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材高中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

王凤鹏

【摘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一基本理念,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改变过去单纯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在新一轮课

程改革中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本文尝试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1中“地球的运动”一节内容进行设计,以提高地理学习对学生的吸

引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

力,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强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课程标准 教学活动 学生

【课标与教材分析】

1.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分析:本部分内容属于自然地理的经典内容,在新、旧课程中都属于基

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范畴。与初中地理中讲“地球的运动”相比,高中教材讲述

“地球的运动”更注重细节的描述,更接近真实的运动状况;同时,高中地理中

主要给出地理数据,让数字说话;在教学方法上,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读图能

力、绘图能力,体现了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新课改理念。

2.教材分析

“地球的运动”是学生在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内容的基础上,对地球所处的外部环境有了初步了解认识之后,对地球自身的运

动特征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更加深入、具体的学习,能帮助学生了解地球运动的

实际状况,更好的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本节内容是自然地理中较抽象、空

间性强、理解难度较大的一部分,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认识

物质的运动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与特征。

(2)举例说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地球公转轨道形状及其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正确运用地球仪、三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运动。

(2)能运用示意图正确分析和解释黄赤交角的形成。

(3)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并准确解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

以及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

法;

(2)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通过学习地球的运动,认识到宇宙的一

切物质(天体)都处在运动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与静止是统

一的。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2)黄赤交角的形成。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速度的变化。

(2)黄赤交角的形成。

【教学方法】

(1)学生分组活动,通过运用地球仪亲自演示,来分析、归纳、比较地球

的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特点。

(2)借助教具、结合课本插图来解释说明黄赤交角的形成。

(3)运用板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太

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比较表

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球 的 运 动 【课后活动与探究】 地 自转运动 绕轴运动 赤道平面

1、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举出实例或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观察者在不

同位置时看到的地球视运动方向不同。

2、完成课本16页“活动”,绘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并解释太阳

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及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李家清. 新理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陈澄.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编著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必修)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2008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

王凤鹏

【摘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一基本理念,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改变过去单纯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在新一轮课

程改革中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本文尝试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1中“地球的运动”一节内容进行设计,以提高地理学习对学生的吸

引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

力,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强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课程标准 教学活动 学生

【课标与教材分析】

1.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分析:本部分内容属于自然地理的经典内容,在新、旧课程中都属于基

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范畴。与初中地理中讲“地球的运动”相比,高中教材讲述

“地球的运动”更注重细节的描述,更接近真实的运动状况;同时,高中地理中

主要给出地理数据,让数字说话;在教学方法上,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读图能

力、绘图能力,体现了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新课改理念。

2.教材分析

“地球的运动”是学生在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内容的基础上,对地球所处的外部环境有了初步了解认识之后,对地球自身的运

动特征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更加深入、具体的学习,能帮助学生了解地球运动的

实际状况,更好的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本节内容是自然地理中较抽象、空

间性强、理解难度较大的一部分,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认识

物质的运动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与特征。

(2)举例说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地球公转轨道形状及其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正确运用地球仪、三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运动。

(2)能运用示意图正确分析和解释黄赤交角的形成。

(3)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并准确解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

以及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

法;

(2)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通过学习地球的运动,认识到宇宙的一

切物质(天体)都处在运动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与静止是统

一的。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2)黄赤交角的形成。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速度的变化。

(2)黄赤交角的形成。

【教学方法】

(1)学生分组活动,通过运用地球仪亲自演示,来分析、归纳、比较地球

的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特点。

(2)借助教具、结合课本插图来解释说明黄赤交角的形成。

(3)运用板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太

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比较表

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球 的 运 动 【课后活动与探究】 地 自转运动 绕轴运动 赤道平面

1、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举出实例或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观察者在不

同位置时看到的地球视运动方向不同。

2、完成课本16页“活动”,绘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并解释太阳

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及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李家清. 新理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陈澄.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编著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必修)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2008


相关内容

  • 长子县职称论文发表网-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长子县职称论文发表网-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长子县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选题题目 ...

  •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
  •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 (2011-11-29 20:32:51) 标签: 分类: 小课题资料 杂谈 摘要:初高中化学差异较大,许多学生刚跨入高中,就感到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为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就应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本文从教材知识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初高 ...

  •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比较
  • 论文 09级 游莉莉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部分的比较分析 摘要:通过对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与我国人教版高中 <生物>相同内容"分子与细胞"在编排上的比较,为我国教材改革提供一些参考.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 ...

  • 高中语文必修
  •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教材中的重 要作家作品 (高考语文要求的识记内容) 必修一 毛泽东 字润之,笔名子任,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军事家,诗人,书法家.代表作有<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采桑子·重阳><七律·长征><浪淘沙 ...

  •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研究
  • 摘要:本文研究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苏教版").这套教材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突出了自己的特色,推陈出新,联系实际.但是这套教材在实际的过程中能否满足学生和老师的需求,经得住时间的考验,需要我们进行研究.本文分别就苏教版语 ...

  • 大兴区中学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方案
  • 大兴区中学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方案 教师基本功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书育人任务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加强我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基本功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特制定<大兴区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方案>. ...

  • 从小学到高中各科电子课本(人教版)
  • 人教版新教材各年级各学科电子课本 内含有现行和新课标的两种课本,附有新课程标准解读.教学设计.教师参考用书.课件以及图像影音资料. 小学数学电子课本(1-6年级)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电子课本(全册...4470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电子课本(全册...3774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电子课本(全册...3 ...

  • 高中地理研修日志
  • 高中地理研修日志--高中地理教学体会 发布者: 沈永兵 (发布时间: 2013-3-19 7:17:17) 高中地理研修日志-----高中地理教学的体会 从事高中地理教学18年之久,本人结合这几年来进行的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谈几点自己体会: 1.重视地图的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quo ...

  • 初高中生物衔接
  • 高初中生物教学衔接 高初中生物教学衔接不仅仅是教学层面上知识的增补与复习的问题而且是我们如何深入认识传统教育理论中的合理内核与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建构理论在高中教育上的实践问题.为切实解决高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下面谈一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衔接 在设计初中生物课程 ...

  • 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活动"内容教学处理方法研究
  • 摘 要 高中地理教学中活动的设置对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均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湘教版的高中地理教材加大了活动的力度,不过在目前的实施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首先对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接下来对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的实施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湘教版高中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