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出发点-评黄蓓佳近年小说创作

回到 出发点 — —评 黄 蓓 佳 近 年 小 说 创 作  吴秉 杰 很难 用一句话 或一个 观 点来概 括黄 蓓佳 的创 作 ,  在 一次 她 的作 品讨 论会上 , 有人说她 的作 品锐利 , 像刀  或针 般有刺痛 感 , 有人说她 的作品温润 而又平和 ; 有人 说她小说表现 了一种 “ 居无定所 ” “ 的 漂泊” 有人则说她  ,在 某个电视节 目中 , 我看 到介绍 一位女作家 , 称她 是“ 情感作家 ”心里有 些纳闷 : 。 谁能不是情感作家呢? 它 是不 是仅是指一种创作题材 的类型 、 追求和取 向?譬如 有 的创作重点在于家族文化 、 历史反思 、 治揭露 、 政 哲理  象征等等 , 通常都不被认为是情感写作 。 如果这样 , 我觉 还 表现 出了一种 灵魂的坚守 ; 有人认为 , 她长篇 写到了  “ 家族 ”《 ,家人们 》 中有三代人 l 生格命运 的发展 , 也有人  认 为她 始终写 的都 是“ 家庭 ”家 庭关系 , 、 亲情和 爱情在 漫 漫人生路 上发 生变异 ; 有人断 定黄蓓佳 写 的是新 “ 伤  痕” 小说 , 有人反对 这一说 法 , 觉得 它 旱 已远 远超 越 了  “ 伤痕 ” 。虽然所有与会者都对作家表达了足够的敬意 ,   认 为小说给 自己带来 了美的享受与 睛感 的冲击 , 可分歧  依 然不可避免 。 这可 能是 由不 同的吸收 , 同的兴趣 , 不 不 得称黄蓓佳是一名优秀 的情感作家 , 是非常符合于人们 内心印象的 。阅读她的作品后 , 此又有一些进一步  我对 的认 识 : 如果一位作 家没有提供 自己真实 的情感 , 没有  提供 足够 的丰富 和复杂 的感 情 ,没有 能提 供 出一些新 的、 与小说故事相应 , 并具有延伸和发展意味的情感 , 也 是不能称之 为真正 的情感作家的 。 而黄蓓佳在写家庭生  活、 情感生活 、 爱情生活方面 , 是写得最具体 , 细致 , 最 最  动人心弦 的一位作家 。她以家庭为舞台 , 把爱 情、 婚姻 、   家庭 结合起 来 的一 种人生表达 , 不但具有普 遍性 , 也具  有特殊 } 构成了这个时代文学的一种重要的贡献 。 生,   现在 , 到文学 的 出发 点 、 回 基本面 、 值和 历史 意  价义。 虽然创作可 以有不 同的追求 , 但我坚持认为 , 真正的 同的对 象呼应所决定 的。 也说明了真正有价值 的文学作 品远远地 高于那些流行 、 平庸 的创作 。黄蓓佳曾在小说  中借助 于人物描 写 , 几次说到这 样一个观 点 : 不是一  她 个“ 潮流 ” 小说家 。“ 潮流” “ 或 流派 ” 能使评论 家“ 可 有话 可说 ”能 “ , 高度 ” 地概括和评价 。 而她却 不是。 她只是以  自己的个人 的特 点 , 个人 的追求 , 个人 的生命体验 坚持  着创作 。 在江苏也有其他 作品家说过 类似 的话 。 我想这 正是江 苏文学繁荣 , 各有贡献与不可互相取代的重要原 创作都是从表达一种情感或坚守一种情感开始的。 感  情 是人 类成 长 的摇篮 与基石 。新时 期 的文学 被旋变 的历  史, 一系列 的重大事件 , 思想和精神的潮流所 吸引 , 遮  所 蔽, 以至于常常使文 学忘掉 了 自己的 出发 点 , 忘掉 了文 学有着 自己的独特 的、 无可取代 的贡献 。 对于人生 , 它留  下情 感的痕迹 , 那很 易于湮灭 或被忽 略 的轨迹 ; 历  对于因。 按照 我的理解 , 些看似矛盾 的现象 , 一 其实也可 以统 一起来看 。平和 的叙事 中可包含内在的锋芒 ,漂泊 ” “ 或 许就 是源于 “ 守” 坚 。至于写到 第三 代 , 必然构成 “ 便 家  族” ? 吗 我很怀疑 。 家族有着一种稳定 的文化 的标志 , 而  在现 代生活 中, 社会现 实转瞬即逝 的巨大落 差 , 正促 使 史 , 留下的不 是资料 , 是极 具体 的情感 反应 , 感  他 而 情史 。我觉得黄蓓佳的小说之所 以吸引人阅读 , 我们  唤起 的共鸣 , 是因为它 回到了这一基本 的出发 点 , 就 写文 学  最应该写的东西 。 她写家庭生活 , 包含着时代 、 人生的诸 家族概念 日益消亡 ; 回到“ 不如 家族 ” 这个社会 的细胞 更 能贴近地反映现实 。而既然 我们 曾经有过“ 伤痕 文学”  , 且大 多数人都认 为还 没有写够 写好 , 那么继续 地 写“ 伤  痕 ”或 “ , 隐痛” 或心灵 的“ , 创伤 ”如 同我们还 要继续地  ,多元素 , 绵延不绝 ; 写爱情几乎可以说 是惊心动魄 , 又似 乎有着一种 自然的逻辑 。写得如 此之 好 , 的评论家  像有 赞扬的 , 我们似乎跟着她的情绪 、 情感重新 生活了一遍 。  写知青 、文革 ” “ 一样 , 也必然地会 构成作家 的一种源 源  不断的创作冲动 。   我 自然 也要寻找一个统 一角度 ,来评价 黄蓓佳 的  创作 。我希望它是一个更广大的出发点 , 而我们主要论 及 的是这种“ 非主流” 创作艺术实现 的路径 。  