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

1.主我与客我(米德)

米德将人解释为具有自我的有机体。他把自我进一步划分为“主体我”与“客体我”。“主体我”是指作为有机体的我对他人态度的反映;“客体我”是指个人所假定的他人态度的有机集合。这种关系类似于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类似于基督教神学中的良心与自由意志之间的相互牵制。

主体我也称作自然我,是人的一种本能的冲动,未经过社会化的、自然形成的我。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体我也称社会我,是经过社会化的我,是社会化的结果。

2.米德的想像演习理论

基本假设:心灵,自我与社会通过互动而产生与发展。人的意识与思维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行动过程中产生的,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适应是通过人际沟通实现的。生理性冲动和反应性理智间的互动是心灵的本质,主我与客我的互动是自我的本质,自我与他人的互动是社会的本质,通过作为符号性的行动外化于世。

想象演习。(对心灵的研究)

心灵不是一种事物或一种实体,而是一种社会过程,人类的心灵有两种能力:

①理解象征符号的能力:人类最简单,最基本的沟通形式,是通过姿势进行沟通的。“姿势对话”,一种姿势如果引起同样的反应,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姿势,如果双方都理解这种姿势的含义,就会引起共同反应。通过感知与理解姿势,人可以理解他人的思想,成为人际沟通的象征符号。紧握拳头,面带微笑等。

不仅有身体的姿势,还包括语词,即有共同或标准化意义的语音符号。扩大了直接沟通,使之扩展到在时空中相距甚远的目标与行动进行间接的沟通,并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断精致与巧妙。

②运用象征符号的能力:米德把运用象征符号的能力叫“想象演习”。就是想像各种行动方案,选择那些有助于合作的行为,扮演他人的角色,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运用符号确定环境中的客体,设想各种路线,预期每一条行动路线可能带来的后果,抑制那些不利于协调和合作的后果,最后选择那条最适应的环境和能够带来最大满足的路线。

米德认为,如果一个有机体发展了理解常规姿势的能力,运用有意义的姿势去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想象预演的各种行动方案的能力,那这一有机体就具有“心灵”。

3概化他人(对自我的研究)

①自我观念的获得是在与他人联系中对自身作出的定义。

米德认为,人一方面能够运用象征符号标示环境中的其它成员,也能够用象征符号标示自己。自我观念,是人们主观意识的核心,但人们不是天生具有自我观念的,而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自我观念的。通过采取他人立场,并以别人的观点评价自身的行为,从而个人就成为自身的对象,在互动中将自己视为一个被他人评价的客体来获得自我形象的能力。

②自我的产生。

米德不同意詹姆斯和库利的内省说,认为自我的产生有两方面的社会机制。

首先,自我的形成依赖于心灵的能力,即运用语言符号来承担他人角色的能力。自我借助语言,个体能理解他人行动的意义,在想象中扮演他人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并据此调节自己的行动。这样,随有机体生理的逐渐成熟和角色承担实践的不断发展,从每一互动场合中形成的暂时的自我形象,最终化为相对稳定的,把自己归为某类客体的观念,获得前后一致性。 其次,米德对儿童自我产生特别感兴趣,把儿童的玩耍和游戏活动作为自我产生的第二个条件,标志着不同阶段。

第一,玩耍阶段(play)。儿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父母,教师,医生等,把自己置于他人的地位,承担他人角色,在形象中的

扮演它们,此时儿童只同时承担一,两个他人的角色,也不能把自身之外他人所扮演的角色协调和组织起来。

第二,游戏阶段(game)。随着儿童社会经验的积累,出现了游戏阶段,在复杂游戏中,儿童必须承担所有其他游戏参与者的角色。这些参与者的态度构成有组织的单位,控制儿童的行为反应,如棒球游戏中,区别还在于参观人数的多少和规则的有无。 当人们用诸如规则这种普遍性的非人格化的角色来控制行为,就在承担“概括化他人”的态度。把自己置于他人的地位,了解那些与之合作的他人的态度,从他人的角度来定义和解释周围环境中的客体,互动才成为可能。

米德强调了心灵和自我的产生是同一过程,心灵包含自我的内容,人类不仅能把周围的事物视为客体,也能把自身视为客体,并由此产生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感觉。自我产生的过程就是社会关系,不断扩大和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一方面,他人总体在增加,另一方面,个体的角色承担能力在提高。在这两个阶段中,符号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人类有符号互动的能力,人们才可能扮演角色,并从中发展自我。

