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基础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

2010.7中国电化教育总第282

文章编号:1006—9860(2010)07—0041—04

教育信息化

中韩基础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

宋小军

(西华师范大学

数学与信息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摘要:基础教育信息化是当今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内容。近年来,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走在了

世界的前列,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成功的做法。因此,本文力图就中韩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国家政策和指导思想、基

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等几方面展开比较探讨,进而对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程度进行反础设施建设、

思并提出大力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持续、均衡发展,研究机构和人员积极进言献策,社会力量应积极参与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等启示,从而推动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信息化;启示;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

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由于基础教育在教育体系以及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各国政府无不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倾其所力,基础教育信息化因此成为各国教育政策制定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目标。韩国是世界十大信息技术强国之一,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最早和最成熟的国家之一,其教育信息化程度、信息管理和应用水平都位居世界前列。鉴于此,认真比较中韩两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和运作实践,无疑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国家政策和指导思想的比较

20世纪末,韩国政府意识到:要提高国民素质以

及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取得优势,将越来越依赖于教育信息化,因此,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给予了高度重视。早在1995年韩国政府就制定了“信息化促进基本法”,并成立教育信息化推进委员会,把基础教育信息化纳入信息化促进基本法的实施框架体系内。2000年5月,韩国政府发表《教育信息化综合发展方案》,强调教育信息化应当以培养21世纪国际化、信息化时代的自主型、创新型的韩国人为使命。同年8月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运营指南》更是明确指出了韩国基础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是要“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学习,要能应用信息技术处理资料和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创造新知识和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重要的不是单纯地培养学生操作信息技术的能力,而是培养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韩国政府在重视学生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强调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和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其教育理念的着力点较高。

我国于1999年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2000年10月,教育部主持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国基础教育的第二次跨越式发展”的基本观念。同年11月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将“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规定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2006年5月,国务院发布《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把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推广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培训计划的第一项战略行动计划。[1]201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纳入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2]相较于韩国而言,我国的基础信息技术教育更多地是从辅助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注重信息科技工具的辅助教学功能,而对学生创新精神、探索精神的培养则缺乏高度的重视。

教育信息化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比较

基于基础设施对于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重要性的认识,韩国政府始终不断改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经过九年(1997-2005)持续投入,韩国分别于2000年和2005年末实现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综合计划》第一阶段“普及教育信息化物质基础建设”和第二阶段“ICT教学应用”的目标,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2005年初,韩国中小学配备电脑1342794台,所有学校和教室均已建立电脑实习室并配备电脑;装配液晶显示屏和投影仪等先进的ICT教学设备82886台,每个教室均能使用ICT教学;全国214000间教室全部联网,97%的教室网速达到2Mbps以上;每个教师拥有一台计算机,教师拥有电脑率达100%。[3]截至2008年下半年,韩国中小学的生机比达到6.1:l,其中小学6.2:1,初中6.0:1,高中6.1:1[4],已经远远超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9:1的世界水平。[5]

在我国,2000年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把信息技术放到普及的层面来规划的决心。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更是提出“要把教育信息化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自此以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改善明显,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和连网率大大增加。据统计[6],截至2006年底,全国中小学生机比上升到19.38:1,相比较于2005年的22∶1,学生拥有的计算机数量明显增长;2007年底,普通高中连网率接近100%,初中学校连网率达到80%以上,小学联网率达到70%以上,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截止2008年底,投资上百亿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为中西部地区30多万所农村中小学配置了“三种远程教育模式”(DVD光盘播放器、卫星教学收视点和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的设施65万多套,1亿多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生从中受益。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

三、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教育的比较

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软件,对于基础教育信息化至关重要。韩国自1996年以来分别从不同的途径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发展迅速。[7]一是建立韩国教育研究和信息服务中心(Keris)管辖的教育网站(Edunet)。该网站作为韩国服务于中小学的最大

总第282期中国电化教育2010.7

的教育门户网站,提供网络学习教材、学习体验、虚拟实验室、幼儿教育信息、教育信息中小学参考网址及教师的教学活动等各种各样的教学参考资料。截止2008年9月,Edunet的日访问数突破44万人次,拥有用户580万,高达韩国总人口(4900万)的12%。这一数据足以表明Edunet何其受欢迎。二是建立计算机家庭学习系统。为4至10年级学生提供课后在线数字教材和学习内容,以提高公众教育的质量、减小教育差距、降低私人辅导费用。系统创立以来,同样获得巨大成功,2008年使用者增加到309万,日注册者达304236人。三是建立联通全国中小学数据资源的“数字图书馆”。全国中小学实现虚拟数据资源的信息共享,学生的不同资料需求都可从数字图书馆中获得满足。注册的学生数和满意率逐年攀升。四是建立国家教育信息共享系统。将地方教育部门、教育学会、学校、私营部门、海外教育学会等开发的教育内容整合为标准的教育信息数据予以传播,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一键搜索和利用。五是多管齐下开发教育用数字资源。依靠政府、学校和商业机构,开发并推出多媒体教学参考、ICT教学计划、ICT教学软件在内的中小学教育资源。