黄蓓佳 的小 说里 也有政 治 的因素 , 譬如 《 家人 们 》   中杨云被罗家园强暴后的家庭组合 , 园为儿子 罗想  罗家 农设计与李娟 的结合 , 还有《 所有的》 中艾早与张根 本经  两个家庭的长时间的纠葛 、交往及突发事件 的影响 , 为 绿色 评/   批 囤了搭救 陈清风而 结婚 。也有历 史因素 , 在小说里表现为 带着乔六 月留给她抚养的女儿 , 的养女 乔麦子及小儿 她当时的社 会环境及 生存要求 。 历史 因素对于长篇而言尤 其重要 , 有时候还 直接构成了人生 的线索 。而在 中篇小  说 中可能只是 背景 。 但这一切都 不应该掩盖文学对于 情  感本源 的表现 。情感具 有个人性 , 并不是简单地分配给  属 于公 众的政治 、 道德 、 历史便可了事 。 深入发掘个人 的  情 感 , 系起 一切相关 因素 , 联 才是真正进 入到 了文学 的  领域 。情感 自然可 以上升到一种 自觉 的意识 , 由社会  再 意 识归纳 、 整理 、 改造成 一种意识形态 。 于是一个 问题便  提 了出来 : 究竟是从 自己的情 感出发 , 是从 已经被  你 还提炼 、 改造 的意识形态 出发 , 进行创作 ? 大有区别 。 是否 子罗卫星搬到了乔家老屋 开始与罗家 园“ 分居” 她没有  。 与丈夫离婚 ,其间只在 罗家园临 终病 重时回去 照应他 ,   在大儿子罗想农结婚 时回去帮助整理新屋 ; 没有再  她也 结婚 , 因为心 中已有爱 人 , 她也 不能再和 另外不爱 的人  共 同生活。 这恐 f是一个传统妇女 在当时唯一可做 的选  白择。 青年 时期的爱 情和梦想支持 了她 的一生 。 明黄蓓  说佳笔 下 的爱 与流行 爱情 小说 ( 通常 多变 、 反复 ) 多有 不 同。与 此同时 , 罗想农和 罗卫 星也都 爱上 了他 们 的“ 妹 妹” 乔六月的女 儿乔麦子 , , 间接地 又证明 了爱 情中似含 有某种隐含 、 无言的价值。《 有的》 所 中艾 早与艾 晚也同 伤痕 文学或新伤痕文学 的争论也 由此产生 。 其实可以接  受 钱钟书先生关 于伤痕 文学 的一种扩大 的理解 ( 他认为 时爱上了比他们年长的陈清风 ,陈清风是有妇之夫 , 又  是他们少女时代成长的指引者。 艾早与艾晚如 同 同一棵  树上的两片叶子 , 性格不同而又命 运相依 。小说描 写这  对双胞胎姐妹 的人生历程 , 尤其是对于她们童年和少女  时代 的语言 、 语气 、 调的描述是如 此 的生动 、 语 传神 , 真 中国几千年文学史的主流都是伤痕文学 ) ,这并不妨碍  黄蓓佳小说 的原创性质 。它依然是 属于黄蓓佳 的一种  “ 情感小说” ,依然不能归入以确定文化传承为基础的家  族 小说 , 政治批判为背影的社会小说 , 或依托任何一种人  本哲学的观念/说。他仿佛是《 J   所有的》 中写到的“ 琥珀” ,  掩埋于地下千万年的树脂 , 的“ 松树 眼泪” 。她就是她。  是让人十分佩服 。 中艾早很有主见 , 其 心灵也比较强大 ,  而 “ ”艾晚 ) 我 ( 则性 格相对 柔弱。 但艾早的有“ 思想” 有主  见似乎给他 的爱情人生带来了更多的失败和失落 , 直至 作 出了违法的事 。在这两部长篇中 , 所有的不幸和人生  波折都是从最初 的爱情失败开始的 。这儿 , 情便 同时  爱 黄蓓佳小说 中 ,有些人物形 象可以说 是非常 “ 尖  锐 ” 那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尖锐 , 。 譬如 《 家人们 》   中的母 亲杨 云 , 譬如说 《 所有 的》 中的双胞胎姊姊 艾早 ,   他 们都 有一种坚持 不懈 的力量 , 坚持 终生的 力量 , 在颠 簸不平 的人生路上 , 迷雾 重重 的社会途 中 , 各种异 己外 有了一种广大 的象征的意义 。   “ 性格就 是命运 ” 句格言在黄 蓓佳的小说 中数次  这 出现 。 用在像罗 卫星这样 的多次遭遇婚姻变故 的人物  被 身上 , 又能推广到更多不 同的人物身上 。 如罗想农 , 因  他 父亲对母亲施暴而出生 , 的诞生改变了母亲杨云一生  他 的命运 , 从此便 再也得 不到母 亲的喜爱 , 罗想农 于是做 力的包 围下 , 决然前行 而不悔 , 出了常人作 不到 的选  做 择。能把 一种精 神 、 性格 写到如 此的极端 、 极致 , 那是需 人做 事便 思虑 重重 , 想尽可能地 多做一 些事 , 和家 庭  调 的矛盾 。如《 有的》 所 中艾早 、 艾晚 的姨 夫张根 本 , 他被 “ 母亲称 为“ 我” 恶棍 ” “ 、流氓 ” 可他却 又比《 人们》 , 家 中  的罗家 园似乎有着更 为强悍 的灵魂 , 有着更 多得心应手  的成功 , 不是失败 。性格不是天生 的, 而 它不是天赋 , 它 要勇气 、 艺术才能和充分的理由的。它也必定是有价值 的。 童年记  , 青春期或青年时期的烙 印 , 对我们 的一 生  都 至关重要 。杨 云和艾早在人 生成长 的发端 , 都选择 了  爱 情, 情从此便伴随着她们。她们把 爱情及附于爱 情  爱 的所有感情价值都坚持了一生 , 让入震撼 。这 中间显然 包含 着一种情怀 , 种极 亲密 的认 同感 , 生的理想 与  一 人要孕 育于特定 的环境及人生经历 。