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启蒙哲学

2004年10月18日

第七章 法国启蒙哲学

第一节 法国启蒙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历史背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担负了时代——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所赋予的反封建宗教两大历史使命,使18世纪成为法国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的世纪。法国大革命继17世纪英国革命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宣告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胜利。作为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在准备革命的过程中,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场体现时代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即伟大的启蒙运动。它高兴理性的旗帜,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神学这两个当时最神圣的权威,并在斗争中建立起适应自己需要的社会一政治哲学,建立起以本体论为中心的完整的机械唯物主义体系和战斗无神论。

二、启蒙运动基本特征

(一)启蒙运动的基本宗旨:是由法国思想家们自觉地承担起了反对封建专制,宗教迷信和愚昧落后,鼓吹自由、平等和博爱,高扬理性、提倡科学和进步、教化大众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二)启蒙运动的成果:1、资产阶级思想家在人性论和理性原则的基础上,阐述了“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论的内容,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制订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论,从而阐发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资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把资产阶级的社会国家学说发展成为完备的理论体系。2、面临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着重探讨了认识论问题;那么,法国唯物主义者则主要是以现实政治和宗教斗争为依托,继承英国唯物主义和笛卡尔物理学,借助自然科学的成就,着重研究了本体论问题,建立起以自然观为中心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18世纪“第一个自然哲学体系”,从而为无神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法国哲学的中心问题:1、围绕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了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论,提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第二性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2、法国唯物主义者以“自爱、自保、自由”是人的本性、天赋权利为起点,形成了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的社会历史观。

第二节 启蒙主义者的哲学思想

一、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孟德斯鸠以法哲学的形式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理论。

(一)法的精神基本内容:从广义上讲法规定为“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也就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就此而论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上帝有上帝的法,物质世界有物质世界的法,兽类有兽类的法,人类有人类的法。虽然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法则。人类社会像物理世界一样有其永恒不变的规律,也应具有自己法的规则。人类社会由“自然法”走向“人为法”。人为法以自然法为基础,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由、平等的天赋权利。人类的一般法就是人类的理性,只有符合这一精神的社会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

(二)评价:他通过对人类社会状态的分析,从而提出国家应该建立政治法制等制度,寻求治国安帮的良策。

二、卢梭的不平等论:卢梭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他的社会政治学说,围绕着“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克服社会不平等的途径”这两个主题,他通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社会契约论》阐发了独具特色的思想。在某种意义上说,卢梭开始了启蒙运动的自我反思和批判。

卢梭的社会政治学说以自然法理论为基础,他用抽象的分析方法把“人所形成的人”即社

会与自然加以比较,将剔除人的社会性之后所剩下的东西看做人的自然本性,由此来研究决定人的本性的自然规律,说明人类社会的基础和不平等的起源。揭示了“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之间的矛盾。“自然状态”——指自然人或野蛮人是孤独的,相互之间没有交往和联系,因而不需要语言;两性的结合是完全偶然的,没有固定的居所,不存在家庭;没有农业和工业,没有战争,除了生理上的差异而外彼此自由平等,因而处在和平状态之中。人类由于什么原因,没有永远停留在自然状态而步入了文明社会,从平等过渡到不平等呢?人类有一种独特的区别于其他一切生物的能力,即“自我完善化”的能力。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自身有一种能够维持自己生存,满足自己需要,趋于完善和向前发展的能力。所以,自然人具有理性、文明、语言、社会生活、道德与进步的潜在能力。人的自我完善化的能力为人类进入“社会状态”提供了可能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成为导致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源。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化”能力的必然结果。正是由于私有制的产生,人类从此由自由平等的自然状态陷入了没有自由和平等的社会痛苦之中。在这里所有权不是一种天赋的自然权利,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一)不平等论的基本内容:卢梭把人类发展历程分为“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并通过人类“自我完善化”能力的分析,从而指出私有制的产生是导致人类社会不平等状态的根源。

(二)评价:卢梭从人类自身中寻找出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而不是外在的或神学的原因,把人类社会从“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的发展看作是必然的自然过程。他所提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的思想是非常深刻的。

第三节 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

一、拉美特利的唯物观:拉美特利是一位立场鲜明的哲学家。公开表明自己是唯物主义者,批判宗教神学,为自然神和无神论辩护,他是机械唯物论和无神论思想使之成为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重要代表。

