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剂

什么是土壤改良剂

土壤改良剂是指能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指标的制剂,施入土壤后能促进土壤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及土壤胶体复合体。土壤改良剂有自然物质,如有机肥料、矿物质等。

土壤改良剂的种类

按原料来源可将土壤改良剂分为天然改良剂、人工合成改良剂、天然一合成共聚物改良剂和生物改良剂。

1.天然改良剂

按原料性质分成无机物料和有机物料。其中无机物料主要包括天然矿物(石灰石、膨润石、石膏、蛭石、珍珠岩等)和无机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等);有机物料主要包括有机固体废弃物(造纸污泥、城市污水污泥、城市生活垃圾、作物秸秆、豆科绿肥和畜禽粪便等)、天然提取高分子化合物(多糖、纤维素、树脂胶、单宁酸、腐殖酸、木质素等)和有机质物料(泥炭、炭等)。

2.人工合成土壤改良剂

模拟天然改良剂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有机聚合物。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人工合成土壤改良剂有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聚乙烯醇树脂、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脲醛树脂等,其中PAM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人工合成土壤改良剂。

3.天然-合成共聚物改良剂

主要包括腐殖酸一聚丙烯酸、纤维素一丙烯酰胺、淀粉一丙烯酰胺,丙烯丙烯腈、沸石/凹凸棒石-丙烯酰胺、磺化木质素-醋酸乙烯等。

4.生物改良剂

包括一些商业的生物控制剂、微生物接种菌、菌根、好氧堆制茶、蚯蚓等。其中研究应用较多的是丛枝菌根(AM)。

土壤改良剂的作用及特点

土壤改良剂的作用

土壤改良剂种类繁多,不同改良剂具有不同的作用,但其主要作用表现为:

(1)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土壤总孔隙度增加,土壤容重减小,田间持水量增大,土壤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和通气度都增加。有机物土壤改良剂和无机物土壤改良剂,如麦糠.咖啡渣一锯屑.鸡粪复合改良剂、城市污水污泥和煤粉灰、沸石、膨润土等,施入土壤后,能够明显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增大土壤孔隙度,减小土壤容重,提高水分入渗速率,增加饱和导水率,保蓄水分,减少蒸发,有效提高降水利用效率。

(2)改良土壤化学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N、速效P、速效K都会增加,并调节土壤酸碱度,增强土壤缓冲能力。

(3)增加土壤抗水蚀能力。高分子聚合物土壤改良剂改良土壤时,土壤水稳性团粒含量会有明显增加,土壤结构得到了改善,土壤抗水蚀能力增加,水土流失相应减少。

(4)提高土壤中离子交换率,改良盐碱地,缓冲pH值,吸附重金属。改良剂如沸石、膨润土、蛭石、斑脱土施入土壤后,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中的阳离子,土壤中原有的重金属有些被交换吸附,有些被固定,土壤中的氢离子也由于交换吸附降低了浓度。

(5)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酶活性。土壤中微生物对植物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微生物靠有机碳才能生长,所以施加有机碳土壤改良剂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提高酶活性;同时,抑制真菌类、细菌、放线菌活动,使土壤疾病传播大大减少。

(6)提高土壤温度。用沥青乳剂作土壤改良剂可明显提高地温。

(7)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无论是有机土壤改良剂还是无机土壤改良剂,由于它们本身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对作物生长十分有利,同时能够降低有毒元素富集,改善产品品质。

土壤改良剂的特点

土壤改良剂是一种连续多孔构造的人工团粒结构体.它具有以下特点:

(1)改良土壤理化性质;

(2)增加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能;

(3)吸附性强,具有很强的吸附水、气能力,可作各种复合肥料、化学肥料成分的保持剂,又可作防止化学肥料结块的分散剂;

(4)具有各种多元框架构造,阳离子交换能力强;

(5)改良土壤周期短。

土壤改良剂的展望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不可缺少、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一旦破坏将直接危及到人类健康和生存。因此,土壤的修复、维护、改良迫在眉睫。土壤改良除传统的增肥改土、耕作改土、水利改土措施外,生化改土成为未来的新趋势,土壤改良剂的研究与应用使人们找到了有别于传统改良土壤的新方法。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土壤改良剂研发的现状及问题,今后土壤改良剂研发的重点与难点应包括:

(1)广适性。我国土壤类型丰富,但其酸碱度、土壤质地或区域分布存在很多的共性,如何研发一种产品来适应不同土壤的相同土壤质地或相同酸碱度是切实可行的,这样不仅有利于推广应用,更有利于减少消费者选择的困扰。

(2)专一性。在进行广适性产品研发的同时,更应该针对不同土壤质地、不同农作物等开发专用土壤改良剂,进一步提升土壤改良剂的针对性和创新性,实现土壤改良与作物品质改善的双重效果。

