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主缆悬索桥体系转换分析

单主缆悬索桥体系转换分析

黎志忠,蒋劲松,林智敏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成都610041)

摘 要:为了研究单主缆悬索桥关键施工方法,以柳州双拥大桥为工程实例,介绍和比较了顶落梁法和吊杆逐步张拉法两者的优缺点,深入分析了吊杆逐步张拉法体系转换过程中吊杆力和主缆位移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吊杆张拉体系转换的施工流程,确保体系转换的安全和平顺。

关键词:悬索桥 单主缆 体系转换 吊杆张拉法 顶落梁法

Analysis of System Transform for Suspension Bridge

with Single Main Cable

LI Zhi-zhong, JIANG Jing-song, LIN Zhi-ming

(Sichuan Province Communications Department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 To study the key scheme of construction of single main cable suspension bridge, a case of ShuangYong bridge was cited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wo methods of system transform, including lifting and dumping steel girder, suspender tension in Successive Steps, of which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ere pointed out. By means of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change laws such as suspender force and main cable displacement, this paper proposed a construction scheme based on method of suspender tension in successive steps, which ensured the safety and smooth when the structure system was transformed.

Keywords: single main cable suspension Bridge; system transform; suspender tension; lifting and dumping steel girder

1. 项目背景

广西柳州双拥大桥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单主缆斜吊杆地锚式公路悬索桥。主桥设计跨径组合为40+430+40米,桥面设双向6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主桥全宽38m。主塔为A型钢箱结构,塔高约104.8米,其断面为相似三角形沿塔柱高度方向扭转变化的空间曲面,具有独特的景观效果。采用扁平流线型钢箱梁,梁高3.5米,全桥仅单根主缆,矢跨比f=L/9.0,吊索间距10米。南北两岸各设置一个重力式锚碇。

桥塔采用支架法节段提升安装,主梁采用多点连续顶推法施工,主缆和主梁同步施工。主梁顶推合龙后,再开始吊索张拉体系转换工序,最后实施桥面系。图1为该桥竣工后实景图。

图 1 双拥大桥竣工实景图

2. 顶落梁法和逐步张拉法

双拥大桥施工方法为主梁顶推到位后,调整标高到设计线位置,再开始索梁体系转换工序,主缆的空缆状态与成桥状态位形相差很大,其吊索张拉体系转换方法类似自锚式悬索桥,可采用顶落梁法或者吊索逐步张拉法。国内自锚式悬索桥应用这两种方法成功实施的典型案例分别为湘江三汊矶大桥和佛山平胜大桥。

顶落梁法通过顶升钢箱梁达到能安装吊索的位置,安装吊索后逐步落梁完成体系转换,该方法临时墩的起顶安全性和钢箱梁的应力是关键控制因素。逐步张拉法是在吊索锚头上采用接长杆使索夹耳板到主梁锚固点的距离接近成桥状态,再将对应吊索安装就位。吊索逐步张拉方案具体又包括两种:(1) 全部吊索整体分级张拉,该方法需要接长杆较多;(2)从跨中往桥塔或者反方向依次交替张拉吊索。

顶落梁法方案的焦点在于梁分次顶升和分次落下两个步骤。三汊矶大桥主跨328米,梁顶升高度1.5米,分15级顶升到位。双拥大桥若采用顶落梁法,拟订了三种不同的顶升高度方案,吊索均为一次张拉到位。主要结果见表1,考虑到吊索力控制因素认为其中方案2较为合理,但梁最大顶升位移达到2.67米,吊索仍然需要接长杆辅助张拉。优点在于吊索张拉无需反复调索。缺点在于梁顶推到位后需要在支墩上设置顶、落机构和同步控制系统,而且结构大起大落,施工控制难度较大。本案例矢跨比相对自锚式悬索桥而言较小,空缆位移达到5.6米,加劲梁起顶的高度大约需要3米。

表 1 双拥大桥顶落梁法体系转换方案

项目

最大顶升位移(m) 最大吊索力(KN) 主梁应力范围(MPA) 最大支墩反力(KN)