但信息资源仅仅是死的东西,要能为人灵活运用才有其价值。基于对人及信息技术在未来信息竞争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体认,韩国异常重视信息技术的基础教育。2006年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韩国在传统的学科应用教育的基础上增加了素养教育,强化计算科学与信息技术伦理教育,在学科应用教育内妥善处理“电脑基础知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通信”“综合活动”内容之间的比例。课程设置上,小学不独立开设信息技术科目,但须在“学科自选活动”或其它课程的相关单元进行信息技术教育,保证每个学生每年有34小时以上(一年级为30小时)的时间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初高中以选修课的形式独立设科,学校也可选择在“学科自选活动”时间中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各个学习阶段的课程内容彼此前后衔接、贯通融合,课程设置科学而严谨。

我国也非常重视信息资源的建设,目前已建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等多个教育网络,并开发出数以千计的教育软件。但与韩国相比,我国的信息资源建设仍显滞后:“校校通”工程还未达到韩国联通全国中小学的虚拟数字图书馆那样的功效,现有信息系统分布零散、数据孤立、功能不全,远未实现信息共享;教育软件开发

2010.7中国电化教育总第282

教育信息化

求,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新一轮面向1000万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和100万骨干教师培训,旨在建立一个“天网”(卫星电视网)、“地网”(计算机互联网)、“人网”(教师教育系统)三网合一,覆盖全国城乡、开放高效的现代教师终身学习体系。2005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通过集中培训和送培下乡相结合、培训骨干教师和全员培训相结合、面对面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不低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应用培训。截至2008年10月,已有超过教师总数20%的中小学教师通过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一切都表明,我国已经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由于种种因素,目前的培训尚存在着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脱节、培训内容偏离教师的需求、教学模式单一、缺乏有效的评价考核办法、忽视教师教学系统设计意识的养成和强化等现象,需要不断完善。

虽然发展较快,但却缺乏规范,要么内容陈旧、兼容性差,不能与教材同步更新,要么优质资源数量偏少,要么类型单一,不能满足中小学的需要等等。而对信息技术的基础教育,我国也是重视有加。教育部早在2000年就提出,要在今后5-10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截止2006年底,教育部决定在中小学逐步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但与此同时,传统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开始暴露出重大的缺陷:其指导下的各学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彼此重复,不能关照各学段学生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的差异。为不同学段的学生设置前后衔接的有体系的教学内容,重新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一脉相承的信息技术课程,成为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迫在眉睫的任务。

四、师资培训的比较

在韩国,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分定期培训和专门培训两种。[8]定期培训主要针对普通教师而言,通过固定的相关课程来普及基础的电脑知识并促进信息能力的提升。专门培训主要针对专业人员,实行“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模式,对地区教育部门的培训教师、教育内容的设计者以及学校ICT培训专家等专业人员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并将培训结果与职位晋升、出国培训、岗位聘任等直接挂钩。1997-2000年间韩国34万教师以每年25%的比例接受了一轮培训;2001-2005年间韩国56万教师又以每年33%的比例接受了新一轮培训。除了面对面的现实培训,韩国还高度重视网络培训,给予教师开放、稳定、方便、高效的培训。截止2007年底,就有62万教师先后在全国69个远程教育培训中心获得培训。不仅如此,韩国还决定:在地方教育部门组织的上述强制性培训之外,要求自2001年起学校每年必须对全体教师队伍进行不少于15小时的校内信息技术培训。从2006年起,韩国还与跨国公司进行国际合作,从国外引入教师培训计划。经过上述培训,韩国教师的ICT应用能力得到普遍的提高,使用ICT教学的教师已高达86%。[9]

我国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也非常重视。1999-2002年教育部实施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将信息技术培训作为教师全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截至2003年底,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一轮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初步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2003年9月,按照《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

五、反思与启示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已取得巨大进展,但问题同样不容回避。仔细研究这些问题并妥善地加以改进,才能确保教育信息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此方面,与我国具有相似文化背景的邻国———韩国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无疑值得我们借鉴。

