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平凡的伟人 我们不能忘记·杭州日报

清明节,当我们在墓前祭奠亲人时 有一群人,在这里为“无语良师”献花

他们是平凡的伟人 我们不能忘记

2016-04-04

记者 庞菁涵

“忠骨何须桑梓地,人间自有真情在。”

“遥寄一炷香,往事涌心头。”

……

清明小长假的雨淅淅沥沥,浙大校园里比平时少了许多人,春花和青草安静地摇曳。医学院一处静谧的小花园里,立着的“无语良师碑”前摆满了祭奠的鲜花和温情的寄语。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清明时节,前往亲人的墓前祭扫是寄托哀思最好的选择,然而有一群人,他们走后却没有留下一方青冢——他们将遗体献给了国家甚至全人类的发展事业。

校园里的一角,她找到了思念母亲的寄托

“母亲完成了自己的心愿,而我们做儿女的,该去哪里追思?这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曾让我很痛苦。”陈女士的母亲在上世纪90年代签下遗体捐献协议,2014年去世后,她的遗体留给了浙大医学院。

陈女士的母亲因为家族遗传病史,一生都在遭受病痛的折磨。“母亲去世的时候八十多岁,即使最后几年因为病情影响患上了老年痴呆,也没有忘了捐出遗体的事,经常挂在嘴边。”陈女士告诉记者,母亲是靠着国家给她开的药才得以维持生命,她觉得应该回报社会。

尽管尊重了母亲的决定,一直希望母亲可以入土为安的陈女士,还是不太理解她的选择。直到后来,母亲走了,陈女士每次去医院看病的时候都会想:“也许正是因为像她这样的志愿者,才帮助医疗事业发展到今天。”

2014年,杭报的一篇报道让陈女士了解到,在浙大医学院的校园里,还为这些遗体捐献者立了一块纪念碑。

此后,每年的清明节,陈女士都会到这里寄托对母亲的思念。“感谢社会还能记得我的母亲。”陈女士说,她那颗无所适从的心得到了安慰。

这是群了不起的人,我们应该记住他们

像往年一样,今年的清明节,无语良师碑前,站满了前来纪念遗体捐赠者的浙大医学院师生。他们身着白大褂,手捧鲜花。

前来祭奠的人当中,还有杭州市遗体捐献俱乐部的发起人吴志夫。

2007年,吴志夫发起成立了杭州市遗体捐献俱乐部,所有遗体捐献者的遗体都会送至浙大医学院。吴老先生已年届耄耋,仍坚守着这份事业。

“这是一群了不起的人,我们应该记住他们。他们之中有的人甚至一家三代都签订了捐献协议。”吴老先生说。

吴老还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很多人还不能理解遗体捐献,一年最多只有七八个报名的人,其中还有因为没有征得亲人同意而最终放弃的。但如今,每一年都会有四五十名捐献者前来报名,成功率达到100%。

2012年,在浙大紫金港校区医学院的一角,无语良师碑立起,每一位遗体捐献者的姓名都以金色的字体镌刻在碑面。此后的每年,都会新添许多名字,他们离开了人间,却融入了历史。如今,这座碑上已经记载了452位平民英雄的名字。

遗体捐献推动了医学发展,未来仍需要更多捐献者的支持

已退休的任国良老师,曾是浙大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的主任,在他近40年的科研生涯当中,见证了杭州遗体捐献的进程。说起遗体捐献的医学意义,任老师也颇有感慨。

“遗体捐献者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于学校教学、科学研究、器官移植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任老师说。

在教学上,每一个合格的医生,都要经过严格的理论以及实践的考研,而人体解剖,是医学教学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科研中,许多疾病的病因尚处未知,例如高血压、帕金森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疾病,遗体捐献者的支持推动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在器官移植方面,一些捐献遗体的年轻人,他们的皮肤、角膜、器官等都可以帮助其他生命的健康延续。