这样《 家人们 》 《 和 所  有的》 中所有 主要人物 的性格 与命运 , 些看 似只是在  那 家庭 生活中表现出来 的情感关系和爱情 关系 , 有可能  就 指向了社会关系与一定的历史文化因素。我们经常要求 小说要有艺术 “ 发现 ”最好有深刻哲理的发现 , , 可实际上  我们 “ 发现 ” 了什么? 只是 自以为是地重复别人的发现 , 把 精神的追求 。 顺便说一下 , 杨云 、 艾早与她们所 爱的人乔  六 月、 陈清风都是未曾发生过性关系的 。黄蓓佳被大家  认为是一位温和 、 优雅 , 叙事细腻 、 绵密的作家 。可她 内  心依然燃着一团火 , 火光时隐时现。   杨云与艾 早最 后 的行 为 “ 不合葬 ”和 “ 死 以死 殉  情” 都似乎有一种古典的意象。 , 杨云最 后的遗嘱 是要把  自己埋在家 乡, 埋在青年时期生活的良种农场 河边 的荒  滩野地上 ,她不愿意和 自己结婚近 5 年 的丈夫 罗家 园  0互相重复 当做发现 。小说真正能做 的 , 是把现实 中国各 种人生经历 用故事 的方式生动地 呈现 出来 , 发现 ” 而“ 则 是读 者 的事 。黄 蓓佳 小说那 些尖锐 而又感 人的人物 形  象, 使读者相信 , 是人生经历和成长塑造人 。性格 的重要  性也不是因为“ 典型”而是因为“ , 成长” 的两部长篇一  。她 定程度上也可解读为是“ 成长小说”只是主人公成长的结  ,果都是悲剧。其中包含 的复杂 、 的因素意味深长 。 矛盾  在 南京双穴合葬 ,表明了 自己始终不爱 罗家 园的态度 。  杨 云和罗家园生有两个儿子 , 罗想农和 罗卫星。而 当他  发 现 自己的丈夫在政 治运 动 中“ 出卖” 了乔六 月时他便 /匿 蠲 夏2 1. 02 四 黄 蓓佳 的作品致 力于 要表现 《 有 的》 所 中的 “ 人  家人软弱或 善 良, 不成 熟 , 不能承担起 责任或 不能成 为女 人 的依靠 。 爱情和婚姻再次成为 日常生活 中的普遍 的焦 点( 对女 眭来说恐 怕尤其如此 ) 。而另一方面 , 身体在 当  今时代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待开发的资源 。它包括肉体 ,  们 ”和《 , 家人们》 中的“ 所有的” 。它写家 庭 ; 写性格背后 的历 史 , 和性格发 展的前途 ; 写千千万万 不处在 主要 的 包括精神 ( 才能 )也包括 陛。 , 精神和 肉体 的统一 , 过去是 一政治风 口浪尖 中的芸芸众生 的生活命运 ( 如女主人公与 孩子 )这在文学史上应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 ; 通常一眼所  见 印象 , 与几次接 触了解 , 我们便 常能大致把 握 一个人  的性 格 ; 日夕相 处 , 而 最熟悉 的人 , 我们 又觉说 不出 、 说  不清楚或难 以概括人 的性格 。 这就 需要生活的呈现 。 黄  蓓佳饱含深情 的记述 自己笔下人物 的爱情经历 。“ 饱含  深 情” 这也是 文学中快要遗 失的一种概 念 、 求 , 同  , 要 如 描 写让位于叙事 , 性格让位于观念 , 受到冷落 , 快要被遗 个 问题 , 现在更成为一个新 的课题 。  五 倒叙 和插叙 ,两个 历史时代 的交 叉叙 述和第 一人  称 的接近 于回忆及 内心 自省 的叙述 , 我们看到了在动乱 中成长 的一代人 , 和在焦虑 中成 长 的新一 代人 , 我们看 到 了两代人 的爱情观 ; 宣扬现 代与开放 的人 ,内心里都  是要娶一个传统 的妻子 , 我们看到了传统的魅力 。男人 忘一样。 黄蓓佳 的小说是有 感情力量 的。 我想 , 是由于  正写“ 人们 ” 家 或是把他们 当家人们写 , 才会有这些深刻的 与众不同的感情 。  与女人之 间总要进发情感 的火花 , 我们看到了精神 的偶  像如何破 灭 , 生不渝 的爱情仍 要坚持 下去 ; 们看  但终 我 到 了作家想象力 的方 向. 也有情理 的方向性 。自然风  陛, 景 的描写 , 生活场景 的描写 , 人物外貌 、 神态 的描写 以及 服 饰的描写 , 各种久违 了的古典的艺术成 分 , 在小  也都 说 中精细逼真地 表现 了出来 , 由此看到 了传统 的回  我们男人影响或改 变女人 的命运 。至少从 表面 上看是  如 此。 乔六月决定了和极大地 影响了杨 云一生的感情 与 命运 , 陈清 风的出现也规 定与制约 了艾早 、 晚人生 的  艾轨迹, 甚至 于张根本 , 为姨 夫 , 作 先是 “ 的养 父 , 又  我” 后 成为艾早的丈夫 , 也改变和 影响 了艾 早的命运 。黄蓓佳 写了许多 男人 和女人 ,可她 并没有写 一个特别 坏的 男  人。罗家园“ 强暴 ” 云 , 杨 可他也始终是“ ” 爱 他的妻子和  爱他子女 的 , 为此付 出代价 , 终生都想 “ 讨好 ” 杨云 。“ 强 暴” 乎只是这个时代最 自然的一种运 行方式 , 由此  似 你归 。她所描写 的生活多数仍是和我们不一样的生活 , 却 又如 此亲切 , 文学离我们 的心灵很近 , 由此我们 也看到  了作家 的才华 。黄蓓佳是一位有教养的作家 , 有创作追  求 , 自矜 自恋 。