4.组织化反应(对社会的研究)

“社会”是他的“组织化自我”的一种扩展,即自我通过互动对更广泛的环境承担“概括社会态度”的任务,超出了私人关系,亲密群体与社区的直接互动范围。社会制度由根植于这些态度中的“普遍反应”组成,是一组共同的反应。

社会制度与结构是如何产生的?米德认为,个体之间有组织的与模式化的互动产生社会的制度与结构。一方面,个体间互动的组织与模式化,依赖于心智的存在。个人具备扮演他人角色与演习各种行动方案的心智能力,协调行动;另一方面,也依赖于自我的存在,把自己作为客体,从一般他人的角度来观察与评价自身,才能在规模较大的群体中对活动进行协调,实现社会控制。

在米德看来,在心灵与自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意义与态度,对于社会结构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而米德把心灵与自我看作是社会维持与延续的决定性因素,也把心智与自我看作社会动荡不安与不断发生潜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组织的持续与变化都是在头脑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产生的。米德所说的互动实际上只是主观意识方面的相互影响。

5布鲁默的观点

(一)理论前提

①人类对某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他们对这一事物赋予的意义为基础的。

②这些意义产生于互动过程中。

③这些意义通过自我解释过程得到修改。

符号互动包括解释和定义两个方面,所谓解释就是明确人对人的行动和说话的意义,而定义则是向他人表明自己将如何行动。

(二)基本概念

①自我象征—米德的“自我”:对自我进行定义,根据这一定义对自我产生反应,重新定义自我的过程叫“自我互动”。是人面对世界处理外部事务时指导和形成自己行为的中心机制,人类的意识生活称为连续的“自我象征”。

②自我象征是将事物从他的背景中突出,与事物本身分离,赋予意义。

第二,揭示了个体的行动是怎样建构起来的,而不是外力压迫的产物。

②共同行动:社会行动是建立在行动着的个体通过解释过程将各自的行动路线协调在一起的基础上的,共同行动指的是行动的更大的集合形式,有不同的行动组成,其范围从两个人的简单合作到广泛的组织或制度中的行动联合体。

③社会秩序:“人类社会组织是一个社会行动在其中发生的框架,但并不决定行动”。在很少发生变迁的稳定的社会情形下,如孤立的原始部落和农村社区,影响显著,在现代社会的情形下,新的情境增多,旧的不稳定,组织因素的影响减弱。

(三)基本观点

①符号是社会相互作用的中介,人不仅生存在自然环境中,还生活在符号环境中。

②人们通过对符号的定义与理解进行互动。

③符号互动是能动的与可变的过程。

“我”不仅要认识反在的客体,还要把自己当成客体,无止境地反思,自我对话。客体分为:物质客体,社会客体,抽象客体。 ④符号互动创造,维持与变革社会组织,结构与制度。

(四)方法论原则:

研究的中心是经验世界,研究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符号互动过程,二研究者应扮演对象的角色,必须对社会现实进行直接考虑。 探索和检验。

6.戈夫曼对人际互动的研究:“表演互动论”

“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与女人都是演员。他们各有上场与下场的时候,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着许多角色。” 研究行动者如何运用符号预先设计与在他人面前表演,如何使表演取得好的效果,使研究重点从符号移向互动。

运用戏剧舞台来研究日常生活中的人类行为,社会中的行动者被类化为舞台上的演员。演员在舞台有明确的角色,社会中的行动者也占据特定的位置,需对彼此的演出作出适当的反应以寻求配合,社会成员也必须调整各自的反应一寻求相互协调,演员必须与观众相呼应,行动者也考虑不同的概括化他人的态度,将戏剧比拟引入社会学分析。

自我表演在此占核心地位,他指出,人们以多种形式向他人表现自己,这种方式旨在影响别人从他那里得到的印象,“印象管理”。

(一)对于社会机构内互动的研究

在一定的界限内发生的,经常性,持续性的互动。

①剧本期望:社会是一直在演出的戏剧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自我是社会情境的产物,在个人行动后有强力的“剧作家”—社会体系。剧本期望:社会规范对各种社会位置上的角色的限定,还有其他人期望的演员,研究的重点是演员个性的表演,在特定情境中的实际行动。

②剧情:表演就是在某种社会环境中一定的人们为给他人某种印象而做出的所有活动。剧情:“预先建立的行动模式”。表演:表演者,观众,共同参与者,纯粹的观察者。

③剧组:表演某种剧情时进行合作的一些人。—忠诚,训练,慎重。

④表演区域:前台与后台。

前台:布景,个人门面(外表与举止)