退休后的任老师,如今又参与到浙大的“中国人脑库”研究当中来。他告诉记者,人脑的研究,对于人类的多种疾病问题的解决有重要意义,相比于一些医疗技术发达国家已进行了三十多年的人脑研究,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现在人们的思想已与从前不同,遗体捐献者越来越多。类似人脑研究这样的医疗事业的发展,仍需要志愿者们的支持。”任老师说。

清明节,当我们在墓前祭奠亲人时 有一群人,在这里为“无语良师”献花

他们是平凡的伟人 我们不能忘记

2016-04-04

记者 庞菁涵

“忠骨何须桑梓地,人间自有真情在。”

“遥寄一炷香,往事涌心头。”

……

清明小长假的雨淅淅沥沥,浙大校园里比平时少了许多人,春花和青草安静地摇曳。医学院一处静谧的小花园里,立着的“无语良师碑”前摆满了祭奠的鲜花和温情的寄语。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清明时节,前往亲人的墓前祭扫是寄托哀思最好的选择,然而有一群人,他们走后却没有留下一方青冢——他们将遗体献给了国家甚至全人类的发展事业。

校园里的一角,她找到了思念母亲的寄托

“母亲完成了自己的心愿,而我们做儿女的,该去哪里追思?这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曾让我很痛苦。”陈女士的母亲在上世纪90年代签下遗体捐献协议,2014年去世后,她的遗体留给了浙大医学院。

陈女士的母亲因为家族遗传病史,一生都在遭受病痛的折磨。“母亲去世的时候八十多岁,即使最后几年因为病情影响患上了老年痴呆,也没有忘了捐出遗体的事,经常挂在嘴边。”陈女士告诉记者,母亲是靠着国家给她开的药才得以维持生命,她觉得应该回报社会。

尽管尊重了母亲的决定,一直希望母亲可以入土为安的陈女士,还是不太理解她的选择。直到后来,母亲走了,陈女士每次去医院看病的时候都会想:“也许正是因为像她这样的志愿者,才帮助医疗事业发展到今天。”

2014年,杭报的一篇报道让陈女士了解到,在浙大医学院的校园里,还为这些遗体捐献者立了一块纪念碑。

此后,每年的清明节,陈女士都会到这里寄托对母亲的思念。“感谢社会还能记得我的母亲。”陈女士说,她那颗无所适从的心得到了安慰。

这是群了不起的人,我们应该记住他们

像往年一样,今年的清明节,无语良师碑前,站满了前来纪念遗体捐赠者的浙大医学院师生。他们身着白大褂,手捧鲜花。

前来祭奠的人当中,还有杭州市遗体捐献俱乐部的发起人吴志夫。

2007年,吴志夫发起成立了杭州市遗体捐献俱乐部,所有遗体捐献者的遗体都会送至浙大医学院。吴老先生已年届耄耋,仍坚守着这份事业。

“这是一群了不起的人,我们应该记住他们。他们之中有的人甚至一家三代都签订了捐献协议。”吴老先生说。

吴老还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很多人还不能理解遗体捐献,一年最多只有七八个报名的人,其中还有因为没有征得亲人同意而最终放弃的。但如今,每一年都会有四五十名捐献者前来报名,成功率达到100%。

2012年,在浙大紫金港校区医学院的一角,无语良师碑立起,每一位遗体捐献者的姓名都以金色的字体镌刻在碑面。此后的每年,都会新添许多名字,他们离开了人间,却融入了历史。如今,这座碑上已经记载了452位平民英雄的名字。

遗体捐献推动了医学发展,未来仍需要更多捐献者的支持

已退休的任国良老师,曾是浙大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的主任,在他近40年的科研生涯当中,见证了杭州遗体捐献的进程。说起遗体捐献的医学意义,任老师也颇有感慨。

“遗体捐献者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于学校教学、科学研究、器官移植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任老师说。

在教学上,每一个合格的医生,都要经过严格的理论以及实践的考研,而人体解剖,是医学教学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科研中,许多疾病的病因尚处未知,例如高血压、帕金森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疾病,遗体捐献者的支持推动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在器官移植方面,一些捐献遗体的年轻人,他们的皮肤、角膜、器官等都可以帮助其他生命的健康延续。

