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网瘾学生做个别辅导

如何对网瘾学生做个别辅导

澄迈县爱心学校 王丽英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症是指由于患者对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 有台湾学者认为,网络成瘾是由于重复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且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欲望,同时对上网带来的快感一直有生理及心理依赖。也就是说,因为网络的许多特质带给使用者许多快感,同时又因很容易重复获得这些愉悦的体验,使用者便在享受这些快感时渐渐失去了时间感,一方面逐渐对网络产生依赖,另一方面导致沉迷和上瘾。

1、和孩子平等对话

孩子上网成瘾,主要原因是家长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尊重孩子,设立教育底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孩子说话,应将自己摆在一个“参谋”的位置上。在作出有关孩子的决定时,多引导孩子发表看法,家长则以建议的形式将自己的决定告诉孩子,让他们自己作出判断。同时,在引导孩子自我决策时,家长也应设立一个教育底线。比如,可以给孩子设立一个上网时间段,但前提是他们必须完成学习任务,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或家长的考核;在管理孩子上网时,家长应结合孩子的个性和爱好,跟他们一起聊聊网上的轻松话题,将他们的兴趣引到一些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网络信息上来等。

而很多家长诉苦:“大道理、小道理都讲了,各种方法用尽,软硬兼施,就是不起作用。孩子着魔似地上网玩游戏,不学习,不吃饭,逃学,有时跑出去。怎么办呢?”还是没有把道理给孩子说透彻,其实天下的道理说到底都很简单,但如何让孩子口服心服地接受,就大有学问了。就是理性、平等、友好地和孩子对话。让孩子戒网瘾的诀窍就是同孩子沟通。作为家长,要保持理性的态度,慢慢与孩子沟通并从各方面切入他的盲点,这样做就是水到渠成。我们孩子上网成瘾是一个果,不是因,是很多的不良因素造成的,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造成的。不要先问孩子为什么上网成瘾,这样是错误的。大部分家长说你怎么天天上网,不学习,孩子反感透了。我跟他们聊天根本不谈网络的问题,谈你多大了?哪个学校的?是重点班吗?就是自然的聊天,就是问各方面的情况。来看“病”的孩子一开始也是被骗来的,根本不理我,不看我,说话的态度非常不好。很多父母和老师会问孩子:“你怎么这个态度?”孩子就不说了。你不能光说孩子有问题,家长也有问题。我是从事教育的,所以要保持我理性的态度,慢慢地走进他的心里,慢慢谈,从各方面切入他的盲点,这样会比较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

通过大量帮助青少年的工作,探索和总结出了“五心”(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关心)“两律”(纪律、自律)、“三德”(社会道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心得体会。我们很多做思想工作的,往往一开始就直指人家的缺点,哪壶不开提哪壶,直戳痛处,叫人难以接受。上网少年首先是心智发育不健全的孩子,甚至是问题少年,

而我们一些家长、老师和其他做思想工作的人,往往用简单的方法,以不变的方法应对万变的孩子,这样怎能有效果呢。

2、培养孩子爱好,转移兴趣点

常听到很多家长反映,为什么我的孩子大道理都说得头头是道,可就是偏偏知错而为,其实这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反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说教,但却并不能理解其中深远的内涵,他们更关注的是眼前快乐与否和得失。家长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温暖和爱心,应首先明白这个道理。当孩子沉迷网络后,家长不应采取放任或暴怒的极端方法,而应以包容、客观的态度。家长可在生活中对孩子的一些积极行为给予肯定,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淡化,对孩子的爱好和特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针对性的把他们对上网的兴趣扭转到生活和学习中来。

3、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流

多数上网成瘾的孩子都是在网上玩游戏,严格来讲,电脑游戏本身只是一种科技产品,至于是用它来放松身心,还是沉迷其中都在于使用者本身。因此,对待青少年上网成瘾现象,应以预防为主。家长和老师都不应强行排斥孩子接触网络,这样反而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应在有效的监管下,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将他们在网上单纯玩乐的兴趣,转移到对这一科学技术的兴趣上来。

对于已经上网成瘾的孩子,家长不要急切地逼着孩子迅速扭转,而应给他们一个自我觉悟和转变的时间。在这一调整过程中,家长应根据与孩子沟通的程度、孩子对家庭教育的接受程度及时进行反思。

