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实践

  【摘 要】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基于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探究现代化的教学形式,逐步实现创新教学,优化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体会 创新教育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6-0097-01   针对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语文教学中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开展创新教学是进行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还能通过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一 小学语文的教学原则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教师应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导致其学习能力也存在着差异。小学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和性格差异两方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发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提高教学趣味性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提高教学中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将教学游戏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增加教学趣味性。一方面,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创新教学形式,优化语文教学课堂。   二 语文教学手段的创新   1.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的保证。因此,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时,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其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可以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让教师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例如,学习五年级课文《学习梦想的力量》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谈从瑞恩身上学习到什么精神,再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梦想。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2.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具有单一性、乏味性的特征,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效率。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已经走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多媒体将声音、图像、视频等集合在一起,可以将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人物、事件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观潮》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钱塘江潮来时的盛景,让学生充分体会课文中潮来时“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的景象。多媒体教学还可以突出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有利于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   3.教学游戏的运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教学游戏融入语文教学中。教学游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有两个特点:第一,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通过创设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第二,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实现创新教育。   4.生动的教学语言   由于语文课文中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生动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学习《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文章时,很多学生无法理解印第安人被迫离开家园时悲痛的心情,从而增加了教学难度。教师可以先领读一段,再让学生分组有感情地朗读,充分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产生情感共鸣。这一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 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教师应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实现创新教学,满足小学生学习的需要。一方面,语文创新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玉蓉.谈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教学的方法[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4)   [2]罗玉蓉、杨万莹.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0)   [3]刘锡娥.高师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案例式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   [4]叶萍.做幸福的教师——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3(6)   〔责任编辑:李爽〕

  【摘 要】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基于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探究现代化的教学形式,逐步实现创新教学,优化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体会 创新教育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6-0097-01   针对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语文教学中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开展创新教学是进行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还能通过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一 小学语文的教学原则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教师应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导致其学习能力也存在着差异。小学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和性格差异两方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发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提高教学趣味性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提高教学中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将教学游戏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增加教学趣味性。一方面,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创新教学形式,优化语文教学课堂。   二 语文教学手段的创新   1.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的保证。因此,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时,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其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可以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让教师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例如,学习五年级课文《学习梦想的力量》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谈从瑞恩身上学习到什么精神,再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梦想。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2.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具有单一性、乏味性的特征,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效率。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已经走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多媒体将声音、图像、视频等集合在一起,可以将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人物、事件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观潮》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钱塘江潮来时的盛景,让学生充分体会课文中潮来时“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的景象。多媒体教学还可以突出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有利于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   3.教学游戏的运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教学游戏融入语文教学中。教学游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有两个特点:第一,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通过创设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第二,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实现创新教育。   4.生动的教学语言   由于语文课文中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生动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学习《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文章时,很多学生无法理解印第安人被迫离开家园时悲痛的心情,从而增加了教学难度。教师可以先领读一段,再让学生分组有感情地朗读,充分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产生情感共鸣。这一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 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教师应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实现创新教学,满足小学生学习的需要。一方面,语文创新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玉蓉.谈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教学的方法[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4)   [2]罗玉蓉、杨万莹.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0)   [3]刘锡娥.高师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案例式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   [4]叶萍.做幸福的教师——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3(6)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内容

  • "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 "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研究" 结题报告 根据<关于在"十五"期间开展教育课题研究的通知>精神,2001年6月---2004年7月,蓟县教研室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五&q ...

  • 让小学生全员有效参与科学课外创新实践活动
  • 让小学生全员有效参与科学课外创新实践活动 丁金南 (嵊州市崇仁镇中心学校,浙江 嵊州 312400) 摘 要:小学生参与科学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既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又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由于教育和社会的种种原因,目前小学科学课外实践活动都局限于少数和部分学生参与,这对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极为不利. ...

  •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 浅谈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摘要]创新意识对个人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从小学阶段就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地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交流合 ...

  • 小学数学方面论文
  • 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 处于7~ ...

  •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策略
  •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策略 东港市马家店镇三道岗小学 于忠生 2015年3月27日至28日,有幸在东港市教育局干训部的组织下,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会上观摩了几节优质课,听了几位专家的专题报告,特别是听了崔栾老师的关于"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运用"的阐述,感触颇深. 新 ...

  • 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 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 吴国栋 一.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江泽 ...

  • 走创新之路 立兴校之本
  • 走创新之路 立兴校之本 --"小学生创新学习研究"实验小结 五山镇小学 杨泽岐 邹家明 黄云 电话:7601146 课题名称:小学生创新学习研究 审批时间:2003年4月 审批单位: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2003年4月,谷城县五山镇小学全体教师切准时代脉搏,经过反复酝酿论证后,把 ...

  • 小学语文学科_3
  • (一)新课程实施 1.案例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2.课程意识的全面体现和落实 3.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新颖作业设计 4.防止低年级识字回生的研究 5.扩大阅读量与增加学习负担的辩证关系 6.综合性与学科性贯通的综合研究 7.基础落实与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8.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的研究 9.小学语文课堂评价 ...

  • 2017年度省规划课题评审结果公示
  •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评审结果公示 序号编号12017CG0757722017CG0761632017CG0763142017CG0766352017CG0769562017CG0769972017CG0773382017CG0773992017CG[1** ...

  • 立足课堂兴趣驱动项目实践创新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
  • 立足课堂兴趣驱动项目实践 创新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 作者:柴秋云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5年第02期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小学.初中阶段劳动技术教育纳入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是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高中<通用技术>作为必修课程实施.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