1.政府应高度重视,大力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持续、均衡发展

韩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够位居世界前列,韩国政府功不可没。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我们自始自终可以看到政府的重要作用。宏观决策和指挥上,韩国总统和总理亲自出马,总统挂帅主持国家信息化的最高决策,总理负责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制定、执行的指挥。在具体建设上,政府在政策上始终积极扶持,资金上不吝投入。数据表明,自1997年起,政府每年都在该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从1997年到2005年,九年间韩国政府就投入30307.64亿韩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入16084.66亿韩元用于配备电脑设备,投入6524.13亿韩元更新教室配备,投入4426.95亿韩元建设网络工程,投入2174.39亿韩元用于电脑辅助设备,投入1097.51亿韩元维护设备与网络。[10]这种连续的、保持一定强度的政府投资,使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得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信息化工程实现从普及基础设施建设到应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再到泛网教育的转移。同时,韩国一直秉承“均衡发展、公平发展”的理念,主张普及信息化教育应当优

教育信息化

先发展农村,要求“将计算机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首先普及到农村、渔村、岛屿和偏僻地区以及城市的低收入地区,提供必要的行政和财政支持,以提高学生接触信息技术机会的均等性。”[11]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韩国教育部先后向5万余名特困学生免费提供电脑和此后5年的网络通信费,并为50万名低收入家庭子女免费实施电脑应用教育。这一切使得地区间、不同收入者间的教育差距得以缩小,韩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得以持续、均衡发展。

而在我国,重城市轻农村的二元模式的长期执行,使得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很不平衡,城乡之间差距悬殊。调查显示[12],学校生机比和联网率差距很大。生机比达到20:1的学校,城市有80%,县镇有54%,而农村地区仅有37%,尚有40%没有计算机;东部地区为74%,中部地区为61%,而西部地区仅为41%,尚有34%没有计算机。校园网建设上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地区差距也很明显,城市地区建成校园网的中小学已达89%,而农村仅为35%。东部地区95%的中小学已建成校园网,而西部地区仅达到26%。城市优先、东中部优先的倾斜发展模式造成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失调。要保障中小学生获得公平、平等的信息化教育,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着眼于全局、统筹安排,通过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向西部倾斜,向农村倾斜,使欠发达地区的所有中小学学生能够获得和城市学生同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使基础教育信息化遍及城乡,获得可持续、均衡发展。

2.研究机构和人员应继续深入研究,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言献策

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达,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努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韩国教育研究和信息服务中心、教育发展机构、韩国教育放送院、多媒体教育支援中心、尖端学术信息中心等众多的研究团体对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贡献不容忽视。以信息技术教育为例,无论是1997年末韩国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综合计划》,还是2004年的《e-Learning资源体制综合发展计划》及以后每年的《促进教育信息化计划》,还是2006年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及《中小学信息通讯技术教育运营指针说明书》,相关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都发挥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他们在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实践指导、推广成果等方面的积极努力,使韩国的信息技术基础教育无论是政策指导思想还是课程设置结构或是实践效果无不引人注目,成绩斐然。

总第282期中国电化教育2010.7

而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迄今才不过几年时间。学界对课题的追逐甚为热闹,但潜心研究者却寥寥无几,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更是屈指可数。以信息技术教育及课程设置为例,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仍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普及为主,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水平、将ICT与学科课程相整合还尚未被信息技术教育充分关注,更谈不上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通过使用ICT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未来知识信息社会所需的自主型人才。而信息技术课程如何设置,才能实现小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前后衔接、彼此连贯、科学合理,乃是目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重大难题,急需研究机构出谋划策、献言建议。而研究机构对此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案由此至今迟迟未能出台。未来,我们应加大研究力度,把好“立项关”和“验收关”,督促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拿出科学、严谨、务实的态度展开研究,使研究成果真正服务于基础教育信息化,成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助推器。

3.社会力量应积极参与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基础教育信息化添砖加瓦

普及和推广基础教育信息化,政府和学校的力量固然重要,但若离开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基础教育信息化也难以取得成功。社会的支持,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就得益于社会的支持特别是来自企业界的参与。在韩国,教育与产业的衔接和互动早已成为韩国教育信息化的一个模式,企业的参与和协助,使得韩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拥有更加雄厚的经济与技术资源和坚实的保障。如,韩国通信企业即与教育部签订《互联网免费利用协议书》,让全国所有的中小学免费使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商业机构开始投身于教育软件开发;更多的全球IT公司开始参与对教师的ICT培训等等。

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主要是政府和学校在推动。与韩国社会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形成对比的是,我国的社会特别是企业界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却态度冷漠,缺乏参与的热情,无论是参与的程度还是投资的额度都不够理想。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为例,2006年基础教育IT投资总规模为72.6亿元,其中,国家投资58.6亿元,占整个投资比例的80.7%,地方投资为11.3亿元,占整个投资比例的15.6%,企业投资仅占3.7%。[13]至于像韩国那样让中小学免费利用互联

(下转第51页)

2010.7中国电化教育总第282

教育信息化

[15]黄德群.当代印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

(9):76-79.

[16][18]刘艳菲.印度理工学院的IT人才培养研究[D].重庆:西南大

学,2008.3.

