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5月起为银行兜底 储户最高可获赔50万元

[摘要]储户最高可获赔50万元,明确7个工作日内足额偿付存款;保费及费率水平未明确

独家图解:一张图看懂存款保险制度

新京报讯 3月31日,已经酝酿21年的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出台,并将自5月1日起实施。银行业金融机构均需投保存款保险,并实行限额偿付。如果银行破产,储户将获得最高50万元赔偿,7个工作日内足额偿付。

偿付期限7个工作日

与2014年11月30日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3月31日,国务院公布《存款保险条例》(下称《条例》)最大的亮点在于,明确了偿付期限。《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存款人有权要求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在7个工作日内足额偿付存款。

同时,《条例》规定,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50万元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超出50万元的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为何设定50万元的最高偿付限额?对此,央行负责人昨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从国际上看,最高偿付限额一般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至5倍。条例规定的50万元的最高偿付限额,是经反复测算后提出的,这一数字约为2013年我国人均GDP的12倍,高于世界多数国家的保障水平,能够为99.63%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

酝酿21年终推出

目前,世界上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早在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指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保障社会公众利益”。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2014年11月30日晚,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此举意味着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破冰出台进入实质性阶段。

为何存款保险制度酝酿21年之久才正式推出?

“之所以迟迟未能推出,主要受阻于三方面争议。”时任中投公司副总经理谢平在《中国金融改革思路:2013-2020》一书中称,其中之一即是,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财政部都想成为存款保险的主管部门,“这既有认识分歧,也有一定程度的‘部门权力之争’”。而另两项争议,则是存款保险机构与银监会的监管功能、人民银行的金融稳定机制的协调与衔接问题。

存款保险制度推出是形势使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解释,改革是渐近的过程,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涉及的是利益的调整,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化。以前的银行都是国有银行,政府兜底,信用程度很高,这个前提下如果设置存款保险制度就给职能部门增加负担是没有必要的。现在整个银行业都放开了,国有的民营的全都可以做了,新形势下需要存款保险制度。

业内预计保险费率低于万分之五

对于市场普遍期待的保费、存款保险费率,《条例》依然没有给出具体数额。《条例》规定,投保机构应当交纳的保费,按照本投保机构的被保险存款和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确定的适用费率计算,具体办法由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规定。

业内人士预计,保险费率将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目前国际水平大约在万分之五,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在起步阶段,应该在万分之五以下。

目前,《存款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尚未出台。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微博)表示,既然存款保险制度将于5月起实施,那么,配套细则有望近期出台。

Q1 存款保险基金哪里来?

在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之后,储户无需交纳保险,由投保机构交纳。投保机构为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存款保险基金从哪里来,是一个现实问题。《条例》第六条规定,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包括四部分,即投保机构交纳的保费、在投保机构清算中分配的财产、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运用存款保险基金获得的收益及其他合法收入。

“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是银行和合作社等投保机构,与储户无关”。昨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就像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那样,主要是一般企业和个人向保险公司交纳的保费、其他财产等。

同时,《条例》还规定了存款保险基金的使用范围,应当遵循安全、流动、保值增值的原则,限于下列形式:存放在中国人民银行、投资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债券以及其他高等级债券;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郭田勇称,由于存款保险追求低风险,确保资金安全,这与现行的社保基金、部分养老金等不同,不可以投资股市,只能存在央行或者投资风险较低的政府债券等。

招商证券首席分析师谢亚轩称,预计存款保险制度将给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带来变化,银行将存款保险费上缴至存款保险基金,该基金虽由央行管理但是否会与央行资产负债表分离,以何种方式进行投资运作值得关注。

Q2 存款搬家有必要吗?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表示,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对整个金融市场来说意味着更公平了。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大家就会把钱都存在大银行不会存在小银行里面,存款保险制度下,对于中小银行来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安全网,有了一个和大银行公平竞争的机会。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称,设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目的是提高存款人的风险意识,也有助于防范银行经营的道德风险。

