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图象与动点问题

函数图象与动点问题

一.选择题

1.如图(单位:m ),直角梯形ABCD 以2m/s的速度沿直线l 向正方形CEFG 方向移动,直到AB 与FE 重合,直角梯形ABCD 与正方形CEFG 重叠部分的面积S 关于移动时间t 的函数图象可能是( )

A . B . C . D .

2.如图,(单位:cm )边长为10cm 的等边△ABC 以1cm/s的速度沿直线L 向边长为10cm 的正方形CDEF 的方向移动,直到点B 与点F 重合,△ABC 与正方形CDEF 重叠部分的面积S 关于平移动时间t 的函数图象可能是( )

A . B . C .D .

3.如图,M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AD 边的中点,动点P 自A 点起,由A ⇒B ⇒C ⇒D 匀速运动,直线MP 扫过正方形所形成面积为y ,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则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为( )

A . B . C . D.

4.如图,在Rt △ABC 中,∠C=90°,AC=4cm,BC=6cm,动点P 从点C 沿CA ,以1cm/s的速度向点A 运动,同时动点O 从点C 沿CB ,以2cm/s的速度向点B 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

另一个动点也停止运动.则运动过程中所构成的△CPO 的面积y (cm 2

)与运动时间x (s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5.如图,直角梯形AOCD 的边OC 在x 轴上,O 为坐标原点,CD 垂直于x 轴,D (5,4),AD=2.若动点E 、F 同时从点O 出发,E 点沿折线OA →AD →DC 运动,到达C 点时停止;F 点沿OC 运动,到达C 点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设E 运动x 秒时,△EOF 的面积为y (平方单位),则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A . B .C .D .

6.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BF ⊥AD ,CE ⊥AD ,且AF=EF=ED=5,BF=12,动点G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B ﹣BC ﹣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到点D 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 秒,△EFG 的面积为y ,则y 关于t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 B .C .D .

7.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中,动点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 向B 点运动,同时动点Q 从B 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BC →CD 方向运动,当P 运动到B 点时,P 、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P 点运动的时间为t ,△APQ 的面积为S ,则S 与t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8.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B=90°,AB=AD=5,BC=4,M 、N 、E 分别是AB 、AD 、CB 上的点,AM=CE=1,AN=3,点P 从点M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MB ﹣BE 向点E 运动,同时点Q 从点N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折线ND ﹣DC ﹣CE 向点E 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后,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设△APQ 的面积为S ,运动时间为t 秒,则S 与t 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为( )

A . B . C . D .

9.如图,点G 、E 、A 、B 在一条直线上,Rt △EFG 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出发,沿直线AB 向右匀速运动,当点G 与B 重合时停止运动.设△EFG 与矩形ABCD 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 ,运动时间为t ,则S 与t 的图象大致是( )

A .B . C . D.

10.如图,点G ,D ,C 在直线a 上,点E ,F ,A ,B 在直线b 上,若a ∥b ,Rt △GEF 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出发,沿直线b 向右匀速运动,直到EG 与BC 重合.运动过程中△GEF 与矩形ABCD 重合部分的面积(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

11.如图,Rt △ABC 中∠C=90°,∠BAC=30°,AB=8,以2为边长的正方形DEFG 的一边GD 在直线AB 上,且点D 与点A 重合,现将正方形DEFG 沿A ﹣B 的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当点D 与点B 重合时停止,则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正方形DEFG 与△ABC 的重合部分的面积S 与运动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

12.如图,△ABC 与△DEF 均为等腰三角形,且△ABC ≌△DEF ,∠B=∠DEF=90°,点B 、C 、E 、F (C 与E 重合)在同一条直线上,△ABC 从点C 出发,沿射线BC 方向匀速运动,△DEF 的位置保持不动,当点B 与点F 重合时停止运动.设两个三角形重合部分的面积为y ,△ABC 平移的距离为x ,下面能大致表示y 与x 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13.如图,等腰直角△EFG 的直角边GE 与正方形ABCD 的边BC 在同一直线上,且点E 与点B 重合,△EFG 沿BC 方向匀速运动,当点G 与点C 重合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运动过程中△EFG 与正方形ABCD 的重叠部分面积为S ,则S 关于t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A . B . C . D .

14.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O ,∠BOC=60°,AD=3,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D ﹣DO 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到点O 停止.设运动时间为x 秒,y=S△POC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大致为( )

A . B . C . D.

