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风:15个部分,合称15国风;雅:大雅,小雅,共105篇;颂: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2.韵母:指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其他音素的总和,包括韵头。

韵:指主要元音和韵尾。

3.韵例:关于用韵的格律: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用韵和怎样用韵。

4.阴声韵:从母音收尾或者没有韵尾的韵母。

阳声韵:从鼻音收尾的韵母。

入声韵:以辅音[-p],[-t],[-k]等为韵尾的韵母。

叶韵:有些韵字如读古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使攻读其他音以协调声韵。

5.三十六字母:中国传统音韵学概念,表示中古声母系统的36个代表字,唐末守温和尚原定30字母,宋人又增6个而成36字母。36字母反映的是唐宋时代共同标准的音声母系统。 ※三十六个字母是: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影晓匣喻,来日。至于上古声母系统,据初步研究共有32个,拿36个字母来比较,有的要合并一些,有的要分出一些。

6.古无舌上音:指在上古声母系统中设有“知、徹、澄”这组舌上音声母,它们是从舌头音“端[t],透[t],定[d]”这组声母中分化出平韵。

7.古无轻舌音:指上古时期只有重唇音“帮”母,“谤”母,“并”母和“明”母,不存在轻唇音声母“非,敷,奉,微”。

8.双声叠韵:指两个字的韵相同,现代的韵母包括韵头、韵腹、韵尾、声调,而这里的“韵”与之有别:韵中要求韵腹、韵尾相同,而不区别韵头。

双声叠韵词大都用未描绘声色形状,古书注解常常用貌字来解释。

9.古今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10.注:东汉以后对经典的注解。《文选注》→狭义;各种类型注解→广义。

11.疏:在注的基础上进一步作注,既解释正义也解释前人注解。

12.正义:解释经传而得其正义。

13.章句:离章析句,变曲支派。

14.集解:①选取各家注解中可取的地方,有时也会把自己的解释加进去;②为原书补充材料,或阐发原书思想。

名词解释: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风:15个部分,合称15国风;雅:大雅,小雅,共105篇;颂: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2.韵母:指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其他音素的总和,包括韵头。

韵:指主要元音和韵尾。

3.韵例:关于用韵的格律: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用韵和怎样用韵。

4.阴声韵:从母音收尾或者没有韵尾的韵母。

阳声韵:从鼻音收尾的韵母。

入声韵:以辅音[-p],[-t],[-k]等为韵尾的韵母。

叶韵:有些韵字如读古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使攻读其他音以协调声韵。

5.三十六字母:中国传统音韵学概念,表示中古声母系统的36个代表字,唐末守温和尚原定30字母,宋人又增6个而成36字母。36字母反映的是唐宋时代共同标准的音声母系统。 ※三十六个字母是: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影晓匣喻,来日。至于上古声母系统,据初步研究共有32个,拿36个字母来比较,有的要合并一些,有的要分出一些。

6.古无舌上音:指在上古声母系统中设有“知、徹、澄”这组舌上音声母,它们是从舌头音“端[t],透[t],定[d]”这组声母中分化出平韵。

7.古无轻舌音:指上古时期只有重唇音“帮”母,“谤”母,“并”母和“明”母,不存在轻唇音声母“非,敷,奉,微”。

8.双声叠韵:指两个字的韵相同,现代的韵母包括韵头、韵腹、韵尾、声调,而这里的“韵”与之有别:韵中要求韵腹、韵尾相同,而不区别韵头。

双声叠韵词大都用未描绘声色形状,古书注解常常用貌字来解释。

9.古今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10.注:东汉以后对经典的注解。《文选注》→狭义;各种类型注解→广义。

11.疏:在注的基础上进一步作注,既解释正义也解释前人注解。

12.正义:解释经传而得其正义。

13.章句:离章析句,变曲支派。

14.集解:①选取各家注解中可取的地方,有时也会把自己的解释加进去;②为原书补充材料,或阐发原书思想。


相关内容

  • 概述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
  • 概述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 摘要:语法是语言中蕴含的使用规律,汉语文化延绵至今,其语法规律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与发展.本文旨在分析古代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力图站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明晰两者的区别,以便促成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古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法:比较研究 任何语 ...

  •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 第25卷第1期 2005年1月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DAQ I N G NOR MAL UN I V ERSI TY Vol . 25 No . 1January 2005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贺敬华 1 , 刘金虎 2 (1. 大庆师范学院中文系; 2. 大庆第四十中学黑龙江大庆 ...

  • 古代汉语重点
  • 古代汉语 绪论 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文言: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古代汉语常识 1.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P65) ①按音序排列②按部首和笔画排列③按号码排列(通行 ...

  •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
  • 第21卷第2期2006年2月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LeshanTeachersCollege Vol.21,No.2Feb.2006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 黄婉梅 (安徽财经大学中文系,安徽合肥233039) 摘要: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进行词类活 ...

  • 古代汉语答案
  • <古代汉语>作业3语法 词类活用 一.问答题: 1.先秦汉语的词分为哪十类?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现代汉语的词类分为十一种,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介词.连词.副词.叹词.语气词.先秦汉语中,量词还没有从名词中分化出来. 2.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几种情况? 某 ...

  • 古代汉语(第三种)大纲
  •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002.010003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 英文名称: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学分:7 总学时:119课时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年级(下).二年级(上) 一.课程概述 (一) 类课程.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 ...

  • 高中文言文句式
  • 一 前言 中学文言文教学向来是一个重点,除了要掌握常用的词法,还要熟练地掌握常用的句法.文言句法包括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疑问句等,还包括一些固定格式. 二 中学文言文特殊句式分析 2.1判断句 1."--者,--也" "--,--也 ...

  • 古代汉语资料
  • 古代汉语复习题 一.填空 1.古代纪年法 (一)干支纪年法 古代采用干支纪年法,用天干地支相配来纪年.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种纪年方法的特点是: 1.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2.天 ...

  • 16秋福建师范大学[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一
  •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下列句子中," 稍" 用作副词表" 稍微" 之义的是: . 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史记? 项羽本纪) . 其后,秦稍蚕食诸侯.(史记? 魏公子列传) . 仆自去年八月来,痞疾稍已,往时间一二日作 ...

  • 古代成语接龙
  •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古代汉族的群众语言.广义的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其后人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言:另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古代白话.狭义的的古代汉语书面语就是指文言. 简介 古代汉语书面语大致有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