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购买的例题

反向购买的例题

以教材【例24-5】为例:

分析:A公司合并前股份总数为1 500万股,向B企业原股东发行1 800万股,取得B企业100%股权(共900万股)。从而, B企业原股东拥有A公司54.55%(1 800/3 300)的股权,能够控制A公司,进而控制A公司的全资子公司——B企业。

A公司为法律上的母公司,实质上的被购买方;B企业为法律上的子公司,实质上的购买方。会计上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编制合并报表时,将B企业视为主并方,A公司视为被并方,但形式上仍保留A公司的名义,比如,报表名称仍称为“A公司合并报表”,股份总数仍体现A公司股份总数的3300万股。 1.A公司合并的账务处理

A公司取得对B企业的投资,按照《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处理: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采用成本法核算,按照合并对价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 36 000(1 800×20) 贷:股本 1 8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4 200 完成账务处理之后,A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

股本=1 500+1 800=3 300;资本公积=0+34 200=34 200;盈余公积=6 000;未分配利润=15 000。 2.A公司编制合并报表 (1)B企业取得对子公司投资

合并使得B企业原股东持有A公司54.55%的股权。会计上将B企业视为购买方(主并方),理论上应由B企业支付合并对价(以发行股票方式),且发行股票后原股东占的持股比例是54.55%,那B企业应发行多少股呢?900/54.55%-900=750(万股), B企业合并对价公允价值(即合并成本)=750×40=30 000,B企业对取得的A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按照支付的合并对价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因此,取得投资时的虚拟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 000 贷:股本 75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9 250

该虚拟分录只出现在合并工作底稿中,不是真正的账务处理,不记入B企业的账簿(更不记入A公司账簿)。

(2)抵销A公司对B企业的投资

按照反向购买的原则,是B企业购买了A公司,而不是A公司购买了B企业,因此,要将A公司购买B企业的账务处理予以反向抵销。

借:股本 1 8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 34 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6 000(1 800×20)

抵销完了之后,A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恢复到了合并前的金额:

股本=1 500;资本公积=0;盈余公积=6 000;未分配利润=15 000,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2 500。 (3)A公司报表调整

A公司被视为被并方即会计上的子公司,应按A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合并,因此,应对A公司个别报表中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公允价值的调整。A公司只有非流动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相等: 借:非流动资产 4 500 贷:资本公积 4 500

调整完之后,A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22 500+4 500=27 000。其中,股本1500,资本公积4 500(4 500+0),盈余公积6 000,未分配利润15 000。

B企业个别报表按权益法调整

B企业被视为主并方即会计上的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母公司个别报表应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即应对子公司投资的入账价值按权益法进行调整。

比较:B企业投资成本(30 000)与应享有被投资方即A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27 000)的大小:30 000-27 000×100%=3 000(商誉) 注:享有A公司净资产的份额为100%。

投资成本大于权益份额,因此,无需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按商誉3000万元体现在合并报表中。

(4)抵销投资与权益

应抵销A公司(会计上的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以及B企业(会计上的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虚拟):

借:实收资本 1 500 资本公积 4 500 盈余公积 6 000 未分配利润 15 000 商誉 3 000(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 30 000

分录倒挤计算的商誉金额必然等于取得投资时计算的商誉3 000。 合并工作底稿

合并报表分析

合并报表名义上的主体是法律上母公司即A公司,合并报表中的股份总数仍体现A公司股份总数的3 300万股。但实质上,合并报表是B企业的延续,合并报表反映的是B企业的信息,比如,合并报表中的

股本1 650(900+750)、盈余公积29 250(30 000-750)、盈余公积17 100、未分配利润42 000,都是B企业的金额(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合并前B企业的留存收益)。合并报表中的期初数,也应该是

B企业的期初数。B企业按账面价值计入合并报表,而A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合并报表。

3.每股收益

计算每股收益时,当年的普通股股数这样确定:

(1)2007年1月1日~9月30日的股数:应是假定A公司支付合并对价发行的股票数1 800万股。 (2)2007年9月30日~12月31日的股数:A公司实际发行在外的股数3 300(1 500+1 800)万股。

2007年基本每股收益=07年净利润3 450/(1 800×9/12+3 300×3/12)=1.59

提供比较报表时,计算上年每股收益的股数应是1 800万股。2006年基本每股收益=2006年净利润1

800/1 800=1

注:每股收益在第26章讲解。

4.少数股东权益

例24-5中,如果A公司只购买B企业90%的股权即810(9 00×90%)万股,那按2股换1股的比例, A公司只需发行股票1 620 (810×2)万股。B企业90%股东持有A公司股权比例= 1 620 /(1 500+1 620)=51.92%,假设由B企业90%股东支付合并对价(以发行股票方式),且发行股票后原90%股东占的持股比例是51.92%,那B企业应发行多少股呢?810/51.92%-810=750(万股),B企业合并成本=750×40=30

000。

B企业10%的股东,享有B企业合并前的净资产6 000 (60 000×10%)万,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