15.如图,△ABC 中,∠ACB=90°,∠A=30°,AB=16.点P 是斜边AB 上一点.过点P 作PQ ⊥AB ,垂足为P ,交边AC (或边CB )于点Q ,设AP=x,△APQ 的面积为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

16.如图,△ABC 中,∠ACB=90︒,AB=10,tanA=.点P 是斜边AB 上一个动点.过点P 作PQ ⊥AB ,垂足为P ,交边AC (或边CB )于点Q ,设AP=x,△APQ 的面积为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A . B . C . D .

17.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cm ,动点P 从B 点出发以3cm/s的速度沿着边BC ﹣CD ﹣DA 运动,到达A 点停止运动;另一动点Q 同时从B 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边BA 向A 点运动,

到达A 点停止运动.设P 点运动时间为x (s ),△BPQ 的面积为y (cm 2

),则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是( )

A . B . C . D .

18.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cm ,动点M 从点B 出发以3cm/s的速度沿着边BC ﹣CD ﹣DA 运动,到达点A 停止运动,另一动点N 同时从点B 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边BA 向点A 运动,

到达点A 停止运动,设点M 运动时间为x (s ),△AMN 的面积为y (cm 2

),则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是( )

A .B .C .D .

19.已知:在△ABC 中,BC=10,BC 边上的高h=5,点E 在边AB 上,过点E 作EF ∥BC ,交AC 边于点F .点D 为BC 上一点,连接DE 、DF .设点E 到BC 的距离为x ,则△DEF 的面积S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A . B . C . D .

20.如图,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AB=2,点D 为边AB 上一点,过点D 作DE ∥AC ,交BC 于E 点;过E 点作EF ⊥DE ,交AB 的延长线于F 点.设AD=x,△DEF 的面积为y ,则能大致反映y 与x 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21.如图,Rt △ABC 中,AC=BC=2,正方形CDEF 的顶点D 、F 分别在AC 、BC 边上,设CD 的长度为x ,△ABC 与正方形CDEF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

A . B. C .

D .

22.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AB ⊥BC ,M 为AD 中点, AB=2cm,BC=2cm,CD=0.5cm,点P 在梯形的边上沿B ⇒C ⇒

D ⇒M 运动,速度为1cm/s,则△BPM 的面积ycm 2

与点P 经过 的路程xcm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下图中的( )

A . B.C .D . 23.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4cm ,点P 从点A 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C 移动,同时点Q

从点A 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 ﹣BC 的方向向点C 移动,若△APQ 的面积为S (cm 2

),则下

列最能反映S (cm 2

)与移动时间t (s )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

24.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4,AD=2,点P 、Q 同时从点A 出发,点P 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A →B →C →D 的方向运动;点Q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A →D →C 的方向运动,当P 、Q 两点相遇时,它们同时停止运动.设P 、Q 两点运动的时间为x (秒),△APQ 的面积为S (平方单位),则△APQ 的面积S 与运动时间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大致形状是( )

A .B .C . D .

25.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4cm,cm ,E 为CD 边上的中点,点P 从点A 沿折线AE ﹣EC 运动到点C 时停止,点Q 从点A 沿折线AB ﹣BC 运动到点C 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

是1cm/s.如果点P ,Q 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APQ 的面积为y (cm 2

),则y 与t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

26.如图,矩形ABCD 中,BC=4,AB=3,E 为边AD 上一点,DE=1,动点P 、Q 同时从点C 出发,点P 沿CB 运动到点B 时停止,点Q 沿折线CD ﹣DE ﹣EB 运动到点B 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

度都是1cm/秒.设P 、Q 同时出发t 秒时,△CPQ 的面积为y cm2

.则y 与t 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

A . B .C .D .

27.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A (0,1),B (,0),以线段AB 为边向上作菱形ABCD ,且点D 在y 轴上.若菱形ABCD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AB 滑行,直至顶点D 落在x 轴上时停止.设菱形落在x 轴下方部分的面积为S ,则表示S 与滑行时间t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为( )

A . B . C . D .

28.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四边形EFGH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点D 与点F 重合,点B ,D (F ),H 在同一条直线上,将正方形ABCD 沿F ⇒H 方向平移至点B 与点H 重合时停止,设点D 、F 之间的距离为x ,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EFGH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则能大致反映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 二.解答题

2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0,1),(﹣,0),作直线AD 并以线段AD 为一边向上作正方向ABCD .