我读她 的小说也感受到了一种惋惜  却无 之情 , 因为人生是一次性 的、 是 不可逆的过程 , 品中  她作的爱情 也是一次性 的 , 不可重复再来 。她揭露了生活 中 的“ 错误 ”又对 “ , 家人们 ” 充满了理解 的同情 , 才使她  这 所 写的家庭 , 和爱情矛盾 , 亲情 拥有了一 种持久 的打动  人 心的力量 。   黄蓓佳 的小说对于在 当代文学潮 流中难以 自立的 可以联想到许多方面 。张根本 虽被 叫做 “ 恶棍 ”却 也帮  , 助了艾家 , 处事 明快果断 , 他 也通 情达理 。 黄蓓佳 写这类  人物时 , 其实都 是有着理解 的宽容 的。或许也是 因为他 们 都是这一社 会很普通 的一 分子 ,或许 她更看 重的是 “ 成长 ”或许就是 因为他们也都是 “ , 家人们 ” 。黄蓓佳所 作家 , 具有启发 的意义 。 非主流 的写作 , 也能取得突出 的 成就 。 黄蓓佳创作可以视 为一个 系列。 她写了 自己眼中  和心 中的世界 。未必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 它却 接触到  但 和 表现 了一个隐蔽 的世界 。“ 所有的 ”那是她认为具有  ,哲学 的广大意味 的范畴 。 所有 的秘密 , 所有 的发展 , 所有 写的另一类的男人都是书生 。 陈清风 、 六月等 , 乔 命运坎  坷 且把 自己的命运投射到 了女人身上 。 中国的“ 书生 ” 也  是令人 失望 的 , 他们曾经峥嵘 , 实际在 推动历 史进步上 并没有能发挥 什么重要作 用。结果一个远走海外 , 一个  晚年平庸。 这又是时代 的现实 。 黄蓓佳 多少有些理想化  的描 写 ,是要给浪漫 的青春期 的爱情寻找一个支点 , 其  结尾却 是进 一步扩散 了小说悲剧 的气氛 。   黄 蓓佳 的中篇 集《 某个 人就 给他 自由》 依然 是  爱 , 写家庭 与爱 I 系的。 青关 只是时间进入 到新 世纪 。 像罗卫 的痛苦和迷失 , 都是从 隋感世界开始 。它渐渐地便覆盖 了我们 的人生 、 历史和现实 。她小说 所取的那种故事性 悬疑 , 在结尾破解时可能显得仓促 , 没有充分准备 ; 对于 男主人公弱点的了解可能也不够深入 。 但我认为这些缺 失都 不重要 。重要 的是《 家人们 》 中所说 , 在这个 世界  “ 上, 有大量的事情我们不知道 ” 或许人类世界最后一个  。 需要破解 的领域就是我们 自身 , 自始至终跟随我们  包括一星这样 的男女青年 , 在她小说 中又出现 多次 。 爱某个  如《人就让他 自由》 中的马宏 ,玫瑰灰 的毛衣》 《 中的小林 。 还 有简晖 (爱情 是脆弱 的》 , 《 )任百如 (梦逍遥 》 , 《 )以及郑  晓蔓 和姚小蔓所分别遇到 的“ 失踪 ” 的男人 。 的中篇仿  有 佛就 是为她长篇创 作作 了某种准 备。在这 些中篇里 , 男 生 的感情 世界 。■ ( 吴秉杰 , 中国作家协 会创研部研究员 )  绿 批 臣   色 评/ 羽

回到 出发点 — —评 黄 蓓 佳 近 年 小 说 创 作  吴秉 杰 很难 用一句话 或一个 观 点来概 括黄 蓓佳 的创 作 ,  在 一次 她 的作 品讨 论会上 , 有人说她 的作 品锐利 , 像刀  或针 般有刺痛 感 , 有人说她 的作品温润 而又平和 ; 有人 说她小说表现 了一种 “ 居无定所 ” “ 的 漂泊” 有人则说她  ,在 某个电视节 目中 , 我看 到介绍 一位女作家 , 称她 是“ 情感作家 ”心里有 些纳闷 : 。 谁能不是情感作家呢? 它 是不 是仅是指一种创作题材 的类型 、 追求和取 向?譬如 有 的创作重点在于家族文化 、 历史反思 、 治揭露 、 政 哲理  象征等等 , 通常都不被认为是情感写作 。 如果这样 , 我觉 还 表现 出了一种 灵魂的坚守 ; 有人认为 , 她长篇 写到了  “ 家族 ”《 ,家人们 》 中有三代人 l 生格命运 的发展 , 也有人  认 为她 始终写 的都 是“ 家庭 ”家 庭关系 , 、 亲情和 爱情在 漫 漫人生路 上发 生变异 ; 有人断 定黄蓓佳 写 的是新 “ 伤  痕” 小说 , 有人反对 这一说 法 , 觉得 它 旱 已远 远超 越 了  “ 伤痕 ” 。虽然所有与会者都对作家表达了足够的敬意 ,   认 为小说给 自己带来 了美的享受与 睛感 的冲击 , 可分歧  依 然不可避免 。 这可 能是 由不 同的吸收 , 同的兴趣 , 不 不 得称黄蓓佳是一名优秀 的情感作家 , 是非常符合于人们 内心印象的 。阅读她的作品后 , 此又有一些进一步  我对 的认 识 : 如果一位作 家没有提供 自己真实 的情感 , 没有  提供 足够 的丰富 和复杂 的感 情 ,没有 能提 供 出一些新 的、 与小说故事相应 , 并具有延伸和发展意味的情感 , 也 是不能称之 为真正 的情感作家的 。 而黄蓓佳在写家庭生  活、 情感生活 、 爱情生活方面 , 是写得最具体 , 细致 , 最 最  动人心弦 的一位作家 。她以家庭为舞台 , 把爱 情、 婚姻 、   家庭 结合起 来 的一 种人生表达 , 不但具有普 遍性 , 也具  有特殊 } 构成了这个时代文学的一种重要的贡献 。 