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校本课程

此课程放在三四五年级实施,课程形式以兴趣引路,点面结合,“点”指校级烹饪兴趣班,由对烹饪特感兴趣的学生组成,聘请有专长的教师定期作重点指导;“面”指三四五年级各班,由各任课教师按课程计划组织实施,其课型有:方案设计型、知识普及型、实践操作型、专题研讨型、成果交流型。课程内容既有实践操作,又有社会调研;既涉及烹饪技艺的学习,又涉及饮食文化的探讨,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潜在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

三、课程设置的总体目标

1.培养实践意识: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多方面的直接体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2.培养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会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自我能动性认识和体验,建立责任感,培养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志趣和情感。

3.培养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仿中学,在学中创,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动脑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乐于研究探索新的事物。

4.培养合作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会合作、尊重和欣赏他人的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劳动成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建立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互助、尽职尽责的合作意识和态度。

5.培养劳动实践的能力:通过触摸生活、探究学习和亲身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使用恰当的工具和简单的技术,使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从学校和地方特色出发,如;“招远粉丝”,“粉蒸饭”,“招远蒸丸”。当然,各主题间也可以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

(2)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开展活动的必要前提,是活动顺利完成的保证,通过活动方案的制定,明确目标,使活动有连续性,从活动主题的确定到活动方案的制定,要经历前期准备、小组讨论和全班论证完善的环节。如:“粉蒸饭”不能简单的烧一次就了事,它的渊源、原料、烹煮方法等,有着丰富的研究内涵,因此,活动前要多角度思考拟定活动方案。

(3)组织实施活动:当活动方案制定后,活动就进入实际意义上的实施阶段,这是整个课程实施中最核心、最活跃、同时也是最艰难的阶段。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自主性原则,在这一阶段,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是设计者、实践者、体验者、发展对象和评价者,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自主实践,主动探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4)活动总结交流: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体验,已积累了相当的资料,形成了感性认识,这时,就要对活动过程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或口头汇报材料,对这些资料经加工后,还要及时进行活动成果的展示,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因为这既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又是学生展示自我才能,分享他人成功喜悦的大好机会,同时,也为下一次的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组织管理

为了确保校本课程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学校必须采取相应的课程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组织设置、制度建立和师资培训等方面,并提供强有力的行政支持。

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1)构建高效的组织机制。成立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整合开发研究小组。由校长、教导处、学科组长组成,负责研究和协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校长负责对课程的开展进行统一的协调;教导处负责培训、鉴定教师的工作。课程的组织与落实以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为主体,负责定期研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协调与管理工作。

(2)加强相关课程的师资培训。我校开设的校本综合活动课程书本不再是“唯一”,广阔的生活时空是学生学习的主环境,相应的师资培训尤显重要。我们采用“多渠道并举,校内外结合”培训师资,每年选派教师赴苏州参加“中德劳技教育”课题培训,定期选送教师参加省、市级专题培训;课题组的成员定期召开研讨会,实施组实行“团体指导,协同教学”

(3)提供必需的设备与经费支持。近年来,我校投入几十万元,加强图书室、实验室、专用教室及校园网等设施的建设,合理配置各种教学设施,为学校课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教师培训与对外交流、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量补贴等也提供了经费保证。此外,教委还无偿向我校提供了煤气灶、煤气罐、煤气灶柜、抽油烟机等全套厨具,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烹饪实践基地。

六、课程实施的考核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具有主题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因此活动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评价重点不在于成果的形式和水平,而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在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1.评价内容:

①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它可以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许多外显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行为表现出来,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精神,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及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考察学生在活动中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可以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结果中实际表现予以全面和客观的评价。

③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主要评价学生对查阅资料、实地观察记录、调查研究、整理材料、处理数据、运用工具、操作工具、交往与表达等方面技能、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 2、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但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各种评价方式运用的基本要求。在具体操作中,“档案袋评定”与“动态的形成性评价”等方法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

教师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以便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

学生评价的途径主要有考试与观测、汇报表演、成果展示、答辩会、竞赛等。通过各种途径来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重方法、态度和体验的评价。

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自评表

教师姓名: 填写时间:

等级评定:优、良、及格、不及格

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此课程放在三四五年级实施,课程形式以兴趣引路,点面结合,“点”指校级烹饪兴趣班,由对烹饪特感兴趣的学生组成,聘请有专长的教师定期作重点指导;“面”指三四五年级各班,由各任课教师按课程计划组织实施,其课型有:方案设计型、知识普及型、实践操作型、专题研讨型、成果交流型。课程内容既有实践操作,又有社会调研;既涉及烹饪技艺的学习,又涉及饮食文化的探讨,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潜在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

三、课程设置的总体目标

1.培养实践意识: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多方面的直接体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2.培养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会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自我能动性认识和体验,建立责任感,培养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志趣和情感。

3.培养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仿中学,在学中创,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动脑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乐于研究探索新的事物。

4.培养合作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会合作、尊重和欣赏他人的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劳动成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建立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互助、尽职尽责的合作意识和态度。

5.培养劳动实践的能力:通过触摸生活、探究学习和亲身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使用恰当的工具和简单的技术,使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从学校和地方特色出发,如;“招远粉丝”,“粉蒸饭”,“招远蒸丸”。当然,各主题间也可以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