如果家长感到孩子自控力不足,或无法找到家庭教育的障碍时,可求助于心理咨询师、教育专家这类专业人士来对孩子进行指导,鼓励并设法为孩子营造出与同龄人现实交往、展现自我的交流环境。当孩子逐渐产生改变自我的想法后,便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引导他们培养另一个兴趣点。

同时,迷恋上网的孩子通常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不愿与人交流、对网络以外的事物反应冷淡、情绪不稳定等现象,对这类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为他们建立一个全新的、相对独立的转变环境,家长可让孩子参加一些夏令营、素质培养班之类的同龄人团体,让他们在无法接触网络的环境中,在老师的引导下试着与人交际,尝试体验网络以外的同龄人群体游戏的乐趣,使孩子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摆脱出来。

如何对网瘾学生做个别辅导

澄迈县爱心学校 王丽英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症是指由于患者对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 有台湾学者认为,网络成瘾是由于重复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且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欲望,同时对上网带来的快感一直有生理及心理依赖。也就是说,因为网络的许多特质带给使用者许多快感,同时又因很容易重复获得这些愉悦的体验,使用者便在享受这些快感时渐渐失去了时间感,一方面逐渐对网络产生依赖,另一方面导致沉迷和上瘾。

1、和孩子平等对话

孩子上网成瘾,主要原因是家长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尊重孩子,设立教育底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孩子说话,应将自己摆在一个“参谋”的位置上。在作出有关孩子的决定时,多引导孩子发表看法,家长则以建议的形式将自己的决定告诉孩子,让他们自己作出判断。同时,在引导孩子自我决策时,家长也应设立一个教育底线。比如,可以给孩子设立一个上网时间段,但前提是他们必须完成学习任务,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或家长的考核;在管理孩子上网时,家长应结合孩子的个性和爱好,跟他们一起聊聊网上的轻松话题,将他们的兴趣引到一些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网络信息上来等。

而很多家长诉苦:“大道理、小道理都讲了,各种方法用尽,软硬兼施,就是不起作用。孩子着魔似地上网玩游戏,不学习,不吃饭,逃学,有时跑出去。怎么办呢?”还是没有把道理给孩子说透彻,其实天下的道理说到底都很简单,但如何让孩子口服心服地接受,就大有学问了。就是理性、平等、友好地和孩子对话。让孩子戒网瘾的诀窍就是同孩子沟通。作为家长,要保持理性的态度,慢慢与孩子沟通并从各方面切入他的盲点,这样做就是水到渠成。我们孩子上网成瘾是一个果,不是因,是很多的不良因素造成的,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造成的。不要先问孩子为什么上网成瘾,这样是错误的。大部分家长说你怎么天天上网,不学习,孩子反感透了。我跟他们聊天根本不谈网络的问题,谈你多大了?哪个学校的?是重点班吗?就是自然的聊天,就是问各方面的情况。来看“病”的孩子一开始也是被骗来的,根本不理我,不看我,说话的态度非常不好。很多父母和老师会问孩子:“你怎么这个态度?”孩子就不说了。你不能光说孩子有问题,家长也有问题。我是从事教育的,所以要保持我理性的态度,慢慢地走进他的心里,慢慢谈,从各方面切入他的盲点,这样会比较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

通过大量帮助青少年的工作,探索和总结出了“五心”(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关心)“两律”(纪律、自律)、“三德”(社会道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心得体会。我们很多做思想工作的,往往一开始就直指人家的缺点,哪壶不开提哪壶,直戳痛处,叫人难以接受。上网少年首先是心智发育不健全的孩子,甚至是问题少年,

而我们一些家长、老师和其他做思想工作的人,往往用简单的方法,以不变的方法应对万变的孩子,这样怎能有效果呢。

2、培养孩子爱好,转移兴趣点

常听到很多家长反映,为什么我的孩子大道理都说得头头是道,可就是偏偏知错而为,其实这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反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说教,但却并不能理解其中深远的内涵,他们更关注的是眼前快乐与否和得失。家长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温暖和爱心,应首先明白这个道理。当孩子沉迷网络后,家长不应采取放任或暴怒的极端方法,而应以包容、客观的态度。家长可在生活中对孩子的一些积极行为给予肯定,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淡化,对孩子的爱好和特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针对性的把他们对上网的兴趣扭转到生活和学习中来。

3、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流

多数上网成瘾的孩子都是在网上玩游戏,严格来讲,电脑游戏本身只是一种科技产品,至于是用它来放松身心,还是沉迷其中都在于使用者本身。因此,对待青少年上网成瘾现象,应以预防为主。家长和老师都不应强行排斥孩子接触网络,这样反而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应在有效的监管下,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将他们在网上单纯玩乐的兴趣,转移到对这一科学技术的兴趣上来。