生,   现在 , 到文学 的 出发 点 、 回 基本面 、 值和 历史 意  价义。 虽然创作可 以有不 同的追求 , 但我坚持认为 , 真正的 同的对 象呼应所决定 的。 也说明了真正有价值 的文学作 品远远地 高于那些流行 、 平庸 的创作 。黄蓓佳曾在小说  中借助 于人物描 写 , 几次说到这 样一个观 点 : 不是一  她 个“ 潮流 ” 小说家 。“ 潮流” “ 或 流派 ” 能使评论 家“ 可 有话 可说 ”能 “ , 高度 ” 地概括和评价 。 而她却 不是。 她只是以  自己的个人 的特 点 , 个人 的追求 , 个人 的生命体验 坚持  着创作 。 在江苏也有其他 作品家说过 类似 的话 。 我想这 正是江 苏文学繁荣 , 各有贡献与不可互相取代的重要原 创作都是从表达一种情感或坚守一种情感开始的。 感  情 是人 类成 长 的摇篮 与基石 。新时 期 的文学 被旋变 的历  史, 一系列 的重大事件 , 思想和精神的潮流所 吸引 , 遮  所 蔽, 以至于常常使文 学忘掉 了 自己的 出发 点 , 忘掉 了文 学有着 自己的独特 的、 无可取代 的贡献 。 对于人生 , 它留  下情 感的痕迹 , 那很 易于湮灭 或被忽 略 的轨迹 ; 历  对于因。 按照 我的理解 , 些看似矛盾 的现象 , 一 其实也可 以统 一起来看 。平和 的叙事 中可包含内在的锋芒 ,漂泊 ” “ 或 许就 是源于 “ 守” 坚 。至于写到 第三 代 , 必然构成 “ 便 家  族” ? 吗 我很怀疑 。 家族有着一种稳定 的文化 的标志 , 而  在现 代生活 中, 社会现 实转瞬即逝 的巨大落 差 , 正促 使 史 , 留下的不 是资料 , 是极 具体 的情感 反应 , 感  他 而 情史 。我觉得黄蓓佳的小说之所 以吸引人阅读 , 我们  唤起 的共鸣 , 是因为它 回到了这一基本 的出发 点 , 就 写文 学  最应该写的东西 。 她写家庭生活 , 包含着时代 、 人生的诸 家族概念 日益消亡 ; 回到“ 不如 家族 ” 这个社会 的细胞 更 能贴近地反映现实 。而既然 我们 曾经有过“ 伤痕 文学”  , 且大 多数人都认 为还 没有写够 写好 , 那么继续 地 写“ 伤  痕 ”或 “ , 隐痛” 或心灵 的“ , 创伤 ”如 同我们还 要继续地  ,多元素 , 绵延不绝 ; 写爱情几乎可以说 是惊心动魄 , 又似 乎有着一种 自然的逻辑 。写得如 此之 好 , 的评论家  像有 赞扬的 , 我们似乎跟着她的情绪 、 情感重新 生活了一遍 。  写知青 、文革 ” “ 一样 , 也必然地会 构成作家 的一种源 源  不断的创作冲动 。   我 自然 也要寻找一个统 一角度 ,来评价 黄蓓佳 的  创作 。我希望它是一个更广大的出发点 , 而我们主要论 及 的是这种“ 非主流” 创作艺术实现 的路径 。  黄蓓佳 的小 说里 也有政 治 的因素 , 譬如 《 家人 们 》   中杨云被罗家园强暴后的家庭组合 , 园为儿子 罗想  罗家 农设计与李娟 的结合 , 还有《 所有的》 中艾早与张根 本经  两个家庭的长时间的纠葛 、交往及突发事件 的影响 , 为 绿色 评/   批 囤了搭救 陈清风而 结婚 。也有历 史因素 , 在小说里表现为 带着乔六 月留给她抚养的女儿 , 的养女 乔麦子及小儿 她当时的社 会环境及 生存要求 。 历史 因素对于长篇而言尤 其重要 , 有时候还 直接构成了人生 的线索 。而在 中篇小  说 中可能只是 背景 。 但这一切都 不应该掩盖文学对于 情  感本源 的表现 。情感具 有个人性 , 并不是简单地分配给  属 于公 众的政治 、 道德 、 历史便可了事 。 深入发掘个人 的  情 感 , 系起 一切相关 因素 , 联 才是真正进 入到 了文学 的  领域 。情感 自然可 以上升到一种 自觉 的意识 , 由社会  再 意 识归纳 、 整理 、 改造成 一种意识形态 。 于是一个 问题便  提 了出来 : 究竟是从 自己的情 感出发 , 是从 已经被  你 还提炼 、 改造 的意识形态 出发 , 进行创作 ? 大有区别 。 是否 子罗卫星搬到了乔家老屋 开始与罗家 园“ 分居” 她没有  。 与丈夫离婚 ,其间只在 罗家园临 终病 重时回去 照应他 ,   在大儿子罗想农结婚 时回去帮助整理新屋 ; 没有再  她也 结婚 , 因为心 中已有爱 人 , 她也 不能再和 另外不爱 的人  共 同生活。 这恐 f是一个传统妇女 在当时唯一可做 的选  白择。 青年 时期的爱 情和梦想支持 了她 的一生 。 明黄蓓  说佳笔 下 的爱 与流行 爱情 小说 ( 通常 多变 、 反复 ) 多有 不 同。与 此同时 , 罗想农和 罗卫 星也都 爱上 了他 们 的“ 妹 妹” 乔六月的女 儿乔麦子 , , 间接地 又证明 了爱 情中似含 有某种隐含 、 无言的价值。《 有的》 所 中艾 早与艾 晚也同 伤痕 文学或新伤痕文学 的争论也 由此产生 。 其实可以接  受 钱钟书先生关 于伤痕 文学 的一种扩大 的理解 ( 他认为 时爱上了比他们年长的陈清风 ,陈清风是有妇之夫 , 又  是他们少女时代成长的指引者。 艾早与艾晚如 同 同一棵  树上的两片叶子 , 性格不同而又命 运相依 。