报表中列示。 会计处理

购买B企业90%股份的会计处理。

账务处理:A公司取得对B企业投资的分录金额要做相应调整(因为发行股票的数量变为1 620万股); 编制合并报表:(1) B企业取得对子公司投资的分录没有变化,(2)抵销A公司对B企业的投资金额要做相应调整,(3)A公司公允价值调整的分录没有变化,(4)抵销投资与权益的分录没有变化,除了这4笔分录之外,还应编制少数股东权益的抵销分录:冲减B企业所有者权益项目,同时确认少数股东

权益。

少数股东权益的抵销分录 少数股东权益的抵销分录:

借:股本 90(B企业合并前900×10%) 资本公积 0(B企业合并前0×10%) 盈余公积 1 710(B企业合并前17 100×10%) 未分配利润 4 200(B企业合并前42 000×10%) 贷:少数股东权益 6 000

另外要注意,A公司原股东享有合并后主体的权益,并不作为少数股东权益。

反向购买的例题

以教材【例24-5】为例:

分析:A公司合并前股份总数为1 500万股,向B企业原股东发行1 800万股,取得B企业100%股权(共900万股)。从而, B企业原股东拥有A公司54.55%(1 800/3 300)的股权,能够控制A公司,进而控制A公司的全资子公司——B企业。

A公司为法律上的母公司,实质上的被购买方;B企业为法律上的子公司,实质上的购买方。会计上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编制合并报表时,将B企业视为主并方,A公司视为被并方,但形式上仍保留A公司的名义,比如,报表名称仍称为“A公司合并报表”,股份总数仍体现A公司股份总数的3300万股。 1.A公司合并的账务处理

A公司取得对B企业的投资,按照《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处理: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采用成本法核算,按照合并对价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 36 000(1 800×20) 贷:股本 1 8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4 200 完成账务处理之后,A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

股本=1 500+1 800=3 300;资本公积=0+34 200=34 200;盈余公积=6 000;未分配利润=15 000。 2.A公司编制合并报表 (1)B企业取得对子公司投资

合并使得B企业原股东持有A公司54.55%的股权。会计上将B企业视为购买方(主并方),理论上应由B企业支付合并对价(以发行股票方式),且发行股票后原股东占的持股比例是54.55%,那B企业应发行多少股呢?900/54.55%-900=750(万股), B企业合并对价公允价值(即合并成本)=750×40=30 000,B企业对取得的A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按照支付的合并对价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因此,取得投资时的虚拟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 000 贷:股本 75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9 250

该虚拟分录只出现在合并工作底稿中,不是真正的账务处理,不记入B企业的账簿(更不记入A公司账簿)。

(2)抵销A公司对B企业的投资

按照反向购买的原则,是B企业购买了A公司,而不是A公司购买了B企业,因此,要将A公司购买B企业的账务处理予以反向抵销。

借:股本 1 8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 34 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6 000(1 800×20)

抵销完了之后,A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恢复到了合并前的金额:

股本=1 500;资本公积=0;盈余公积=6 000;未分配利润=15 000,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2 500。 (3)A公司报表调整

A公司被视为被并方即会计上的子公司,应按A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合并,因此,应对A公司个别报表中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公允价值的调整。A公司只有非流动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相等: 借:非流动资产 4 500 贷:资本公积 4 500

调整完之后,A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22 500+4 500=27 000。其中,股本1500,资本公积4 500(4 500+0),盈余公积6 000,未分配利润15 000。

B企业个别报表按权益法调整

B企业被视为主并方即会计上的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母公司个别报表应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即应对子公司投资的入账价值按权益法进行调整。

比较:B企业投资成本(30 000)与应享有被投资方即A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27 000)的大小:30 000-27 000×100%=3 000(商誉) 注:享有A公司净资产的份额为100%。

投资成本大于权益份额,因此,无需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按商誉3000万元体现在合并报表中。

(4)抵销投资与权益

应抵销A公司(会计上的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以及B企业(会计上的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虚拟):

借:实收资本 1 500 资本公积 4 500 盈余公积 6 000 未分配利润 15 000 商誉 3 000(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 30 000

分录倒挤计算的商誉金额必然等于取得投资时计算的商誉3 000。 合并工作底稿

合并报表分析

合并报表名义上的主体是法律上母公司即A公司,合并报表中的股份总数仍体现A公司股份总数的3 300万股。但实质上,合并报表是B企业的延续,合并报表反映的是B企业的信息,比如,合并报表中的

股本1 650(900+750)、盈余公积29 250(30 000-750)、盈余公积17 100、未分配利润42 000,都是B企业的金额(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合并前B企业的留存收益)。合并报表中的期初数,也应该是

B企业的期初数。B企业按账面价值计入合并报表,而A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合并报表。

3.每股收益

计算每股收益时,当年的普通股股数这样确定:

(1)2007年1月1日~9月30日的股数:应是假定A公司支付合并对价发行的股票数1 800万股。 (2)2007年9月30日~12月31日的股数:A公司实际发行在外的股数3 300(1 500+1 800)万股。