(1)点B 的坐标为 ,点C 的坐标为 ;

(2)若正方向ABCD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DA 向上平移,直至正方形的顶点C 落在y 轴上时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正方形落在y 轴右侧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平移时间r (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

3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0,1)、D (﹣2,0),作直线AD 并以线段AD 为一边向上作正方形ABCD .

(1)填空:点B 的坐标为 ,点C 的坐标为 .

(2)若正方形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DA 向上平移,直至正方形的顶点C 落在y 轴上时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正方形落在y 轴右侧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平移时间t (秒)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

2016/12/11 0:58:5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C ;2.B ;3.D ;4.C ;5.C ;6.A ;7.D ;8.D ;9.D ;10.B ;11.A ;12.C ;13.A ;14.A ;15.B ;16.B ;17.C ;18.A ;19.D ;20.A ;21.A ;22.D ;23.B ;24.D ;25.B ;26.B ;27.A ;28.B ;

二.解答题(共2小题) 29

30;

函数图象与动点问题

一.选择题

1.如图(单位:m ),直角梯形ABCD 以2m/s的速度沿直线l 向正方形CEFG 方向移动,直到AB 与FE 重合,直角梯形ABCD 与正方形CEFG 重叠部分的面积S 关于移动时间t 的函数图象可能是( )

A . B . C . D .

2.如图,(单位:cm )边长为10cm 的等边△ABC 以1cm/s的速度沿直线L 向边长为10cm 的正方形CDEF 的方向移动,直到点B 与点F 重合,△ABC 与正方形CDEF 重叠部分的面积S 关于平移动时间t 的函数图象可能是( )

A . B . C .D .

3.如图,M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AD 边的中点,动点P 自A 点起,由A ⇒B ⇒C ⇒D 匀速运动,直线MP 扫过正方形所形成面积为y ,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则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为( )

A . B . C . D.

4.如图,在Rt △ABC 中,∠C=90°,AC=4cm,BC=6cm,动点P 从点C 沿CA ,以1cm/s的速度向点A 运动,同时动点O 从点C 沿CB ,以2cm/s的速度向点B 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

另一个动点也停止运动.则运动过程中所构成的△CPO 的面积y (cm 2

)与运动时间x (s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5.如图,直角梯形AOCD 的边OC 在x 轴上,O 为坐标原点,CD 垂直于x 轴,D (5,4),AD=2.若动点E 、F 同时从点O 出发,E 点沿折线OA →AD →DC 运动,到达C 点时停止;F 点沿OC 运动,到达C 点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设E 运动x 秒时,△EOF 的面积为y (平方单位),则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A . B .C .D .

6.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BF ⊥AD ,CE ⊥AD ,且AF=EF=ED=5,BF=12,动点G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B ﹣BC ﹣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到点D 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 秒,△EFG 的面积为y ,则y 关于t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 B .C .D .

7.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中,动点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 向B 点运动,同时动点Q 从B 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BC →CD 方向运动,当P 运动到B 点时,P 、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P 点运动的时间为t ,△APQ 的面积为S ,则S 与t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8.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B=90°,AB=AD=5,BC=4,M 、N 、E 分别是AB 、AD 、CB 上的点,AM=CE=1,AN=3,点P 从点M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MB ﹣BE 向点E 运动,同时点Q 从点N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折线ND ﹣DC ﹣CE 向点E 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后,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设△APQ 的面积为S ,运动时间为t 秒,则S 与t 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为( )

A . B . C . D .

9.如图,点G 、E 、A 、B 在一条直线上,Rt △EFG 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出发,沿直线AB 向右匀速运动,当点G 与B 重合时停止运动.设△EFG 与矩形ABCD 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 ,运动时间为t ,则S 与t 的图象大致是( )

A .B . C . D.

