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与当代官吏选拔制度

浅谈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与当代官吏选拔制度

[摘要]官吏的选拔制度贯穿着古今社会。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存在着“禅让制”的官吏选拔制度,再到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封建社会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直接当今社会的公务员选拔制度。我们要了解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当代的官吏选拔制度做出正确的认识,才能为我国行政制度改革纳言献策。

[关键字]官吏选拔 考试制度 公务员选拔 对比 启示

无论在动物种族中还是在人类社会中,都会存在着领导者,以将群体聚集在一起,这就是一个群体的“本能”,但是当群体的逐步扩大,若全部依赖于一个领导者便难以负荷群体的正常运转,于是便要扩张领导的助手以保证群体内部事务的正常运转,官吏便由此产生。但是官吏的选拔要有足够的能力协助领导者进行管理,所以要寻找适合的官吏促进管理的有序进行,官吏的选拔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古代的官吏选拔制度的发展

官吏的选拔制度起源于尧舜禹时期,是中国的原始社会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主要实行的官吏选拔制度的禅让制,主要是体现在王位的禅让。在中国的商周时代,各级官吏实行“世卿世禄”,即奴隶主贵族凭借血缘关系,子孙世代为官,占据统治地位。由秦及汉,中国进入了封建集权时代,出现了察举制,东汉末年是九品中正制的萌芽时期,隋唐时期出现了科举制。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和三种制度,即先秦的世袭制、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荐举制和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

(一)先秦的世袭制

世袭制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帝位及爵位世代相传的制度,取代了原来的禅让制而出现。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具有极强的封建性。

世袭制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但是官吏的选拔是在窄狭的世袭范围内选择接班人,不可能保证官吏素质的优化与崇高和贯彻任人唯贤的用人选择,影响国家的发展。

(二)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荐举制

举荐制产生于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人事选拔制度,是荐举贤才,授以官职的官吏选拔制度。西汉的察举、征辟制的出现,标志着荐举制的成熟,而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施行,则表明察举制的衰败。

举荐制实施扩大了统治阶级额的选官范围,冲破了先秦贵族血缘世袭制的束缚,激励了下层人士,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贵族势力,而且在东汉中期还出现了腐败现象,导致所荐之人与实际不相符合。

(三)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设秀才科。隋炀帝时又建进士科,以“试第”取士,并创立了以公开考试、择优选才为特征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创于隋代,形成于唐代,发展完备于宋代,强化于明代,衰落于清代,先后绵延1300多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官吏主要选拔制度,也是我国古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科举制的考试僵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但是科举制扩大了人才的选拔范围,提供了一个公正、公开的考试选拔制度,为社会下层人提供了一个晋升渠道,加强了中央集权,传播了儒家思想,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在世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当代官吏选拔制度

我国公务员制度始于80年代中期,迄今已有15年的历史。过去我们干部选拔方式极为单一,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选拔制度,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初步形成。而当代公务员的选拔方式包括:公务员考试、调任、选举、军转干、选调生。虽然在这几类的选拔条件不相同,录取职位也不一样,但是这几类方式都是以考试为基础的录用机制,在合乎条件的情况下仍需进行考试录取。

(一)公务员考试

我国公务员选拔制度的基础是考试录用制度。选拔考试制度法制化是公务员管理法制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行政机关高效的保障。考试也是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主要渠道。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与面试,笔试主要有两大题型:行测和申论。

公务员考试为广大优秀青年提供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会,而且同时也为政府筛选了优秀人才。

(二)调任

调任,是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简单地说就是:调离原职担任新职。但是因为调任所适用的职务层次要比录用高,所以对于调任人员要求也会相对提升。在2008年出台的《公务员调任规定》,明确指出调任人选的应具备的条件、调任程序等,对于调任做出了明细的规定。

(三)选举

公务员分为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和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逢进必考。按照法律规定,经选举产生的政府、人大副职也具备公务员资格,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后,也可以成为公务员。

(四)军转干

军转干部是指退出现役作转业安置的军官和文职干部。国家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军队干部转业地方工作,是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制度。

(五)选调生

选调生也属于公务员系统,但与普通公务员有一定区别的。选调生必须为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的毕业生,他们是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而被选调的,所以对于大学生的要求必须为党员、学生干部等。2000年,发布的《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对做好“选调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六)当代选拔制度的弊端