对于已经上网成瘾的孩子,家长不要急切地逼着孩子迅速扭转,而应给他们一个自我觉悟和转变的时间。在这一调整过程中,家长应根据与孩子沟通的程度、孩子对家庭教育的接受程度及时进行反思。

如果家长感到孩子自控力不足,或无法找到家庭教育的障碍时,可求助于心理咨询师、教育专家这类专业人士来对孩子进行指导,鼓励并设法为孩子营造出与同龄人现实交往、展现自我的交流环境。当孩子逐渐产生改变自我的想法后,便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引导他们培养另一个兴趣点。

同时,迷恋上网的孩子通常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不愿与人交流、对网络以外的事物反应冷淡、情绪不稳定等现象,对这类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为他们建立一个全新的、相对独立的转变环境,家长可让孩子参加一些夏令营、素质培养班之类的同龄人团体,让他们在无法接触网络的环境中,在老师的引导下试着与人交际,尝试体验网络以外的同龄人群体游戏的乐趣,使孩子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摆脱出来。


相关内容

  • 学生网瘾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引发的思考
  • 学生网瘾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引发的思考 一.案例主题: 本案例研究的主题是:通过对个别学生沉迷网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思考如何引导大学生合理的使用网络资源,切实有效的通过网络文明和网络建设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到促进作用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 二.案例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 ...

  • 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及对策
  •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日益普及并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同时,网络的负面影响之-- "网络成瘾"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青少年是网民的主体,网络在促进青少年快速成长发展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日益 ...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料
  • 第一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总论 填空 一. 心理健康是不断保持个体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需要.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距)"是心理健康的最高境界. 二.能进行综合评价并自成体系的工具,首推我国著名心理测量专家.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郑日昌)教授研究和开发.经中国心理卫生协 ...

  • 暑期家教实践心得
  • :“XXXX”辅导中心的40天,让我得以以一名老师兼学生的身份和学生接触。通过学生与老师的双重视角,我更真切地了解了学生的需求和他们心目中对老师的期待。作为班主任,我从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中发现了一些端倪,找到了学生的一些叛逆行为的缘来。最后,我对老师在学生心理建设方面的责任有了全新的认识。此次实践让我 ...

  • 网络带给这个世界些什么
  • 人们常用"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来形容教育的持久性,长效性和深远性.一棵参天大树,要想让它成材,这中间要辛勤的教官,精心的照料,难免要经常施肥,除虫,才能成为彼日的栋梁.而一个学生的教育,更是如此,作为一个社会上的人,他的成长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阻挠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他 ...

  • 引导中学生正确上网的个案研究
  • 引导中学生正确上网的个案研究 仪征市第二中学 吴凌雁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所教班级的唐露露同学从一个遵守纪律.有进取心的学生到迷恋网络.无心向学的个案研究,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及成因,总结一些行之有效的引导学生正确上网的策略. [关键词]引导学生 上网成瘾 正确上网 个案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

  • 网瘾学校如何戒网瘾
  • 网瘾学校如何戒网瘾 慧腾戒网瘾学校面向全国招收12-18岁自制力差.上网成瘾. 厌学.早恋.叛逆.暴力等不良行为习惯的青少年,主要戒网瘾方法为寻本溯源戒网瘾法,习惯替代法. 慧腾戒网瘾学校的教学模式为6个月封闭式管理,不良少年心 理疏导.行为矫正.以军事训练+文化补习+心灵成长教育+一对一心理辅导的 ...

  • 小组计划书
  • 小 组 计 划 书 小组名称:希望在你心 小组组员:任青青 刘秋瑾 杨一天 江潇潇 胡牒恬甜 任课教师:薛霞老师 小组计划书 一.小组工作的背景资料 (1)工作人员资料 组长:任青青 组员:刘秋瑾.恬甜.胡牒.杨一天.江潇潇 (2).机构 成都希望社工 (3).小组名称 "希望在你心&qu ...

  • 中职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 吉林市第二届班主任工作论坛永吉专场永吉县实验职业高中论坛稿 中职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永吉县实验职业高中 主发言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在这满心欢喜播洒希望的时刻,能与各位专家探讨我校一直以来钻研的课题,畅谈我们的心声与做法倍感万分荣幸,希望在汇报中各位领导.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