小说描 写这  对双胞胎姐妹 的人生历程 , 尤其是对于她们童年和少女  时代 的语言 、 语气 、 调的描述是如 此 的生动 、 语 传神 , 真 中国几千年文学史的主流都是伤痕文学 ) ,这并不妨碍  黄蓓佳小说 的原创性质 。它依然是 属于黄蓓佳 的一种  “ 情感小说” ,依然不能归入以确定文化传承为基础的家  族 小说 , 政治批判为背影的社会小说 , 或依托任何一种人  本哲学的观念/说。他仿佛是《 J   所有的》 中写到的“ 琥珀” ,  掩埋于地下千万年的树脂 , 的“ 松树 眼泪” 。她就是她。  是让人十分佩服 。 中艾早很有主见 , 其 心灵也比较强大 ,  而 “ ”艾晚 ) 我 ( 则性 格相对 柔弱。 但艾早的有“ 思想” 有主  见似乎给他 的爱情人生带来了更多的失败和失落 , 直至 作 出了违法的事 。在这两部长篇中 , 所有的不幸和人生  波折都是从最初 的爱情失败开始的 。这儿 , 情便 同时  爱 黄蓓佳小说 中 ,有些人物形 象可以说 是非常 “ 尖  锐 ” 那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尖锐 , 。 譬如 《 家人们 》   中的母 亲杨 云 , 譬如说 《 所有 的》 中的双胞胎姊姊 艾早 ,   他 们都 有一种坚持 不懈 的力量 , 坚持 终生的 力量 , 在颠 簸不平 的人生路上 , 迷雾 重重 的社会途 中 , 各种异 己外 有了一种广大 的象征的意义 。   “ 性格就 是命运 ” 句格言在黄 蓓佳的小说 中数次  这 出现 。 用在像罗 卫星这样 的多次遭遇婚姻变故 的人物  被 身上 , 又能推广到更多不 同的人物身上 。 如罗想农 , 因  他 父亲对母亲施暴而出生 , 的诞生改变了母亲杨云一生  他 的命运 , 从此便 再也得 不到母 亲的喜爱 , 罗想农 于是做 力的包 围下 , 决然前行 而不悔 , 出了常人作 不到 的选  做 择。能把 一种精 神 、 性格 写到如 此的极端 、 极致 , 那是需 人做 事便 思虑 重重 , 想尽可能地 多做一 些事 , 和家 庭  调 的矛盾 。如《 有的》 所 中艾早 、 艾晚 的姨 夫张根 本 , 他被 “ 母亲称 为“ 我” 恶棍 ” “ 、流氓 ” 可他却 又比《 人们》 , 家 中  的罗家 园似乎有着更 为强悍 的灵魂 , 有着更 多得心应手  的成功 , 不是失败 。性格不是天生 的, 而 它不是天赋 , 它 要勇气 、 艺术才能和充分的理由的。它也必定是有价值 的。 童年记  , 青春期或青年时期的烙 印 , 对我们 的一 生  都 至关重要 。杨 云和艾早在人 生成长 的发端 , 都选择 了  爱 情, 情从此便伴随着她们。她们把 爱情及附于爱 情  爱 的所有感情价值都坚持了一生 , 让入震撼 。这 中间显然 包含 着一种情怀 , 种极 亲密 的认 同感 , 生的理想 与  一 人要孕 育于特定 的环境及人生经历 。这样《 家人们 》 《 和 所  有的》 中所有 主要人物 的性格 与命运 , 些看 似只是在  那 家庭 生活中表现出来 的情感关系和爱情 关系 , 有可能  就 指向了社会关系与一定的历史文化因素。我们经常要求 小说要有艺术 “ 发现 ”最好有深刻哲理的发现 , , 可实际上  我们 “ 发现 ” 了什么? 只是 自以为是地重复别人的发现 , 把 精神的追求 。 顺便说一下 , 杨云 、 艾早与她们所 爱的人乔  六 月、 陈清风都是未曾发生过性关系的 。黄蓓佳被大家  认为是一位温和 、 优雅 , 叙事细腻 、 绵密的作家 。可她 内  心依然燃着一团火 , 火光时隐时现。   杨云与艾 早最 后 的行 为 “ 不合葬 ”和 “ 死 以死 殉  情” 都似乎有一种古典的意象。 , 杨云最 后的遗嘱 是要把  自己埋在家 乡, 埋在青年时期生活的良种农场 河边 的荒  滩野地上 ,她不愿意和 自己结婚近 5 年 的丈夫 罗家 园  0互相重复 当做发现 。小说真正能做 的 , 是把现实 中国各 种人生经历 用故事 的方式生动地 呈现 出来 , 发现 ” 而“ 则 是读 者 的事 。黄 蓓佳 小说那 些尖锐 而又感 人的人物 形  象, 使读者相信 , 是人生经历和成长塑造人 。性格 的重要  性也不是因为“ 典型”而是因为“ , 成长” 的两部长篇一  。她 定程度上也可解读为是“ 成长小说”只是主人公成长的结  ,果都是悲剧。其中包含 的复杂 、 的因素意味深长 。 矛盾  在 南京双穴合葬 ,表明了 自己始终不爱 罗家 园的态度 。  杨 云和罗家园生有两个儿子 , 罗想农和 罗卫星。而 当他  发 现 自己的丈夫在政 治运 动 中“ 出卖” 了乔六 月时他便 /匿 蠲 夏2 1. 02 四 黄 蓓佳 的作品致 力于 要表现 《 有 的》 所 中的 “ 人  家人软弱或 善 良, 不成 熟 , 不能承担起 责任或 不能成 为女 人 的依靠 。 爱情和婚姻再次成为 日常生活 中的普遍 的焦 点( 对女 眭来说恐 怕尤其如此 ) 。而另一方面 , 身体在 当  今时代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待开发的资源 。它包括肉体 ,  们 ”和《 , 家人们》 中的“ 所有的” 。