1、“回避”政策。虽然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十二章回避中有规定“国家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监察、审计、人事、财务工作。”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如:“萝卜坑”等现象。

“回避”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多人的利益,但是也会造成一定的人才流失,有的人才拥有才干,适合招聘的岗位但会因为本身的身份而不合乎标准没有竞选的资格。

2、公务员面试环节不够完善。在公务员考试中面试环节中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质,因此,应该加强在面试环节中的监管力度,增强面试环节的客观性。

三、古今选拔制度的对比

(一)选拔方式

明清时代的正式考试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明清时代的科举考试的主要特点是:与学校相结合,即要参加科举考试必须通过学校,取得一定的学生资格。要先通过县学童试、府试,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当代的公务员考试也是有一定的学历要求的,但是对于不同的公务员岗位具有不同的要求,而公务员考试分为:国考和省考(地方单位和乡镇公务员),考生可自由选择考试。

(二)考试制度

古代科举考试在考试时间上并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是现在的公务员考试中是有明确的时间规定的。

在年龄限制方面,古代的科举考试是不涉及的,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而在现代,对于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员有严格的年龄限制,必须在18—35周岁的范围内,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四、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对当代的启示

辩证的看待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对于我国当前的人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官吏的选拔制度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完善

官吏制度的发展进程体现了官吏制度的时代性,选官范围由在少数贵族阶层向广大平民阶层开放,逐渐拓展官吏选拔渠道,以广泛发现人才,体现了一种原始的民主思想。因此,对于官吏的选拔制度我们要与时俱进,根据基本国情和时代要求不断改善,才能选拔出适合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科学、民主、严格的监督机制是公务员选拔的保障

从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的官吏选拔制度中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缺少监督机或是监督机制作用未能发挥始终,最终走向衰亡。因为监督机制的缺乏导致贿赂、徇私舞弊等官制腐败现象的出现,最终导致选拔机

构的正常运作。因此,为使选拔机构的正常运行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督机构。

(三)遏制“官本位”思想,树立正确的三观

古代官吏的选拔制度中畸形发展的读书做官道路和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给中国古代社会带来的最大影响,而官本位思想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因此为遏制官本位思想,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推进市场化进程,营造创业富民环境,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促进“民本位”观念的推广和强化。

参考文献

[1]蔡放波.中国行政制度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6.

[2]金开诚,姜丹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科举[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5.

[3]李云天.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N].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网,2012—4—4. [4]王波.浅析中国古代玄关制度的积极因素[J].黑河学刊,2011第09期(总第170期).

[5]古代人才选拔制度[N].中国网,2009—3—30.

[6]公务员选拔千年轮回科举制度失败因时代[N].法治周末,2010—10—22. [7]中共中央组织部.公务员调任规定[M],2008—2—29.

[8]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M],1993—10—1.

浅谈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与当代官吏选拔制度

[摘要]官吏的选拔制度贯穿着古今社会。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存在着“禅让制”的官吏选拔制度,再到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封建社会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直接当今社会的公务员选拔制度。我们要了解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当代的官吏选拔制度做出正确的认识,才能为我国行政制度改革纳言献策。

[关键字]官吏选拔 考试制度 公务员选拔 对比 启示

无论在动物种族中还是在人类社会中,都会存在着领导者,以将群体聚集在一起,这就是一个群体的“本能”,但是当群体的逐步扩大,若全部依赖于一个领导者便难以负荷群体的正常运转,于是便要扩张领导的助手以保证群体内部事务的正常运转,官吏便由此产生。但是官吏的选拔要有足够的能力协助领导者进行管理,所以要寻找适合的官吏促进管理的有序进行,官吏的选拔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古代的官吏选拔制度的发展

官吏的选拔制度起源于尧舜禹时期,是中国的原始社会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主要实行的官吏选拔制度的禅让制,主要是体现在王位的禅让。在中国的商周时代,各级官吏实行“世卿世禄”,即奴隶主贵族凭借血缘关系,子孙世代为官,占据统治地位。由秦及汉,中国进入了封建集权时代,出现了察举制,东汉末年是九品中正制的萌芽时期,隋唐时期出现了科举制。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和三种制度,即先秦的世袭制、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荐举制和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