⑤假面具—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标准一致的前后行为模式。

(二)印象管理策略

①理想化表演:就是掩饰那些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标准不一致的行动,而表现出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与标准一致的行动。

②误解表演: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使别人对自己得到所期望的印象,可能是真的或假的,如装穷,善意的欺骗。

目的:获得利益,满足虚荣心。

③神秘化表演,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别人产生崇敬心理。

对一个人越熟悉,越容易轻视他。军人与士兵不同食堂。

④补救表演:应付一些未预期的意外行为,如无益动作,不合时宜的闯入,失礼,当众吵闹会导致表演的不协调。

(三)社会机构以外互动的研究

没有明确的界限的,临时性的互动—相遇。

“角色距离”:个人与其假设的角色之间存在着差距,角色距离的研究说明,个人在某种角色上是否能积极地发挥作用取决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

符号互动论

1.主我与客我(米德)

米德将人解释为具有自我的有机体。他把自我进一步划分为“主体我”与“客体我”。“主体我”是指作为有机体的我对他人态度的反映;“客体我”是指个人所假定的他人态度的有机集合。这种关系类似于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类似于基督教神学中的良心与自由意志之间的相互牵制。

主体我也称作自然我,是人的一种本能的冲动,未经过社会化的、自然形成的我。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体我也称社会我,是经过社会化的我,是社会化的结果。

2.米德的想像演习理论

基本假设:心灵,自我与社会通过互动而产生与发展。人的意识与思维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行动过程中产生的,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适应是通过人际沟通实现的。生理性冲动和反应性理智间的互动是心灵的本质,主我与客我的互动是自我的本质,自我与他人的互动是社会的本质,通过作为符号性的行动外化于世。

想象演习。(对心灵的研究)

心灵不是一种事物或一种实体,而是一种社会过程,人类的心灵有两种能力:

①理解象征符号的能力:人类最简单,最基本的沟通形式,是通过姿势进行沟通的。“姿势对话”,一种姿势如果引起同样的反应,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姿势,如果双方都理解这种姿势的含义,就会引起共同反应。通过感知与理解姿势,人可以理解他人的思想,成为人际沟通的象征符号。紧握拳头,面带微笑等。

不仅有身体的姿势,还包括语词,即有共同或标准化意义的语音符号。扩大了直接沟通,使之扩展到在时空中相距甚远的目标与行动进行间接的沟通,并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断精致与巧妙。

②运用象征符号的能力:米德把运用象征符号的能力叫“想象演习”。就是想像各种行动方案,选择那些有助于合作的行为,扮演他人的角色,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运用符号确定环境中的客体,设想各种路线,预期每一条行动路线可能带来的后果,抑制那些不利于协调和合作的后果,最后选择那条最适应的环境和能够带来最大满足的路线。

米德认为,如果一个有机体发展了理解常规姿势的能力,运用有意义的姿势去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想象预演的各种行动方案的能力,那这一有机体就具有“心灵”。

3概化他人(对自我的研究)

①自我观念的获得是在与他人联系中对自身作出的定义。

米德认为,人一方面能够运用象征符号标示环境中的其它成员,也能够用象征符号标示自己。自我观念,是人们主观意识的核心,但人们不是天生具有自我观念的,而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自我观念的。通过采取他人立场,并以别人的观点评价自身的行为,从而个人就成为自身的对象,在互动中将自己视为一个被他人评价的客体来获得自我形象的能力。

②自我的产生。

米德不同意詹姆斯和库利的内省说,认为自我的产生有两方面的社会机制。

首先,自我的形成依赖于心灵的能力,即运用语言符号来承担他人角色的能力。自我借助语言,个体能理解他人行动的意义,在想象中扮演他人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并据此调节自己的行动。这样,随有机体生理的逐渐成熟和角色承担实践的不断发展,从每一互动场合中形成的暂时的自我形象,最终化为相对稳定的,把自己归为某类客体的观念,获得前后一致性。 其次,米德对儿童自我产生特别感兴趣,把儿童的玩耍和游戏活动作为自我产生的第二个条件,标志着不同阶段。

第一,玩耍阶段(play)。儿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父母,教师,医生等,把自己置于他人的地位,承担他人角色,在形象中的