2007年基本每股收益=07年净利润3 450/(1 800×9/12+3 300×3/12)=1.59

提供比较报表时,计算上年每股收益的股数应是1 800万股。2006年基本每股收益=2006年净利润1

800/1 800=1

注:每股收益在第26章讲解。

4.少数股东权益

例24-5中,如果A公司只购买B企业90%的股权即810(9 00×90%)万股,那按2股换1股的比例, A公司只需发行股票1 620 (810×2)万股。B企业90%股东持有A公司股权比例= 1 620 /(1 500+1 620)=51.92%,假设由B企业90%股东支付合并对价(以发行股票方式),且发行股票后原90%股东占的持股比例是51.92%,那B企业应发行多少股呢?810/51.92%-810=750(万股),B企业合并成本=750×40=30

000。

B企业10%的股东,享有B企业合并前的净资产6 000 (60 000×10%)万,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

报表中列示。 会计处理

购买B企业90%股份的会计处理。

账务处理:A公司取得对B企业投资的分录金额要做相应调整(因为发行股票的数量变为1 620万股); 编制合并报表:(1) B企业取得对子公司投资的分录没有变化,(2)抵销A公司对B企业的投资金额要做相应调整,(3)A公司公允价值调整的分录没有变化,(4)抵销投资与权益的分录没有变化,除了这4笔分录之外,还应编制少数股东权益的抵销分录:冲减B企业所有者权益项目,同时确认少数股东

权益。

少数股东权益的抵销分录 少数股东权益的抵销分录:

借:股本 90(B企业合并前900×10%) 资本公积 0(B企业合并前0×10%) 盈余公积 1 710(B企业合并前17 100×10%) 未分配利润 4 200(B企业合并前42 000×10%) 贷:少数股东权益 6 000

另外要注意,A公司原股东享有合并后主体的权益,并不作为少数股东权益。


相关内容

  • [期货及衍生品基础]
  • <期货及衍生品基础>重点及练习题 第一章 期货及衍生品概述 考点一.现代期货交易的形成 1.1848年82位商人在芝加哥发起组建了世界上第一家较为规范的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 2.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于1865年推出了标准化合约,同时实行了保证金制度 3.1882年,交 ...

  •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利润问题题型解题技巧点拨
  •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利润问题题型解题技巧点拨 利润问题是国家公务员数学运算部分的常考题型之一.利润问题也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它主要考查进价.售价.利润之间的关系.提醒各位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重点掌握利润问题涉及的几种题型及解题方法. 一.简单的利润问题 利润问题本身是从商业活动中抽象 ...

  • 公务员考试行测利润问题高分技巧
  • 公务员考试行测利润问题高分技巧 利润问题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它主要考查进价.售价.利润之间的关系.在此提醒各位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重点掌握利润问题涉及的几种题型及解题方法. 一.简单的利润问题 利润问题本身是从商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几乎所有的题目都与进价.售价.利润相关,尤其是那 ...

  • 2016长期股权投资专题讲解例题
  • 专题二长期股权投资 大纲内容: 1.确认和初始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 2.成本法和权益法3.转换及处置的会计处理 [相关知识] 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以下内容:(注意核算范围的变化,"三无"除外) 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的权益性投资,即对投资:2.(权益法)投资企业与其他合 ...

  • 2010年初级会计实务教材(强化班)第1章第4节存货
  • 第一章    资产 第四节 存货 我的语音讲解:请关注网校初级会计实务(强化班) 建议:请大家多提意见,谢谢. 考点一.存货的内容和成本---确认和计量 (一)存货的内容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库存商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出 ...

  • 5债券和股票估价
  • 第五章 债券和股票估价 本章无变化! 一.债券估价 (一)债券的概念和分类 1.债券的有关概念 1)债券,是发行者为筹集资金发行的,在约定时间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息,并在到期时偿还本金的一种有价证券. 2)债券面值,是指设定的票面金额,它代表发行人借入并且承诺于未来某一特定日期偿付给债券持有人的金额. ...

  • 实际利率法
  • 实际利率法的理解 实际利率法基本上贯串了整本教材,在多个章节中都有用到,比如第三章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利息调整的摊销,第六章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固定资产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第十章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摊销,第十二章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第二十二章承租人融资租赁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出租人融 ...

  • 纵横公路工程造价软件
  • 动画名称 纵横软件内容 下载及演示 基础类 特点和例题教程 包含以下的特点介绍.预算例题.清单例题教程. 点击下载 纵横软件特点介绍 1.清单精灵:2.实时计算:3.清单调价:4.定额调整: 5.操作简便:6.协同工作:7.材料计算:8.报表输出. 点击下载 在线观看 预算例题实战一 介绍新建建设项 ...

  •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经典例题及解析
  • [例1] 如图1所示,某人骑摩托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要在A处越过壕沟,沟面对面比A处低,摩托车的速度至少要有多大? 的 图1 解析:在竖直方向上,摩托车越过壕沟经历的时间 在水平方向上,摩托车能越过壕沟的速度至少为 2. 从分解速度的角度进行解题 对于一个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来说,如果知道了某一时刻的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