(一)先秦的世袭制

世袭制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帝位及爵位世代相传的制度,取代了原来的禅让制而出现。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具有极强的封建性。

世袭制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但是官吏的选拔是在窄狭的世袭范围内选择接班人,不可能保证官吏素质的优化与崇高和贯彻任人唯贤的用人选择,影响国家的发展。

(二)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荐举制

举荐制产生于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人事选拔制度,是荐举贤才,授以官职的官吏选拔制度。西汉的察举、征辟制的出现,标志着荐举制的成熟,而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施行,则表明察举制的衰败。

举荐制实施扩大了统治阶级额的选官范围,冲破了先秦贵族血缘世袭制的束缚,激励了下层人士,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贵族势力,而且在东汉中期还出现了腐败现象,导致所荐之人与实际不相符合。

(三)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设秀才科。隋炀帝时又建进士科,以“试第”取士,并创立了以公开考试、择优选才为特征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创于隋代,形成于唐代,发展完备于宋代,强化于明代,衰落于清代,先后绵延1300多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官吏主要选拔制度,也是我国古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科举制的考试僵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但是科举制扩大了人才的选拔范围,提供了一个公正、公开的考试选拔制度,为社会下层人提供了一个晋升渠道,加强了中央集权,传播了儒家思想,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在世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当代官吏选拔制度

我国公务员制度始于80年代中期,迄今已有15年的历史。过去我们干部选拔方式极为单一,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选拔制度,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初步形成。而当代公务员的选拔方式包括:公务员考试、调任、选举、军转干、选调生。虽然在这几类的选拔条件不相同,录取职位也不一样,但是这几类方式都是以考试为基础的录用机制,在合乎条件的情况下仍需进行考试录取。

(一)公务员考试

我国公务员选拔制度的基础是考试录用制度。选拔考试制度法制化是公务员管理法制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行政机关高效的保障。考试也是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主要渠道。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与面试,笔试主要有两大题型:行测和申论。

公务员考试为广大优秀青年提供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会,而且同时也为政府筛选了优秀人才。

(二)调任

调任,是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简单地说就是:调离原职担任新职。但是因为调任所适用的职务层次要比录用高,所以对于调任人员要求也会相对提升。在2008年出台的《公务员调任规定》,明确指出调任人选的应具备的条件、调任程序等,对于调任做出了明细的规定。

(三)选举

公务员分为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和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逢进必考。按照法律规定,经选举产生的政府、人大副职也具备公务员资格,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后,也可以成为公务员。

(四)军转干

军转干部是指退出现役作转业安置的军官和文职干部。国家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军队干部转业地方工作,是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制度。

(五)选调生

选调生也属于公务员系统,但与普通公务员有一定区别的。选调生必须为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的毕业生,他们是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而被选调的,所以对于大学生的要求必须为党员、学生干部等。2000年,发布的《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对做好“选调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六)当代选拔制度的弊端

1、“回避”政策。虽然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十二章回避中有规定“国家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监察、审计、人事、财务工作。”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如:“萝卜坑”等现象。

“回避”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多人的利益,但是也会造成一定的人才流失,有的人才拥有才干,适合招聘的岗位但会因为本身的身份而不合乎标准没有竞选的资格。

2、公务员面试环节不够完善。在公务员考试中面试环节中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质,因此,应该加强在面试环节中的监管力度,增强面试环节的客观性。

三、古今选拔制度的对比

(一)选拔方式

明清时代的正式考试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明清时代的科举考试的主要特点是:与学校相结合,即要参加科举考试必须通过学校,取得一定的学生资格。要先通过县学童试、府试,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当代的公务员考试也是有一定的学历要求的,但是对于不同的公务员岗位具有不同的要求,而公务员考试分为:国考和省考(地方单位和乡镇公务员),考生可自由选择考试。

(二)考试制度

古代科举考试在考试时间上并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是现在的公务员考试中是有明确的时间规定的。

在年龄限制方面,古代的科举考试是不涉及的,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而在现代,对于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员有严格的年龄限制,必须在18—35周岁的范围内,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四、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对当代的启示

辩证的看待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对于我国当前的人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官吏的选拔制度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完善

官吏制度的发展进程体现了官吏制度的时代性,选官范围由在少数贵族阶层向广大平民阶层开放,逐渐拓展官吏选拔渠道,以广泛发现人才,体现了一种原始的民主思想。因此,对于官吏的选拔制度我们要与时俱进,根据基本国情和时代要求不断改善,才能选拔出适合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科学、民主、严格的监督机制是公务员选拔的保障