(2)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开展活动的必要前提,是活动顺利完成的保证,通过活动方案的制定,明确目标,使活动有连续性,从活动主题的确定到活动方案的制定,要经历前期准备、小组讨论和全班论证完善的环节。如:“粉蒸饭”不能简单的烧一次就了事,它的渊源、原料、烹煮方法等,有着丰富的研究内涵,因此,活动前要多角度思考拟定活动方案。

(3)组织实施活动:当活动方案制定后,活动就进入实际意义上的实施阶段,这是整个课程实施中最核心、最活跃、同时也是最艰难的阶段。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自主性原则,在这一阶段,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是设计者、实践者、体验者、发展对象和评价者,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自主实践,主动探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4)活动总结交流: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体验,已积累了相当的资料,形成了感性认识,这时,就要对活动过程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或口头汇报材料,对这些资料经加工后,还要及时进行活动成果的展示,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因为这既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又是学生展示自我才能,分享他人成功喜悦的大好机会,同时,也为下一次的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组织管理

为了确保校本课程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学校必须采取相应的课程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组织设置、制度建立和师资培训等方面,并提供强有力的行政支持。

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1)构建高效的组织机制。成立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整合开发研究小组。由校长、教导处、学科组长组成,负责研究和协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校长负责对课程的开展进行统一的协调;教导处负责培训、鉴定教师的工作。课程的组织与落实以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为主体,负责定期研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协调与管理工作。

(2)加强相关课程的师资培训。我校开设的校本综合活动课程书本不再是“唯一”,广阔的生活时空是学生学习的主环境,相应的师资培训尤显重要。我们采用“多渠道并举,校内外结合”培训师资,每年选派教师赴苏州参加“中德劳技教育”课题培训,定期选送教师参加省、市级专题培训;课题组的成员定期召开研讨会,实施组实行“团体指导,协同教学”

(3)提供必需的设备与经费支持。近年来,我校投入几十万元,加强图书室、实验室、专用教室及校园网等设施的建设,合理配置各种教学设施,为学校课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教师培训与对外交流、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量补贴等也提供了经费保证。此外,教委还无偿向我校提供了煤气灶、煤气罐、煤气灶柜、抽油烟机等全套厨具,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烹饪实践基地。

六、课程实施的考核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具有主题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因此活动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评价重点不在于成果的形式和水平,而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在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1.评价内容:

①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它可以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许多外显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行为表现出来,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精神,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及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考察学生在活动中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可以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结果中实际表现予以全面和客观的评价。

③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主要评价学生对查阅资料、实地观察记录、调查研究、整理材料、处理数据、运用工具、操作工具、交往与表达等方面技能、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 2、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但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各种评价方式运用的基本要求。在具体操作中,“档案袋评定”与“动态的形成性评价”等方法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

教师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以便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

学生评价的途径主要有考试与观测、汇报表演、成果展示、答辩会、竞赛等。通过各种途径来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重方法、态度和体验的评价。

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自评表

教师姓名: 填写时间:

等级评定:优、良、及格、不及格

团结合作 务实创新


相关内容

  • 校本课程的现状与出路 论文
  • 校本课程的现状与出路--从设计走向创生 三号桥小学 郭钦华 摘要:就目前的校本课程建设情况来看,各校都有很高的热情,但也走入了一些误区,如把课程建设简单地看作是编写教材,校际之间开发缺乏协作,课程内容不能凸现学生需求,多种课程界限不明.为此,我们有必要进行梳理,在资源整合.资源共享.教师自主.学生转 ...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指导纲要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指导纲要 太原三十七中 一.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一政策的出台,使得学校层面的课程 ...

  •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方案 一.课程开发的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它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为载体,是一种以学生的实践为核心的生活课程. ...

  • 高中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 高中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组成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提高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管理能力,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指导思想: 1.校本课程是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充分 ...

  • 校本课程:学校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学校师生生命活动中最值得关注的一道亮丽风景. 学校应该是人文的世界.学校是传播.分享人类精神文化遗产.建构个体精神世界.培养文化创造者的场所,而校本课程则是障显学校文化特色的最重要的载体,是学校文化发展最主要的体现.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展开 ...

  •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知识要点
  •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知识要点 第一讲???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引言: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创新因而是教育制度创新的重点. 本次改革的宗旨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

  • 校本培训学习笔记
  • 校本培训学习笔记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乘着课程改革的东风,校本课程早已纳入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视野.我国过去实施的是"一纲一本"高度集中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和课程管理体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开发课程改革,从单一的国家课程结构发展成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 ...

  • 第六章课程类型与结构
  • 第六章 课程类型与结构 课程类型与结构涉及课程内容的实际组织形式,因为在实际的课程中,课 程内容都是通过一定的课程类型和结构表现出来的.课程类型指的是微观的具 体课程种类或方式,而课程结构的含义则要广一些,它既包括横向上不同课程 类型的组织安排,也包括纵向上同一内容的不同深度. 一.课程类型 按照不 ...

  • 校本实践活动与德育
  • 校本实践活动与德育 作者:何红心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3年第09期 摘 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认识素质教育环境下的德育,构建新时期德育的新理念,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结合综合实践活动,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来实现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