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八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的规 定,现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最高人民检 察院《关于适用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的罪名的意见》作如下补充、修改:

刑 法 条 文 罪 名

第133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

(《刑法修正案(八)》第22条)

第143条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刑法修正案(八)》第24条)(取消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

罪罪名)

第164条第2款 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 (《刑法修正案(八)》第29条第2罪

款)

第205条之一 虚开发票罪

(《刑法修正案(八)》第33条)

第210条之一 持有伪造的发票罪

(《刑法修正案(八)》第35条)

第234条之一第1款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刑法修正案(八)》第37条第1

款)

第244条 强迫劳动罪

(《刑法修正案(八)》第38条) (取消强迫职工劳动罪罪名)

第276条之一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

第338条 污染环境罪

(《刑法修正案(八)》第46条) (取消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罪名)

第408条之一 食品监管渎职罪

(《刑法修正案(八)》第49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案件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关于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的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审 判实践,现就相关案件审理程序的若干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 根据刑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对被判处死刑缓 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人身危险性等情况,可以在作出裁判的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第二条 被告人对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限制减刑判决不服的,可以提出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也可以提出上诉。

第三条 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或者复核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并限制减刑的案件,认为原判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缓期执行适当,但判决限制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撤销限制减刑。

第四条 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没有限制减刑的上诉案件,认为原判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应当限制减刑的,不得直接改判,也不得发回重新审判。确有必要限制减刑的,应当在第二审判决、裁定生效后,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没有限制减刑的案件,认为应当限制减刑的,不得以提高审级等方式对被告

人限制减刑。

第五条 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对被告人改判死刑缓期执行的,如果符合刑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判处死刑后没有上诉、抗诉的案件,认为应当改判死刑缓期执行并限制减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第六条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认为对被告人可以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并限制减刑的,应当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一案中两名以上被告人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对其中部分被告人改判死刑缓期执行的,如果符合刑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第七条 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被告人所作的限制减刑决定,应当在判决书主文部分单独作为一项予以宣告。

第八条 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案件审理程序的其他事项,依照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时间效力问题的解释

(2011年4月20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9次会议通过)

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根

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人民法院2011 年5月 1 日以后审理的刑事案件,具体适用刑法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 对于2011年4 月 30日以前犯罪,依法应当判处管制或者宣告缓刑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况,认为确有必要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管制期间或者缓刑考验期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人的,适用修正后刑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或者第七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

犯罪分子在管制期间或者缓刑考验期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的,适用修正后刑法第三十八条第四款或者第七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

第二条 2011年4 月30日以前犯罪,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适用修正前刑法第五十条的规定。

被告人具有累犯情节,或者所犯之罪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罪行极其严重,根据修正前刑法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不能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而根据修正后刑法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同时决定限制减刑可以罚当其罪的,适用修正后刑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

第三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2011年 4月30 日以前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否构成累犯,适用修正前刑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但是,前罪实施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是否构成累犯,适用修正后刑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

曾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2011年4月30日以前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是否构成累犯,适用修正前刑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

曾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或者曾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在2011年5 月1日以后再犯罪的,是否构成累犯,适用修正后刑法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的规定。

第四条 2011年4 月30日以前犯罪,虽不具有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适用修正后刑法第六十七条

第三款的规定。

第五条 2011年4 月30日以前犯罪,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适用修正前刑法第六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

第六条 2011年4 月30日以前一人犯数罪,应当数罪并罚的,适用修正前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2011年4 月 30日前后一人犯数罪,其中一罪发生在2011 年5月 1 日以后的,适用修正后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

第七条 2011年4 月30日以前犯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以后或者假释前实际执行的刑期,适用修正前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第八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

第八条 2011年4 月 30日以前犯罪,因具有累犯情节或者系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并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011 年 5 月 1 日以后仍在服

刑的,能否假释,适用修正前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2011年4 月30日以前犯罪,因其他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011 年 5 月 1 日以后仍在服刑的,能否假释,适用修正后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的规 定,现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最高人民检 察院《关于适用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的罪名的意见》作如下补充、修改:

刑 法 条 文 罪 名

第133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

(《刑法修正案(八)》第22条)

第143条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刑法修正案(八)》第24条)(取消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

罪罪名)

第164条第2款 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 (《刑法修正案(八)》第29条第2罪

款)

第205条之一 虚开发票罪

(《刑法修正案(八)》第33条)

第210条之一 持有伪造的发票罪

(《刑法修正案(八)》第35条)

第234条之一第1款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刑法修正案(八)》第37条第1

款)

第244条 强迫劳动罪

(《刑法修正案(八)》第38条) (取消强迫职工劳动罪罪名)

第276条之一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

第338条 污染环境罪

(《刑法修正案(八)》第46条) (取消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罪名)

第408条之一 食品监管渎职罪

(《刑法修正案(八)》第49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案件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关于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的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审 判实践,现就相关案件审理程序的若干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 根据刑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对被判处死刑缓 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人身危险性等情况,可以在作出裁判的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第二条 被告人对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限制减刑判决不服的,可以提出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也可以提出上诉。

第三条 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或者复核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并限制减刑的案件,认为原判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缓期执行适当,但判决限制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撤销限制减刑。

第四条 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没有限制减刑的上诉案件,认为原判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应当限制减刑的,不得直接改判,也不得发回重新审判。确有必要限制减刑的,应当在第二审判决、裁定生效后,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没有限制减刑的案件,认为应当限制减刑的,不得以提高审级等方式对被告