[17][19][20]VaidyeswaranRajaraman.UndergraduateComputerScience

andEngineeringCurriculuminIndia[J].IEEETRANSACTIONSONEDUCATION,1993,36(1):172-177.

[21]兰军.印度IT教育产业化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2,(2):55-56.[22]JonathanEzer.Gandhi’sThirdAssassination:Informationand

CommunicationsTechnologyEducationinIndia[J].InformationTechnologyforDevelopment,2006,12(3):201-212.

彼彻,[英]保罗特罗勒尔.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23][英]托尼

索与学科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Across-countryanalysis[C].Finland:UNU-WIDERPublications,2000.

[5]刘林森.发达国家五湖四海抢人才[N].中国社会报,2008-03-28(3).

[6]王怀成.德国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影响经济发展[N].光明日报,2007-12-9(4).

[9]SHINJIFUKUKAWA.TheITRevolutioninJapan:Past,PresentandFuture[J].Asia-PacificReview,2001,8(1):86-98.

[7]驻美国使馆教育处.美国软件人才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0,(21):46-47.

[8]邱捷,胡增存.国外著名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剖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4):76-79.

[10]刘小风.日本e-Japan战略实施状况[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5,(7):25-27.

[11]高梁.日本电子政府发展研究:经验与启示[J].电子政务,2008,

(6):115-120.

[12]乌云其其格.ICT产业竞争力与高级ICT人才培养:以日本为案

例[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7,(5):98-106.

[13][24]雷正光.德国双元制模式的三个层面及其可借鉴的若干经验

[J].外国教育资料,2000,(1):78-80.

[14]兰军.论印度IT业发展的教育背景[J].开放教育研究,2002,(3):

51-52.

作者简介:

杨立军:南京邮电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email protected])。

刘陈: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

2009年11月25日誅收稿日期:

责任编辑:张静然

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

(上接第44页)

Korea.EducationinKorea2007-2008[DB/OL].http://english.keris.

or.kr/es_edukr/es_ed06/es_ed_06.html.

[4][7][8]Kwak,Duk-hoon.2008Adaptingeducationtotheinformationage[DB/OL].http://english.keris.or.kres_whitepres_whitepr.html.[5][9]Chang-HwanKim.EducationalStatisticsandInformation[DB/OL].http://eng.kedi.re.kr.

[6]张敬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9,(1):5-8.

[11]张宏杰.不同的教育发展之路[EB/OL].http://book.sina.com.cn/

longbook/1097736052_hanguo/35.sht.

[12]王珠珠,刘雍潜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

究报告[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25-32.

[13]王济军,常伟.中美基础教育信息化比较与反思[J].中国教育信息

化,2008,(12):19-21.

网的事情则更不可能。这样一种漠然的社会现状绝不利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毕竟,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高度发展,需要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合力,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参与。今后,政府在一如既往地加大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的同时,还应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以适当的方式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例如:建立面向学校的优惠服务制度,鼓励企业向中小学,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捐赠所需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降低或免费提供网络通信费用;建立软件品质认证制度和优秀软件奖励制度,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教育软件开发;建立教育软件购买专用资金,支持中小学购买商业企业开发的教育软件。通过种种措施激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并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DB/OL].http://www.gov.cn/jrzg/2006-05/08/content_275560.htm.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2/28_content13069032.htm.[3][10]MinistryofEducation&HumanResourcesDevelopmentof

作者简介:

宋小军: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应用与信息技术([email protected])。

2010年1月8日誅收稿日期:

责任编辑:张静然

2010.7中国电化教育总第282

文章编号:1006—9860(2010)07—0041—04

教育信息化

中韩基础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

宋小军

(西华师范大学

数学与信息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摘要:基础教育信息化是当今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内容。近年来,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走在了

世界的前列,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成功的做法。因此,本文力图就中韩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国家政策和指导思想、基

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等几方面展开比较探讨,进而对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程度进行反础设施建设、

思并提出大力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持续、均衡发展,研究机构和人员积极进言献策,社会力量应积极参与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等启示,从而推动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信息化;启示;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

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由于基础教育在教育体系以及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各国政府无不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倾其所力,基础教育信息化因此成为各国教育政策制定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目标。韩国是世界十大信息技术强国之一,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最早和最成熟的国家之一,其教育信息化程度、信息管理和应用水平都位居世界前列。鉴于此,认真比较中韩两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和运作实践,无疑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国家政策和指导思想的比较