退休后的任老师,如今又参与到浙大的“中国人脑库”研究当中来。他告诉记者,人脑的研究,对于人类的多种疾病问题的解决有重要意义,相比于一些医疗技术发达国家已进行了三十多年的人脑研究,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现在人们的思想已与从前不同,遗体捐献者越来越多。类似人脑研究这样的医疗事业的发展,仍需要志愿者们的支持。”任老师说。


相关内容

  • 平凡成就非凡---
  • 平凡成就非凡 列宁曾说:"不会做小事的人,成不了大事业."我认为"不会珍视做小事的人,更成不了大事业". 不是每个伟人生来就是伟大的,他们也来自平凡.不管是任何行业中成功的人,他们的背后总有那么一些平凡的人在默默付出,只有珍视他人平凡的付出,才会成就自己的非凡 ...

  • 1.29运动演讲稿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弹指间,抗日先辈的那些峥嵘岁月已被轻轻翻了过去,揭开了另外一重人间.新中国的建立后,我们这些中国公民不断地向时代赋予我们的接踵而至的使命负责.短短半个多世纪,中国就已经沐浴在了现代文明的光辉之下."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

  • 螺丝钉精神文章
  • 螺丝钉精神 ----用爱书写无悔青春 罗秋燕(1510字) 有一个女孩去应聘当老师,主考官问她:"你为什么选择老师这个职业?"她是这么回答的:"其实从小我就心高气傲,我立下志向,长大了要当一个伟人,可后来发现,我缺少伟人气质,没有大将风度和伟人应有的综合素质:于是我又决 ...

  • [精品]歌颂祖国的演讲稿
  • 篇一:歌颂祖国的演讲稿范文 这一群"母亲"的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国人.他们也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崇尚自由,爱好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他们含蓄而诚恳,勤俭而乐 天,在他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绚丽的色彩──金黄. 翠绿.朱红.靛蓝.他们向往自然,爱恋自然,对于万物  ...

  • 杭州初中作文辅导班之排比句的写作技巧
  • 杭州人身边的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杭州初中作文辅导班之排比句的写作技巧1. 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 钱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 钱能买到药品,不能买到健康: 钱能买到时装,不能买到美丽: 钱能买到朋友,不能买到友谊. 2. 钱能买漂亮的眼镜,但买不来明亮的眼睛. 钱能买高档的钢笔,但买不来敏捷的 ...

  • -2012-2013年形势政策报告
  • 学习伟人精神 --形势政策课小组参观上海鲁迅纪念馆 经过大家的商议,我们形势政策小组成员一行五人利用周六时间,来到位于虹口区的鲁迅公园,学习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精神.相信很多同学和我们一样并不是第一次来鲁迅公园,但大抵来此地的记忆是停留在幼时跟随父母游玩散心,如今故地重游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走进大 ...

  • 高考作文得高分的几种模式
  • 高考作文得高分的几种模式 一.高考满分作文的模式 传统式 中心句式 规范的议论文模式 一个材料打天下式 小标题式 首尾排比起兴呼应式 首排比尾点题式 议论性散文模式 首段对偶点题式 中心句成段作结式 二.规范议论文模式 (一)规范的议论文传统式之一 没有付出哪有累累硕果?(1) ①生活就像一个魔方, ...

  •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鲁奖评委被要求不投我票
  • 2014年08月15日14:12   评论中大奖(571人参与) 收藏本文 梁衡曾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他的<洗尘>入围"散文杂文奖",在最后的投票中,仅获得4票. 入围"散文杂文奖"的<洗尘> 第六届 ...

  • 高考作文思维立体化训练
  • 高考作文思维立体化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教会学生通融教材内容,写好高考作文. 能力目标 学会调整写作角度,写好高考作文. 德育目标 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 通融教材内容,调整写作角度. 教学方法 分析法.示例法.训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