方案1 3.56 2375 -120~155 11421

方案2 2.67 3589 -96~135 10435

方案3 1.78 6056 -70~92 9570

[2]

[3]

吊索逐步张拉方案的焦点在于找到合适的索力方案,优点在于转换过程较为平顺,缺点在于调索过程较为繁琐。本文采用从桥塔往跨中依次交替张拉吊索,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吊索最大张拉力控制;(2)较少的张拉次数;(3)较少的接长杆数量;(4)桥塔偏位控制;(5)

主梁应力;

(6)吊索偏角。

缆索系统施工控制可采用无应力状态法进行,吊杆的张拉过程就是通过改变其无应力索长并最终和成桥目标索长吻合的过程。主桥除基础以外全为钢结构,可视为非时变保守系统。确定了恒载目标后,正装计算得到的成桥状态与施工过程无关,因此能采用独立模型[1]进行计算。

3. 逐步张拉法体系转换

3.1 索力和主缆位移变化规律

吊索两端距离和成桥状态下相接近是吊索最终锚固的先决条件。从试算可知,靠近桥塔的1~9号吊索缆上至梁上锚点之间的距离和成桥状态较为接近,可以依次直接一次安装到位,即无应力长度达到设计值,但10~21号吊索需要采用接长杆临时张拉,才能逐步实现最终锚固。每根吊索设置2根临时拉杆,采用PSB930级φ40精轧螺纹钢,其长度根据主缆标高确定,上、下扁担梁设置在吊索下锚头和调节套筒两端,分别作为拉杆的锚固端和千斤顶张拉端,如图2所示。

图 2接长杆临时张拉构造示意图

从图3可以看出,吊索力对主缆位移具有弱相干性,吊索张拉只对相邻2组吊点主缆位移有较大的影响。图4为全部吊索两端相对位移历程图,任意一根吊索张拉到位锚固后其两端基本不再发生相对变形。图5为各施工阶段吊索力增量柱状图,可以看出新安装的吊索张拉力只对相邻吊索内力产生较大影响,对之外的吊索内力影响可以忽略,表2摘录了部分吊索安装到位阶段各组吊索索力变化。根据吊索力和主缆位移变化规律,拟定吊索张拉思路:对n号吊索(n=10~19),采用接长杆临时张拉第n、n+1和n+2号吊索(必要时也临时张拉n+3号吊索),以最大容许索力控制临时索力,以减少张拉杆数量和张拉次数,实现第n号吊索安装到位。由此拟定吊索体系转换指导性施工流程,见下节。

表 2典型阶段的吊索内力增量表

吊索 阶段 挂索10 挂索11 挂索12 挂索13 挂索14

1 41 17 14 15 14

2 34 14 14 14 13

3 35 15 14 15 14

4 35 15 13 14 13

5 35 15 12 13 12

6 62 29 23 25 23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0 0 0 0 0

0 0 0 0 0

[4]

55 -23 -1133 1992 0 0 0 0 28 24 -10 -428 3775 0 0 0 21 20 14 -37 -576 3868 0 0 23 22 21 13 -71 -957 4308 0 21 21 21 20 12 -71 -973 4292

注:加粗数字为各阶段新安装吊索的张拉力。

图 3 吊索力历程曲线图

图 4 吊索上下两端竖向相对位移历程曲线图

图 5 吊索力增量变化图

3.2 体系转换施工流程

吊索体系转换指导性施工流程(表3)提交给施工监控方,并结合施工单位的设备情况,进一步优化后实施。表中每处吊点张拉力指该处两吊索合力,吊索按桥塔到跨中的顺序编号。

表 3 吊索张拉体系转换指导性施工流程

编号 1 2 3 4~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简称 挂索1 挂索2 顶推索鞍01 挂索3~8 顶推索鞍02 挂索9 临时张拉11-12 顶推索鞍03 挂索10 临时张拉12-13 挂索11 顶推索鞍04 临时张拉13-15 挂索12 临时张拉14-16 挂索13 临时张拉15-17 挂索14 临时张拉16-18 挂索15 临时张拉17-19 挂索16 临时张拉18-19 挂索17 临时张拉19-20 挂索18 临时张拉20-21