(3)多功能性。研发具有保水、保肥、促根壮苗、改善土壤结构等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改良剂是土壤改良、修复和维护的客观需要,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和便捷性。

(4)环保性。利用生物质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及工业副产品提取土壤改良剂制作原料,不但所生产的产品具有长效性,而且解决了环保和土壤改良可能存在矛盾的问题。

总之,土壤改良剂的生产技术及应用研究不断发展,使土壤改良剂在遏制土壤退化、改良中低产田、增容扩蓄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土壤改良剂已经在农作物生产、保护林种植、草场生产、城市绿化、高速公路绿化、花卉生产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若能在土壤改良剂产品成本、性能和持效性等方面加以改进和提升,土壤改良剂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什么是土壤改良剂

土壤改良剂是指能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指标的制剂,施入土壤后能促进土壤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及土壤胶体复合体。土壤改良剂有自然物质,如有机肥料、矿物质等。

土壤改良剂的种类

按原料来源可将土壤改良剂分为天然改良剂、人工合成改良剂、天然一合成共聚物改良剂和生物改良剂。

1.天然改良剂

按原料性质分成无机物料和有机物料。其中无机物料主要包括天然矿物(石灰石、膨润石、石膏、蛭石、珍珠岩等)和无机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等);有机物料主要包括有机固体废弃物(造纸污泥、城市污水污泥、城市生活垃圾、作物秸秆、豆科绿肥和畜禽粪便等)、天然提取高分子化合物(多糖、纤维素、树脂胶、单宁酸、腐殖酸、木质素等)和有机质物料(泥炭、炭等)。

2.人工合成土壤改良剂

模拟天然改良剂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有机聚合物。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人工合成土壤改良剂有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聚乙烯醇树脂、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脲醛树脂等,其中PAM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人工合成土壤改良剂。

3.天然-合成共聚物改良剂

主要包括腐殖酸一聚丙烯酸、纤维素一丙烯酰胺、淀粉一丙烯酰胺,丙烯丙烯腈、沸石/凹凸棒石-丙烯酰胺、磺化木质素-醋酸乙烯等。

4.生物改良剂

包括一些商业的生物控制剂、微生物接种菌、菌根、好氧堆制茶、蚯蚓等。其中研究应用较多的是丛枝菌根(AM)。

土壤改良剂的作用及特点

土壤改良剂的作用

土壤改良剂种类繁多,不同改良剂具有不同的作用,但其主要作用表现为:

(1)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土壤总孔隙度增加,土壤容重减小,田间持水量增大,土壤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和通气度都增加。有机物土壤改良剂和无机物土壤改良剂,如麦糠.咖啡渣一锯屑.鸡粪复合改良剂、城市污水污泥和煤粉灰、沸石、膨润土等,施入土壤后,能够明显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增大土壤孔隙度,减小土壤容重,提高水分入渗速率,增加饱和导水率,保蓄水分,减少蒸发,有效提高降水利用效率。

(2)改良土壤化学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N、速效P、速效K都会增加,并调节土壤酸碱度,增强土壤缓冲能力。

(3)增加土壤抗水蚀能力。高分子聚合物土壤改良剂改良土壤时,土壤水稳性团粒含量会有明显增加,土壤结构得到了改善,土壤抗水蚀能力增加,水土流失相应减少。

(4)提高土壤中离子交换率,改良盐碱地,缓冲pH值,吸附重金属。改良剂如沸石、膨润土、蛭石、斑脱土施入土壤后,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中的阳离子,土壤中原有的重金属有些被交换吸附,有些被固定,土壤中的氢离子也由于交换吸附降低了浓度。

(5)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酶活性。土壤中微生物对植物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微生物靠有机碳才能生长,所以施加有机碳土壤改良剂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提高酶活性;同时,抑制真菌类、细菌、放线菌活动,使土壤疾病传播大大减少。

(6)提高土壤温度。用沥青乳剂作土壤改良剂可明显提高地温。

(7)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无论是有机土壤改良剂还是无机土壤改良剂,由于它们本身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对作物生长十分有利,同时能够降低有毒元素富集,改善产品品质。

土壤改良剂的特点

土壤改良剂是一种连续多孔构造的人工团粒结构体.它具有以下特点:

(1)改良土壤理化性质;

(2)增加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能;

(3)吸附性强,具有很强的吸附水、气能力,可作各种复合肥料、化学肥料成分的保持剂,又可作防止化学肥料结块的分散剂;

(4)具有各种多元框架构造,阳离子交换能力强;