它写家 庭 ; 写性格背后 的历 史 , 和性格发 展的前途 ; 写千千万万 不处在 主要 的 包括精神 ( 才能 )也包括 陛。 , 精神和 肉体 的统一 , 过去是 一政治风 口浪尖 中的芸芸众生 的生活命运 ( 如女主人公与 孩子 )这在文学史上应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 ; 通常一眼所  见 印象 , 与几次接 触了解 , 我们便 常能大致把 握 一个人  的性 格 ; 日夕相 处 , 而 最熟悉 的人 , 我们 又觉说 不出 、 说  不清楚或难 以概括人 的性格 。 这就 需要生活的呈现 。 黄  蓓佳饱含深情 的记述 自己笔下人物 的爱情经历 。“ 饱含  深 情” 这也是 文学中快要遗 失的一种概 念 、 求 , 同  , 要 如 描 写让位于叙事 , 性格让位于观念 , 受到冷落 , 快要被遗 个 问题 , 现在更成为一个新 的课题 。  五 倒叙 和插叙 ,两个 历史时代 的交 叉叙 述和第 一人  称 的接近 于回忆及 内心 自省 的叙述 , 我们看到了在动乱 中成长 的一代人 , 和在焦虑 中成 长 的新一 代人 , 我们看 到 了两代人 的爱情观 ; 宣扬现 代与开放 的人 ,内心里都  是要娶一个传统 的妻子 , 我们看到了传统的魅力 。男人 忘一样。 黄蓓佳 的小说是有 感情力量 的。 我想 , 是由于  正写“ 人们 ” 家 或是把他们 当家人们写 , 才会有这些深刻的 与众不同的感情 。  与女人之 间总要进发情感 的火花 , 我们看到了精神 的偶  像如何破 灭 , 生不渝 的爱情仍 要坚持 下去 ; 们看  但终 我 到 了作家想象力 的方 向. 也有情理 的方向性 。自然风  陛, 景 的描写 , 生活场景 的描写 , 人物外貌 、 神态 的描写 以及 服 饰的描写 , 各种久违 了的古典的艺术成 分 , 在小  也都 说 中精细逼真地 表现 了出来 , 由此看到 了传统 的回  我们男人影响或改 变女人 的命运 。至少从 表面 上看是  如 此。 乔六月决定了和极大地 影响了杨 云一生的感情 与 命运 , 陈清 风的出现也规 定与制约 了艾早 、 晚人生 的  艾轨迹, 甚至 于张根本 , 为姨 夫 , 作 先是 “ 的养 父 , 又  我” 后 成为艾早的丈夫 , 也改变和 影响 了艾 早的命运 。黄蓓佳 写了许多 男人 和女人 ,可她 并没有写 一个特别 坏的 男  人。罗家园“ 强暴 ” 云 , 杨 可他也始终是“ ” 爱 他的妻子和  爱他子女 的 , 为此付 出代价 , 终生都想 “ 讨好 ” 杨云 。“ 强 暴” 乎只是这个时代最 自然的一种运 行方式 , 由此  似 你归 。她所描写 的生活多数仍是和我们不一样的生活 , 却 又如 此亲切 , 文学离我们 的心灵很近 , 由此我们 也看到  了作家 的才华 。黄蓓佳是一位有教养的作家 , 有创作追  求 , 自矜 自恋 。我读她 的小说也感受到了一种惋惜  却无 之情 , 因为人生是一次性 的、 是 不可逆的过程 , 品中  她作的爱情 也是一次性 的 , 不可重复再来 。她揭露了生活 中 的“ 错误 ”又对 “ , 家人们 ” 充满了理解 的同情 , 才使她  这 所 写的家庭 , 和爱情矛盾 , 亲情 拥有了一 种持久 的打动  人 心的力量 。   黄蓓佳 的小说对于在 当代文学潮 流中难以 自立的 可以联想到许多方面 。张根本 虽被 叫做 “ 恶棍 ”却 也帮  , 助了艾家 , 处事 明快果断 , 他 也通 情达理 。 黄蓓佳 写这类  人物时 , 其实都 是有着理解 的宽容 的。或许也是 因为他 们 都是这一社 会很普通 的一 分子 ,或许 她更看 重的是 “ 成长 ”或许就是 因为他们也都是 “ , 家人们 ” 。黄蓓佳所 作家 , 具有启发 的意义 。 非主流 的写作 , 也能取得突出 的 成就 。 黄蓓佳创作可以视 为一个 系列。 她写了 自己眼中  和心 中的世界 。未必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 它却 接触到  但 和 表现 了一个隐蔽 的世界 。“ 所有的 ”那是她认为具有  ,哲学 的广大意味 的范畴 。 所有 的秘密 , 所有 的发展 , 所有 写的另一类的男人都是书生 。 陈清风 、 六月等 , 乔 命运坎  坷 且把 自己的命运投射到 了女人身上 。 中国的“ 书生 ” 也  是令人 失望 的 , 他们曾经峥嵘 , 实际在 推动历 史进步上 并没有能发挥 什么重要作 用。结果一个远走海外 , 一个  晚年平庸。 这又是时代 的现实 。 黄蓓佳 多少有些理想化  的描 写 ,是要给浪漫 的青春期 的爱情寻找一个支点 , 其  结尾却 是进 一步扩散 了小说悲剧 的气氛 。   黄 蓓佳 的中篇 集《 某个 人就 给他 自由》 依然 是  爱 , 写家庭 与爱 I 系的。 青关 只是时间进入 到新 世纪 。 像罗卫 的痛苦和迷失 , 都是从 隋感世界开始 。它渐渐地便覆盖 了我们 的人生 、 历史和现实 。她小说 所取的那种故事性 悬疑 , 在结尾破解时可能显得仓促 , 没有充分准备 ; 对于 男主人公弱点的了解可能也不够深入 。 但我认为这些缺 失都 不重要 。重要 的是《 家人们 》 中所说 , 在这个 世界  “ 上, 有大量的事情我们不知道 ” 或许人类世界最后一个  。 需要破解 的领域就是我们 自身 , 自始至终跟随我们  包括一星这样 的男女青年 , 在她小说 中又出现 多次 。 爱某个  如《人就让他 自由》 中的马宏 ,玫瑰灰 的毛衣》 《 中的小林 。 还 有简晖 (爱情 是脆弱 的》 , 《 )任百如 (梦逍遥 》 , 《 )以及郑  晓蔓 和姚小蔓所分别遇到 的“ 失踪 ” 的男人 。 的中篇仿  有 佛就 是为她长篇创 作作 了某种准 备。在这 些中篇里 , 男 生 的感情 世界 。■ ( 吴秉杰 , 中国作家协 会创研部研究员 )  绿 批 臣   色 评/ 羽