温彬提到,对存款人来说,关注银行的信誉和经营状况是必要的,也会对银行经营行为起到监督作用。但就存款安全性而言,除了绝大多数存款都可以得到存款保险外,超过50万以上的部分,也会从破产银行的清算资产中得到一部分补偿。从美国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经验看,当银行出现支付危机时,通常会由另外一家银行接管承担存款偿付义务。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存款保险的建立将会以市场化的兜底机制取代政府隐性担保,使改革没有后顾之忧,因而是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制度保障”。郭田勇说,目前中国银行业基本面向好,50万保额又覆盖了99%以上的存款户,因此,存保制度的推出不会导致大规模存款搬家。

Q3 超出50万元的存款有保障吗?

央行称,这一限额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将根据经济发展、存款结构变化、金融风险状况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后适时调整。

央行称,实行限额偿付,并不意味着限额以上存款就没有安全保障了。从国外经验看,多数情况下是先使用存款保险基金支持其他合格的投保机构对出现问题的投保机构进行“接盘”,确实无法由其他投保机构收购、承接的,才按照最高偿付限额直接偿付被保险存款。此外,超过最高偿付限额的存款,还可以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对新京报记者表示:“50万元限额的规定,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中小储户利益。对于同一储户在同一银行存款本息超出50万元的部分,如果银行破产,这类储户首先可以获得50万元赔偿,超出50万元的部分将参考《企业破产法》偿付体系进行追偿。”

Q4 银行运营成本会上升吗?

“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为中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同时有助于中国金融体系的持续稳定”,恒丰银行战略与创新部总经理娄丽丽表示。

不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利率市场化暂时还没有实现,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利率不会有特别大的影响。

也有分析指出,存款保险会使银行可贷资金大幅减少,进而打响存款价格战,银行为争夺存款或上浮利率。由此带来存款成本的上升。

娄丽丽则分析称,对银行机构来说,存款保险制度实行后,银行需要交纳存款保险费,费率的高低会对银行造成不同影响。但根据美国等国际经验看,存款保险费率一般不会过高,对银行流动性和盈利影响也不会很大。

而且中国当前高企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有一定隐性“保险”性质,随着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长期维持高企的必要性。但这种影响也有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还受到宏观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金彧 郭永芳 刘素宏

[摘要]储户最高可获赔50万元,明确7个工作日内足额偿付存款;保费及费率水平未明确

独家图解:一张图看懂存款保险制度

新京报讯 3月31日,已经酝酿21年的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出台,并将自5月1日起实施。银行业金融机构均需投保存款保险,并实行限额偿付。如果银行破产,储户将获得最高50万元赔偿,7个工作日内足额偿付。

偿付期限7个工作日

与2014年11月30日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3月31日,国务院公布《存款保险条例》(下称《条例》)最大的亮点在于,明确了偿付期限。《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存款人有权要求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在7个工作日内足额偿付存款。

同时,《条例》规定,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50万元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超出50万元的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为何设定50万元的最高偿付限额?对此,央行负责人昨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从国际上看,最高偿付限额一般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至5倍。条例规定的50万元的最高偿付限额,是经反复测算后提出的,这一数字约为2013年我国人均GDP的12倍,高于世界多数国家的保障水平,能够为99.63%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

酝酿21年终推出

目前,世界上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早在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指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保障社会公众利益”。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2014年11月30日晚,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此举意味着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破冰出台进入实质性阶段。

为何存款保险制度酝酿21年之久才正式推出?