10.如图,点G ,D ,C 在直线a 上,点E ,F ,A ,B 在直线b 上,若a ∥b ,Rt △GEF 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出发,沿直线b 向右匀速运动,直到EG 与BC 重合.运动过程中△GEF 与矩形ABCD 重合部分的面积(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

11.如图,Rt △ABC 中∠C=90°,∠BAC=30°,AB=8,以2为边长的正方形DEFG 的一边GD 在直线AB 上,且点D 与点A 重合,现将正方形DEFG 沿A ﹣B 的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当点D 与点B 重合时停止,则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正方形DEFG 与△ABC 的重合部分的面积S 与运动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

12.如图,△ABC 与△DEF 均为等腰三角形,且△ABC ≌△DEF ,∠B=∠DEF=90°,点B 、C 、E 、F (C 与E 重合)在同一条直线上,△ABC 从点C 出发,沿射线BC 方向匀速运动,△DEF 的位置保持不动,当点B 与点F 重合时停止运动.设两个三角形重合部分的面积为y ,△ABC 平移的距离为x ,下面能大致表示y 与x 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13.如图,等腰直角△EFG 的直角边GE 与正方形ABCD 的边BC 在同一直线上,且点E 与点B 重合,△EFG 沿BC 方向匀速运动,当点G 与点C 重合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运动过程中△EFG 与正方形ABCD 的重叠部分面积为S ,则S 关于t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A . B . C . D .

14.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O ,∠BOC=60°,AD=3,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D ﹣DO 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到点O 停止.设运动时间为x 秒,y=S△POC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大致为( )

A . B . C . D.

15.如图,△ABC 中,∠ACB=90°,∠A=30°,AB=16.点P 是斜边AB 上一点.过点P 作PQ ⊥AB ,垂足为P ,交边AC (或边CB )于点Q ,设AP=x,△APQ 的面积为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

16.如图,△ABC 中,∠ACB=90︒,AB=10,tanA=.点P 是斜边AB 上一个动点.过点P 作PQ ⊥AB ,垂足为P ,交边AC (或边CB )于点Q ,设AP=x,△APQ 的面积为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A . B . C . D .

17.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cm ,动点P 从B 点出发以3cm/s的速度沿着边BC ﹣CD ﹣DA 运动,到达A 点停止运动;另一动点Q 同时从B 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边BA 向A 点运动,

到达A 点停止运动.设P 点运动时间为x (s ),△BPQ 的面积为y (cm 2

),则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是( )

A . B . C . D .

18.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cm ,动点M 从点B 出发以3cm/s的速度沿着边BC ﹣CD ﹣DA 运动,到达点A 停止运动,另一动点N 同时从点B 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边BA 向点A 运动,

到达点A 停止运动,设点M 运动时间为x (s ),△AMN 的面积为y (cm 2

),则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是( )

A .B .C .D .

19.已知:在△ABC 中,BC=10,BC 边上的高h=5,点E 在边AB 上,过点E 作EF ∥BC ,交AC 边于点F .点D 为BC 上一点,连接DE 、DF .设点E 到BC 的距离为x ,则△DEF 的面积S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A . B . C . D .

20.如图,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AB=2,点D 为边AB 上一点,过点D 作DE ∥AC ,交BC 于E 点;过E 点作EF ⊥DE ,交AB 的延长线于F 点.设AD=x,△DEF 的面积为y ,则能大致反映y 与x 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21.如图,Rt △ABC 中,AC=BC=2,正方形CDEF 的顶点D 、F 分别在AC 、BC 边上,设CD 的长度为x ,△ABC 与正方形CDEF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

A . B. C .

D .

22.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AB ⊥BC ,M 为AD 中点, AB=2cm,BC=2cm,CD=0.5cm,点P 在梯形的边上沿B ⇒C ⇒

D ⇒M 运动,速度为1cm/s,则△BPM 的面积ycm 2

与点P 经过 的路程xcm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下图中的( )

A . B.C .D . 23.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4cm ,点P 从点A 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C 移动,同时点Q

从点A 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 ﹣BC 的方向向点C 移动,若△APQ 的面积为S (cm 2

),则下

列最能反映S (cm 2

)与移动时间t (s )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

24.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4,AD=2,点P 、Q 同时从点A 出发,点P 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A →B →C →D 的方向运动;点Q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A →D →C 的方向运动,当P 、Q 两点相遇时,它们同时停止运动.设P 、Q 两点运动的时间为x (秒),△APQ 的面积为S (平方单位),则△APQ 的面积S 与运动时间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大致形状是( )

A .B .C . D .

25.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4cm,cm ,E 为CD 边上的中点,点P 从点A 沿折线AE ﹣EC 运动到点C 时停止,点Q 从点A 沿折线AB ﹣BC 运动到点C 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

是1cm/s.如果点P ,Q 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APQ 的面积为y (cm 2

),则y 与t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

26.如图,矩形ABCD 中,BC=4,AB=3,E 为边AD 上一点,DE=1,动点P 、Q 同时从点C 出发,点P 沿CB 运动到点B 时停止,点Q 沿折线CD ﹣DE ﹣EB 运动到点B 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

度都是1cm/秒.设P 、Q 同时出发t 秒时,△CPQ 的面积为y cm2

.则y 与t 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

A . B .C .D .