描述

1号索安装到位 2号索安装到位

第1次顶推索鞍,索鞍相对位移20cm 3号~8号索安装到位

第1次顶推索鞍,索鞍相对位移17.5cm 9号索安装到位

11-12号吊索临时张拉,每处吊点索力3000KN 第3次顶推索鞍,索鞍相对位移17.5cm 10号索安装到位

12-13号吊索临时张拉,每处吊点索力3000KN 11号索第2次张拉,安装到位 第4次顶推索鞍,索鞍相对位移17.5cm 13-15号吊索临时张拉,每处吊点索力3000KN 12号索第3次张拉,安装到位

14-16号吊索临时张拉,每处吊点索力3000KN 13号索第3次张拉,安装到位

15-17号吊索临时张拉,每处吊点索力3000KN 14号索第3次张拉,安装到位

16-18号吊索临时张拉,每处吊点索力3000KN 15号索第3次张拉,安装到位

17-19号吊索临时张拉,每处吊点索力3000KN 16号索第3次张拉,安装到位

18-19号吊索临时张拉,索力分别为3000KN、2000KN 17号索第3次张拉,安装到位

19-20号吊索临时张拉,每处吊点索力2000KN 18号索第3次张拉,安装到位

20-21号吊索临时张拉,每处吊点索力2000KN 19~21号索依次安装到位 拆临时支墩

第5次顶推索鞍,索鞍相对位移17.5cm 桥面铺装等荷载

33~35 挂索19~21 36 37 38

拆临时支墩 顶推索鞍05 二期恒载

根据上述调索思路完成张拉转换计算,全部吊索承载力安全系数能控制在合理范围,临时张拉接长杆最多时需在8处设置。桥塔的偏位控制通过前面章节拟订的索鞍顶推时序解决。全部过程梁的弯曲应力小于70MPa,并非控制因素。吊索最大偏位小于2度,由于索梁锚点采用耳板销铰连接,并非控制因素。最终线形和索力达到成桥目标状态,因此拟订的吊索张拉体系转换工序是可行的,合理的。

4. 结语

本文以柳州双拥大桥为案例,通过对单主缆悬索桥体系转换关键施工方案研究,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小结如下。

(1)顶落梁法方案优点在于吊索张拉无需反复调索。缺点在于梁顶推到位后需要在支墩上设置顶、落机构和同步控制系统,而且结构大起大落,施工控制难度较大。

(2)吊索逐步张拉方案的焦点在于找到合适的索力方案,优点在于转换过程较为平顺,缺点在于调索过程较为繁琐。

(3)单主缆单索面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中吊索力和主缆位移变化规律和自锚式悬索桥类似。从桥塔往跨中逐次交替张拉吊杆,首先应该确定施工期间最大容许吊索力,再考虑接长杆数量和张拉次数因素,期间合理安排索鞍顶推,控制索塔等构件应力。

参考文献:

[1]Midas Civil 2010 分析设计原理[M].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2010年8月 [2]吴皋.湘江三汊矶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3]周爱国.大跨径自锚式悬索桥:广东佛山平胜大桥[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 [4]张哲.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

黎志忠

1978-,男,工程师

1999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学院港口及航道工程专业,工学学士,2004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工学硕士。研究方向:桥梁结构 E-mail:[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1**********]

工作单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桥梁分院

LI Zhi-zhong

蒋劲松

1969-,男,正高级工程师

199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工学学士,研究方向:桥梁结构 E-mail:[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1**********]

工作单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详细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东街2号桥梁分院203室 邮编:610041 身份证号码:[***********]

详细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横街1号 邮编:610041

JIANG Jing-song 身份证号码:[***********]