“之所以迟迟未能推出,主要受阻于三方面争议。”时任中投公司副总经理谢平在《中国金融改革思路:2013-2020》一书中称,其中之一即是,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财政部都想成为存款保险的主管部门,“这既有认识分歧,也有一定程度的‘部门权力之争’”。而另两项争议,则是存款保险机构与银监会的监管功能、人民银行的金融稳定机制的协调与衔接问题。

存款保险制度推出是形势使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解释,改革是渐近的过程,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涉及的是利益的调整,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化。以前的银行都是国有银行,政府兜底,信用程度很高,这个前提下如果设置存款保险制度就给职能部门增加负担是没有必要的。现在整个银行业都放开了,国有的民营的全都可以做了,新形势下需要存款保险制度。

业内预计保险费率低于万分之五

对于市场普遍期待的保费、存款保险费率,《条例》依然没有给出具体数额。《条例》规定,投保机构应当交纳的保费,按照本投保机构的被保险存款和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确定的适用费率计算,具体办法由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规定。

业内人士预计,保险费率将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目前国际水平大约在万分之五,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在起步阶段,应该在万分之五以下。

目前,《存款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尚未出台。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微博)表示,既然存款保险制度将于5月起实施,那么,配套细则有望近期出台。

Q1 存款保险基金哪里来?

在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之后,储户无需交纳保险,由投保机构交纳。投保机构为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存款保险基金从哪里来,是一个现实问题。《条例》第六条规定,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包括四部分,即投保机构交纳的保费、在投保机构清算中分配的财产、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运用存款保险基金获得的收益及其他合法收入。

“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是银行和合作社等投保机构,与储户无关”。昨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就像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那样,主要是一般企业和个人向保险公司交纳的保费、其他财产等。

同时,《条例》还规定了存款保险基金的使用范围,应当遵循安全、流动、保值增值的原则,限于下列形式:存放在中国人民银行、投资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债券以及其他高等级债券;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郭田勇称,由于存款保险追求低风险,确保资金安全,这与现行的社保基金、部分养老金等不同,不可以投资股市,只能存在央行或者投资风险较低的政府债券等。

招商证券首席分析师谢亚轩称,预计存款保险制度将给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带来变化,银行将存款保险费上缴至存款保险基金,该基金虽由央行管理但是否会与央行资产负债表分离,以何种方式进行投资运作值得关注。

Q2 存款搬家有必要吗?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表示,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对整个金融市场来说意味着更公平了。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大家就会把钱都存在大银行不会存在小银行里面,存款保险制度下,对于中小银行来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安全网,有了一个和大银行公平竞争的机会。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称,设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目的是提高存款人的风险意识,也有助于防范银行经营的道德风险。

温彬提到,对存款人来说,关注银行的信誉和经营状况是必要的,也会对银行经营行为起到监督作用。但就存款安全性而言,除了绝大多数存款都可以得到存款保险外,超过50万以上的部分,也会从破产银行的清算资产中得到一部分补偿。从美国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经验看,当银行出现支付危机时,通常会由另外一家银行接管承担存款偿付义务。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存款保险的建立将会以市场化的兜底机制取代政府隐性担保,使改革没有后顾之忧,因而是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制度保障”。郭田勇说,目前中国银行业基本面向好,50万保额又覆盖了99%以上的存款户,因此,存保制度的推出不会导致大规模存款搬家。

Q3 超出50万元的存款有保障吗?

央行称,这一限额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将根据经济发展、存款结构变化、金融风险状况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后适时调整。

央行称,实行限额偿付,并不意味着限额以上存款就没有安全保障了。从国外经验看,多数情况下是先使用存款保险基金支持其他合格的投保机构对出现问题的投保机构进行“接盘”,确实无法由其他投保机构收购、承接的,才按照最高偿付限额直接偿付被保险存款。此外,超过最高偿付限额的存款,还可以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对新京报记者表示:“50万元限额的规定,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中小储户利益。对于同一储户在同一银行存款本息超出50万元的部分,如果银行破产,这类储户首先可以获得50万元赔偿,超出50万元的部分将参考《企业破产法》偿付体系进行追偿。”

Q4 银行运营成本会上升吗?