27.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A (0,1),B (,0),以线段AB 为边向上作菱形ABCD ,且点D 在y 轴上.若菱形ABCD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AB 滑行,直至顶点D 落在x 轴上时停止.设菱形落在x 轴下方部分的面积为S ,则表示S 与滑行时间t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为( )

A . B . C . D .

28.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四边形EFGH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点D 与点F 重合,点B ,D (F ),H 在同一条直线上,将正方形ABCD 沿F ⇒H 方向平移至点B 与点H 重合时停止,设点D 、F 之间的距离为x ,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EFGH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则能大致反映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 二.解答题

2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0,1),(﹣,0),作直线AD 并以线段AD 为一边向上作正方向ABCD .

(1)点B 的坐标为 ,点C 的坐标为 ;

(2)若正方向ABCD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DA 向上平移,直至正方形的顶点C 落在y 轴上时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正方形落在y 轴右侧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平移时间r (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

3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0,1)、D (﹣2,0),作直线AD 并以线段AD 为一边向上作正方形ABCD .

(1)填空:点B 的坐标为 ,点C 的坐标为 .

(2)若正方形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DA 向上平移,直至正方形的顶点C 落在y 轴上时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正方形落在y 轴右侧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平移时间t (秒)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

2016/12/11 0:58:5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C ;2.B ;3.D ;4.C ;5.C ;6.A ;7.D ;8.D ;9.D ;10.B ;11.A ;12.C ;13.A ;14.A ;15.B ;16.B ;17.C ;18.A ;19.D ;20.A ;21.A ;22.D ;23.B ;24.D ;25.B ;26.B ;27.A ;28.B ;

二.解答题(共2小题) 29

30;


相关内容

  • 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
  • <反比例函数>集体备课发言稿 [备课形式]集体备课 [参加人员]数学组教师 [中心发言人]张勇 [备课时间]2010.3.15 [解决的中心问题] 探究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反比例函数>教 学 安排,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 一.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 ...

  • 反比例函数说课稿
  • 反比例函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我是曾方青,毕业于湖南文理学院,来自数计学院应数专业.今天就由我来说课,与各位同仁一起交流.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 "反比例函数".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 ...

  •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反比例函数教案
  • 第一章 反比例函数 第一课时 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模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 ...

  • _反比例函数全章教案
  •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已学过平面直坐标系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学习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内涵,并感受现实世界存在各种函数以及如何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反比例函数是最基本的函数之一,是学习后续各类函数的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是反比例函数 ...

  • 函数的奇偶性
  • 一课三议 张家港市暨阳高中 刘飚 函数的奇偶性(第一课时) 1.背景 "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常伴随着函数的其他性质出现.函数奇偶性揭示的是函数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数量规律,直观反映的是函数图象的轴对称性.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来研究此类函数的问题常为我们 ...

  •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全章教案
  •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 ...

  • 反比例函数
  • 学习课题:26.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学习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学习难 ...

  • 高一数学导学案
  • 高一数学导学案 §1.5 函 数 y =A sin(ω+ϕ) 的图象导学案 主备:赵健 审核:高一数学备课组 使用时间:2012,4 [学习目标] 1. 理解ϕ.W .A 对函数y = A sin (wx +ϕ) 的图象的影响 2. 会用 "五点法"作出函数y =Asm (wx ...

  • 函数的对称性应用
  • 函数的对称性应用(一) ──含绝对值函数的图象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一中 熊明军 在学习函数时,若将函数的自变量或应变量带上绝对值" ",再研究其性质就不仅 仅要从函数的角度来考虑,还得结合绝对值的意义来共同探讨. 图象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函数图象是函数的一种表 ...

  • 示范教案( 函数的表示法 第二课时)
  • 第2课时 分段函数 导入新课 思路1. 当x>1时,f(x)=x+1;当x≤1时,f(x)=-x,请写出函数f(x)的解析式. 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有什么特点?教师指出本节课题. 思路2. 化简函数y=|x|的解析式, 说说此函数解析式的特点, 教师指出本节课题.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