20世纪末,韩国政府意识到:要提高国民素质以

及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取得优势,将越来越依赖于教育信息化,因此,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给予了高度重视。早在1995年韩国政府就制定了“信息化促进基本法”,并成立教育信息化推进委员会,把基础教育信息化纳入信息化促进基本法的实施框架体系内。2000年5月,韩国政府发表《教育信息化综合发展方案》,强调教育信息化应当以培养21世纪国际化、信息化时代的自主型、创新型的韩国人为使命。同年8月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运营指南》更是明确指出了韩国基础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是要“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学习,要能应用信息技术处理资料和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创造新知识和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重要的不是单纯地培养学生操作信息技术的能力,而是培养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韩国政府在重视学生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强调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和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其教育理念的着力点较高。

我国于1999年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2000年10月,教育部主持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国基础教育的第二次跨越式发展”的基本观念。同年11月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将“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规定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2006年5月,国务院发布《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把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推广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培训计划的第一项战略行动计划。[1]201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纳入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2]相较于韩国而言,我国的基础信息技术教育更多地是从辅助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注重信息科技工具的辅助教学功能,而对学生创新精神、探索精神的培养则缺乏高度的重视。

教育信息化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比较

基于基础设施对于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重要性的认识,韩国政府始终不断改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经过九年(1997-2005)持续投入,韩国分别于2000年和2005年末实现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综合计划》第一阶段“普及教育信息化物质基础建设”和第二阶段“ICT教学应用”的目标,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2005年初,韩国中小学配备电脑1342794台,所有学校和教室均已建立电脑实习室并配备电脑;装配液晶显示屏和投影仪等先进的ICT教学设备82886台,每个教室均能使用ICT教学;全国214000间教室全部联网,97%的教室网速达到2Mbps以上;每个教师拥有一台计算机,教师拥有电脑率达100%。[3]截至2008年下半年,韩国中小学的生机比达到6.1:l,其中小学6.2:1,初中6.0:1,高中6.1:1[4],已经远远超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9:1的世界水平。[5]

在我国,2000年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把信息技术放到普及的层面来规划的决心。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更是提出“要把教育信息化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自此以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改善明显,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和连网率大大增加。据统计[6],截至2006年底,全国中小学生机比上升到19.38:1,相比较于2005年的22∶1,学生拥有的计算机数量明显增长;2007年底,普通高中连网率接近100%,初中学校连网率达到80%以上,小学联网率达到70%以上,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截止2008年底,投资上百亿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为中西部地区30多万所农村中小学配置了“三种远程教育模式”(DVD光盘播放器、卫星教学收视点和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的设施65万多套,1亿多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生从中受益。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

三、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教育的比较

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软件,对于基础教育信息化至关重要。韩国自1996年以来分别从不同的途径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发展迅速。[7]一是建立韩国教育研究和信息服务中心(Keris)管辖的教育网站(Edunet)。该网站作为韩国服务于中小学的最大

总第282期中国电化教育2010.7

的教育门户网站,提供网络学习教材、学习体验、虚拟实验室、幼儿教育信息、教育信息中小学参考网址及教师的教学活动等各种各样的教学参考资料。截止2008年9月,Edunet的日访问数突破44万人次,拥有用户580万,高达韩国总人口(4900万)的12%。这一数据足以表明Edunet何其受欢迎。二是建立计算机家庭学习系统。为4至10年级学生提供课后在线数字教材和学习内容,以提高公众教育的质量、减小教育差距、降低私人辅导费用。系统创立以来,同样获得巨大成功,2008年使用者增加到309万,日注册者达304236人。三是建立联通全国中小学数据资源的“数字图书馆”。全国中小学实现虚拟数据资源的信息共享,学生的不同资料需求都可从数字图书馆中获得满足。注册的学生数和满意率逐年攀升。四是建立国家教育信息共享系统。将地方教育部门、教育学会、学校、私营部门、海外教育学会等开发的教育内容整合为标准的教育信息数据予以传播,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一键搜索和利用。五是多管齐下开发教育用数字资源。依靠政府、学校和商业机构,开发并推出多媒体教学参考、ICT教学计划、ICT教学软件在内的中小学教育资源。

但信息资源仅仅是死的东西,要能为人灵活运用才有其价值。基于对人及信息技术在未来信息竞争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体认,韩国异常重视信息技术的基础教育。2006年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韩国在传统的学科应用教育的基础上增加了素养教育,强化计算科学与信息技术伦理教育,在学科应用教育内妥善处理“电脑基础知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通信”“综合活动”内容之间的比例。课程设置上,小学不独立开设信息技术科目,但须在“学科自选活动”或其它课程的相关单元进行信息技术教育,保证每个学生每年有34小时以上(一年级为30小时)的时间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初高中以选修课的形式独立设科,学校也可选择在“学科自选活动”时间中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各个学习阶段的课程内容彼此前后衔接、贯通融合,课程设置科学而严谨。