相关内容

  • 陈忠实:乡居得静五谷养人阅读答案
  • 陈忠实:乡居得静五谷养人胡忠伟陈忠实话少,不会客套,他说话几乎不用形容词,偶尔一两句玩笑话,会逗乐在场的所有人.别人拿他开玩笑时,他那张沟壑纵横的脸上,会现出憨厚的一笑.他生活简单.沉静,一门心思都扑在了创作上:他语言简朴,却总能一语中的.对人生的感悟,他可以用最简单直观的语言来描述:馍蒸到一半,最 ...

  • 近年家庭伦理电视剧的叙事结构分析
  • CHINA中国 TELEVISION电视 [理论探讨]栏目主持:大木 近年家庭伦理电视剧的 叙事结构分析 ■戴 清 家庭剧叙述一家一户或几家几户的日常生活故事,柴米油盐.儿女情长或生老病死,自自然然,平平常常.乍一看,似乎是全无技巧的"生活流"叙述,然而,稍加品味,仔细审视,便会 ...

  • 刘庆邦讲演三题
  • 走在回家的路上 --在第二届中法文学论坛上的讲稿 我没有去过法国,这似乎并不影响我与法国的作家朋友在文学创作方面交换看法.我的双脚虽没有在法国的物质世界有过半刻停留,而我的心灵却在法国人所创造的精神世界里进行过多次漫游,有时甚至流连忘返.法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名冠全球的大作家,他们的名字如他们的作品一 ...

  • 宁静陈忠实
  • 生活的要求是无止境的,如果一味地向高标准看齐,就会消磨自己的意志.粗茶淡饭.五谷杂粮最养人,衣着朴实最惬意. 提起陕西作家陈忠实,人们印象最深的恐怕是他那张沟壑纵横.尽显沧桑的脸吧. 初次见陈忠实,还是1996年,在咸阳市工人文化宫举办的一次"双休日文学讲座"中,我们有了面对面的 ...

  • 关于[紫藤花园]的创作答问
  • 作者:王晓玉费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5年09期 费杰(<青年报>文艺记者,以下简称费):<紫藤花园>自一九九三年出版以来,一直是评论界关心的对象.北京人大的复印本曾全文转载过张德林先生发于<文艺理论研究>的长篇评论:中国作协的资深评论家雷达,则在他的 ...

  • [炼金术士]教案
  • <炼金术士>说课稿 开场白: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篇目是<炼金术士>. 一. 说教材 <炼金术士>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 <外国小说欣赏>这册书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外 ...

  • 找寻南方的灵山-与高行健对话
  • 对话:高行健(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朱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独立策展人) 徐佳和(上海<东方早报>文化部编辑) 时间:2007年6月21日下午 地点:巴黎卢浮宫附近法国文化部门口咖啡馆 2007年6月,通过朋友联系,在巴黎终于与高行健会晤.在巴黎卢浮宫附近的法国文化部门口的咖 ...

  • 和昆汀·塔伦蒂诺一起回到他的1994年
  • 本文由虹膜翻译组出品,感谢翻译和校对的辛勤工作. 本文是美国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在1994年戛纳电影节--昆汀·塔伦蒂诺名扬四海的那次--写的昆汀近身观察随笔,让我们回到二十多年前的「原点」,看看这个刚成名的痞子是什么状态. 作者:Roger Ebert翻译:远树校对:新参者 感谢上帝我们现在有录 ...

  • 李国文:文坛一棵常青树
  • 新闻中心|论文中心|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理论|评论|读书|国际|国内|经济|军事|法治|体育|美术|人物| 观察 |网瘾防治|道德之光|互动娱乐 光明日报 | 文摘报 | 中华读书报 | 新京报 | 书摘 | 考试 | 博览群书 | 新天地 | 科学健身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驻外记者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