为“封资修”、“资本主义尾巴”,花卉栽培遭受空前重创。改革开放以后,百业兴旺,传统花卉栽培全面恢复,与此同时国外花卉也开始进入中国,带来了现代的栽培模式、经

20

中国花卉园艺・半月刊

营理念,真正意义上的花卉产业开始形成。花卉企业群体的形成也始于该阶段,传统花卉产区的一批有经营头脑的花卉爱好者和农户开始建立苗圃,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企业。紧接着又有大量外资、港台商人陆续进入大陆,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扶持花卉业的发展,许多其它行业的投资者纷纷涌入,花卉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万马奔腾”的局面。

福建、江苏、浙江等地的传统花卉苗木产区,家里有地,爱好花卉,掌握传统的栽培技术。90年代一些学者、工商界人士,甚至官员跻身于花卉产业。较前者,他们文化水平高,眼界开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许多人取得了成功。进入21世纪,企业家来源比较复杂,以具有丰富从商经验的其它行业企业家为多。从花卉产地土生土长的企业家数量最多,根底扎实,多做生产;学者出身的企业家虽然数量不多,但他们一般都有较高学历,在品种引进、种苗繁殖、国外代理等产业链前端领域发挥很大作用;从其它行业转入的企业家则以经营管理见称。

企业规模与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规模主要从员工数量、生产面积、营业额等方面衡量。中国花卉企业中,农户数量庞大,小企业多,中大企业少,就是底盘大,上头小。多数农户生产面积只有几亩,员工就是几个家庭成员,平均每户2~3人,年营业额几万元。农户的数量是企业数量的20倍之多。而64908个企业当中,种植面积在3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只有8334家,所占比例不到13%,形成人们常说的“有数量,缺巨人”现象。如果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花卉企业的生产面积普遍偏小,营业额或产值则更小。荷兰目前大约有花卉生产1.2万家(包括种植户),生产面积1.1万公顷,从业人员7.2万人,销售额

则高达73亿欧元(合人民币约730亿元)。中国花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这些年有很大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分布  如果将中国花卉企业分布到产业链上形成一个图形,大致就是一个“鸡蛋”(见下图)。

图案从左到右代表花卉产业链的育种种苗、生产以及流通几个主要环节,特点大致是“两头小,中间大”,大部分企业从事生产,从面积上看,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生产大国。图中育种的部分没有上颜色,那是因为目前我们的育种能力比较低,花卉生产所需的品种、种子、种球、种苗(红色星点部分)主要依赖国外直接进口或者进口扩繁。花卉企业的大部分分布在“鸡蛋”的中间——生产上,大中型企业在园林、苗木、切花、盆栽生产上都有分布,而中小企业和花农主要集中在苗木、草花生产,其次是鲜切花,从事盆栽植物生产的花农不多,可能是因为盆栽的设施和技术水平门槛较高的缘故。“鸡蛋”的尾部,也就是中国的花卉流通,也是一个产业瓶颈,不仅企业(含个体户)数量偏少,这些企业力量也有限,不能为庞大的生产提供足够的流通支持。目前国内切花、盆花消费主要集中在节假日,特别是春节中高档盆花消费量约占全年消费量的30%~40%。其次为元旦、情人节、母亲节、教师节等;

苗木、

花卉企业当前状况

基本情况  据农业部公布的花卉统计数据,2005年全国有花卉市场2586个,企业64908个,其中种植面积在3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8334家,花农1251313户,从业人员4401095人,专业技术人员132318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花卉企业数量从狭义上说也就是6.7万家(含花卉市场)。花农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一般没有在工商注册,但有些生产规模和产值不低于花卉企业。从概念上讲,他们类似于花卉发达国家的种植者(Grower)。发达国家都将种植者视同小企业,因此,从广义上说,中国花卉产业共有大小企业130余万家。

资金来源  中国花卉企业资金来源比较复杂,有企业自身积累、政府扶持、其它行业投资等。靠自身积累的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创办的企业(还有一些花农),那个时候从事花卉业是填补市场空白,积累迅速,凡生存到现在的,多数都已经实力雄厚。90年代,正逢花卉业迅速发展的良好时期,许多港台花卉企业来大陆投资。政府增加投入,大力扶持花卉业发展,以及来自二三产业的投资也主要集中在90年代,包括规划建设各类花卉示范园区,引进温室,建立一批规模较大、生产设施较先进的花卉生产基地。总体来说,花卉企业资金来源主要还是靠自身积累、自己筹措。