我国也非常重视信息资源的建设,目前已建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等多个教育网络,并开发出数以千计的教育软件。但与韩国相比,我国的信息资源建设仍显滞后:“校校通”工程还未达到韩国联通全国中小学的虚拟数字图书馆那样的功效,现有信息系统分布零散、数据孤立、功能不全,远未实现信息共享;教育软件开发

2010.7中国电化教育总第282

教育信息化

求,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新一轮面向1000万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和100万骨干教师培训,旨在建立一个“天网”(卫星电视网)、“地网”(计算机互联网)、“人网”(教师教育系统)三网合一,覆盖全国城乡、开放高效的现代教师终身学习体系。2005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通过集中培训和送培下乡相结合、培训骨干教师和全员培训相结合、面对面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不低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应用培训。截至2008年10月,已有超过教师总数20%的中小学教师通过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一切都表明,我国已经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由于种种因素,目前的培训尚存在着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脱节、培训内容偏离教师的需求、教学模式单一、缺乏有效的评价考核办法、忽视教师教学系统设计意识的养成和强化等现象,需要不断完善。

虽然发展较快,但却缺乏规范,要么内容陈旧、兼容性差,不能与教材同步更新,要么优质资源数量偏少,要么类型单一,不能满足中小学的需要等等。而对信息技术的基础教育,我国也是重视有加。教育部早在2000年就提出,要在今后5-10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截止2006年底,教育部决定在中小学逐步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但与此同时,传统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开始暴露出重大的缺陷:其指导下的各学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彼此重复,不能关照各学段学生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的差异。为不同学段的学生设置前后衔接的有体系的教学内容,重新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一脉相承的信息技术课程,成为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迫在眉睫的任务。

四、师资培训的比较

在韩国,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分定期培训和专门培训两种。[8]定期培训主要针对普通教师而言,通过固定的相关课程来普及基础的电脑知识并促进信息能力的提升。专门培训主要针对专业人员,实行“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模式,对地区教育部门的培训教师、教育内容的设计者以及学校ICT培训专家等专业人员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并将培训结果与职位晋升、出国培训、岗位聘任等直接挂钩。1997-2000年间韩国34万教师以每年25%的比例接受了一轮培训;2001-2005年间韩国56万教师又以每年33%的比例接受了新一轮培训。除了面对面的现实培训,韩国还高度重视网络培训,给予教师开放、稳定、方便、高效的培训。截止2007年底,就有62万教师先后在全国69个远程教育培训中心获得培训。不仅如此,韩国还决定:在地方教育部门组织的上述强制性培训之外,要求自2001年起学校每年必须对全体教师队伍进行不少于15小时的校内信息技术培训。从2006年起,韩国还与跨国公司进行国际合作,从国外引入教师培训计划。经过上述培训,韩国教师的ICT应用能力得到普遍的提高,使用ICT教学的教师已高达86%。[9]

我国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也非常重视。1999-2002年教育部实施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将信息技术培训作为教师全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截至2003年底,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一轮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初步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2003年9月,按照《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

五、反思与启示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已取得巨大进展,但问题同样不容回避。仔细研究这些问题并妥善地加以改进,才能确保教育信息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此方面,与我国具有相似文化背景的邻国———韩国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无疑值得我们借鉴。

1.政府应高度重视,大力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持续、均衡发展

韩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够位居世界前列,韩国政府功不可没。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我们自始自终可以看到政府的重要作用。宏观决策和指挥上,韩国总统和总理亲自出马,总统挂帅主持国家信息化的最高决策,总理负责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制定、执行的指挥。在具体建设上,政府在政策上始终积极扶持,资金上不吝投入。数据表明,自1997年起,政府每年都在该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从1997年到2005年,九年间韩国政府就投入30307.64亿韩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入16084.66亿韩元用于配备电脑设备,投入6524.13亿韩元更新教室配备,投入4426.95亿韩元建设网络工程,投入2174.39亿韩元用于电脑辅助设备,投入1097.51亿韩元维护设备与网络。[10]这种连续的、保持一定强度的政府投资,使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得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信息化工程实现从普及基础设施建设到应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再到泛网教育的转移。同时,韩国一直秉承“均衡发展、公平发展”的理念,主张普及信息化教育应当优

教育信息化

先发展农村,要求“将计算机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首先普及到农村、渔村、岛屿和偏僻地区以及城市的低收入地区,提供必要的行政和财政支持,以提高学生接触信息技术机会的均等性。”[11]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韩国教育部先后向5万余名特困学生免费提供电脑和此后5年的网络通信费,并为50万名低收入家庭子女免费实施电脑应用教育。这一切使得地区间、不同收入者间的教育差距得以缩小,韩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得以持续、均衡发展。