扮演它们,此时儿童只同时承担一,两个他人的角色,也不能把自身之外他人所扮演的角色协调和组织起来。

第二,游戏阶段(game)。随着儿童社会经验的积累,出现了游戏阶段,在复杂游戏中,儿童必须承担所有其他游戏参与者的角色。这些参与者的态度构成有组织的单位,控制儿童的行为反应,如棒球游戏中,区别还在于参观人数的多少和规则的有无。 当人们用诸如规则这种普遍性的非人格化的角色来控制行为,就在承担“概括化他人”的态度。把自己置于他人的地位,了解那些与之合作的他人的态度,从他人的角度来定义和解释周围环境中的客体,互动才成为可能。

米德强调了心灵和自我的产生是同一过程,心灵包含自我的内容,人类不仅能把周围的事物视为客体,也能把自身视为客体,并由此产生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感觉。自我产生的过程就是社会关系,不断扩大和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一方面,他人总体在增加,另一方面,个体的角色承担能力在提高。在这两个阶段中,符号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人类有符号互动的能力,人们才可能扮演角色,并从中发展自我。

4.组织化反应(对社会的研究)

“社会”是他的“组织化自我”的一种扩展,即自我通过互动对更广泛的环境承担“概括社会态度”的任务,超出了私人关系,亲密群体与社区的直接互动范围。社会制度由根植于这些态度中的“普遍反应”组成,是一组共同的反应。

社会制度与结构是如何产生的?米德认为,个体之间有组织的与模式化的互动产生社会的制度与结构。一方面,个体间互动的组织与模式化,依赖于心智的存在。个人具备扮演他人角色与演习各种行动方案的心智能力,协调行动;另一方面,也依赖于自我的存在,把自己作为客体,从一般他人的角度来观察与评价自身,才能在规模较大的群体中对活动进行协调,实现社会控制。

在米德看来,在心灵与自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意义与态度,对于社会结构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而米德把心灵与自我看作是社会维持与延续的决定性因素,也把心智与自我看作社会动荡不安与不断发生潜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组织的持续与变化都是在头脑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产生的。米德所说的互动实际上只是主观意识方面的相互影响。

5布鲁默的观点

(一)理论前提

①人类对某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他们对这一事物赋予的意义为基础的。

②这些意义产生于互动过程中。

③这些意义通过自我解释过程得到修改。

符号互动包括解释和定义两个方面,所谓解释就是明确人对人的行动和说话的意义,而定义则是向他人表明自己将如何行动。

(二)基本概念

①自我象征—米德的“自我”:对自我进行定义,根据这一定义对自我产生反应,重新定义自我的过程叫“自我互动”。是人面对世界处理外部事务时指导和形成自己行为的中心机制,人类的意识生活称为连续的“自我象征”。

②自我象征是将事物从他的背景中突出,与事物本身分离,赋予意义。

第二,揭示了个体的行动是怎样建构起来的,而不是外力压迫的产物。

②共同行动:社会行动是建立在行动着的个体通过解释过程将各自的行动路线协调在一起的基础上的,共同行动指的是行动的更大的集合形式,有不同的行动组成,其范围从两个人的简单合作到广泛的组织或制度中的行动联合体。

③社会秩序:“人类社会组织是一个社会行动在其中发生的框架,但并不决定行动”。在很少发生变迁的稳定的社会情形下,如孤立的原始部落和农村社区,影响显著,在现代社会的情形下,新的情境增多,旧的不稳定,组织因素的影响减弱。

(三)基本观点

①符号是社会相互作用的中介,人不仅生存在自然环境中,还生活在符号环境中。

②人们通过对符号的定义与理解进行互动。

③符号互动是能动的与可变的过程。

“我”不仅要认识反在的客体,还要把自己当成客体,无止境地反思,自我对话。客体分为:物质客体,社会客体,抽象客体。 ④符号互动创造,维持与变革社会组织,结构与制度。

(四)方法论原则:

研究的中心是经验世界,研究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符号互动过程,二研究者应扮演对象的角色,必须对社会现实进行直接考虑。 探索和检验。

6.戈夫曼对人际互动的研究:“表演互动论”

“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与女人都是演员。他们各有上场与下场的时候,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着许多角色。” 研究行动者如何运用符号预先设计与在他人面前表演,如何使表演取得好的效果,使研究重点从符号移向互动。

运用戏剧舞台来研究日常生活中的人类行为,社会中的行动者被类化为舞台上的演员。演员在舞台有明确的角色,社会中的行动者也占据特定的位置,需对彼此的演出作出适当的反应以寻求配合,社会成员也必须调整各自的反应一寻求相互协调,演员必须与观众相呼应,行动者也考虑不同的概括化他人的态度,将戏剧比拟引入社会学分析。