企业家的“成分”  上世纪80年代初白手起家的花卉企业家多数出于广东、

2007/04/01第7期

动  态    DONG TAI

草花主要用于城镇绿化美化,政府采购的居多,其次为企事业单位。近年来花卉出口增长较快,有人说中国即将成为世界花卉加工厂,确实有这种趋势。2005年花卉出口额为1.5亿美元,估计2006年能达到2亿美元左右,而2001年这个数字仅有8000万美元。

企业的盈利状况  随着竞争日益激烈,生产成本增加,花卉价格普遍下降,中国花卉企业利润率降低,花卉业走出暴利时代,步入调整期。目前,种苗(包括种子、种球)进出口公司、部分国内的种苗生产企业(如蝴蝶兰组培)、设施资材生产贸易企业、进出口贸易企业等生存状况都比较不错,国内种苗(包括种子、种球)生产获利也不低,发展较快。生产企业中,切花切叶生产企业农户尽管利润率下降,但效益尚可;盆花调整变化比较剧烈,2005年生产面积与销售额都比上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但单位面积产值却在提升;苗木生产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面临产品结构调整,部分企业与花农遭遇难题。花卉流通领域一直都是“花卉市场+花店”格局,形势基本稳定;专业的营销公司已产生,尚处于摸索阶段。

来就是企业数量整体增长。企业优胜劣汰的过程还要持续很长一个时期,直到两者趋于平衡,那时产业就成熟了。

一批实力较强,经营管理水平较高,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形成,成为中国花卉产业的中坚力量。一个国家花卉产业的强大与否,首先看有没有一批数量稳定、具有主营项目、盈利状况良好的企业(含个体种植户)。它们抗风险能力较强,“内力”足,并且能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成为产业的中流砥柱。随着产业健康良好发展,这样的企业会逐渐增多,并稳定下来。

企业之间社会化分工细化,相互协作加强。10年前的花卉产业就似当年盘古初开天地的情形,企业业务种类“多而全”,什么赚钱做什么,什么都做不精,行业整体比较混沌。现在已经逐步过渡到各自占领一块细分领域,做精做细,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优势,产业链初步明晰。另一方面,企业在细分市场的同时也走向联合、协作。各个领域内的企业都有强烈愿望联合起来,减少彼此不必要的摩擦,互补长短,自律协调,做单个企业做不了的事情,增强对外竞争力,谋求更好发展。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近年各个领域协会、团体组织的组建十分活跃,如中国花卉协会在2001年成立了零售业分会,2005年又成立了盆栽分会,云南花农自发成立的联合体甚至已经多达百余个。总之,以后的花卉企业,会分得越来越细,联合得越来越紧密。

都重视和从事新品种培育,每年都有大量新品种推出。据了解,荷兰每年申请获得专利保护的新品种有1000多个。美国、德国、新西兰、日本等国在世界花卉产业都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它们也是世界花卉育种中心。中国不是没有种质资源,也不是没有培育能力,最大的阻碍因素是新品种保护工作比较滞后。目前,已经有中国企业开始从事育种工作,也培育出了一些新品种,但新品种保护工作跟不上,很难使育种繁荣起来,在源头上遏制了产业整体发展。加强专利保护,繁荣育种事业、充实产业源头已经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问题之二:“国资”应该投向行业最需要的地方。目前,不少国有花卉企事业单位及部分私营企业能从国家得到诸如拨款、项目费、补贴等的财力支持,这里统称为“国资”。无偿的“国资”投到生产环节后,生产成本不真实,产品低价冲击市场,带来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破坏市场秩序。笔者认为,国家资金应转向基础流通设施建设,比如在集中产地建立产后处理中心,转向培育新品种、研发新技术等方面。这是政府应该思考的另一个问题。

问题之三:妥善处理“游资”与“游民”问题。所谓“游资”,泛指花卉产业外的资金,因为存款利息低,二三产业没有好的投资项目,就涌到了第一产业,在第一产业中又选择了产值相对较高的花卉。所谓“游民”就是指为追求更高经济效益转向花卉生产的菜农、粮农等。两者都有流动性,而且数量较大,来去迅猛,业内用之妥当则得利,两者都可以成为产业的新生力量,用之不妥则生害,造成产能过剩,市场恶性竞争。产业发展历史上,每次飞跃都离不开“游资”和“游民”作出的贡献,然而每次危机的出现也都有他们的责任。凡遇两者加入的高峰期,一定要未雨绸缪。一方面,准备投资或者加入花卉产业的人自己要注意,看问题不只看表面,要深入调查,谨慎决策。另一方面,政府和行业协会要及时引导,防患未然。