而在我国,重城市轻农村的二元模式的长期执行,使得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很不平衡,城乡之间差距悬殊。调查显示[12],学校生机比和联网率差距很大。生机比达到20:1的学校,城市有80%,县镇有54%,而农村地区仅有37%,尚有40%没有计算机;东部地区为74%,中部地区为61%,而西部地区仅为41%,尚有34%没有计算机。校园网建设上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地区差距也很明显,城市地区建成校园网的中小学已达89%,而农村仅为35%。东部地区95%的中小学已建成校园网,而西部地区仅达到26%。城市优先、东中部优先的倾斜发展模式造成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失调。要保障中小学生获得公平、平等的信息化教育,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着眼于全局、统筹安排,通过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向西部倾斜,向农村倾斜,使欠发达地区的所有中小学学生能够获得和城市学生同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使基础教育信息化遍及城乡,获得可持续、均衡发展。

2.研究机构和人员应继续深入研究,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言献策

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达,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努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韩国教育研究和信息服务中心、教育发展机构、韩国教育放送院、多媒体教育支援中心、尖端学术信息中心等众多的研究团体对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贡献不容忽视。以信息技术教育为例,无论是1997年末韩国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综合计划》,还是2004年的《e-Learning资源体制综合发展计划》及以后每年的《促进教育信息化计划》,还是2006年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及《中小学信息通讯技术教育运营指针说明书》,相关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都发挥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他们在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实践指导、推广成果等方面的积极努力,使韩国的信息技术基础教育无论是政策指导思想还是课程设置结构或是实践效果无不引人注目,成绩斐然。

总第282期中国电化教育2010.7

而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迄今才不过几年时间。学界对课题的追逐甚为热闹,但潜心研究者却寥寥无几,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更是屈指可数。以信息技术教育及课程设置为例,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仍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普及为主,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水平、将ICT与学科课程相整合还尚未被信息技术教育充分关注,更谈不上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通过使用ICT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未来知识信息社会所需的自主型人才。而信息技术课程如何设置,才能实现小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前后衔接、彼此连贯、科学合理,乃是目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重大难题,急需研究机构出谋划策、献言建议。而研究机构对此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案由此至今迟迟未能出台。未来,我们应加大研究力度,把好“立项关”和“验收关”,督促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拿出科学、严谨、务实的态度展开研究,使研究成果真正服务于基础教育信息化,成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助推器。

3.社会力量应积极参与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基础教育信息化添砖加瓦

普及和推广基础教育信息化,政府和学校的力量固然重要,但若离开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基础教育信息化也难以取得成功。社会的支持,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就得益于社会的支持特别是来自企业界的参与。在韩国,教育与产业的衔接和互动早已成为韩国教育信息化的一个模式,企业的参与和协助,使得韩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拥有更加雄厚的经济与技术资源和坚实的保障。如,韩国通信企业即与教育部签订《互联网免费利用协议书》,让全国所有的中小学免费使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商业机构开始投身于教育软件开发;更多的全球IT公司开始参与对教师的ICT培训等等。

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主要是政府和学校在推动。与韩国社会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形成对比的是,我国的社会特别是企业界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却态度冷漠,缺乏参与的热情,无论是参与的程度还是投资的额度都不够理想。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为例,2006年基础教育IT投资总规模为72.6亿元,其中,国家投资58.6亿元,占整个投资比例的80.7%,地方投资为11.3亿元,占整个投资比例的15.6%,企业投资仅占3.7%。[13]至于像韩国那样让中小学免费利用互联

(下转第51页)

2010.7中国电化教育总第282

教育信息化

[15]黄德群.当代印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

(9):76-79.

[16][18]刘艳菲.印度理工学院的IT人才培养研究[D].重庆:西南大

学,2008.3.

[17][19][20]VaidyeswaranRajaraman.UndergraduateComputerScience

andEngineeringCurriculuminIndia[J].IEEETRANSACTIONSONEDUCATION,1993,36(1):172-177.

[21]兰军.印度IT教育产业化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2,(2):55-56.[22]JonathanEzer.Gandhi’sThirdAssassination:Informationand

CommunicationsTechnologyEducationinIndia[J].InformationTechnologyforDevelopment,2006,12(3):201-212.

彼彻,[英]保罗特罗勒尔.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23][英]托尼

索与学科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Across-countryanalysis[C].Finland:UNU-WIDERPublications,2000.

[5]刘林森.发达国家五湖四海抢人才[N].中国社会报,2008-03-28(3).

[6]王怀成.德国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影响经济发展[N].光明日报,2007-12-9(4).

[9]SHINJIFUKUKAWA.TheITRevolutioninJapan:Past,PresentandFuture[J].Asia-PacificReview,2001,8(1):86-98.

[7]驻美国使馆教育处.美国软件人才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0,(21):46-47.

[8]邱捷,胡增存.国外著名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剖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4):76-79.