林智敏

1979-,男,工程师

2002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学学士,2005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工学硕士。研究方向:桥梁结构 E-mail: [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1**********]

LIN Zhi-min

工作单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桥梁分院 详细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东街2号桥梁分院202室 邮编:610041 身份证号码: [***********]

单主缆悬索桥体系转换分析

黎志忠,蒋劲松,林智敏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成都610041)

摘 要:为了研究单主缆悬索桥关键施工方法,以柳州双拥大桥为工程实例,介绍和比较了顶落梁法和吊杆逐步张拉法两者的优缺点,深入分析了吊杆逐步张拉法体系转换过程中吊杆力和主缆位移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吊杆张拉体系转换的施工流程,确保体系转换的安全和平顺。

关键词:悬索桥 单主缆 体系转换 吊杆张拉法 顶落梁法

Analysis of System Transform for Suspension Bridge

with Single Main Cable

LI Zhi-zhong, JIANG Jing-song, LIN Zhi-ming

(Sichuan Province Communications Department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 To study the key scheme of construction of single main cable suspension bridge, a case of ShuangYong bridge was cited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wo methods of system transform, including lifting and dumping steel girder, suspender tension in Successive Steps, of which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ere pointed out. By means of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change laws such as suspender force and main cable displacement, this paper proposed a construction scheme based on method of suspender tension in successive steps, which ensured the safety and smooth when the structure system was transformed.

Keywords: single main cable suspension Bridge; system transform; suspender tension; lifting and dumping steel girder

1. 项目背景

广西柳州双拥大桥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单主缆斜吊杆地锚式公路悬索桥。主桥设计跨径组合为40+430+40米,桥面设双向6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主桥全宽38m。主塔为A型钢箱结构,塔高约104.8米,其断面为相似三角形沿塔柱高度方向扭转变化的空间曲面,具有独特的景观效果。采用扁平流线型钢箱梁,梁高3.5米,全桥仅单根主缆,矢跨比f=L/9.0,吊索间距10米。南北两岸各设置一个重力式锚碇。

桥塔采用支架法节段提升安装,主梁采用多点连续顶推法施工,主缆和主梁同步施工。主梁顶推合龙后,再开始吊索张拉体系转换工序,最后实施桥面系。图1为该桥竣工后实景图。

图 1 双拥大桥竣工实景图

2. 顶落梁法和逐步张拉法

双拥大桥施工方法为主梁顶推到位后,调整标高到设计线位置,再开始索梁体系转换工序,主缆的空缆状态与成桥状态位形相差很大,其吊索张拉体系转换方法类似自锚式悬索桥,可采用顶落梁法或者吊索逐步张拉法。国内自锚式悬索桥应用这两种方法成功实施的典型案例分别为湘江三汊矶大桥和佛山平胜大桥。

顶落梁法通过顶升钢箱梁达到能安装吊索的位置,安装吊索后逐步落梁完成体系转换,该方法临时墩的起顶安全性和钢箱梁的应力是关键控制因素。逐步张拉法是在吊索锚头上采用接长杆使索夹耳板到主梁锚固点的距离接近成桥状态,再将对应吊索安装就位。吊索逐步张拉方案具体又包括两种:(1) 全部吊索整体分级张拉,该方法需要接长杆较多;(2)从跨中往桥塔或者反方向依次交替张拉吊索。

顶落梁法方案的焦点在于梁分次顶升和分次落下两个步骤。三汊矶大桥主跨328米,梁顶升高度1.5米,分15级顶升到位。双拥大桥若采用顶落梁法,拟订了三种不同的顶升高度方案,吊索均为一次张拉到位。主要结果见表1,考虑到吊索力控制因素认为其中方案2较为合理,但梁最大顶升位移达到2.67米,吊索仍然需要接长杆辅助张拉。优点在于吊索张拉无需反复调索。缺点在于梁顶推到位后需要在支墩上设置顶、落机构和同步控制系统,而且结构大起大落,施工控制难度较大。本案例矢跨比相对自锚式悬索桥而言较小,空缆位移达到5.6米,加劲梁起顶的高度大约需要3米。