(一)心灵和肉体的关系:心灵和肉体的关系是哲学的根本问题,由此问题哲学将分为唯物论和唯心论两大类体系。他指出唯物论采用后天的方法,即通过经验和观察从人体的器官中把心灵解剖分析出来,心灵与肉体的关系只有医生才有发言权。

(二)评价:他力图用当时的先进医学知识来论证唯物主义,用生理心理学来说明心灵和身体的关系。表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根本不是心灵的产物。

二、狄德罗的物质世界论:狄德罗哲学代表了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水平,它力图超越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机械论,尽力勾画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自身运动,反对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他坚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不可能是孤立的。1、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本身就具有运动的能力。2、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性质。

评价:他的物质世界论为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的诞生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不过不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水平,带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论的特征。

小结:作为法国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理论旗帜,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在当时起了巨大的革命作用。它也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一份应当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批判继承的珍贵遗产。

思考题:

2004年10月18日

第七章 法国启蒙哲学

第一节 法国启蒙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历史背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担负了时代——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所赋予的反封建宗教两大历史使命,使18世纪成为法国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的世纪。法国大革命继17世纪英国革命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宣告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胜利。作为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在准备革命的过程中,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场体现时代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即伟大的启蒙运动。它高兴理性的旗帜,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神学这两个当时最神圣的权威,并在斗争中建立起适应自己需要的社会一政治哲学,建立起以本体论为中心的完整的机械唯物主义体系和战斗无神论。

二、启蒙运动基本特征

(一)启蒙运动的基本宗旨:是由法国思想家们自觉地承担起了反对封建专制,宗教迷信和愚昧落后,鼓吹自由、平等和博爱,高扬理性、提倡科学和进步、教化大众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二)启蒙运动的成果:1、资产阶级思想家在人性论和理性原则的基础上,阐述了“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论的内容,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制订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论,从而阐发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资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把资产阶级的社会国家学说发展成为完备的理论体系。2、面临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着重探讨了认识论问题;那么,法国唯物主义者则主要是以现实政治和宗教斗争为依托,继承英国唯物主义和笛卡尔物理学,借助自然科学的成就,着重研究了本体论问题,建立起以自然观为中心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18世纪“第一个自然哲学体系”,从而为无神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法国哲学的中心问题:1、围绕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了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论,提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第二性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2、法国唯物主义者以“自爱、自保、自由”是人的本性、天赋权利为起点,形成了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的社会历史观。

第二节 启蒙主义者的哲学思想

一、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孟德斯鸠以法哲学的形式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理论。

(一)法的精神基本内容:从广义上讲法规定为“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也就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就此而论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上帝有上帝的法,物质世界有物质世界的法,兽类有兽类的法,人类有人类的法。虽然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法则。人类社会像物理世界一样有其永恒不变的规律,也应具有自己法的规则。人类社会由“自然法”走向“人为法”。人为法以自然法为基础,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由、平等的天赋权利。人类的一般法就是人类的理性,只有符合这一精神的社会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

(二)评价:他通过对人类社会状态的分析,从而提出国家应该建立政治法制等制度,寻求治国安帮的良策。

二、卢梭的不平等论:卢梭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他的社会政治学说,围绕着“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克服社会不平等的途径”这两个主题,他通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社会契约论》阐发了独具特色的思想。在某种意义上说,卢梭开始了启蒙运动的自我反思和批判。

卢梭的社会政治学说以自然法理论为基础,他用抽象的分析方法把“人所形成的人”即社

会与自然加以比较,将剔除人的社会性之后所剩下的东西看做人的自然本性,由此来研究决定人的本性的自然规律,说明人类社会的基础和不平等的起源。揭示了“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之间的矛盾。“自然状态”——指自然人或野蛮人是孤独的,相互之间没有交往和联系,因而不需要语言;两性的结合是完全偶然的,没有固定的居所,不存在家庭;没有农业和工业,没有战争,除了生理上的差异而外彼此自由平等,因而处在和平状态之中。人类由于什么原因,没有永远停留在自然状态而步入了文明社会,从平等过渡到不平等呢?人类有一种独特的区别于其他一切生物的能力,即“自我完善化”的能力。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自身有一种能够维持自己生存,满足自己需要,趋于完善和向前发展的能力。所以,自然人具有理性、文明、语言、社会生活、道德与进步的潜在能力。人的自我完善化的能力为人类进入“社会状态”提供了可能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成为导致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源。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化”能力的必然结果。正是由于私有制的产生,人类从此由自由平等的自然状态陷入了没有自由和平等的社会痛苦之中。在这里所有权不是一种天赋的自然权利,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一)不平等论的基本内容:卢梭把人类发展历程分为“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并通过人类“自我完善化”能力的分析,从而指出私有制的产生是导致人类社会不平等状态的根源。