中国花卉企业发展趋势

花卉企业队伍继续壮大,优胜劣汰还在继续。中国花卉业进入21世纪后的6年间,企业数量已经增长将近2倍。影响因素有好几个:一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市场逐渐被国外企业看好,中外花卉贸易与交流空前繁荣;二是中国各级政府将花卉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上给予重视;三是中国花卉产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产业自身不断壮大的同时,吸引越来越多的业外资金、人才进入,吸引更多菜农、粮农转向花卉生产。当然,企业数量连年增长,不表示只有企业诞生,实际上不断地有企业被淘汰,不断有新的企业创办,只是后者要比前者多,表现出

今后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笔者在接触花卉产业的过程中,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在将来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值得探讨。

问题之一:中国花卉产业源头创新需要加强。花卉作为一种植物产品,品种、种苗是源头,种质创新(新品种培育)至为重要。荷兰之所以能执世界花卉产业之牛耳,最重要的法宝是新品种培育。他们上到科研院校、协会团体,下到企业、个人,

22

中国花卉园艺・半月刊


相关内容

  • 中国花卉产业专项调查及未来五年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 中国花卉产业专项调查及未来五年 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花卉行业市场调研报告相关问题解答 1.什么是花卉行业调研 花卉行业调研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花卉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市场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花卉行业.市 ...

  • 中国花卉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核心内容提要 市场规模(Market Size) 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通常用产值.产量.消费量.消费额等指标来体现市场规模.千讯咨询对市场规模的研究,不仅要对过去五年的市场规模进行调研摸底,同时还要对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分 ...

  • 2016年城市园林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6年版中国城市园林行业发展现状调研 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69716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 ...

  • 浅析我国花卉业的营销策略
  •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我国花卉业的营销策略 学生姓名 李 丽 院系名称 管 理 学 院 专业名称 市 场 营 销 班 级 2008 级1班 学 号 [1**********]6 指导教师 钟 涛(讲 师) 答辩时间 2012年1月8日 浅析我国花卉业的营销策略 学生姓名:李丽 指导老 ...

  • 2017年中国林业建设市场规模现状分析及十三五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副本 - 副本 - 副本 (5)
  • 2017-2022年中国林业建设市场规模现状分析及十三五投资前景预测报 告(目录) 观研网 http://www.proresearch.org 2017-2022年中国林业建设市场规模现状分析及十三五投 资前景预测报告 ∙ ∙ ∙ ∙ [出版日期]2017 [交付方式]Email 电子版/特快专递 ...

  • 中国和世界花卉园林的现状与趋势
  • 中国和世界花卉园林的现状与趋势 聂娇 西南科技大学 摘要:花卉园林现今已成为新时代的朝阳产业,国际上一些以前垄断花卉市场的发达 国家由于各种因素其花卉市场正进入老龄化,与此同时亚洲等发展中国家花卉市场正在被打 开,新的花卉园林格局正在形成.而中国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已成为新起之秀,各种 ...

  • 苗木养护年终总结
  • 年来,协会在市林业局和民政局的指导下,依据**市苗木花卉协会章程,紧紧围绕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服务.为苗农花农服务这个中心,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广泛开展调查,摸清产业发展现状. 协会成立之初,就把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作为协会工作 ...

  • 市苗木花卉协会2009年工作总结
  • 市苗木花卉协会2009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协会在市林业局和民政局的指导下,依据**市苗木花卉协会章程,紧紧围绕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服务、为苗农花农服务这个中心,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广泛开展调查,摸清产业发展现状。 协会成立之初,就把 ...

  • 花卉市场分析与预测
  • 花卉市场分析与预测 (2011-04-09 19:25:37) 标签: 杂谈 花卉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 行业市场分析 1.国际及国内市场分析 (1 ) 世界花卉产销基本发展趋势分析 1.1 世界花卉产销持续快速平稳增长 世界花卉生产历史悠久, 二战后作为商品化的产业部门发展迅速.直至20 世纪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