表 1 双拥大桥顶落梁法体系转换方案

项目

最大顶升位移(m) 最大吊索力(KN) 主梁应力范围(MPA) 最大支墩反力(KN)

方案1 3.56 2375 -120~155 11421

方案2 2.67 3589 -96~135 10435

方案3 1.78 6056 -70~92 9570

[2]

[3]

吊索逐步张拉方案的焦点在于找到合适的索力方案,优点在于转换过程较为平顺,缺点在于调索过程较为繁琐。本文采用从桥塔往跨中依次交替张拉吊索,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吊索最大张拉力控制;(2)较少的张拉次数;(3)较少的接长杆数量;(4)桥塔偏位控制;(5)

主梁应力;

(6)吊索偏角。

缆索系统施工控制可采用无应力状态法进行,吊杆的张拉过程就是通过改变其无应力索长并最终和成桥目标索长吻合的过程。主桥除基础以外全为钢结构,可视为非时变保守系统。确定了恒载目标后,正装计算得到的成桥状态与施工过程无关,因此能采用独立模型[1]进行计算。

3. 逐步张拉法体系转换

3.1 索力和主缆位移变化规律

吊索两端距离和成桥状态下相接近是吊索最终锚固的先决条件。从试算可知,靠近桥塔的1~9号吊索缆上至梁上锚点之间的距离和成桥状态较为接近,可以依次直接一次安装到位,即无应力长度达到设计值,但10~21号吊索需要采用接长杆临时张拉,才能逐步实现最终锚固。每根吊索设置2根临时拉杆,采用PSB930级φ40精轧螺纹钢,其长度根据主缆标高确定,上、下扁担梁设置在吊索下锚头和调节套筒两端,分别作为拉杆的锚固端和千斤顶张拉端,如图2所示。

图 2接长杆临时张拉构造示意图

从图3可以看出,吊索力对主缆位移具有弱相干性,吊索张拉只对相邻2组吊点主缆位移有较大的影响。图4为全部吊索两端相对位移历程图,任意一根吊索张拉到位锚固后其两端基本不再发生相对变形。图5为各施工阶段吊索力增量柱状图,可以看出新安装的吊索张拉力只对相邻吊索内力产生较大影响,对之外的吊索内力影响可以忽略,表2摘录了部分吊索安装到位阶段各组吊索索力变化。根据吊索力和主缆位移变化规律,拟定吊索张拉思路:对n号吊索(n=10~19),采用接长杆临时张拉第n、n+1和n+2号吊索(必要时也临时张拉n+3号吊索),以最大容许索力控制临时索力,以减少张拉杆数量和张拉次数,实现第n号吊索安装到位。由此拟定吊索体系转换指导性施工流程,见下节。

表 2典型阶段的吊索内力增量表

吊索 阶段 挂索10 挂索11 挂索12 挂索13 挂索14

1 41 17 14 15 14

2 34 14 14 14 13

3 35 15 14 15 14

4 35 15 13 14 13

5 35 15 12 13 12

6 62 29 23 25 23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0 0 0 0 0

0 0 0 0 0

[4]

55 -23 -1133 1992 0 0 0 0 28 24 -10 -428 3775 0 0 0 21 20 14 -37 -576 3868 0 0 23 22 21 13 -71 -957 4308 0 21 21 21 20 12 -71 -973 4292

注:加粗数字为各阶段新安装吊索的张拉力。

图 3 吊索力历程曲线图

图 4 吊索上下两端竖向相对位移历程曲线图

图 5 吊索力增量变化图

3.2 体系转换施工流程

吊索体系转换指导性施工流程(表3)提交给施工监控方,并结合施工单位的设备情况,进一步优化后实施。表中每处吊点张拉力指该处两吊索合力,吊索按桥塔到跨中的顺序编号。

表 3 吊索张拉体系转换指导性施工流程

编号 1 2 3 4~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简称 挂索1 挂索2 顶推索鞍01 挂索3~8 顶推索鞍02 挂索9 临时张拉11-12 顶推索鞍03 挂索10 临时张拉12-13 挂索11 顶推索鞍04 临时张拉13-15 挂索12 临时张拉14-16 挂索13 临时张拉15-17 挂索14 临时张拉16-18 挂索15 临时张拉17-19 挂索16 临时张拉18-19 挂索17 临时张拉19-20 挂索18 临时张拉20-21