(二)评价:卢梭从人类自身中寻找出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而不是外在的或神学的原因,把人类社会从“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的发展看作是必然的自然过程。他所提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的思想是非常深刻的。

第三节 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

一、拉美特利的唯物观:拉美特利是一位立场鲜明的哲学家。公开表明自己是唯物主义者,批判宗教神学,为自然神和无神论辩护,他是机械唯物论和无神论思想使之成为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重要代表。

(一)心灵和肉体的关系:心灵和肉体的关系是哲学的根本问题,由此问题哲学将分为唯物论和唯心论两大类体系。他指出唯物论采用后天的方法,即通过经验和观察从人体的器官中把心灵解剖分析出来,心灵与肉体的关系只有医生才有发言权。

(二)评价:他力图用当时的先进医学知识来论证唯物主义,用生理心理学来说明心灵和身体的关系。表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根本不是心灵的产物。

二、狄德罗的物质世界论:狄德罗哲学代表了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水平,它力图超越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机械论,尽力勾画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自身运动,反对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他坚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不可能是孤立的。1、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本身就具有运动的能力。2、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性质。

评价:他的物质世界论为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的诞生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不过不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水平,带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论的特征。

小结:作为法国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理论旗帜,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在当时起了巨大的革命作用。它也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一份应当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批判继承的珍贵遗产。

思考题:


相关内容

  • 第7课 启蒙运动
  • 班级 姓名 层次 第7课 启蒙运动 编写:胡开宏 审核:高二历史备课组 时间:2012.08.17 寄语: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一.学习目标: ①识记:启蒙运动含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康德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②理解分析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分析启蒙思想的巨 ...

  • 朱熹理学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 2010年01月18日 17:52凤凰网历史综合 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积累.朱熹理学正是这种文化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继承.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维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维护和促进当时和后来的学术.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有不可抹煞的贡献,而且 ...

  • 浅述伏尔泰启蒙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浅述伏尔泰启蒙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闫曼曼 学号:[1**********]3 摘要:18世纪的法国是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是新思想与旧思想碰撞的时代,是思想界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几位颇具影响力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作为启蒙运动的领袖,以捍卫公民自由,特别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 ...

  • 浅析启蒙运动的兴起及影响
  • 摘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造就了欧洲的启蒙运动.它成为世界近代史上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为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从而使18世纪成为理性和启蒙的时代.本论文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发展内容的研究,主要讨论科学与启蒙运动的内在联系,为人们理解近代科学 ...

  • 哲学家名单
  • 2010-04-12 06:45:22 来自: [已注销] 西方著名哲学家年表 (分期众说纷纭,此按一般分法:年表按辞海) 古希腊时期:公元前七世纪--公元前二世纪 泰勒斯(Thales,约前624-约前547,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米利都学派创始人)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ros,约前61 ...

  • 理性之光教学设计
  • 岳麓版必修三第14课 <理性之光>教学设计(预案) [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孟德斯鸠的<论法精神>:伏尔泰的自由与平等:卢梭的社会契约:康德的人非工具. 2.过程方法(1) ...

  • 伏尔泰简介
  •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分析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篇演说,是对人类先贤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 演说一开始,雨果就用"巨星陨落"来评价伏尔泰在人类历史上的非凡地位,并高度概括了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及其世纪性的 ...

  • 从"地下"窥探启蒙运动
  • 在<旧制度时期的地下文学>的开篇部分,美国法国史专家罗伯特·达恩顿即亮出自己研究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论,有别于惯常的从正面的几位主要的启蒙思想家的视角观察整个运动,别开生面地从自己所掌握的珍贵史料中潜入启蒙运动的底层,从那里去呈现启蒙运动中那些活生生的画面和细节. <旧制度时期的地下 ...

  • 从人文精神到理性时代
  • 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单元总结 人文精神含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广义则指公元前5世纪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尊重人的价值. 人文主义发展历程:人文精神源头--古希腊思想家们的思想:14至17世纪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文艺复兴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