人限制减刑。

第五条 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对被告人改判死刑缓期执行的,如果符合刑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判处死刑后没有上诉、抗诉的案件,认为应当改判死刑缓期执行并限制减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第六条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认为对被告人可以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并限制减刑的,应当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一案中两名以上被告人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对其中部分被告人改判死刑缓期执行的,如果符合刑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第七条 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被告人所作的限制减刑决定,应当在判决书主文部分单独作为一项予以宣告。

第八条 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案件审理程序的其他事项,依照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时间效力问题的解释

(2011年4月20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9次会议通过)

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根

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人民法院2011 年5月 1 日以后审理的刑事案件,具体适用刑法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 对于2011年4 月 30日以前犯罪,依法应当判处管制或者宣告缓刑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况,认为确有必要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管制期间或者缓刑考验期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人的,适用修正后刑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或者第七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

犯罪分子在管制期间或者缓刑考验期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的,适用修正后刑法第三十八条第四款或者第七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

第二条 2011年4 月30日以前犯罪,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适用修正前刑法第五十条的规定。

被告人具有累犯情节,或者所犯之罪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罪行极其严重,根据修正前刑法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不能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而根据修正后刑法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同时决定限制减刑可以罚当其罪的,适用修正后刑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

第三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2011年 4月30 日以前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否构成累犯,适用修正前刑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但是,前罪实施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是否构成累犯,适用修正后刑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

曾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2011年4月30日以前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是否构成累犯,适用修正前刑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

曾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或者曾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在2011年5 月1日以后再犯罪的,是否构成累犯,适用修正后刑法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的规定。

第四条 2011年4 月30日以前犯罪,虽不具有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适用修正后刑法第六十七条

第三款的规定。

第五条 2011年4 月30日以前犯罪,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适用修正前刑法第六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

第六条 2011年4 月30日以前一人犯数罪,应当数罪并罚的,适用修正前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2011年4 月 30日前后一人犯数罪,其中一罪发生在2011 年5月 1 日以后的,适用修正后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

第七条 2011年4 月30日以前犯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以后或者假释前实际执行的刑期,适用修正前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第八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

第八条 2011年4 月 30日以前犯罪,因具有累犯情节或者系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并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011 年 5 月 1 日以后仍在服

刑的,能否假释,适用修正前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2011年4 月30日以前犯罪,因其他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011 年 5 月 1 日以后仍在服刑的,能否假释,适用修正后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


相关内容

  • 最高法院公布刑九时间效力问题司法解释实施前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不适用修正案
  • 本报北京10月29日讯 (记者 罗书臻)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时间效力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全文见三版),就2015年11月1日以后审理的刑事案件具体适用修正前后刑法的有关问题作出相关规定,该<解释> ...

  • 浅析刑法修正案_八_中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 第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月Feb.2012 )45卷第1期JournalofYanbianUniversitSocialScienceVol.45 No.1 y( 浅析刑法修正案(八)中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金 昌 俊 ()延边大学法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摘 要:八)对于盗窃罪客 ...

  • 浅谈我国"终身监禁"与刑法溯及力
  • 摘 要 <刑法修正案(九)>中规定首次规定终身监禁制度,而本制度的首次适用便引起了学界的众多讨论,本文将以白恩培终身监禁案作为视角,在充分理解我国的终身监禁以及刑法溯及力原则的基础上,从法律适用和刑罚轻重两方面探讨对本案适用终身监禁制度是否违背我国刑法溯及力的"从旧兼从轻&qu ...

  • 刑罚轻缓人权保障与刑法修正案八
  • 刑罚轻缓人权保障与<刑法修正案(八)> --以相关国际公约为蓝本的分析 刘艳红  2011-11-21 19:47:53 来源:<法学家>2011年第3期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八)>:国际人权公约:人权保障:刑罚轻缓 内容提要: 对照<公民权利与政治权 ...

  • 论对我国刑法_偷税罪_罪名的改造及规范
  • ·争鸣园地·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3期 论对我国刑法"偷税罪"罪名的改造及规范 李晓明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摘要:长久以来,学界及司法实务部门对偷税罪争论甚大,尤其是刑法修正案七(草案)的公布将此项讨论推向了极致.应通过整合刑法第201条.第203条和刑 ...

  • [刑法修正案(九)]解读之十: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之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是自<刑法修正案(六)>后司法解释对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所确实的罪名,<刑法修正案(九)>又一次对该条进行了修改.<刑法修正案(九)>第十条将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第一款修改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 ...

  • 刑法修正案8解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已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同日由胡锦涛主席以第四十一号主席令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正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自1997年10月1日实施以来,修正规模最大的一次,一共 ...

  • 从刑事政策视野角度评价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之修改
  • 摘要:本文依据刑事政策的视野,将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与他国立法例和国际公约做比较后,从行贿者的"贿赂"范围之优化和刑法 164条定罪量刑标准之优化两方面展开论述,提出现行条文至少应当吸收现行相关司法解释的成果,将"贿赂"范围有序扩大至"财产性利益&qu ...

  • 多次盗窃与扒窃_入户盗窃刑法适用关系探析
  • ◆学术前沿 ・02 (下) 多次盗窃与扒窃.入户盗窃刑法适用关系探析 李银龙 摘 要 当行为人一年内三次以上扒窃.入户盗窃的行为,既符合扒窃.入户盗窃型的盗窃罪,也符合多次盗窃型的盗窃罪 时,本文认为,为了更好地预防扒窃.入户盗窃犯罪,全面评价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树立刑法修正案关于扒窃.入户盗窃入罪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