(5)改良土壤周期短。

土壤改良剂的展望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不可缺少、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一旦破坏将直接危及到人类健康和生存。因此,土壤的修复、维护、改良迫在眉睫。土壤改良除传统的增肥改土、耕作改土、水利改土措施外,生化改土成为未来的新趋势,土壤改良剂的研究与应用使人们找到了有别于传统改良土壤的新方法。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土壤改良剂研发的现状及问题,今后土壤改良剂研发的重点与难点应包括:

(1)广适性。我国土壤类型丰富,但其酸碱度、土壤质地或区域分布存在很多的共性,如何研发一种产品来适应不同土壤的相同土壤质地或相同酸碱度是切实可行的,这样不仅有利于推广应用,更有利于减少消费者选择的困扰。

(2)专一性。在进行广适性产品研发的同时,更应该针对不同土壤质地、不同农作物等开发专用土壤改良剂,进一步提升土壤改良剂的针对性和创新性,实现土壤改良与作物品质改善的双重效果。

(3)多功能性。研发具有保水、保肥、促根壮苗、改善土壤结构等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改良剂是土壤改良、修复和维护的客观需要,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和便捷性。

(4)环保性。利用生物质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及工业副产品提取土壤改良剂制作原料,不但所生产的产品具有长效性,而且解决了环保和土壤改良可能存在矛盾的问题。

总之,土壤改良剂的生产技术及应用研究不断发展,使土壤改良剂在遏制土壤退化、改良中低产田、增容扩蓄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土壤改良剂已经在农作物生产、保护林种植、草场生产、城市绿化、高速公路绿化、花卉生产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若能在土壤改良剂产品成本、性能和持效性等方面加以改进和提升,土壤改良剂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内容

  • 第十八讲 土壤的结构和分类
  • 第十八讲 土壤的结构和分类 [知识要点] 一. 土壤中有哪些生物?有哪些非生命物质?怎样用实验证明土壤中有空气.有机物和无机盐? 二. 你见过的土壤颗粒的大小相同吗?根据矿物质颗粒的大小可分为哪几类呢?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三. 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四. 根据三种颗粒所占比例不同可以分为几类呢?各有什 ...

  •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1 土壤的组成 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构成的复杂的多相体系.土壤固相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土壤生物:在固相物质之间为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孔隙,孔隙中存在水分和空气.土壤是以固相为主,三相共存.三相物质的相对含量因土壤种类和环境条件而异.土壤组分的比例(体积分数)为:矿物质约45%,有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壤生态系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试题 (2012 ----2013 学年 第 1 学期 ) 考核对象 博士□ 硕士√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兽医硕士专业学位□ 中职教师□ 高校教师□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同等学力在职申请硕士学位□ 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 课程名称 土壤生态系统 考试方式 开卷 命题 ...

  • 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关系浅析
  • 摘 要 通过对不同肥力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农田研究,土壤微生物量氮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对玉米不同生长周期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表明,拔节期含量最高,灌浆期最低.有机肥或者无机肥施入土壤后,土壤微生物氮的含量都会得到增加,有.无机肥配合正交互作用明显.土壤微生物氮的含量从北到南的区域性变化不明显. ...

  • 森林土壤学试题库
  • 第一章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土壤 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2.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土壤肥力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3.土壤肥力的相对生态性 土壤肥力的相对生态性是指生态 ...

  • 土壤地理学
  • 绪论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具备植物着生条件和肥力特征. 其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 其功能:有肥力及产性能, 缓冲与净化功能 最小土体足以调表某一种土壤的大部分特征,这就称为单个土体. 两个以上的单个土体组成的群体,称为聚合土体,又称土壤个体或土壤实体等. .液相(土壤水分和土壤 ...

  • 海南大学2013年[土壤地理学]复习资料
  • <土壤地理学>复习资料 2013.01 一.指出下列各对土壤学名词的区别要点. 1.单个土体―土壤个体:单个土体是土壤剖面的立体化形式,作为土壤的三维实体,其体积最小:土壤个体是两个以上的单个土体组成的群体:单个土体与聚合土体的关系就象一颗松树对一片松林.一株水稻对一块稻田一样.(1) ...

  • [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建议
  • <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建议 摘 要:我国目前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不仅没有专门性单行法律.法规,而且在<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也只有些零散规定,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基本上是一项空白,缺乏系统的.可操作性的具体法律制度.立法的缺乏直接导致环境管理权的缺乏,这与土壤污染的严峻形势及 ...

  • 土壤污染及防治
  • 土壤污染及防治 摘要:土壤污染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并危害人体健康,但污染防治基础相当薄弱.通过对土壤的组成.重要性.土壤污染物.污染源以及土壤现状.土地污染的危害加以分析,揭示土壤污染防治的必要性,提出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等. 关键词:土壤组成:重要性: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