“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为中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同时有助于中国金融体系的持续稳定”,恒丰银行战略与创新部总经理娄丽丽表示。

不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利率市场化暂时还没有实现,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利率不会有特别大的影响。

也有分析指出,存款保险会使银行可贷资金大幅减少,进而打响存款价格战,银行为争夺存款或上浮利率。由此带来存款成本的上升。

娄丽丽则分析称,对银行机构来说,存款保险制度实行后,银行需要交纳存款保险费,费率的高低会对银行造成不同影响。但根据美国等国际经验看,存款保险费率一般不会过高,对银行流动性和盈利影响也不会很大。

而且中国当前高企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有一定隐性“保险”性质,随着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长期维持高企的必要性。但这种影响也有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还受到宏观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金彧 郭永芳 刘素宏


相关内容

  • 银行倒闭政策已经出台,银行存款还会是你资金避风港吗
  • 银行倒闭政策已经出台,银行存款还会是你资金避风港吗 银行倒闭政策已经出台,意味着泡沫经济迟早要爆发!到银行存款成了风险理 财?银行存款还会是你资金避风港吗? 银行倒闭?绝大多数在国内银行存款的人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因此,他们也从不担心自己存在银行的钱有可能拿不回来. 现在,这种观念要换一换了.央行日 ...

  • 银行破产储户存款去哪儿?
  • 近日,银行破产话题广受关注.一旦允许银行破产,储户存款咋办,银行存款是否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专家表示,银行业建立市场化退出和保障机制,既是国际通行惯例,也是我国金融改革的必然选择 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北大经济国富论坛"上表示,中国的银行业有体制优势,无论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 ...

  • 专家解读存款保险制度利弊与存款保险条例的五大问题解范文读合集
  • 专家解读存款保险制度利弊与存款保险条 例的五大问题解范文读合集 存款保险条例的五大问题解读 11月30日,央行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我国将在向金融机构征求意见后,正式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是在银行破产的情况下,保证存款人的存款安全:同时,一旦开始实施,银行则需要为 ...

  • 2013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 中国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银行不倒神话破灭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2013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称,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内部已达成共识,可择机出台并组织实施.通俗理解就是,国家不再为储户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兜底,允许银行破产倒闭,一旦有银行破产,储户的存款将由存款保险机构赔偿, ...

  • 存款保险的关键在保险基金管理
  • 酝酿了21年之久的存款保险制度正式落地.3月3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存款保险条例>,该条例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存款保险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 简单了说,存款保险就是储户将钱存到银行,然后银行出钱再为储户的存款买一份保险.在仅有国有银行的计划经济中,储户存款是有银 ...

  • 中国允许银行破产!我们的钱怎么办?
  • 在2016年的陆家嘴论坛上,央行副行长张涛抛出一个重磅炸弹:允许银行破产.搞的很多人非常紧张,特别是我们的父母辈,我回到家我妈就特别认真地问我说,银行真的会破产吗? 在他们的观念里,银行破产是一件几乎不能想象的事情,他们一辈子的积蓄都存在了银行里.而现在,银行破产即将来临了! 其实允许银行破产是一件 ...

  • 契约精神的反面案例--银行缘何成"老赖"
  • 契约精神的反面案例 --银行缘何成"老赖" 判例1:"保值储蓄政策"执行期的案子 2012年年底,南宁市中院二审审结了一起类似盛氏夫妇与银行这样的保值储蓄纠纷.1996年2月,钟女士为自己儿子在某银行的储蓄专柜办理了数目也是2000元的保值储蓄,约定的年利率是 ...

  • 金融政策解读
  • 利率市场化的概念最近被炒的火热,有人说这是政策就是为了解决眼下"钱荒"的问题,其实事实并非如此."钱荒"的意思为银行的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手上的现有资金入不敷出,这与其业务扩展过于快速很大的关联.利率市场化的确可以有效的减少"钱荒"带来的一些 ...

  • 卢瑟经济学(7.8)--纸牌大厦(欠债还钱)
  • (2011-08-24 22:29:53) 转载▼ 标签:杂谈 卢瑟经济学 经济杂谈 收入再分配 经济危机 通货膨胀 经济学 财经 "货币主义本质上是天主教的:信用主义本质上是基督教的.'苏格兰人讨厌金子'.作为纸币,商品的货币存在只是一种社会存在.信仰使人得救.这是对作为商品内在精神的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