描述

1号索安装到位 2号索安装到位

第1次顶推索鞍,索鞍相对位移20cm 3号~8号索安装到位

第1次顶推索鞍,索鞍相对位移17.5cm 9号索安装到位

11-12号吊索临时张拉,每处吊点索力3000KN 第3次顶推索鞍,索鞍相对位移17.5cm 10号索安装到位

12-13号吊索临时张拉,每处吊点索力3000KN 11号索第2次张拉,安装到位 第4次顶推索鞍,索鞍相对位移17.5cm 13-15号吊索临时张拉,每处吊点索力3000KN 12号索第3次张拉,安装到位

14-16号吊索临时张拉,每处吊点索力3000KN 13号索第3次张拉,安装到位

15-17号吊索临时张拉,每处吊点索力3000KN 14号索第3次张拉,安装到位

16-18号吊索临时张拉,每处吊点索力3000KN 15号索第3次张拉,安装到位

17-19号吊索临时张拉,每处吊点索力3000KN 16号索第3次张拉,安装到位

18-19号吊索临时张拉,索力分别为3000KN、2000KN 17号索第3次张拉,安装到位

19-20号吊索临时张拉,每处吊点索力2000KN 18号索第3次张拉,安装到位

20-21号吊索临时张拉,每处吊点索力2000KN 19~21号索依次安装到位 拆临时支墩

第5次顶推索鞍,索鞍相对位移17.5cm 桥面铺装等荷载

33~35 挂索19~21 36 37 38

拆临时支墩 顶推索鞍05 二期恒载

根据上述调索思路完成张拉转换计算,全部吊索承载力安全系数能控制在合理范围,临时张拉接长杆最多时需在8处设置。桥塔的偏位控制通过前面章节拟订的索鞍顶推时序解决。全部过程梁的弯曲应力小于70MPa,并非控制因素。吊索最大偏位小于2度,由于索梁锚点采用耳板销铰连接,并非控制因素。最终线形和索力达到成桥目标状态,因此拟订的吊索张拉体系转换工序是可行的,合理的。

4. 结语

本文以柳州双拥大桥为案例,通过对单主缆悬索桥体系转换关键施工方案研究,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小结如下。

(1)顶落梁法方案优点在于吊索张拉无需反复调索。缺点在于梁顶推到位后需要在支墩上设置顶、落机构和同步控制系统,而且结构大起大落,施工控制难度较大。

(2)吊索逐步张拉方案的焦点在于找到合适的索力方案,优点在于转换过程较为平顺,缺点在于调索过程较为繁琐。

(3)单主缆单索面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中吊索力和主缆位移变化规律和自锚式悬索桥类似。从桥塔往跨中逐次交替张拉吊杆,首先应该确定施工期间最大容许吊索力,再考虑接长杆数量和张拉次数因素,期间合理安排索鞍顶推,控制索塔等构件应力。

参考文献:

[1]Midas Civil 2010 分析设计原理[M].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2010年8月 [2]吴皋.湘江三汊矶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3]周爱国.大跨径自锚式悬索桥:广东佛山平胜大桥[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 [4]张哲.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

黎志忠

1978-,男,工程师

1999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学院港口及航道工程专业,工学学士,2004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工学硕士。研究方向:桥梁结构 E-mail:[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1**********]

工作单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桥梁分院

LI Zhi-zhong

蒋劲松

1969-,男,正高级工程师

199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工学学士,研究方向:桥梁结构 E-mail:[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1**********]