从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的官吏选拔制度中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缺少监督机或是监督机制作用未能发挥始终,最终走向衰亡。因为监督机制的缺乏导致贿赂、徇私舞弊等官制腐败现象的出现,最终导致选拔机

构的正常运作。因此,为使选拔机构的正常运行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督机构。

(三)遏制“官本位”思想,树立正确的三观

古代官吏的选拔制度中畸形发展的读书做官道路和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给中国古代社会带来的最大影响,而官本位思想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因此为遏制官本位思想,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推进市场化进程,营造创业富民环境,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促进“民本位”观念的推广和强化。

参考文献

[1]蔡放波.中国行政制度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6.

[2]金开诚,姜丹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科举[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5.

[3]李云天.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N].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网,2012—4—4. [4]王波.浅析中国古代玄关制度的积极因素[J].黑河学刊,2011第09期(总第170期).

[5]古代人才选拔制度[N].中国网,2009—3—30.

[6]公务员选拔千年轮回科举制度失败因时代[N].法治周末,2010—10—22. [7]中共中央组织部.公务员调任规定[M],2008—2—29.

[8]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M],1993—10—1.


相关内容

  •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及其对当代的借鉴
  •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及其对当代的借鉴 众所周知,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但如今我们提起科举制度,首先想到的就是八股文.死板.落后.封建.百害而无一利等贬义词.但它真的一无是处吗?其实存在即合理,科举制既然在我国存在了一千多年,就必然有其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我们之所以对它误解颇深,一方面 ...

  • 中国古代法官选任制度的特征及现代启示
  • 中国古代法官选任制度的特征及现代启示 吴春雷 司马守卫(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天津300134) 摘 要:纵览中国古代法官选任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可以发现很多与现代法官选任制度不同的特点. 在选任标准上重视候选人的道德品质而轻视法律知识素养:在选任方式上不拘一格,一般以一种选任方式为主,辅之以其他几种 ...

  • 科举制度的潜在价值
  • 东京文学 科举制度的潜在价值 壬汉鹂,何熙文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610046) [摘要]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绵数千年并受到各朝统治者的高度重视,站定有其存在的深层次的原因.科举制度的施行使大量人才纷至沓来,为统治者提供参政执政精荚,论其根本,科举制度的潜在价值迎合了统治者的需求. ...

  • 廉政监察制度造就盛世唐朝
  • 廉政监察制度造就盛世唐朝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陈智斌 唐朝创设的台院监察制度.言谏监督制度和官员考核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广泛影响.它对于我们今天反腐倡廉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唐朝从公元618年到907年,二十一帝历十四世共289年,在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长河中,是&quo ...

  • 中国古代选官途径的演变及启示
  • 2001年11月第22卷 第6期东岳论丛 Dong Yue Tribune Nov. ,2001Vol 122 No 16 [历史研究] 中国古代选官途径的演变及启示 齐 秀 生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 山东济南250001) [关键词]中国古代; 选官; 世袭; 官举; 民选; [摘 要]在漫长的 ...

  • 第四讲:当代公共管理研究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讲:当代公共管理研究内容 一.公共管理职能 1.涵义 公共管理的职能是指公共管理部门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所具备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欧文·休斯从战略.管理内部构成要素.管理外部构成 ...

  • 高考历史专题讲义--科举制的演变
  • 2011高考历史难点突破 科举制功过是非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有"功",亦有"过",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是一个思维的障碍点. ●难点磁场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

  • 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 第23卷第4期平顶山学院学报Vol.23No.4 2008年8月JournalofPingdingshanUniversityAug. 2008 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张国安 (华侨大学,福建泉州362021) 摘 要: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是古代文官管理制度的基本环节,亦是传统行政法制文 ...

  • 从任人唯亲到贿选的时代背景及进步意义
  • 摘要:每一个时代的官僚选拔制度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这些特点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紧密相连的,相应的政治.经济条件及其当时思想的高度都决定了其官员选拔制度的特点.每一个时代的官僚制度都存在利弊,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人唯亲.买官卖官.贿选等这些一般被看作是制度的毒瘤也应当在时代的背景下对其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