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饮食习惯的差异

中西方饮食习惯的差异

秦凤蝶

在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话“民以食为天”,而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对于食品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喜好,以至于产生了中西方食品及饮食习惯的差异。

地大物博的中国,不同的地区产生了不同风格的菜系。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被誉为八大菜系,使中国的饮食异彩纷呈。

通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国菜也形成了几大不同的特点: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北方人多吃面食,其种类也有许多。西红柿鸡蛋面、炸酱面、刀削面、肉丝面、炒卤面等等。而南方人喜欢吃大米和海鲜。几乎每餐每顿都离不开米和鱼。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夏天,人们常吃凉拌菜,喝南瓜绿豆汤,已达到解暑的功效。到了冬天,火锅成了人们家中的一道常菜,虽制作过程有些复杂,但因能驱寒保暖,所以很受大家欢迎。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在餐厅,厨师更是将蔬菜雕成花的样子,从而增添了顾客的食欲。

第四,注重情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引用过一句“古人云”的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是说食美器也美,美食要配美器,求美上加美的效果。美器之美还不仅限于器物本身的质、形、饰,而且表现在它的组合之美,它与菜肴的匹配之美。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在众多美食中,也有许多食品成为了重大节日的必食之物。

端午节上,人们为了纪念爱国烈士屈原,均食粽子。饺子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主食,尤其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在中国人的习惯里,无论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如今,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了工业化流水线上被复制的今天,中国人,这个全世界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的群体,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

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以至中国人到海外谋生,都以开餐馆为业,成了我们在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

都要经过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饨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许多营养成分都损失在加工过程中了。因而一说到营养问题,实际上就触及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就是这种对美味的追求,倒使我们忽略了吃饭的真正意义。中国人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一下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来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然是很难涵盖得了的。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饮食方式也即怎么吃的问题,中西方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中国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共享一席,人们相互敬酒、劝菜,要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特别是在各种年节里,更是借饮食而合欢。这种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传统。中国人进食的过程中无须他人事先进行食物的分配,而是各取所需,食客的进食量或者说是每个人所消耗的食物的量占总食物量的比例是不确定的。

西方人习惯于分而食之,有专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应。在西方宴会上,虽也围坐,但各人的食物是单盘独碟的。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动,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而不必在餐桌上将所有的活动公之于众。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人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这种就餐方式在仅限贵族气质的英国更是被彰显的淋漓尽致。

但不论是中国食品或是西方美食,都有其各自的缺陷。在如今的世界大家庭中,完美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因此中西方都应向他国学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致力于将世界美食做到极致!

中西方饮食习惯的差异

秦凤蝶

在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话“民以食为天”,而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对于食品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喜好,以至于产生了中西方食品及饮食习惯的差异。

地大物博的中国,不同的地区产生了不同风格的菜系。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被誉为八大菜系,使中国的饮食异彩纷呈。

通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国菜也形成了几大不同的特点: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北方人多吃面食,其种类也有许多。西红柿鸡蛋面、炸酱面、刀削面、肉丝面、炒卤面等等。而南方人喜欢吃大米和海鲜。几乎每餐每顿都离不开米和鱼。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夏天,人们常吃凉拌菜,喝南瓜绿豆汤,已达到解暑的功效。到了冬天,火锅成了人们家中的一道常菜,虽制作过程有些复杂,但因能驱寒保暖,所以很受大家欢迎。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在餐厅,厨师更是将蔬菜雕成花的样子,从而增添了顾客的食欲。

第四,注重情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引用过一句“古人云”的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是说食美器也美,美食要配美器,求美上加美的效果。美器之美还不仅限于器物本身的质、形、饰,而且表现在它的组合之美,它与菜肴的匹配之美。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在众多美食中,也有许多食品成为了重大节日的必食之物。

端午节上,人们为了纪念爱国烈士屈原,均食粽子。饺子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主食,尤其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在中国人的习惯里,无论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如今,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了工业化流水线上被复制的今天,中国人,这个全世界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的群体,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

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以至中国人到海外谋生,都以开餐馆为业,成了我们在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

都要经过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饨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许多营养成分都损失在加工过程中了。因而一说到营养问题,实际上就触及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就是这种对美味的追求,倒使我们忽略了吃饭的真正意义。中国人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一下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来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然是很难涵盖得了的。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饮食方式也即怎么吃的问题,中西方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中国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共享一席,人们相互敬酒、劝菜,要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特别是在各种年节里,更是借饮食而合欢。这种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传统。中国人进食的过程中无须他人事先进行食物的分配,而是各取所需,食客的进食量或者说是每个人所消耗的食物的量占总食物量的比例是不确定的。

西方人习惯于分而食之,有专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应。在西方宴会上,虽也围坐,但各人的食物是单盘独碟的。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动,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而不必在餐桌上将所有的活动公之于众。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人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这种就餐方式在仅限贵族气质的英国更是被彰显的淋漓尽致。

但不论是中国食品或是西方美食,都有其各自的缺陷。在如今的世界大家庭中,完美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因此中西方都应向他国学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致力于将世界美食做到极致!


相关内容

  • 中西方饮食文化比较研究
  • 中西方饮食文化比较研究 摘要 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造就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华饮食 ...

  • 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 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摘要]文章对中西饮食文化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存在的原因,并就中西方饮食文化未来的发 展方向作了预测.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探讨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活动之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文化的先驱.无论是从事物原料 ...

  • 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
  • 摘 要: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造就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华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其博大精深不可言喻.西方饮食精巧专维.自成体系.自古以来,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饮食 ...

  • 中西餐饮食差异浅析
  • 中西餐饮食差异浅析 石自彬 熊天姣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旅游餐饮学院,重庆 401331) 摘 要: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 ...

  • 从文化差异浅谈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不同==
  •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 ...

  • 中西方饮食方式与餐桌礼仪差异
  • 中西方饮食方式与餐桌礼仪的差异 摘要: 不同的社会历史,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就中西方迥异的饮食背景.中西方饮食方式在就坐形式.用餐工具.餐饮对象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且中西方餐饮礼仪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通过中西方饮食方式差异以及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比较, 不仅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传统,而 ...

  • 从饮食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
  • 从饮食文化来看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系别: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既是一次国际文化盛会,也是一次美食盛宴,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平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饮食观念.内容.烹调方法以及方式等方面.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西方的饮食文化也 ...

  • 中外饮食文化差异
  • 中国的菜式更注重味道,西方的菜式更注重营养,如中国菜多用炖的方式,虽然味道好,但是丧失了大部分的营养;西方多生吃各类蔬果,营养好但味道不佳. 研究的结果分析 西方菜式和中国的菜式各有优缺点. 中西方饮食的差异 (1)饺子篇 中国人每逢春节的时候,桌上一盘热腾腾的饺子是少不了的,而外国人与中国人一样在 ...

  • 中西方饮食在文化理念上的差异性
  • 摘要 :中西方由于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的不同,形成了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中餐重"和合",西餐重"分别".中西方饮食在原料选择.烹调方法.饮食方式等方面也因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旨在通过对中西方饮食在文化理念上的差异性的探究,促进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优势互补,共 ...