工作单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详细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东街2号桥梁分院203室 邮编:610041 身份证号码:[***********]

详细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横街1号 邮编:610041

JIANG Jing-song 身份证号码:[***********]

林智敏

1979-,男,工程师

2002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学学士,2005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工学硕士。研究方向:桥梁结构 E-mail: [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1**********]

LIN Zhi-min

工作单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桥梁分院 详细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东街2号桥梁分院202室 邮编:610041 身份证号码: [***********]


相关内容

  • 自锚式悬索桥反思
  • 自锚式悬索桥反思 本贴转自桥梁网,非中国桥梁网:文/ 张建桥 徐风云 著名桥梁美学专家唐寰澄老前辈在<桥梁>创刊号卷首语中如是写道:"我们需要真正的'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桥梁>开办"桥梁会客厅·观点"栏目,正是秉承 ...

  • 文稿-自锚式悬索桥
  • 目 录 自锚式悬索桥施工 ............................................................................................................... 1 一.前言 .................. ...

  • 预应力应用实例
  • 预应力结构基本形式 现代预应力结构是利用高性能材料.现代设计理论和先进施工工艺进行设计.建造的高效结构.与非预应力结构相比,现代预应力结构不仅具有跨越能力大.受力性能好.使用性能优越.耐久性高.轻巧美观等优点,而且与其他结构相比具有比较经济,节材.节能的效果.现代预应力结构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目前, ...

  • 斜拉桥与悬索桥
  • 第四篇 斜拉桥与悬索桥 第一章 斜拉桥 授课时间:2006年11月20日 授课地点:试验楼试验四 教学目的:1.掌握斜拉桥桥型的构造及力学特点. 2.了解斜拉桥的设计简介. 教学内容: 1.斜拉桥主要由主梁.索塔和斜拉索三大部分组成. 2.斜拉桥常见的孔跨布置方式和立面上的布置方式. 3.斜拉桥的梁 ...

  • 16--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综述
  •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综述 薛光雄,闫友联,沈良成,金 仓,先正权59 文章编号:1003-4722(2009)04-0059-05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综述 薛光雄,闫友联,沈良成,金 仓,先正权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5) 摘 要:泰州长江公路大桥 ...

  • 大跨度悬索桥结构的合理性研究
  • 摘 要:以珠江虎门大桥为例,基于结构模态分析,对结构合理性作了初步研究,探讨了结构尺寸.支撑位置对结构模态的影响规律.通过改变加劲梁截面形状与主塔支撑位置,定性地分析其与结构模态参数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关键词:虎门大桥:模态分析:结构合理性 虎门大桥为单跨双铰加劲梁,其结构特性主要 ...

  • 论连续刚构桥力学行为分析的重要性
  • 摘要:本文在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从项目历史.研究现状.项目特点及构造特点四方面论述了连续刚构桥力学行为分析的重要性. 关键字:连续刚构桥.力学行为分析.钢筋混凝土 一.前言 桥梁工程历来在交通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桥梁不仅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物,也是一座立体的造型艺术工程.随着我国公路 ...

  • 结构概念和体系
  • 结构概念和体系重点回顾 结构:建筑物的基本受力骨架. 结构的基本功能要求:可靠.适用.耐久,以及在偶然事故中当局部结构遭到破坏后仍能保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圈梁实质:一个受拉杆件. 要求:1.尽可能的形成"圈":2.不能随意弯折:3.钢筋不能有内折角:4.钢筋必须锚固. 构造柱和 ...

  • 建筑结构选型知识点总结
  • 混合结构优点:1主要承重结构墙体是用砖砌,易于就地取材2刚性较大3较节省三大材料,有很好的经济指标.缺点:砖砌结构强度低,房屋层数受到限制2抗震性差3工程繁重施工速度慢.适用范围:五层以及五层以下的楼房. 混合结构墙体布置方案:1横墙承重,特点:横强为主要承重墙,纵墙起维护隔断和维持墙体的整体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