自我表演在此占核心地位,他指出,人们以多种形式向他人表现自己,这种方式旨在影响别人从他那里得到的印象,“印象管理”。

(一)对于社会机构内互动的研究

在一定的界限内发生的,经常性,持续性的互动。

①剧本期望:社会是一直在演出的戏剧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自我是社会情境的产物,在个人行动后有强力的“剧作家”—社会体系。剧本期望:社会规范对各种社会位置上的角色的限定,还有其他人期望的演员,研究的重点是演员个性的表演,在特定情境中的实际行动。

②剧情:表演就是在某种社会环境中一定的人们为给他人某种印象而做出的所有活动。剧情:“预先建立的行动模式”。表演:表演者,观众,共同参与者,纯粹的观察者。

③剧组:表演某种剧情时进行合作的一些人。—忠诚,训练,慎重。

④表演区域:前台与后台。

前台:布景,个人门面(外表与举止)

⑤假面具—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标准一致的前后行为模式。

(二)印象管理策略

①理想化表演:就是掩饰那些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标准不一致的行动,而表现出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与标准一致的行动。

②误解表演: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使别人对自己得到所期望的印象,可能是真的或假的,如装穷,善意的欺骗。

目的:获得利益,满足虚荣心。

③神秘化表演,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别人产生崇敬心理。

对一个人越熟悉,越容易轻视他。军人与士兵不同食堂。

④补救表演:应付一些未预期的意外行为,如无益动作,不合时宜的闯入,失礼,当众吵闹会导致表演的不协调。

(三)社会机构以外互动的研究

没有明确的界限的,临时性的互动—相遇。

“角色距离”:个人与其假设的角色之间存在着差距,角色距离的研究说明,个人在某种角色上是否能积极地发挥作用取决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


相关内容

  • 社会学 符号互动论
  • 符号互动论 一.符号互动论概述 符号互动论,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和理论派别,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符号互动论认为事物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往往不在于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内容与功用,而是在于事物本身相对于个 ...

  • 符号互动理论及其对成人体育教育的启示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符号互动理论及其对成人体育教育的启示 作者:覃少菊 来源:<体育时空>2013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6-000-02 摘 要 符号互动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社会学 ...

  • 符号互动论简述
  • 第10卷第6期(总第78期)Vol.10No.6GeneralNo.78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PETROLEUMEDUCATIONALINSTITUTEOFXINJIANG2009年第6期NO.62009 符号互动论简述 陈海燕谢立朵 (广西大学,南宁530004) 摘要:符号互动 ...

  • 象征性社会互动
  • 象征性社会互动(Symbolic Interaction) 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它是一种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互动效应.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对实际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象 ...

  • 论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视域下的道德教育
  • 作者:徐春艳 当代教育论坛 2013年07期 乔治·赫尔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是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思想史家.米德受到威廉·詹姆斯.查尔顿·库利和约翰·杜威三位思想家的影响,创立了符号互动理论.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的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心灵.自我与社会& ...

  • 浅谈符号互动论视角下的心灵.自我与社会
  • [摘 要]米德作为符号互动论的创始人,与其他欧洲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不同,他认为心灵.自我和其他人类所独有的特征是人类在社会环境中为生存努力情况下进化的结果,并强调社会如何使心灵和自我的能力成为可能.在他的<心灵.自我与社会>这本书中,他阐述了各自如何产生.特征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强调了 ...

  • 第5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 授课教师:罗兵 www.themegallery.com 传播的分类 二分法:亲身传播.大众传播: 四分法: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五分法: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第一节 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 ...

  • 拟剧论理论发展综述
  • 拟剧论就是借助戏剧的类比而对日常生活进行的研究,其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他把社会比做舞台,把社会成员比做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运用戏剧语言对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进行的社会学分析,充分肯定了社会体系这一剧作者及其剧本期望对表演者的决定性作用,也即承认社会结构对个人行动的制约性.提出" ...

  • 探析符号化消费行为与影像广告的双向互动
  • [摘要] 基于对现代社会符号化消费现象的分析,探讨如何实现影像广告信息传播与消费者心理上的有效沟通与共鸣.从消费文化背景下的符号消费为切入点,分析当今社会,大众消费行为的内在驱动和本质需求.论述了大众消费与符号的制造与传播者--影像广告的双向互动,指出影像广告的符号化表现趋势,从而有的放矢的指导现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