[10]刘小风.日本e-Japan战略实施状况[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5,(7):25-27.

[11]高梁.日本电子政府发展研究:经验与启示[J].电子政务,2008,

(6):115-120.

[12]乌云其其格.ICT产业竞争力与高级ICT人才培养:以日本为案

例[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7,(5):98-106.

[13][24]雷正光.德国双元制模式的三个层面及其可借鉴的若干经验

[J].外国教育资料,2000,(1):78-80.

[14]兰军.论印度IT业发展的教育背景[J].开放教育研究,2002,(3):

51-52.

作者简介:

杨立军:南京邮电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email protected])。

刘陈: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

2009年11月25日誅收稿日期:

责任编辑:张静然

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誅

(上接第44页)

Korea.EducationinKorea2007-2008[DB/OL].http://english.keris.

or.kr/es_edukr/es_ed06/es_ed_06.html.

[4][7][8]Kwak,Duk-hoon.2008Adaptingeducationtotheinformationage[DB/OL].http://english.keris.or.kres_whitepres_whitepr.html.[5][9]Chang-HwanKim.EducationalStatisticsandInformation[DB/OL].http://eng.kedi.re.kr.

[6]张敬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9,(1):5-8.

[11]张宏杰.不同的教育发展之路[EB/OL].http://book.sina.com.cn/

longbook/1097736052_hanguo/35.sht.

[12]王珠珠,刘雍潜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

究报告[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25-32.

[13]王济军,常伟.中美基础教育信息化比较与反思[J].中国教育信息

化,2008,(12):19-21.

网的事情则更不可能。这样一种漠然的社会现状绝不利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毕竟,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高度发展,需要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合力,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参与。今后,政府在一如既往地加大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的同时,还应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以适当的方式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例如:建立面向学校的优惠服务制度,鼓励企业向中小学,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捐赠所需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降低或免费提供网络通信费用;建立软件品质认证制度和优秀软件奖励制度,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教育软件开发;建立教育软件购买专用资金,支持中小学购买商业企业开发的教育软件。通过种种措施激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并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DB/OL].http://www.gov.cn/jrzg/2006-05/08/content_275560.htm.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2/28_content13069032.htm.[3][10]MinistryofEducation&HumanResourcesDevelopmentof

作者简介:

宋小军: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应用与信息技术([email protected])。

2010年1月8日誅收稿日期:

责任编辑:张静然


相关内容

  • 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_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007(4) [文章编号] 1004-325X(2007)04-0079-06 服务研究 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Research on Rural Information Needs and Services: A Review of Related Literature ...

  • 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比较研究
  • 文献计量法是一种以各种文献外部特征为研究对象的量化分析方法;而内容分析法本质上是文献计量学方法,它是从定性的问题假设出发,应用定量的统计分析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处理,然后从统计数据可分析得出有价值的定性结论.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都是常见的科学研究及情报研究方法,两者有一定联系,但同时又不完全相同,如 ...

  • 会计专业论文题目
  • 选题的范围 1.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方面 2.财务成本管理方面 3.管理会计方面 4. 审计方面 5.会计电算化方面 1.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问题的探讨 2. 关于绿色会计理论的探讨 3. 关于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探析 4. 关于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探讨 5. 关于合并报表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6. ...

  • 927比较教育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比较教育学专业综合>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27) 学院名称(盖章): 教育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 制 时 间: <比较教育学专业综合>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27) 一.考核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比较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目的和作用.了解比较教育学 ...

  • 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一.电视作品的创作与实践. [内容说明] 完成电视教学片.校园DV剧等的策划.拍摄与后期编辑. [能力要求] 对电视片的制作感兴趣,熟练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使用,对 动画,视音频编辑有一定的基础. [参考题目] ① 电视节目的品牌战略 ② 解析信息资讯节目的受众倾向 ...

  • 2015届会计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
  • 会计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会计方向 (一)财务会计 1. 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具体谈某一准则)的思考 2.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3. 关于会计政策的探讨 4. 我国会计规范体系构建的探讨 5. 具体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工作的影响 6.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7. 会计工作规范化问题的探讨 8 ...

  • 教师教育管理论文选题参考大全
  • 教师教育管理论文选题参考大全 论文编号 论 文 题 目 001 如何对我国青少年开展青春期教育 002 学校.家庭.同伴在青春期性教育中作用的调查研究 003 学校预防艾滋病不同教育模式效果评价的研究 004 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的初步编制 005 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的探究 006 瑞典中学性教育的 ...

  •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分析比较
  • 目录 第一章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概念 ······································································· 1 1.1信息管理 ················································ ...

  • 中.美.新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 第20卷第2期摇2014年4月开放教育研究 OpenEducationResearch Vol.20,No.2Apr.2014 摇 中.美.新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1.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2.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